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总结报告 供应商管理经验

时间:2023-08-02 08:45:30 作者:江sx 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供应商总结报告 供应商管理经验篇一

在市场经济推动下,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能否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在交付、产品质量、提前期、库存水平等方面都影响着企业采购是否成功。供应商管理体系有助于规范公司对供应商的管理,既满足采购项目预定的技术、质保和商务要求又能够实现成本最小化,建立并保持顺畅的采购供应渠道。从而为公司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 供应商管理的定义与目的

供应商管理是指对可以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材料、设备、工具及其他资源的企业的了解、选择、开发、使用和控制等综合性管理工作总称。

供应商管理的目标包括:获得符合企业质量和数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以最低的成本或的产品或服务;确保供应商提供最优的服务和及时的送货;发展和维持良好的供应商关系以及开发潜在的供应商等。

2、 供应商管理的重点和意义

供应商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供应商的初审、供应商档案信息管理、供应商评价、供应商退出和对相关信息的查询分析。供应商初审和供应商评价是供应商管理工作的重点,因为供应商的初审对企业采购和成本控制有直接的影响,而供应商评价则是对采购业务最有效的支持和监督。

供应商的初审工作通常由供应商管理部门主导,同时需要财务部、技术管理部和质量管理部等相关部门的协助,对供应商的资质、物料的供货质量等做出细致的审核。合适的供方和供货信息才纳入供应商档案信息的管理范畴。系统对初审流程的支持还可与工作系统衔接,按供应商的种类区分参加审核的部门和流程,以适应不同企业的多种管理要求。

供应商评价是对供应商管理的有效支撑和支持,评价方法的科学合理尤为关键。我们在处理供应商评价时以优先考虑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内的量化数据为原则,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努力做到科学、合理和公正。在评价时,主要会考虑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付时间、供货价格和售后服务几个方面,系统内可以取得的数据包括采购到货的质检合格率、采购合同时间、到货时间、采购价格,对服务指标的评价则需要物料接收部门的配合,填写服务评价表格,这部分的权重也会按照物料种类的不同有所区分。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质检合格率和价格指标的分数时,需要考虑数量的因素,避免供应商因供货次数少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3、 供应商管理的要求:

企业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开发有潜质的供应商,对供应商的队伍进行培育和壮大,以避免出现独家供应商的现象,也有助于及时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最终实现不断推陈出新,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优产品和服务的目标。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并将优化采购流程,提高采购运作效率和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

应及时更新维护供应商数据。建议每年更新一次,对供应商信息变更随时进行维护,用户、技术及质保部门、尚无人员应及时反馈供应商信息及其表现,确保供应商信息准确、有效。

加强对相关评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评审组人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所选择供应商水平和质量。因此,应大力提高内业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提高评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供应商管理在如今企业发展中的地位逐渐突出,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从供应源头打好基础,做足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健康顺利的发展壮大,才能使企业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供应商总结报告 供应商管理经验篇二

为规范供应商管理,建立安全、稳定的供应商队伍,防止外购原材料、零件、设备的原因发生安全事故,保护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办法适用于向公司长期供应原辅材料、零件、部件及带给配套服务的厂商。

各单位采购部门负责本单位对外采购。负责供应商资质鉴定、信用等级评价、产品质量等。

4、1管理原则和体制

4、1、1各单位公司采购部门对供应商实行管理,生产、技术等部门予以协助。

4、1、2各单位采购部门可对供商评定信用等级,建立供应商目录,根据等级实施不同的管理。

4、1、3各单位采购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不合格的解除长期供应合作协议。

4、1、4对选定的供应商,各单位可与之签定采购协议,在协议中具体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双言互惠条件。

