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际形势思想汇报(大全5篇)

时间:2023-09-09 18:16:29 作者:纸韵 汇报体会 最新国际形势思想汇报(大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国际形势思想汇报优质篇一

环境是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场所,当我看到十八大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报告的十二点之一时,作为学化学的我很有感触。

新中国自建立以来,百废待举,为了经济发展,提高物质文化水平,我们走了很多不想后果的路,虽然经济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难题——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泥土严重流失,河流散发恶臭,洪水肆意泛滥,生物锐减甚至绝种,饮水难度节节攀升……各种因环境破坏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且愈演愈烈。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的党,是一个善于总结过去经验教训,勇于改正错误的党。当他看到这一幕幕的时候,我们的党就立即认识到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犯下的错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为之奋斗不息。

党在十八大又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足以看出党的重视。这同时也给我们指明了道路。对于化学化工专业的学生而言,我们明白,要彻底控制住污染,只有从源头做起才是治本之法,先污染后治理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我们是否感觉到,我们展示才华的机会到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所学,努力去改善工艺,开发新工艺,发展绿色化学,彻底控制住工业三废,从根本上抑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想想都觉得热血沸腾。

可是回到现实,我们的知识还太少太少,别说开发新工艺,现有工艺我们都不了解。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我们的步伐,我们感到了饥渴,需要得到足够的食粮,但是,另一个现实摆在我们的眼前——人们对化学专业有很大的误解。高毒,危险多数人的最直接的印象,家人、亲朋好友、同学的相互不看好,直接打击着众多人的热情,转的转,转不了的就混,严重影响了化学知识与化工技能的学习,此难不解,化学堪忧,可持续发展路线堪忧,生态文明建设更不可能实现。

最新国际形势思想汇报优质篇二

一、世贸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十一届部长级会议10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阿根廷成为wto成立后第一个举办部长级会议的南美洲国家。率团与会的商务部长钟山表示,中方呼吁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二、阿盟:阿拉伯国家联盟外交部长会议10日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做法,宣布美国失去作为巴以和解调解方的资格。阿盟9日晚上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紧急外长会议,就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讨论应对之策。

三、美国:美国国务卿蒂勒森8日结束了为期5天的访欧之行。这次原本意在修补跨大西洋关系诸多裂痕的访问,从始至终都笼罩在特朗普政府关于耶路撒冷问题爆炸性声明的阴影之下。

美国国防部8日宣布,五角大楼历史上首次财务审计将于本月拉开帷幕,届时将有2400名审计员对2.4万亿美元资产进行审计,包括人员、房地产和军火。

四、俄罗斯: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9号表示,俄罗斯再次警告美国,破坏《中导条约》可能沉重打击军控和核不扩散机制。如果美国停止遵守条约,俄罗斯将按照普京总统的指示作出对等回应。

五、澳大利亚:2017澳中文化盛典9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厅举行。

金伯利进程2017年全体会议10日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开幕。中国派出由外交部、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国土资源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工业贸易署及国内钻石行业组成的代表团出席。

六、波兰: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日前在波兰华沙举行。论坛主题是“开创‘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新时代”。

七、伊拉克:伊拉克政府10号在戒备森严的首都巴格达市中心“绿区”举行阅兵式,庆祝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战争取得胜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诺尔特、英国首相特雷莎·梅9号分别发表声明,对伊拉克取得这一历史性胜利表示祝贺。两国政府同时警告,伊拉克的反恐行动仍未结束,“伊斯兰国”或其他恐怖组织还有可能死灰复燃。

八、以色列:以色列国防军9日发表声明说,截至当天傍晚,巴勒斯坦抗议示威活动规模较8日大幅下降。以国防军8日夜间空袭了加沙地带,作为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火箭弹袭击的回应。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最新国际形势思想汇报优质篇三

据报道,这座位于英国西南部的云霄飞车,有400米长,一次能乘载28位观光客,被称做是英国德文郡“最大、最高、最快”的云霄飞车,是大羊游乐园在复活节前两天新推出的游乐设施。

