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校本培训项目实施方案(汇总17篇)

时间:2023-10-23 06:48:29 作者:字海 方案 2023年校本培训项目实施方案(汇总17篇)

通过调研和分析,找出目标客户的需求和偏好,为策划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案。营销策划范文一:产品推广策略与渠道规划

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为全面整合应用社会监控资源,进一步织密城市视频监控网络,提升城市治安防控能力和公共安全水平,经市政府同意,决定自20__年至20__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__”工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打造平安__、服务新战略、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目的,按照“政府领导、公安主导、社会参与、统筹兼顾”的原则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思路,全力推进“__”工程建设,切实发挥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在预防、发现、制止、打击刑事犯罪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全市视频综合应用系统、全市视频监控系统平台扩容、公共部位监控设施补点及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居民区智能电子抓拍系统和社会部位视频监控补点,将视频监控设施覆盖全市每个重点角落;进一步完善“一个系统、三道防线、三张防控网”城市视频监控体系,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视频监控覆盖。通过开展全市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工程建设,有重点、分层次地整合社会监控资源,使视频监控点联成片、形成面、织成网,把“__”联结成“__”,进而实现信息高度共享和视频监控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与应用,有效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社会管理能力,进一步夯实城市社会治安防控基础体系。

三、建设任务。

(一)全市视频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开展以视频研判应用、电子防控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视频综合应用系统建设,搭建一个全方位、一体化的视频应用作业平台,为开展视频智能管控提供多维度的分析工具,充分发挥视频监控资源效能,全面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深度应用。此项工作于20__年底全部完成。

(二)全市视频监控联网平台扩容建设。对现有全市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平台进行联网扩容,即对已建成的“__”工程三级监控平台部署联网及高清系统扩容设备,使其具备__万个视频图像联网和__个以上高清监控摄像机的接入能力。此项工作于20__年底完成。

(三)公共部位监控设施补点及高清监控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各区、县(市)在街道、路口、繁华地段、广场等公共部位由于拆迁、道路改造、施工困难等原因尚未实现视频监控覆盖问题,在未覆盖部位安装1076个标清监控摄像机;以党政机关、重点单位、要害部位为重点,逐步开展前端高清监控设施建设;在各区、县(市)公共部位安装1593个高清监控摄像机。20__年底,至少完成359个标清监控设施补点建设和531个高清监控设施建设,20__年底完成全部建设。

(四)居民区智能电子抓拍系统建设。继续加大全市居民区安全技术防范投入,在未封闭或半封闭式居民区和易发案居民区完成安装智能电子抓拍设施600套,在各区、县(市)公安局和派出所建设接入平台,并联网运行,实现对出入居民区车辆轨迹信息的实时掌握,进一步强化全市居民区的治安防控能力,构建“平安社区”。20__年底,至少完成200套居民区智能电子抓拍系统建设,20__年末完成全部建设。

(五)社会部位视频监控建设。主要在各区、县(市)社会面公共复杂场所、重点单位、要害部位、企事业单位和院校、金融系统单位、居民区、危险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内部继续开展视频监控设施建设,安装了___个监控摄像机,进一步加大社会部位视频监控覆盖密度。20__年底,至少完成14117个社会部位监控设施补点建设,20__年底完成全部建设。

(六)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全面开展公共部位和社会部位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逐步将现有20万个公共部位和社会部位视频监控资源全部联入全市视频监控网络,实现实时调控和联网应用。20__年底,至少完成8万个社会视频图像联网建设,20__年底完成全部建设。

四、资金保障。

(一)全市视频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和全市视频监控联网扩容平台及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统一由市财政出资建设。

(二)公共部位监控设施补点建设、高清视频监控设施建设和接入、居民区智能电子抓拍系统(含前端抓拍设备、区县市公安局和派出所抓拍系统接入平台及链路)建设由各区、县(市)财政出资建设。

(三)社会部位视频监控建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由主管部门、经营单位或个人出资建设。对于居民区监控设施的建设,新建居民区住宅监控设施由开发商出资建设;已入住的居民社区住宅由物业公司筹资建设;机关、企事业单位家属居民区住宅由所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出资建设;无人经管的居民区住宅由所辖街道办事处筹资建设。

(四)“__”工程系统联网建设资金及运行维护资金,涉及政府投资的公共部位监控设施补点建设、高清监控设施建设、居民区智能电子抓拍系统建设的联网资金、传输网络租赁金、取电资金、运维资金纳入各区、县(市)财政预算落实。涉及全市视频监控联网扩容平台建设的市级联网平台核心链路租金由市财政负责;各区、县(市)联网平台核心链路租金由各区、县(市)财政负责。涉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院校、金融系统单位等社会单位及其他应联网单位的联网资金、传输网络租赁金、运维资金,本着“谁出(筹)资、谁负责”的原则,由承担建设出(筹)资部门和单位自行负责落实。

五、实施步骤。

(一)20__年“__”工程建设。

1.准备阶段(__前)。召开各级“__”工程建设部署会议,全面启动“__”工程建设。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负责根据承担的建设和联网任务,完成制定本年度具体建设实施方案、建设规划、方案论证、预算评估和推进安排工作,协调有关部门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2.实施阶段(__)。各承担建设任务的部门和单位以及社会各联网部门、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精心组织,确保施工质量;各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全力支持,确保“__”工程建设如期完成。同时,建设使用部门、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工作机制,落实运维管理队伍。

3.验收阶段(11月1日至12月31日)。对监控设施建设和联网工程进行验收。

(二)20__年和20__年“__”工程建设。将根据实际情况,参照20__年建设步骤执行。

六、组织机构。

成立市“__”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城乡建设委__组成,负责组织领导全市“__”工程全面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于全武担任,副主任由各成员单位主管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单位主管处室负责人组成,负责“__”工程日常有关工作。各区、县(市)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本辖区“__”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

七、职责分工。

(一)公安部门。市、区(县、市)两级公安机关负责规划、组织、协调、监督、管理与建设工作。其中,市公安局具体负责全市视频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和全市视频监控联网平台扩容建设;负责将市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院校、金融系统单位等社会单位和其他应联网单位的视频监控系统资源接入全市视频监控联网扩容平台;负责制定全市“__”工程建设技术规范;负责对全市“__”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各区、县(市)公安局负责公共部位监控设施补点、高清视频监控点建设和居民小区智能电子抓拍系统建设,并按要求将监控图像接入本级平台。市、区县(市)公安机关要建立对“__”工程使用单位和人员的评价制度,保证“__”工程正常运行,提高使用效率。两级公安机关同时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本辖区开展社会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将辖区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院校、金融系统单位等社会单位和其他应联网单位的视频监控系统资源接入本级平台。

(二)财政部门。市、区(县、市)两级财政部门负责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解决由本级政府承担的“__”工程建设和联网、运行、维护资金,确保及时到位、专款专用。

(三)科技、工信部门。市、区(县、市)两级部门及相关单位分别负责对本辖区“__”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技术瓶颈问题组织科技攻关予以解决。

(四)城乡规划、城管部门。负责协助各级公安机关做好相关监控点位的规划工作,并对辖区内报建的城市街道、路面“__”工程建设施工项目登记备案,提供必要的支持保障。

(五)电业部门。负责制定全市公共监控点位取电标准,指导所属电业供应部门做好工程建设涉及到的公共监控点位的电力供应,并将“_”工程设施建设纳入公益性事业,优先做好供电保障工作。

(六)建设部门。负责协助公安机关做好监督开发商对新建居民区监控点位、监控室的建设工作。

(七)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部门。负责协助公安机关做好物业公司对已入住的居民区监控点位、监控室的建设工作。

