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传统文化感受心得 传统文化感受心得体会优质

时间:2023-06-23 17:04:43 作者:曹czj 心得体会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传统文化感受心得 传统文化感受心得体会优质篇一

9月28日,也就是昨天是我们伟大的圣人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纪念日。也正是这个周末,得益于公司董事长周总非常热爱这类培训,亦或是公益讲座,所以,只要有机会,他总是积极鼓动员工参加这一类的培训。这个周末很充实,感谢周总让我们有这个机会,参加这次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第6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共建文明幸福家园“公益论坛。

国际会议中心是举办国际经济会议的地方,也是海峡两岸交流开会的地方,能够容纳_余人。这次论坛场面也非常宏大。主办方是厦门市委宣传部和中共厦门市委文明办。主要承办单位有厦门京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厦门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等。还有一些友情单位的赞助等。

会场,有好多热爱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热心义工,辛苦地为到场的人士服务着,也从未体现出他们的疲惫。每当,参会的人们进门,他们总是行师者礼(90°弯腰行礼,还带上他们特有的欢迎词:老师,欢迎您!),好多义工,举牌子,带领入场的人派对,入场,总是秩序井然。我想到了那句古话:”有礼则安,无礼必危。“在这么有礼节的环境下,总是很舒心。热心的义工们,真的辛苦啦!在讲座期间,京闽酒店的员工(淑女和绅士们)还带来京闽酒店的企业文化,礼仪风采展示以及演唱团的精彩歌声。五星级酒店真是名副其实,培养的员工也是那么有涵养。还有义工们的手语展示,都给我们带来了愉悦的气氛。

听了2天的讲座,收益也是颇丰的!每一个老师都很用心,都用自己真实的例子来讲述,我被他们每一个故事深深地吸引着。论坛主要的主讲老师有:张瑞局长《中国传统文化给党员干部带来的真实利益》;曾越华老师《传统文化是家庭教育的根》;王红校长《涵养女德传家兴业》;王春来警官《人生忠孝能两全》;吴健敏老师《弘扬传统文化 共铸幸福企业》;彭鑫博士《弘扬中医文化 造福人类社会》;史立明老师《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幸福家园》。

这些课里面我最喜欢的是王红校长讲的《涵养女德传家兴业》这个讲座。王红校长是女子德慧大学堂校长,王红校长就是很有女人味,真是温柔如水,声音温柔,体态优雅,看到她,就想认真听她讲课。女子德慧大学堂_年由国学大师南公怀瑾倡办,亲自命名并题。大学堂致力于唤醒女性本自具足的智慧与能量,光大母教,承继德风,身心康宁,齐家治国。从而提升生命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开创美好世界。德慧大学堂的校训是彭鑫博士提出的:柔软、洁白、厚德、明慧。在讲的过程中,有提到了妇德、妇言、妇功、妇容。每个方面王校长都举出实例来解释。针对妇言举出的例子印象最深:她举出来的是他们学堂中的一个真实发生的事情,一个女人和丈夫吵架了,心情不爽,最后老师问她是不是跟丈夫吵架了,最后说到了不吉利的话,最后她的丈夫真的车祸死了。妇言,要择其辞而说。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学会语善。妇容,不明思议,就是女子要在意自己的容貌啦;妇功,我只记得一句是:专心纺织……,现在的姑娘,能纺织真的好难得的,哈哈!妇德:讲的主要是做女人应如水,水很温柔,但是很有力量。女人要做最低的大海,容纳所有的江河,这便是妇德。还讲到了7种妻子,我只记得宋美龄是属于知识妇,她用她自己的知识,始终帮着蒋介石,妻子的一言一行也是会影响着丈夫,比如宋美龄是信仰教会,所以无论蒋介石在哪,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做祷告。最最深刻的是钱钟书的妻子——杨绛。她的婆婆对她的评价是:”摇得了笔杆,握得了锅铲,做的了粗活,正所谓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啦“,在她丈夫眼里,她是世界上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还有降到其他的一些妻子的类型我没怎么记住,还提到婚姻,结婚是与这个人结婚还是与与这个人结婚的同时,还需要与这个时代背景结婚。例如,南怀瑾的原配妻子挽翠就是不仅与南怀瑾老师结婚了,还与南怀瑾老师所处的背景结婚了,守着婆婆尽孝道,待着两个孩子长大成人。

对于张瑞局长的讲座印象最深的是党员干部一定要廉洁从政,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他提到了最重要的两本小书:《弟子规》和《太上感应》。他举出了很多真实的案例来证明这种祸福。就拿天下第一贪的和珅来说,最后在_年间,子孙断绝。而天下廉洁的官员有很多,岳飞,林则徐等。最最廉洁的是范仲淹,据调查,现在范仲淹的后人有很多,当的官或从事的职业一个比一个好嘞!太上还曰:其曾行恶事。后自悔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说明之前犯错,只要能改之,都可以获得福报的!

