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班级特色活动方案 小学生班级庆元旦活动方案(优质5篇)

时间:2023-10-10 09:26:25 作者:雨中梧 方案 2023年班级特色活动方案 小学生班级庆元旦活动方案(优质5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班级特色活动方案篇一

为了活跃xx中心校全体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全体教师的工作质量,促进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氛围,在“安全、健康、和谐、进步”的思想引导下,本着“全员参与、娱乐为主”的原则开展本次活动。

组长:

副主席:

秘书组:

第一阶段:动员阶段(20xx、12、4)

1、布置活动任务

2、提出节目要求

3、确定海选阶段节目数量

第二阶段:海选阶段(12、11)

确定各单位、各部门活动的节目内容。在此阶段组委会将分别走访各部门了解节目内容,确定海选节目单,并进行初步的淘汰节目。

在此阶段校长、书记领导秘书组将深入了解各部门节目情况,同时秘书组将全程关注节目进展情况。

秘书组联系各单位分工:

xx:xx小学、科任组

xx:中年级组xx小学

xx:高、低年级组xx村小学

在此阶段初步预定各单位、部门节目分配为:

xx小学3个

xx小学3个

xx小学1个

xx小学13个

低、中、高年级组各2个共6个

科任组(含英语组、音乐组、科任综合)3个

体育组1个

幼儿园1个

食堂1个

住宿1个

退休教师1个

第三阶段:活动形成阶段(12、25)

1、确定节目单、主持人

2、确定评奖办法

3、进行各部门分工

第四阶段:活动召开时间:20xx年12月31日上午8:30分

1、各小学、各部门所奉献的节目应当是精品的、提倡自编自演节目、能够体现xx中心校或本学校、本部门特色的节目。

2、节目本身应当有新意,应当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比如独唱,如果单纯的为独唱就显得单调了,如果独唱成为歌伴舞的形势更会提高节目质量。

3、各节目单位负责人一定好做好节目的组织宣传、审定工作,以参与活动为荣,以向全体教师奉献节目为荣。形成良好的参与氛围、竞争氛围。在海选阶段结束后,将有部分节目被淘汰,各部门负责人一定要做好被淘汰节目参与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要有怨言,不要发牢骚,要顾全大局,防止因此次活动造成个别同志的心理负担,形成与本次活动主旨被道而驰的局面。

4、各小学、各部门如果有困难或疑问可直接找秘书组联系,各单位、部门协调解决问题。

5、原则上在节目服装、道具方面由各单位自己解决。

班级特色活动方案篇二

提升店面客流,扩大企业形象,同时增进销售额的提高。

5月11日——6月11日

(一)价格促销:对一些成品粽。速冻粽子。及绿豆糕。熟食、海鲜等进行特价活动(6月1日——11日)

具体品项:

(二)娱乐促销:

包粽子比赛

游戏规则——3人/组;限时5分钟,以包粽子多者为胜;

胜者奖其所包粽子的全数;

其余参加者各奖一个粽子。

活动时间——6月10日/11日

活动地点——生鲜部的冻品区前

道具要求——桌子、喇叭、包粽子的材料(糯米、豆子、花生、肉、竹叶)

负责人——生鲜部,营销策划部配合

(三)免费品尝:引进供应商进行场内免费品尝

时间:6/8日——11日

具体负责——生鲜部(需免费)

(四)卖场陈列与布置:

场内:

陈列商品:绿豆糕、成品棕、礼品棕

时间:6月3日——6月11日

负责人:生鲜部、营销策划部

2)冻柜前方用粽子或气球制成“五月五吃粽子”字样拱门。

时间:5月11日——6月11日

负责人:生鲜部、营销策划部

3)冻柜端头重点陈列代装粽子、散装冻柜中按品牌陈列散装粽子。

时间:5月8日前完成

负责人:生鲜部、采购部

4)冻柜周围张贴标识

时间:5月11日——6月11日

负责人;生鲜部、营销策划部

场外:

2)店门旁树立一块2米乘4米巨大横幅书写“端午节的由来”

班级特色活动方案篇三

通过此次诗歌朗诵比赛,加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弘扬民族精神,感恩共产党,使同学们懂得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刻苦学习,为红领巾添光增彩。

20xx年9月日

以班为单位参赛,各班可根据需要,自制道具。

1.朗诵篇目为诗歌或散文诗。参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切合主题,适合小学生朗诵。

2.参赛选手原则上要求脱稿朗诵。

3.参赛选手必须用普通话朗诵,发音准确,感情充沛,声音富有表现力,达到一定朗诵效果。

1、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积极向上。

2.参赛者精神饱满,仪态大方、着装得体、动作适当。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诗歌的内涵。

3.参赛者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声音宏亮,正确把握诗歌节奏。

4.参赛者能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内容

(20分)语言

(20分)形象仪表(10)分表达形式

(20分)表达效果

(30分)总分

本次活动,高年级组、低年级组各评选出一个获奖班级。

1、现场总指挥:

2、现场副总指挥:

3、比赛主持安排负责人:

4、音响设备和现场音乐制作负责人:

5、进退场秩序及现场秩序负责人:值周教师各班班主任

6、照相:

7、会场布置:

班级特色活动方案篇四

“粽香情浓”包粽子活动源自于一个朴素的理念——我们的文化不能丢。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可今天,在全球化的影响下,随着“洋节”的“入侵”,节日“洋”盛“土”衰的格局悄然隐现,各种洋节日“琳琅满目”,如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 ,而我们本土的节日文化内涵正被现代生活不断“抽空”, 每到端午节,我们除了吃几个买来的“糯米粽”外,似乎已很难找到其他的方式来庆祝。