(八)教育部门、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校园及校园周边、公交站台、公交车辆监控设施建设,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整合本行业监控资源联网工作。

(九)__。负责为“__”工程建设提供网络服务和支持,并提供网络使用费用优惠。

八、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区县(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__”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__工程建设纳入“平安哈尔滨”创建活动等工作中,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要按照统一部署,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全面完成各项工作。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区县(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确保落实各项建设任务。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制定各项措施,做好协作配合,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确保达到预期工作目标;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工程建设与管理主力军的作用,切实做好工程建设、组织协调和宣传发动工作;承担建设的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在明确任务的基础上,落实责任,细化任务,扎实推进“__”工程建设。

(三)保证投入,整体推进。各区县(市)政府要把本级政府承担的建设项目列入财政预算。尤其是对社会单位、居民区监控设施建设和联网建设部分,要在政府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充分发动社会力量,鼓励和支持社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积极参与建设工作,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监控设施建设和联网建设的良好氛围,整体推进“__”工程建设。

(四)强化管理,促进应用。各区县(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运维经费、健全各项管理机制,建立使用管理和运维专业队伍,指定专人负责监控设施,确保设备出现故障技术及时得到修复,确保监控设施发挥应有效能。同时,各级公安机关要建立可视化指挥、图像研判、警视联动等视频监控系统应用与管理机制,不断推动视频监控的深度应用。

(五)加强考核,务求实效。各区县(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_”工程建设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建立检查、督办、通报制度,重点把握招投标、工程实施、质量标准、监理验收等关键环节,并负责将工程推进情况及时上报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落实行政问责制,将责任落实到单位、个人,对不能如期完成建设任务的要实行倒查,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三、责任单位:青川县扶贫移民局。

四、实施单位:姚渡镇人民政府。

五、建设地址:姚渡镇王家村。

六、建设期限:20xx年1月至20xx年10月。

七、立项背景:

(一)项目村基本情况。

姚渡镇王家村位于姚渡镇东南部,属“宝电”库区移民村,是姚渡镇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村,距青川县城64公里,距场镇15公里。王家村幅员面积20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193户768人,人均纯收入2800元,全村耕地1010亩,其中:退耕还林730亩,林地19000亩。“5.12”汶川地震及几次强余震使该村的农房、基础设施与产业遭受重创,王家村损失严重,193户共788间农房垮塌,总面积约面积15300m;圈舍垮塌约4000m;渠堰受损6000米;6个社人畜饮水工程全部损毁,使本就贫困的王家村雪上加霜。灾后后建以来,王家村群众积极投入到重建中,农房重建193户,其中:王家坪集中安臵点共有84户,20xx年11月,县委县22政府将王家村纳入全县十个特困村之一。

(二)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必要性分析。

由于王家村属“宝电”库区移民村,“5.12”地震前王家村耕地少,基础设施差,经济落后,“5.12”地震使本就困难的王家村雪上加霜,因此王家村特困扶贫项目建设,是王家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王家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王家村造福于民的需要;是王家村新农村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改善王家村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生活水平,的需要;是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人居生活环境的需要。

2、可行性分析。

王家村做为“宝电”库区移民村,一、二、三社村民相对集中,且建成集中安臵点一个涉及村民80户,覆盖王家村一、二、三社80%的村民,群众迫切希望政府对王家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是姚渡场镇至王家村的大桥已于20xx年建成,加快了王家村的灾后重建步伐,有利于扶贫项目的实施,能解决王家村一、二、三社村民的材料运输问题。二是营姚路的修建也将改善王家村四、五、六社运输难问题。通过前期多项工程的实施,加之全村群众对生活改善的渴求,更是有利于王家村特困村扶贫项目的实施。

八、建设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

1、四建(建厨、建厕、建圈、建沼气池)工程:涉及王家村一、二、三社农户80户。

2、硬化连户路:长1700米,宽1米,涉及农户34户。

3、院坝改造:1700平方米,涉及农户34户。

4、庭院文化:涉及农户100户。

5、人畜引水工程:新建人畜引水管道3000米,受益户数118户,人口437人。

6、居民点村道工程:新建村道500米路基并硬化。

7、居民点排污工程:新建化粪池2口(10m3/口),排污管道400米。

(二)产业发展。

1、银杏富民工程:全村人均栽植20株。

2、生猪养殖:全村养殖规模达500头,发展养猪大户3户,带动其它农户分散养殖。

3、食用菌种植:全村发展木耳、竹荪100亩,其中大户3户。

(三)建设标准。

1、公共设施:排污管网、大型化粪池由政府统一组织施工。

2、居民配套设施:建厨房、沼气、圈道、厕所,按镇村统一规划设计的施工平面图自行建设,不得私自更改标准。

3、居民配套设施标准:

厨房:节能灶、灶面贴瓷砖、地平硬化;厕所:冲水式或沼气式厕所、地漏、贴墙砖、蹲便器、吊顶;圈道:封闭式。

九、投资概算。

万元、生猪养殖投资90万元、食用菌种植投资150万元。

十、资金筹措。

工程总投资555.37万元,其中:政府补助35万元;部门投入197.18万元;农户自筹323.19万元。

十一、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实施,农户集中居住点的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群众的居住环境得以改变,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将为安臵点的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加快了特困村扶贫建设进程,有效改善了王家坪居民点群众的人居生活水平,保证了农民早安居早乐业;二是促进了城乡环境整治,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缩小城乡差别,让山里群众提前享受城里人生活;三是方便群众交流与沟通,方便群众教育管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通过大力发展产业使人民群众增收致富。

十二、保障措施(组织领导、管理办法、运行机制等)(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为确保姚渡镇王家村20xx年特困村扶贫工程进展顺利,完成特困村扶贫工程各项目标任务,经镇党委会研究决定,确定了由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驻村工作组全体成员具体实施。

(二)深入发动,加强宣传。村委会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会议宣传特困扶贫项目内容及优惠政策,扶贫工作小组成员要进村入户,让群众对特困村扶贫建设的意义,政策要求,时间等内容进行全面地了解,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目标管理,奖惩兑现。为确保特困村扶贫工程的顺利完成,经研究把特困村扶贫工程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并根据整个工程的完成情况和个人工作情况,实行奖惩。

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根据总公司20xx年发展目标,提高整体人员素质,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的人才为目标,特制定本培训计划方案。

1、一级培训:公司大政方针、发展战略、员工心态、管理技能、新技术、新知识、团队建设等前瞻性教育和培训。培训对象为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全体管理人员。组织部门为人力资源部。

2、二级培训:各部门管理人员及各班组长以上培训,主要资料是企业内部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和教育、交流和沟通技能、本单位规章制度及安全生产和消防知识的操作规程;负责人为部门主管、车间主任。

3、三级培训:各车间班组负责对所管辖的全体员工的培训,主要资料是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消防知识和操作规程、岗位工作流程和工艺技能专业知识、作业指导书等,负责人是各车间班组的负责人。利用每一天的班前会班后会,反复学习本岗位职责的工艺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4、各部门专业业务技能知识的培训,主要资料是四个方面:

一是工艺技术知识的培训。

二是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知识的培训。

三是生产管理知识的培训。四消防知识和操作演练的培训。

5、新员工的岗前培训:新员工集中招聘10人以上者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培训,主要资料是公司简介、发展历程、战略目标、公司文化、产品介绍、通用规章制度和通用安全生产、消防知识的操作规程,新员工到车间后(或班组)进行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的培训,第一个月内在车间实际培训不得少于6小时,使每个员工到岗后明确本岗位的工作职责范围,本岗应知、应会,应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本岗位工作做到什么标准,明确本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新员工在上岗二个月后要有书面考试,考试成绩纳入试用期转正的考核评定中。对于平时补充招聘到岗的新员工人力资源部每月集中进行一次岗前培训。