4、2供应商的评定资料

4、2、1资质鉴定,供应商应带给相关资质证明,具备合法性。

4、2、2产品质量水平评定。包括:(1)物料来件的优良品率;(2)质量保证体系;(3)样品质量;(4)对质量问题的处理。

4、2、3交货潜力评定。包括:(1)交货的及时性;(2)扩大供货的弹性;(3)样品的及时性;(4)增、减订货货的批应潜力。

4、2、4技术潜力评定。包括:(1)工艺技术的先进性;(2)后续研发潜力;(3)产品设计潜力;(4)技术问题材的反应潜力。

4、2、5服务评定。包括:(1)零星订货保证;(2)配套售后服务潜力;(3)服务态度。

4、2、6合作状况评定。包括:(1)合同履约率;(2)年均供货额外负担和所占比例;(3)合作年限;(4)合作融洽关系。

4、2、7价格评定。包括:(1)优惠程度;(2)消化涨价的潜力;(3)成本下降空间。

4、3供应商评定步骤

4、3、1采购部进行市场调查,拟出至少3家具备资质和潜力的单位。

4、3、2由采购部组织相关人员组成的评选小组,对拟订的供应单位进行实地考查,构成考查报告。

4、3、3依据考查报告,采购部确定供应商排行顺序,建立供应商资料。

4、4采购部每年组织对供应商进行重新评估,不合格的进行淘汰,同种采购商品的供应商至少应持续3家。

4、5采购部可对供应商信用状况划分信用等级,对最高信用等级的供应商,可进行优先选取和优惠待遇。

4、6管理措施

4、6、1各单位对重要供应商应定期进行实地考查,掌握供应商生产、管理状况。

4、6、2各单位对购入物品应进行检查和分析,随时掌握商品质量。

4、6、3各单位应用心开发新的供应商,减少对个别供应商大户的过分依靠,分散采购风险。

供应商总结报告 供应商管理经验篇三

供应商管理体系包括供应商管理方法、供应商竞争机制、供应商选择机制、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合作机制,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可保证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实施。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如何做好供应商管理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经典理论告诉我们,20%的供应商需要80%的管理精力。在供应商管理中,并不是每个供应商都需要同等的管理关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上,加强管理的针对性,提高管理效率。在上述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对供应商的重要性进行分类,找出关键的少数供应商,进行重点管理。我们依据下述比例,对供应商进行abc划分。

在保证供应方面,对这三类供应商的要求是一致的。但a类供应商,为公司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供应且数量少,对其加强管理是降低采购成本的潜力所在,所以要投入主要精力,进行重点管理。而对于bc类供应商,因其所提供的物资比重小、数量多,他们不是降低采购成本的重点,可以作一般管理。

但是,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abc分类管理无法真正反映供应商提供的物资的重要性和物资市场的复杂程度,假如某些c类供应商,提供市场上的短缺物资,就要对其做重点管理,假如某些a 类供应商提供价值高但为买方市场的物资,可采取简**理方法,以节省成本。在应用abc分类管理方法的同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切实做好供应商的管理工作。

一般来说,对于供应商的选择,既可以选择独家供应,也可以选择多家供应。独家供应易于管理,也可能享受比较大的优惠,但不容易把握市场动态,容易出现缺货。要有意识在供应商之间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供应商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价格水平等方面不断优化。对同一类产品,选择两家供应商来供应,一个作为主供应商,另外一个作为辅助供应商。在运行过程中,以一定时间段分别对其进行评价,如果主供应商的平均分数低于辅助供应商,就互换角色。

同时,在供应商管理的过程中,在保持供应商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在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基础上,也要建立一套得力的监控措施。如一旦供应商出现一些可能发生问题的'苗头,就要在进货检验过程中,作好检验记录,退还不合格品,甚至追究赔款或罚款,督促供应商改进。把这样一个控制机制引入供应商管理中来,不仅有利于采购方的管理,同时有利于供应商的发展。

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的系统研究始于1966 年dickson的工作,1991 年weber 总结dickson的研究工作,认为产品的质量、价格和交货准时性是选择供应商的三个重要要素。所以,管理人员在实际的供应商选择中,不仅要考虑成本,同时应考虑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和其他因素。