接下来讲讲王警官的忠孝两双全。王警官是河南省一个监狱警官,写书,也陆续被出版。还荣获全国孝子的称号。他用他自己真实的故事来讲述,今天会场上,灯光微暗,加上王警官的丰富情感,也许在场的很多人都热泪盈眶吧。他的父亲从小给他灌输,是男人就得像个爷们。母亲总给他鼓励。在父母亲都瘫痪的时候,他总能为父母亲着想,放弃自己的业余生活,还为他父母亲制造出许多瘫痪老人使用的小发明。真是不容易啊,在可以有提拔的机会的时候,他还是毅然放弃了这个宝贵的机会,留在父母身边。他的孝心感天动地。

下午,是彭鑫博士讲的中医文化。彭鑫博士幽默风趣,总喜欢用相反的例子来讲述,哈哈!我记得最深的是,生气容易导致生病;人活着要难得糊涂,当下安心;如果想造病啊,那就得做到想尽办法让自己心情不好啊;吃不下睡不着也是容易造病的哦!如果想养生啊,那就需要向婴儿本站!据美国调查,婴儿一天笑170次,而成年人每天才笑7次;哈哈,3岁之前,都是纯阳之体;总之就是要做到心无挂碍——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最重要的是家和万事兴——健康!这里又再次提及女人在家庭的重要啦!哈哈!彭鑫博士还举出好多他诊断的真实例子,教训深刻。

史立明老师是本次论坛主持人,也在今天下午最后做了总结,再次强调了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很感谢有这么一群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士,还有花及精力、财力、物力的公益论坛。京闽酒店还提供了这两天的爱心午餐,我们都吃的好幸福,为了不浪费,午餐前,我们诵读感恩词,哈哈,最后,我们同事几个都硬撑着把爱心午餐吃的粒粒不剩,做到真正的不浪费!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真的觉得认真研究每句话,感觉那些书,那些话都是我们当代人的照妖镜,那些精髓都是过来人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怎么做。即使公益论坛培训时间短暂,但是关键我们人人都要做个旗手,弘扬传播我们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最新传统文化感受心得 传统文化感受心得体会优质篇二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1、缺乏民主精神。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一方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权思想,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缺乏民主意识。

2、法制观念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实行的是人治,如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权思想严重,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还时有发生。

3、商品意识差。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方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4、守旧意识严重。中国的小农经济广大,个体经济,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起来造反和自学接受新东西的。

二、由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报务。传统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这种转化需要社会实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才能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根本的结合点。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国经济长期落后。现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制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场经济运动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励企业发挥主动性与竞争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与创造性,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定的经济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的。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今天的经济,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将是后天的经济。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具有一定观念文化的人去从事的,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首先素养的人,就无法胜任,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对人们现有的文化观念进行检验,新的取舍,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必须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就是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决定作用它是建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意味着合法性、权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一是引导作用—引导市场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规范作用—通过法律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与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与正当权利。这些都是现代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却有很大的缺陷。中国传统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强调实行人治。

法律仅作为治国的某种辅助手段,这种缺乏权利意识的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就难以存在与发展了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君子谋道不谋食”把“义”与“利”对立起来的旧的价值观的否定,从而增强人们的务实精神与进取精神。实际上,人们的实践活动,是离不开利益原则的。要保证市场经济所追求的价值的实现,不仅个人实践活动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学会按法办事,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最新传统文化感受心得 传统文化感受心得体会优质篇三

祖国历史浩若烟海,华夏文明灿烂辉煌。一代代人的经验,积淀成这伟大的传统文化。

——题记

今天,我看了一段“圣德教育,改变命运”的纪录片,看完后,我百感交集……。

纪录片的内容是这样的:故事一开始就以世界各地的灾难引出“想要救现在的世界,必须回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的观点,专家认为:只有代表中国精神和灵魂的传统文化才能改变现状,端正人们的价值观。而这伟大的传统文化,在西文的影响和侵蚀下,几乎要后继无人了。所以我们要领悟“儒佛道”的核心思想,并在现实生活中付诸行动,弘扬伟大的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经久不息。

看完后,一个个“仁、义、礼、智、信”的字眼还在我脑海中久久回荡。

现在社会上有部分人的潜意识是西方的文化更先进,于是不断地“洋化”,甚至比西方人还要西人,比如说:那些崇尚所谓的自由而脱光衣服游行的荡妇;那些为了赚钱而使用地沟油的奸商;那些为了推销汽车而一丝不挂的车模;那些为了赢得一台电脑而脱衣服的女性等等。如果说这是求“自由”、为了钱,就不顾羞耻;那什么又是尊严呢?有部分人认为古代的东西听不懂、不理解就是糟粕,谁又能说不是这些人见识短浅呢!

