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题目优质

时间:2023-06-23 12:05:20 作者:曹czj 毕业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题目优质篇一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自我能力、兴趣、职业观念的自我认知,是在对个人和外部环境分析基础上的个人发展规划,是为实现个人事业发展目标而确定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是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成功的重要管理活动。

关键词:

团队精神;职业目标;职业生涯

1、方向是前提

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是个人理想与社会实际的结合,是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的合理且可行的生涯发展方向。只有把自身因素和社会条件做最大程度的契合,才能在现实中趋利避害,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具实际意义。

在认识自我和现有环境的基础上,还应考虑社会发展的要求。所选择的行业如果是社会饱和或即将淘汰的,未来就业机会就会十分渺茫,职业规划在起步上就失败了。由于社会人才需求、劳动力市场变化发展的不确定性,衡量社会需求以及发展前景不是简单的事情,因而在确定目标时,应综合权衡、统筹考虑,只有弄清楚了市场需要什么,自己想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等等这些问题,才能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

2、兴趣是指引

在选择职业定位时,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由于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所学专业与兴趣不一定能够完全吻合,这就需要协调专业与兴趣之间的关系,积极扩充个人知识结构,找到专业与兴趣的结合点。兴趣是人最初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从事一项感兴趣的工作才能给人以满足感,职业生涯也因此会变得妙趣横生。其实在工作中并不缺乏乐趣,只是缺乏发现乐趣的眼睛。

兴趣并非与生俱来,兴趣可以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培养。培养兴趣,从而愿意深入学习和研究下去。寻找到出自己愿意做的工作,接受有针对性的培训,并且下功夫刻苦学习,培养对这一内容的兴趣,是建立快乐学习和工作的前提。

3、知识是基础

知识是成功的职业规划的基础,但拥有知识并不能决定一切,特别是在知识快速发展和飞速膨胀的今天,个人能够学习和接受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选择学习什么和怎么学习都很重要。

第一,不要沉搦于旧知识。要紧紧跟住行业技术发展的潮流,不要耽于既有的知识、技术。第二,要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充电是好事,所参加的职业培训课程必须和其职业发展方向相一致,不仅不背离其规划的未来职业前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要加速实现短期内既定的职业目标。第三,要注意结合实践,重视技能实践,而决不仅是书本知识。第四,要有意识提升管理能力。国内缺乏的是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并驾齐驱的人才。即懂得运用目标管理技术又掌握核心技能的人才,具有向管理岗位转型的优势,而向管理岗位的成功转型是完成职业生涯转型的关键。

在结合自己的职业取向、现有能力的基础上,应有计划地利用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各种条件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个人能力提高了,才能逐步达到自己设定的职业目标。

4、计划是保证

明确的实施计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保证。只有向既定方向不断的努力,才能够脚踏实地的走向成功。

首先要制定明确的职业发展实施计划,每一年、每个月该学习什么、该完成什么、该有什么收获都制定详细的计划步骤。这需要确定自己目前的知识与技能清单,寻找专业所要求具备的知识、技能之间的差异,然后对这些差异的知识、技能进行训练和改善。制定实施计划时要考虑:越是临近短期的计划,越是要制定详细,长期的计划可以没有那么具体,但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其次要掌握好工作进度,坚持执行。再好的实施计划,不执行就是废纸一张。这需要依靠个人的意志品质,外人很难给予太多帮助。在执行过程中要时刻检查计划执行情况,随时根据变化调整计划,并进一步细化各个阶段的计划。这种看上去刻板的行为,实际上能够发挥很大功效,早期可能会因为要强迫自己按部就班的执行而非常难受,但经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渐渐适应并如鱼得水,这是一种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的行为,一旦形成习惯,反而会让人生活的更加舒适,减轻不必要的压力和烦恼。

