内部控制手段中的预算控制不包括 内部控制实验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时间:2023-10-02 02:09:14 作者:温柔雨 心得体会 内部控制手段中的预算控制不包括 内部控制实验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内部控制手段中的预算控制不包括篇一

第一段,引言(150字)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内部控制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然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在进行实验时,我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但相应地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前期准备(200字)

在进行内部控制实验之前,我们需具备深入了解公司业务及管理制度、明确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与期望等多方面的准备工作。通过这些工作,我们才能够知道具体的需求是什么,并更好地理解整个实验的意义。其次,我发现良好的前期讨论也是非常重要的,如组内分工、沟通及信息汇总,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组内成员的积极性。

第三段,实验步骤(350字)

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公司的内控制流程打下重要的基础。首先,我们需要记好所有的实验步骤,严格遵守实验规程,避免产生无用、重复或者错误的工作。接下来,对于实验的结果要有全面的了解,精准地判断每一步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必要时及时更改方法。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要学会及时举报和纠正错误。

第四段,结果解析(350字)

内控实验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优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结果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必须非常仔细地分析实验结果。首先,了解实验成果和效果的鉴定标准,适当借鉴其他公司及行业的经验,看看自己步骤是否得当。其次,要研究实验结果对于企业管理的形成作用,及时比较实验效果的优化程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公司解决问题,实现管理优化。

第五段,实验体会(200字)

在本次内控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首先是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想要很好地完成内控实验,就必须掌握有关材料的知识点;其次,在实验过程中要打破惯性思维,多方面考虑问题;最后,要时时保持耐心和努力。通过这次的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整体的工作素质,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内部控制手段中的预算控制不包括篇二

为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按照xxx县财政局下发的《xxx县关于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质量“回头看”工作的通知》(x财发〔20xx〕97号)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并认真开展了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质量“回头看”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接到县财政局《xxx县关于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质量“回头看”工作的通知》通知后,我单位迅速召开了专题会议并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制质量“回头看”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质量“回头看”,是查漏补缺,纠偏整改,夯实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基础,是促进公共服务效能和内部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单位立即按照文件要求,组织人员,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认真开展了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质量“回头看”工作。

(一)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责任情况

1.我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部署会议是由单位主要负责人xxx局长主持,xxx局长支持制定相关工作方案。我单位已成立内部控制领导机构,并形成会议纪要,xxx局长担任内控领导机构负责人。

2.我单位主要负责人xxx局长主持召开会议讨论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相关的议题,主持制定内部控制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内部控制组织及领导职责分工,同时也为开展内部控制组织配备了人员。

3.我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方案中明确了内部控制工作机制、培训机制、沟通反馈、汇报机制、专项问题研究解决机制。

4.我单位主要负责人农少平局长履行审核责任并签字负责,不存在他人员代签或未经审核就上报的`问题。

(二)单位组织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情况。

我单位已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针对风险评估也制定了工作方案,并对组织开展了内部控制专项培训等工作。

(三)单位组织开展经济业务流程梳理情况。

1.我单位预算管理业务内部控制流程包含了预算编制、预算批复及分解下达、预算执行和分析、预算调整、决算管理、预算绩效评价环节的流程。

2.我单位收支管理业务内部控制流程包括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银行账户管理、票据管理、公务卡管理、收入和支出分析管理等环节的流程。

3.我单位采购管理业务内部控制流程包括了采购预算管理、采购实施计划管理、采购需求认证管理、组织形式管理、采购执行管理、政府购买服务、采购合同与支付管理、采购履红、验收与备案管理等环节的流程。

4.我单位资产管理业务内部控制流程包含了资产配置计划管理、资产处置管理、资产报告管理等环节的流程。

5.我单位建设项目管理业务内部控制流程包含了建设项目立项及前期工作管理、建设项目资金筹集与使用管理、建设项目招标及实施、建设项目验收、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等环节的流程。

六.我单位合同管理业务内部控制流程包含合同订立、合同的履行及跟踪、合同纠纷调处、合同备案管理等环节的流程。

(四)单位制定经济业务流程图情况

1.我单位预算管理业务流程图包含了预算编制、预算批复及内部分解下达、预算执行与分析、预算追加调整、决算编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流程图。预算编制环节流程图不够细化,我单位将根据预算要求,优化预算流程图,使之更加完善。

