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唐诗宋词的感悟 唐诗宋词朗诵(优秀10篇)

时间:2023-10-02 18:37:11 作者:雅蕊 评语寄语 最新唐诗宋词的感悟 唐诗宋词朗诵(优秀10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感悟,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优质的心得感悟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感悟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唐诗宋词的感悟篇一

1.《将进酒》

年代:唐作者: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2.《望岳》

年代:唐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年代:宋作者: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4.《薄幸·淡妆多态》

年代:宋作者:贺铸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

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合欢双带。

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鼙浅笑娇无奈。

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暗解。

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

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

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

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5.《瑞鹤仙·晴丝牵绪乱》

年代:宋作者:吴文英

晴丝牵绪乱。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

垂杨暗吴苑。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

兰情蕙盼。惹相思、春根酒畔。

又争知、吟骨萦消,渐把旧衫重剪。

凄断。流红千浪,缺月孤楼,总难留燕。

歌尘凝扇。待凭信,拌分钿。

试挑灯欲写、还依不忍,笺幅偷和泪卷。

寄残云、剩雨蓬莱,也应梦见。

6.《八归·秋江带雨》

年代:宋作者:史达祖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7.《溪居》

年代:唐作者: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唐宋诗词精选》相关热门文章推荐:

1.仲秋诗词大全

2.唐朝古诗词

3.王国维的诗词

4.李白的诗集

5.吕碧城诗词

唐诗宋词的感悟篇二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四首“闲适”是最能代表元曲风格的——以小品文字写隐逸闲适和人生感悟,几达极致。

《越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曲应写于马致远中年时,他年轻时也曾热衷功名,奔波漂泊二十年后终于看透很多事,是一个满心伤痕的寡寞男子。

唐诗宋词的感悟篇三

《人生四时,唐诗九味》是熊逸先生品读唐诗的一本书,他在书中的小序《百无一用读唐诗》中写道:“我这本书,五十篇精选五十首最有代表性的唐诗……既会用很粗的分辨率勾勒唐诗世界的全景,也会用很细的分辨率从社会风俗、典章制度、修辞艺术、文字与音韵等角度,带你去看通常的注本和赏析本里看不到的内容……”

又想,熊逸是谁?

很明显这是一个笔名。翻开书封面的介绍,只见写道:“中国当代重要的一位思想隐士,隐于市而专心著书的人”、“熊逸坚持用这个笔名解剖中国传统文化,用学贯中西的现代视角反观中国传统文化”。

说到底,还是不知道是谁。

01、登高·阔达

登高的主题放在第一位,是因为登高的激昂、壮阔,一扫“宫体诗”的矫揉造作,将盛唐的气象、诗坛的萎靡空洞,一扫而空,给世人留下了无与伦比的壮美。

第一首是杜甫的《望岳》,一个热血青年初次踏入社会,科场失利并没有让杜甫对自己的才能产生任何动摇和怀疑,反而益发雄壮肯定,于是他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

第二节选的仍然是杜甫的诗篇,但已经是他迟暮之年的作品,便是那首被誉为“七律第一”的《登高》,当初的青年已经被社会摧残的体无完肤,看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留下了沧桑的眼泪,“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何等辛酸和无奈!

接下来是王之涣的名作《登鹳雀楼》,熟悉的诗,重读之下,竟能读出不一样的味道,这是熊逸先生的不凡之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诸君共勉!

第四节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已经不需要多说什么,横亘古今的大孤独,至今无人超越。

第五节选得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看到了崔颢的《黄鹤楼》后,李白转身写下了这首,一时双星璀璨,难分伯仲。

第六节选自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在悲凉中说旷达之语,杜牧真是令人感动,因为“尘世难逢开口笑”所以“菊花应插满头归”,对于古今时光匆匆,更是“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至此,登高主题下的六节、六首诗完毕,组成了阔达的肌理,而下一个主题是“怀古”。

02、怀古·感伤

没有人会凭空怀古,一切怀古大多是为了伤今。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第一篇选得是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怀才不遇是自古才子的痛点,才华越大,阻隔越重,其伤感处越深,屈原是,贾谊也是,所以自古吊屈原、贾谊者,数以万计,“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留给人无尽的感慨。