5、能力是关键

每个人对职业道路的规划都离不开个人能力这个前提,而机遇往往只对具有特定能力的人才能称为机遇。个人想在新的经济时代拥有一个理想的职位,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职场中做到“东边不亮西边亮”,就需要个人有很强的能力,否则环境再好,兴趣再强,对职业发展也是无用的。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与特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往往直接影响写作、分析、完成某项任务等等。而动机、情绪稳定性等,虽然也影响活动的效率,但其作用是间接的。

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内容:

(1)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团队合作是从业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注重凸显个人能力,缺乏必要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目标管理能力,是很难完成艰巨复杂的任务的。再优秀的“单兵”也很难独立作战,更不用说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了。

(2)表达沟通能力。企业看重的员工不一定要在技术上有超强能力,但一定要掌握沟通协调技巧,善于听取客户的意见和反馈,做好上传下达工作。以it行业为为例,调查显示,中国it从业者中有64.3%的人每天面对电脑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大多数人像个编码“机器”,只专注于技术领域的工作,缺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当遇到障碍的时候,爱钻牛角尖。三人行必有我师,也许在一次和别人不经意的谈话中,就可以进出灵感的火花,别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会给你很大的启发。

(3)工作主动性和参与性。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岗位,国内员工大多只是做好份内事或完成交派任务,很少能主动发现问题。其实,只有拥有更高眼界,才能谋取大发展。当唐骏还是微软一名普通程序员时,就从公司发展的角度考虑,向老板提议开发了中文版windows,最终使他从几万名工程师中脱颖而出,成为部门经理。

(4)韧性和毅力。很多行业技术更新很快,技术类的工作又是枯燥无味的,只有具备这一素质的人才能在此行业中谋求更好的发展,也是业内所谓的“高手”和一般职员最大的区别。

(5)正直诚信,恪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角色要求所赋予的,是职业从事者人性和人格的真善美在职业生涯中的体现。

(6)学习和总结的能力。要适应快速变化的知识节奏,就要马不停蹄地更新专业技能,扩展专业知识。善于学习,对于任何职业而言,都是前进所必需的动力。善于总结,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

(7)经受住压力的能力。社会发展变化的日新月异,使得行业竞争异常激烈。这要求从业人员有超常承受压力的能力,宠辱不惊。

能力既对个体发展提出了强烈需求。又为个体发展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条件,它是职业生涯发展盼重要基础和影响因素,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素质和能力,从业者才能在行业中游刃有余。人的潜能也能够转化为能力,每个人都具有未被发现的潜能,在合适的环境中给予恰当的引导。潜能就能变为显能,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卓越的才华。

6、人脉是机遇

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的专业技能,另外的85%要依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人是群居动物,人的成功只能来自于他所处的人群及所在的社会,只有在这个社会中游刃有余,才可为事业的成功开拓宽广天地。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与行业的专家和权威建立联系,让这些人知道通过谁能了解你和你做过的事情。我们无法控制那些完美的巧合何时出现,惟一能做的,就是通过控制自己的人脉,来给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

2023年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题目优质篇二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高校扩张,大学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摆在高校乃至全社会面前的重大课题。因此,高校应结合社会现实,学生实际,认真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该文试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含义和现状出发,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认知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而近年来全球大环境下的经济形势变化,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人才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因此,为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高校需要认真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不仅存于理论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在对大学生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个体差异、性格特征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进行的规划,指对一个人的性格、兴趣、技能和价值观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社会各种职业需求,确定自身的职业分动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而制定的各种安排、规划。职业规划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家庭和大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社会上也应运而生了一些专门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机构,但是由于创立时间不长,理论与实际结合不足,缺乏经验等各种原因,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现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我国从事这类服务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比较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服务,主要是依托高校内部的机构和部门展开的。

同时,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我国高校大多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但其主要功能都是为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临时指导,较难做到“量体裁衣、系统规划”,有些学校缺乏专门的指导老师,通过学校行政人员进行简单粗放式管理。从内容上来看,一些就业指导中心实际上的主要工作就是解答毕业就业合同的相关问题和就业政策咨询,很少会开设针对性较强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的就业起到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为主,较少指导作用。尽管近年来许多高校逐渐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但很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各高校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并成为大学生教育的必备内容,而不是仅仅针对毕业班学生进行管理与服务而已。

