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乡镇年度扶贫工作计划(通用6篇)

时间:2023-09-11 17:32:55 作者:BW笔侠 工作计划 2023年乡镇年度扶贫工作计划(通用6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计划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镇年度扶贫工作计划篇一

按照丹寨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帮扶计划总体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摆泥村位于兴仁镇政府驻地北部,根据上级要求,现摆泥村由原来的摆泥村、杉堡村、窑货村三个村组成。全村辖摆泥大寨、羊党寨、摆劳、金竹坪、杉木冲、花地、水落洞、窑货大寨、窑货下寨、三边、火烧寨、濑岩、仰天窝xx个自然寨,17个村民小组,824户,3372人。其中,享受低保xx4户456人,五保户2户2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参合率达98%以上;精准扶贫户218户945人,贫困发生率为26.93%;劳动力人数1652人,其中外出务工458人;摆泥党总支部委员会,下设摆泥、杉堡、窑货三个支部,10个党小组,2个寨管委,有正式党员92人,其中妇女党员11人,预备党员11人。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温湿气候,年均日照xx81.4小时,年均温度xx.6—17.2摄氏度,无霜期252-283天,常年降雨量xx50mm左右。四季分明、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海拔700-800米,地势相对平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牧、渔业发展。主要居住有苗、汉、水、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80%。村内地势相对平缓,海拔800-850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牧、渔业发展。森林覆盖率40%以上。20xx年人均纯收入27xx元。近年来,在上级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按照县委“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结合摆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以精品水果有中药材种植和黑毛猪、蛋鸡、林下养鸡养殖。现有蓝莓20xx亩、金银花250亩、太子参220亩烤烟、220亩、枣子180亩;蛋鸡20000余只,林下养鸡xx000余只。建立种植养殖农村合作社2个。

一是在高坡和半高坡地带,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二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三是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老百姓等、靠、要现象严重。

摆泥村“两委”通过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致贫原因分析,结合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致富需求,大力发展农户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该村村情制定《发展规划》,围绕“十大小康工程”和“五户联保”、“精准扶贫”、“一村一品”等工作重点,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1、立足根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三实三同”为总载体,以村两委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为重点,以转变作风、联系群众为突破口,提高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水平,提高村干部亲民办事能力。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州委十二项规定和县委十四项规定作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对照“理念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按照““五户联保”模式,真正实现“党群连心、干群贴心、小康齐心、幸福同心、对党忠心、事业诚心”的“六心”目标,加快摆泥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在摆泥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争先锋、打头阵、走前列、作表率。

2、夯实基础,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办公设施和条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想法解决摆泥村各个自然寨的庭院硬化、通组公路、联户步道、小水利建设、垃圾池建设等项目,完善村级办公场所,创造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建好计划生育、便民服务等活动阵地。开展党员群众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努力实现增比进位、赶超跨越。组织开展慰问困难党员群众活动,开展“精准扶贫、手挽手一帮一”活动,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群众。

3、围绕发展,抓住重点,确保群众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围绕“精准扶贫”和“一村一品”工程,结合摆泥村实际,制定《摆泥村发展规划》、依托农业园区引进企业,大力发展精品水果、中药材种植、养殖等产业,确保群众增收致富。抓好常规农作物生产,搞好科技培训,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新品种,提高单产。大力推广科技农业,重点鼓励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山地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抓好劳动力再培训工作,增加劳务输出,通过多种渠道增加群众家庭非营业性收入。整合资源,极力打造“甲娘冲休闲农庄”项目,落实好各项涉农、惠农、富农、强农政策,举全村之力,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早日建成小康。

一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是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街道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乡镇年度扶贫工作计划篇二

(一)学前教育。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需求,做好幼儿园基本情况资料信息统计。20xx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9%。

(二)义务教育。做好贫困村小学(教学点)信息统计。20xx年,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

(三)高中阶段教育。20xx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

(一)实施基础教育巩固提升计划。一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落实《达州市学前教育三年发展规划(20xx—20xx年)》,新建公办幼儿园26所。改扩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51所,校舍11。36万平方米。改扩建薄弱高中学校4所,校舍2。51万平方米。二是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积极化解“大班额”问题。完善“控辍保学”责任机制,严格控制在校学生流失。三是继续推进学校体育艺术五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普及型体育艺术活动。督促指导各县(市、区)举办一次中小学生运动会,学校举行一次运动会和艺术节,努力使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专长,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0%以上。四是做好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工作。继续抓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网络多媒体教室”项目,解决教育主管部门对口帮扶联系点学校宽带覆盖和接入问题。