第二节是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昭君和所有类似昭君故事的情况,其代价和尊严到底是什么?很难有人说得清,但“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却是不争的事实。

第三节自戎昱的《咏史》,同样是吟咏昭君,但诗人却给出了消极的态度,“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第四节是杜牧意味深长的名作《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第六节是节选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着实感人。

03、壮心·畅快

盛唐国力的强盛,使得开边进取成为了各个帝王都很喜欢的事情。所以盛唐之中,即便是文弱书生,也能够圆自己仗剑天涯的梦想,许多人也的确这样做了。壮心是唐诗中很大的一块主题。

第一节是文弱书生以梦为马的写照,选得是杨炯的《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或许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吧!

第二节选自著名边塞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这是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第三节写侠,选得是李白的《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游走于自然和文明之间的侠客,魂牵梦绕了多少人的心!

第四节是李白的《结袜子》,“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来自汉乐府的古怪题目,却有着不一样的主题内容,豪情背后是知遇感恩的壮心。

第五节同样是李白的诗作,是他的《夜泊牛渚怀古》,激荡的壮心呼唤自己的伯乐和知音,但往往只有“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04、羁旅·孤独

独在异乡为异客,长久漂泊他乡,对自己的亲人和故乡就会特别思念,古人把这种漂泊无依的情感称作羁旅,在羁旅生涯中,他们看到的一草一木都是愁怀。

第一节选得是戴叔伦的《除夜宿石头驿》,除夕本是团圆的日子,但是诗人却只能独宿旅馆,那种滋味,可真不大好受,“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第二节是李白的《关山月》,征人与思妇,永远都是边塞和羁旅的主题,“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萧瑟的寒风,勾起无数游子的回忆。

第三节选得是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羁旅之人,永远无法拥有自己的时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才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第四节是所有人的乡愁,选自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简单的语言,勾勒出无比感人的意象,一声笛曲,引起无数人的乡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05、田园·自在

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利益,就有甘于淡泊的隐士高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可以说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与盛唐高度发达的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一节是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这一首可以说是开端,“渡头余落日,墟里山孤烟”,多么美妙的图景。

第二节也是王维的作品,是《酬张少府》,晚年的王维,好静不好动,所以万事不关心,归隐山林之后,每天过着“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日子,恍如神仙一般。

第三节还是王维的诗《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多么诗意的出行,让人羡慕不来。

第四节同样是王维,他的《秋夜独坐》中有“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的佳句,美好中透着孤独。

第五节是禅意的王维,选得是他的《山中》,美好的田园生活,奏出了禅意的人生,“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06、聚散·悲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有聚就有散,这似乎是人间的真理和无奈。人事有代谢,有些事情却永远重复上演,正如聚散,总是悲喜。

第一篇节选自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洒脱的诗仙,连聚散都显得与众不同,“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潇洒、飘逸。

第二节是李白的《将进酒》,还用说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干!干!干!

第三节是李白的《送友人》,一别之后,犹如万里孤蓬,因此“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处处都让人不舍。

第四节是柳宗元的《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聚散离别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07、思慕·悸动

从“关关雎鸠”开始,爱情的名诗,就没有一首不令人感动,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情中有欢乐,更有痛苦,有海誓山盟,也有生离死别,唐人笔下的爱情,更有着格外的亮点。

第一节、第二节都是“朦胧大佬”李商隐的《碧城三首·其一》,煎熬中诞生的情诗,正如煎熬中的恋人,“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又飒又有韵味。

第三节一变而为炽热,接着说李商隐的《碧城三首·其二》,爱情和婚姻,两者有何不同?“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

第四节是《碧城三首·其三》,将一对恋人的彷徨,写得朦胧扑朔,味道浓厚,“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第五节作者同样是李商隐,选得是《无题四首·其一》,“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给人留下无尽的唏嘘。

第六节是我最喜欢的诗歌之一,选得是李商隐的《无题四首·其二》,“春风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呵,说不尽的相思哟!