2.我单位收支管理业务流程图包含了收入登记管理、借款管理、报销管理、收入和支出分析报告编制等环节流程图。该流程图覆盖业务风险控制环节还不够健全,我单位将结合实际继续补充完善。

3.我单位采购管理业务流程图包含采购预算编制、采购实施计划备案管理、批量集中采购管理、分散集中采购管理、公开招标管理、采购履约、验收与备案管理等环节流程图。我单位将结合采购业务风险易发情况,补充完善好采购管理业务流程图。

4.我单位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图包含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实物资产配置的申请、实物资产的验收、领用、调拨。我单位的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图包含的环节较少,不够全面。

5.我单位建设项目管理业务流程图包含了项目立项审批、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与审批、项目设计单位的确定和监督、概预算控制、建设项目验收、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建设项目竣工结算与决算等流程图,该流程图没有前期工作经费申请、建设项目招标及实施等环节,尚存缺陷的,不完善之处我单位将认真补缺,使之更加全面科学。

6.我单位合同管理业务流程图包含了合同审批及订立、合同履约、资金支付、合同归档、统计报送等环节的流程图,没有合同纠纷调处,流程图尚存缺陷的,我单位将加强完善好合同管理业务流程图。

(五)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建立制衡机制的情况。

我单位在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采购等方面建立制衡机制,对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明确分工,做到相互分离、分别行权;对涉及经济和业务活动的相关岗位,依职定岗、分岗定权、权责明确对各管理层级和各工作岗位,依法依规分别授权,明确授权范围、授权对象、授权期限、授权与行权责任、一般授权与特殊授权界限。

(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情况。

我单位在预算、收支、资产、采购、建设项目、合同业务等六大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中均明确了本业务领域内部控制的决策、管理、执行、监督机构的职责,明确了本业务领域的业务环节,明确了业务环节的控制目标、控制要求、与其他环节的衔接控制要求等;制定满足外部政策要求,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管控的风险点。

(七)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基础工作质量情况。

我单位上传的内部控制相关材料,均与实际材料一致,不存在上传支撑材料与实际材料不一致的问题;已将上传支撑材料与实际材料如实报送财政部门,上传内部控制支撑证明材料均与评分指标匹配;不存在漏报、瞒报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或编造虚假内部控制信息的问题。

内部控制手段中的预算控制不包括篇三

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在组织运作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来保护资源、维护财务稳定,促进工作效率和合规性。作为一名职场人士,我有幸参与了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和监督,这给了我一个难得的机会去了解和体验这一重要管理工具的作用和价值。下面我将分享我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单位内部控制能够保护单位的财务稳定。无论是对于公办企事业单位还是私营企业,财务稳定都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单位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正确使用,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在我参与的单位,我们建立了预算和报销审核阶段,严格控制每一笔款项的流出,杜绝了财务违规的情况发生。同时,单位内部控制还强调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规范了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使得单位的财务状况得到了全面和及时的反映,增强了利益相关方对单位财务信息的信任。

其次,单位内部控制能够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一个高效率的单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单位内部控制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和授权范围,规范了各项工作的流程和操作,消除了信息的滞后和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我所在的单位,我们将工作流程分解为每个环节,并制定了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控制措施。每个岗位都有清晰的工作目标和责任,这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有序和高效。此外,单位内部控制还注重过程的监督和反馈机制的建立,以便及时纠正和改进工作中的不足,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再次,单位内部控制能够保护单位的声誉和形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单位的声誉和形象是其吸引客户和伙伴的重要资本。单位内部控制通过规范员工行为和商业活动,预防腐败和违规行为的发生,保护了单位的声誉和形象。在我所在的单位,我们组织了员工道德与法制教育培训,强调廉洁和诚信的重要性。此外,单位内部控制还通过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避免了可能损害单位声誉的突发事件和危机的发生。这些措施和制度让我们的单位在市场上保持了良好的声誉和形象,获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合作机会。

