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产业扶贫工作总结(优秀14篇)

时间:2024-01-14 12:45:31 作者:雨中梧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是提升自己工作能力和素质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激励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优选

xx县农业局从20xx年4月开始部署扶贫工作至今,产业扶贫及相关扶贫工作主要开展在以下8个方面:产业扶贫项目入库、冷凉蔬菜产业规划、京蒙对口帮扶对接、实用技术培训、驻村工作队建设、产业示范园项目建设、龙头企业合作社主导产业培育、政策宣传。

6月28日与市农牧业局刘明珠科长一行在xx县扶贫项目库的基础上制定《xx县农牧业产业三年实施方案20xx-》共104项目,涉及资金达3.96亿元人民币。9月8日我局到市农牧业局再次编写项目入库情况,将各科室计划项目与乡村振兴整形战略项目内容相结合再次制定产业扶贫项目,共涉及46大类,需要资金13.1亿。产业扶贫项目库在今后会随着政策与形式的变化继续修改填充,以求做到符合实际,争取产业扶贫利益最大化。

二、冷凉蔬菜产业规划。

6月12日与市农牧业局经管站站长薛秉仁在xx县农业局召集全县蔬菜种植大户商讨种植意见,制定《10万亩冷凉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冷凉蔬菜作为城乡居民生活的必需品,有一定的`市场远景,同时在团结乡蔬菜种植经验基础上进行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可实现20xx脱贫就业岗位,创收脱贫。

三、京蒙对口帮扶对接。

京蒙对口帮扶是一次人才、技术、管理、资源上难得一遇的机遇,近日落实了北京市振华国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投资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与振华集团园艺公司洽谈的万亩菊花种植项目也在落实中;对接了北京市有意向的企业,北京“美菜网”(农畜产品仓储、销售)、金果园老农(北京)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加工)、北京京西北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乡村旅游)、北京绿富隆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农业产业园)、北京市延庆区“世园会”承办单位(高中抵挡花卉种植、配送)等企业。

四、实用技术培训。

8月5日,我局在察尔湖组织开展了第一期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班,主要内容是农业产业实用技术和贫困户应该如何走上致富道路。xx县农广校20xx年4月8日对于新型职业农牧民和青年农场主的培训对于产业扶贫都有一定程度拉动作用。

五、驻村工作对建设。

农牧业局派出三支驻村工作队,牢记使命担当,认真履职尽责,脚下沾满三个村委会大地的泥土,以饱满的热情,扑下身子与广大人民群众在一起,走到田间地头,教农民防虫治病知识,从一件小事做起,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农民需要农用物资帮助,农牧业局及时为包扶的三个村小夭子村、小梁子村、西三道沟村115户贫困户每户解决化肥2袋、喷雾器一台,接下来农牧业局三支工作队帮助三个村委会建设集体经济,加快土地流转,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领头带动吸收贫困户打工、入股分红,促进贫困户致富增收,深入实施各类扶贫项目。农牧业局三支驻村工作队为创新扶贫方式,拓展扶贫举措,以提高农民勤劳致富的激情,扶贫必先扶志的主导思想。邀请专家教授,在现代农业培训基地美丽察尔湖为农牧业局所包扶三个村50多名贫困户代表开展了“第一期精准扶贫专题技能培训班”,这次培训提升了贫困人口劳动就业技能、勤劳致富的思想。4月20日农业局驻村干部制定了《内蒙古xx县店子镇西湾村冷水鱼养殖扶贫项目初步方案》计划在西湾村发展冷水鱼虹鳟的养殖,以扩大贫困户收益。20xx年9月项目进入了实施阶段,一期工程规划实施并排6个标准水泥鱼池,每个水泥池60平方米,总共建设面积360平方米,预计9月20日完工,9月25日准备引进虹鳟鱼和史氏鲟鱼进行试验示范。

六、产业示范园项目建设。

8月xx县农业局开展《xx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相关准备工作。计划全县土地流转40万亩,土地承包费用达到1个亿,带动农民打工人数上到20万人次,入股分红每个贫困户纯收入20xx元,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必将推动县经济的大发展。本项目总投资为50000万元。项目建设投资45000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整理和农业生产设施建设。流动资金5000万元。企业自筹10000万元,申请政府投资40000万元。

七、龙头企业合作社主导产业培育。

1、龙头企业察尔湖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建有机蔬菜温室大棚65座,滴灌露地蔬菜种植200亩,农作物种植面积7619亩。种植经济林530亩,其中大东梁采摘园180亩,总投资2400万元,需要政府支持1400万元。以李子、大结杏为主,妈奶沟采摘园350亩,以李子、苹果为主。

内蒙古察尔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城关镇哈拉沟、杏花沟、阳坡3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659户农民,牵头组建了察尔湖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贫困户279户,736人,采取“公司+基地+农民”为主体的运营模式,根据依法自愿原则,带动农民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入股,同时就地转化为基地的产业工人,让他们获得收益,实现脱贫致富。

2、雄丰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雄丰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店子镇牙代营村,总投资550万元,产业基地占地面积约1020亩,其中种植区约740亩、养殖区约80亩、采摘区约200亩,以订单合作方式带动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xx-2020计划建立杂粮(藜麦、小米等)加工车间,建设地点位于xx县店子镇牙代营村,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投资120万元用于加工包装周围农户藜麦、小米。预期带动周围贫困户100户,每户增收100元。需要政府扶持70万元。

八、政策宣传。

5月24日左右,xx县农牧业局陪同扶贫办等相关单位到xx县九个乡镇进行产业扶贫政策宣讲,普及相关政策法规。

电商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一)健全机制,全力推进电商扶贫工作开展。为加大电商扶贫工作力度,我局认真完善电商扶贫工作推进机制,由主要领导任组长,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措施,举全局之力,扎实推进电商扶贫工作,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

(二)夯实基础,全面加强电商产业发展。加快村级服务站、物流快递网点和培训等项目建设,夯实了贫困村电商发展基础。以示范带动为引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了贫困青年就业创业,为贫困户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完善贫困村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结合农村淘宝及淘实惠农村电商项目,全面完成任圩村、黄集村等22个贫困村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实现“一村一站”,实现为居民代购代销、代缴水电费、代购车票及农产品上行销售等服务功能,解决贫困村居民消费不方便、不安全问题,有效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二是加强贫困村电商扶贫培训工作。结合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培训工作,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电商知识普及应用和扶贫政策宣传培训,为贫困村贫困户在电商行业创业提供技能支撑。2020年先后在10个镇举办电商普及培训班,培训贫困户余人次;举办贫困户精品培训班5期,培训贫困户355人次,转化232名贫困人员开设网店微店创业增收。2020年,先后在10个镇培训贫困户1841人。经过精心培育,拥现出贫困户残疾人临涣沈桥村李龙、孙疃街东村王敏、刘圩村张雪萍等一批贫困户电商创业人员。三是加快贫困村物流快递服务网点建设。依托村级电商服务站,在贫困村建设物流快递服务网点,并实现全覆盖,夯实了贫困村电商发展基础,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四是加大扶贫政策支持力度。针对精准培训后的贫困户学员择优选拔70名帮助开设网店,并免费给予电脑设施、安装宽带,合计每名贫困户补贴4060元。同时,充分发挥电商平台作用,加大贫困户劳务输出力度。我局通过电商企业对接苏州、无锡及本地等用工企业,已输出60名贫困户到企业就业,实现月收入2800—3500元不等,确保了一批贫困户就业脱贫。

(三)提高认识,积极做好帮扶村对接工作。商务局精准扶贫帮扶对接的单位是百善镇前营村,为高质量完成扶贫攻坚目标任务,我局坚持以灵活多样各种有效方式开展工作。一是责任到人,明确任务。贫困户全部由班子成员包保,每2人包保1户,每户每月走访不低于2次。二是联系实际,精准到户。加大帮扶村对接工作力度,对身患残疾,行动不便的贫困户给予积极协调辅助工具、置办生活用品等,为1名贫困户置办大床1套,为1名贫困户送去了轮椅。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积极给予联系就业渠道,已完成输送2名贫困户外出务工,月收入可达2000元以上,直接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较好解决了贫困户的实际困难;三是精心组织,走访慰问。积极开展慰问走访活动,中秋节分别给予每户300元生活补助金、12月2日分别给予每户200元生活补助金,不仅为贫困户送去了温暖,解决燃眉之急,也为贫困户增收脱贫贡献了一份力量。