第七节是《无题四首·其三/其四》,由一往情深而变得疑云密布,到底发生了什么?“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第八节选了李商隐另外的两首《无题》诗,是我们最为熟悉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假若所有的爱情都能心有灵犀,那世间不知要免掉多少悲情,又失掉了多少乐趣。

08、感时·惆怅

时间到底是什么?这个疑问今人不能解答,古人更不能解答,但是他们用自己诗意的视角,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第一首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似乎无人敢说不好,春、江、花、月、夜,融汇在一幅绝美的意境中,还不忘探讨时间的真谛,“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第二首描绘了盛唐的繁荣,选得是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长安城的繁华,尽写在这首诗中,然而繁华逝去之后,留下的只有空洞。

第三节选得是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它究竟在想什么?“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令人嗟叹!

09、忧愤·率性

唐诗里的忧愤,小到个人的喜怒哀乐,大到国家的兴亡衰歇,处处皆能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

第一首选自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行路之难,未必是真实的道路,也是人生的道路,行路的彷徨,被李白抒发的淋漓尽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但李白毕竟是李白,他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也要相信!

第二首同样来自李白,是他的《行路难·其二》,“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人生路之难,尽在不言之中。

第三首仍然是李白的《行路难》,只不过其三,讲得是功成名就的那点事,“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同样很难。

第四首是秦韬玉的《贫女》,自己埋头做事,到头来功成名就的却是其他人,“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当真是无奈之极了。

10、隐逸·闲适

面对人生的挫折时,你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退隐山林?对深受老庄思想的传统文人而言,这并不难选择,因此就有了很多隐士和隐士的诗。

第一首选自太上隐者的《答人》,他为我们展现了真正的隐士应该如何去生活,“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第二节选自罗隐的《曲江春感》,这是隐士的宣言,也是退隐前向全世界的呐喊,“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第三篇节选自白居易的《中隐》,小隐于野、大隐于市,而白居易选择了另外的一条路,那便是中隐,他的中隐之路,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士人效仿者极多,这是绝对折中的办法,“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妙哉!

至此,十个主题,近五十篇文章、五十首诗歌全部完毕,我只是精选了每首诗中的名句,抛砖引玉,实际上每一篇的画卷,要更美、更精细,犹如工笔画一般。

结束语

有人或许会问,今天我们还要不要读唐诗?读诗歌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价值?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实用主义者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毫无价值。

有学生问叶嘉莹先生:“您讲的诗词很好听,我也很爱听,可这对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叶嘉莹说:“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

而熊逸先生认为,读诗可以带来一点可有可无的附加值,那就是对美的敏锐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美,但一个人能不能捕捉到这些美,能捕捉到什么程度,却是因人而异,而高级的美,往往会站在实用性的反面,但它带给人的满足感,会更加巨大。

唐诗宋词的感悟篇四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清明小说……而唐诗、宋词,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高峰。《唐宋词赏析》浓缩了唐诗宋词的精华,让我们从中了解了许多名诗名词。

其中,我映象最深的便是《爵江月和》这首词的赏析。这首词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英雄文天祥所写。整首诗是这样的:“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飘零,重来淮水, 正是应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向江山回首。一线高如发。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这首词的赏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的告诉读者这首异乎寻常的词是文天祥在五坡岭被叛徒所害而被俘与同时被压北行的同乡好友邓光荐临别时写下并送给邓光荐的。这首词对国族的不幸,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是我们对文天祥的壮举表示热忱的赞慕。这首词用了苏东坡赤壁怀古的词韵。这不是一般的唱和之作,而是赤心报国的强者之歌。既有巨大的政治鼓动性,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便是李颀的《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这首诗的赏析点明了此诗是作者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并具体的展现了当时边疆景象的肃穆和凄凉,告诉人们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帝王的霸道。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 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并巧妙的运用了音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意义。

这本是其实还有许多像此类值得大家去品读去欣赏的诗词。它们不仅在文字上有着特殊的含义,就连它们的标点符号上都有着非凡的魅力。它们不仅传达着是人在不同年代对生活产生的不同感想,也是我们对进一步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是文学上不可缺的部分。本书清楚的讲述了大约六百多首唐诗宋词,并进行了详细的赏析,是我们学习语文必读的一本好书。

历史,是一座用之不竭的宝山,只要你去发掘它,就会收获无限的知识。

唐诗宋词的感悟篇五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以下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唐诗宋词励志名句,希望能帮到你。

1.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2.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3.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5.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晏几道《思远人》

