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语文题目大全(18篇)

时间:2023-12-27 19:03:14 作者:笔尘 文秘知识

江西省是中国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拥有众多革命圣地和红色遗址。下面是一些江西的红色旅游景点推荐,希望大家能够了解江西的革命历史。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全国乙卷(i)适用范围:河北、河南、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山西、山东(文理综英语))。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邮寄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江西高考语文作文

试题起点较低,层次分明,难易适中,整卷阶梯明显,有主要考查1个考点的简单题目,也有考查了多个考点的复杂题目,较复杂的题目又搭建了台阶,让考生易于入手,对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较好的区分度。这些题目既考查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又能考查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素养。

从出题角度来讲,如果部分考生觉着难,部分觉着不难,说明出题目的达到了,很好的区分了高分生和低分生,高分生毕竟是少部分。这样,更有利于名校选拔人才。

1、保证升学。应以保证被录取为首要目标,平时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又渴望升学的同学应优先考虑这个原则。

2、就业优先。对于有希望升学的同学,应该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考虑到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3、尊重人性。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出于自身实际,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今后的发展能否与所报志愿相匹配。

4、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填报志愿很重要的因素,它关系到考生能否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对于家庭条件不富裕的考生,应总体权衡那些学费相对较低的师范类院校或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体制比较完善的高校就读。

高考应该保持什么心态。

保持自信的心态,乐观作战。

自信是赢得高考胜利的基础心态。它是将挫折转化为动力的重要桥梁。一个人只有适当自信,才不会在某一次考试失利中否定自己,才不会因为某一次失败就对自己产生怀疑。相反,它会激起自身斗志,然给我们始终保持奋勇向前的动力。

但是,自信不是自负,它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出现的自我相信,与盲目自信大不相同。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怀揣希望,都要相信自己,并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

淡化焦虑的心态,平常对待。

高考在即,家长的期盼、教师的鼓励、梦想的召唤、孤注一掷的决心,很容易催生考生的焦虑情绪。如果该情绪扩大化,不仅会使考生过度紧张,也会造成注意力下降、兴趣度降低等问题。

因此,面对高考,我们应该淡化焦虑心态,并且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如果过度焦虑,我们也可以冥想放松,或者做些喜欢的运动,以此缓解焦虑情绪。

怎么填报志愿比较好。

“冲”两个志愿。六个志愿次序前面的两个冲往年录取平均分的高校,“冲一冲”一定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要“量体裁衣”,同时“冲”院校的同时,前提是不考虑所学专业,只考虑学校的“名气”,相对应地投档后专业满足率大大降低。考生查找自己位次处于院校近三年录取最高分对应的位次及最低分对应的排位之间的院校,再结合平均线差均值划定院校范围。

“稳”两个志愿。选择志愿次序中间的两个,重点考虑专业、兴趣及自己比较满意的高校,选择往年平均线差均值和最低录取分排位与自己现有成绩及位次相当的院校。

“保”两个志愿。最后两个志愿,一定要综合考虑考生满意度、兴趣爱好、专业、地域及规划职业等,选好保底学校,为自己志愿的录取上好最后一道保险。如果填报不当,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个批次的录取。当然选择时也要考虑自己成绩位次,不要太低于自己的理想值,避免“高分低就”。

江西高考语文作文

军校军检线文史类548分、理工类512分。

文史、理工类高职(专科):160分;。

三校生文理类本科:482分;。

三校生文理类高职(专科):160分。

2019年我省艺术、体育类各批次文化录取控制线和专业合格线、资格线:

艺术类本科一类文化线:336分;。

艺术类本科二类文化线:291分;。

体育类本科:314分;。

三校生艺术类本科:313分;。

艺术类高职(专科):112分;。

体育类高职(专科):112分;。

三校生艺术类高职(专科):112分;。

三校生体育类高职(专科):112分。

特别说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江西高考语文作文

从江西考试院获悉,6月23日上午,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高招工作首场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江西20高招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第一批本科文史类570分、理工类547分;

军校(国防生)第一批本科文史类550分、理工类527分;

第二批本科文史类523分、理工类486分;

第三批本科文史类452分、理工类378分;

高职(专科)文史类210分、理工类200分;

体育类本科339分、三本322分、高职(专科)140分;

艺术类外省院校:本科(含三本)200分,高职(专科)180分;

艺术类本省院校:本科(含三本)316分、高职(专科)180分。

三校生文理类:本科495分、高职(专科)160分;

三校生艺术:本科322分、高职(专科)104分;