(四)结对帮扶,努力搭建贫困户增收渠道。积极组织开展网货对接会,为贫困户网络销售,寻求帮助。举办电商企业与贫困户网货对接会2次,曦强乳业、三诚食品、安徽猴小弟、天禾农场、俊果宏源、三宝糖业等10多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为83名贫困户提供价格低、质量优的网销产品,帮助开展网络经营。通过对接洽谈平台,促成合作,促进贫困户和农产品“上线上网”,引导贫困户学习应用现代流通手段,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上行难、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初步实现“电商+创业”精准到户、脱贫到户;推进电商企业结对帮扶,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与贫困户建立长期紧密的帮扶关系,助力贫困户增收。

(五)补齐短板,开展电商扶贫排查工作。全局动员,分五个组由局领导分别带队,全面排查贫困村服务站运营、电商创业贫困户经营等情况。针对贫困村电商服务站服务功能不全、政策支持创业的贫困户电商经营技能不全面,创业增收成效不明显和物流服务不健全,贫困村物流快递配送不及时等问题及时制定了整改措施。

(六)创新模式,加快推进扶贫柜台建设。扶贫柜台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而且有利于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实现多方共赢,有效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和增收脱贫。全县已建成10个镇扶贫柜台。五沟、百善、刘桥等镇的扶贫柜台已对接贫困户,开始销售贫困户生产的桶装水、洋葱、大蒜、小葱、黄瓜、桃等农产品品种10个,其中销售贫困户生产的桶装水522桶,实现增收678元。

(七)开展活动,扩大电商扶贫影响力。利用一切契机开展扶贫活动,扩大电商扶贫影响力,2020年2月8日,参加淮北举办的2020淮北市迎新春年货会暨电商购物节大型活动,设置xx县电商扶贫馆,以“电商助力、精准扶贫”为主题,其工作人员全部都是由电商扶贫培训转化人员构成,展销的商品全部由贫困人员自己组织,采取线上线下销售模式,电商扶贫馆取得了日均销售额8000元的销售业绩。不仅给与贫困群众带来了的收入,更是增强了他们利用电商脱贫的信心。利用三月十八会期间,搭建电商线上线下扶贫馆,组织贫困户集中展销本地特色产品,收到良好效果。

(八)宣传引导,营造脱贫攻坚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加大电商扶贫的宣传力度,在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主流媒体宣传电商扶贫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其中《农超对接“扶贫柜台”走俏xx》扶贫经验做法分别被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采用发布。另外,运用电子屏、微信等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宣传,积极营造电商扶贫的良好氛围。

(九)加强监管,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我局成立由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局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局纪检、局办公室为成员的电商产业扶贫监管机制,加强对电商产业扶贫招标、项目建设、扶贫措施等工作的全过程监管,确保扶贫项目建设有成效。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优选

今年,我县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解决“两三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关键抓手,紧紧依托县域资源和产业基础,选准产业扶贫项目,帮助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劳务用工、租赁流转生产资源等途径获得收益,为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实现了“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我县今年产业扶贫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扶贫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2020年新增优质稻产业扶贫规模1500亩带动贫困户274户,柑橘产业扶贫规模亩带动贫困户362户,中药材产业扶贫规模610亩带动贫困户8户,蔬菜产业扶贫规模368亩带动贫困户66户,稻渔种养2030亩带动贫困户68户,家禽养殖万羽带动贫困户1147户。

(2)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麻姑实业集团公司、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映虹水产集团公司、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南城县鑫港渔牧综合公司、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吉香园开发有限公司等4家种养企业参与了扶贫带动。且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麻姑实业集团公司拥有自主品牌“麻姑米”。

2、扶贫主导产业链条完善情况。

(1)江西麻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阿颖金山药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博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南城县鑫港渔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江西水龙米业有限公司、江西南兴实业有限公司、江西吉香园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7家省级龙头企业都具有一定的带动贫困户的能力。

(2)江西华洋水产有限公司是省级水产种苗培育基地,主要培育四大家鱼;江西吉香园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有300亩的花卉苗木基地。

(3)江西麻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博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江西水龙米业有限公司、江西南兴实业有限公司都具备产品初加工或深加工的能力,也具有相应的仓储设施。

(4)江西麻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阿颖金山药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博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南城县鑫港渔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配备有冷链物流服务。

3、扶贫主导产业技术服务体系情况。

为加强对贫困村及扶贫产业发展精准指导,提升产业脱贫成效,我县落实了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共安排技术专家22名挂点帮扶产业(其中12个乡镇各1名,10个贫困村个1名),今年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服务贫困人口数量达390人次。

二、扶贫产业发展规划。

制定了我县产业扶贫规划,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了《南城县产业扶贫规划评估工作报告》。

三、带贫经营主体方面。

1.扶龙头企业培育。

2019年江西麻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江西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287户(含就业务工贫困户),741人;江西南兴实业有限公司被评为抚州市市级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20户,45人;2020年江西博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在申报江西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

2.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

全县有脱贫任务147个行政村,共遴选出21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690户824人,其中20个贫困村(含10个十二贫困村)遴选出60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剩余127个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每村培育1名以上创业致富带头人,遴选出15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

江西大数据平台里南城县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产业扶贫情况统计表十四显示我县共有318个新型经营主体,共带动贫困户2497户次,4458人次。

我县财政从2019年开始就安排了200万预算资金,2020年安排了220万,用于我县产业扶贫合作社奖补,激励产业扶贫合作社持续带贫增收。

四、产业直补奖补。

我县2018年8月就出台了《南城县产业扶贫实施方案》,2020年5月又对原方案进行了完善,并提高奖补额度,印发了《南城县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城府办字2020年62号文件)。共已发放贫困户自身发展产业奖补资金万元。

五、扶贫小额信贷。

截止2020年11月,我县扶贫小额信贷当年新增贷款金额万元,当年新增贷款贫困户131户;历年累计贷款金额万元,历年累计贷款贫困户1006户。当月新增贷款金额万元,当月新增贷款贫困户58户。获贷比%。

六、2020年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使用情况。

我县主要对“十二五”、“十三五”20个贫困村的村及1个非贫困村级光伏电站收益设置公益岗位。截止2020年11月份发电收入万元,扣除运维费用等支出后,村级实际可用于扶贫的发电收益资万元,目前我县已设置公益岗位118人,岗位设置完成率达到%。

2.收益使用情况。

(2)紧扣拓宽增收渠道这条主线,将村级光伏扶贫发电收益形成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设立防疫守卡员、道路维护员、保洁员、安全巡护员、宣传疏导员等临时性岗位,用于村内生产设施维护、道路维护、环境卫生整治等小型公益事业扶贫,用于在防疫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贫困户、资助困难贫困户发展生产奖补等补助扶贫,鼓励支持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获得劳务收入。截止目前,已完成光伏收益分配万元,其中其中公益岗位工资和小型公益事业劳务支出金额万元,奖励性补助资金万元。

3.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效率。

(1)我县“十二五、十三五”贫困村共建设村级电站22个,建设容量2096千瓦,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451户,全部录入国扶系统。所有光伏扶贫电站已接入全国光伏扶贫电站监测系统,发电能力正常,未被国家平台监测出发电能力低下问题。

扶贫产业开发年度工作总结

1、年初,列入产业项目11个,共252.8万元,其中科技6个34万元,扶贫2个55万元,农业3个163.8万元。

2、制订并印发了《xx区2020年扶贫产业实施方案》、《xx区脱贫攻坚产业项目以奖代补实施方案(试行)》,整合资金150万元用于光坡鸡、五黑鸡、鹅、水产养殖等养殖业,红衣花生、红香薯等种植产业、新成立的种养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扶持。

3、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年初确定光坡鸡、五黑鸡、水产养殖等为养殖特色产业;红衣花生、红香薯种植等为种植特色产业;岗松、红米、蔬菜、芋蒙、牛大力、火龙果等种植,鸭、鹅、猪、牛、蜂等养殖,捕鱼、捕虾、捕蟹、扒螺等浅海耕作为辅助的产业发展项目,纳入镇(街)发展总体规划。10月份后根据自治区特色产业发展的69个目录,又重新调整了产业发展的规划,确定虾蚝、螺(文蛤)、特色品种(光坡鸡、五黑鸡、雁鹅)、杂粮杂豆(红薯)、大豆花生(花生)等5个主导产业和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岗松等2个自选产业(“5+2”产业)。村级“3+1”产业基本覆盖有劳动力在家的贫困户。

