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发改局环境资源科 环境保护工作方案(优秀5篇)

时间:2023-10-10 16:06:04 作者:紫衣梦 方案 2023年发改局环境资源科 环境保护工作方案(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发改局环境资源科篇一

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监督作用,全面收集生态环境问题相关线索,实现我县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和集中整改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切实解决我县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为加强对全县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与市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工作同步,全县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工作时间为:20xx年xx月xx日至x日。

市智慧环保督导调度指挥中心开通两部生态环境问题民情服务热线电话,电话号码:。

县级开通两部生态环境问题民情服务热线电话,电话号码:。

(一)加强宣传

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公众号等途径向社会各界公布热线电话,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反映生态环境问题线索。让群众知晓反映生态环境问题渠道,制定并固化宣传模板。

(二)优化流程

调度指挥中心负责市督导调度指挥中心接听案件的接收、转办、回复;

督导信访科负责局信访科电话的接听、转办、闭环等;

执法大队及属地镇街负责转办案件调查及处置案件后督导;

宣教科负责热线电话的宣传等。

(三)强化督导调度

依托市督导调度指挥中心将民情热线推进情况纳入“三级六长”调度内容。

发改局环境资源科篇二

为切实加强环境监管执法,按照“全覆盖、零容忍、明责任、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集中力量全面排查全县排污单位污染排放状况,各类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情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群众举报投诉重点案件以及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及整改情况,依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全面整改突出环境问题。

通过环境保护大检查彻底摸清底数,清理废除阻碍环境监管执法的“土政策”,落实部门环境监管责任,夯实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全面整治环境风险隐患,巩固和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全县环境安全。

(一)对排污单位污染排放状况进行全面排查

1、重点检查全县工业园区和重点工业企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等排污单位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是否正常、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

2、重点检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废弃物综合利用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是否正常、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

3、重点检查城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运行情况及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

4、重点检查辖区内工业园区和重点排污单位的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环境风险隐患等情况。

5、对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和企业是否规范管理危险化学品,是否存在次生环境风险隐患等情况进行重点排查。

6、强化对我县采选、水泥、冶金、化工、球团、涉重金属等重点行业、企业以及工程减排项目排污企业环境守法情况检查。

7、对全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8、全面开展危险废物产生(经营)单位环境守法情况检查。

9、对全县塑料包装厂进行全面整顿和排查。

(二)对各类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生态环境影响情况进行检查

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二级保护区内违法违规排污口是否取缔。

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二级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是否取缔。

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规划是否按照管理条例制定和实施。

4、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是否按照管理条例进行编制。

5、自然保护区内是否存在违法开发和建设活动等。

(三)对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情况进行清理

1、对辖区内工业园区、重点排污单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清查是否存在违法调整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权限和审批部门等情况。

2、根据《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排查结果,清理整顿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对工艺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不合格、能耗排放不达标的项目,列入淘汰落后年度任务,加快淘汰。

(四)对阻碍环境监管执法“土政策”清理废除情况排查

重点排查是否存在以实行“封闭式管理”、以预先报告或限制环境保护部门执法次数等方式,阻碍现场执法检查的地方“土政策”和行为;重点检查违反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规定及征收新标准,擅自减免征收排污费或采取协议收费、定额收费等形式降低收费标准等行为。

(五)对群众举报投诉重点环境污染案件或长期未得到根治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及整改情况开展检查。

(六)淘汰落后产能

按照要求,加强落后产能检查力度,进一步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促进结构调整。

(一)县政府负责牵头组织全县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指导、督促县级相关部门、各乡(镇)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调度工作进展情况,抽查重点地区,对检查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提出解决意见,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二)县级相关部门、各乡(镇)应切实落实大检查方案,要认真履行法定环境监管职责,密切协调配合,全面细致开展检查工作;要在强化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全面、深入、细致、彻底地采取专项检查、专题督查、个案追查等多种方式做好清理排查工作;对大检查中发现的环境问题,列出清单制定综合整改方案,落实环境监管责任主体,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实施分类治理;要强化抽查督查工作,确保检查到位、管理到位、整改落实到位。

(三)相关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对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导,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大检查中发现涉嫌环境监管违纪违法的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一)动员部署阶段。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各乡(镇)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动员部署,落实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其他各牵头单位也要制订具体的检查方案,各牵头单位的检查方案报县环保局备案。

(二)全面检查阶段。县级各责任单位要按照检查内容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将大检查工作进展情况送环境保护大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

(三)总结阶段。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各乡(镇)要认真总结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成效,分析存在的环境问题,梳理依法严肃查处、整改落实情况,思考下一步工作措施,将全年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总结送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最终形成全县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总结,经县政府审定后送市环保局。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有关职能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承担日常联络和协调工作,各成员单位明确专人担任工作联络员。县级各相关部门、各乡(镇)要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职责分工与完成期限,做到任务清晰、责任明确,确保大检查工作圆满完成。