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阶段,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未来从事某种职业打下基础,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在大学期间就制定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大学生对自身情况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高校就业指导出现了一些定位偏颇,没有发挥好自身引导作用的情况,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准备,使得许多大学生没有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面临毕业时,迫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而随大流、听家长或被迫选择了不喜欢或不擅长的工作,这是近年来出现的部分大学生在毕业较短时间内就进行了二次择业现象的原因之一。进一步来看,大学生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这样不仅造成大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也影响了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也是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2、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认知定位

大学生择业是社会普通关注的问题,就业指导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需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外部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2.1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的

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当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高校在指导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在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规划基础上,增强今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能,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的是根据各种主客观因素,结合个体差异、爱好、能力等因素,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帮助和服务学生逐步实现。

2.2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本质

大学生刚从中学期间进入大学校园,对社会充满好奇,自我意识还不成熟,对今后职业方向还不明确,但大学时期是进入社会的预备阶段,从全国范围来看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都会直接进入社会工作,然而,由于大学生职业意识观念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其就业指导的本质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荣誉感,帮助大学生做好职前准备工作,使其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前,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必须结合社会职业需求实际和学生自身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判定自己的职业就业方向。

2.3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主要有系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大学生就业规划指导是一个系统性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不仅是要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也是一个整体性规划,不是针对应届毕业生毕业时的临时指导,而是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列入大学教育体系规划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比如,针对大一新生,可结合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或大学生涯规划等课程,先了解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进行试探性的职业规划;针对二年级学生,可以重视拓宽专业学习领域,试探性确认职业目标;针对三年级学生,可以结合学生自身专业和性格、能力等因素,通过就业能力、求职技巧提升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就业优势及就业的社会适应性;针对四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就业政策讲解、就业技巧训练、实习调查等方式加强学生择业指导等。

3、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水平的策略

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3.1开展终身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职业规划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其本质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时,需要结合社会主客观因素,职业需求,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性格、能力等各方面基础上,帮助学生指导其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大学生职业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高校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工作,利用大学课堂、专题讲座、调查实习等方式开展个性化指导。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变化,就业压力愈发增大,因而高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帮助学生摒弃不良的职业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是职业规划的主体也是职业发展的实践者,然而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兴趣、能力等有所不同,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每个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这就要求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充分掌握各种职业评估方式和测评工具,借助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各种特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增强高校职业指导的科学化水平。

近几十年的教育发展,我国高校已初步形成以政策指导、就业咨询服务为主要形式,校园招聘、个别就业指导为主要方式的职业就业指导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已不再适应高校教育的发展。部分大学生已对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有所下滑。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机构和指导人才方面的专业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进一步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纳入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来,而非零星地对部分学生进行指导,形成更加系统科学的指导模式,针对性就业指导不够。因此,高校应结合社会职业供需实际,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在了解学生特征、职业意愿和能力等基础上,辅以科学的测评技术和测评方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地指导和规划,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特点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高校需开展就业信息库建设,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就业信息库,努力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同时,在信息库内容结构上,还需包含对就业市场进行正确的预判,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与就业市场和各类企业建立相互衔接的就业服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大学生职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为大学生择业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参考文献

2023年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题目优质篇三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而近年来全球大环境下的经济形势变化,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人才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因此,为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高校需要认真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不仅存于理论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在对大学生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个体差异、性格特征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进行的规划,指对一个人的性格、兴趣、技能和价值观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社会各种职业需求,确定自身的职业分动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而制定的各种安排、规划。职业规划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家庭和大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社会上也应运而生了一些专门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机构,但是由于创立时间不长,理论与实际结合不足,缺乏经验等各种原因,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现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我国从事这类服务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比较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服务,主要是依托高校内部的机构和部门展开的。

