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项目安全员工作总结 项目工作总结(精选7篇)

时间:2023-09-15 03:22:50 作者:梦幻泡 工作总结 2023年项目安全员工作总结 项目工作总结(精选7篇)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项目安全员工作总结 项目工作总结篇一

街道近几年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和市农业局的全力技术配合下,紧紧围绕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种子种苗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攻关和课题研究,有力地促进了街道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提升,农业效益稳步增长,实现了科技进步与农业增效的“双赢”。土地亩均产出率从xxxx年的2340元提高到20xx年的3887元,农民人均收入从xxxx年的3738元提高到20xx年的6466元,新增大棚栽培面积2xx0余亩(大棚设施栽培总面积已达35xx亩),大棚亩均产出67xx元。同时,通过试验基地建设和技术推广,建立了一批设施齐全,技术到位率高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和农业企业,成为整体技术推进和科技示范的领头雁。

街道是市主要一线蔬菜基地,承担着70%城区蔬菜供应任务,为保障城区安全绿色蔬菜的供应,在无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的基础上,自1999年起开始实施“市绿色蔬菜工程建设”课题,经三年努力,建立了“一个模式三个体系”绿色安全蔬菜生产产业体系。组建了腾华农业服务公司、墙里区块、上傅家路区块、石桥头、西洋寺区块等一批按农场化管理的一线蔬菜基地;通过试验研究确立了以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性信息素、黄板粘卡、增施有机肥、安全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为主体技术的技术体系,对防虫网覆盖形式、频振式杀虫灯+诱虫包、植物源诱集技术进行了创新,拓展了绿色蔬菜生产病虫无害化防治手段和病虫测报工作,对全市蔬菜植保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也将在创汇农业无害化防治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对万亩畈的水质、土壤、大气、农产品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测评价,对蔬菜的农残问题进行了动态系统检测,经综合测定,万亩畈的水质、土壤、大气条件符合国家生产绿色蔬菜生产标准,所生产的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绿色农产品质量要求,20xx年被宁波市菜办认定为全市五个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镇之一,20xx年经宁波市绿办抽检和认定为宁波市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基地建设管理规范化基础上,自2xxx年起在城区三大农贸市场设立了放心菜专柜,年发放放心菜牌子70块,并由市场所负责对放心菜进行抽检安全把关,近三年来,城区末发生蔬菜类食物中毒事故。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城区蔬菜营销新领域,于20xx年下半年组建了城区蔬菜配送中心,现已向机关食堂和4所学校进行配送,日配送量已达1xx0千克,计划在明年上半年拓展至社区净菜配送。通过“市绿色蔬菜工程建设”的实施,不但保证了城区绿色安全蔬菜的供应,而且有力地促进了菜农的增收,在课题实施期间,共增收1632.5万元,仅防虫网一项年增收142.8万元,土地亩均产出率提高1260元,年递增幅度为18%。同时,通过课题实施,掌握了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基本操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为街道整体绿色推进计划奠定了扎实基础,如“浒农”牌优质葡萄已通过中国绿证中心审定。今后将有更多的品种进行绿色农产品认定,打响“浒农”绿色农产品品牌。

街道是 市的城关镇,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土地面积遂年减少,同时又是农技人员集聚的地方,如何发挥农技力量优势,提高农业在全市整体农业产业化推进作用,我们在抓好现有耕地城郊型产业化布局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种子种苗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通过种子种苗的辐射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先后承担了“菜椒杂交制种”、“大棚蔬菜主要品种种子种苗繁育与推广”、“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法国6号番茄的引种与无性繁育体系建设”等种子种苗方面开发课题,不但形成了区域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而且所繁种子种苗以其品种和质量优势,迅速推广至周边乡镇和县市。如“菜椒杂交制种”课题开拓了宁波市内菜椒杂交制种领域,所繁黄壳灯椒比中椒系列增产18.7%,平均亩产达38xx千克,同时黄壳灯椒壳黄绿、色泽好、外形大、四角均匀、糯性足,品质优秀又适于脱水加工,年繁育种子30千克,推广面积2xx0亩,在街道西华头村形成了5xx亩大棚灯椒生产区,成为宁波市著名的菜椒生产专业村;“大棚蔬菜主要品种种子种苗繁育与推广”课题组建了市种子种苗龙头企业之一市德清种子种苗有限公司,经三年建设公司占地面积90亩,固定资产150万元,拥有连栋大棚8xx0平方米,825型管棚1xx套全设施生产基地,建立了品比、杂交制种、常规提纯复壮良种繁育、全年种苗生产技术体系。筛选有 8788大红番茄、988粉红番茄、20xx辣椒等产量高,品质优等品种,在生产上得到了一定面积的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2xx0余亩;形成了年产黄壳灯椒、上海杂交70、90、120天、8788番茄杂交种50千克;提纯复壮繁育常规良种(以宁波藤茄、羊角椒804、宁波绿带)2xx千克;每年冬春二季进行种苗生产,有各类品种35个,年繁育种苗15xx万株。所繁育种苗以其品种和质量优势,在广大种植户中树立了良好信誉,依托各地的科技示范户及农技人员,迅速扩散至周边县市及省外,年推广面积达1万余亩,农民增收480万元。