最后,单位内部控制能够提升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一个良好的内控系统是单位管理的基础和支持。单位内部控制要求对组织的各个层面和环节进行综合性管理,促进组织的协同和融合。在我参与的单位,我们注重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了一个内部控制的闭环链条。通过内外部的审计和评估,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和短板,不断提升我们单位的管理水平。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监督,使我们单位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提高了单位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单位内部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工具,它保护了单位的财务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保护了单位的声誉和形象,提升了单位的管理水平。作为职场人士,我们应该重视单位内部控制,深入理解其原理和要求,并切实参与和支持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单位内部控制环境,实现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内部控制手段中的预算控制不包括篇四

为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20xx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川财会[20xx]27号)的要求,我单位已在9月份组织开展内控制度建设的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自20xx年1月1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实施以来,我单位积极组织开展了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的工作,在坚持内控制度要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等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之成为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一套内控制度,提高了单位的管理水平,规范了内部控制,加强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由单位支部副书记(主持工作)胡绍友主持制定《内部控制工作方案》,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内控办设在财务办公室、内控监督检查由行办室负责,明确了领导小组、内控办、财务室、行办室等组成成员的职责及分工,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对所长、副所长、水利办公室、水政办公室、财务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等分别授权签定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处理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等,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各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

(三)根据单位情况实行归口管理,成立联合工作小组由财务室牵头,行办公室监督,对单位相关经济事项进行统一管理。

(四)在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方面,完善了单位的预算管理办法、收支管理办法等,明确收支管理领域内部控制的决策、管理、执行等职责,严格按照审批、审核、支付、核算的相关规定执行。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对财政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等进一步规范化,并建立票据台账由出纳负责管理。

(五)在资产管理方面,完善了资产管理办法,建立资产台账,尤其在20xx年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进一步完善了资产信息系统,实现了对资产的动态管理。

(六)在会计控制方面,完善了单位的会计管理办法,强化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处理程序。

为保证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我单位对决策、执行、监督等进行分离,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机制。在此基础上,还坚持内控与外审相结合,每年县财政局都会对单位账务进行相应的检查或审计。

(二)在内部控制文化建设方面还需要积极培育符合际情况的内部控制文化,使内控意识和内控文化渗透到每一位员工思想深处,使内控成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为。

内部控制手段中的预算控制不包括篇五

在我所学习的财务管理课中,内部控制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最近我刚刚完成了一份内部控制实验,一番努力之后,我从中获得了许多的体会和收获,也更加对内部控制有了深入的了解。本文将会从五个层面来介绍我的内部控制实验心得体会。

第一段,介绍内部控制实验的概念以及我的实验经历。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的组织、制度和规范等一系列方法手段,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保护企业财产安全、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实验中,老师要求我们模拟企业的流程,设计一份内部控制制度,并通过现场的操作演示和流程图的编排来评估我们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企业需求。参与内部控制实验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运营的重要性,并进一步了解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第二段,总结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制度是确保企业业务流程顺畅、利益受损得到最小化的基础之一。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大量现金和物料流转,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很容易出现利益流失、失去对企业业务的控制等情况,甚至可能被黑手党破坏。所以说,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三段,深入剖析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含的要素。内部控制应该包括职责与授权、流程控制、会计监督、信息储存和报告、工作绩效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职责与授权指派和负责任务、制定政策和操作、并确认责任,为任务执行的结果负责。流程控制指定工作流程和标准程序,限制资源使用和交易活动。会计监督确保账面准确无误,并在必要时对实物进行核实。信息储存和报告是要求信息得到及时报告,提供真实而适当的信息。工作绩效确保计划正确地执行和运作、满足规定标准,并实现止损。风险管理是要求预计各种风险,制定对策并采取措施以避免或减少这些风险,以维护企业稳定增长。

第四段,提出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根据内部控制要素的具体内容,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设计一份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达到安全、有效、稳定的目的呢?首先,要做好职责与授权工作的规划和顺序。第二,要制定并执行正确的工作流程和标准程序。第三,要严格进行会计监督和核实工作,确保账目准确无误。第四,需要建立良好的信息储存和报告机制。第五,应该加强工作绩效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效果。第六,应该提高风险管理意识,预判各种风险,尽可能地减小损失。