6、各部门(如销售、财务、采购、人力资源、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的培训由部门负责人组织统计,根据实际资料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专业问题,与公司综合部联系作出培训计划或内训或外聘老师对本部门相关专业的知识进行系统培训,进行探讨交流,教会下属如何去做好工作,提高下属的专业技能,培训形式多种多样,目的就是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质量、产品质量。

培训计划的有效运行要有组织上的保证,并要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对培训结果要跟踪。建立管理人员培训档案,把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培训作业上交等状况纳入档案管理和全年的考核之中。考核是两个方面:

1、是对培训组织者的考核,

2、是对员工参训后的评价和考核;要保证培训工作落实到位。使培训工作真正成为公司的基础工作,培训真正起到作用,有效地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素质,并使之能科学、扎实而又有效地开展起来,变员工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塑造学习型企业,以适应公司的高速发展,同时体现公司和个人的各阶层价值。

公司各部门拟定本部门的年度培训需求及计划,培训年度于一月二十日前报综合部;培训计划中要明确培训的组织者、职责人,培训时间,培训主题及资料,培训形式,参训人员,培训主讲,培训要有记录,对培训结果要进行评估和跟踪;培训形式可多种多样,严格按培训计划执行;人力资源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查指导。

培训将采用内部培训、外聘讲师,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公司内部培训以本公司相关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为授课人。外聘讲师则根据培训资料要求由公司综合部与外部培训机构协商确定,如市职培中心、xxx教育集团等。

表格略

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深入推进,要想取得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教学研究的重心必须下移,以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校努力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开展以教学案例培训为载体,来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具体方案实施如下:

完善了校本培训工作的管理办法、实施意见、奖励政策,为校本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保证了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推动了我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努力探索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对通过校本培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扎实肯干、开拓进取、做出成绩的教师在评职、评先中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我校以教学案例为主题,对教师进行案例化校本培训,采用听讲式培训和参与式培训相结合,使原来被动式培训变为主动式培训。

1、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开设讲座:《关于教学案例的撰写》、《重视案例分析 推进课堂教学(一)》、《重视案例分析 推进课堂教学(二)》,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3、学校开展校级教学案例评比,然后选取优秀案例参加市级评比,利用参与式以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促进教师更快的成长。

1.培训工作要扎实有效、循序渐进,要从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

2.培训过程中要为教师搭建一个学习、交流与研讨的平台(与校本教研结合),以培训与展示活动为契机,促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将以学校实际为出发点,以校本特色培训为抓手,以“提质量、育人才、出名师、创名校”为目标,以学校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为平台,开展富有特色的校本培训,争取成效。从而使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展望明天,学校今后将在校本培训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开创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纲,以市教育局及乡校办xxxx年暑假通知精神为核心,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以提高教师的素养为宗旨,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根据市教育局及乡校办教师xxxx年暑假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提出的培训要求,遵从xxxx-xxxx学年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促进教师的'整体发展,优化知识结构,建立师德高尚、素质优秀、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xxxx年8月25日——xxxx年8月31日。

1、师德师风培训。

2、教学理论培训。

3、教育教学主题研讨。

4、教师读书分享交流。

学校成立暑假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暑假校本培训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督查工作。

组长:王兰平。

副组长:宿立阳王兰江。

组员:陈相花李洪水李家坤张桂田董华。

时间活动内容主讲及负责人地点。

(一)师德师风培训学校办公室主讲王兰平。

8.25上午师德师风讲座。

下午观看vcd片校长办公室。

8.26上午1、教师读书分享交流学校办公室。

下午1、学习汇报(综合实践新课程)学校办公室。

(二)、教学理论培训学校办公室主讲宿立阳。

8.27上午学习高效课堂理论研究——如何提高高效课堂。

下午教师讨论高效课堂教学——课堂效率。

(三)教育教学主题研讨学校办公室主讲宿立阳。

8.28上午教学质量分析学校办公室。

下午教师分组学习(教研组总结会)各教研组办公室。

(四)教师读书分享交流。

8.29-8.30教师读书交流主讲张桂田陈相花李洪水。

注:如乡校办有安排,则另行调整。

1、教师在家自学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建议: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张良科、赵国满的《做最棒的老师》),并做好5次以上的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2、教师在家自练教师基本功,进行硬笔书法练习5次以上。

3、教师在家整理好教师成长记录袋,不断完善更新。

4、以上学习作业于8月25日上交至学校办公室。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能力,充分发挥我校人才资源优势,努力开发校本资源,建设一支观念新、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教师队伍,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做好我校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积极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特色教育的形成,特制定本校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师生发展为本的培训理念,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构建自主、开放的校本培训模式。以提高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具体目标。

1.通过培训,使教师更新观念,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增强现代教育思想素质,明确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理解并认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2.通过培训,使教师改革教学行为,能够整合新课程理念与课程实施,学会教学设计,初步掌握教学新方法、新技能、新手段,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能力。

3.通过培训,使教师成为具有现代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新人,能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教学,辅助管理及辅助教育教学研究。4.通过培训,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掌握教育科研方法,提高教师积极全面地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5.通过培训,使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养成教学反思习惯,乐于合作研究,初步具备教学行动研究能力,实现阶段自主发展目标。

三、培训对象及内容:

(一)培训对象:全员培训。全校职教师人人都要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参加各项培训活动。

(二)培训内容:

1、以教育法规为主的师德培训。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及心理素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以新课程为主的现代教育理论培训。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重点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材》、《解读》的学习和对新课程改革教学中问题的研究为主要内容,搜集、整理相关课改信息,组织学习、研讨交流,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3、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

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培训;一是信息技术基础理论和设备操作的培训,二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培训。全员普及培训电子办公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包括四个模块的基本操作与应用,网络的基本操作与应用,cai课件的开发和应用。提高培训计算机和网络的管理,网页、网站的制作与应用等内容。利用好学校网站,引导教师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交汇在这个可以畅所欲言、无所不谈的平台上,从而使教师养成善于交流的习惯,进一步转变其教育观念。

4、以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为主的教育科研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要逐步树立教研科研意识,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根据本校、教师本人实际,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围绕中心校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有效地开展课题实验。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

(一)校本培训分校级培训、教研组培训、个人自学三个层次进培训有效性;坚持多元渗透,强化培训的灵活性。基本形式如下:行。

(2)定期对全校教师校本培训情况进行考评;组织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活动,特别是组织好师德测评考核,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4)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在校本培训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一帮。

一、结对子”的师徒培训方式,使其制度化、规范化;

(5)通过教师团队精神培训、拓展训练等,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让教师感受职业的幸福,体会工作的快乐;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培训。

(6)实施名师带动,强化培训的有效性。

(7)基本功训练培训。组织三字一话、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等基本功训练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技能和能力,为学校不断发展和打造特色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研组培训形式:(1)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

(2)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专题行动研究。各教研组每周四下午必须进行一次专题研讨和学习活动。

(3)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高课题研究参与率,学校有总课题,教师人人有小课题,拉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强化学科组的教研活动,以日常教研为载体拉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4)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3、个人自学。学校要定时间、定内容,并制定有效措施,使教师的自学做到真实有效。自学内容主要包括:

(1)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学习有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的教育法规,以及师德方面的有关内容,做好读书笔记。