4、积极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对吸纳贫困户参与经营、劳动增收效果好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在预算安排、资金补助、贷款贴息、良种良法、品牌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5、积极创建旅游扶贫示范区,重点打造了大东沙生态旅游示范带和大龙口、榄埠、红沙万等10个宜居乡村建设,打造集滨海生态特色和现代高端休闲为一体的城效旅游示范带和宜居村屯,发挥精品和宜居的幅射作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6、全区370多户贫困户养殖光坡鸡、五黑鸡、雁鹅近6.5万羽。

7、雁鹅养殖是我区贫困村栏冲村引进的一个新项目。该项目采取“公司十基地十贫困户”的模式,首批4500多羽雁鹅十月初出售。

8、全区水产养殖80000余亩,其中海上养殖26255亩,滩涂养殖31335亩,陆基养殖21410亩。贫困户通过自筹资金,有90户贫困户实施水产养殖493余亩。

9、全区今年种植花生近12000多亩,其中贫困户420多户种植近2000亩。栏冲满丰专业合作社对栏冲村34户贫困户免费发放红薯苗一点红、小甜薯两个品种。白沙村三角井150亩红米已收获完毕。

10、98户贫困户种植或入股宝兴工艺发展岗松工艺产业。蔬菜、牛大力、火龙果、芋蒙等种植和管护得到进一步托展和加强。

11、一个公司和一个家庭农场土地流转450亩。

12、电商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企沙、光坡、王府街道三个乡镇级,贫困村山新、栏冲和面上村红沙、北港等村级电商服务点已建成,并在扶贫工作中发挥出显著作用。

13、全部完成三个贫困村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清理整合,村级经济发展得到提升。山新、栏冲、白沙等三个贫困村在原有村集体收入渠道的情况下都有新的项目,2020年,全区三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达2万元,其中企沙镇山新村收入2.3万元,栏冲村收入2.182万元,白沙村收入2.24万元;此外,三个贫困村各注入50万元资金入股xx区城投公司参与开发。

14、开展旅游扶贫就业专场招聘。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据市旅发委和市人社局有关工作部署,为切实推进农村劳动者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着力推进扶贫攻坚。制定了《2020年xx区“春风行动”之旅游扶贫就业招聘会工作方案》,并于2月10日上午联合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光坡镇举办开展“春风行动”之旅游扶贫就业招聘会,本次扶贫专场招聘会共有22家企业参加招聘会(xx区酒店宾馆、旅行社、旅游车船企业等7家,其他企业15家),提供近300个工作岗位,有近30人与旅游企业达成初步的就业意向。招聘会岗位涉及旅行社计调、越南语翻译、导游领队、餐饮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市场营销、前台接待、收银员、保安、保洁员等多个岗位。11月18日-19日在桃花湾广场举办防城港秋冬旅游扶贫招聘活动提供多个就业岗位信息,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加。

15、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7期,415人参加了培训。

2020年,全区扶贫特色产覆盖率为93%(其中企沙镇91.16%,光坡镇90.8%,王府街道93.04%,沙潭江街道97.1%)。

三个贫困村的产业覆盖率分别为:企沙镇山新村为92.4%,光坡镇栏冲村为94.8%,王府街道白沙村为78.43%。

三个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分别是:山新村2.3万元、栏冲村2.18万元、白沙村2.28万元。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优选

201_年,我市认真按照中央、省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产业培育年”活动,狠抓特色产业培育,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201_年产业扶贫投入资金总量4.7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0.45亿元,信贷资金1.14亿元,产业带动建档立卡农户5.53万人。目前,完成规模种植茶叶5.3万亩,配套建设园区道路28公里,蓄水池63口。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基地优势,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强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办一批的思路,采取入股、联姻、兼并等办法,有效整合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资金、品牌、销售网络等资源优势,注重培植和引进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依托现有基础,扶优扶强、优势互补,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行业带动能力和示范引领能力,走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的发展路子;二是做优做实专合组织。创新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行“支部+协会+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等运行模式,借助农村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和龙头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优势,发展各类专合组织;三是做精做细家庭农场。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文化知识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职业化。深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有序流转,引导城镇小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支持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济人等返乡从事农业开发、创办家庭农场。

(二)注重回引创业,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依托南江黄羊、通江银耳、巴州川明参、恩阳芦笋等独特品牌优势,大力开展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等,重点在建设用地、财税扶持、金融支持和要素保障等方面,对招商企业予以充分优惠,并重奖投资额度大、销售收入高、税收入库多的有功企业。对招商落地企业,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挂联领导、一个服务专班、一个责任单位、一套促进机制“五个一”推进机制,全方位服务招商企业。二是积极回引创业人士。借鉴招商引资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全民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信息库,针对在外成功人士特点专门制定推介项目库,积极回引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农,带领乡亲增收致富。三是提升创业服务水平。成立创业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和平台建设,提升创业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水平,推动贫困群众创业。坚持就近就地转移和劳务输出相结合,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容量,积极拓展就业空间,积极引导农民朋友积极投身巴山新居聚居点、重点镇、工业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广大贫困群众就地务工、家门口挣钱。

(三)强化服务保障,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强化政策扶持。设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专项基金,重点从奖励资金、项目整合、金融扶持等方面,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项目和资金扶持。二是加大项目整合。整合新农村示范县(区)、扶贫连片开发、乡村道路、小农水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重点用于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特色产业基地等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建设中的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三是坚持用地优惠。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其所获得经营权的土地上,按照审批规划投资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修建用于种养业生产和管理、服务的非永久性建筑物、地面构筑物的,其占地按照农村三类建设用地或设施农用地办理相关手续。

(四)创新建设机制,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行“土地入股、收益保底、产值分成”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股权量化、分红、租金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同时,探索反租倒包零租金机制,对农户入股的原承包地,在不伤害已栽植苗木的前提下自收自种黄豆、花生等矮杆作物,并免收租金。二是探索产权改革推动机制。围绕构建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体系,规范搭建县(区)、乡、村三级交易平台、投融资担保公司和产权评估机构,颁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建设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八权一股”证书,规模流转土地,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是建立市场带动机制。按照市场法则,坚持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的思路,重点打造特色优势品牌。引进培育现代流通企业,大力发展连锁、配送、专卖、会员制销售等现代营销业,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贸对接”,支持农产品进超市、进市场。深入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创新销售方式,实现农产品线下实体营销、线上网络营销、举办节庆营销、借力境外营销等相结合,增加销售额。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能力不强。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起步晚,规模小,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对贫困户的带动能力较弱。

(二)产业基础脆弱,抗灾能力不强。我市地处盆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自然灾害频发,金银花、核桃、茶叶、翡翠米等特色产业经常遭受干旱、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袭击,产业基础较为脆弱。

(三)市域经济总量小,资金投入不足。我市所辖县(区)均属国定和省定贫困县,市域经济总量小,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农业经济和特色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四)产业经营水平低,现代农业体系不健全。因利益驱动,企业与农户彼此缺乏信任,产销协作关系没有真正建立,农村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和有序流转刚刚起步,与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还有一定差距。

(一)经营集约化,在推动土地规模上求突破。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贫困山区实际,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重点在税收优惠、金融贷款、“四荒”开发等方面突破,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依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抵押、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

(二)企业集团化,在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上求突破。树立集团经营理念,打破地域界限,有效整合现有农产品加工资源,采取入股、联姻、兼并等办法,围绕“六大”特色产业,以县为单位,培育一批又发展潜力、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集团,逐步改变企业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局面,努力提高效益和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三)品牌市场化,在提升农产品竞争实力上求突破。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全力打造“巴食巴适”区域品牌,尽快出台区域品牌管理使用办法、积极争创1-2个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驰名品牌和商标,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努力扩大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扩大贫困群众依靠特色农产品增收致富的路径。

(四)经营标准化,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上求突破。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制机制,培育新型农民,对未能升学的应届农村初中、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是用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职业化、技术化。鼓励经营主体健全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生产体系。探索利益分配市场化机制,将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和服务者之间通过市场机制联结在一起,以追求产业整体利益,推动广大贫困群众增收。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优选

在树山工作一年,在取得成绩的同事,也折射出一些问题:

1、耐心不足。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耐心不足,常因为一些问题解释不通而生气,会因为村民所谓的无理要求而生气,甚至还会当面跟村民争吵。