6.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陈亮《水龙吟》

7.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木兰花》

8.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9.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

10.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周紫芝《踏莎行》

12.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14. 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来南归。——周密《高阳台》

15.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16.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晏殊《浣溪沙》

17. 十里杨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姜夔《琵琶仙》

18.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辛弃疾》

20.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1. 到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李重元

2.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苏轼

4. 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重。——韦庄

6.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张元幹

8.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13.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孙光宪

14.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沙鹭。——李清照

15.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1.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2.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

3.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4. 欲将心事付瑶琼,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

6.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

7.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

8.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

9.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周帮彦

11.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

12.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

13.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4. 燕子不知何世,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周邦彦

15. 隔帘微雨双飞燕,砌花零落红深浅。——李珣

唐诗宋词的感悟篇六

一是由于小高考的冲击,语文停课一个月,课时减少了很多,而《唐诗宋词选读》精选了31首唐诗,32首宋词,分12个专题,因此不可能对每首诗、词都作详细讲解。

二是因为诗歌不像小说那样有精彩的情节,学生对诗歌教学往往不感兴趣,在课堂上,往往呈现出一种无精打采的状态。

三是学生认为高考不考课本上的诗、词,甚至连名句默写都不涉及选修教材,因此这本《唐诗宋词选读》上不上无所谓,反正高考考不到。

面对这样的现状,在教学这门选修课之前,结合平时考试成绩,我首先让学生知道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平均得分,让学生知道做好诗歌鉴赏可以拉开与他人在语文成绩方面的差距,多得一分就多了一份胜算。而高中能集中学习诗歌鉴赏,一是现在,另一就是高三的一轮复习,而“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样即使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但最起码能加深学生对这门选修课的认识。

其次,针对学生诗歌知识薄弱的情况,我初步从题材的角度介绍了诗词的分类,了解各类诗歌常用的意象、常见的思想情感等。之后,我和学生一起给专题一和专题二的诗歌进行分类。在停课之前,教学类容主要涉及到“思乡怀人诗“送别诗”以及“怀古诗”。如《送魏万至京》、《春夜别友人》两首送别诗,在教学时,从读懂诗歌入手,引导学生积累这类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物象(月、浮云、鸿雁、柳、酒、泪)、时间(傍晚、拂晓)、告别地点(灞桥、长亭)、交通工具(帆、车马)、行为(目送、眺望、牵手、泣下、想象);然后从送别的原因入手,结合具体的诗句,深入分析诗歌中传达的细腻情感,如同样是送别诗,这两首诗虽然都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口吻不一样,李白的《春夜别友人》是朋友之间的,而《送魏万之京》这是长辈与晚辈之间,除了不舍之情,还有一个长辈对晚辈的诫勉和殷切期盼之情。

第三,在教学中,不面面俱到,对于设计到的手法,往往只分析最主要的或是最典型的,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做一道诗歌鉴赏题。

曾经有人在新课程改革不久说:“新课程改革新在选修,难在选修,突破点也在选选修。”用好《唐诗宋词》,就能让学生诗歌阅读方面有所突破。

唐诗宋词的感悟篇七

(ppt:唐诗?宋词?)

(生)不是。

(师)他谈的对象是什么?

(生)我觉得唐诗应该是指诗歌,宋词应该是指流行歌曲。

(师)这篇文章谈的是唐诗和宋词吗?

(生)不是,谈的是诗歌和流行歌曲。

(师)什么诗歌?

(生)当代、现代诗歌。

(师)当代还是现代?

(生)现代。

(师)现代是什么时候开始?

(生)民国时期。

(师)民国时期应该是现代。实际上,本文谈的是当代,是当代诗歌。

(生)其实,我觉得,唐诗和宋词是类比关系,唐诗是指代当代的诗歌,宋词是指代现在的流行歌曲。它想通过唐诗和宋词的关系让读者可以更深入地或更快地了解诗歌和流行歌曲的关系。

(师)诗歌和流行歌曲的关系是什么呢?请简单说说。

(生)当初,唐诗开始走向下坡路,宋词开始兴起。现在也是这样,诗歌开始没落,流行歌曲开始广泛流传。

(师)那你的意思就是,标题里面暗含了我们的对象,很好!刚刚吴昊同学提到了这里面有一个类比关系,虽然没有出现诗歌和流行歌曲,但是它可以类比一下,这是有道理的。如果真的是这样,是可以的。唐诗宋词,我们提到了,它们的对应关系是当代诗歌和流行歌曲,它们之间有一点类似,所以,葛先生有了这样一个题目。

(ppt:过后?……)

(生)思考。

(师)你在摇头,那你说说。

(生)我觉得它没有过去,只是流行歌曲现在在慢慢发展,但是,诗歌还是有些人在写的。

(师)没有过去,那标题为什么说“过后”?