第五段,得出结论。总而言之,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最重要的经营之一,这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我认为,在企业内部控制实验中,我不仅了解了内部控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要素,也对建设合理、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体验。通过这次实验,我也发现在实际运行中真实情况比理论中要复杂得多,同时也体会到了内部控制设计的必要性并学到如何理性地避免损失的方式。

内部控制手段中的预算控制不包括篇六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笔者就有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演进和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必要的研究。

一、内部控制制度概念的演进过程

第一阶段:产生阶段。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是内部牵制,即为维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完整性,保证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的正确性,确保各项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而建立起来的业务分管责任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产生和运用,内部牵制范围得到扩大,逐步发展到经营决策目标的建立和贯彻,经济效益的实现和评价等诸多领域。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发展阶段。1949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发表了内部控制一调整组织的各种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审立的重要性的研究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即“内部控制包括企业内部采用的机构计划和所有有关的调整方法和措施,旨在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济效益促使有关人员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这里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就已不限于会计与财会部门的有关功能。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完善阶段。1988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第55号准则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结构的考虑,改变了用内部控制目标来定义内部控制的方法,采取按照内部控制组成成分的方法来进行。这个公告不再区别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也不再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定义,而是站在审计人员财务报表审计的立场来定义内部控制,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即为现实企业既定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它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政策与程序三个组成要素。这是内部控制概念的一次重大发展,既适应了当时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也促进了审计的进步。

1993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提出并通过的coso报告中将内部控制分成为五个部分,即:控制环境;管理当局的风险评价;会计信息与交流系统;控制活动和监督。这是在1988年定义上的沿袭和发展,这也是现代内部控制概念。1996年,美国第78号审计准则也采用了这一定义,即“内部控制是受本单位董事会、高级管理阶层、政府管理门和其他有关人员影响,旨在为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当的法规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这是迄今为止对内部控制概念最完善的定义。论文写作,现代企业。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行政领导和各个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的、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

按其作用范围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内部会计控制。其范围直接涉及会计事项各方面的业务,主要是指财会部门为了防止侵吞财物和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所制定的各种会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2)内部管理控制。范围涉及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和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力度,制定和颁发了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论文写作,现代企业。然而,对我国来讲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还刚刚开始,会计信息失真、经营失败及不守法经营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失灵。论文写作,现代企业。

总体来将,我国企业普遍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侧重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梳理,而忽视了内部各环节、各岗位的牵制;侧重于经营环节的程序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整体的协调;侧重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学习,而忽视了执行制度的人的素质提高;侧重于对货币、实物的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等。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贯彻。它涵盖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的品行、操守、价值观、素质和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哲学、经营观念,企业各种规章制度、信息沟通体系、业绩评价机制等。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问题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

1、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大多企业未制订完善的、成文的内控制度,这一事实反映出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尚未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意义。即使已经制订出相应内控制度的企业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给人看”的表面文章上,制度的落实方面问题很多。

2、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不少企业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构设置,企业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另外,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对横向间的协调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同级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

3、企业制度不健全。一是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例如厂长(经理)缴纳的风险数额只是象征性的,对他们无法构成压力。多数企业领导人还不能负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责任来,一旦出了问题仍由国家来承担损失。企业经营者可能基于利己动机而利用职权侵吞资产或大肆挥霍。为满足这种欲望,有些经营者不会重视内控的建设,甚至有意忽略或阻挠,反过来又加重了企业制度的不健全,形成恶性循环。论文写作,现代企业。二是人事政策和实务不完善。雇佣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有许多是凭关系挤入企业;对职工未形成一套关于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的制度;未根据不同情况对职工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企业职工的胜任能力和正直性值得环疑,即使有良好的内控也会因执行者的能力不强或道德败坏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三是企业制度不全面,没有针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制订出相应的规章制度,顾此失彼现象严重。

4、管理者素质较低。许多企业的管理者素质较低,普遍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企业亦未对这些管理者进行管理培训。这样低素质的管理者即使有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素质,也因他们的能力所限而无法真正地管理好企业。论文写作,现代企业。论文写作,现代企业。