(2)撰写案例与教学总结(反思)。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学总结和若干篇教学反思。学校将组织有关人员在期末进行检查,根据实际情况,认定其培训课时。开展案例教学,以案例撰写为平台,加强教育教学案例研究能力的培训,分析案例,经常性的开展课后反思,教学相长。每学年每位教师至少撰写一篇优秀案例,或调查报告与心得体会。

五、成效培训经验总结。

1.按周期培训主题进行交流培训体会。

2.按学期(或学年)汇总培训成效,进行经验总结。

七、管理与考核。

(一)管理。

校本培训继续实行学时学分管理。培训者进行记录,学期末,由负责继续教育人员记录教师参加培训的学时和学分。

培训过程中要做好培训记录,(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参培教师、培训形式、主讲教师等).各项培训统筹安排,统一协调,培训对象、内容、时间、形式,及早公布,使培训明确有序,进展顺利。考核结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每年培训结束后要写出书面总结。

六、保障措施。

1、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组长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对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过程进行指导。

2、建立激励机制,结合《学校管理章程》,将教师的业务培训与岗位聘任、学期考核挂钩,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努力打造一支学科齐全,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总之,我校要重视并积极开展此项工作,以培养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重点,以多种方式为手段,实施面向全体、突出骨干的校本培训,以达到提升教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1、就职前培训(部门经理负责)。

到职前:

致新员工欢迎信(人力资源部负责)。

2、部门岗位培训(部门经理负责)。

到职后第一天:

派老员工陪新员工到公司餐厅吃第一顿午餐。

到职后第五天:

一周内,部门经理与新员工进行非正式谈话,重申工作职责,谈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回答新员工的提问。

对新员工一周的表现作出评估,并确定一些短期的绩效目标。

设定下次绩效考核的时间。

到职后第三十天。

部门经理与新员工面谈,讨论试用期一个月来的表现,填写评价表。

到职后第九十天。

人力资源部经理与部门经理一起讨论新员工表现,是否合适现在岗位,填写试用期考核表,并与新员工就试用期考核表现谈话,告之新员工公司绩效考核要求与体系。3、公司整体培训:(人力资源部负责--不定期)。

岗位培训反馈表(到职后一周内)公司整体培训当场评估表(培训当天)公司整体培训考核表(培训当天)新员工试用期内表现评估表(到职后30天)新员工试用期绩效考核表(到职后90天)。

各部门内训教材。

新员工培训须知。

公司整体培训教材。

各部门从20xx年1月开始实施部门新员工培训方案。

每一位新员工必须完成一套“新员工培训”表格。

根据新员工人数,公司不定期实施整体的新员工培训。

在整个公司内进行部门之间的部门功能培训。

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按照贵州省、市、县扶贫办文件要求,为切实抓好我镇20xx年种草养羊扶贫项目实施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慨况。

根据县扶贫办要求,20xx年项目在瓢井镇平塘村实施。

我镇年均气温11—13.2c,年降雨量1130—1300毫米,无霜期221—245天,年日照时数1500—1600小时;最高海拔2325米,最低海拔1400米,各类人工草生长四季赏青,适宜多种植物和牲畜的繁衍生息。

项目村“水、电、路”三通,通讯设施已建成,村级公路基本建成,可保证项目建设物资和项目产品的运输。

二、产业项目建设内容。

此次羊种为湖羊或小尾寒羊,在平塘村共扶持农户5户(其中2户为扶贫户)。饲养基础母羊95只,配置种公羊5只,新建圈舍775平方米,建人工草地500亩。总投入资金12万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10万元、筹资配套资金2万元)。

(一)20xx年3月——4月,开展建圈培训,完成羊圈的修建。

(二)20xx年5月,开展种草现场培训,完成种草任务。

(三)20xx年6月,开展草地田间管理培训,完成建圈任务、配套设备和羊只采购培训工作。

(四)20xx年7月,完成基础母羊、种公羊采购及发放,开展羊只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培训,制作安装项目区和项目户标志牌。

(五)20xx年9月——10月,完善档案材料,完成县级自查验收。

四、项目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项目扶持农户5户,到20xx年末养殖户实现销售收入4.5万元,按每户4.2人计算,养殖户人均收入10714元,可使5户农民通过实施项目摆脱贫困转化成牧民,1个良种繁育场建成,基本满足下年度项目区种公羊配置和老项目区种公羊交换需求,以提高畜牧业生产总值,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和快速发展。

(二)生态效益。

草场500亩建成后,可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质量,羊群放牧给草场带来羊粪、羊料等有机肥,人工草场、天然草坡和灌丛草实行划区轮牧,减少人为生态破坏生态。同时,充分利用秸杆和人工牧草,储备冬季草料,经过腹还田,提高土地肥力,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使农、林、牧相互促进。

五、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成立瓢井镇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种草养羊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组长:张民(镇人民政府镇长)。

常务副组长:陈杰(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

副组长:刘此昌(镇人民政府科技副镇长)。

易斌(瓢井财政分局局长)。

成员:罗莉(党政办主任)。

梅福俊(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孙飞成(林业环保站站长)。

宋顺康(水利站负责人)。

付玉(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人)。

胡贵霞(纪委工作人员)。

张盛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负责畜牧兽医)。

龙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负责扶贫工作)。

陈永(平塘村党支部书记)。

领导下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服务中心,由龙震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项目的审批和资料收集工作;技术服务组设在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由畜牧兽医站和项目村兽医协勤员组成。

六、主要措施。

(一)明确职责。

镇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项目实施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实施日常工作。负责项目建设的发动、宣传,与项目户签订《承诺书》、《协议书》,并组织实施,完成项目建设内容和任务。

成员单位职责为:

(1)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编制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采购供应草种、肥料和农药,指导种羊场建设和种公羊选(培)育、调运、交换等技术工作;制定项目实施技术操作规程,并督促项目村落实;督促指导项目生产运行、滚动发展和效益分成;积极引进社会资金组建龙头企业,形成产品加工、销一条龙服务体系。

(2)财政所:负责项目资金拨付与报账、物资采购监督及项目资金专项审计。

(3)农业服务中心(扶贫站、兽医站):负责组织审查项目实施方案,督查项目进度及质量,定期对项目进行阶段性检查验收;申报配套沼气池、项目村兽医室、农机具等项目并组织实施;对重大动物疫病,农药、肥料、兽药、饲料使用进行监测;搞好在镇外引进羊只的监督管理,禁止疫病传入,做好项目区市场检疫和产地检疫,对发生重大动物疫病进行处置;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项目区,完善项目区村寨道路、庭院硬化和房屋美化。

(4)水利水保站:负责配套项目村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并组织实施。

(5)社会事务办:切实解决好项目村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困难。

(二)资金和物资管理。

1、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省、市、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报账管理制度。(1)公示:对项目实施农户花名册、物资发放或资金投入补助及标准、政府统一采购物资价格等,在项目村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2)拨付报帐:严格执行《大方县种草养羊扶贫项目资金报帐实施细则》。

2、物资采购管理:(1)基础母羊由项目户自行采购,种公羊由草地中心采购、镇负责发放;草种、肥料采购由草地中心负责,草种实行询价方式采购。(2)实施单位对采购的物资实行专人发放管理和出入库登记管理。

3、档案管理:镇严格按照县、镇、村项目建档目录要求,将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资料,进行分类归档,装订成册,作为项目技术服务、检查指导、跟踪管理和项目竣工验收、报帐的依据。

(三)政府引导,企业化运行。

1、项目村要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技术二传手和肉羊营销队伍,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弓l导社会资金,适时建设项目区羊产地批发市场。