(生)(思考)

(师)有这个趋向,是吧?它有这个趋向吗?

(生)有。

(师)教材里面能看得出来吗?大家打开书本,我们来看看。

(生)(打开课本)

(师)你念一念,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朗读最后一段。)

(师)你概括一下,原因主要是什么?

(生)现在的人生活是那种轻快的节奏,诗歌是比较少的人去欣赏,诗歌内容也没有以前那样有内涵,写诗的人有一点无病呻吟。

(生)我不怎么同意刚才的论点。我觉得现代诗歌不是无病呻吟,相反有很丰富的精神内涵,或者说,有作者情感的诗歌也是很多的。比如,有一首诗是我喜欢的北岛写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师)这首诗的题目叫——《回答》,很好。

我们这位同学,它反对这种观点,也就是说,当代诗歌未必就是无病呻吟的,可葛先生在文章里写,有些诗歌确实有一些问题。没有问题,我们不会说“过后”,“过后”不是事实,至少是一种趋势嘛!

(师)大家看过了,你能说它谈的是什么吗?

(生)它谈的是穿越到古代,具体内容我没有看出来。

(师)具体内容看不出来,我觉得很欣慰。如果看出来,我就很恐慌了。

(生)兴起了。

(生)文章第一部分,先写流行歌曲是如何兴起,而第二部分写的是它的转变。所以我觉得,第一部分主要讲的就是流行歌曲刚刚开始兴起的感受。

(师)其实,这是写它的势头。葛先生的语言很生动,你读几个词给大家听一听。

(生)诗肠须曲。

(师)“诗肠须曲”不是现象。

(生)“含蓄委婉的诗只适于案头清赏,无论如何总比不上满街传唱的流行歌曲,浓浓的味道嗬嗬的喘声沙沙的嗓音和从丹田直奔喉咙的感情更让人觉得痛快。”

(师)那么,流行歌曲看上去是一种什么样的势头?

(生)“腰缠万贯的中产阶级迈着有力的步伐傲然走进没落贵族的客厅”这样一种感受。

(师)这个是势头吗?再看一看。我们讲流行歌曲,大家再注意这些词——耳边轰鸣、失魂落魄,这两个词对照十分鲜明。所以,流行歌曲的兴盛,与之相伴随的是当代诗歌的没落或式微,这两者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所以,一个东西是过去的危险,另一个文体有兴起的可能。所以,我们用这样一个标题“唐诗过后是宋词”,我们觉得还是贴切的。

(ppt:是?)

(生)我觉得这样是不可以的。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其实并不是以一种肯定的态度去写当代诗歌过后就是流行歌曲。它其实是一种发问,就是要想留住当代诗歌,要想让流行歌曲广为流传,这是一种必须满足的一些条件,就像宋词一开始其实不被世人接受,它那段时间就是一个过渡段。它这篇文章,所强调的就是自身不是肯定的态度。

(师)不是肯定的,但它还是有可能的,是吗?那它的可能性我们看到了吗?

(生)可能性——我觉得还是在最后一段,“诗歌是越来越不景气了”“流行歌曲是越唱越热闹了”“要想留住唐诗的时代,就要使诗歌有点儿亲切和自然,要想迎接宋词的时代,就要让流行歌曲多一些机智和内涵”。二者都有可能,只要满足这些条件,就可以了。

(师)就是说,它虽然有这些可能性,但它还不是很确定的,对吧?