采购方、供应商是同一个价值链的两个节点成员,这个价值链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这个价值链上,产品与服务的最低消费者对成本、质量、服务等要求成为链中所有参与成员共同追求的绩效管理目标。作为链上的成员,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兼顾其他成员的利益,保证自己的合理利润,才是链上各成员发展的长久之计。采供双方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利益准则,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采购方、供应商良好的合作关系使采供关系逐步摆脱了传统模式,逐渐形成有利于采供双方共同获益的新的关系模式。

总的来说,供应商管理是一种改善采购方与供应商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供应链上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链的运行速度,同样,位于供应链关键节点的供应商管理也不是独立于链外的工作,正如许多组织感受到的一样,基于传统的采购———供应商关系模式的影响,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牵涉到诸如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问题,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另外,从实际运作角度来看,供应商的管理要求有大量的供应商信息作为基础,而供应商信息获取的途径不同又有可能出现获取信息的不完整性和不对称性,造成供应商档案建立的困难,这是一项需要专门研究的工作。最终,如果一个组织能够很好地吸收供应商管理的理念,这个组织将会看到在利润、客户满意度等多方面获得提高,进而提高该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1.供应商管理的办法

2.供应商的规划管理

3.供应商管理方法

4.如何做好中层管理

5.如何做好绩效管理

6.供应商管理战略分析

7.供应商质量管理规定

8.战略采购下供应商的管理

供应商总结报告 供应商管理经验篇四

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界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热点,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商的综合评价选择研究更是成为影响供应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供应商管理经验的范文,欢迎阅读!

在市场经济推动下,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能否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在交付、产品质量、提前期、库存水平等方面都影响着企业采购是否成功。供应商管理体系有助于规范公司对供应商的管理,既满足采购项目预定的技术、质保和商务要求又能够实现成本最小化,建立并保持顺畅的采购供应渠道。从而为公司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 供应商管理的定义与目的

供应商管理是指对可以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材料、设备、工具及其他资源的企业的了解、选择、开发、使用和控制等综合性管理工作总称。

供应商管理的目标包括:获得符合企业质量和数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以最低的成本或的产品或服务;确保供应商提供最优的服务和及时的送货;发展和维持良好的供应商关系以及开发潜在的供应商等。

2、 供应商管理的重点和意义

供应商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供应商的初审、供应商档案信息管理、供应商评价、供应商退出和对相关信息的查询分析。供应商初审和供应商评价是供应商管理工作的重点,因为供应商的初审对企业采购和成本控制有直接的影响,而供应商评价则是对采购业务最有效的支持和监督。

供应商的初审工作通常由供应商管理部门主导,同时需要财务部、技术管理部和质量管理部等相关部门的协助,对供应商的资质、物料的供货质量等做出细致的审核。合适的供方和供货信息才纳入供应商档案信息的管理范畴。系统对初审流程的支持还可与工作系统衔接,按供应商的种类区分参加审核的部门和流程,以适应不同企业的多种管理要求。

供应商评价是对供应商管理的有效支撑和支持,评价方法的科学合理尤为关键。我们在处理供应商评价时以优先考虑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内的量化数据为原则,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努力做到科学、合理和公正。在评价时,主要会考虑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付时间、供货价格和售后服务几个方面,系统内可以取得的数据包括采购到货的质检合格率、采购合同时间、到货时间、采购价格,对服务指标的评价则需要物料接收部门的配合,填写服务评价表格,这部分的权重也会按照物料种类的不同有所区分。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质检合格率和价格指标的分数时,需要考虑数量的因素,避免供应商因供货次数少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3、 供应商管理的要求:

企业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开发有潜质的供应商,对供应商的队伍进行培育和壮大,以避免出现独家供应商的现象,也有助于及时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最终实现不断推陈出新,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优产品和服务的目标。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并将优化采购流程,提高采购运作效率和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