我认为古代的文化十分伟大,不然汉语怎么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语言!就比如说“圣”字古代的写法由“耳、口、土”组成,“耳”代表要擅于听闻、观察,擅于发现;“口”代表要传播伦理教育;一个类似站在地上的弯腰的人代表要结合实际,脚达实地,付诸行动。

我们不能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消失于我们这一代,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宣讲优秀的古文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最新传统文化感受心得 传统文化感受心得体会优质篇四

山西省翼城县武池完小谭君君

对一个人而言,应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父母对很多人来说,感触最深切。“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行孝需越早越好。因为在这个世上,父母是最无私爱我们的。我们应感恩老师,因为老师打开我们智慧的大门,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浓浓的师爱一直伴随左右。

要感恩国家。北宋范仲淹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清思想家顾炎宗也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对国家、社会有责任心的人,才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他的人生也因此而精彩。所以我们的心灵深处都应充溢着对国家沉甸甸的责任感。

要感恩所有的人。时常怀着感恩之心,念念想着别人的恩德,人才不会那么自私,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满和怨言,人才会活得开心,社会才会和谐,我们生存需要工作,生存需要付出,工作给予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工作还为我们提供了展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工作意味着责任,感恩让我们担负起责任。

最新传统文化感受心得 传统文化感受心得体会优质篇五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通读了《弟子规》,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首先,对长辈有礼有敬、对兄弟恭敬友爱。对个人而言,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其次,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有时在具体工作中还是免不了有争强好胜、骄傲自满的情绪在里面,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读完《弟子规》后,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因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保持谦虚的态度,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多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再次,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弟子规》规范人的行为,一句话一个道理,它给了

我们很多工作中的启示。作为党员,我们要正视自己,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和不足,认真改正和弥补,在工作中积极进取。最后,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阅读《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党员,要多倾听群众呼声、接受群众监督、尊重群众意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细节决定成败。《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教导大家如何提高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多时候,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做好,那就会出现“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不平凡。

阅读《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己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情怀都是非常有益的。能认真读过,用心去做,并且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便可终身受益。


最新传统文化感受心得 传统文化感受心得体会优质篇六

_上任伊始,就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理想。为了这个宏伟目标,我们无疑要继续搞好改革开放,搞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军事建设等,还要搞好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强国的巨大作用。

在文化强国方面,我们首先要重视亿万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创造,其次要重视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文化,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是文明的源泉,是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世界上少有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实现文化强国的历史支撑。

传统文化的历史支撑,首先是给中华儿女以自信。传统文化有很多精华,给人类作出过重要贡献。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少有的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曾数度辉煌。有过秦皇汉武的文治武功,有过唐宗宋祖的盛世雄风,有过明朝郑和的七下西洋,有过大清初期的康乾盛世,有过具有人类文明里程碑意义的四大发明,还有诸子百家的学术殿堂,流派纷呈,群星灿烂,有绵延不绝的二十四史,卷帙皇皇,还有抵达西亚、北非、欧洲的陆地与海上丝绸之路……,直至17世纪,中国的经济实力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只是从18世纪开始,中国才逐渐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到了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国门。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警钟,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警醒和斗志。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求新的救国方略。最终由中国共产党人用社会主义救了中国,发展了中国,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这段由屈辱到重新站起来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用了1_年的时间。一部中华文明史告诉人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不可战胜的,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

今天中国人民可以满怀自信地走在人类文明的大道上,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辉煌。

传统文化的历史支撑,其次表现在理性、智慧、力量的传承上。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不竭的源泉,是建设现代化大厦的雄厚根基,是不断攀登人类文明高峰的丰厚积淀。

_年五四青年节_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我们应该熟悉民族的传统文化,研究民族的传统文化,尊重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往开来,综合创新,使中华文明在新的千年放射出新的光彩,走在人类文明的前列。

最新传统文化感受心得 传统文化感受心得体会优质篇七

很多人说《弟子规》里的道理很简单,早就知晓,我很是羡慕。《弟子规》让我在快乐中感情得到了升华,也懂得更多的做人的道理。它长养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点知道这些道理,也许我的人生际遇会大不相同。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一个人而言,应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最先体现在一个“孝”字上。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做不到。以前觉得父母爱子女都是非常自然的事,身在福中不知福,无法体会父母的辛苦和委屈。“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父母辛苦供养我读书,而我有时却不能如他们所愿,让他们非常失望;父母委婉的建议,我不但不听,还会觉得烦,有时甚至故意做些让父母生气的事。