(生)(思考)

(生)首先,和当时的宋词一样,现在有一些比较喜欢诗歌的人不接受歌曲,他们觉得它的内涵非常浅。然而,文章第五段也说了:“作词的人开始懂得一点更深的想法有了一点更广的视野,从一味发嗲的死甜变成了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表达了它的诗意的发展。

(师)那就是说它有进步。

(生)对,有进步,形式上相对于诗歌更符合现代的快速步伐,所以说,可能性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

(师)适应时代的转变,然后呢?它自己有一点进步。

(生)本身的声音更加丰富。

(师)能不能找出一点依据来?也就是说,流行歌曲近几年来有什么进步?

(生)以前的歌曲可能是单纯地谈论一些男女之间的情爱的问题,但现在更多的是关于人生的思考,而且是更有深意的东西。

(师)就是它的题材和内容更广泛,对不对?

(生)对!

(师)好!我们大家课前读过课文,所以有一些地方我们应该着重注意的,第二部分有一段我们大家一起读一下吧:

(师生)(齐读)“渐渐有了一点思乡愁绪、有了一点人生唱叹、有了一点社会关切、有了一点故旧情怀。”

(生)我觉得,这个问题作者在文章第三部分进行了解答。如果想要流行歌曲登上大雅之堂,就要“桩子稳”“根子深”,就要有“一种深邃的文化意识和高度的文化修养”。

(生)我觉得是致命的。

(生)我觉得,“俗”在表面上带一些缺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俗,它有它的优势,是一个两面性。其实,真正的艺术,它能够做到能俗能雅,雅俗共赏。因为一个艺术,雅是它的基础。首先,它只有雅,才能有深度,有内涵。俗,可以表现它的渗透力,它可以深入人心,为人所接受。如果它身在水云间,不食人间烟火,那样能够感受它、接受它的人就更少!所以,俗不是一个致命的缺点。如果能克服它的缺点,发扬它的长处,它反而能够成为一个好艺术的垫脚石。

(生)我觉得,词本身就是俗的,是用于宫廷间的,属于花间派,它本身就是讲男女之爱的,注入了文化内涵之后,最后成为一种文学形式。

(师)本来俗但后来成为一种很好的文学形式,他举了花间派。我们大家学过词的,口说无凭,举一个词中间俗的例子。

(生)首先,我不举例子,想讲一下我的观点。俗这个东西,并不是缺点。并不是说因为俗,它才不好。葛老先生在第三部分第三段中说得应该很明白: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内涵和精神只能流于一般的情感宣泄和浅薄的心灵安慰。如果语言是通俗的,情感是深厚的,内涵是丰富的,无论语言是什么,白话文呀,诗歌呀,我觉得都无所谓。品位是对个人来说的,如果你喜欢它,它有内涵,无论你俗还是不俗,其实都无所谓。

(师)就是说,语言的通俗其实未必是坏事。

(生)我比较喜欢李清照的词,也喜欢苏轼豪放派的,难道李清照的词或柳永的就比苏轼的词差了那么一点吗?其实并没有。

(师)你学过一些俗的但你觉得很好的词吗?

(师)好,允许你换。

(生)“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她那种女性的情感,其实很多男生并不理解的话,有点觉得它是那种很俗的,矫情的。其实,如果你走进李清照的内心深处,你还是可以懂得它的内涵。所以,俗,只是我们语言上的俗,而内涵才是更重要的。

(师)其实,俗只是一个字,它可以组成很多词,通俗也是俗。所以,语言的通俗不是问题。王磊同学走进了李清照的内心,很不容易。他透过通俗的文字,走进女性的内心深处,这是很厉害的,很敏感的。(众生笑)

那么,我们谈流行歌曲俗,作者认为其实也不是致命伤,为什么呢?因为宋词是一个先例。确实,宋词在刚刚诞生的时候,是花间的,是给歌儿舞女在酒席宴上助兴时候唱的,是很俗的,跟现在的ktv差不多。但它慢慢地发展,居然成为一代文学形式的标志。比如说,我们现在提“词”,就是指“宋词”,你为什么不提别的呢?明朝有词,清朝有词,为什么我们一提就提宋词呢?说明在宋代,它已经成为标志性的文学样式。所以,一个小的、甚至当年我们叫它“诗余”的这样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字,后来居然成为蔚为大观的东西。所以,“唐诗过后是宋词”里面,如果我们真要把他置换成流行歌曲,它有这种可能性。

我们看看第二部分,里面有一句话,作者说出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思考:“但谁敢断言诗坛的明天就不会象宋词继唐诗,元曲继宋词一样?”也就说,今天它不明朗,但是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也就说,我们说它“是”,是有一定道理的,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凭空说的。

但是,刚才也提到了他不确定。“不确定”来自哪里呢?