(二)严处违法行为。环境保护大检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合力做好大检查的相关工作,要将环保大检查期间发现的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及时通报县环保部门,环保部门要依据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及四个配套办法等法律、法规严肃查处。

(三)务求检查实效。县环保局、各责任单位要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检验大检查活动成败的关键,通过大检查彻底摸清县域内排污单位底数,建立完善一企一档(企业基本信息、地理坐标、建设项目情况、污染防治设施情况、现场检查情况、违法行为处理情况等)环境管理制度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确保检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群众反复投诉、屡查屡犯、久拖不决等突出环境问题,要按照法律关于按日计罚、行政拘留、查封扣押、信息公开、责任追究等规定依法查处到位,并采取列入黑名单、组织约谈、媒体曝光等综合措施,确保问题解决。对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命令等,要及时实施执法后督察,跟踪问效,确保执行到位。

发改局环境资源科篇三

__年全区绿化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__大、__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绿色江汉、建设生态园林城区为目标,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配套绿化为重点,树立“生态园林、科技园林、人文园林”三大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民参与共建、管理服务优质高效的园林发展格局,坚持规划建绿与见缝插绿相结合、立体绿化与平面绿化相结合,实施一批道路、公园、社区、屋顶等园林绿化建设项目,着力向生态文明要凝聚力、向生态文化要生产力、向生态环境要竞争力,为建设“生态、文明、宜居、特色”现代化江汉奠定基础。

(一)坚持统一规划的原则。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围绕“绿色绿网、绿色板块、绿色建筑、绿色社区”工程,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分步实施。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小森林、园林环境保护,小游园、小绿地,降低城区“热岛效应”,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三)坚持工程带动的原则。以自然资源保护为重点,围绕城区“湖”、“林”建设,实施“一湖一景”、“一园一景”、“一路一景”工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改善城区生态环境。

(四)坚持科学植树、栽管并重的原则。抓好苗木质量换土、修剪等基础工作。注重植物多样,合理配置,做到常绿与落叶并举,慢生与速生兼顾,色相与季相搭配,美化与香化同步,平面与立体结合。

(五)坚持节约资源、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尽可能节约土地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做好绿化用地的复合利用工作,突出建大绿,强化社区绿化提档升级,发挥园林绿化的最大效益,大力推进立体绿化。

(六)坚持全民动员、专群结合的原则。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广大市民义务植树造林,充分发挥专业队伍作用,形成社会大绿化格局。

植树5万株,建设绿地16.59万平方米,新增绿地11.59万平方米。

(一)三环线景观工程。建设姑嫂树立交至江汉区法院段三环线绿化带5万平方米。

(二)完成10万大树绿荫工程指标。

(三)完成道路绿化3条,绿地建设面积0.09万平方米。新建康居路、阳光一路、八古墩东一巷等3条道路绿化。

(四)建设“三小”绿地景观2处,完成绿地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

新建红旗小森林0.7万平方米、北湖游园0.5万平方米。

(五)公园2处。

常青公园,建设面积2万平方米;小南湖公园建设面积3万平方米。

(六)建设园林小景5处。

新华下路与马场角,常青路与长港路交汇处等5处。

(七)实施15个老社区绿化提档升级工程。对杨汊湖社区、电力社区、天门墩社区、汽运社区等15个老社区绿化进行提档升级。

(八)立体绿化建设。

1.垂直绿化1000米;

2.屋顶绿化4处,新建0.3万平方米。

(九)社会绿化5万平方米。

(十)积极参与全市花卉展和举办江汉区第24届街头金秋菊花展览活动。在全区公园(广场)继续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十一)大力开展社会绿化。充分发挥全民义务植树和社会单位绿化的积极性,实现绿化投入多元化,绿化形式多样化。继续推进社会单位绿化,提升社会单位自管花坛的绿化档次。

发改局环境资源科篇四

为有效解决全镇农村区域环境“脏乱差”突出问题,提升镇域城乡环境整体水平,现就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成都市农村环境治理专项工作方案》厘清思路、明确目标,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强力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容貌秩序管控、水域环境治理和环境污染防控等重点工作,逐步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提高环境承载力,有计划地塑造特色风貌,提升环境品味,发展定位相适应的优美农村环境。

(一)强化环境卫生管理

加强农村环卫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农村环境卫生作业标准,把场镇的环境卫生作业及管理制度向农村延伸,逐步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不落地收运制度。完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推广“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确保高效运行。