5、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有赖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和维护。因为企业文化是培养诚信,忠于职守、乐于助人、刻苦钻研、勤勉尽责的一种制度约束。企业文化是将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行统一和融合,使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达到有机的结合,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中枢神经,它所支配的是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基础上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必然会成为人们行为规范,从而才能很好地解决因制度失灵而产生的种种问题。

(二)企业内控部门责权不对称,内部控制和监督不力

企业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而我国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内部会计控制。作为承担内部控制主要部门的财会、审计部门存在严重的责权不对称现象。

1、内审部门形同虚设。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自我需要。但是,在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并没能真正履行其应有的职能,其存在问题主要有:

(1)组建的非自愿性。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在行政干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很浓厚的行政命令色彩,而这种过多依靠行政干预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机构很难受到企业重视。被调查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从财会部门转来的或由财会部门兼任或是从其他部门调来,有的未经过专门培训,缺乏审计专业知识,内审部门成为企业安置干部的一个部门,这种情况下组建起来的内部审计很难发挥其应有作用。

(2)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本身就应从第三者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经济监督进行再监督,它的地位应当是超然独立的。而目前对内审部门是界定在“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这说明我国内部审计只是服务于企业负责人。这就造成内部审计既不能监督上司,也不能监督同级,因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都是在企业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其各项经营行为尤其是重大行为大多是在厂长经理的授权下进行的,是厂长经理意志的直接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又如何开展工作呢?基于以上两点,内部审计无法在地位上实现超然独立,其工作范围大大受限,也很难赢得威信。

(3)重审计监督,轻服务建设。内部审计是适应企业的内在需要设立的,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它能为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而实际中内部审计却忽视了防错防弊这一职能,过分强调查错纠弊,在各种正式的文件规定中,强调“监督”的多,提倡“服务”的少;强调“事后监督”的多,提倡“事前、事中监督”的少。这种过分强调事后监督的指导思想是我国审计认识上的一大误区,也是阻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思想因素。

(4)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性质和作用不甚理解。企业管理人员经常将“内审监督”,与“会计监督”混淆不清,使人们产生“企业内部审计没什么意义”的想法。由于指导思想上的误区,多数审计人员未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有些人将自己等同于厂长经理的行为工具,处处依厂长经理的旨意行事,有些则由于工作不好开展而心灰意冷或充当好人,使内部审计形同虚设。

2、责权不对等。权利、义务与责任对等是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之一。而目前有关法规中明确内部控制机构既代表国家执行行政监督职责,又要为企业领导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服务。这种理论上的双向服务机制将内部控制机构经济责任和义务确定得大于其实际的功能和拥有的权力,只能把内部控制机构置于一个两难的境地。

三、强化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作为一项制度建设,其客观的成份越多,科学性就越强。内部控制建设也应当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制定出能针对企业自身特点的内控制度来,而不可能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文篇一律。

(一)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机制

实施内部控制,首先需要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从所有者的立场出发,不但要把企业经营管理者行使权力的过程纳入内部控制的监控范围,而且要将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监控对象,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使决策系统、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

1、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是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财务总监首先通过对单位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领导和控制,掌握会计系统的运行,对于单位重大的交易、资产变动等拥有审批权;其次通过主持定期及非定期的单位内部审计,及时发现企业经营和会计方面已经发生的或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尽管实际工作中因个别经理素质差异和财务总监素质不一,不乏有受经理个人意志指使者,但只要明确控制责任,且有相制衡的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控制主体存在,是会收到很好成效的。

2、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具体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企业一线“供、产、销”,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有关人员在从事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经过复核,重要业务最好实行双签制,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的全过程。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事后监督可以在会计部门内设立一个具有相应职务的专业岗位,配备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全面的人担任此职,并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定期直接反馈给财务部门的负责人。第三个层次是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直接归董事会管理并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