2、与政府交流的经验不足。

树山项目,是由公司、镇政府、村委一起的,项目的决策方有三个,而我很多时候为了开展工作,自己来做了决策,就出现了政府不满意、村委不满意。

3、城府不够深。

在工作中,喜怒常行于色,遇到不高兴的事,会给他人脸色看,会发火,会骂人。

4、对团队管理不够。

在工作中,较少重视团队建设,多数时候是安排工作,单独跟团队成员交流很少。

5、工程建设管理仍不全面。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还是常出现一些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及时更正,造成后期更改难度大,效果不佳。

四、扶贫计划。

明年,我将继续执行我们的“三年承诺、三年帮扶”,完成住房改造工程二期工程的建设,扩大苗圃种植房屋,大力促进苗圃市场化,让更多的农户受益。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努力修炼:首先是要对村民更好,更有耐心,坚持“村民无小事”;其次,在工作中注意保护自己,与政府村委多沟通;第三,加强自身修炼,努力学习在激愤时如何保持冷静;第四,加强团队建设,每月至少与团队成员交流一次;第五,加强工程管理,多下现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辅助孙x、孙x、吴x,大力发展苗圃,引进龙头或大户,让其带动农户,使产业扶贫真正落到实处。

3、在住房改造工程方面,带领孙科,狠抓质量,保证一户不漏水。同时,增加亮点,在阳台增设花圃,做到处处能看到花色、闻到花香。

4、加大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改造农民生活环境。

5、加大农民公共意识的培养力度,真正做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6、加强教育扶贫,加大弱势群体保障力度,实现少有所养、老有所依。

7、热情接待好每一位来项目视察、学习的人员,努力宣传xx企业文化。

8、加强学习,争取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

更多年终工作总结范文推荐阅读:

扶贫产业开发年度工作总结

2、推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通过组织产业专责小组成员单位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召开联席会议,并征求各镇(街)、村的意见,制定《xx区脱贫攻坚产业项目以奖代补实施方案(试行)》、《xx区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培育实施方案》和明确扶贫产业项目等相关措施,派出8名科技特派员到各镇(街)、村开展精准脱贫帮扶和产业技术指导,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

3、组织有实力的企业建立“扶贫+”模式。通过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的模式,多形式增加贫困户收入。一是组织防城港市郑氏养殖有限公司、防城港市宝兴工艺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在各自的产业基地设置工作岗位,吸纳贫困户到基地务工、认管;二是由企业为贫困户免费提供科学种养技术、岗松编织工艺技术等。

4、指导贫困村建立覆盖面广的村民合作社和各种种养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为做好产业扶贫工作,指导贫困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村民及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白沙村组建了力星和创富种养2个专业合作社、山新村组建了新富养殖专业合作社、栏冲村组建了海源水产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全区共建立种养专业合作社94家,新增10家,家庭农场54家,新增11家。三个贫困村的村民合作社的设立工作已于10月份全部完成了选举、公示、登记、备案、刻制印章、银行开户等工作,每村50万元的村级集体发展基金转入合作社账户,10月27日三个贫困的村民合作社与区城投公司旗下的捷骏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开展了其他业务工作。

5、大力开展土地流转、村级集体资产整合、电商平台建设。

6、精心组织,严密部署。产业发展专责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工作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专责组根据工作任务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碰头会,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石首市连续五轮“三万”活动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先进县市。在第六轮“三万”活动中,该市坚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聚焦精准扶贫,突出产业培育,通过科学谋划、汇聚优势、加强培训、创新机制,努力培育优势产业,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实现了产业发展、精准脱贫和集体增收的共赢局面。

1、水田扩大综合种养。通过不断优化水稻种植模式,逐步向优势产业转型,努力实现调优提质增效。实行“水复旱、水改旱”8万亩,发展“稻?虾(蟹、鳅、鳖、鸭)”等稻田综合种养20多万亩,覆盖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调关镇发展虾稻连作7万亩,仅水田养虾亩平创收3500多元。高基庙镇发展水稻制种3000亩,建成全省最大的水稻制种基地。团山寺镇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发展绿色农业,新增再生稻1万亩、稻鸭共育2000亩。

2、旱地主推果蔬产业。当前棉油种植效益低下,全市大力推进旱地结构调整,新发展瓜果面积2万亩、蔬菜面积5万亩,逐步建成万亩设施果蔬、万亩西兰花、万亩冬(南)瓜、万亩甘蓝等特色农业基地。充分发挥康星西兰花、南鑫蔬菜、天字号瓜蔬、群发南瓜、福友蘑菇等品牌优势,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加速脱贫致富。

3、山林发展生态休闲。以国家级保护湿地天鹅洲、省级旅游目的地桃花山和白鹭栖息地六虎山等优质生态资源为重点,大力培育观光农业、休闲采摘、生态旅游产业,变产区为景区、变民房为客房、变产品为礼品,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增收脱贫。新发展农家乐145家,开发桃花山三菱湖湿地公园,建成荷花观赏区1000亩、桃林赏花区2000亩、泛舟游览区5000亩,年接待游客50万人,创收6000多万元。

该市谋划和推动产业发展,特别注重发挥镇村的主体作用、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和部门单位的帮扶作用,真正形成了上下齐心、优势聚集、共谋产业的良性发展态势。

2、市场主体竞相带动。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投3.6亿元,带动周边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养,实现增收致富。大垸镇天字号瓜蔬合作社引导秦黄线3个村新发展蔬菜基地1000亩,帮扶贫困村古长堤村建设蔬菜大棚80亩。小河口镇组织5家合作社吸纳会员1170人,其中贫困人口345人,其中群发蔬菜合作社流转土地6000亩,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社员人均可增收1.4万元。调关镇元丰蔬菜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多亩,带动267个贫困户入社、入股、劳务、种植、流转等,获得土地流转和劳务工资双份收入,并与29户贫困户实行种植产销对接。

3、部门帮扶尽其所能。采取财政奖补、单位帮扶、支农捐款、金融扶持、社会资本参与、农户自筹等办法,筹集整合各类资金11.9亿多元,投入扶贫攻坚和产业增收,实现融资投入“大聚汇”。增加信贷投放,相继投放了5000万元“助农贷”、1000万元“扶贫贷”等支农贷款,为带动脱贫产业的市场主体贷款2.4亿元。落实单位帮扶,各级工作队为联系村新引办各类经营主体1100多个,落实帮扶资金1361万元,一半以上用于生产发展。省供销社工作队结合白洋林村实际,重点发展虾稻、皱皮柑、散养土鸡三大产业,新发展龙虾2000亩、皱皮柑1万株、土鸡1.5万只。市财政局工作队联系绿源蔬菜合作社,在杨家潭村建立产业脱贫示范基地,新建蔬菜大棚220个,实现了有种植意愿的贫困户全覆盖,每个大棚年增收1万元左右。

针对部分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发展生产缺少技术的问题,该市逐一摸底,分门别类,组织有关部门会商,分期分批开展培训,做到参训对象精准、定向培训到人、资料分发到户。

3、创业就业培训注重“高精广”。力求技术含量高、参训人员精、创业平台广,通过整合人社、农业、教育、扶贫、商务等部门培训资源,开展就业技术培训5100人次,在参训的1000多贫困人口中已有200多人自主创业增收。以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建设市为契机,动员电商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自建平台发展电商营销,带动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残疾人、留守妇女、贫困人口等2067人就业。

发展主导产业必须建立健全良好的推动机制。该市重点在项目整合、跟踪服务和工作问责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并狠抓落实兑现。

1、整合使用项目资金。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开展“三合三创”的实施意见》(即整合项目,创新投入机制;整合资源,创造聚集效益;整合力量,创优发展氛围),重点集中一批项目资金打造石首“三农”发展的特色与亮点,切实破解之前项目资金分散使用、“撒胡椒面”等现象。今年整合项目资金5亿元,重点建设扶贫开发、产业培育、农业示范、生态保护、农水建设等十大工程。每项工程都明确一个重点区域和投向,其中扶贫开发重点投入41个贫困村;产业培育重点支持产业优势明显的乡镇;农业示范重点支持久合垸果蔬之乡和团山寺镇绿色发展模式;生态保护重点支持“绿满石首”、湿地和湖泊保护;农水建设重点推进骨干沟渠疏洗、村级泵站升级改造和联合垸片区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2、跟踪服务贫困对象。按“项目到村、受益到户”的要求,重点扶持贫困村实施产业发展项目220个,把产业扶贫项目补助与促进低收入农户直接增收相挂钩。强化低收入农户动态服务,实行全年监控,对中途因病因灾返贫的对象,重新纳入帮扶范围,及时跟进帮扶措施。对增收取得一定成效,已脱离贫困的对象进行密切跟踪,防止返贫。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全市5983个贫困人口依靠产业发展脱贫,其中仅龙虾养殖就使1300多个贫困人口摘掉贫困“帽子”。