应及时更新维护供应商数据。建议每年更新一次,对供应商信息变更随时进行维护,用户、技术及质保部门、尚无人员应及时反馈供应商信息及其表现,确保供应商信息准确、有效。

加强对相关评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评审组人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所选择供应商水平和质量。因此,应大力提高内业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提高评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供应商管理在如今企业发展中的地位逐渐突出,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从供应源头打好基础,做足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健康顺利的发展壮大,才能使企业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章 回归基本面

回归基本面,本是个金融投资方面的说法,是指对宏观经济、行业和公司基本情况的分析,包括公司经营理念策略、公司报表等的分析。它包括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这怎么看起来更玄?怎么能叫回归基本面呢?炒过股的人就很容易理解,当那么多关于大盘走势,个股走势分析的声音传来,那都是针对股票的外在表现,很多觉得自己是资深炒家的人,把眼睛从大盘上收回来,跟踪上市公司本身的业绩和管理变动信息,判断买其股票的潜力。由于把眼睛从外面的大盘收回来了,回归股票背后具体某家企业的经营状况,或者政府发布的有关政策,那是直接影响股票涨跌的,所以称为回归基本面。

我们前面几个帖子里,也是在讲回归基本面,回归得很彻底,干脆就不看供应商了,而是回归我们交给它做的产品的固有特性,那是我们自己应该清楚的。

但是对于供应商质量管理,我们当然不能说,其工作内容就是掉转枪头“管理我们自己的研发或工程部”,如果这样的话,供管人员直接就被炒掉了,供管人员终究还是要拿供应商下手的。 在对自身产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一个共识就是要辅导供应商的制造过程质量保证,于是又要面对一大堆的过程设置和控制工具了,此时我们需要再次回归基本面,来回答"如何辅导供应商"这个问题。

防错是对既有的产品或制造过程的一种优化,例如采用防错技术来进行精益优化,或者采用防呆从产品自身着手降低后续制造的不良可能性,优化是一种补丁式思维,”防错技术“这几个字似乎是将其放到了比工艺更高级的技术层面。

事实上,防错基本到何种程度?防错不但只有术,它也综合了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最基本的道,它几乎就是产品设计的大部分或者是过程设计的全部(有没有搞错?)

这句话,自己出力气开过工厂的人,哪怕是个“生产作坊”,只要总结一下就会明白,就算从来没有接触过质量管理的概念,对这个都会有体会。

模具首先要让别人能”干出活儿来“,也就是员工每次钻孔或注射树脂,只采用一致的固定动作,就可以做出成批的产品来,而且效率要足够高,在正式设计之前,我拿最原始的办法做了几个根本不能称之为工装的”土造“模具,加工使用全手工操作,但是“裸奔”的结果是发现,就连两次加工想连续和不出错都是不可能的,第二次状态就变化,动作根本不可能一致,而且树脂封装每次脱模后在模具上都有残留,需要手工清除,而且灌装的量根本就控制不到,于是我就知道了,正式设计的模具要如何防止每次加工之间的反复修正和重调,能够让工人用一致性的动作连续生产,根本不用操心每操作一次就要重调一次,否则连续做出两个合格品都难,更别说批量一致性和效率了,我当时才二十四五岁,哪里懂得“防错技术”这个词?甚至对质量保证都只能解释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跟农民创业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这种原始朴素的工艺设计,它就是防错,反过来也一样,防错设计也就是工艺设计。