三校生体育:高职(专科)123分。

据悉,今年江西全省600分以上考生共有6498名。其中文史类1117名,理工类5381名;全省570-599分考生共有11237名,其中文史类3711名,理工类7526名。全省文史类原始分最高分为662分,理工类原始分最高分为693分。

江西高考语文作文

考生类别。

批次。

分数线。

专业分。

江西。

2021。

理科。

本科一批。

519。

-

江西。

2021。

理科。

本科二批。

443。

-

江西。

2021。

文科。

本科一批。

559。

-

江西。

2021。

文科。

本科二批。

496。

-

与20相比,江西今年的分数线有哪些变化。

在年,江西文科一本分数线547分:二本488分;理科一本分数线535,,463分。

20的高考分数线与2021年相比,我们不难发现:江西2021年的文科分数线上涨了,其中一本线涨了12分,二本线涨了8分。理科的分数倒是下降挺多的,其中一本下降16分,二本下降20分。不知道各位考生对这个情况怎么看呢?欢迎分享。

志愿填报时间确定,6月24日开启。

知道高考成绩,知道高考分数线之后,大家就可以着手准备志愿填报了。在填报志愿之前,大家要知道志愿填报的时间、志愿填报的规则与技巧、自己的分数在全省的位次与排名,也就是要根据一分一段表、学校的招生计划来进行志愿填报。

(一)集中填报时间。

各位考生,根据江西省的志愿填报安排,前批本科军事类院校志愿的填报时间在6月24日9时-6月25日17时,一本、二本、高职(大专)等档次的志愿填报集中于6月29日9时-7月2日17时填报。各位考生别错过了志愿填报时间,在集中填报阶段,填报的志愿允许修改一次,大家要珍惜这个机会。

(二)征集志愿填报时间。

征集志愿,指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

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看到这些院校的招生缺额计划,可以进行第二次填报。由此可见,征集志愿填报可以让高校招满学生,也可以让没有被录取的考生拥有再次被录取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征集志愿填报在提交了之后就不能修改,所以填写的时候可以先保存,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即可。

江西高考语文作文

从江西考试院获悉,6月23日上午,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2012年高招工作首场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江西2012年高招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第一批本科文史类570分、理工类547分;

军校(国防生)第一批本科文史类550分、理工类527分;

第二批本科文史类523分、理工类486分;

第三批本科文史类452分、理工类378分;

高职(专科)文史类210分、理工类200分;

体育类本科339分、三本322分、高职(专科)140分;

艺术类外省院校:本科(含三本)200分,高职(专科)180分;

艺术类本省院校:本科(含三本)316分、高职(专科)180分。

三校生文理类:本科495分、高职(专科)160分;

三校生艺术:本科322分、高职(专科)104分;

三校生体育:高职(专科)123分。

据悉,今年江西全省600分以上考生共有6498名。其中文史类1117名,理工类5381名;全省570-599分考生共有11237名,其中文史类3711名,理工类7526名。全省文史类原始分最高分为662分,理工类原始分最高分为693分。

江西高考作文题目点评

围绕“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但有些学生却喜欢前面的‘两怕’。”这一现象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议论,也可以记叙,题目自拟,字数700。

江西今年高考的大作文可谓“出乎意料之外,恰在情理之中”。之所以说它“出乎意料”,是因为江西命题一直追求“逃逸”原则,不让人猜到,不赶时髦,我们准备的作文话题“中国梦”“美丽中国”“和谐社会”“正能量”以及作文素材“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及颁奖词等基本派不上用场,考生无法宿构和套作。即便曾经接触到类似话题“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说明文,三怕周树人”,也不可照抄照搬,毕竟本次高考作文题目有改造,其涵盖面更广,信息量更大,切入点更多,因而更能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之所以说它“恰在情理之中”,是因为江西高考命题人近年来特别强调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2015年的作文题已经发出这个明显的信号。今年高考作文题,无论考生写怕(一怕、二怕或三怕)还是写不怕(喜欢),都切合中学生实际,只要能辩证分析问题即可。这是江西高考一以贯之的命题思想,值得我们广大师生三思。

今年的江西高考作文的题目,高考要围绕中国学生,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学生更稀罕数学、英语,但是学生可能到现在为止还不喜欢周树仁,简单来说,让你可以议论,可以继续,这篇文章写记叙文写不好,要以议论为主,审题不难,一是奥数、二是英语,三是周树人,周树人就是使用了借代手法,周树人是鲁迅,实际上语文老师,像我之前在讲课中多次强调的,语文老师最希望你向我展示的语文,而你举的不是牛顿就是其他熟人。回到最根本的角度,讲讲鲁迅,一般人说到鲁迅,学生写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必须有创新,这个创新来源于平时,思想方法,你对鲁迅和对别人对鲁迅的了解不同,就会拿高分,鲁迅是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这篇文章肯定写不好,还有一个呐喊、彷徨,这样写是会写不出好文章。