3、实行产业发展问责。该市结合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以引办主体、带动农户、产业增效等为重点,明确了乡镇、部门、村场发展主导产业的年度目标任务和考评验收办法,半年一观摩,一年一考评,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三农”和“三万”工作考核,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严肃问责。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1、年初,列入产业项目11个,共252.8万元,其中科技6个34万元,扶贫2个55万元,农业3个163.8万元。

2、制订并印发了《xx区20xx年扶贫产业实施方案》、《xx区脱贫攻坚产业项目以奖代补实施方案(试行)》,整合资金150万元用于光坡鸡、五黑鸡、鹅、水产养殖等养殖业,红衣花生、红香薯等种植产业、新成立的种养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扶持。

3、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年初确定光坡鸡、五黑鸡、水产养殖等为养殖特色产业;红衣花生、红香薯种植等为种植特色产业;岗松、红米、蔬菜、芋蒙、牛大力、火龙果等种植,鸭、鹅、猪、牛、蜂等养殖,捕鱼、捕虾、捕蟹、扒螺等浅海耕作为辅助的产业发展项目,纳入镇(街)发展总体规划。10月份后根据自治区特色产业发展的69个目录,又重新调整了产业发展的规划,确定虾蚝、螺(文蛤)、特色品种(光坡鸡、五黑鸡、雁鹅)、杂粮杂豆(红薯)、大豆花生(花生)等5个主导产业和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岗松等2个自选产业(“5+2”产业)。村级“3+1”产业基本覆盖有劳动力在家的贫困户。

4、积极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对吸纳贫困户参与经营、劳动增收效果好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在预算安排、资金补助、贷款贴息、良种良法、品牌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5、积极创建旅游扶贫示范区,重点打造了大东沙生态旅游示范带和大龙口、榄埠、红沙万等10个宜居乡村建设,打造集滨海生态特色和现代高端休闲为一体的城效旅游示范带和宜居村屯,发挥精品和宜居的幅射作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6、全区370多户贫困户养殖光坡鸡、五黑鸡、雁鹅近6.5万羽。

7、雁鹅养殖是我区贫困村栏冲村引进的一个新项目。该项目采取“公司十基地十贫困户”的模式,首批4500多羽雁鹅十月初出售。

8、全区水产养殖80000余亩,其中海上养殖26255亩,滩涂养殖31335亩,陆基养殖21410亩。贫困户通过自筹资金,有90户贫困户实施水产养殖493余亩。

9、全区今年种植花生近12000多亩,其中贫困户420多户种植近20xx亩。栏冲满丰专业合作社对栏冲村34户贫困户免费发放红薯苗一点红、小甜薯两个品种。白沙村三角井150亩红米已收获完毕。

10、98户贫困户种植或入股宝兴工艺发展岗松工艺产业。蔬菜、牛大力、火龙果、芋蒙等种植和管护得到进一步托展和加强。

11、一个公司和一个家庭农场土地流转450亩。

12、电商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企沙、光坡、王府街道三个乡镇级,贫困村山新、栏冲和面上村红沙、北港等村级电商服务点已建成,并在扶贫工作中发挥出显著作用。

13、全部完成三个贫困村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清理整合,村级经济发展得到提升。山新、栏冲、白沙等三个贫困村在原有村集体收入渠道的情况下都有新的项目,20xx年,全区三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达2万元,其中企沙镇山新村收入2.3万元,栏冲村收入2.182万元,白沙村收入2.24万元;此外,三个贫困村各注入50万元资金入股xx区城投公司参与开发。

14、开展旅游扶贫就业专场招聘。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据市旅发委和市人社局有关工作部署,为切实推进农村劳动者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着力推进扶贫攻坚。制定了《20xx年xx区“春风行动”之旅游扶贫就业招聘会工作方案》,并于2月10日上午联合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光坡镇举办开展“春风行动”之旅游扶贫就业招聘会,本次扶贫专场招聘会共有22家企业参加招聘会(xx区酒店宾馆、旅行社、旅游车船企业等7家,其他企业15家),提供近300个工作岗位,有近30人与旅游企业达成初步的就业意向。招聘会岗位涉及旅行社计调、越南语翻译、导游领队、餐饮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市场营销、前台接待、收银员、保安、保洁员等多个岗位。11月18日-19日在桃花湾广场举办防城港秋冬旅游扶贫招聘活动提供多个就业岗位信息,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加。

15、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7期,415人参加了培训。

20xx年,全区扶贫特色产覆盖率为93%(其中企沙镇91.16%,光坡镇90.8%,王府街道93.04%,沙潭江街道97.1%)。

三个贫困村的产业覆盖率分别为:企沙镇山新村为92.4%,光坡镇栏冲村为94.8%,王府街道白沙村为78.43%。

三个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分别是:山新村2.3万元、栏冲村2.18万元、白沙村2.28万元。

2、推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通过组织产业专责小组成员单位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召开联席会议,并征求各镇(街)、村的意见,制定《xx区脱贫攻坚产业项目以奖代补实施方案(试行)》、《xx区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培育实施方案》和明确扶贫产业项目等相关措施,派出8名科技特派员到各镇(街)、村开展精准脱贫帮扶和产业技术指导,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

3、组织有实力的企业建立“扶贫+”模式。通过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的模式,多形式增加贫困户收入。一是组织防城港市郑氏养殖有限公司、防城港市宝兴工艺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在各自的产业基地设置工作岗位,吸纳贫困户到基地务工、认管;二是由企业为贫困户免费提供科学种养技术、岗松编织工艺技术等。

4、指导贫困村建立覆盖面广的村民合作社和各种种养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为做好产业扶贫工作,指导贫困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村民及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白沙村组建了力星和创富种养2个专业合作社、山新村组建了新富养殖专业合作社、栏冲村组建了海源水产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全区共建立种养专业合作社94家,新增10家,家庭农场54家,新增11家。三个贫困村的村民合作社的设立工作已于10月份全部完成了选举、公示、登记、备案、刻制印章、银行开户等工作,每村50万元的村级集体发展基金转入合作社账户,10月27日三个贫困的村民合作社与区城投公司旗下的捷骏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开展了其他业务工作。

5、大力开展土地流转、村级集体资产整合、电商平台建设。

6、精心组织,严密部署。产业发展专责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工作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专责组根据工作任务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碰头会,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1、以xx区光坡镇原种光坡鸡产业示范区为示范带动的家禽养殖产业,使地方特色品种(光坡鸡)的养殖成为xx区发展“5+2”产业的主打产业之一。xx区通过光坡镇原种光坡鸡产业示范区带动辐射,极发展家禽养殖,目前,引进养殖企业5家,成立养殖合作社5家,养殖家庭农场2家,全区全年养殖达到30多万羽,其中376户贫困户养殖具有地方特色的光坡鸡和五黑鸡近5.5万羽,贫困户养殖家禽产业基本全覆盖。

2、以xx区光坡镇满湖金色果蔬示范区为示范带动的水果蔬菜种植产业,通过种植光坡红香薯等作物成为xx区发展“5﹢2”产业的主要产业之一。xx区地处市政府所在地,发展城郊农业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创建xx区光坡镇满湖金色果蔬示范区,示范带动全区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建设果蔬基地8个,种植面积达1450亩,有31户群众通过基地建设务工脱贫,有12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入,有420多户贫困户种植红衣花生、红香薯近20xx亩。

3、以防城港xx区临海松涛岗松产业示范区为示范的岗松种植加工产业。我区于20xx年8月开始启动岗松种植加工扶贫产业。三年来,通过龙头企业防城港宝兴工艺品有限公司带动了栏冲、光坡、红沙等3个村16个生产组200多户群众种植岗松3000多亩,其中98户为贫困户,发展农村岗松加工点60多个,有45户贫困户与公司合作入股分红,一共带动166户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人均年增收7000元。

4、以簕山古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区为示范带动的休闲旅游产业。我区在去年创建簕山古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区的基础上,今年又创建了xx区光坡镇港湾龙口休闲农业示范区和光坡镇小八黑休闲农业示范区两个休闲示范区,进一步完善了我区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打造建立一批农家乐、停车场、公厕以及旅店等设施。通过乡村休闲旅游加强示范带动,有计划地带动贫困户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不断增加贫困户收入。

