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个数除以小数教案反思(六篇)

时间:2023-07-20 15:17:35 作者:曹czj 活动总结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新一个数除以小数教案反思(六篇)篇一

经过听课与讨论发现,探究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学生需要具备三方面的基础知识。一是理解并灵活运用商不变的性质;二是能正确地把小数或整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按要求移动;三是能熟练地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因学生刚刚接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学生需要具备的技能——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也向右移动几位,是结合了上面的第一与第二个知识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分析难点难在这里思维层次比较多。

第一层次:把除数变为整数,去掉除数的小数点即可;——这一层次思维含量比较低。

第二层次:除数变成了整数,小数点隐掉或省略了。需要思考:划掉除数的小数点相当于把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

第三层次:被除数的小数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时,有时小数位数够,如果不够还需要考虑添几个0,怎样添的问题。

因学生刚刚接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不太熟练,更达不到半自动化(借用《给教师的建议》中的提法),再加上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思维层次比较多,这部分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所以课前如果设计专门的准备课,再进行新知的探究也许能提高的教学效率,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嘛。

因为这节内容比较难,自己总怕学生自己学不好,所以我和王霞老师都采用了“半扶半放”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苗洁老师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收集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于是思考:自己不放手的原因是什么?是不相信学生的能力?还是怕一节课的时间不够用?(可能太拘于常规时间的限制)

大家都认为苗老师的方法好,但在处理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的顺序上有分歧。一方的意见是先展示正确的方法,再分析错误的方法;另一方的意见是先处理有明显小错误的方法,再逐步地处理有大问题的方法,最后确定正确方法。经过讨论,大家多数同意第一种意见,先引导学生分析正确方法的算理,再用其中的道理分析错误方法的问题所在,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从另一个侧面理解算理,还可以帮助出错的学生弄清自己错在何处。这样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加灵活地解决综合在一起的各种计算题。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材上的第一个例子是“7。65÷0.85”,经过分析这是一个特例,特殊在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紧跟着的“做一做”中前两个例子的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位数也相同,最后一个是三位小数除以两位小数的计算。这样安排会给学生造成“一个数除以小数,把被除数与除数都变成整数(或去掉小数点)”的表面印象。所以我将例子改为“1.296÷0.72”,这样的例子更为一般,也不会让学生形成上面不太严谨的印象。我的想法是“从一般到特殊”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而苗老师与吕老师认为“7.65÷0.85”比较简单,应该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最终没有形成统一看法,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对比实验,看究竟哪一种方式的教学效率更好。

最新一个数除以小数教案反思(六篇)篇二

今天,我上了一节《一个数除以小数》。从基本理念、教学构思、操作过程等方面去审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备课、教学教过程,发现了不少值得深思、改进的问题。

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够,从备课到讲课,因为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生怕重难点不突出,生怕学生不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和技巧,生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追求40分钟以内的所谓知识的完整性太多的顾虑,导致产生前怕虎,后怕狼的心理,缩手缩脚,该放手做的事情不敢理直气壮地去做,走不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影响着新课标、新理念的实施,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突出。

本来,通过例5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算理是“商不变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能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完全可以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法则”不必要把这个过程总让教师“扶着走”。

最新一个数除以小数教案反思(六篇)篇三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根据商不变性质先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再反推出原式的商。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最根本的是要先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出商,没有必要计算时在小数点的问题上过多纠缠,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学中一是让学生在计算前多说一说除数和被除数要同时扩大到原数的多少倍,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几位。二是多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口算练习。使学生习惯于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学生在练习中产生的错题让学生找错改正,效果大于让学生做书上改错题。让同学们判断,分析,订正即对新知的巩固练习,又起到学生间互相帮助效果,学生印象更深。通过学生自己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分析,自己得出了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后面练习发现效果很好。

最新一个数除以小数教案反思(六篇)篇四

本节课内容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关键在于要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前面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引人新课的小猴分桃故事有两个目的:一是回忆商不变规律,二是以旧引新,由整数除法得出的性质将其推广到小数除法。之所以是“猜测”,是因为我并没有让学生说明理由,学生不假思索地立即举手回答,也说明他们是凭直觉判断。

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把自己学习的过程作为认知的对象,理解、总结自己学习的全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和解题策略。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就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掌握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此,教师适时指导,采取多种形式,设计适当的坡度,架设必要的桥梁,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方向,越过障碍,树立探索信心,形成探究学习的能力。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找出规律:根据商不变规律,学生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我适时点拨:我们转化的关键是要把什么数转化成整数?除数是一位小数时,把除数和被除数扩大多少倍?小数点怎样移动。通过观察分析,学生进一步明确:转化的.目的,是把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继续提问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有的相同,有的不同,转化时被除数会出现几种情况?这时学生的认识已形成了能力,很快总结出了三种情况。

针对学生理解知识的特点,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探究过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当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时,适时加以点拨,指导学生进行探索与思考,这样,不仅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而且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解决问题后的成功喜悦,增进学生对数学的自主探索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总之,有针对性地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并启发学生根据需要适当加以重组知识结构,可以有效地促进思维的发展,不同思维方式的沟通,有利于原有知识和新知识的融合,抓住要点明确地揭示新旧法则的异同,并使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切实体验到这些异同,可以有效地促进新旧法则的精确分化,有利于认知结构的调整与重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挖掘学生合作探究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最新一个数除以小数教案反思(六篇)篇五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推导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和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要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的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把下列各数的小数点去掉,原数扩大了多少倍?

13.8、4.67、0.725

2、把5.34扩大1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要扩大1000倍呢?

3、计算:43.5÷5=8.7。

二、新授

1、出示例4。

(1)教师:小明正准备和奶奶一起编中国结,说一说图上有那些信息?根据信息分析题意,列出算式:7.65÷0.85。

观察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生讨论得出:把除数0.85扩大100倍变成85,被除数7.65也要扩大100倍,这样商不变。注意:原竖式中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及被除数的小数点划去。

2、出示例5:12.6÷0.28。

请同学们运用上一题讨论的方法进行改写,学生边讨论边改写,改写完后指名学生展示自己改写后的算式。并比较出两道题都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是它们的相同点,而不同点表现在前一道题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同样多,而这道题除数有三位小数,而被除数只有两位小数。

教师:你们是怎样处理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问题的呢?引导学生说出在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添0,使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以后,再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位移不够,在小数末尾添0。

小结:学生说一说学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如何计算?教师引导学生从一看、二移、三算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三、巩固练习

1、p29做一做。

2、判断并改错:

1.44÷1.8=8、11.7÷2.6=4.5、4.48÷3.2=1.4。

四、练习

p30第1~5题。

课后小结

归纳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方法计算。

课后习题

判断并改错:

板书

(2)按整数除法去做

(3)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再除; (5)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