牵头(责任)部门:城管办;实施主体:各村(社区)。

(二)强化容貌秩序管控

象”等问题,逐步拆除各类违章建(构)筑物。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监督市场计量行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大力整治车辆乱停乱放,纠正行人和非机动车横穿马路、跨越双实线等交通违法违规行为,整治驾乘人员“乱抛撒、乱丢弃”等不文明现象。

牵头部门:镇城管办;责任单位:镇农办、企办;实施主体:各村(社区)、城管中队。

(三)强化公共设施管护

加快提升农村地区道路质量,及时治理道路、桥梁、井盖病害,及时修复道路不完整交通标线、标牌。清理整治破损路灯、路名牌、报刊亭、配电箱、垃圾箱等街面公共设施,完善交通场站遮雨(阳)棚、站点显示牌等服务设施。完善电力、通讯设施,开展电力设施(线路)和通信线缆、机柜、基站破损脏污等“烂象”治理,逐步解决农村地区电力通道和通信线路设置混乱随意的问题。

牵头部门:镇城管办;责任单位:镇村镇办、城管中队;实施主体:各村(社区)。

(四)强化风貌景观打造

加强城镇建设规划,体现本土文化和文脉传承开展场镇风貌打造,丰富建筑形态、风格样式,避免风貌雷同。加大道路两侧建筑风貌整治力度,改造拆除破旧建(构)筑物,提升重要交通节点环境质量。加大园林绿化生态建设力度,突出抓好农村重要道路两侧及场镇道路节点、广场等重要区域的绿化风貌整治和景观提升。

牵头部门:镇城管办;责任单位:镇城管办;实施主体:

各村(社区)。

(五)强化水域环境治理

全面清运河道及两岸垃圾、淤泥,清理关闭河道内违禁养殖,提升农村水域环境质量。治理农村河流沟渠污染,强化生态渠系维护改造,加强场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配套管网和污水收集系统建设,逐步解决农村河流沟渠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牵头部门:镇农办;责任单位:镇农办;实施主体:各村(社区)。

(六)强化环境污染防控

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抓好农村户用沼气池和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清理关闭违规养殖场,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强化土壤环境保护,全面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加强对农村地区生产废水、废气、废渣和噪音等污染的监测监察,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

牵头部门:农办办;责任单位:镇企办、农办;实施主体:各村(社区)。

(七)强化文明素质提升

突出农村群众在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以“七进”、“除陋习、树新风”等活动为载体,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发动广大农村群众从改善自家房屋内外、庭院前后环境卫生状况做起,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工作,在参与中转变旧观念、旧习俗,改变旧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

牵头部门:镇党办;责任单位:镇党办;实施主体:各村(社区)。

(一)启动实施阶段(2014年)。各部门对照本方案和《成都市农村区域场镇(村庄)环境综合治理指导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规范,根据属地情况和部门职能职责,制定本地本部门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保障措施等。2014年度,突出抓好环境卫生管理、市容秩序管控、公共设施管护、风貌景观打造、水域环境治理、环境污染防控、文明素质提升等重点工作,集中整治农村区域环境“脏乱差”问题,逐步提升农村区域环境水平。

(二)持续深化阶段(2015-2016年)。各部门按照各自实施方案,持续抓好环境卫生管理、市容秩序管控、公共设施管护、风貌景观打造、水域环境治理、环境污染防控、文明素质提升等重点工作,基本消除农村区域环境“脏乱差”现象,全面提升农村区域环境面貌。

(三)巩固提升阶段(2017年)。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深化治理,查缺补漏,巩固提升,并组织考核验收。考核验收程序为:各村(社区)向镇申请验收;九尺镇开展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市治理办备案;市治理办会同市级相关部门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将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考核和“以奖代补”资金挂钩。同时,各级各有关部门强化问题整改,完善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治理员要具体抓,要将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同其他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全力推进,确保短期内取得实效。

(二)严格督促检查。镇城管办要将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纳入年终目标考核,按年度组织专项督查,严格考评问责。各部门要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定期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及时发现解决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实行“问题管理”和责任倒查机制,对工作推进有力有效的,应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行动迟缓、工作飘浮、效率低下、不认真履职的单位和部门,应严肃追究责任。

(三)强化宣传引导。各村(社区)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宣传,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及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兴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认真排查并大胆曝光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氛围。

(四)保障经费投入。各村(社区)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资金投入。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专项经费作保障,并根据工作进度,按期进行拨付,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资金和治理工作经费落实到位,保证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力有效开展。

发改局环境资源科篇五

(1)南京市建设工程《文明安全施工管理暂行规定》和《施工现场文明安全施工标准》;

(3)《关于印发20__年度南京市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宁政发

[20__]69号;

(5)南京明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6)永欣新寓e组团06#07#10#楼施工图纸;

(7)永欣新寓e组团《现场文明施工方案》。

永欣新寓e组团06#07#10#号楼工程位于南京禄口空港工业园东,建筑面积11000m2,地上6+1层,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 建筑高度22m.