所以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家庭、事业和身体的好坏,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要想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读了《弟子规》,作为初为父母的我们,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要教育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作到孝敬父母,说话做事要小心仔细,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多和思想高尚的人在一起,在学习之余,要多读书,多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

这个道理人人皆知,但是做起来人们往往就忽视了其中的道理。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往往尽其所能让孩子们学习更多的技能,画画、唱歌、弹钢琴、学外语,其本意都是好的,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过度的强迫会使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要不得的。

父母通过读书,会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耐心解决孩子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们懂得生活的规则,培养孩子的传统美德 《弟子规》还让我们知道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在独处时都要持恭敬的态度,恭敬才会成为一个人自然流露的品质。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真正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诸如此类的名言警句,但我却一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极其优美的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回想一下,骄傲自满的的确确给自己招来了许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是我最喜欢的一句经文。一个人的能力再大,总会有限,人无完人,人总有缺点,所以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提醒。

一个人只有一双眼睛,一对耳朵,看到的和听到的范围是非常窄的,如果能虚怀若谷,就好像多了许多双眼睛和耳朵,看到的和听到的范围就扩得很大,那么就会走得更高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每一个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

最新传统文化感受心得 传统文化感受心得体会优质篇八

二年级暑假时,爸爸要求我读诵《弟子规》,刚开始时,读起来朗朗上口,觉得挺好玩,可爸爸要求我背诵下来,这可真有点难为我了,在爸爸的坚持下,慢慢的,每天背几段,一个暑假,我终于全部背下来了,经过爸爸的耐心讲解,我还真明白了很多道理呢,这个暑假收获可真不少。后来在一次课堂精彩三分钟上,我一口气背下《弟子规》,同学们被我字正腔圆、抑扬顿挫、顺口连句的背诵声所打动,赢得一阵阵掌声。我为读到这本好书而感到自豪和高兴。

首孝悌。爸爸告诉我做人首先要学会孝敬自己的父母,爱护自己的兄弟姐妹,还说一个人如果连这些基本的都做不到,他怎么可能去尊敬、爱护别人呢?爸爸也时常以这句话来教育我,正是因为学习了《弟子规》,我对爷爷、奶奶都很尊敬,每逢奶奶过生日时,我总会送给奶奶一个意想不到的礼物,使爷爷、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平常早晨上学前,我总会先向爸爸、妈妈鞠躬请安问好,然后再高高兴兴上学去。在班上与同学们也团结的很好,同学间过生日时,我们相互间还上门祝贺。

次谨信。书上解释说,其次说话要谨慎,为人要诚信。要求做人说话要讲究方法,不要冒然随便乱讲,弄不好会伤害到别人,甚至好事变成坏事,这一点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可真够重要,平时我总好讲话,守不住口,今后需要多加注意。为人要讲信,平时凡借了别人的钱物,我就会即时归还。

还有很多诸如“身有伤,贻亲忧。字不敬,心先病……”爸爸在看到我生病或受伤时,会用《弟子规》上话来告诉我,这样会导致父母担心的。看到字写的不好,也总会说字不敬,心先病,你态度不端正,不恭敬,当然字就写不好。

《弟子规》上的句子短,好记,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用《弟子规》上的话来规范我们的言语行动,就会使我们小朋友变得懂事,有礼貌。尽管我还有很多不足,与《弟子规》上的要求还有差距,但在我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会以《弟子规》为镜子,时常照照自已,力争使自己取得更大进步。

最新传统文化感受心得 传统文化感受心得体会优质篇九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总是爱闹别扭,委屈了还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诉说,想想自己多不该啊,不担没有关心父母,相反却总是带给他们烦恼。通过学习《弟子规》我发愿:无论爸妈还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尽一份孝心,让他们的.晚年更加快乐!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在单位里与领导和同事共事总是很难相处,关系不和睦,入党申请书总是在抱怨不公平,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绩再突出,对领导不够尊重,我行我素还是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如果我早点接受这样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够很好的协调好上下级的关系,以及做人的道理。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孩子,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比前的学习只是明白道理而没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不学文,但力行,任已见,昧理真。”曾经的我便是那样的人生。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和落实《弟子规》,同时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让他从小接受传统文化,“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果教育他们是我们做父母最大的责任。“至要莫如教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人!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了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