同时,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我国高校大多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但其主要功能都是为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临时指导,较难做到“量体裁衣、系统规划”,有些学校缺乏专门的指导老师,通过学校行政人员进行简单粗放式管理。从内容上来看,一些就业指导中心实际上的主要工作就是解答毕业就业合同的相关问题和就业政策咨询,很少会开设针对性较强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的就业起到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为主,较少指导作用。尽管近年来许多高校逐渐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但很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各高校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并成为大学生教育的必备内容,而不是仅仅针对毕业班学生进行管理与服务而已。

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阶段,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未来从事某种职业打下基础,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在大学期间就制定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大学生对自身情况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高校就业指导出现了一些定位偏颇,没有发挥好自身引导作用的情况,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准备,使得许多大学生没有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面临毕业时,迫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而随大流、听家长或被迫选择了不喜欢或不擅长的工作,这是近年来出现的部分大学生在毕业较短时间内就进行了二次择业现象的原因之一。进一步来看,大学生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这样不仅造成大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也影响了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也是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2、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认知定位

大学生择业是社会普通关注的问题,就业指导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需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外部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2.1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的

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当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高校在指导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在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规划基础上,增强今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能,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的是根据各种主客观因素,结合个体差异、爱好、能力等因素,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帮助和服务学生逐步实现。

2.2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本质

大学生刚从中学期间进入大学校园,对社会充满好奇,自我意识还不成熟,对今后职业方向还不明确,但大学时期是进入社会的预备阶段,从全国范围来看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都会直接进入社会工作,然而,由于大学生职业意识观念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其就业指导的本质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荣誉感,帮助大学生做好职前准备工作,使其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前,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必须结合社会职业需求实际和学生自身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判定自己的职业就业方向。

2.3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主要有系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大学生就业规划指导是一个系统性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不仅是要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也是一个整体性规划,不是针对应届毕业生毕业时的临时指导,而是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列入大学教育体系规划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比如,针对大一新生,可结合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或大学生涯规划等课程,先了解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进行试探性的职业规划;针对二年级学生,可以重视拓宽专业学习领域,试探性确认职业目标;针对三年级学生,可以结合学生自身专业和性格、能力等因素,通过就业能力、求职技巧提升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就业优势及就业的社会适应性;针对四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就业政策讲解、就业技巧训练、实习调查等方式加强学生择业指导等。

3、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水平的策略

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3.1开展终身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职业规划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其本质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时,需要结合社会主客观因素,职业需求,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性格、能力等各方面基础上,帮助学生指导其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大学生职业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高校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工作,利用大学课堂、专题讲座、调查实习等方式开展个性化指导。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变化,就业压力愈发增大,因而高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帮助学生摒弃不良的职业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是职业规划的主体也是职业发展的实践者,然而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兴趣、能力等有所不同,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每个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这就要求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充分掌握各种职业评估方式和测评工具,借助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各种特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增强高校职业指导的科学化水平。

近几十年的教育发展,我国高校已初步形成以政策指导、就业咨询服务为主要形式,校园招聘、个别就业指导为主要方式的职业就业指导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已不再适应高校教育的发展。部分大学生已对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有所下滑。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机构和指导人才方面的专业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进一步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纳入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来,而非零星地对部分学生进行指导,形成更加系统科学的指导模式,针对性就业指导不够。因此,高校应结合社会职业供需实际,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在了解学生特征、职业意愿和能力等基础上,辅以科学的测评技术和测评方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地指导和规划,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特点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高校需开展就业信息库建设,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就业信息库,努力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同时,在信息库内容结构上,还需包含对就业市场进行正确的预判,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与就业市场和各类企业建立相互衔接的就业服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大学生职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为大学生择业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2023年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题目优质篇四

对大学生就业倾向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倾向的引导作用,以及大学生就业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落实,甚至整个职业生涯的影响,进而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和大学生自身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建议。