反思的第一个问题,在我们今天喧嚣的文化场域中,太多的人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花匠,大家都非常清楚,有画家,有花匠,匠是掌握了某些技术、技巧,但是匠人永远成为不了大家,今天我们无论学习数学还是英语,都是我们提高自己的一个工具,我们要反思的是中国文化的问题,中国文化的本质叫做尚用,这要倒回到我们地理发源地,很少说清楚,中国的民族文化发扬在黄河的中上游,在这样文化祭奠背景下,我们跟其他两个古国不一样,印度和横河冲击平原,那个地方的人们生活的特别的好,特点衣食无忧,充满了哲学的思考,他们不用想人们怎么过河,我们在中上游,我们关注的是人怎么活下来,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时候,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家,中国叫做孔子,古希腊叫做伯拉图,写的是理想国,建筑一个更高的关于人的灵魂的思考的.问题,孔子两句话就把 伯拉图忘了,您怎么给我探讨灵魂干什么,中国的尚用传统早就有,那是奇怪的东西,我都不说,我只说人怎么活好,着重探讨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到,人不知而不意所探讨的全都是这样的东西。

说到底,中国人关注的是什么东西对我们的生活有用,我们今天重视数学,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可以成为科学家,可以为国家研究转基因,献出更多的粮食,这个意义上反思周树人的问题,不是反思鲁迅,本质要抓到,找到一个思想的高度,所有人写这篇文章要聚集鲁迅,但是鲁迅是语文中,借代的,用鲁迅借代语文的,鲁迅的某一篇文章在课文中有,或者没有,大家都非常关注,鲁迅就是语文,学懂鲁迅,就学懂了中国的古文字,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懂得,鲁迅背后带着的中国文化。所以这篇文章,我们说来说去,是要批判,我们今天过于关注英语或者奥数,没有更多的关注语文,背后的本质是我们思想深度上对于那些表面上看没有用,但触及到人类灵魂方面的东西,忽视、漠视。同样是一个中国的成功 企业家,会给自己的孩子送去学英语、计算机等等,所谓的更有更好成就的科目,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语文、哲学,国外的孩子就会学语文,因为知道语文是文化之大用。这是大角度,大纬度。

现在我们回来再说周树人,这时候我们强调鲁迅,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对于今天的民族,我们今天的民族来说,鲁迅的重要意义在哪?如果还是说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那就太没有劲了,除了 知道呐喊、彷徨之外,你不知道鲁迅晚年时候写的一篇小说集《故事新编》,鲁迅还是一个重要的学者,他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研究小说历史的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你不知道鲁迅除了是一个好的小说家,整天会批判别人,跟别人打嘴仗,鲁迅的想象力都更加的精彩,有一本小的散文师,叫做野草,野草中有一篇文章,说暖国的语是雪的惊魂,鲁迅这些文章真的特别让人感动,鲁迅还有在野草中写过死火那里面的色彩非常鲜艳,鲁迅的深度在于告诉我们,看透了人生最后的终点死亡,人生走到最后是悲剧,哪怕人生是悲剧,也要快乐的演完,鲁迅是一个实行者,行动者,非常经典的话,拼命做,随便死,人要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断地放射自己的愿望。在今天喧嚣的文化场域中,在今天语言大于行动的时候,大家都说说的好不如做的好的时代,鲁迅告诉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行动,这个时代需要精神的力量,而这样的力量,有的时候,比英语,比数学,比这样一些实用的科目往往更加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有时不可避免地失去一些美好的东西,比方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我们丧失了对自我思考、批判的精神,鲁迅就是一个常常能够自我反省批判的人,综上所述,给大家提的两个视角,如果写成这样一篇文章,你的文章一定是高分,因为你有了与别人不一样的思想方法。同学们要知道,你们是高三的学生,高三的学生,写任何文章,包括议论文,都不应该只是纠结于你的语言,很多时候老师说我的语言不好,我说没有关系,不应该仅仅纠结于除了语言之外的,论点、论据、论证,这些东西,只要是老师就会告诉你,思想深度有问题,你的头脑当中就文学、思想、革命,就这么点东西,看到任何食物的时候,所达到的纬度太低,这就拿不到高分。真正了解中国文学家的重要人物,比如说鲁迅,我们今天这么喧嚣的文化,各种选修节目,对于图书的关注越来越少,做图书出版的人,整天思考的也不是让书如何改变我们的思想,我们看到的书,更多的是一口气读完中国历史,我们看到的是职场狐狸精,炒股操盘手,这样的时代,在奥数和英语给我们一些启示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者,这道题跟下面我要给大家讲的非京卷非常相似,在我的新东方课堂上反复提及过就是思想方法的问题,科技发展怎么看待的问题。同学们如果之前记得我说过的话,这个题就不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会越来越多,比方说我们以前可以不知道什么事情,现在一百度就能百度出来,但是我们一定要反向思考,百度可以告诉你世界上有5亿本书,百度告诉不了你真正值得你看的是哪5本书是值得你看的,在这个时代信息本身不包含一个人的思想方式,信息本身不包含一个人的价值判断。换句话说,如果你自己没有一个心中的小太阳,面对翻番复杂的信息,你就只能成为淹没在信息洪流中一个非常可怜,没有独立思考的人。