(二)实施就业创业能力培育计划。一是加快推进西南职教园区建设和创意产业园规划,全年完成投资5亿元。推进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督促各县(市、区)至少完成1个省级、县级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至少在1个贫困村建立继续教育中心。二是推行职业院校结对帮扶贫困村制度。每所省级重点以上中职学校结对帮扶1个贫困村,并配合人社、扶贫等部门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就业创业培训等。三是支持职业院校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各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必须开展1次以上扶贫活动。

(三)实施乡村教师专项支持计划。一是拓宽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和“音体美教师直接考核招聘计划”。二是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对828个贫困村村小(教学点)工作15年及以上的在编教师且满足中级职称评聘条件的,评聘中级职称时,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三是实施好“三区”支教计划。选派120名城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四是开展乡村教师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培训乡村教师5000人次。

乡镇年度扶贫工作计划篇三

为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攻坚计划,推进我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目标任务

重点解决贫困村供电设施落后、供电能力不足问题,全面提升配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到20xx年实现脱贫摘帽贫困村农村电网改造覆盖面达到100%,解决9000贫困人口用电不达标问题。

二、工作重点

电力建设扶贫专项20xx年工作牵头单位为县发改经信局,责任单位为县供电公司。

(一)具体任务。实施10千伏及以下项目45个。

(二)进度安排。4月完成物资采购,4月底前开工建设,年内完工。

三、资金筹措

20xx年计划投入农网改造资金9868万元,其中中心村改造资金5898万元,动力电改造资金3970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县发改经信局和相关职能部门搞好协调和服务,县电力部门负责实施工程建设,乡镇负责做好占地和青苗补偿工作,防止阻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二)工程质量保障。实行规范化管理,认真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三)制度保障。工程建设纳入目标考核,县电力部门要制定建设计划,有序分步骤组织实施。

乡镇年度扶贫工作计划篇四

xx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工作队得的带领下,使我村在近年来精准扶贫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全村精准扶贫对象共涉6个组142户1047人,其中五保户2户2人,纯低保户50户63人,扶贫户43户134人。

1、反复审核,精准识别。按照县精准扶贫工作“三严禁、十不许”要求,我村采取包片组干部初选,驻村领导、村干部开会评议后张榜公示的形式,认真对各组扶贫对象进行了精准识别。(期间共核减不符合条件对象8户33人。)

2、产业带动,推动脱贫。一是结合现有水稻种植合作社、油桃、黄牛等产业基础,鼓励发展专业农村合作社,按照种养结合的方法,引导扶贫户发展农业产业,上半年又增加一个养羊专业户,一个养猪专业户,增加务工收入;同时鼓励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

3、解决村内实际问题,对三组、四组道路进行改善,解决群众出行难得问题,整个路基基本已搞好,计划在9月份前把这些路水泥硬化好。

1、加大扶贫力度,继续向上级争取基本公共工程建设等资金,解善村内水利设施。成立帮扶基金组织,缓解贫困户家庭子女就学费用压力等困难。

2、发动社会慈善力量结对帮扶。成立村贤会,发动全村贤捐资捐物,援助或结对帮扶扶贫户脱贫致富。

3、继续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扶持产业大户范围发展,让专业种、养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扶贫对象发展产业。

乡镇年度扶贫工作计划篇五

一、深入开展回头看工作。围绕实现“三保障”、落实“三精准”、抓好“三落实”,全面排查2016年建档立卡以来困难帮扶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填报到村到户排查表,切实整改到位。主要是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是否坚持脱贫标准,全面摸清全部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开展核查,确保实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压实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帮扶责任。

二、继续压实帮扶责任。全镇10个村(社区)每个村安排1个结对帮扶企业,帮扶企业要按照扶贫办和帮扶活动安排开展联系帮扶活动。镇领导班子成员及机关工作人员每人联系1个村(社区),并在所联系村选择1-2户困难群众开展帮扶工作。目前我镇未脱困户31户,94人,已脱困户38户,104人,我镇现需帮扶的困难户共69户,198人。