2、要按省规定,将投入农户的基础母羊在第五年收回滚动发展,第二年、第三、第四年农户新增羊(每只35斤以上)按0.8分成,实现项目长效持续发展。

3、种羊场采取与本地经济能人联合入股分成或技术人员带薪领办实行责任目标考核及分成等方式建设,选育提供种公羊,配置交换到项目区。即第一年为项目建设期,不分成;第二年后(含第二年)每年新增羊数按投放基础母羊数l.5倍计算,实行l:9分成(分成羊每只35斤以上),且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分别按投放基础母羊数0.2倍,按市场价向草地中心提供公羊(每只体重10月龄达30公斤以上)和母羊(每只体重10月龄达25公斤以上)。

(四)加强督查调度,严格项目管理。

1、对种草养羊项目和配套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实行镇领导小组每季度调度,每半个月督促指导,村每周调度一次,兽医员每周对农户巡查指导一次,采取县表、镇册、村卡管理。

2、镇农业服务中心牵头,每两个月督促检查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和运行生产管理情况一次;财政报牵头,每季度检查资金使用情况一次。

(五)实行绩效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1、项目镇和草地中心共同与县政府签订项目实施及运行效益责任状(责任状另行制定),配套项目成员单位与县政府签订配套项目实施责任状,把种草养羊项目和配套项目实施纳入单位年度综合目标管理。

2、组成由党政办牵头、相关单位参与的考核组,对实施目标完成情况和效益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3、项目实施和运行考核结果,经镇政府审定后送县组织部备案,作为镇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4、种草养羊项目及其配套项目建设目标和运行效益目标按时按质超额完成和完成的,镇人民政府进行表彰和奖励;基本完成的镇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未完成的镇人民政府对单位领导进行诫勉谈话,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对整改到期仍不落实的,实行责任追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失职的作组织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另行制定)。

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当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排头兵”活动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党的xx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实践为主题,以争当排头兵为目标,紧紧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历史机遇,优化发展环境,凝聚发展合力,破解发展难题,开辟发展新路,努力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示范区建设,奋力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重点股室规范化管理。重点加强机关股室思想政治、业务能力、制度、效能、作风、廉政和股室文化七个方面建设,建立股室学习培训、目标管理、调度通报和轮岗锻炼四项机制,以点带面,加强对重点股室人员的管理,通过开展预警谈话、实行双项廉洁制度、建立重点股室人员勤政廉政档案、开展跟踪监督暗访评议活动、实行重点岗位股室负责人竞争上岗等“五项措施”,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提高行政效率。

(二)加强素质形象建设。以“三最三为两满意”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提升人事干部素质,树立人事服务品牌。一是突出服务发展。围绕发展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围绕发展选拔、任用干部,围绕发展管理、激励党员,真正做到一切围绕发展、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发展。二是突出改革创新。强化创新理念,丰富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创新机制,坚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人事工作,在创新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人事干部服务发展的境界和能力。三是突出形象建设。通过解决在党性观念、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树立人事干部公道正派、知人善任的可信形象,清正廉洁、忠诚正直的可靠形象,创新求实、锐意改革的可敬形象,团结和谐、真诚待人的可亲形象。四是突出工作实效。紧密结合人事工作实际,始终坚持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素质,以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实际成果检验活动的成效。

(三)加强“三基一化”建设。按照“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要求,努力提高单位“三基一化”水平。加强基本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业务工作规程,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高效有序。加强基本资料建设,及时收集、研究、整理各类基础资料,做好数据统计和档案管理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加强基本功训练,强化业务培训,努力做到业务知识全面,相关法律熟悉,基本技能熟练。加强人事信息化建设,创新人事工作方式,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整合各类信息资源,规范人事舆情发布,促进机关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四)开展公开承诺活动。利用县广播电视台、局内宣传栏向社会公开承诺。承诺本单位的职能、职责和所有承办的审批项目名称及每一事项的具体办事程序;负责办理的具体科(室)及每一事项的法律法规及依据,当事人申办项目的条件要求、办理事项时所需用的所有手续;单位落实“六制”,即: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否定报备制、同岗替代制情况及违诺举报投诉方式等内容,便于群众监督。

(五)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向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和群众代表发放行风评议表,征求本单位在依法行政、行政效率、规范服务、政务公开和便民利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足及建议,明确改进方向,提高全局的行风、政风。

(六)建立完善服务机制。一是建立跟踪服务企业制度。立足单位实际,每月定期到部分限额以上企业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各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利用人事信息网及时发布人才供求信息,为各企业提供人才服务。二是健全发展环境建设举报督查机制。畅通投诉渠道,除开通专线投诉电话外,活动期间增设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举报箱和电子邮箱,在服务窗口设立(放置)效能监督公示牌和效能监督投诉卡,多种形式方便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举报。三是健全发展环境建设评价奖惩机制。对各室、单位每年进行一次发展环境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室单位负责人、工作人员的重要依据,与评先树优、奖励惩处挂钩,提高单位职工对发展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环境建设年”活动的领导,成立局“环境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张建成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将本活动作为全局“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当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排头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全局“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当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排头兵”活动的总体部署进行。各室、单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负起加强发展环境建设的责任。按照本《方案》要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真正做到发展环境建设有人抓、抓到位,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优良环境做出新的贡献。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xx]6号),根据《xx省“xx”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xx年度xx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管理干部培训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区教体局xx年暑期校本培训指导方案要求,特制订本培训方案。

1、以“立足课堂、聚焦课堂,提升技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有效学习评价”为主题。

3、面向全体教师,以提升教师有效学习指导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培训时效性为重点。

4、开展班主任主题培训,强化班主任班级管理、组织协调能力。

板块一:教师师德培训。

1、培训内容观看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视频,弘扬高尚师德,增强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教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结合价值观教育,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

2、形式:观看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视频,进行自我反思剖析活动。

3、要求:教师个人撰写师德反思报告或教育反思等。

板块二:教师专业标准学习。

1、培训内容:分学科研读教师专业标准。

2、培训形式:结合课标的学习,组织教师进行分学科培训,邀请外校骨干教师进行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师说课活动。

3、培训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育叙事,字数xx字左右。进行教师专业标准试卷测评,对前期已制定的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分教研组进行修改完善。

板块三:班主任专题研修。

1、培训内容:专家讲座,主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培训形式:专家讲座,班主任经验交流。

3、要求:每位班主任老师撰写班级管理总结报告,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设想。

板块四:有效学习评价研修。

1、培训内容:学习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的内容,以教师说课为基础,进行评课议课活动。结合北师大教授即将在下学期开展的课例研究活动,进行课堂观察量表的学习和使用的培训,将评课中的“123”(即“1”个亮点“2”个商榷“3”个建议)要求与课堂评价进行整合,让老师学会如何评价教学效果。

2、培训形式:课例研讨,观课议课。

3、培训要求:学会使用课堂观察量表,分三个教研组分别分析一节优秀课例,在评课中将评课中的“123”说清楚。

板块五:信息素养提升培训。

1、培训内容:45岁以下教师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微课制作的培训,45岁以上教师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的培训。

2、要求:开展专家讲座和个人自学制作相结合的形式。每位教师根据学科教学要求撰写一篇教学设计,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学校骨干教师针对本学科制作一节微课。

板块六:教师读书交流活动。

1、目的: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升教师素养,指导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

2、内容:教师读书内容为教师专业发展类、课堂教学类、班级管理类等,暑期应完成6本书的阅读。

3、形式:以教师自学为主,举办读书沙龙,畅谈读书感悟,交流班级阅读活动开展的方式和方法。

组长:窦xx。

成员:陆xx。

职责:

1、全面负责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计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3、整理、留存有关继续教育的资料、考核成绩、建立培训档案等。

1、参加培训的每位教师每天应及时签到,如要请假,须履行请假手续,学校同意方可。

3、每位教师应积极对待校本培训工作,将校本培训作为提高自己专业的重要途径。

4、每位教师应及时完成培训作业,认真填写培训研修录,各项材料及时交教导处留存。

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内容:营销环境调研活动是企业营销的起始活动,是基础性的活动。目的是明确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知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为以后的一系列营销活动提供客观依据。

基本要点:营销环境调研活动的关键是调研分析影响营销的因素,确定出这些因素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风险和机会。

二、目标市场的定位活动。

内容:包括选择目标顾客群和确定基本经营方针,此部分内容是由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三个步骤构成。

基本要点:市场定位是营销的基本问题,也是基础性工作。必须是在对消费者做出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特别是正确运用市场细分手段寻找目标市场。

三、营销要素的策划活动。

内容:包括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营销要素。

基本要点:制定与目标市场相适应的营销要素组合。

四、“4p”组合模式。

4p:指商品的(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

五:营销“4c”组合模式。

消费者、成本,便利性以及沟通性。了解,并掌握营销理念。

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的实施方案

中央本级财政划拨专项经费每年5000万元,支持教育部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以下简称“示范性项目”),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推动“中西部项目”的实施和各地教师培训的开展,促进教师培训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的突破。

20xx-20xx年,“示范性项目”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培训3万名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和骨干班主任教师;采用远程培训的方式培训90万人,包括60万名义务教育学校学科教师和30万名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师;政府购买和组织开发一批优质培训资源,为“中西部项目”和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服务支撑。

二、主要项目。

遴选高水平大学、专业教师培训机构和优质中小学,面向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和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进行分类、分层集中培训,全面提升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使他们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发挥骨干带头和辐射作用。

1.骨干教师集中培训。

对全国18000名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进行为期15天的研修培训,采取集中研修、课题研究和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为各地培训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2.骨干班主任教师培训。

对3000名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进行为期10天的专项集中培训。培训针对中小学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案例为主,引导学员关注班主任工作的细节,掌握班主任工作的特殊规律,提高班主任工作实效,为大规模开展班主任教师培训输送骨干力量。

3.农村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

对全国6000名农村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进行为期15天的专项集中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改善紧缺学科师资力量薄弱状况,推动全国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的开展。

4.教师培训者研修。

对3000名骨干培训者进行为期10天的研修培训。以“有效教师培训”为主题,学习研讨先进培训理论,分析典型培训案例,探索培训规律,总结培训经验,形成优质资源,提高教师培训教学和组织管理能力,提升其教师培训专业化水平。

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作用,遴选专业远程教育机构,采用以远程培训为主的方式,对9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和高中课改学科骨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和途径,使更大范围的教师共享优质资源,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1.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

主要采取电视课程收看、ip卫星资源播放、网络在线学习和县域内集中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对6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进行40学时的针对性培训,帮助农村教师解决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2.高中课程改革教师远程培训。

主要采用计算机网络远程手段,对30万名高中教师进行50学时专题培训,购买和开发一批新课程教师培训优质资源,供各地免费共享,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三、组织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会同财政部负责计划的总体设计,统筹管理、协调指导、立项评审、评估检查和绩效考核。“国培计划”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和支持服务工作。“国培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研究制订“国培计划”相关标准,进行项目咨询、评估和检查工作,为教师培训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专业支持。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培计划”的总体要求,负责统筹协调本地区培训项目的学员遴选、组织管理、评估考核和信息反馈等工作。

(二)整合优质培训资源。遴选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建培训专家团队,承担培训项目教学工作。“示范性项目”实行首席项目专家制度,首席专家主持培训课程设计、资源开发和培训教学。建立“国培计划”培训专家库,形成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家队伍结构,提高专家队伍水平。组织开发和购买优质培训资源,加强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促进国家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

(三)实行项目招投标机制。“示范性项目”实行招标或邀标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遴选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具有资质的公办和民办教师培训机构以及中小学承担培训任务,确保项目培训质量。

(四)建立项目评估监管机制。建立专家评估、网络评估和第三方独立评估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估机制,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监控和质量评估,并将项目执行情况和评估结果作为调整培训任务和项目经费的重要依据。对“国培计划”项目执行有力、效果良好的地区和单位进行表扬;对执行不力、效果欠佳的,调整培训计划或取消项目承担资格。

(五)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示范性项目”由中央财政专项拨款支持,列入教育部部门预算。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项目承担院校或培训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严格项目资金预决算制度,做到专款专用,确保项目经费使用效益。

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表

为贯彻落实省、市妇儿工委关于实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的通知精神,实现全县城乡80%以上的已婚育龄妇女每两年能接受一次常见妇科病检查的项目工作目标,提高全县城乡妇女的健康水平,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

充分利用农村和社区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常见妇科疾病检查的管理服务体系,以乡镇为单位,80%以上(40%/年)已婚育龄每两年接受一次免费常见妇科疾病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扩大到老年妇女,可以增加妇女宫颈癌、乳房疾病等检查项目,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二)任务。

1、普及妇女生殖保健知识,针对妇女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面向妇女和家庭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生殖健康、妇科病防控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妇女树立健康生活新理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2、加大妇科疾病检查工作的力度,组织医疗单位为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常见妇科疾病的检查。加强对妇科病的预防和监测,掌握妇女妇科病的患病情况,提出干预措施。

3、进一步建立健全妇女生殖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和妇科病检查的管理服务体系,提高常见妇科疾病检查率和妇女生殖保健知识的宣传覆盖率,降低妇科病的发病率。

二、检查项目和经费保障。

(一)检查项目。

基本检查项目(免费项目):包括妇科常规体检和阴道分泌物检查。

选择检查项目(收费项目):结合当地实际和群众需求有选择的增加检查项目,以提高妇女妇科病检查质量。检查收费标准严格按照《浙江省医疗服务价格(暂行)》执行,全县统一标准。

(二)经费保障。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女职工每一至二年接受一次常见妇科疾病检查,经费按《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支付;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常规妇科疾病检查,按实际检查人数由省财政给予每人每次10元的补助。

三、组织实施。

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工作,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实施。县妇儿工委是项目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协调、督促妇女病检查工作的宣传发动和组织领导,并纳入“十一五”妇女发展规划实施成效的评价。县卫生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共同配合,推动我县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的开展。

乡镇政府要做好妇女常见妇科疾病检查的宣传发动和组织领导工作。为方便妇女就近接受检查,原则上常见妇科疾病检查工作由妇女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具体承担,负责体检的医生要认真规范填写《妇女健康促进项目体检档案》,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严防交叉感染,对患病妇女做好诊治和随访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将《妇女健康促进项目体检档案》纳入农民健康体检的家庭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建立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工作报表制度。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与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实行有机结合。

县妇幼保健所是生殖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和常见妇科疾病检查技术服务工作的组织者,负责常见妇科疾病检查人员的培训、业务指导、技术支持和质量控制。通过下乡巡回服务等方式,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常见妇科疾病检查。县妇幼保健所要加强监督指导,严防交叉感染,及时掌握我县常见妇科疾病检查工作的动态以及常见妇科疾病的发病趋势,分析原因并制定干预措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实行季报制度,县妇幼保健所要及时了解掌握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工作信息,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前向县妇儿工委、县卫生局、县财政局上报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工作报表,同时上报市卫生局和市妇幼保健院。