我们今天就会明白,这篇文章,所有的角度,最好各一个就是反思,在淹没在信息化大潮中的时代,似乎每个高中生,今天经常听家常说,孩子们,你们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你们什么都懂,就意味着心志上,比父母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更加有思想深度吗?不一定,我对此持保留观点,承认你们现在什么都懂,你们知道这件事情,但是你们对于某一件事情思考的成熟度还是一个18岁的孩子,甚至还不如18岁的孩子。这意味着有的时候,我们过多地执迷于信息本身,个人本身心中的小太阳,慢慢的放下。

如果我写这篇文章的话,一定有一个立意,就是找回心中笃定的太阳,这就是你对待信息的基本概念。

换句话说,这样的文章,需要你有两个坚持:

一是坚持当今的信息社会非常好,获取的信息非常多,我们要赞成;

二是科技的本质永远是什么?

科技的本质永远在人,而人的思想和人的自由的判断和人对价值的坚守是不可以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而有稍稍的变化,很多时候,科技的发展,让我们恰恰忘记了人在科技背后的那个主宰的作用。大家明白了这一点,类似的文章就会写的非常漂亮。

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目:长城,江西高考作文题目

夹叙夹议的特点是叙事和议论穿插进行,写法上灵活多变,作者可以自由自在表情达意。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作要注意叙事的连贯性,议论插入要自然。

以物为线索。

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作用或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

以人为线索。

以人为线索叙事,要注意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人物性格的统一,还要注意人物年龄特征、外貌、动作、地方和民族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统一。否则,容易造成混乱。

以思想变化为线索。

这种写法,思想发展的主线要分明。思想变化的各个阶段贯要自然,对照要清楚。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主要事件记叙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叙述井然有序。这种写法,事件再复杂,也可繁而不乱。

写生法。

学习画画,要从写生、素描学起;学习书法要从描红临帖练起;学习状物也需从写生素描练起。我们作文时,如果能把看到的物品用文字描绘出来,读者看了文章,如见其物,我们的作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用写生法描写物品要注意描写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或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其次要注意细部的描绘,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转动法。

采用转动法描写物品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颠来倒去。其次要准确地运用方位词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转换物品的方向时,要用方位词标明。此外要有详有略,能反映物品特点的一面要详细描述,其他作简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适用范围: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语数英))。

语文作文是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江西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一个家庭,笃信的是“家和万事兴”;生意场上,崇尚的是“和气生财”;与人相处,讲究的是“和睦”;一个国家,赖以发展的基石是“和平稳定”社会的方方面面,渴求的是“和谐”境界……“和”已逐步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旋律。

请以“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分析】中华民族是最讲究“和”的民族.中华民族的语汇中,“和平”“和乐”“和睦”“和美”“和谐”“和洽”“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都显示出“和”是大家崇尚的目标.孟子是我国古代最看重“人和”的思想家之一,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又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人互敬互爱,不就达到人和的境界了吗?孟子“人和”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这则材料主要是和谐为主题,可以立意为:

人类应该和谐相处.

和谐社会需要以人为本.

和谐要以公平正义为基础.