一个人要在职业生涯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成长规划;而企业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员工的潜能,为每位员工提供不断成长的职业发展机会,需要完整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研究职业生涯至关重要。就业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随后职业生涯将伴随终身,但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并不是就业,而是始于一个人心智成熟之时。一份成功的职业生涯计划中就业前的准备工作一定是重点之一。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如何合理地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设计对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初次就业作为承接就业准备与职业生涯的转承点,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择业意愿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环境因素、个体客观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而且研究发现,改善环境因素对于有效地指导大学毕业生正确择业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地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希望到西部大开发地区与人才紧缺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工作的大学生分别仅占总被访大学生的4.98%和3.48%,其余有50%以上的学生愿意选择到沿海城市工作。行业的发展前景成为大学生择业的重要考虑因素,81%的上海大学生认为产业未来的发展性重要或者非常重要。而且许多学生都表示,工资收入高低,也是他们考虑进入什么行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学生在择业时会首先选择父母作为主要参考意见的来源。职业指导员对大学生择业所能起的作用微乎其微。[1]在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中就业的地理位置(或物理位置)、进入行业都是关键组成部分,有怎样的职业生涯规划直接影响着有怎样的就业倾向。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就业倾向的影响因素

一是大学生生涯发展信念的树立。生涯发展的信念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积极向上的信念,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立志是事业的起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所以,在制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确立的便是人生志向,期望人生取得更大发展,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二是大学生自我评估。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所以,自我评估是生涯规划的最重要步骤之一。一般来说,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以及组织管理、协调、活动能力等。

三是生涯机会的评估。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对自己生涯发展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之中。

所以,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等等。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自己的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如组织环境因素评估包括组织发展战略、人力资源需求、晋升发展机会等等。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就业倾向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是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具体是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通用电气公司(ge)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服务性公司,同时也是高质量、高科技工业和消费产品的提供者。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到金融服务,从医疗造影、电视节目到塑料;通用汽车公司(gm)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公司,它在全球50多个国家都拥有汽车制造、销售、仓储管理及技术服务中心。假如有一天我们看不到“gm”logo的电气元件和“ge”logo的汽车,我们是否会有些不适应呢?这也就是所谓的先入为主。对于求职的大学生来说,这一观念同样会影响以后的发展。第一份工作会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影响,跳槽时,新雇主也会通过第一份工作经验来判断求职者是否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二是职业生涯不允许从头再来。如果公司招聘的是有几年工作经验的老员工,一定要求是“相关经验”,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这样的员工一般不需要培训,可以直接上岗,会很快为公司带来最大的效益。如果是工作几年以后再打算转行的应聘人员,一般不会受到重视,一是不会给公司直接带来效益,二是培训起来也比较困难,思维已经固化。与其这样,倒不如招一名应届生,可塑性强,发展起来潜力更大。所以,一旦有了工作经验之后,再想转行从头再来,难度相当大。

大学生初次就业的目标实现情况直接影响着其今后的忠诚度,显而易见企业与员工的职业生涯契合度也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归属感。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就业倾向有以上几个重要的影响,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大学应届生的整个职业生涯。良好的职业生涯,建立在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基础上。

一是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就业观,正视现实,正视自身,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重点是制定切实的就业决策和策略。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了解职业,二是了解自我。

二是明确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专业是对学习而言的,职业是对工作而言的。专业学习是职业的基础,是为职业服务的,任何职业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要熟悉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认识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知道只有学好专业,完成学业,才能找到职业,没有一技之长,就是最普通的职业也难以胜任。

三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摒弃只有正规就业或端“铁饭碗”才算就业的传统观念,树立职业平等和劳动光荣的观念,摒弃把工作岗位分为高低贵贱的不正确观念;树立只要依法从事有一定报酬的劳动,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就是就业的思想;打破陈旧的身份观念,改变就业当干部的传统观念,转变那种以企业所有制性质,从业人员身份、工资收入形式等作为判断就业标准的陈旧观念。鼓励到中小企业,私营个体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学生在求职择业时,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职业期望值,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打破专业对口的限制,宽范围选择自己的职业,适合自己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工作。

