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单元教学反思 时分秒教学反思(精选5篇)

时间:2023-10-07 17:49:25 作者:薇儿 节日庆典 时分秒单元教学反思 时分秒教学反思(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时分秒单元教学反思篇一

这一节课,我在教学中坚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丰富感性认识,建立秒的时间观念,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了“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学生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兴趣很高。能有这样好的效果,是因为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注意了以下三点:

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和时间有关的知识。这样的引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自然、亲切地感觉,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联系。接着呈现一个钟面:你能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吗?以此来唤起学生看钟表的已有经验。学生十分高兴地把时刻读了出来,我也及时地复习了读时刻的方法。然后我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你还知道关于它的哪些知识?简单的一问激起了学生高度热情,学生的发言非常全面地概括地出了钟面上的大格、小格数量及分针、时针的走动情况,这样,我既了解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又达到了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目的。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而在儿童的世界里,更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和发现者。为此,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1)静静地、仔细地观察,秒针、分针、时针是怎样走动的?(学生充分地发言: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等等)

(2)验证:1分=60秒。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一秒钟有多长、一分钟有多长。看着时钟,我们跟着秒针一起数,从数字12开始:1、2、3、……60。在这里我运用课件的目的有二个:一是让学生知道1分=60秒这个时间进率,我让学生观察走动的时钟,通过观察,学生能清晰地看到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60小格,从而抽象出秒与分的进率,这就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二是运用多媒体呈现秒针的走动和嘀哒声,让学生看见“时间”一步(一秒)一步地走来,听见“时间”嘀哒嘀哒地过去,加深学生对秒的印象。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并通过观察、验证、总结出了知识要点,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3)在学生认识了秒之后,我让学生描述1秒钟有多长?1分钟有多长?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体会一秒的价值,丰富对1秒、1分的感性认识。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增加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这节课我把课本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课本第一课时是认识时与分的关系、学会看钟表,第二课时是秒的认识。我想在本课中讲两个知识点:一是认识时、分、秒及其关系,二是学看钟表。由于对课堂实际情况估计不够,第二个知识点只用了十分钟的时间,而且没把难点讲清楚,又没有时间进行补救,只能拖到下节课了。所以感觉这节课出现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首先,小学二年级《时、分、秒的认识》是继一年级认识了整时、几时半,以及大约几时的基础上学习的。为此,我在教学中按排了复习以往旧知的环节,使学生回忆起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以及时针和分针的知识。接下来认识钟面,我让学生先尽情地发言,然后再总结出要点:

1、顺着指针走的方向转叫顺时针,逆着指针走的方向转叫逆时针。

2、又粗又短的叫时针,比它稍长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3、有12个数字,这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之间有5个小格,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学生五个五个地数,一共有60个小格)

4、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大格是五分,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其中第一条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学生发现了指针转动的方向,我顺势说明了顺时针和逆时针的知识,这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很有用的。

第二是观察钟表,发现时、分、秒的关系,学生观察表达得都很好。我让学生跟着秒针一起数,体验一秒和一分有多长,跟据自己的感受说出一秒有多长、一分有多长。当有的学生说“我一分能写一个字、我一分钟可以拉上窗帘”时,应马上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测,可我这节课只停留在估计的层面上,学生对于一分钟的认识仍不太准确,这是我这节课最失误的一个地方。

第三是认识时刻,我侧重了“几分”的认识方法,而学生出现的问题恰恰是在“几时”的认识上。由于对学生易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因此没有重点强调学生观察时针,轻描淡写的几句语言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时分秒单元教学反思篇二

《时、分、秒》这一单元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时、分、秒的有关知识。本课是学生在学习完时间的基础知识以及对钟表刻度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读写钟表所表示的时刻。认识时间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时间很抽象,看不见,抓不住,只能从日出日落、钟表转动来理解时间。而认识几时几分时考虑的问题也比较多:1、既要读时针,又要读分针;2、读时针时,只能读出几时多,读分针时,还要进行计算;3、接近整时的几时几分,学生极易出错,不是多读了一小时,就是少读了一小时;4、在补充练习中p51页第4题,根据规律写出最后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几时几分,然后画出时针和分针,其中的“分”的累计超过了60分,学生又不知道换成1小时;5、时间进率的特殊,学生很难顾及,提醒一下,想起来了,不提醒,忘得一干二净。

这节新课以后,我决定再上一节复习课。

时分秒单元教学反思篇三

在教学《时、分、秒》这一内容时。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教学:

1、上课开始,我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钟,开始玩,我跟他们一起玩。有些学生诧异地问我:“老师,这节课是数学课,你怎么不上课,只让我们玩钟呀是的,我打破了自己的备课框框,在他们尽情地玩了以后,我让他们讲发现,谈收获。孩子们唧唧喳喳,都想上台来说一说。有的说,发现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有的发现上面有长的针和短的针,有的还发现,长针移动时,短针也跟着移动,有的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响声,有的听到了闹铃声……看着他们渐渐进入学习的佳境,我这才把时、分、秒的知识慢慢地讲给孩子们听,一会儿他们就对钟面的读写方法产生了兴趣。这时,我就拿出一个大的教具钟,让孩子们观察是几时、几分,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几时过几分,我让孩子们自己试验,同桌比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来掌握。这节数学课一结束,我发现孩子们余犹未尽,课间都拿出钟来读和写,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不仅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请思路进行正确的思考。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因此,我设计了很多操作活动,如拔表游戏认识时间,用1分钟读书、数数,口算,跳绳,走路等体验时间的长短,体验1分钟能干很多事进而告诉学生要珍惜时间利用时间,学生在课上学习得非常积极主动,由此我想课上如果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多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他们一定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时分秒单元教学反思篇四

以前我们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一节课下来,学生连钟面都没有摸到,只凭老师手里拿着学校里的学具钟面在指指画画,告诉他们是几时几分,告诉他们1时等于60分,至于学生认识了钟面没有,会不会正确地去读和写,看得出学生还是停留在原来的知识层面,没有掌握。

我仔细思考着这样的教学情景,再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于是把整堂课的教学设计重新修改了一翻。

歌德有句名言:“你要我指点风景,你先要爬上屋顶。”这节成功的数学课,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想,要想让孩子真正学会学习,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不妨让孩子们先学会自己爬上屋顶,这样,他们看到的风景才会是最美丽的。

时分秒单元教学反思篇五

1、复名数与单名数的化聚:一二年级的时间认识,重在具体时间的指认,从一开始的整时的认识到半时的.认识再到几时几分的认识,虽然都知道1小时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但是它只运用到了时间的认识上,所以对于复名数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化聚就特别难了。为了让学生明白复名数的意义,可以在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后再教学,问题就少多了。

2、经过时间的计算:同时不同分的计算中,问题不大。通过有序的计算,发现了可以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不同时的,即跨时的计算困难较大。为了让学生明白计算的道理,我采用了多种办法:

a、从12时之前的几时到12时之后的几时,不是24时计时法如何计算?可以用数的办法;也可以适当渗透24时计时法再计算;还可以找到12时后的同时数,看相差几小时再算。

b、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可以借用退位减法来计算,需要提醒的是,平常的计算中是退一当十的,时间里要退一当60计算。可以适当运用竖式帮助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