高考江西作文题目及范文已出炉

亲爱的外国友人:

您们好!欢迎您们来到中国,希望您们在中国能度过一段快乐的美好的时光。

是的,这些确实都是中国留给世人的印象,而您们想必也是通过这些符号来感知一个相对陌生的中国。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其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符号,藉由这些符号确实也能管窥一二,就如谈起法国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埃菲尔铁塔,谈起英国就会想到泰晤士河,谈起美国就会想到自由女神像,谈起巴西就会想到桑巴舞,谈起意大利就会想到比萨斜塔……这些都是一个国家、民族通过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沉淀而成的文化符号。而长城、美食、京剧,无疑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透过这些,您会感觉到中国不再是一个空洞虚无的概念,而是一个个具体可感可观的有趣的事物。确实,这些就是中国,她历经千年、沉淀许久,文化的滋润与文明的熏陶使她即使在今天也依然摇曳多姿、风韵独存。

而那空气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确实,这是我们当下的中国遇到的难题,而且或许前不久发生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关于美国的空气都是新鲜而甜美的,而在中国的家乡每天都要带口罩的过激言论更加引起了您们对中国空气污染的关注。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想说的是,我爱我的家乡,但从不讳疾忌医,现在的我们已经非常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关涉健康,事关我们的未来,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时,我想请您们意识到,就如20世纪50年代那场伦敦大雾霾一样,这确实是一场灾难,但灾难之后,伦敦作出了积极的改变。同样,今天的我们,也在积极的努力,就如刚才提到的那位留学生,她的家乡中国昆明,我们称之为“春城”,四季如春,出门是并不需要戴口罩的。所以,有时候您们所听到的未必是中国的全部,而有可能只是放大的污点,甚至是不切实际的哗众取宠。

因此,谈到中国,除了那积淀已久的文化符号,除了那因为经验不足而走的弯路,更要看到我们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为改变而做出的努力与探索。今日的中国,我们开始珍视传统、挖掘内涵,因为这是我们发展的源动力,而同时,我们更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去拥抱世界、发展未来。当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之时,我们依然致力于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当世界经济停滞不前、区域发展不均衡之时,我们提出一带一路,致力于发展的互利共赢;当某些人说中国人吃不起茶叶蛋、买不起电脑的时候,我们的移动支付早就遍布大街小巷,我们的高铁早就一日千里,甚至走出国门,饮誉世界。而这所有的一切,就发生在当下的中国,这是一个真实的中国、发展的中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朋友,既然您已经来到了中国,那就不要止步于道听途说,而是收之于目、观之于心,用您的眼睛,还有您的内心,去观察去感受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充满了蓬勃生机的中国吧。

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易卜生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掩卷覃思,深以为然。是啊,答好规划个人成长的基础题,可助我们成就小我,却难免格局狭小;答好适应时代步伐的实践题,可助我们成就新我,仍稍显目光未远;只有答好树立远大理想、无愧历史担当的分析题,才能在当今时代主题下完成属于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因此,请允许我谈一谈:鸿鹄志立,无愧担当。

鸿鹄志立,无愧担当,需要一双注目家国的眼。目光停驻之处,定是心之所向,若要承担起时代的使命,便不能成为北大钱理群教授口中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要让这双眼望向天下、苍生。张载曾将眼望向那里,才吟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顾宪成曾将眼望向那里,才写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西南联大师生曾将眼望向那里,才唱响“中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要有一双以天下为己任的眼睛,就算流泪,也应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鸿鹄志立,无愧担当,需要一双踏实前行的脚。西风碧树中独上高楼,望到的家国梦想总是远在天涯路尽处,如要接近它,还需脚踏实地地前行。不由想到了晚唐杜牧,这个也曾有过“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的家国之梦的樊川居士,却因为不懂脚踏实地而在担任扬州掌书记期间整日沉醉于歌楼酒馆,最终蹉跎岁月,毫无建树,只留下一声“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喟叹。答好时代的问卷,不能做好高骛远的空想家,而要当踏实前行的跋涉者。

鸿鹄志立,无愧担当,需要一颗百折不挠的心。肩负时代之担的路途注定坎壈,此时,我们要拥有一颗不畏蹭蹬的心。如韩愈一般,纵“夕贬潮州路八千”也要“肯将衰朽惜残年”;如范仲淹一般,纵三遭左迁也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如鲁迅先生一般,纵“寄意寒星荃不察”也要“我以我血荐轩辕”。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说: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时代大河中的奔流逆潮会将我们一次次拍向乱石,但不屈的心可助我们最终击水中流,独立潮头。

梁任公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因此,别说自己肩膀尚弱,别说国家与我无关。时代的问卷早已出好,愿我们每个青年人都可以让眼注目家国,用脚踏实前行,凭心百折不挠,树立鸿鹄之志,无愧历史担当,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镌刻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烙印。

鸿志薄云无愧怍,十年饮冰血不凉。

江西语文高考作文范文

玄机之外,其实平和-2012年高考作文江西卷全解析。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试题解析。