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要合理分析自己的优劣长短,做到,“上应天时,中占地利,下有人和”。

一是“上应天时”――结合社会背景,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人才的成熟,同果实的成熟一样,也可以分为前成熟期、成熟期和后成熟期三个阶段。显而易见,抢在前成熟期就开始摘取果实,果实的利用率最高,损耗率也最低。每个人,都有他一生中的最佳时期。在这最佳时期中,又有一个对其健康成长最为有利的“起用”时机。大学生要明确自身才能的现状和潜力挖掘进度,充分利用最佳时期,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资源,尽力避免和防止自身“时”的浪费。

三是“下有人和”――合理评价自身优势与略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明确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工作所作的方向性的方案。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是求职就业乃至将来职业升级的关键一环。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为此,必须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1]杨金梅,胡冬梅,张楠。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研究[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7)。

2023年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题目优质篇五

本文回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重点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概括总结,进一步提出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展望。以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发。

职业是依靠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创造社会财富,获得一定报酬,以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种工作。职业生涯即与职业相关并贯穿于人一生的所有经验与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即职业生涯的设计,是一系列的职业目标的实现活动。

为此,笔者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这一主体在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关的学习和培训计划,不断增强所选职业所需素质的一个过程。

2.1职业发展理论

有许多种类的职业发展理论,我们选择介绍金兹伯格和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金兹伯格(ginzberg)认为职业发展不是一个短暂的决定,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职业发展理论探讨了影响个人职业发展的因素,并进一步把青年人的职业发展分为空想期、尝试期和实现期。舒伯(super)在上述的基础上,提出个人的职业发展可以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5个阶段。

2.2职业选择理论

职业选择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霍兰德(holland)认为人格有6种类型,分别为实用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事务性。与此同时,工作环境也有6个类型与人格类型相匹配,人的职业发展由二者的交互作用而决定。

2.3职业锚理论

施恩(schein)提出了职业锚理论,他认为当一个人必须做出抉择的时候,他怎么都不会放弃自己职业中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就是职业锚。人们如何在未来发展自己的事业,职业锚起着重要的作用[1]。

以上三种代表性理论分别从职业发展、职业选择、职业锚的角度,对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做了简单地分析与论述。这三种理论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本文重点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研究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4)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够[2][3]。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以往的研究主要从个人、高校和国家几个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来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正确认识自我与周围环境,为将来更好的择业、就业提供有利条件。

能力是个体或团体成功完成某一活动或事件的心理特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即大学生能够成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一种心理特征。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有之意,也是大学生提升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内容。

裘开过(2008)的研究表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可分为:认识自我、认识环境、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和反馈修正。而且各种能力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和专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4]。为此,根据不同的性别、年级等特征有区分、有计划的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很有必要。

杨丽(2011)的研究从指导机构、专业队伍、网络服务、课程体系和测评体系几个方面介绍了教育体系的建构,同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注重个性、市场和大学生职业生涯整个过程的发展[5]。该研究既尊重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动态性、也尊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殊性,还很好的结合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现实性,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培养与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培养机制也十分重要。建立良性的培养机制既可使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能够有规可循,也可使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刘兆平(2007)的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办学理念、学生管理、课程建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角度阐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养机制的相关措施[6]。从宏观的办学理念到微观的社会实践师资队伍建设,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机制的建立值得我们借鉴。

3.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是实效性研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可以看作是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意识、大学生职业生涯选择等的影响。实效性越高说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越能落到实处。何泽彬(2012)认为时效性的考察应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有效方式、队伍建设和有效评价五个方面[7]。在实际考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以上五个方面值得借鉴。