各医疗单位应积极协助配合做好疑难病人的会诊、转诊和治疗工作。

四、各部门职责。

县卫生局负责全县常见妇科疾病检查工作的规划、管理和质量控制;协调组织疾病检查工作的技术队伍和配备有关设施,确保人财物各项保障措施得到落实;加强对常见妇科疾病检查补助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负责对实际检查人数的统计上报及项目的绩效评价等工作。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充分发挥网络健全的优势,编印发放生殖保健知识宣传手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咨询活动,普及生殖保健知识。

县妇联积极配合做好常见妇科疾病检查组织动员工作,各乡镇妇联、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驻村责任医生负责提供常见妇科疾病检查人员的名单并组织动员妇女接受常见妇科疾病检查。

县总工会负责协助督促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做好女职工每一至二年一次常见妇科疾病检查的组织发动工作,并建立卫生保健档案,推动《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的贯彻落实。

县财政局要加强对该项目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负责对专项经费绩效评价的指导,并对评价结果进行评审。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拨付项目专项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

五、考核评估。

建立省、县、乡三级项目考核评估机制,将常见妇科疾病检查率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县妇儿工委将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列入“十一五”妇女发展规划的内容,定期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考核评估,促进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落到实处。

文档为doc格式。

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1、聚焦课堂教学,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以学校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学校教师的研究能力。

3、探索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机制,提高教研质量。

4、发挥骨干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健康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研修工作,完善校本研修机制,经校务会研究决定成立校本研修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任永进(校长),负责校本研修的组织与领导工作。校本研修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研修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成员:孙建丽(副校长),负责校本研修的专门管理,组织和实施校本研修;。

王娟、吕英(教导主任、教研主任),协助做好校本研修的管理、组织和实施;。

张美婷(语文教研组长),负责做好语文教研组成员的校本研修工作;。

吕英(数学教研组长),负责做好数学教研组成员的校本研修工作;。

周晓辉(综合科教研组长),负责做好综合科教研组成员的校本研修工作。

各成员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研修、检查校本研修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工作组和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实践,实施研修计划、对校本研修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教师对校本研修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研修档案整理工作等。

三、研修重点。

1、落实《秋阳中心校校本研修方案》的要求,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学技能、加强教育科研、提升师德境界。

2、围绕“实现课堂高效”开展主题论坛、专题讲座、优质课比赛等活动。

3、建立学习型教师团队组织,开展主题系列活动。通过集体备课、主题学习、集体研讨等形式明确学习及在工作中的努力方向。在教师中开展听评课活动,教师个人撰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进行个性化积累、开展互动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创设多种途径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督促骨干教师完成中心研训组、年级备课组规定的任务。

5、分学科组开展课程标准学习、解读、心得体会交流等活动。

6、以课题拉动校本研修。结合学校实际,以科研为先导,以研讨为主要形式,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我校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案例反思、说课、科研课题研究、校本资源开发等探索校本研修模式,促进我校教师与学校的和谐发展。

四、实施要点。

1、融合校内外教研资源,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专题学习资料和音像素材,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性的学校教研网络,及时提供课程改革信息。

2、能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有效活动,适当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走访。

3、坚持校本研修民主、科学、开放的原则,使校本研修活动形式多样,切实有效(如实施“听评课周”、“校本研修日”;通过集体备课、说课,教学观摩,评课、案例分析、问题研讨等类型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4、能总结、交流、反思教学情况,及时发现典型现象,提出问题并研究解决。

5、骨干教师承担与教学相关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或自己主持、或自己参加一项课题研究。

五、主要活动。

1、规范学校教研组活动,提高教研实效性,切实组织每周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要广泛开展业务理论学习,听评课、教学问题研讨等活动。严格落实县局的“五定四有”(定主题、定人员、定内容、定时间、定形式、有记录、有小结、有考评、活动结束要有下次活动安排)和“六个一”活动。(每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每周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每周开展一次课题研究,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2、严化校本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是要和教师签订培训目标任务书,并将任务完成情况计入年终考核之中。二是要积极开展教学基本关,信息技术关、理念关、教材关、备课关、上课关、教研关等培训活动和能力过关测试活动,督促教师积极参与培训活动。三是要继续开展“拜师徒、结对子”和“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活动。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加强对校本研修的指导和管理,确保校本研修工作的落实。

2、健全制度。

(1)考勤制度。

每一次集中培训做好考勤登记。教师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请假。学期末将作为教师学期综合考核的一项内容。

(2)记录制度。

每一次集中培训由组织者认真做好培训记录。

利用集中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围绕一主题开展研讨活动,将学习与实践相联系。

(4)自学制度。

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学目标,做好自学笔记,做到学以致用。

(5)奖励制度。

学期末将对在研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将评选出研修工作优秀教师,根据学校有关制度给予奖励。

学校集中培训做到有时间、有内容、有人员、有考勤记载、有考核,真正做到有安排、有实效,将教师的校本研修与考评紧密联系起来。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依据,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努力实施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校内外教育资源的作用,促进学生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全面贯彻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实施学校课程资源,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实现课程的多样化,探索课程发展的机制,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增强课程对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作用。通过学生经历实践、体验感受,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享受教育的快乐。

第一版块:一、二年级段“诗园漫步”

1、课程目标:

(1)几千年来,诗歌灌溉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和辉煌的历史,使千百代炎黄子孙一直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温馨里,促使学生了解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一个诗教最为发达的文明礼仪之邦。养成热爱诗歌,诵读诗歌的习惯。

(2)自觉搜集古诗文,提高学生口诵心惟、含英咀华能力。

(3)培养学生珍惜自己民族优秀文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思想感情。

2、课程的内容:

课程内容:“秋、冬之歌”、“秋、冬之诗”。

3、课程安排:该课程纳入正式课表,每班隔周安排一个课时。

第二版块:三、四年级段“节日探访”

1、课程的目标。

(1)通过学习与实践,增进社会与文化参与,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陶冶学生爱家、爱乡、爱国的民族文化情操,尊重并学习不同地域的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与实践,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发展,提升日常生活品质,培养文化生活的兴趣与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

(3)通过学习与实践,激发学生自主的`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传承了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藏。为了让学生更多更早地了解其精华,以传统节日为主线,结合其它特殊节日为内容的校本课程。

3、课程安排:该课程纳入正式课表,每班隔周安排一个课时。

第三版块:五、六年级“科学发现”

1、课程的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边一些简单自然现象与自然事物。

(2)初步学会运用科学知识并结合自己的观察来发现和提出问题。

(3)初步了解观察的方法,能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一些简单的观察活动,记录简要的数据。

(4)感受与体验科学的神奇和魅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的热爱。增强学生拓展视野,增长见识的欲望。

(1)自然界中,亲近自然动、植物。

(2)风、云、雷、电的形成,春、夏、秋、冬的更迭,草、树、鱼、虫的生活。(可以整合人、自然、社会,科学)。

3、课程安排:该课程纳入正式课表,每班隔周安排一个课时。

1、主讲教师要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制定课程纲要,包括课程目标、实施策略、课程内容(课程安排表)、评价建议四个部分。

2、教学要符合总体目标要求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知识结构特点。按照综合学科四项常规要求进行设计,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注重记录与反思,收集与整理学生有关作品。例如设计教学过程,低段可按这样的程序:读一读,演一演,写一写,比一比,找一找。总之,教学设计思路简单,让自己与学生都能上。

学生方面: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以学生体验感悟为主,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待定"记录。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

教师方面: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一学期每位上校本课程教师要上交优秀教材、教案两篇,开展一次优秀教案评比。

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国培计划——20xx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的通知》(教师厅函[20xx]5号),和《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工作方案。