换句话也可以说,防错水平相当于前面说的“裸奔工艺水平”,是工艺底层的事情,不是打补丁。

小有小的防,大有大的防,彼得杜拉克作为现代管理学的大师和权威,说了一句话,高层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带领组织渡过危机和风险。高层领导的首要任务按照习惯的说法不是带领组织创造利润吗?或者制订并实现战略目标?彼得杜拉克是胡说的?当然不是,利润或目标都有主观的成分,只有风险和危机,才是客观的,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它总会存在或出现。制订个战略和利润目标并不难,能不能实现要看突破潜在风险的能力,即使人人都能确定战略和利润目标,哪怕是精心设计了几个月写出来的,也不是人人都能变成成功的高层管理者,如果是那样的话,谁都成了韦尔奇,谁都成了比尔盖茨,那还会有韦尔奇和盖茨吗?所以他这句话也是回归了客观基本面。 当谈到“如何针对供应商的制造过程进行辅导”这个问题时,基本面就是辅导他们如何防错。防错技术是“术”,作为sqe可能并不精通,但是防错的道,如果吃透了也能办事,就算是面对一条已有的生产线来打补丁,也是回归基本面。

我们看看防错的基本原则,又朴素,又熟悉:

1.事先知道可能的缺陷

2. 缺陷在哪里发生,为什么发生

3.在缺陷发生前消除原因

4.在缺陷发生时能发现

5.防止缺陷流到客户手中

这五个原则不但节节相扣,构成循环,而且是动态循环,有递进关系,紧抓这几条要求就可以了,操作起来就可以精于心,简于形。

对于1. 在早期阶段,要告诉他们可能发生的缺陷,当然他们自己也会识别出一部分,但是他们识别的往往因为对产品特性和功能不完全了解而有很多盲区,我们把自己眼中的缺陷告诉他们,什么叫简于形呢?不管事先内部用了什么技术工具来分析潜在缺陷,fmea也罢,还是别的什么,形式都不重要,在告诉供应商的时候,就一张形式最简单的列表就行,12345678......,甚至连表格线都可以不要,关键在于列出缺陷的内容,双方把识别出的缺陷放在一起,制订一个共同的缺陷列表,作为防错的基础,如果后续出现了新的没有识别出来的缺陷,随即添加进去,进行双方的再认识,和fmea的动态原理是一样的。

对于2.只要1做了,2只要由供应商识别出该缺陷与什么工序因素有关,写在后面,出事情了直接到该位置找原因。

3,如果2做了,位置都知道了,就可以采用防错设计来消除原因。

4.如果设计工艺条件确实有限,那么还有另外的防错设计,那就是当缺陷发生时,让它能被知道,尤其是被现场员工知道,那就需要把前面的缺陷告诉相关位置的员工(等于在员工手里放一个防错小循环,做起来还是写一些字,并告知员工,在哪写?wi。无数工厂,包括优秀的工厂,wi有做得很好的,唯独在上面就看不到一行字:“如果你做不好这个工序,最终产品会有什么缺陷”。)

5.最后,因为防错本身也有固有的风险,风险总存在不可知性和不确定性,当缺陷还是出现了,知道也知道了,还有后续的检查措施来过滤掉,不让它们流出到我们的手中。

回归基本面一看,我们要辅导供应商针对制造过程做的,就是这点事,落实工序防错五原则这点事,比审核并完善iso9000,开展质量目标管理,向供应商推广6sigma,推广统计技术不知道要基本多少倍,就这个防错循环,用在供应商辅导就足够用了,而且并不要从根本上了解供应商的核心工艺,他们采取什么防错技术。

那是他们的事情,只要我们抓住最终要防的是什么,只要我们能看到他们做了防的动作和设计,并确认效果。

对外形式简了,不让供应商做大量文件报告,也不会烦到人家作假应付,对内未必要简,就“对供应商开展全面防错”,找些网上那些搞得很复杂,很有技术含量的防错培训教材,扩展成工作计划,再弄个漂亮ppt,拿给领导可有面子了,本质上它在哪里”有面子“了呢?防错五原则可全都是发生在货出到我们手里之前的。有预防意识的人,比懂逼着供应商写8d的人,在领导心目中薪水高,实在点人总要加薪升职吧。