2012年江西省高考作文题目一出,就引起文化界的强烈反响。江西著名女作家温燕霞表示,“拥有什么”和“没有什么”算是比较有趣的议论文题目,但也会给考生造成一些困扰。她说:“重点不突出,评判起来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江西省作协副主席程维表示,这次高考作文,乍听起来确实有些绕,但从试题的技术性角度来看,题目出得比较高明。试题中前后两种观点,会让人觉得立场不是很鲜明,态度有些“暧味”。也许会让考生觉得难以把握,因此要考出高分并不是很容易。

作为一位在一线担任语文教学的教师,我认为,只要弄清了题意,今年的高考作文并不太难。文体已经非常明确:议论文。江西的作文命题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会明确规定以什么文体来写作。“文体特征”是江西省阅卷判分的一个重要标准。也就是说如果考生本次的作文写成了记叙文或抒情式散文,那么则无视其内容怎样,直接低评其作文。2008年是以田鼠的口吻或者田鼠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信(书信体)。2009年是根据蔡铭超的事例写时事评论(时评体),2010年的“找回童年”则是偏向于写记叙文(可写成议论文),2011年的“君子三乐”则是偏向于议论文的(可写成记叙文)。2012年则非常明确规定“必须写议论文”。2013年将会侧重考测哪种文体的写作呢?根据其命题的趋势、规律性,极可能会“轮回”近些年考过的文体或者“必须写记叙文”。因此,在平时考试尤其是高考临场,都必须保持高度的文体意识,切不可随心所欲。

就本题而言,在这两个相互对立统一的辩证论题之中,有两个基本概念需要考生运用自己的人生观加以分析:“没有什么”和“拥有什么”。

“什么”是什么?可以从物质与精神层面加以思索。物质层面:金钱、别墅、宝马、官衔、安逸……精神层面:梦想、温馨、理念、高洁、奋斗……“不要老想着”是一种必须要否决的负面的人生观,“要想到”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人生观。命题中的两句话分别对应着两种人生观:一是快意于现实,珍惜现有的东西;一是执著于理想,不满现状。

“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能让人的心灵宁静,安享人生的美好。物欲横流。欲壑难填,“老想着你没有什么”只能让人陷于名利泥潭之中不可自拔,只能让人陷于烦恼愁苦而不能释怀适意,于是就有自知之明,做一个平凡的人,过着朴素的生活,岁月静好,诗意地栖居,做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是振聋发聩的警钟,是嘹亮的奋进曲号角,是不满于现状的呐喊,是锐意突破自我的强烈意念。

论点明了,立意已定,选择怎样的论据来论证成为作文成败利钝的关键。什么是论据?论据是立论的根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是用来证明论题的逻辑判断。但不是所有的事实都是强有力的论据,因此,一般而论,就不能用考生自己的经历作为论据,而应该用历史、现代、当代一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人事,这样才有说服力、影响力。为了让自己的论据具有新颖性、时代感,请考生一定要建立自己的论据库,不要那些“老生常谈”,而要具有“陌生化效应”。(高考作文)耳熟能详的典故使阅卷者感到味同嚼蜡,闻所未闻的材料能使阅卷者耳目一新,有了新鲜感,得分也就自然随之提起来了。

高分佳作1。

知足常乐。

文/江西一考生。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样流逝,不留痕迹。有人喜欢伤春悲秋,有人喜欢享受当下,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明白知足方能常乐。

不知足常悲。有句俗语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蛇吞象,受苦的还得是自己,就像人如果只看到自己没有的,只会令自己郁闷,自寻烦恼。追名逐利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他们原本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却在追寻的过程中丧失了原本的快乐,即使后来成功拥有了名和利,也是不快乐的,何苦呢?很多人放下了亲情、友情,等到后来才明白这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可是这些都已经消逝,再找不回来了,因此他们只能空悲叹。不知足常悲,因此我们不要不知足,否则只会令自己后悔。

知足常乐。多想一下自己拥有什么,你会学会知足,同时,你也会快乐起来。唐伯虎曾写下“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与仕途擦肩而过,没有令唐伯虎陷于悲伤,他反而享受起了自己的田园生活。“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的恬适生活令他沉醉,他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所以他是快乐的。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令世人感慨,虽仕途不顺,但他不过分悲叹自己的遭遇,反而豁达乐观,生出了这样一番大境界,如何不令人敬佩?还记得那个“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吗?“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一句话,彻底断送了柳永的仕途,他悲伤过,低徊过,但他最后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在勾栏瓦肆之地浅斟低唱,追寻自己的内心。朝廷只是少了一个小官,却成就了两宋的一位大词人,璀璨了文坛,照亮了宋词的前程。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你会更加快乐。

(得分:50分)。

高分秘诀一。

文章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正反对照分析,层次分明。文章从两个方面分析论证各有特色,前半部分偏于推理分析,透彻、到位;后半部分偏于例证、引证,引述丰富,诗文与分析交相辉映,既有理趣又显情趣,整体议论思路既摆事又讲道理,论证方法变化多样,不失为考场佳作。

(黄助昌)。

高考语文题目分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更多点评,陆续发布!