以上三个层次构筑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会计部门进行“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经营风险、会计风险产生,行为主体全是“人”。只有上下一致,及时沟通,随时把握相关人员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才能把内部控制工作做好。具体讲,除领导本身应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第一,要及时掌握企业内部控制人员思想行为状况。内部业务人员、会计人员违法违纪,必然有其动机,因此企业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要定期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分析,着重了解他们是否有赌博、炒股、经商、与社会劣迹人员往来和追求 超常消费等情况,掌握可能使有关人员犯罪的外因,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

第二,对内部控制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要从正反两方面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法纪政纪、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执行各项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做到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加强继续教育,要特别重视对那些业务能力差的人员的基础业务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减少业务处理的技术错误。

2、“约束+激励”是引导经营者行为的主要方法,是实现现代企业双元控制主体“协调”的内部控制目标的有效办法。财政、税务、银行、审计等社会监督机构,在工作中各行其是,未能形成综合监督的合力,对企业的威慑力不够。

3、对审计的独立监督、公正职能未予以充分重视,审计未形成规范化、法制化和经常化。对查出问题的处罚,往往就事不就人,重人情而轻规定,执法的刚性被扭曲。

内部控制手段中的预算控制不包括篇七

根据中央省市作风建设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精神,按照常德市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工作方案的要求,通过宣传动员、内部自查、制定制度、严格执行的方式,夯实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保证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使用安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切实防范和预防腐朽,规范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一)工作目标。通过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使内部控制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注重风险防范、处处强化责任意识的良好氛围;各类经济活动的及其业务流程得到细致梳理,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实现有效分离,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内控机制更加完善;内部控制牵头科(室)及其工作职责得到进一步明确,各科(室)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联动机制更加顺畅、高效,形成管控合力;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机制得到建立健全;账务处理及财务信息编报水平明显提高;内控信息化手段建设取得进步,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方法更加科学规范;以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管理等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要内容,汇编形成我局内部控制工作手册;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落实工作进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内部控制工作成效不断显现。

(二)工作任务。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努力从单位和业务层面两个方面加强内部控制。一是建立并组织实施适合我局实际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二是梳理我局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在以上基础上,建立健全我局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三)任务分工。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机构,负责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和机制的建设、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财务信息的编报等工作,对具体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全面梳理,查找存在的风险,提出完善意见,制定具体制度,经局党支部会议研究同意后组织实施。具体经济业务活动主要包括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票据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项目管理、经济合同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管理等内容。

(一)宣传培训学习阶段(1至5月)。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我局会计刘华斌参加市财政局组织的专门培训。同时,局办公室开展本局宣传、培训和集中学习活动,使全局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意义、原则、内容和方法,在全局形成“人人学内控,人人懂内控,人人参与内控,人人执行内控”的局面。

(二)梳理评估设计阶段(6至7月)。按照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对单位和业务层面现有工作制度和业务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完善经济业务流程,形成本单位规范的经济流程目录。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查找风险点。同时,在内部控制分析、诊断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归口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八类控制方法,设计风险控制措施。

(三)内控制度建设阶段(8至9月)。按照科学、民主、规范、严谨原则,根据设计的控制措施,结合工作实际和业务特点,细化工作程序,加强包括内控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在内的单位层面建设,加强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考评制度建设、收入和支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采购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项目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经济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在内的业务层面建设。利用文字、图表等形式搭建单位层面、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按照不同层面的内部控制要求,将管控措施、权责、流程融入内部控制制度,使各项制度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信息化,做到各项制度完整、可操作,完成本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手册的编制。

(四)强化组织实施阶段(9至10月)。根据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认真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并加大对各项内控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提高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一)加强领导。成立由肖继国任组长,曾辉、谢启宏、曾志任副组长,李爱顺、熊和平、侯志刚、李恩堂为成员的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我局贯彻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工作,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监督、指导内部控制工作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李爱顺兼任办公室主任,刘华斌、代君慧为成员,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精心组织。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涉及单位层面、业务层面、评价监督等多方面工作,时间要求紧,工作任务重。要将其作为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常态化工作来抓,精心组织落实,做到边学习、边梳理、边完善、边规范、边执行,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运行有效、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落实责任。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组织协调,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内控规范实施第一责任人,要带头推动规范实施,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