第二章 与供应商的沟通技巧

一个朋友来家吃饭,以前他曾经是一个著名食品公司的生产经理,后来自己创业了,他问我以前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不想说太多,就说是在外企采购中心和供应商打交道的,没想到他一边在吃,一边头都不抬说:“你们那就是搞情报的!” 我明白,总算有个人一句道破了本质。

如何算搞情报的?这个情报应该说是信息。信息包括很多方面,有项目信息,计划信息,物流信息,质量信息。在供应关系里,等到不顺畅已经发生或者质量问题已经发生再处理,已经晚了。信息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说法,玩转信息,需要的首先是敏感度,一些不太引人注意的东西,往往隐藏了重要的信息。

在16949里面,8.2.1.1顾客满意度补充中提出的绩效指标有一项:“与质量和交付问题有关的顾客通知”。该指标必须被监测。在通过ts16949认证的企业里,这一条如果被覆盖了,往往也就是覆盖了一个条款形式,写在了文件或表单里,交付方面还有个实际行动,交不上货了,当然是不想通知顾客都难,但是质量问题的提前通知,就是灰色地带了,由于这一条是在顾客满意度范畴里,所以也经常不被注意。

但是对于采购方,如果真的抓住了这一条,就能开展情报战。本文讲的这个例子,仅供参考,看能不能带来一些启发。

那时候我主要负责汽车产品项目,是从客户服务,到项目跟进,oem/供应商管理,一体化的。但是公司业务有所拓展,一些消费电子产品也开始导入。在和汽车客户打交道的时候,都会收到他们发来的客户满意度考核办法。手上收集得多了,就发现,毕竟都是大公司,都包含了“顾客通知”一项。灵机一动,抓起电话,挨个供应商打了个遍,主要是给那些消费电子产品有关的打,汽车零件的一般都有所了解。

以下是其中一个电话的内容:

我:"老岳!这段时间不见你了,想你了!” (老岳是该公司的副总,负责除生产之外的所有事情,关系很好了,说话随便得很。)

老岳:"啥时候过来呀,喝两杯!“

老岳:"这是什么话?我没出问题你找我干什么?”

明白不?“

老岳:”你又搞什么新鲜的?"

我:“你先去看看再说!”

老岳去了,当天下午..........

老岳来电:“steven,你是不是昨天吃什么东西吃错了?”

我:"咋地啦?“

老岳:”产品真出事了!我发邮件给你了”

我看了看邮件,里面有图片,电话打过去。”啥情况?’

我:“污染有多严重?”

老岳:“和时间有关,越放,变白的面积越大。”

我:"是腐蚀了还是别的现象?能擦掉不?”

老岳:”那是那是,我现在该怎么办?"

老岳:“好的好的,现在怎么办?”

我:” 我不管你是去买也好,找也好,你去找这几种东西,清凉油,风油精,液态石蜡,其他的你能想到什么也可以,你立刻做几个试验,找能浸润表面的这些液体涂到发白的位置,看哪种能覆盖,并把后续发白的吸收了!当然要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效果持续到过了昆山iqc。

两天之后,老岳说又确认了一次,效果还在,我不认为我有必要到工厂去,量他也不敢再含糊。

我:“少来这套,有邮件给你!”

以下是邮件内容:

客户告警接口---你

老岳看完了问;"这不是16949实施项吗?“ (他是体系高手)

我:”你知道就好!“从那以后,老岳那个告警电话是持续不断,不光是产品方面的,连我们公司其他部门跟他们说了什么,包括工程部门强令供应商秘密改物料,我全知道。。。。。其他的供应商也尝到了提前告警的甜头,我也就不怎么需要去工厂了。

对于习惯了阳光总在风雨后的人来说,不妨考虑一下,让信息跑在问题前,但是信息是通过合适的沟通方式传递的,信息才是真正的筹码,才是最有力的管理工具。

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众所周知,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定义为供需双方在一定时期内的信息共享、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一种战略性协议关系。从这篇论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相较于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供应链合作关系从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到销售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买卖关系,而是巩固供应链上各个企业密切配合,促进企业之间的互补交流和发展,从而转向一种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

