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班音乐活动碰一碰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的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23-09-23 19:54:44 作者:文锋 活动 2023年小班音乐活动碰一碰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的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活动碰一碰教案反思篇一

1、幼儿能用说、唱、表演等游戏形式,表现歌曲中的小菜园。(重点)

2、幼儿通过讨论交流,能大胆创编第二段歌词。(难点)

3、幼儿喜欢、乐于参与音乐游戏,感受创编的快乐。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

1、物质准备:《小菜园》ppt;黑板;钢琴;兔子玩偶一个;小兔子头饰师幼每人各一个;青菜、萝卜、蘑菇、毛豆头饰各一个;事先安排大班5个小朋友帮助活动。

2、经验准备: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小兔子喜欢吃什么?小兔子是怎样吃东西的?

一、教师组织谈话,幼儿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要去小菜园了,我们要不要和它一起去啊?

2、分发小兔子头饰,出示小兔子玩偶。

小兔子:“今天天气真好,咕噜噜,肚子饿了,我要去我的小菜园逛逛,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3、师:哇,有这么多好吃的呀,我们和小兔子一起去吧。

二、教师创设情境,幼儿在情境中学习歌曲。

1、出示ppt,播放青菜、萝卜、蘑菇、毛豆的图片,一边预习歌词。

2、请上带着小兔子头饰的大班小朋友随教师表演情景。

4、师:小兔子看见了什么?(青菜、萝卜、蘑菇、毛豆)它刚刚肚子饿了对不对,小朋友,你肚子饿了的时候是怎么吃东西的?(引导孩子模拟大口的吃东西,发出"啊呜啊呜"的声音)

5、教师弹钢琴演唱歌曲,请大班小朋友表演情景,幼儿小声跟唱。

三、教师提出问题,幼儿大胆创编第二段歌词。

2、引导幼儿说出种上吃掉的蔬菜。

3、教师弹钢琴和幼儿一起回忆第一段歌词,大班小朋友表演情景。

4、幼儿创编第二段歌词,教师弹琴,幼儿演唱第二段歌词。

5、师:小朋友你们真棒,看,你们种下的青菜、萝卜、蘑菇、毛豆都长高了,我们又可以吃了,哪只小兔子想去吃?(请几位幼儿上台表演唱)

6、师:小兔子们真棒,你们吃完后都知道再种上,蔬菜又长出来了,我们一起去小菜园吃跑肚子吧。

7、教师播放ppt,教师组织幼儿离开座位,播放音频,幼儿一边表演,一边演唱歌曲四、课后延伸:

师:小兔子把小菜园种到了我们的表演区,哪只小兔子想去小菜园美美的吃上一顿啊?我们还可以在小菜园里种上其他蔬菜呢,出发吧!

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而在蔬菜种植、成长过程中,幼儿学会了用爱去关心、爱护别人,培养了孩子们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整个过程中,孩子不仅享受了种植的'乐趣,还直接观察和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增长蔬菜和水果种植方面的知识。在活动过程中,虽然课前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但在实际活动中还是明显感觉自己对农作物生活环境的匮乏,对幼儿的提问不能及时给予全面的回答,以后要更加开拓自己的知识面。

小班音乐活动碰一碰教案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快慢,尝试用踮脚尖及弓箭步表现小羊、老羊走路。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音乐磁带、大灰狼头饰。

教学过程:

一、感受乐曲,用身体动作、语音表现节奏。

1、t:山脚下住着两只羊,一只老羊,一只小羊(图片),我们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老羊和小羊要和我们玩个游戏“听音乐爬山”(听音乐,手指腿上爬行)

提问:

1)、刚才爬山的两段音乐一样吗?什么地方不同?

2)、你觉得快的音乐像谁在走路,慢的呢?

2、t:原来老羊、小羊爬山的速度不一样,我们再来爬一次(手指爬行,加语音:(小羊)的笃、(大羊)踢托。)

二、尝试用踮脚尖走,弓箭步表现小羊、老羊走路。

1、t:山坡上长满了绿绿的、嫩嫩的青草,我们和老羊小羊一起去玩吧。(师带幼儿听音乐踮脚尖走、弓箭步走)。

2、t:刚才我看到有只小羊走得可神气了,我们请他表演一下。

点评:看!这只小羊走路时身体直直的,踮起脚尖轻轻、快快地走的,真棒!你会吗?我们一起来学学。

3、t:谁来学学老羊走,请两名幼儿示范,你喜欢哪只羊走路的样子?

师示范:老羊走路可有力了,跨一步,再跨一步,前面的腿弯弯的.,后面的腿直直的。我们也来学学老羊走吧。

4、t:现在老羊小羊要来找好朋友,谁会听音乐走,走得对,老羊和小羊就和他做好朋友。

三、游戏,进一步巩固步伐。

t:两只羊每天都上山下山去吃草,非常快乐。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大灰狼,老羊小羊会怎样保护自己呢?如果你们听到大灰狼的声音,可要逃回家,千万别让大灰狼抓到哦。老羊小羊上山吃草吧!

提示语:小羊上山啦,山上那么多草,吃个饱吧!

老羊上山啦,快来一起吃草,真呀真高兴!