游乐园经理里克 特纳说,他们一直在与专业顾问处理噪音问题,以减少干扰和影响,让住在游乐园附近的住户避免因噪音干扰而影响生活质量。

在2007年,美国加州史肯迪亚亲子游乐园的飙速摩天轮速度超快,让游玩的观光客尖叫连连,让住在附近的住户不堪其扰,屡次提出严重抗议。而担心遭到环境部门开噪音污染罚单的游乐园,只好挂起告示牌来禁止观光客尖叫。

2003年,日本东京巨蛋旁的laqua游乐场,也因观光客游玩云霄飞车时尖叫声过大,住在附近的住户召集了110名住户联署,请噪音污染审查委员会出面解决这个问题。最后东京巨蛋在游乐场外建造一面隔音墙,并为附近住宅加装双层窗隔音。

最新国际形势思想汇报优质篇四

据外媒报道,美国当局准备在美钞印上女性历史人物的肖像,可究竟要选谁的头像引发了大争论,反应之热烈迫使当局推迟原定上个月做出决定的期限。

报道称,美国财政部去年6月宣布从2020年起,面额10美元的纸币将印上一位女性的头像,并公开征集民意。这将是美国一百多年来首次在纸币上印刷女性头像。

结果,数百万民众对此做出热烈回应,反馈和争论都有,超出了当局的预期,迫使财政部长撤销了原定于2015年12月做出选择的限期,也没有明确何时能够决定。

报道指出,多个倡导组织的调查问卷和社交媒体上的意见显示,至今主要被提名的包括废奴主义者哈丽雅特·塔布曼、主张扩大妇女参政权的苏珊·安东尼、民权运动先锋罗莎·帕克斯,还有美国驻联合国首批代表之一、主张改革的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

【一艘难民船在爱琴海沉没 致33人遇难75人获救】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一艘企图从土耳其驶往希腊的移民船于当地时间30日在爱琴海沉没,至少有33人溺毙、75人获救。

报道称,这些包括阿富汗和叙利亚难民在内的移民从土耳其恰纳卡菜省艾瓦哲克地区启程,打算前往邻近的希腊莱斯博斯岛。

【美国务院首次证实希拉里22封电邮涉"最高机密"】

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务院日前首次证实,前国务卿希拉里任职期间使用家中服务器收发的电邮中,至少22封的内容涉及“最高机密”。

报道称,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柯比29日说,希拉里收发的7组电邮中有22封总长37页涉及“最高机密”,因此当局决定不让这些电邮的内容公开。

据悉,柯比是在艾奥瓦州党团会议即将举行之际的敏感时间点宣布上述消息。曾在2009年至2013年间出任国务卿的希拉里在爱荷华州党团会议选举中,面对佛蒙特州联邦参议员桑德斯的强大竞争。

【联合国官员:气候变暖加速寨卡病毒传播】

联合国近日指出,全球变暖将加速蚊子繁殖,使蚊子传播的病毒如寨卡病毒大幅增加。

据悉,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2015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由埃及伊蚊传播的寨卡病毒,正是于去年开始在南美洲迅速传播,目前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爆发严重疫情。

报道指出,世界卫生组织不久前也表示,去年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厄尔尼诺现象令蚊子的数量增加。


最新国际形势思想汇报优质篇五

摘要: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拓展,国际形势的走向越来越关乎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受众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种关注从《参考消息》这类以国际时事报道为主的报纸的发行量稳中有升便可看出。

地球上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报纸没有足够版面能够将所有信息悉数收纳,受众也没有时间、精力甚至兴趣一一关注所有新闻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媒体为受众服务的首要功能就是有针对性地提供那些具有典型意义并为多数受众所关注的新闻。报道选题选得恰当,对报道来说可谓事半功倍,同时也能体现这家媒体的报道品位和报道眼光。