1、实现信息共享,实现双方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达到双方之间共同诉求和目标

3、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

4、降低企业之间可能出现的侥幸思想和投机行为

5、降低外在因素可能造成的风险

6、集中企业精力发展巩固自己的核心业务

7、强化解决双方可能出现矛盾的能力

8、共同参与产品开发,实现双方之间的技术集成

9、形成规模效益,降低成本

10、降低库存水平,减少管理成本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认为我们在看到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诸多优点,也不能忽视可能存在的风险。

1、可能产生过分的依赖一个合作伙伴,当该伙伴不能满足期望要求时候会造成惨重损失。

2、企业可能对于战略合作关系的失控,过于自信,合作伙伴过于专业化而降低自身的竞争力。

3、合作伙伴选择不当,腐蚀企业利润,失去与其他企业合作机会,抑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合作伙伴与企业形成长期的合作联盟,是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合作伙伴选择适当与否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到企业的合作竞争战略目标的实现,合作伙伴选择的适当,实现双方之间的默契与信任,达到低成本,高质量的合作效益,能够规避其潜在的风险,实现双方的共赢,达到企业预期的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反之,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局面,冲击企业的竞争力,降低企业的利润,给企业管理带来高风险,为了降低这些风险,企业要慎重选择战略伙伴。

那么,企业要如何选择合适的战略伙伴呢?

1,该篇论文中,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其首当其冲的观点,认为在业务及管理方面有自己的实力,才能集中精力去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及核心业务,实现“强强联合”,那么我是极认同该观点的,这样,企业能够发挥双方的优势,及时的获取市场信息,开发新产品,与高质量的客户建立长期关系,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服务,实现高效的物流。根据我这学期所学的《供应链管理》,我认为在基于根据竞争力来选择合作伙伴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依照合作对象的竞争力的不同,把合作伙伴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针对设计能力、特殊工艺能力、柔性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竞争力的区别,分析是否能对供应链的增值作出贡献,以此来划分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企业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如果是长期合作,那么就需要合作伙伴能够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如果只是短期合作,只需选择普通合作伙伴即可,这样能够实现成本最低化,如果是中期合作,那么就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

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价格因素也是企业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3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在选择供应商时候,可以把质量因素、交货周期因素、交货准时性因素、品种柔性因素作为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考量因素。产品质量是供应链生存之本,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交货周期越短,企业对市场反应速度越快,市场反应灵敏度越高,交货准时,能够实现生产商的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及时性,品种柔性适应消费者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达到占有市场和获取利润的目的。

以上便是我阅读论文后的心得与体会,谢谢。

供应商总结报告 供应商管理经验篇五

一、对公司所需的各种原料的生产厂家要广泛的进行信息收集和了解,对有实力,有信誉的原料生产厂家列入供应商储备登记表,并逐步收集各类相关资料予以备案。以备供应商选择时参考。

二、各类供应商选择,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特别是关系到安全生产的大宗原料、重要备件的a类供应商,要全部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及实地考察,索取各种证件资料,如税务登记、工商登记等资质证明,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危险化学品还要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并对所供原料进行现场取样分析;b类原料供应商在完备以上资料后,可送样品来公司进行分析验证,部分供应商进行现场考察;其它供应商要求资料齐全。资质、资料不齐全供应商选择的否定条件。

三、经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签订供应商合作合同(有效期为一年),并建立供应商档案,各种资质资料装入供应商档案中;供应商档案内的资料要不断的更新,随时记录供应商的最新信息资料。

四、根据供应商的'评价办法,每年对全部的供应商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价(遇特殊情况可缩短评价时间),达不到要求的给予淘汰;合格的给予续签合同。

五、供应商评价条件:

1、产品质量;

2、技术服务;