敬业与乐业。

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主一无适,安其居,乐其业。――梁启超。

敬业者,人恒敬之。

当大清帝国追逐着声色犬马的奢华生活之时,历经百年的京戏艺术却在王子皇孙的把玩下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精神韵味,无依的戏子为成名角儿不惜出卖自己的尊严与灵魂以博得贵人的提拔赏识。梅兰芳自幼便立下志向,只为天下真正爱戏的人唱戏。每次登场,他俊美的扮相下皆是不屈的傲骨与志气。当上海在日军疯狂地屠戮下化为一座绝望挣扎的孤岛,已享誉世界的梅兰芳毅然蓄须明志,拒绝演出,以典房卖画维持生计,只希望自己敬爱一生的京戏,不在日寇的摧残下变质。梅兰芳的敬业,是一颗守护京戏每一抹明艳色彩的责任心,梅兰芳也因此而留香梨园,流芳百世。

乐业者,安其一生。

总有一些作家抱怨:“码字儿好辛苦!”“催稿小编就是催命鬼!”然而郑渊洁却从未因此而挠头烦恼过。他写作时,时而放声大笑,时而泪流满面,刚开始郑老头子还以为自家孩子活活被小编逼成了精神病患者。其实每一位优秀作家都会在写作时享受自己灵感迸发时的激情与欢愉,因为热爱,趣味自然会在笔尖上如泉水般涌动而出。李开复,一生致力于开发研制可以使人们过得更好更快乐的产品,而自己的人生价值亦在新产品的问世时得到提升。若研制优质产品是敬业,那么产品出销后给世界添抹的光彩,便是李开复在乐业中寻得的趣味。

主一无适,安居乐业。

梁启超所讲:“主一无适便是敬。”守着自己的本职不松懈,便是敬,若不敬,则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一遭松懈,多少个孩子随校车一同滚落在地再也无法站起身来;一遭松懈,多少名乘客随电梯一同坠入地狱再也无法伏案工作;一遭松懈,多少个民工睡在漆黑寒冷的煤矿下再也无法看到东升的太阳……一人不敬业,或许不会给自己造成多大损失,却会在无形中画出一道生命的终点线给无辜的行路人。社会是一个不停运转的大机器,缺了谁都不能正常前进。高贵,卑微,贫穷,富有,唯有每一个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松懈,社会才能平稳前行,人们安其居,自然便会乐其业。

老计怀着一颗责任心日行二十公里巡视铁路,是谓敬业;向经过的列车行礼致意享受其中,是谓乐业;久久回响的汽笛声是人们对老计坚守岗位的敬意。同时,列车也象征着社会,在人们各司其职的轨道上平稳安然前行。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新材料作文题目。选材是一个真实故事,我们对人物所做的事情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进行题目分析,第一个,老计每天要走几十里路,这是一个你可以写的角度,第二个,火车经过时老计都会发自内心的严肃地去敬礼,第三个,汽笛声在老计的敬礼中渐行渐远。这里面包含着责任、忠诚、平凡、执着、尊重等话题。沿着这些话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现象,或组织故事或阐发观点都可以。立意主要角度: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定位,人生坐标,就需要为社会、家庭、个人承担一定责任;二、我们的社会是有许多职业、阶层、岗位组成的,只有大家都尽职尽责,尊重自己的职业操守,这样才会形成和谐的社会;三、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执着的追求,可能就会有不平凡的业绩,至少体验到对自己选择的尊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写记叙性文章情节一定要真实感人,描述生动,场面细腻,生发自然。写议论性文章论述要充分,有深度,举例典型新鲜。像“最美司机吴斌”实例很符合这个题目,但人人皆用就会材料雷同,产生审美疲劳。当然,在具体的写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材料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说理要契合主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考语文题目分析

提炼出文章的主题,标题就会呼之欲出。

这是考场作文最常见的拟定标题的招数,凡是仔细琢磨过作文如何拟标题的同学,都能体悟到,一篇文章的写作,首先要建立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无论材料是一个故事几则名句,还是漫画,理解并概括都是最基础的.能力。