大学阶段是一个增长知识与技能过程,职业是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实现价值并转化为社会财富的一种途径。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与周围环境,确定和实施合理的目标,并根据结果对以上环节不断跟新、进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从学业规划和结业规划两方面入手。学业规划可根据swot分析方法在大一到大四制定不同且有针对性的计划。就业规划要实时关注就业信息,不断增强就业知识与技能,结合自身兴趣等,进行合理的就业规划。

4.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养机制不断完善与发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养机制仅从理论上的建构是不够的,还需要实践的检验,这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培养体系才会不断完善。为此,高校应当把学生管理、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投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并更新理论。只有这样的循环往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才能为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还要特别强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网络服务的建设的重要性。近年来,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在发布信息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加以有效利用。

我们可以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看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如今有些高校虽然开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课,但指停留在课堂的讲授、期末的考试等事项,而没有把职业生涯规划这一重要内容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的研究制定更有效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学生也应该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4.4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深化

由于大学生扩招等各种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巨大。大学生就业既是热点也是难点,大学生应对就业的相关政策进行详细的了解。例如:基层在教育、医疗和农工业技术等方面还比较欠缺,大学生应响应国家号召,去基层就业,在基层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另外,大学生创业也是值得深入了解与发展的内容。国家在大学生创业方面有诸多的优惠政策。大学生选择创业既可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也有利于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由发展。

2023年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题目优质篇六

[论文摘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对大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要求日益提高,因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然而部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却存在一些误区。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阐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消除部分认识误区,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有效的途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重要性

1.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

从1999年以来为了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与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也日显突出。自大学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增长。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2001年为115万,到2008年则达到559万,不到10年足足增长了近5倍,预计2009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到610万,就业人数达到历史高峰。然而受从去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社会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再加上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相关帮扶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亟待完善,以及大学教育和市场需求部分脱节等问题,当前的就业形势可以说非常严峻。如何应对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如何顺利就业无疑成了当前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越来越高的聘用条件,如何才能在千军万马的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良好的就业观念和出色的综合素质无疑成了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基础,而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养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大学生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只有认清就业形势,准确定位自我,不断发掘自身潜力,方能做到心中有数、处惊不乱。

那么何谓职业生涯规划呢?“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1]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未来人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社会人才供求齿轮的顺利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更早地接触职业世界和进入职业角色。 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将学业与职业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主动探索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和要求,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与目标职业要求趋同,以职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来规划自己的学业与大学生活,从而在无形中大学生就适应了目标职业的要求。当大学生进入目标职业时,就无须再重新适应和磨合了,这种无形的财富又会为其职场成功起到巨大的加速作用。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个性才能,增强大学生应对社会竞争的能力。目前,我们正处于知识时代,同时中国社会也正在社会转型期,这两个方面都对个性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正确认识自身特点,确立符合自身爱好的职业目标,不断丰富该目标下的知识与本领,从而帮助大学生增长自身的优良个性。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发展自我优良个性,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业目标所要求的能力与素质。在毕业选择工作时,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的工作和适合的单位。另外,用人单位也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进行了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毕业生,从而实现合理的双向选择,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对大学怀有美好的设想,认为大学是一个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的精神殿堂,而非功利的只为了毕业后找到工作,因而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太重视。从一定角度上讲,这种看法是对的,大学的确是个追求自由、完善自我的地方,但也不是孤立地把职业生涯规划单纯的理解为找工作,有这种理解的学生本身就是对职业生涯规划不理解。众所周知,人的自我实现就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你适合的职业。而职业生涯规划是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如果可以在大学阶段充分地为日后的职业发展做准备,那就可以相应地加快个人的'职业发展历程,职业生涯的发展也会促进个人生涯的发展。职业生涯成功的过程也就是人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职业生涯规划是站在自我实现的高度上来探索职业、规划职业的,并不仅仅是为找工作做准备,也不是功利的为了一时的成就而忽略了自身的发展。可以说,在大学阶段科学合理地规划职业生涯也是为人生负责的一种表现。