(生)第三部分第一句话“流行歌曲的歌曲流行,但流行的不一定就永垂不朽。”现在流行歌曲很流行,但是将来就会被另一种类似于流行歌曲的东西所取代。

(师)这说明流行歌曲是有毛病的,那么,它的毛病在哪里呢?

(生)现在有一些歌曲,太腻了。

(师)太腻了,为什么腻?

(生)就是内涵少,就是似通不通,似懂不懂,传唱的人一塌糊涂,就别说听的人。

(师)就是语言似通不通,有问题,举个例子。

(生)如文章中“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拿青春赌明天”。

(师)你自己有没有接触过类似的例子?

(生)最近一段时间流行的一首《好想你》。

(师)歌词你还能记得吗?

(生)就是“好想你”“好想你”。

(师)就是堆砌,是不是?

(生)是。

(师)就是歌词写得不明不白的,有没有其他的?

(生)我觉得,现在很多写歌词的人,都是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本身没有很多的文化修养,所以他们写出来的词就是没有内涵的。

(师)因为他不是一个文化人,他的歌词缺少内涵。你能不能也举个例子?

(生)我觉得像《小苹果》——

(师)就是广场上唱彻的那个流行歌曲。

(生)他写的歌词特别的俗,最高潮部分一点意义都没有。

(师)就是“火火火”那一段吗?你觉得毫无意义,就是因为歌词给你的感觉——

(生)单纯就是唱,根本没有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在里面。

(师)缺乏情感,缺乏内涵。

(生)我不是非常同意之前的观点。因为现在也有非常多的民谣歌手,他们并没有受过非常专业的培训,但是他们写出来的词,都能让我们感到非常有共鸣,同时使我们心里泛起一些波澜。比如说,前段时间有一首非常流行的歌曲《南山南》,作者马頔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不想去这首歌的歌词,是因为每个人在听这首歌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心情体验。

我觉得,作者认为流行歌曲将取代诗歌,只是一种可能性,另一个原因是,诗歌自己本来也在发展的,我们不可否认,诗歌在未来的时候会更上一层台阶。另一方面,我觉得,流行歌曲更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的原因是,它有曲调,它的作曲和歌词能够融合起来,这才形成一首好的歌曲。之前,有几个同学说,流行歌曲只是一时流行,但是在我们印象当中还有一些经典的歌曲,比如张学友的情歌一直流传在大家的心中,大家也一直都很喜欢。

(生)给我印象很深的是《西游记》片尾曲,最后一曲“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它写在《西游记》的结尾,特别意味深远。几句简单的话,尝尽了十万八千里,将所有的经历化为修行感悟。虽然一句平淡的言语,但是让人回味无穷。

(师)就是“路在脚下”,虽然它切合《西游记》的主题,但是我们把它抽出来看,它还是有人生的哲理。很好。

所以,大家看,我们的流行歌曲已经突破了单一的、情爱的内容。我们再看一首曲子。

(ppt:《历史的天空》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一页风云散啊,变幻了时空。

聚散皆是缘啊,离合总关情啊,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

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师)这是哪个上面的?

(生)(思考)

(生)我觉得这首诗是怀古题材。

刚才有同学说:“语言有问题”“内涵有问题”“不够深刻”“不够有人文精神”。

(ppt:《涛声依旧》

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却发觉又回到你面前。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生)语言非常优美。

(师)它是怎么优美,是怎样造成这种效果的呢?

(生)就是让人读起来比较优美。(众笑)

其实,无论是诗还是歌曲,都是一种感受,是人性的一种感受,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带动你的共鸣。比如,它写的是怀古,而你却非常兴奋,在看球赛,那无论如何也走不进它那种境界。所以,我现在看出,它的歌词让我回到那个场景,让我感受,身临其境,虽然也不知所云,它那种缺点、内涵并不是怎么样多,但是主要是宣泄这种情感嘛,它表现出自己的情感,所以这是它最好的地方。

(师)你觉得什么情感?