二、比喻。

给文章起一个有特色的题目,修辞手法是功不可没的。同样一句话,如果用了修辞在里面,就会锦上添花,效果一目了然。比如说今年高考的作文题目你写了“决战高考”或者“高考我来了”,这就显得很普通毫无新意,同样的命题,别人写“年轻的战场”,大家来分析一下,这个题目用了双关和比喻两个修辞手法,用在了高考是一场好几万人一起拼搏和较量;把高考比作了是一次努力战胜自我、不断挑战的战斗。这样的题目才会增添色彩,拿到高分的几率大很多。

三、引用。

引用是很常见的修辞手法。可以引用古诗词,广告词等一些有寓意很典型的句子,可以进行修改,删繁就简。既浓缩凝练,又可收到诗情画意、富哲理韵味、幽默趣味等不同凡响的效果。

四、比拟。

在标题中运用拟人或拟物的手法,即把物人化或是把人物化,把甲物拟作乙物。恰当地运用比拟可使标题具有思维的跳跃性,给读者鲜明的印象。比如,“中国,我亲爱的母亲”,这句话就是把中国拟人化。将中国人格化,把对中国的浓郁情感呈现出来。

所有的科目都是相通的,都要找到一种最适合的方式,这样才能通过捷径达到成功。

江西高考作文题目及江西高考作文题目出炉

探究,教会了青少年看待世界的方法;探究,有效的保留了青少年心底的一分疑问。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去体会科学,透过科学事实或是真理去验证奇迹,想必这是探究活动受到热捧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更期待着有更多真理被“质疑”后搬来探究的舞台,让知识储备还远远不及前辈的我们去动手,去验证,去见证。

于是我们说,课内外探究,给了全世界青少年一个发现的机会。

年江西省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便是一个集体中的一员——家庭一员。从那一天起,家庭、父母便与我们紧密相随,我们也在那一刻开始了我们一生的学习,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教育。我们的父母便成了我们的老师,在我们的人生中,家庭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古语有:子不教父之过,说的便是孩子如果品行不好,一定与父母有关。其实,今天,当我们观看法制节目时,那些少年犯们,绝大多数走上犯罪道路都与他们的家庭有关。

我还依旧记得,中央电视台某次播放的“法制在线”,记者走访了北京部分少管所采访了那些少年犯,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在说:父母忙,不管他们,所以想到外面玩,就走上了这一条道路。其中有一位少年犯让我记忆最深,那位少年犯因喝酒斗殴而被拘留,他告诉记者,从前,他吸烟、喝酒,什么事都做。记者看着这样一位年仅15岁的男孩,觉得十分不解,为什么这样一个男孩会做如此多的不良行为?男孩说:他的父亲与母亲离异后,把他带在身边,而父亲喝酒、吸烟成性,久而久之,他便学会了。

听着这一则消息,不免让我们震惊,在少管所中有如此之多的少年犯,他们就是因为父母的不良行为,使之走上犯罪的道路。也许有人说,他们中有绝大多数父母离异。其实父母离异并不会给孩子带来多大阴影,哈佛女孩刘亦婷也是生活在单亲家庭,可是她成为了一个优秀人才,并在2002年被哈佛大学录取。她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单身母亲,从小,她的母亲就从各方面培育刘亦婷,着重培养其身心发展。

江西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

今年江西省作文是根据夏明的作品改编的一则漫画作文。

材料由两幅漫画组成,在第一幅漫画中,一位男孩得了100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另一位男孩得了55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在第二幅漫画中,一位原来得了100分男孩考了98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另一位原来得了55分男孩考了61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

这是一则运用对比手法的漫画,有两个小男孩得分的对比,有小男孩得分后待遇的对比,仔细品味,还有暗藏在巴掌与吻中的家长、社会态度的对比。

漫画直接反映的是人们对待学习成绩的态度,成绩高的因为一时失误,挨了批评;成绩低的因为偶有进步,受到表扬。从否定的角度看,人们要综合看待学生的成绩变化。从肯定的角度看,退步要批评,进步要表扬。从深层看,反映的是人们心目中存在的满分意识、及格意识。

从学习成绩推广开来,这可以看做人们评价事物的一种态度,考生可以多方立意,既可以整体立意,谈正确、全面对待一个人的成绩、表现,谈如何教育孩子,谈如何对待进步与退步,也可以谈奖励与惩罚的激励手段;也可以局部立意,谈对追求完美的看法,对及格意识的认识,等等。

这则作文,既贴近了学生实际,从学生最切身的成绩出发,又暗含了对待事物评价的态度、方式,继承了15年作文贴近生活实际,观点发散多元的优点,又能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后,联系社会生活高远立意。

采用漫画作文的方式,考查了学生对漫画的理解能力己联系实际能力,学生要能从自身的成绩跳出去,才能有更广阔的写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