》,为确保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于20xx年秋季全面展开,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立足甘肃实际,借鉴先期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和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帮助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结构、内容和教学要求,增强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性和责任感;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体例特征、结构特征及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了解和掌握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的情况,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逐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指导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完善高中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体系,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支撑和保障,为各普通高中学校顺利实施高中新课程提供师资保障。

二、培训内容与对象。

(一)培训学科: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13门学科。

(二)培训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总体情况及各学科课程方案的介绍;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介绍;各学科有关重要内容的解读;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培训;有关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方法的辅导;教学评价方法的指导;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教研活动特别是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等。

(三)培训对象:20xx年我省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各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民办高中,下同)起始年级学科教师、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分学科参加)、省市县高中学科教研员,共计约1.5万人。

三、培训时间。

(一)准备阶段:6月5日—7月20日,各市(州)完成各学科班级组织工作,组织对班主任、辅导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培训,配发课程资源,组织学员做好学习前各项准备。

(二)培训阶段:7月28日—8月6日,组织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13个学科教师学习。每天5学时,共计50学时。其中学习视频课程2小时,在线学习、交流和研讨时间不少于3小时。

(三)总结阶段:8月7日—8月17日。各市(州)培训主管部门将本地区。

培训工作总结。

2

页,当前第。

1

1

2

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的实施方案

(一)本次远程培训工作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省教育厅专门成立项目管理小组,由分管副厅长担任小组组长,成员由省教育厅基教处、师范处、财务处、民教处、督导室,省教科所、省电教中心负责人以及十四个市(州)教育局负责人。省教育厅成立“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执行办公室),执行办公室设在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项目执行办公室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和省项目管理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我省培训实施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协调多方力量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主要包括研究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组织新课程省级骨干培训,组织培训者培训,加强与教育部相关部门和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的沟通、联系。省教育厅成立巡视督查组,对各地培训工作进行巡视、指导与督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二)网络培训服务平台的主要职责。“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挂靠在中央电教馆)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的具体协调工作。通过招标机制遴选有关专门网培训机构提供远程培训的服务和技术支持工作,具体任务分配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负责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学科;北京今日园丁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负责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负责思想政治、信息技术学科。

网络平台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参与培训课程资源开发和培训光盘制作,协助专家团队进行教学,组织专家在线辅导、远程答疑,提供教务管理服务,制作操作指南,配合培训者培训的实施,组织在线研讨和提供培训信息交流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

(三)各市(州)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分解、细化我省的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本地区针对培训工作的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市直高中的培训工作;成立检查小组,对各县(市区)培训工作的准备、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向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和省教育厅上报本辖区辅导教师、班主任、联络员、参训学员编班情况等信息;审核各县、区呈报的学员培训成绩报表;为本辖区远程培训项目的实施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并对本地区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四)各县(市区)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根据上级主管部门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本县(市区)学校、教师分布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县(市区)集中学习点(以下称为“学习中心”);做好本县(市区)各“学习中心”班主任、指导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遴选工作;及时向所在市(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上报本县(市区)班主任、指导教师、联络员、学员编班情况等信息;制定本县(市区)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相关措施和应急预案,对培训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做好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选派辅导教师的接待和在各学习中心的分配工作;做好本县(市区)普通高中教师参与培训的相关信息的收集、存档、上报工作。

(五)普通高中的校长、“学习中心”配备的班主任和指导教师是培训的具体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对顺利实施和完成本次远程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的主要职责是:担任“学习中心”的主任,全面负责该中心培训期间的组织和管理、协调工作;对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按时参加培训,保证培训质量。

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和管理本班学习活动,了解本班学员学习进度,记录学员学习活动参与情况,对跟进不足的学员进行督促,检查审核作业。辅导教师的主要职责:负责本班学习指导,组织并引领学员研讨,点评并推荐优秀作业,编辑并提交学习简报。各地要选择富有经验和责任心的骨干教师和教研员担任班主任和辅导教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聘请已进入实验省区的高中课改优秀教师承担辅导工作。同时,要切实发挥教研部门的力量,要求各市(州)教研部门积极总结和利用在“甘肃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教师教学远程研修”平台中开展的两次研修经验,保证本次培训的顺利实施。

(六)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网络技术人员,其职责是:密切配合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开展工作,协助行政部门、班主任、辅导教师进行管理与辅导,解决学员在注册及学习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做好本地的技术保障工作。

五、培训原则及方式。

(一)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对进入新课程的高中一年级各学科教师进行系统的全员岗前培训,原则上各学科任教教师都必须接受不低于50学时的系统岗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二)组织方式:采取班级化组织管理。组班方式以县为单位,分学科组班(网上虚拟班级)。每个班不超过100人,设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各1名。各市(州)、县(市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组织学员以县(市区)为单位按学科集中参训。各市(州)、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若干“学习中心”,组织学员集中培训。

各市(州)、县(市区)高中学科教研员、各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按相应学科组班进行学习。

(三)学习方式:由市(州)、县(市区)集中安排学员在“学习中心”学习。其学习形式主要包括:通过多媒体投影在线或离线(dvd光盘播放)集体收看专家主讲的视频课程;辅导教师组织学员针对专家授课内容结合各自教学实践开展网下的研讨和交流;学员个人借助可上网的计算机自学网上的拓展性课程资源和相关学习资料,参与网上的案例研讨和专题讨论,提出问题或咨询,接受专家的问题解答和教学指导;按要求完成相关作业等。

(四)辅导方式:本地研讨、在线交流与专家答疑相结合。本地研讨应在班主任与辅导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在线交流应在本地研讨的基础上,在课程专家团队的主持和指导下,组织学员进行学习交流和专题讨论。针对各地学员学习研讨和交流中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由课程专家集中答疑指导。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工作从2010年6月启动,分阶段、分学科逐步推进。具体实施步骤为:

(一)6月10日前,各市(州)应负责将参加本次培训的不同学科的教师人数(含高中学科教研员、各高中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设施设备的数量及技术状况以电子文本的形式上报“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邮箱。另外,各市(州)对各县(市区)学校上报的上述信息数据进行认真审核,按照参训学员的数量和分布状况,设立和确定“学习中心”。(注:“学习中心”在冠名时可以其所在学校为基础,冠以“xx高级中学学习中心”、“xx学校学习中心”等),确定学习中心负责人与技术保障人员。指定“学习中心”所在学校的一名校长和两名副校长担任“学习中心”的主任和副主任,负责培训期间该“学习中心”培训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二)6月11日,省教育厅将通过视频会议方式,组织进行对管理者进行培训,一是部署我省“国培计划——2010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工作;二是对各市(州)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学习中心”负责人、技术保障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培训流程,各级培训管理者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

(三)6月20日前,各市(州)按附件2的信息上报要求(相关表格请在省科所网站下载:),完成统计参加培训相关信息:

1.将各县(市区)应接受培训的教师按学科进行编班,原则上每个学科为一个班,并确定每个培训班级培训期间所在的“学习中心”。对于学员人数超出50人以上的较大班级,可再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学习组,便于组织网下的交流、研讨。

2.为每个培训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和培训辅导教师,对人数较少的小学科,可二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

3.各市(州)指定一名同志作为联络员,负责与“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和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的沟通、联系、接洽工作。

(四)7月1日前,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将帐号分配到我省;7月10日前,完成辅导教师、班主任的注册报名工作;7月20日前完成学员注册报名工作,以便学员及早体验网络平台操作。7月22日班主任在各学校校长的配合下完成审核确认工作,7月24日之前,“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将确认信息(线下)上报给平台,7月25日完成用户调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