3、交货速度;

4、对用户的需求能否作出快速反应;

5、供应商的信誉;

6、产品价格;

7、延期付款能力;

8、销售人员的素质(才能、品德);

9、相关资料的优劣。每项分优秀、良好、较好、差、极差五个等级,从四分到零分依次递减;36分为满分,低于22分淘汰,详见“供应商评价准则”。

供应商总结报告 供应商管理经验篇六

对供应商合理评定和选择,确保供应商具备提供本公司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提供本公司产品生产用原、辅物料及测试、设计、生产工具、设备仪器的合格供应商名单增加、删除、更改、提供其它与品质无直接关系的供应商不受本办法的控制。

(一)供应商来源的控制

1.《合格供应商名单》原则上是针对生产厂商而非销售商,如果工程部经理认为需要时,可以同时列明厂商的原料编号,如果只列明生产厂商,则任何能供应该生产厂商产品的销售商,均视为合格供应商。

2.如某销售商为生产厂商指定代理商,则该销售商代表生产厂商。

3.每种物料可以有一个以上合格供应商,工程部产品开始人员认为需要时,可以在产品bom表上列明某项物料的特定合格供应商,该供应商必须是《合格供应商名单》中的。采购、检验或生产部门作业时都应考虑供应商是否为bom表中列明的合格供应商。

4.《合格供应商名单》记载于电脑系统中,由工程部经理负责名单的增加、删除、更改。

(二)供应商的评估/选择标准

1.新供应商由采购发出《供应商信函调查表》,供应商填妥回传,正本采购部保存,副本分发品管部及工程部。

2.品管部经理在可能的情况下,派员到供应商生产现场考察其品质运作,对其品质体系进行评价并记录于《供应商品质体系调查表》中。

3.如该供应商以前曾供应过其它物料,可以依其以前表现评估。

4.对未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的新供应商,除非产品开发人员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该供应商提供的物料符合品质要求,否则工程部经理应要求采购人员进行小量采购作试产之用。对此物料的采购申请,申请人应在单上注明。

5.当物料试产后《无件试验报告》反映结果合格,由工程部经理决定是否增加该供应商为合格供应商,增加程序见本程序(四)之4点。

(三)供应商表现的评估

1.由品管iqc填写《供应商品质表现评估表》,依“进料检验程序”对供应商来料进行品质评估。

2.进料检验时,若iqc发现并非来自合格供应商的来料,或合格之销售商提供并非合格生产厂商的物料,亦判定来料不合格。

3.由采购部及计划部每月填写《供应商价格、交货表现评估表》,提交经理审核,并决定是否要求工程部经理更改供应商。

(四)供应商的更改

1.工程部经理决定更改合格供应商时,由产品开发人员发出《物料更改通知单》,经工程部经理批准后更改电脑系统内之相关资料。

2.《合格供应商名单》以电脑中存储本为准,由工程部依《物料更改通知单》进行控制,任何电脑打印表单只限打印当天参考。

3.如属删除某供应商,则心须于《物料更改通知单》上列明删除该供应商后本公司物料处理方法。

4.如增加产品用料中的合格供应商,而该供应商不属《合格供应商名单》内,则填写《物料更改通知单》时,同时更改产品bom表中相关物料及将该供应商列于《合格供应商名单》内。

5.如为一供应商代替另一供应商,则视为增加一供应商,另一被删除,程序同上述之3、4点。

6.由品保部经理复核本程序之3中物料处理方法的效果,并填于《物料更改通知单》正本上。

7.工程部经理每三个月派员核查电脑系统中存储之《合格供应商名单》,确保正确无误,核查结果工程部保存至少两年。

(一)《合格供应商名单》

(二)《供应商信函调查表》

(三)《供应商品质体系调查表》

(四)《供应商品质表现评估表》

(五)《供应商价格、交货表现评估表》

(六)《供应商总体表现评估表》

(七)《物料更改通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