三、脱贫不脱政策,继续落实脱贫工程

帮助申报养植业补助,确保资金全部发放到位,发挥我镇鑫洁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品家庭农场、张六明家庭农场、叶桃家庭农场、张献国家庭农场的作用,带动困难户发展种养植业,巩固脱贫成果,提供政策性保险,鼓励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困难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切实提高困难户的家庭收入。

对69户困难户饮水情况进行实时关注,完善困难户饮水安全台账、强化水质、水量监控检,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确保所有困难户的饮水安全达到当地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

继续实施我市出台的对困难家庭在园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中职学生、普通高校本专科补助的特惠政策。

计划全部落实免交新农合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健康帮扶,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费用补助,为困难群众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对于因病致困的困难家庭,将其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救助范围。

为有就业能力的困难群众和需求企业中搭建平台,帮助困难群众就地主业,增加收入,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困难户种养业发展培训,推进就业帮扶力度。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据我镇目前各户困难情况,加强扶贫和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财产状况符合当地规定的,按规定程序纳入低保,实行兜底保障。

统筹协调,推进困难户入户道路硬化,加快实施农村道路延伸工程建设,完善村庄公共设施,提高困难群众的卫生意识、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促进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乡村卫生管理水平。

经过核实,我镇困难户中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都已全部落实改造,目前暂时无改造计划,后续继续开展农村危房鉴定,规范认定程序,建立危改台账,并实施集中管理,保证正常使用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

有效落实困难群众城乡医保免交,城乡居民保险免交政策,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工程,做到应纳尽纳,确保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

扩展阅读文章

乡镇年度扶贫工作计划篇六

按照xx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村扶贫和干部驻村包扶工作20xx年度考核结果的'通报》(x扶发〔20xx〕1号)要求,依据我局包扶洋县谢村镇夏家村三年扶贫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结合村庄实际,制定本计划。

坚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村扶贫(20xx-20xx年)和干部驻村包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x办发〔20xx〕3号)为指导,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和“一户一策”、精准扶贫的原则,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着力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围绕实现贫困户人均纯收入20xx-20xx年在自然增长基础上再多增收1000元的目标,力争使贫困户在20xx年人均纯收入增长800元以上,使贫困户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

1、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围绕贫困户产业发展,积极搞好核桃、柑桔种植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贫困户生产实用技能和科技文化素质,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2、紧密结合农村实际,认真开展精准扶贫。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个人特长和优势,积极协调整合各类帮扶资源,通过送项目、送技术、送信息、送思路、送文化、送服务、送资金、送物资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结对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真正使驻村帮扶工作帮到点子上,扶到根上,确保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

3、落实精准扶贫要求,拓宽脱贫致富渠道。对贫困户进行就业创业培训,组织劳力转移,帮助结对贫困户剩余劳动力寻找外出务工和创业致富的新路子,协助他们增收脱贫。根据村庄产业发展规划,包装一批小而实的项目,发动优秀企业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以项目实施带动百姓脱贫致富。

4、继续加强基础建设,改善脱贫致富条件。抓好村委会阵地建设收尾工程,尽快投入使用。推进全村低压线路改造、水库防汛道路硬化、抗旱池塘加固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一建三改”工程(建房、改厨、改厕、改圈),帮助结对贫困户改善自身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

6、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帮扶工作全面推进。驻村干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继续履行好牵头部门职责,组织召开20xx年扶贫团联席会议,传达学习中、省精准扶贫工作文件要求和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20xx年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适时组织洋县扶贫团各成员单位和贫困村领导开展现场观摩活动,总结推广和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使洋县社会扶贫工作全面推进。

1、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帮扶工作既是政治任务,又是社会责任,各帮扶党员干部要着眼社会稳定大局,提高思想认识,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切实用真心、动真情,献爱心、聚民心,发扬互助互济的传统美德,以多种形式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活、就医、就业、就学、发展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3、严格考核奖惩,落实责任。市上每年对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建立平时考核制度。局扶贫领导小组也将适时对结对帮扶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帮扶结果纳入个人年度考核、党员民主评议和任用考核范围,凡在帮扶工作中落实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党员干部不得评为各类先进。

3、切实改进作风,扎实工作。驻村干部要把结对帮扶作为了解基层、锻炼自己、陶冶情操、提升素质的平台,珍惜机会。要沉下心、扑下身、真正扎根基层,深入生产第一线,指导贫困户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组织发动群众投入生产,确保包扶村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