(生)什么情感?他写的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情感,但反映了我们现在的情感。

(生)就是分别以后一个人怀念另外一个人时的感受。

(师)就是表达思念这一主题的。

下面打横线的?

(生)这就像文章中所说的“涛声依旧”借了“枫桥夜泊”?

(师)你觉得借得好吗?

(生)其实,这句歌词直接就是它的题目的意思,但是和题目的关系也不是很大。

(师)关系不大。如果我们把这两句抽出来,我们很难理解什么叫“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化用我们看出来了,但是不知所云。这首是九十年代的,大家不是很熟悉。

(ppt:《烟花易冷》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伽蓝寺听雨声盼永恒。)

(板书)

唐诗=当代诗歌

宋词=流行歌曲

这两个是类比关系,可以划等号吗?

流行歌曲有它的优点,但是缺点很明显。它做不到当年的流行歌曲那样的高度,原因是什么?有同学提到,没有文化人的参与。方文山,你知道吗?你还知道谁?我们大家知道的人很少的。所以,这个是不能划等号的。我们看看这个,能不能过去?能不能过去是未知之数。所以,这篇文章里面的作者分析,没有给出一个结论。

但是我们的收获是什么?我们的收获是:作者在分析的时候的理性的态度,它的历史的眼光以及一个文化学者对当代文化现象关注的一种情怀。

所以,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一个句子,但是标题是不能加标点符号的。如果我们私下里给它加一个符号,大家觉得加什么符号是最好的呢?我们可以课下去解决这个问题。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唐诗宋词的感悟篇八

化肥会挥发。

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

黑化肥发灰会挥发,

灰化肥挥发会发黑。

黑化肥发灰挥发会花飞,

灰化肥挥发发黑会飞花。

缝裤子

一条裤子八条缝,

横缝上面有竖缝,

缝了横缝缝竖缝,

缝了竖缝缝横缝。

石狮子

公园有四排石狮子,

每排是十四只大石狮子,

每只大石狮子背上是一只小石狮子,

每只大石狮子脚边是四只小石狮子,

史老师领四十四个学生去数石狮子,

你说共数出多少只大石狮子和多少只小石狮子?

唐诗宋词的感悟篇九

老屋老,老屋污,

老屋经雨老屋涝:

老屋老,老屋孤,

老屋经风老屋秃。

老屋涝,老屋秃,

涝、老、污、秃是老屋.

姥姥有个宝宝

姥姥有个宝宝,

宝宝有位姥姥,

姥姥疼爱宝宝,

宝宝喜爱姥姥。

姥姥天天抱宝宝,

宝宝天天亲姥姥,

姥姥老,走不好,

抱着宝宝摔—胶,

跌了姥姥,摔了宝宝,

宝宝连忙扶姥姥,

姥姥赶快抱宝宝。

猴子吃掉小桃子

树上有只小桃子,树下有只小猴子。

风吹桃树哗哗响,树上掉下小桃子。

桃子打着小猴子,猴子吃掉小桃子。

白鸽和白鹅

伯伯养了一群大白鹅,

哥哥喂了三只小白鸽,

伯伯教哥哥训鸽,

哥哥帮伯伯放鹅。

白鹅白鸽长得好,

乐坏了伯伯和哥哥。

唐诗宋词的感悟篇十

男演员穿蓝制服,

女演员穿棉制服,

蓝制服是棉制服,

棉制服是蓝制服,

男演员穿蓝棉制服,

女演员穿棉蓝制服。

天上看,满天星

天上看,满天星;

地下看,有个坑;

坑里看,有盘冰。

坑外长着—老松,松上落着一只鹰,

松下坐着一老僧,僧前放着—部经,

经前点着一盏灯,墙上钉着一根钉,

钉上挂着一张弓。说刮风,就刮风,

刮得男女老少难把眼睛睁。

刮散了天上的星,刮平了地的坑,

刮化了坑里的冰,刮倒了坑外的松,

刮飞了松上的鹰,刮走了松下的僧,

刮乱了僧前的经,刮灭了经前的灯,

刮掉了墙上的钉,刮翻了钉上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