认识误区二:职业生涯规划靠听讲座等能速成。

目前,大学校园里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讲座,一些大学生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无非就是听听一些职场成功人士的报告和专家教授的讲座。诚然,在此类讲座的教育引导下,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前程会有一定程度的关心和对职业环境的初步认知。但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必须经过实际验证的漫长历程,必须经过全面考虑才可以确定适合于自己的职业。而讲座、报告等更多是大学生在没有实践或者实践不充分的条件下参与的,因为这里有几个重要的认知方面因素是在讲座和报告上无法体现的,诸如“个人在工作情境中的真实表现,个人对工作方式和企业文化的实际认同,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实际修正等等,况且就是在实际的职业探索中这些因素也是不断变化的。”[2]所以说,讲座和报告本身能达到的作用、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必须要以实际职业经历和职业能力来塑造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潜力开发等过程是无法通过理论来速成的。认识误区三:职业生涯规划是高年级才考虑的事。

很多大学新生都认为,大一大二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言之过早。的确,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一般都是在大四毕业后才开始的,那这是否就说明了大一大二和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关系呢?首先,我们都知道,职业选择与专业是紧密相连的。然而大学生在高考填报专业时,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选择的专业与兴趣错位,而这个错位的弥补只能由上大学后的大一大二来纠正和确定。所以,大学生要在大一大二时通过实际的专业学习和探索来发现并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的专业,然后去深入学习这个专业(这里所选定的专业往往不一定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最大限度精通自己所喜欢和选择专业的一个细分领域。其次,学生上大学很大一部分是为了选择一份好职业,而当意识到职业选择时就已经客观上产生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这个时间是完全可以由升入大学的大一开始。所以说,如果你深谋远虑,未雨绸缪,那你就应该在大一时规划你的职业生涯,安排大学生活。

1.准确的自我定位

任何一个具体的职业岗位,都要求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具备特定的条件,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适应任何一项职业的,这就产生了职业对人的选择,于是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准确定位自我。一方面,大学生可以根据科学方法,如借助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以及周围人对你的评价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清楚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特征,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多参加实践活动,如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校园创业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大学生的能力,还能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发掘自身潜在的优势资源,进一步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总之,自我定位时要客观、冷静,不能以点带面,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盲目性,做到规划设计高度适宜。

2.清晰的职业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时除了要准确定位自我,职业定位也十分重要,它就是职业生涯的“镜子和尺子”。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兼职、实习,或者参加校园招聘会等形式,了解某项职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要求和非职业素质要求,了解所需要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以及该职业人才供给情况、平均工资状况、行业的非正式团体规范等等。大学生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听专业人士的讲座等了解目标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深入了解职业环境、了解各行业竞争发展机会、了解目标行业或机构的人才、资本、服务等。这样才能够对最适合自己的行业和目标进行合理化分析,提炼出进入这一行业或机构所需的要素。

3.有效的行动措施

有了准确的定位和良好的目标,如果没有切实的行动计划做保障,那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在实践中,不仅要制订详尽可行的计划,而且要落实目标的具体行动措施。这个行动措施主要包括教育、培训、实践等方面的措施。它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直接的措施,也就是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所需要具备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开发哪些潜能等;另一方面是间接的措施,通过哪些方式和渠道提高自己,也就是为了保障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实现而需要去做的事情。这些“行动措施”是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能否顺利实施并实现目标的关键。这些具体且可行性较强的行动方案会帮助你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实现目标。

总之,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想在就业时脱颖而出,必须要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然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大学生要想建立科学、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一定要有韧性,有耐心,并为之付出辛勤的汗水。这样才能在未来职场这个大舞台上演奏出自己美妙的乐章。

参考文献

1.职业规划论文

2.大学职业规划论文

3.职业规划课论文

4.大学生职业规划

5.大学生考研职业规划

6.大学生的职业规划

7.体育大学生职业规划

8.应届大学生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