1.新闻发生的背景:举例来说,同样一起恐怖袭击事件,何人策划、针对谁、意欲何为等这些非常重要。有影响力的国家、势力、集团策划的背景复杂的行动,与影响力小的国家、势力以至个体策划的行动不可同日而语。

2.新闻发生的地点:同样一起恐怖袭击,发生在美国和发生在影响力较小的国家、发生在美国的纽约和发生在美国的田纳西的影响是有很大差别的。

3.新闻发生的规模:同样一起恐怖袭击,如果在美国损失微乎其微,则其影响程度在某种情况下也会发生惯常顺序的颠倒。所以,除了特殊情况,一般与热点地区、焦点问题有关的事件,特别是发生在世界影响力大的国家的新闻事件,比较适合作为报道的重要选题。因为世界大国的有关动向往往会牵扯到国际局势的变化,受众更加关注便是必然。

而选题的贴近性,多与具体的受众有关。从常理上讲,人们一般对与己有关的新闻关注度会更高一些。所以,对中国受众而言,与中国有关的重大国际新闻无疑应成为报道选题的首选。特别是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当今世界,所谓“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的分界已很模糊,很多时候,世界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在中国搅起涟漪,而中国内部的许多重大事态同样会在世界掀起波浪。这种情况下,针对中国受众的报道必须尽可能地寻找国际新闻与中国相联系的契合点。与中国明显有关的国际新闻毋庸赘言,如美国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日本在diaoyu岛问题上动作频频等;即使那些看似不那么与中国有关的新闻,也经常能从中发现与中国相关的因素,如美联储的“量宽政策”虽是针对美国经济下的一剂猛药,但实际上却牵扯到中美贸易和汇率政策的冲突,因而必然会引起国内受众的关注。

当然,除了重大国际新闻,报纸上每天所刊登的还有很多一般性的外国政坛、社会、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新闻,这类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则主要体现在抓住受众兴趣和关注点上,即在多数受众的“求知欲望”、“好奇心理”、“逐星习惯”、“对比意识”等方面下功夫。在这方面,报纸编辑的选题一定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或以某个受众小群体的关注取向为出发点,而是要去寻求最具共性的受众关注点,只有这样,你的报道选题才会吸引更多读者。

新闻界里流传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不存在不可报道的新闻,只存在如何去报道的问题。”这句话实际就是在说新闻报道的角度问题。大千世界,不同的国家体制、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喜好嫌恶导致各色媒体发出各路声音,不同的报道角度能体现媒体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倾向。一条新闻,对于某个国家、势力、集团来说是噩耗,但对他们的对手来说很可能是喜讯。比如俄罗斯多莫杰多沃机场爆炸案,俄罗斯人举国哀悼之时,策划惨案的kb分子肯定正在庆祝。所以,媒体从什么角度、以什么口吻报道新闻事件,往往体现出这家媒体的报道立场。

本文开篇处,我们谈到中国受众对国际时事报道的高度关注与国际时事报道的信息源主要来自西方媒体这样一种尴尬的现状,而且这一状况在短时间内恐怕改变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在有关大是大非和国家利益的重大国际新闻报道上,中国媒体必须在来自西方媒体的信息源中找准自己的报道角度,必须通过报道表达自己的立场、发出自己的声音,避免在报道上成为西方媒体的“转播器”和“传声筒”。尤其在国际政治斗争日趋复杂、各种利益交错纠缠的形势下,就更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厘清事态脉络,认清事件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从表面上看这是针对恐怖主义势力的一场军事行动,而中国对于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是持支持立场的;但这场战争背后实际上还掩藏着美国试图控制中亚这一战略要地的深层图谋,矛头不光对准中亚各国和俄罗斯,也对准了中国。如果我们只是从第一个层面判断这场战争的性质,照搬照用西方媒体的报道角度和报道口吻,无疑会失去正确的报道方向;而如果洞悉美国发动的这场战争的本质,我们就能通过报道揭示美国称霸世界的深层图谋,从而起到正确引导受众的作用。

