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计划(模板5篇)

时间:2023-10-01 16:40:26 作者:梦幻泡 工作计划 三年级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计划(模板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二单元教材分析篇一

先烈东小学数学科三年级备课组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二年级已学过的“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二年级学习时,以观察简单的实物为主,而本册教材是以观察较为抽象的立体图形为主,并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搭立体图形和从多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

3.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

4.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主要内容】

一年级下册: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二年级上册: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本单元主要内容】

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后续学习的主要内容后续的相关内容】

四年级下册: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五、单元评价要点

1、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2、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能正确运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6-7节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

课时授课

日期备注

搭一搭初步学会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1-2

9.20-9.21

练习课查漏补缺19.25

单元测试19.29

测试情况

反馈19.30

合计6-7

三年级二单元教材分析篇二

本单元是在学生二年级已学过的“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实物观察与空间想象结合起来。

2、实物操作与空间想象结合起来。

3、提倡一个图形的多种实物摆放。

三年级二单元教材分析篇三

《大米的观察》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使用放大镜观察大米,并能尝试进行提出分类标准并按自己的标准对大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大米观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2.让学生感受到科学观察需要带着问题才能获得更多的发现。3.在观察中,能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科学知识:认识几种常见的大米。

二、教师用具和学生用具

粳米、糯米、杂交米若干;科学文件夹与观察记录纸;白纸,牙签,放大镜,玻璃器皿。

一、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话题

·生活中食用的大米都一样吗?

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主要的大米?

(二)观察大米

·请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堆米中有几类大米,把外形特征上相像的归在一起。

·交流观察、分类的结果,说说分类的根据——各类米的特征。

·在认识了各类米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这几种米——粳米、糯米、杂交米,可以请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有关杂交稻的知识、说说袁隆平院士。

·进一步观察大米:提供一组80左右粒的`杂交米或灿米,里面有碎米、带黑点的米或霉米,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从米的形状或者颜色或者大小等方面给这些米分分类。

·交流分类的结果和根据。

(三)课外作业

·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大米的信息,了解更多大米的知识。

·去观察家里吃的大米,看看跟今天观察的哪一种比较象。

三年级二单元教材分析篇四

教授题目: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一定要争气》{精读课文}

・・      教材简析:《一定要争气》是六年制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叙述了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青少年时期立志为自己、为祖国争气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两件事,表现了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启发人们只有不畏困难,立下志向,并做出艰苦的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      文章两部分内容在结构形式上基本相同,是培养三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好材料。

・・      教学时数:两课时

・・      第一课时

・・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读书研讨重点段落,掌握方法引导领悟。

・・      教学过程

・・      一、课前读话:

・・      指名简介童第周,教师表扬其学习的积极性。

・・      2 老师也从网上搜集了童第周的材料,请看(出示课件介绍童第周生平并附照片)谈一谈你看后的感想。

・・      二、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检查预习

・・      1

・・      同学们,我们学过了25课《做风车的.故事》,知道英国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做风车的故事,由于他讲不出风车会转的道理,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这件事使牛顿受到教育,从此发愤学习,养成了刻苦钻研的好习惯,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今天我们来学习童第周这位中国的大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经过努力学习,会有更多收获。

・・      2 请看老师板书课题,注重“要”下边“女”字的笔顺,“争”字的中间长横要长。

・・      请大家齐读课题

・・      3 [出示有关生词课件]课前大家已预习了课文,这些词你会读吗?请自由读一读,你认为难读的词就多读几遍。

・・      教师分别检查2名同学读生词的情况。

・・      同学们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响亮。

・・      4 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童第周为谁争气?

・・  &n

三年级二单元教材分析篇五

1、在搭立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4、在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