本工程为了达到“金陵杯”的质量目标。为保证施工现场能够实现安全生产,为了保证职工在施工中的安全,根据该工程的结构特点,特制定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方案。

本工程主要职能单位如下:

建没单位:南京禄口空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炎黄联合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江苏星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监督单位:南京市江宁区安全监督站

施工单位:南京明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南京明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有关环保的法令、法规和条例,达到南京市市级文明施工现场的要求。

(2)积极全面地开展环保工作,成立环保领导小组,环保自我保障体系和环保信息网络,并保持运行。

(3)加强环保宣传工作,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4)现场采取图片、表扬、评优、奖励等多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并将环保知识的普及工作落实到每位施工人员身上。

(5)对上岗的施工人员实行环保达标上岗考试制度,做到凡是上岗人员均通过环保考试。

(6)现场建立环保义务监督岗制度,保证及时反馈信息,对环保做得不周之处及时提出整正改方案,积极改进并完善环保措施。

(7)实行奖罚、曝光制度,定期奖励。

(8)严格按照施组中环保措施开展环保工作,其针对性可可操作性要强。

(1)积极全面开展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环保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由技术、生产、材料、机械等部门组成的环保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兼职环保员一人。

(2)建立施工现场环保自我保证体系,做到责任落实到人。

(3)建立环保信息网络,加强与海淀环保局的联系。

(4)不定期组织工地的业务人员学习国家、南京明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有关环保的法令、法规、条例,使每个人都了解市文明工地的要求和内容。

(5)认真做好施工现场环境的监督检查工作,包括每月三次噪声 监测记录及环保管理工作自检记录等,做到准确真实记录数据。

(6)施工现场要经常采取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施工队进场集体进行环保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未通过环保考核者,不得上岗。

(7)在普及环保知识的同时,不定期的进行环保知识的考核检查,并鼓励环保革新发明活动。

(8)制定防止大气污染,防止水污染和防止施工噪声污染的具体制度。

1)防止大气污染制度:现场采用液化石油清洁燃料,严禁熬沥青、烧杂物。

2)防止施工粉尘污染制度:现场临地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并定期洒水;专人清扫土方运输车辆,做好防遗撒工作;严禁凌空抛撒施工垃圾。

3)防止水污染制度:车辆冲洗污水设沉淀池,食堂设置隔油池,定期清掏。

4)防止噪声污染制度:砼浇筑施工时间心意一控制在早6:00—晚22:00,并采用无声振捣棒,做到白天不超过70db,夜晚不超55db;对强噪声机械设置临时封闭工棚,加强教育,使人为噪声减少到最低点;混凝土筑如须边连续施工,须做好周围居民的工作并向环保局提出书面报告。

(9)凡违犯环保制度,屡教不改的人视情节轻重给予10—100元的处罚。

(1)环保保证体系有效运转,各级环保员切实做好本职工作,随时进行信息反馈,每月召开例会,由专职环保员决结信息,集体解决落实,保障信息网络和自我保证体系的运作。

(2)为防止大气污染,施工现场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1)职工大灶和茶炉采用煤气(电)方式,每月进行两次自检。

2)现场内严禁熬沥青和烧杂物。 如振捣棒等,严格控制工作时间。

5)建筑物四周挂降噪音网。

6)施工期间,尤其是夜间施工尽量减少撞击声、哨声,禁止乱扔模板、拖铁器及禁止大声喧哗等大为噪声。

7)每月进行两次噪声值监测,并在夜间22:00以后进行抽测,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j12524—90)做到白天不超过70db,晚间不超过55db。

8)加强噪声监测,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 ,及时对施工现场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9)会同有关部门和领导及时妥善处理重大扰民问题,详细记录问题及处理结果,必要时及时上报监理和甲方。

(3)为防止水污染,现场采取如下上体措施:

1)施工现场道路平整,做到不积水。

2)对现场油料集中保管,油料库做好防渗、污、跑、昌、滴、漏处理。

3)搅拌机和运输车辆冲洗污水、地泵池污水等须设二级沉淀后,排入市政水管线或回收供洒水降尘用。

4)现场内民工食堂污水经过滤、沉淀、隔油后热电厂入污水管线。

(4)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工作,每月初、月中和月末对环境各项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文字记录和存档工作。

为保证现场的环境达到标准,特成立现场环保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李寿文

副组长:汪太红

成员:李刚、李定珍、胡安保

20__.6. 明麓建筑工程永欣新寓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