由中宣部等联合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上级要求我们:“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为了弘扬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年的端午,总会勾起我们儿时过节的温情回忆。在存续民族文化血脉时,我们的学校能做些什么?要做些什么?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想到了综合实践活动。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根据学生实际,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

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一直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操作”、“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认为,生活、实践是教育的生命线。凡是成功的教育都必须来自生活、实践并始终与生活、实践保持密切联系。

今年6月6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端午节我们民间要吃粽子、挂香囊、系长命五彩线、房前屋后挂上象征祝福的爱蒿、柳枝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我们小学生来开展教育活动,做香囊活动早在四年级就已经开展。这些活动既能锻炼和发展我们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等先辈的特殊日子,我们也借此,向屈原进行缅怀,从而使民族精神得已传承。让学生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对端午节的认识与了解,用节日的传统文化哺育同学们健康成长。

我们此次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多的是在表现节日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我们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向长辈学习包粽子,查找有关粽子的资料,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包在粽子里的文化”。

1、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了解端午节有关知识,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教育。

2、通过包粽子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知道中国的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对粽子的来历、种类、习俗、包法等进行调查了解,对家乡民俗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3、让学生体验到包粽子和探究粽子文化的乐趣,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4、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互动,促进三为一体的共建。培养学生的尊老爱老情。

五年级全体师生、部分学生家长、北郭社区部分领导。

“棕香情浓”(爱国情、尊老情)

5月27日下午

1、各班5月27日中午之前教室按如下要求布置:

黑板报其中一个栏目为端午节;

每四张课桌拼在一起作为一组,将全班同学分为6组。

2、各组准备以下材料:

一次性台布、塑料盆一只(盛煮熟并浸水的粽叶)、塑料篮一只(盛淘好的糯米)、小勺一只、加料(学生自备赤豆、绿豆、红枣、花生等)、剪刀。

3、学校提供以下材料:糯米(100斤)、芦叶(50斤)、绳线。

4、与食堂联系,取得食堂的协助配合做好以下事宜:

所有糯米由食堂工人在活动开始前两小时淘好,平均分成四份,所有的加料也由食堂工人洗好,用水浸泡2-3小时后,混合进糯米中,用食堂的大盆装好,各班于活动开始前派学生去取。

芦叶由食堂工人清洗好、煮好、浸在冷水中,平均分成四份,放入食堂的大盆,活动开始前各班派学生去取。

包好的粽子清点好数目,让各班学生放回盆中,送到食堂,由食堂工人煮熟,再派学生去取回。

1、前提——教师、家长指导学生通过上网、书本查阅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的民俗文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各班为单位,自行操作。后面附录提供开始的主持词供参考。)

2、准备——各班以班主任为主,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

收集学生带的加料、各班把学生分成6组、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每组1—2名)。

3、制作——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要求熟悉包粽子所需要的相关原料,熟练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4、品尝——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包的粽子煮熟,在比赛现场让在场的老师、同学、家长品尝、分享。

5、分享——各班派出学生代表送到社区老人家庭,并传达端午节的问候。每名学生带回亲手包的粽子给家长品尝。

6、回顾——通过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包粽子比赛,从赛前一直到赛后,同学们肯定有不少感触,希望大家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来。

活动分工:

总策划:成琳琳

活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徐金玉、任红霞、成琳琳、金铁梅

后勤负责人:汤慧君

社区派送负责人:季丽萍

活动图片:季萍、成琳琳

活动报道:季萍、成琳琳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在本学期的年级计划之中的,加上去年有了一次做重阳糕的经验,本次活动是在一种轻松、流畅的氛围中进行的。但是,每次活动都会留下一些不足。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是一个引领者,参与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本次活动的过程中,特别是开场时的主持词,因为事先准备得不够充分,学生对讲的内容不很理解,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没有。加上时间忙,学生课前预习不到位,学生的参与度较低。这时,学生对了解本次活动的意义有点被动了。

二、对屈原的爱国热情讲解不够深入,只用了一个简单的一首诗,没有引领学生更深入的走进屈原,了解历史,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不够。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参与活动。在这节课中,讲包粽子的过程不很清楚,有一点急于求成,学生也很兴奋,没等讲完就开始动手了。来的家长都为爷爷奶奶,讲的过程学生不明白,应该老师先示范,讲清楚方法和步骤,再让学生动脑、动手开始包,这样,效果就会更好一点。

四、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敢于创新。本次活动时间安排较紧,主要考虑到煮粽子的时间较长,还要送到社区困难老人的家里去。再加上包粽子也带有一定的技术成分,学生在短时间要学会有点困难,如在之前铺垫一下效果就不一样了。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想:综合实践课正在探索中,我们应该找到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努力改进。

班级特色活动方案篇五

20xx年5月4日至20xx年5月22日

1、黑色记号笔(写宣传海报)6支,每支1元,共计6元

2、红纸(海报用纸)8张,每张0.5元,共计4元

3、打印通知60张,每张0.1元,共计6元

4、打印获奖名单15张,每张0.1元,共计1.5元

5、获奖证书18张,每张0.3元,共计5.4元

费用合计:22.9元

主办单位:学生工作部

学生资助服务中心

承办单位:学生家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