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时间:2023-09-25 18:20:23 作者:QJ墨客 工作计划 2023年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一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在学习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联系学生已学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教学的,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我本着让学生实践数学、体验数学,以主体性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参与新知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数学思维。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二

本周上了一节数学课《分数基本性质》。针对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的自我反思,收益很大。特反思如下。

在备课时,我就深知分数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就让学生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在课件中展示,并由学生齐读。为了更好的达到温习旧知的目的,我又设计了两道习题,学生在此基础上加深了商不变的规律的印象,为引新起到了很好地铺垫和桥梁的作用。

本节课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阿凡提在一次施行途中,遇到了一件事。一父亲把土地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到田地的1/3,二儿子分到了田地的2/6,三儿子分到了田地的3/9。大儿子和二儿子嫌少,同父亲争执了起来。阿凡提听后大笑,说了几句话,他们马上停止了争执。随后问:“阿凡提大笑?他说了些什么?” 引生猜测。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充满了好奇心,很快将思维转到比较1/3, 2/6, 3/9的大小上来。教师创设悬念:学完了本节课,你就知道了。学生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学习新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师让学生用一个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即平均分成4份,给其中的3份涂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也在动脑,得出分数3/4,因势利导,在两次对折的基础上再对折,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6/8)再次对折呢?(12/16)……挥手一指:长方形的纸有没有变化?(没有)阴影部分的面积有没有变化?(没有)那么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很容易得出:3/4=6/8=12/16,引导学生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经过总结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学生对此进行巩固后,再引导学生说出:0除外。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动脑思考,很快地突破了重难点,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我设计了判断题、填空题等,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呈现,学生在此过程中兴趣盎然,在快乐的氛围中巩固了新知,起到了加深理解的作用。

最后,教师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师生进行补充,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今后的学习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三

50米跑教学是比较枯燥、单调、沉闷的教学内容,同时又是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之一,对于我而言,就显得较为重要。在这内容教学上,我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尽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运用实用、有效、可行的场地布置,引导学生锻炼,激发学生情感,在运动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我根据学生的心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小游戏:高人与矮人、往返跑跳接力赛让学生在课堂上玩得高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是主人,在通过学生反复的练习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又让学生知道跑是运动项目的基础。在课堂上还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价值的培养,围绕“比一比”这一主体,安排各种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本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50米跑的思考:

关于学生的“成功”的体验

“成功”与“失败”是一种情感体验,学生获得“成功”还是“失败”最关键的是学生对跑的结果的态度。在50米中跑的慢的学生常常会受到“嘲笑”或是教师的“抱怨”,这种学生的“嘲笑”、教师的“抱怨”都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的。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这类项目中,一定有输有赢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能否夺冠,都是正常的。这样对学生的打击应该不是很大的,还能促进他们锻炼身体的热情。

关于“成功体育”

我个人认为在学校体育中,所谓的成功不仅仅是在体育比赛中战胜别人,而更主要的是战胜自我。自己和自己比有了进步和提高,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超越自我,就是一种成功。

本人通过教学觉得50米跑如做以下改进,效果可能会更好:

1、把速度接近的学生放到一组中,给学生一个相对“公平的”的环境——距离相等、跑速相当,比起来,可比性强,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做好成绩的记录,每一次跑完之后把成绩告诉学生,跑的速度有了,第二跑时有了比较,让学生知道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四

《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我引导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知识、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通过羊村长分饼的故事,创设了实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操作、观察、比较,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动手操作三张正方形的纸张,把它们平均折成2份、4份、8份,取其中得1份、2份、4份,图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商不变的性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的复习,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的变规律与新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让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总结概括分数的性质,遗憾的是没能处理好商不变的性质与新课的关系,这部分的内容反而变成了累赘,占用了课堂宝贵的时间,打乱了整个教学的严谨性。

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练习题的设计注意了针对性、多样性、深刻性、灵活性。归纳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先进行基本练习,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通过应用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0除外的环节设计是本节课的亮点,在学生根据三个分数归纳出分数的基不性质后,缺少0除外这个难点,我设计了判断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0,让学生通过练习,马上想到0不能做除数,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引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必须0除外。有效突破了难点。

本节课出现的不足是:创设了故事情境,出现了三个分数,但是没有利用好。出现了顾此失彼的现象;猜想的验证过程过于单一,只采用了折正方形纸的方法来验证,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验证,如画线段图、折圆,折长方形、分苹果图等方法来进行,这样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也扩大了探究的范围,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在形成性质过程中,对分数基本性质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等的整合没处理好,导致了教学不严谨,课堂出现了师多说,生少练的现象。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活动空间,精心备课,备教材,备学生,立足学生实际,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五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习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课。这节课我大胆利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并解决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必须的基本素质。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1、通过商不变的性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的复习,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的变规律与新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让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大胆猜想,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说出自己的想法。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操作、观察、比较,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动手操作三张长方形得纸条,把它们平均折成2份、4份、8份,取其中得1份、2份、4份,图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练习题的设计注意了典型性、多样性、深刻性、灵活性。归纳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先进行基本练习,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学完例2以后,马上结合知识点进行反馈练习,加深对这个过程的理解。在学完整个新知以后,在进行综合练习,巩固提高。通过应用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0除外的环节设计是本节课的亮点,在学生根据三个分数归纳出分数的基不性质后,缺少0除外这个难点,我设计了判断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0,让学生通过练习,马上想到0不能做除数,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引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必须0除外。突破难点。

本节课出现的不足是:

(1)猜想的验证过程过于单一,只采用了折长方形纸条的方法来验证,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验证,如画线段图、折圆,折正方形、分苹果图等方法来进行,这样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也扩大了探究的范围,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2)老师还是有牵着学生走的现象。

(3)教师语言速度比较快,与平时说话有很大的关系,今后要及时改正,放慢语速。

(4)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不断改进教法,向有经验教师学习,加强评价语言的运用,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