5、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步伐,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壮大我区村级集体经济,特别是加快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夯实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基础,今年以来我区结合区情实际,采取“公司+合作社+实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通过公司与村集体(村民合作社)共同合作开发产业扶贫项目(大型汽车修理厂),以固定投资收益及入股分红合作的方式增加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20xx年达到5万元以上。

“公司+合作社+实体经济”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我区今年积极筹措了150万元,拨付每个贫困村50万元作为发展集体经济资金,并制订了《xx区大型汽车修理厂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目前xx区政府已审定通过该方案,正进入前期工作实施阶段。按照方案,三个贫困村集体(村民合作社)以150万元入股到与xx区城投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新公司。新公司注册资金350万元,xx区城投公司出资200万元占股57.14%,三个村集体出资150万元占股42.86%(各占14.29%);现阶段主要建设经营项目就是位于大西南临港工业园的大型汽车修理厂。项目占地50亩,计划总投资470万元左右,主要收益为停车泊位收益、商铺出租收益及车辆维修收益,测算年收益(净利润)为140.58万元。各贫困村集体所得分红,必须提留50%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其余的50%作为村集体办公和提升村级公共服务投入。

“公司+合作社+实体经济”进一步拓宽贫困人口增收、就业渠道。新公司同时采取业绩奖励机制,提取盈利的10%作为业绩资金,引导三个村集体(村民合作社)和农户积极开拓客户市场,如成功引进客户且完成业绩订单的,新公司登记在册,当年年底根据盈利情况、各村集体(村民合作社)总业绩进行分红和分享业绩奖金,再由村集体(村民合作社)奖励引进客户并完成业绩订单的农户个人或团体。根据目前的规模,新公司管理人员及职工共为13人,通过培训后将优先接收贫困人口中适合人员就业;下一步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所需用工将持续通过优先培训贫困人口解决。

一是扶贫产业规模小,分散不集中,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作用不大。

我区今年重点扶持的五黑鸡、光坡鸡、雁鹅、红香薯、红衣花生等特色产业规模小、分散,与自治区刚出台的产业规模标准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按照自治区刚出台的《全区有扶贫务县(市、区)特色产业目录和认定标准》(桂扶产业发[20xx]27号,我区能达到规模产业标准的只有海水养殖产业的两个产业。一个是虾蚝养殖,规模达3万亩以上,一个是文蛤养殖,规模达6000亩以上,其他产业如光坡鸡、五黑鸡养殖规模要年出栏60万羽以上、雁鹅养殖规模年出栏量要达到10万羽以上、红香薯和红衣花生种植规模要分别达到1万亩以上才能符合扶贫产业标准。因此,尽管我区扶贫产业覆盖率达达到60%的指标要求,但现有的产业还是未能达到规模产业的要求。

二是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推进缓慢,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

我区三个脱贫村每个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50万元及产业发展资金17万元早已划拨到村,三个脱贫村与区城投公司签订的大型汽修产项目合作协议,项目进展也很缓慢,没能按照预定目标完工。其他非贫困村由于没有安排村级集体发展资金,集体经济收入甚少,个别村没有达到年收5000元的目标要求。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加大力度采取措施,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整合资源优势,调整产业规模格局。

根据自治区《全区有扶贫任务县(市、区)特色产业目录和认定标准的通知》(桂扶产业发[20xx]27)号文精神,我区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根据产业优势,强化产业结构,整合资源,拓展产业模式,形成扶贫产业5+2格局:5就是发展虾蚝(南美白对虾、大蚝)养殖、螺(文蛤)养殖、杂粮杂豆(红薯)、地方特色品种(光坡鸡、五黑鸡、雁鹅)养殖和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这5个规模特色产业,助推农民增收。2就是发展果蔬(特色水果、红衣花生、时令蔬菜)种植、岗松种植这2个规模较小但颇具特色的产业。

(一)以防城港红树林海洋渔业(核心)示范区为示范带动的海水养殖产业,使发展虾蚝、螺养殖成为xx区发展“5+2”产业的主导地位。xx区海域面积248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43公里,三面环海,港湾众多,海水洁净,非常适合发展海水养殖产业。据统计:目前全区海水养殖面积80000多亩、养殖户5368户,其中蚝排养殖462户11300多亩、对虾养殖1863户20000多亩、文蛤养殖976户11800多亩、鱼类养殖163户2400多亩、其他养殖556户34200多亩。带动150多户贫困户增收。

(二)以xx区光坡镇原种光坡鸡产业示范区为示范带动的家禽养殖产业,使地方特色品种(光坡鸡)的养殖成为xx区发展“5+2”产业的主打产业之一。xx区通过光坡镇原种光坡鸡产业示范区带动辐射,极发展家禽畜,全区全年养殖达到30多万羽,有劳动能力且在家的贫困户养殖家禽产业基本全覆盖。

(三)以xx区光坡镇满湖金色果蔬示范区为示范带动的水果蔬菜种植产业,通过种植光坡红香薯等作物成为xx区发展“5+2”产业的主要产业之一。xx区地处市政府所在地,发展城郊农业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创建xx区光坡镇满湖金色果蔬示范区,示范带动全区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建设果蔬基地8个,种植面积达1450亩,有31户群众通过基地建设务工脱贫,有12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入,有420多户贫困户种植红衣花生、红香薯近20xx亩。

(四)以防城港xx区临海松涛岗松产业示范区为示范的岗松种植加工产业。我区于20xx年8月开始启动岗松种植加工扶贫产业。通过龙头企业防城港宝兴工艺品有限公司带动栏冲、光坡、红沙等3个村16个生产组230多户群众种植岗松3000多亩,其中109户为贫困户,发展农村岗松加工点200多个,有45户贫困户与公司合作入股分红,一共带动166户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人均年增收7000元。

(五)以簕山古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区为示范带动的休闲旅游产业。我区在去年创建簕山古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区的基础上,今年又创建了xx区光坡镇港湾龙口休闲农业示范区和光坡镇小八黑休闲农业示范区两个休闲示范区,进一步完善了我区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打造建立一批农家乐、停车场、公厕以及旅店等设施。通过乡村休闲旅游加强示范带动,有计划地带动贫困户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不断增加贫困户收入。

(六)统筹资金,转变产业奖补模式,助推产业有序发展。大力推进农村扶贫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入促进扶贫产业实现特色化、多元化、组织化、股权化、规模化、市场化,制定先实施后奖补,多产多补产业奖补政策的,充分结合群众生产习惯,不断提高贫困户生产积极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加强对重点产业的引导和补助,加大奖补力度,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农产品、林产品和海产品,充分发挥农业、渔业核心示范区效应,辐射带动脱贫出列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推进“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一镇一业”“一镇多品”特色产业格局,打造xx区特色农业产业品牌,年内初步完善产业发展布局,发挥品牌效应,带动xx区农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二是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步伐,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壮大我区村级集体经济,特别是加快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夯实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基础,今年以来我区结合区情实际,采取“公司+合作社+实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通过公司与村集体(村民合作社)共同合作开发产业扶贫项目(大型汽车修理厂),以固定投资收益及入股分红合作的方式增加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20xx年达到5万元以上。

(一)是根据区情找准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企沙镇的山新村、光坡镇的栏冲村、王府街道的白沙村是我区的三个贫困村。贫困村底子薄,发展集体经济的可利用资源缺乏。如何发展好贫困村集体经济,一直以来是xx区重点思考的问题。近几年来,xx区工业发展态势更加向好,大西南临港工业园的进驻企业日益增多,大型物流车辆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园区内提供大型物流车辆检测、维修、保养及停放等配套服务的企业少,导致很多物流车辆得不到及时维修、保养及妥善临时停放,物流车辆乱停于周边公路,既影响园区环境,也形成交通安全隐患。在园区内建设大型汽车修理厂解决物流车辆的维修、保养及停放问题,是进一步完善园区服务功能、优化园区环境的必要举措。同时,发展大型汽车修理厂可以作为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的路子,也在xx区上下形成共识。

(二)是“公司+合作社+实体经济”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我区今年积极筹措了150万元,拨付每个贫困村50万元作为发展集体经济资金,并制订了《xx区大型汽车修理厂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目前xx区政府已审定通过该方案,正进入前期工作实施阶段。按照方案,三个贫困村集体(村民合作社)以150万元入股到与xx区城投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新公司。新公司注册资金350万元,xx区城投公司出资200万元占股57.14%,三个村集体出资150万元占股42.86%(各占14.29%);现阶段主要建设经营项目就是位于大西南临港工业园的大型汽车修理厂。项目占地50亩,计划总投资470万元左右,主要收益为停车泊位收益、商铺出租收益及车辆维修收益,测算年收益(净利润)为140.58万元。公司每年根据盈利情况分红,各贫困村集体所得分红,必须提留50%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其余的50%作为村集体办公和提升村级公共服务投入。

