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阳节国旗下讲话精选

时间:2023-07-11 09:01:03 作者:江sx 讲话稿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2023年重阳节国旗下讲话精选篇一

大家好!

金秋十月,山花烂漫,在党的--大即将召开的前夕,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中华民族老年人的传统佳节—“九九重阳节”,在此我谨代表乡党委、乡人大、乡政府,向全乡老年同志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祝愿,向关心支持乡老年事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养”,是全乡老年人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老年人所期望的幸福生活,当前已形成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已慰然成风;适合老年人的歌舞、放鸽等健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经常性开展,已具备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吸引了大批的老年人参与,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我们要积极宏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创造更好的条件,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老年人事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促进全乡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志们: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但我们发展的道路是艰辛的,乡党委、政府要求全乡党员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尤其是全乡老年同志们要发挥积极余热,为创造富裕、安定的小康生活,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历斗。

让我们再次祝愿全乡老人节日愉快、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万事如意。对参加演出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预祝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2023年重阳节国旗下讲话精选篇二

大家好!我是502班的王浩浩。今天很荣幸能在国旗下讲话,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话重阳,敬老人》。

今年的10月26日,是第xx个重阳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传统的重阳节是一个诗意而又温馨的节日。唐代诗人王维曾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喜逢又一个重阳佳节,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同学向全社会的老年人表示最衷心的节日问候以及最崇高的敬意!衷心的祝愿他们健康长寿、幸福安康!

记得有人说过,童年是一幅画,少年是一个梦,青年是一首诗,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历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帜;憧憬未来,老年人是一道风景。在过去的日子里,老人们为了社会的建设呕心沥血,任劳任怨,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我们为有这样的老人而感到自豪!

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

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谐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尊敬老人的学校是进步的学校,尊敬老人的学生才是文明的学生。尊老爱幼,我们责无旁贷。新世纪的我们一定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尽力为老人们做好事。在这样的日子里,你想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自己身边的老人一份什么样的祝福呢?也许你会说上一句祝福的话语,也许你会给他们倒上一杯水,也许你会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等等,无论你为老人们做了什么,我真心的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做尊敬长辈、关心长辈的好学生。

人都是要老的,老年人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老年人的今天也就是我们的明天。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尊敬、关心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做起,从给予点滴关怀、丝丝牵挂做起,争取做一个尊老敬老的.文明礼貌学生。

最后,再次祝福我们可爱的前辈如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阳红!

我的讲话,谢谢大家!

2023年重阳节国旗下讲话精选篇三

你们好!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的“尊老爱老敬老助老”。九月九就要到了,我们又将迎来一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很多,新时期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古往今来,很多故事被传为千古美谈,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王祥卧冰求鲤的感人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叫王祥的小孩子,十分爱自己的母亲。一个寒冷的冬日,母亲生了病,想吃活鱼,要王祥到河边捉鱼。天下着大雪,北风呼呼地吹着,河水早已结冰,哪有鱼呢?王祥想:我可以用体温使冰块溶化啊!于是他脱掉衣服,卧在冰上,刺骨的寒冰冷得他牙关打颤,全身颤抖,但他仍然强忍着、忍着……突然间,他身体下的冰块裂开了,两条鲤鱼跳了上来。王祥大喜,抱着鲤鱼飞奔回家,煮了鱼汤给母亲吃。

虽然我们无法考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是这个远古传下来的故事,却告诉我们:作为儿女,要全心全意,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孝敬父母,尊敬老人!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这样问过自己:我还记得你们的爸爸妈妈的生日吗?我有主动帮助过长辈们做些力所能及是事吗?我有没有想过、有没有做过关心长辈的事呢?当你这样问自己的时候,你的回答是问心无愧的,还是选择沉默的呢?如果是问心无愧的话,我们一定要继续保持这种精神;如果是还有写方面做得不好的话,没关系,我们从现在开始,对长辈多一些关心、多一些问候、多一些祝福,努力做到尊老、爱老、敬老、助老!

老人对我们的爱,博大而无私;我们对老人的关心,渺小而稀少。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手心向上去索取,却忽略了雨天为他们撑上一把伞,劳动后为他们递上一杯热茶,睡觉前为他们揉揉肩……同学们,只要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那么无论你在何时何地、无论你以后贵贱贫富,你的家人、特别是老人在精神上一定是富有的。希望我们的同学们在以后慢慢长大的漫长岁月里能咀嚼出那份浓浓的亲情。

我今天的讲话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23年重阳节国旗下讲话精选篇四

大家晚上好!

翻开历史的书卷,走进时代的海洋,或许,我们能寻到想要的答案。

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做儿女的,能活下来,是因为有父母的养育。战国时期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东汉时期,董永在父亲亡故后,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安葬父亲的费用。敬爱的毛泽东主席,在家乡的宴饮上,向一位70多岁的老人敬酒。

敬老爱老的事迹,数之不尽,敬老爱老的人,不分等级。其实,我们要尊敬爱护老年人。

是因为阴阳调和,万物源起。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是他们,哺育我们成人。他们用青春滋养我们成长,而岁月,却在他们的脸上留下无情的皱纹。在岁月的沉淀下,他们便如一本老书,明理和涵养已浸入内里,多陪老人说说话,别让他们被孤独的封存在岁月的长河里,多陪老人聊聊天,他们的智慧与经验,将会帮我们拭去俗世的虚假与浮华。

老一辈人用他们的辛勤奋斗,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他们曾经的艰辛,就没有我们今日的享乐。如今,当年意气风发的他们,再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面对重新归于平凡的他们,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的努力,让他们享受颐养天年的乐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着他们奉献的同时,无愧于心。

春秋交替,岁月流转,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才会恍然明白父母亲人的不易。不要让自己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才后悔莫及。今天多付出一点,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21世纪,一个物欲横流,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而在这样一个新时期,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让所有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我们敬老爱老。让我们在新世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举敬老爱老的伟大旗帜,献出我们全部的爱心和孝心,从我做起,让世界处处阳光灿烂!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愿天下所有爷爷奶奶幸福安康!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2023年重阳节国旗下讲话精选篇五

大家好!