(提醒幼儿找一个空地方玩游戏。)

四、结束:时间不早了,老羊小羊快下山吧!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符合小班幼儿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通过幼儿自身的探索,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充分突出以幼儿为主体,努力把握“玩中学”的度,注重多观察、少干预,让他们在游戏、体验、操作中获取新知,充分表现自己。

小班音乐活动碰一碰教案反思篇三

1.能根据乐曲进行韵律活动,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2.感应八拍乐句,初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cd、小树林背景图、16宫格、让幼儿提前学会念1至8的数字,场地布置等。

小班幼儿年龄小,好动,喜欢参加集体活动,针对幼儿这一特征,选取了本节教育活动《小松鼠进行曲》,本活动集律动、节拍为一体、以游戏形式贯穿始终。将干燥乏味的八节拍融入到音乐游戏中,意在让幼儿在玩中乐、乐中学、学中感知。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小树林里做游戏。好吗?”

(教师声情并茂,以自身感染幼儿,使其精神饱满,积极参与)

二、提出要求,学好本领。

1.师“小树林好远,要走好远的路,还有跳石头,跳小溪,上山坡,下山坡等,你们一定要跟着老师学本领。”

2.律动游戏

前奏与间奏:要求幼儿准备出发。(可以引导幼儿做一些出发前的准备活动)

a段:教师带领幼儿原地踏步或转换不同方向走。

三、采集野果,肢体感应。

教师组织幼儿做“捡果子”游戏,利用幼儿捡来的果子配以音乐进行肢体律动。

四、神秘小屋,寻找松鼠。

1.语言节拍

师幼共同喊:“松鼠松鼠,你在哪里?”

2.节拍小屋(16宫格)

以变魔术的形式,将图片逐一更换,图片依次为:松鼠——果子——数字

五、开心快乐,收获喜悦。

踏着《小松鼠进行曲》一起回家……

律动游戏是小朋友们喜爱的音乐活动之一,日常平常就在角色活动中经常玩“排队走”的游戏。所以我选择了孩子感兴趣的活动进行教育,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吸引幼儿。本次活动就是利用“进行曲”为线索,贯穿音乐游戏的始终。活动中以幼儿操作、探索为主,开展积极的师幼互动氛围。

首先,活动开始我为孩子们营造愉快有趣的环境氛围,让幼儿身临其境,感想感染游戏的快乐;之后,采用一系列的相关游戏为活动目标服务。如:采果子,找小松鼠……孩子们表现出的不仅仅是喜欢参加、愿意参加,而更多的是孩子们从中感想感染到了音乐的美、感应了节拍。

整体的活动效果完成基本良好!

小班音乐活动碰一碰教案反思篇四

1.熟悉乐曲旋律,认识并学习使用蛙鸣筒。

2.能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性,并创编身体动作。

3.根据身体动作图谱来迁移配器,学习看指挥演奏乐器。

1.乐器:木鱼,铃鼓,鸣蛙筒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磁带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边听音乐边观察,讲述歌曲的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群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教师用稍慢的速度弹奏乐曲,请幼儿学一学小乌龟的动作,感受歌曲的意境。

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为乐曲伴奏。

教师提问:“你听了这首乐曲自己有什么感觉啊?“

幼儿跟随教师随音乐做动作,感受乐曲节奏两遍。

3.引导幼儿感受图谱,将图谱转化为身体动过。

教师:“我们来看着图谱做一做身体动作。“

4.引导幼儿进行配器练习。

教师引导幼儿将图谱与乐器匹配,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坐在相应的位置上。教师介绍蛙鸣筒。

5. 看教师指挥,按顺序集体演奏。

教师放慢速度演奏乐曲的旋律,幼儿学习迅速的对教师的身体暗示做出节的反应。

6.幼儿自由选择,交换乐器演奏。

小班音乐活动碰一碰教案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带领下会合拍地歌表演。

2、结合歌词学习小鸭走,模仿小鸭叫。

3、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及大胆地表现力。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磁带录音《丑小鸭》;

2、每人一顶小鸭帽(用空方便面碗制成);

3、小猪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老师:“今天,妈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好玩的地方,咱们出发吧,好吗?”

幼儿:“好吧。”

(教师和幼儿来到草地上找一个位置坐下)

2、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鸭》,声音大小、高低有变化。

3、教授歌表演:

1)创设情境。教师:刚才我接到小猪的电话它生病了,我们去看看它吧,好吗?

幼儿:好吧。

教师:那我们给它送些什么让它开心呢?让它快点好起来呀?

幼儿:送花、送水果…唱首歌。

教师:那我们就给它表演一个《丑小鸭》吧。

2)结合歌词学习“丑小鸭”的动作。

a、教师:小鸭怎么走路啊?请幼儿来模仿(要领:腿儿弯弯摇啊摇)

b、教师:小鸭怎样叫呢?(要领:胳膊胸前伸直,双手上下张合,腿下蹲)

3)请个别幼儿、几名幼儿表演(规范幼儿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4、在教师的歌声伴唱下幼儿合拍地表演一遍,提醒幼儿动作。

5、全体幼儿听音乐边演唱边表演,体验小鸭的快乐情绪。

6、教师:咱们去看小猪给它带去这个节目吧。

幼儿:好吧。

7、(到小猪家)幼儿集体表演。

活动结束:随音乐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根据我们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动作模仿能力很强,但是语言发展能力不强,对歌曲的理解能力更加谈不上。于是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想让幼儿倾听优美的音乐,并看老师的操作表演从而熟悉音乐,理解歌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