(三)是“公司+合作社+实体经济”进一步拓宽贫困人口增收、就业渠道。新公司同时采取业绩奖励机制,提取盈利的10%作为业绩资金,引导三个村集体(村民合作社)和农户积极开拓客户市场,如成功引进客户且完成业绩订单的,新公司登记在册,当年年底根据盈利情况、各村集体(村民合作社)总业绩进行分红和分享业绩奖金,再由村集体(村民合作社)奖励引进客户并完成业绩订单的农户个人或团体。根据目前的规模,新公司管理人员及职工共为13人,通过培训后将优先接收贫困人口中适合人员就业。

年度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6月份以来,我镇10个行政村统一按照“建立工作班子、制定工作方案、宣传动员培训、清理核查资产、评估资产价值、明晰产权归属、编制清产核资报告、公示公开结果、审查上报数据、健全管理制度、验收清查结果”等十一个程序步骤,对清产核资工作进行查遗补漏,开展“回头望”,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清查,按照时序进度推进每个环节的各项工作,共计清查资源性资产土地60033.85亩、林地8296.02亩,经营性资产427.44万元,非经营性资产1832.54万元。目前,正在完善档案,进行系统录入。按照“折股到人,量化到户、便于操作”的原则,要求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对股份重新量化,按照1人1股设定了人口股,按照1户1股设定了扶贫优先股,全镇共计设置人口股13133股,扶贫优先股1289股。结合今年行政村撤并工作,对上寨子、王家庄、韦家庄、关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程序进行了合并,及时更换了登记证书、印章和银行账户等。组织各村按要求悬挂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吊牌和相关制度牌,明确了专门办公场地和人员,确保机构正常运转。

5个贫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入引导资金257.4814万元,以资金入股形式投入运营,并完成分红17.336万元。

工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一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月底前,完成了《2020年县工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并上报州经信委。截止目前已组织县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县庄园农业文化有限公司、县永康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县东藏文化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合作社、县粮油收储公司完成8期14人次培训工作,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是通过工业产业扶贫实现贫困人口就业增收。2020年以来已协调解决贫困人口临时就业518人次,长期就业19人,实现增收2228002元。其中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2020年4-7月解决乡一村、二村,乡村、乡四村、一村、乡四村等临时就业283人次,实现增收1089190元;县永康绿色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1-7月解决乡二村、乡三村贫困人口长期就业3人,实现增收49000元;县绿色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1-7月解决乡村、乡村贫困人口长期就业4人,实现增收84000元;县庄园农业文化有限公司2020年1-7月解决乡三村贫困人口临时就业51人次,长期就业5人,实现增收137000元;县生原食品加工厂2020年1-7月解决乡、乡贫困人口长期就业6人,临时就业8人次,实现增收142200元;县乡光伏电站2020年1-7月解决乡村贫困人口长期就业1人,临时就业176人次,实现增收726612元。

三是通过工业项目实现土地流转增值。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在乡二村修建光伏电站,乡二村通过租赁草场约700亩(以实际占地面积为准)给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实现每年20万左右的财产性收入,目前已签订协议。

扶贫产业开发年度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壮大我区村级集体经济,特别是加快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夯实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基础,今年以来我区结合区情实际,采取“公司+合作社+实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通过公司与村集体(村民合作社)共同合作开发产业扶贫项目(大型汽车修理厂),以固定投资收益及入股分红合作的方式增加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2020年达到5万元以上。

(一)是根据区情找准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企沙镇的山新村、光坡镇的栏冲村、王府街道的白沙村是我区的三个贫困村。贫困村底子薄,发展集体经济的可利用资源缺乏。如何发展好贫困村集体经济,一直以来是xx区重点思考的问题。近几年来,xx区工业发展态势更加向好,大西南临港工业园的进驻企业日益增多,大型物流车辆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园区内提供大型物流车辆检测、维修、保养及停放等配套服务的企业少,导致很多物流车辆得不到及时维修、保养及妥善临时停放,物流车辆乱停于周边公路,既影响园区环境,也形成交通安全隐患。在园区内建设大型汽车修理厂解决物流车辆的维修、保养及停放问题,是进一步完善园区服务功能、优化园区环境的必要举措。同时,发展大型汽车修理厂可以作为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的路子,也在xx区上下形成共识。

(二)是“公司+合作社+实体经济”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我区今年积极筹措了150万元,拨付每个贫困村50万元作为发展集体经济资金,并制订了《xx区大型汽车修理厂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目前xx区政府已审定通过该方案,正进入前期工作实施阶段。按照方案,三个贫困村集体(村民合作社)以150万元入股到与xx区城投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新公司。新公司注册资金350万元,xx区城投公司出资200万元占股57.14%,三个村集体出资150万元占股42.86%(各占14.29%);现阶段主要建设经营项目就是位于大西南临港工业园的大型汽车修理厂。项目占地50亩,计划总投资470万元左右,主要收益为停车泊位收益、商铺出租收益及车辆维修收益,测算年收益(净利润)为140.58万元。公司每年根据盈利情况分红,各贫困村集体所得分红,必须提留50%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其余的50%作为村集体办公和提升村级公共服务投入。

(三)是“公司+合作社+实体经济”进一步拓宽贫困人口增收、就业渠道。新公司同时采取业绩奖励机制,提取盈利的10%作为业绩资金,引导三个村集体(村民合作社)和农户积极开拓客户市场,如成功引进客户且完成业绩订单的,新公司登记在册,当年年底根据盈利情况、各村集体(村民合作社)总业绩进行分红和分享业绩奖金,再由村集体(村民合作社)奖励引进客户并完成业绩订单的农户个人或团体。根据目前的规模,新公司管理人员及职工共为13人,通过培训后将优先接收贫困人口中适合人员就业。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2018年以来,我镇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来抓,坚持“种养结合、长短结合、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百亿乳都和全域旅游两大战略重点,依托特色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增收渠道,不断扩大产业覆盖面,为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退出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将我镇2018年度如下:。

2018年全镇1017户贫困户进行了点菜,分三批完成报账共计286.6626万元。其中,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贫困户是268户,占全镇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中的40%;从事种植业发展548户,占全镇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中的81%;从事电商、其他产业的9户,占全镇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中的1%。共计发展烤烟169亩,核桃551.05亩,养猪256头,鸡2910只,羊3234只、牛357头、马137匹,蔬菜200亩,向日葵80亩、苹果25亩、油菜200亩、药材19亩、苗木1亩、葡萄31.2亩、秋杂粮40亩、蜂716箱等,经营小吃1户,电商1户,木器加工1户、自主创业7户。户均受益2641.71元,比上年增加237.6元。2016年脱贫户发展产业361户;2017年脱贫户发展产业251户。通过菜单式脱贫,每户都有了一项中长期增收产业项目,为实现稳定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镇围绕奶山羊养殖、食用菌、中蜂等产业,积极申报实施产业项目,共计实施产业项目16个,总投资2307.4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037.6万元,实现了集体资金增值,为相关村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支持铁塬村、八龙潭村中蜂养殖产业、八龙潭村和王家庄村食用菌产业向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方向发展,张家山建立了2个标准化奶水羊养殖场,推出了一批农特产品,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221户。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建立了牢固的基础,为下一步产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平台。铁塬村中蜂养殖合作社收入达到29.25万元,195户贫困户分红户均1500元;张家山村陇玉养殖专业合作社2018分红12.25万元,每户获得分红500元;xx镇王马咀村种植高粱100亩,100户贫困户户均分红350元,提供就业岗位20个。