今天是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我准备帮奶奶洗一次脚,因为从小到大都是奶奶帮我洗脚的。我记得每一次都是奶奶把脚盆拿到我面前,轻轻地揉着我的脚,那感觉真是太舒服了。

今天,一个令人难忘的重阳节。

2023年重阳节国旗下讲话精选篇六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九月初九,你想到了什么?》

大家知道本周六是什么日子吗?其实,刚才我已提到,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现在,我国已正式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中国老人节”。

这里我想到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有一个女生,因为跟家里处得不好,所以很少回家。后来有一次回家,发现年老的母亲走路一跛一跛的,不经意的看了母亲脚一眼,这才发现母亲的脚趾甲太长而长到肉里面造成流血、流脓。这时,她认真的看着已经很久没有正眼看过的母亲,她才发现在她眼前的母亲已经很老了,老到已经没有办法弯下身来自己剪指甲。她哭了!

第二个故事:儿时,小男孩家里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他吃,说孩子快吃吧,我不饿!——这是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等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河里捞些鱼。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着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这是母亲撒的第二个谎!

高考那年,母亲站在考点门口为参加高考的男孩助阵。适逢盛夏,烈日当头,固执的母亲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母亲迎上去递过一杯浓茶,叮嘱孩子喝。茶亦浓,情更浓。望着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满头的汗珠,男孩将手中的`浓茶反递过去请母亲喝。母亲说,孩子,快喝吧!我不渴!——这是母亲撒的第三个谎!

晚年,母亲患了重病,住进了医院。男孩乘飞机赶回来时,手术后的母亲已是奄奄一息。母亲老了,望着被病魔折磨的死去活来的母亲,男孩悲痛欲绝。母亲说,孩子,不哭,我不疼。——这是母亲撒的最后一个谎!

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莫过于父母,同学们,请珍惜现在,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吧,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后悔!

父母亲总是将最好,最宝贵的留给我们,像蜡烛一样无悔地燃烧自己,照亮孩子!而我们呢?有没有问候过:“爸妈,你们今天好吗?”有没有想过,你们此时此刻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让父母以后能生活地更好!

同学们,人世间最无私、最难报的就是父母恩啊!

请允许我在这里祝愿所有的长辈们笑颜常驻,幸福安康!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3年重阳节国旗下讲话精选篇七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不少同学都知道,农历九月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东汉时期,民间在这一天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今天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

老师们、同学们!普天之下的每一位慈母严父,都值得尊敬,值得爱戴。当岁月的痕迹悄悄爬上那娇美的容颜,当山一样伟岸挺拔的腰身渐渐佝偻,当曾经火红的青春悄然离他们远去,他们却没有丝毫遗憾,没有任何抱怨。他们用那无私的奉献和深沉的爱心,抚育着我们成长,包容着我们的错误。我们的平安,我们的健康,我们的成功,我们的幸福,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取得的点点滴滴的成绩,都包含着慈母严父那沉甸甸的爱!

可是,我们又给与了父母什么?我们的父母一生都在毫无保留地付出,却从没想过要得到任何回报!在这个重阳节,难道我们不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吗?来吧,用最朴素的方式献给父母一份孝心;拿起你手中的笔,写几句感恩的话语;举起你的手,为父母捶两下背、揉几下腰、洗一下脚;拿起你的相机,给父母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只要我们真心的做了,你就能得到一笔珍贵的财富!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见挫折与失败。但当我们将心平静下来与老人交谈一下时,你就会感到他们是如此的饱经沧桑,他们用自己一生的时间逐渐积累下来的经验是如此精辟。作为"过来人"他们用自己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他们以健康乐观的心态,自强不息的精神,表里如一的品质,超然脱俗的情操,坚忍不拔的意志,善良平和的为人,不畏艰难的勇气,勤俭节约的美德,激励着后人向前行进。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为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本分;作为公民,帮助老人是我们的义务。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每一位学生都要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

老师们、同学们!快行动起来吧!关爱老人,始于足下;孝敬父母,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心做起!

2023年重阳节国旗下讲话精选篇八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不少同学都知道,今年的10月23日是农历九月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到了东汉,民间在该日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则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当然,古人的登高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时还有吃"重阳糕"(一种九层糕)、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时间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这些习俗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的中就有记载。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最近,从新闻媒体讨论的话题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该不该给老人让座?”“怎样做一个可爱的上海人?”这些活动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设和塑造一个具有高度文明、能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作为生活在这座大城市的我们,更有义务为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观地说,经过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已经逐渐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谴责。反省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在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又做得怎样?我不想对你们的过去予以评价。但是,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全体同学是否想到,该如何为我们家的老人或者社会上的老人做点什么呢?希望大家考虑一下。当然,学校政教处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节后作个统计,看看我们的立达学生在老人节里为社会、老年人都做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