只要媒体善于寻找角度,即使在报道中使用了西方媒体的某些信息源也无碍大局,《参考消息》在国际时事报道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报道方式就是很好的例证。当然,阿富汗战争是个定性比较明显的例子,在日常报道中更多碰到的是所谓“中性新闻”,即那些很难清晰定性的新闻事件,比如最近俄日岛屿争端和柬泰边境冲突。在这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端中,报道同样需谨慎把握基调和角度,采取客观平衡的报道手法,任何不恰当的倾向性表述都有可能使我们的报道甚至国家的外交工作陷入被动。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报道角度问题既表现在涉及大是大非的宏观层面,也表现在如何吸引受众的微观层面。同样一个新闻事件,事态脉络千头万绪,从哪个角度展开报道,其对受众的吸引力大不一样。在这方面,影响力和贴近性仍然是选择报道角度的主要依据。就拿对美国总统国情咨文的报道来说,国情咨文涉及方方面面,而对于中国多数受众来讲,他们所关注的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是美国在重大对内对外政策问题上的立场变化,二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表态;前者涉及影响力,后者关乎贴近性。媒体的有关报道即可就此展开,而不必“流水账”般地面面俱到。

此外,在一般国际时事报道中,特别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新闻事件中的新动向、新变化、新提法、新内容,因为“新鲜”最容易吸引受众眼球。

正如国际政治斗争错综复杂的现实要求中国必须妥善应对各种挑战一样,媒体在国际时事报道中同样需要妥善处理各种敏感问题。这里涉及的就是如何把握报道分寸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度”。如果说报道角度是新闻报道的横向轴,那报道分寸就是纵向轴。对世界上很多事务的把握,少半分即亏,多一分则过,编辑把握好报道分寸就如同厨师把握好烧菜的火候一样关键,这在许多敏感的国际新闻报道上更是如此:该放开报道时就大张旗鼓,该控制报道时就点到为止。当然,把握报道分寸说易行难,它要求编辑具备敏锐的新闻敏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政策把握能力。

毋庸否认,任何媒体都具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倾向,因此,如何既开拓报道思路和领域、满足受众日益增强的了解外部世界的需求,又妥善报道敏感国际新闻,是媒体要着力解决好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把“三个意识”作为行动指针。

我们常提到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首先是指媒体要顾全大局,让自己的报道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就拿目前震动世界的埃及局势来说,如果仅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这一事件无疑值得媒体大报特报,但如果纵观事件的前因后果,我们的媒体就不应像西方媒体那般大肆报道当地的动荡和冲突,而是要保持理性客观的立场,把报道重点放到分析引发动荡的背景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上。

当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以及国民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一些人们早先习惯的报道范畴、报道方式和报道尺度已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知信息的渠道已不再单一。这些变化都要求国际时事报道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在许多我们不喜欢、不认同、甚至于我不利的新闻事件面前,是采取“鸵鸟政策”视而不报,还是主动寻找适合的方式、角度和分寸进行报道,从而占据主动地位?对于西方攻击中国的言论,是采取围追堵截、“密不透风”的应对方法,还是有选择地报道以澄清事实?这也能检验媒体在报道中是否具有“三个意识”。

如果出于怕捅娄子、犯错误的心理而不去客观报道,一遇敏感问题便回避,无异于我们把有关事态的“独家报道权”拱手让于西方媒体,相当于在战场上把阵地拱手交给敌人。

另外,把握报道分寸也存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亦即全面把握和局部把握的问题。对有些国际新闻事件应避免炒作,控制其报道规模;而有些新闻事件总体于我无害,但衍生出的枝节问题可能会有负作用,就可在充分报道整个事件的同时对有关问题的报道加以把握。只有善于在敏感问题的报道方面做到收放自如,媒体才能确保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添砖加瓦,而不是“得过且过”,更不是“不帮忙反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