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活动方案设计 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实用5篇)

时间:2023-10-07 08:20:00 作者:紫薇儿 方案 传统节日活动方案设计 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实用5篇)

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统节日活动方案设计篇一

欣赏诗歌《月亮对我笑》

1、在观察、表达图片内容的过程中,理解、学习诗歌。

2、感受诗歌的情境,尝试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实物投影图片供老师操作,图片内容有月亮(各种表情、可移动)、云朵、电视机、小朋友(可移动)、小床等。

1、倾听教师朗诵诗歌,引起兴趣。

(1)欣赏教师操作教具、朗诵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根据幼儿的问题进行讨论。

2、在图片的提示下,学念诗歌。

(1)再次欣赏教师朗诵并轻声跟念。

(2)尝试在图片的.提示下朗诵诗歌。

3、分角色朗诵诗歌。

传统节日活动方案设计篇二

对学生的“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的中华传统文化节日教育一直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月明情意浓,圆圆的月亮、各式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在中秋之夜,人们还爱吃些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幸福美满、甜蜜安康。虽然学生都喜欢过中秋节,但是对这个节日了解得并不深刻,也很难意识到中华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再加上家长在这方面的教育普遍缺失,因此,开展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水平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的中华传统节日教育,既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又能成为提高学生对我们传统文化深刻领悟的有效途径。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增强学生积极投身民族复兴中国梦伟大实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体验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积极投身民族复兴中国梦伟大实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并实际体验。

主题课过程:(播放乐曲《春江花月夜》)

1、教师导入:一曲优美的春江花月夜,把我们带进了静谧安详的氛围中,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浪漫而深刻的民族,对月亮带给人们的神秘充满着无数绝妙的想象和联想。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一颗探究的心,走进月亮文化,探究月亮的奥秘吧!希望在座的每一个小组都能够闯过三关,登上月亮船,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2、话说中秋

(1)由学生介绍中秋节的由来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介绍自己家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4)师生共同参与: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3、合作探究 展示成果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的成果吧:

第一类:手抄报、科幻画等形式呈现

第二类:资料展示(对联、成语等)

第三类:诗配画画配诗展示 。

第四类: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2)你做我猜共唱月(将活动分成四组形式,由组长抽签领任务,而后表演。)

4、结束语:几番展示,几番拼斗,我们看到了大家两周自主学习的热情。同学们,科学与文化是一对孪生姐妹,我们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祝愿你们永远都能像本次活动这样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那么成功的人生必将永远属于你!

1.活动结束,组织学生座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及期望。

2.活动总结与评价

知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有利契机。

1.在活动中自主研究。“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形式非常多,也非常富于变化,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才能发现问题,探求最好的活动效果。

2.在合作中逐步成长。“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当我们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需要指导时,就会有一个强大的“参谋团”――家长和教师做后盾。这个本身也是一种教师家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和家长也从中得到了很好的传统文化知识熏陶。

传统节日活动方案设计篇三

1、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知道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什么时候开始过中秋节。

2、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来收集资料,并学会分享交流资料。

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以及一些中秋节的图片。

一、导入。

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那些节日吗?

二、向幼儿介绍中秋节,包括时间,来历。

1、教师请幼儿介绍,并请其他幼儿倾听从中知道了哪些,与别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师介绍自己的材料,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三、扩展幼儿经验,并介绍中秋节的习俗,让幼儿了解更多。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吗?

师:除了吃月饼,我们还干什么呢?

四、教师像幼儿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

老师:“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识,那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1、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

2、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从哪获取知识:方法及渠道。

主题活动二:制作月饼

活动要求:

(1)在活动中,家长放手让孩子去做,家长只是起帮助指导的作用。

(2)进入活动室,要小声说话,以不影响他人为原则。

(3)活动结束后,整理好所有的东西,物归原处。

(4)准备好制作月饼的材料(擀面杖、面板、模子、月饼馅),油面和水面统一准备。

活动过程:

(1)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月饼。

(2)将做好的月饼放入烤箱中。

(3)户外传统游戏——贴膏药、切西瓜,共同参与。

(4)室内游戏——抢椅子,家长和幼儿分开游戏。

(5)品尝月饼。

传统节日活动方案设计篇四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赛龙舟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3.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编蛋网、缠五色线、做绿豆糕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4.体验并学习几个简单的传统礼仪基本动作:揖礼(问候)、附手礼(站)、叩首礼(坐)、执手礼、鞠躬礼。

1、端午节的故事ppt;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针、线;包粽子的材料:糯米、苇叶、线绳;编蛋网、缠五色线的材料:绳线、五彩线;做绿豆糕的材料:面粉、馅料。

3、汉服几套。

4、联系几位热心的家长代表,帮忙完成制作活动。

一、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位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和我们一起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鼓掌欢迎!

二、家长代表结合ppt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有关风俗。

三、学习几个传统礼仪基本动作:揖礼(问候)、附手礼(站)、叩首礼(坐)、执手礼、鞠躬礼。请个别小朋友穿上汉服进行表演展示。

四、端午节赛歌会,请各班的小朋友们表演朗诵端午节的儿歌。

大四班: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大班孩子穿上汉服表演)

小一班:五月五,是端五。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端午文化我知道”亲子活动,请几组家庭代表分小组分别展示端午风俗表演。

第一组:包粽子。

第二组:做香囊。

第三组:编蛋网。

第四组:结五丝。

第五组:做绿豆糕。

六、活动结束,向参与的家长代表表示感谢,并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传统节日活动方案设计篇五

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1、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并能用歌声表现民歌的欢快风格。

2、在学会秧歌舞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来表现歌曲。

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幼儿学习过秧歌舞

1、欣赏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1)再次欣赏歌曲。指导语:歌里唱了什么?再仔细的听一听。

(2)在提问和重点欣赏的过程中,解决学唱歌曲中的问题。

(3)集体演唱歌曲。(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在学会秧歌舞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动作。

(2)自由跟随歌曲进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