我镇现已建成“双百基地”8个,其中养殖基地2个,烤烟基地1个,旅游基地3个,种植基地2个,8个“双百”基地共流转土地500余亩、直接带动贫困户1540户,778户贫困户入股、参与基地务工人数762人,8个基地分红金额达到40万元,贫困户人均分红达到300元。基本实现“双百基地”镇域范围全覆盖。特别是关山旅游公司双百基地带动成效明显,采取旅游经营、债券分红、基地带动、入股分红、就业务工等5种方式,直接间接带动贫困户600多户,带动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2018年八龙潭村,范家台村,店子村120户贫困户入股关山旅游公司,每户分红700元,直接兑付到户;陇县鹏程专业合作社分红1.8万元,每户获得分红180元。新天地奶山羊养殖项目收入达到30万元,149户贫困户入股分红每户350元。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产业项目实施,增强基地带动能力,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提升基地建设水平,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6月份以来,我镇10个行政村统一按照“建立工作班子、制定工作方案、宣传动员培训、清理核查资产、评估资产价值、明晰产权归属、编制清产核资报告、公示公开结果、审查上报数据、健全管理制度、验收清查结果”等十一个程序步骤,对清产核资工作进行查遗补漏,开展“回头望”,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清查,按照时序进度推进每个环节的各项工作,共计清查资源性资产土地60033.85亩、林地8296.02亩,经营性资产427.44万元,非经营性资产1832.54万元。目前,正在完善档案,进行系统录入。按照“折股到人,量化到户、便于操作”的原则,要求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对股份重新量化,按照1人1股设定了人口股,按照1户1股设定了扶贫优先股,全镇共计设置人口股13133股,扶贫优先股1289股。结合今年行政村撤并工作,对上寨子、王家庄、韦家庄、关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程序进行了合并,及时更换了登记证书、印章和银行账户等。组织各村按要求悬挂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吊牌和相关制度牌,明确了专门办公场地和人员,确保机构正常运转。

5个贫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入引导资金257.4814万元,以资金入股形式投入运营,并完成分红17.336万元。

一是“全域旅游+产业扶贫”模式。依托关山草原旅游公司,实施五种带贫机制。旅游经营。实施核心景区经营脱贫项目,动员6户贫困户经营蒙古包、农家乐,带动户均增收3000元;引导39户贫困户规范经营马匹,带动户均增收2000余元。债券分红。县财政局以投放扶贫债券的形式向关山旅游公司注入1千多万元,签订《扶贫资金三方协议书》,6村526户贫困户连续3年享受景区分红,每年600元。基地带动。在秋菊山庄段,流转土地158亩,打造百亩菊花种植基地,给予25户贫困群众7.8万余元土地流转费/每年,并提供就业岗位,作为基地日常管护人员,获得土地租金和花卉务工两份收入。

入股分红。3村120户贫困户以每户5000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关山古帐营,每年分红700元,连续分红5年。就业务工。吸纳200余名贫困群众从事景点管理、卫生保洁、餐饮服务、商品零售等旅游服务,人均年收入2.5万元。

二是张家山村奶山羊发展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贫困户与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务工收入,共有长期务工、短期雇工、项目用工3种方式。饲草种植收入,带动全村74户贫困户种植苜蓿、玉米520亩,每亩增收900元。分户扩群收入,合作社将积极推广“赊羔还羊”模式,引导鼓励贫困户分户扩群。入股分红。合作社吸纳150户贫困户入股75万元,至少按保底7%进行分红。资产收益,2个养殖场220万元资产全部已量化到户,可为每户增加资产6600元。

三是铁塬村中蜂养殖产业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贫脱贫效果明显。为全村形成了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预计将来可带动100多户群众参与中蜂养殖;培训68户贫困户掌握养殖技术,直接带动33户贫困户个人养殖中蜂333箱,实现收入16.65万元;带动20户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增收(现已有8名贫困户就业,工资按照5300/3300元的两个标准执行);合作社和农户蜂蜜全部有长城公司高于市场价回收,解决销售难题;盈利无偿分配,全年盈利扣除管理费用及必要支出,其余盈利全部分给贫困户。今年为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29.25万元,为195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500元。

按照中、省、市、县关于产业扶贫工作的部署安排,坚持以省、市、县产业扶贫督导考核发现问题为导向,以提高贫困群众依靠产业增加收入为重点,结合“百日行动”,采取有力措施,举一反三,狠抓整改工作,全面提升我镇产业扶贫工作整体水平。

一是继续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进一步增强所有经营主体的带动脱贫能力,总结提炼产业扶贫特色亮点,形成品牌效应。二是全镇对产业脱贫户的帮扶措施进行一次“回头看”,施策不准的及时调整到位;对发展产业能力不足,不能自主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及时引导通过加入经营主体等方式实现产业发展;督促完善村、户产业脱贫帮扶台账及贫困户产业发展规划。三是根据全县产业脱贫“110”指挥体系和技术服务百日大行动的总体部署,按照技术“服务到村、指导到户、精准到人”的总体要求,镇上及时与10名技术包村干部(贫困村各1名,非贫困村共2名)进行了对接,干部及时到村到户,对贫困户产业培训需求进行了摸底并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以贫困户为单元,分类施策,精准服务,坚持贫困户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争取对270户产业脱贫户,开展全方位、多轮次的技术服务,确保每个脱贫户掌握1门生产技能,每个脱贫村培养1名技术能手,增强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的能力。

一是产业发展层次比较低,农民持续增收难。现在大多数特色产业分布零散,集中连片的基地少,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体系。产业基地的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建设水平不高,部分产业基地还处在比较原始的粗放式经营,种植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

二是市场融入效果不明显,产品销售不稳定。产业扶贫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于市场的调研考察不到位,导致产业发展政策导向明显,有一窝蜂的现象。要积极引导各方面力量来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围绕解决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来着力做好产业扶贫,系统地推进精准产业扶贫,为贫困户增收夯实基础。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澄城地处渭北旱塬东北部,国土面积11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万亩,辖9镇1办163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其中农业人口30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级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县。20xx年17个贫困村摘帽,5817户21182人脱贫,现有贫困村77个,贫困户7700户25435人。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2018年脱贫摘帽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以贫困户增收脱贫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坚持长短结合,大小结合,因村制定,因户施策,在产业扶贫工作上有思路、有办法、有实招、有看点,产业培育主业突出、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种产业扶贫模式。

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产业帮扶中的组织保障和桥梁纽带作用,结合资源禀赋,通过支部引领,财政扶贫资金直补到户方式,扶持贫困户发展主导、特色产业,配套实施农田水利和基础设施,提升贫困户产业发展能力,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通过扶持,打造出了澄城县柏门村冬枣产业扶贫园、寺前镇和家楼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吉安城村苹果产业示范基地、段庄村金银花示范基地等。截止目前,发放产业直补资金3063万元,扶贫10000余户贫困户发展苹果、生猪、设施大棚、特色产业等。

成立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澄城县扶贫小额信贷实施办法》和《澄城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通过财政资金担保,撬动银行贷款,对有劳动能力、技能素质和个人信用良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发放1-5万元限期三年的全额扶贫贴息贷款。截止目前,全县风险补偿金达到1400万元,累计发放到位扶贫小额贷款资金1.2亿元,扶持和引导贫困户发展苹果、生猪、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

在贫困村建立互助协会,既填充、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又解决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支部引领,协会资金支持,对有劳动能力、需求资金少、年龄偏大、在金融机构贷不到款的贫困户发放5000-10000元小额借款,解决生产发展资金难题。截至目前,全县建立1个县级互助协会和105个村级互助协会,入会农户达7278户,其中贫困户4615户,贫困户入会率达62%。互助资金总规模达到4858万元,累计为4100户会员发放借款7962万元。扶持设施大棚420座,标准化圈舍260座,发展庭院式养殖1840余户,新栽苹果8500亩,杂果5300亩,种植中药材6600亩,有效解决了农村低收入家庭特别是贫困户生产发展资金不足难题,促进了贫困村产业发展,助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

按照“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利益联结”思路,采取贫困户贷款,合作社担保的方式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在澄城县新农富专业合作社,选定40户贫困户发展生猪产业。利用贫困户贷款,合作社担保,每户贷款5万元交由合作社管理,合作社一次为其提供30头仔猪(每年二个批次),同时搞好生猪的防疫、饲料配送、育肥猪保险等服务,确定出栏保护价和保底利益保障(100元/头),使贫困户彻底摆脱市场风险和疫病困扰,在无需投资的情况下,保证户均最少2万元利润收入,帮助带动贫困户发展生猪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采取企业贷款、财政贴息、群众分红的办法,投资10亿元建设了拓日新能农光互补项目,对3418户贫困户进行扶持,每户每年可获得3500多元分红。项目建成后,贫困户可以在土地流转中受益,可以得到入股分红,可以在农光互补项目中打工,实现了多层次收益,确保了稳定脱贫。

通过村支部组织村民确定产业,主导“三变改革,成立村级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建扶贫园,吸纳本村所有贫困户入园参与经营。全县共有27个村1082户贫困户依托园区有了增收产业。

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户脱贫重要举措,也是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的最有效方法。今后,我们一定要深入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