前几年种子种苗建设成功经验基础上,为全面提升种子种苗产业层次,于20xx年起开始实施“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和“法国6号番茄无性繁育体系建设”,已形成以穴盘、泥炭系基质和冬季电加温育苗,夏秋避雨遮阳降温为核心的半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已形成年育西瓜嫁接苗1xx万株、绿花菜秧苗2xx万株的生产能力。今年上半年繁育西瓜嫁接苗10万株,应用面积3xx 余亩,基本解决了大棚西瓜连作障碍和西瓜枯萎病的发生,西瓜嫁接苗比常规西瓜苗增产在20%以上;今年下半年繁育夏秋栽培西瓜嫁接苗5万株,栽培面积 1xx亩,在各试验点区试(30亩),取得了明显成功,平均亩产值达3xx0余元,将开创本地西瓜反季栽培新的局面;同海通集团合作进行了绿花菜统一供苗中试,共繁育穴盘苗10万株,布点9个,种植面积50余亩,各地反映较好,缓苗和发棵速度均超过自行床土育苗。我们又针对国外引进的番茄品种生长势强,抗病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加大了国外番茄品种的引进力度,通过品比,法国6号番茄的综合性状较好,适于本地区早春和夏秋反季节栽培,宜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实现番茄品种的更新。但由于进口番茄种子价格昂贵,一般农户难以承受(亩种子成本在12xx元左右),我们在建立采穗圃的前提下,进行了法国6号番茄无性繁育体系的建设,已繁育无性种苗2万余株,在配菜中心基地进行试种,初步以观察无性繁育苗与种子繁育苗无生育特性差异,反而成苗速度大大加快,一般 1个月左右即可定植,比种子繁苗可缩断一半左右时间,也可极大降低种植户的生产成本(种苗亩成本在6xx元左右),明年计划繁苗50万株,可望在生产上得到较大面积推广。

大棚设施栽培是我市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亮点,创汇蔬菜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很大程度是设施栽培技术进步的延伸,如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技术和喷滴灌技术在创汇蔬菜上的应用。因此,大力进行设施栽培配套技术研究,不但可以促进城郊型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可有力地促进全市农业产业的技术贮备。我们围绕设施栽培开展了系列技术开发,进行了法国6号番茄的引种和特性观察、欧亚种葡萄引种及设施栽培、与市由由农机公司合作进行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与推广及大棚蔬菜种子种苗和无害化防治技术系列课题,极大地促进了城郊型农业的健康发展,大棚设施栽培面积遂年增加,至20xx年,全街道有设施栽培面积35xx亩,占全市设施栽培面积的 25%左右,实现了大棚设施栽培的多样化,开创了大棚西瓜一次栽培全年采收和秋季大棚西甜瓜生产。在园区单独建立了喷滴灌展示区,进行各类型喷滴灌的研究和展示,设计了棚群、单棚和大田灌滴灌系统,开拓了悬挂式微喷头和景观喷头应用领域,是近年来棚群喷滴灌系统发展最快的一年,建设面积达5xx亩。大棚喷滴灌系统具省工、节水、实现肥水一体化管理和减轻大棚次生盐渍化和增产作用,已被广大农业示范园区和科技示范户接受。

街道针对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发挥城区农技力量强的优势,探索街道在全市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我们集中利用部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在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承担了“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和示范基地建设”,旨在农业综合开发宁波市农业现代化项目实施中,建立区域性、开放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吸纳市内外农业科技力量共同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于本地区整体农业产业的提升。区域化农业创新基地经二年建设已初具雏形,以市浒农园艺研究所和市德清蔬菜技术研究所为核心,已拥有配置内外遮阳、风机湿帘雾化喷雾降温系统、暖风机加温系统、喷滴灌系统、温湿度环境检测系统高档次温室15280平方米,7430连栋大棚8xx0平方米和825型单体管棚1xx亩及配套喷滴灌系统和农业生产示范设施,道路、渠系完善,建有农残速测实验室,将建设组培实验室和栽培实验室,形成较完善的农业创新基础条件,现基本承担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所有课题,积极吸纳市内外科研力量共同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已与浙江大学农学院和宁波市农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农波林科所共同进行有鲜食大枣开发课题;市农业局各技术推广部门已以课题组形式深入园区共同参也农业科技创新,如与农技推广中心共同合作进行了西瓜嫁接育苗的开发,市检测中心参与了绿色蔬菜工程的建设。随着农业技术创新中心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以课题形式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开放式办园和利益共享机制,将极大提高科技创新活力,成为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街道在抓好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提下,强化农科教的结合,加速实用技术的推广,使农业科技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我们采用授课、现场会、对来园区咨询的农户针对性辅导和田间巡视直接指导的方式,抓好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每年街道和村级在不同的农时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不小于30次,参与培训人数12xx人次,在培训中强调绿色蔬菜生产技术的应用,在大棚栽培中,应用优良品种、防虫网、增施有机肥、安全用药基本已成为广大种植户的自觉行动;同时,我们充分利用项目资金,全面地进行农田基本改造,累计完成标准农田建设13xx0亩,极大地提高了防涝抗旱能力和交通、耕作条件,为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保障,是全市连栋大棚、825型管棚、喷滴灌、大棚耕作机械应用面积最大的乡镇,培养了一批象陈志东、孙国军、黄国桢、潘德清等设备档次高、实用技术到位率高、种植水平高的科技示范户,使广大种植户学有榜样,有力地保进了农业整体技术的进步。

项目安全员工作总结 项目工作总结篇二

1、完成25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

2、完成2处地质灾害排危除险。

3、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公益岗位20个。

1、25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目前已完成总搬迁量的100%。资金已拨付100%。

2、2处地质灾害排危除已完成总工程量的100%。资金已拨付60%。

3、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公益岗位20个,目前已完成监测员选聘工作,已完成监测人员考核工作。

1、实施地灾避险搬迁安置工作每户补助只有4万元(三万直补、一万基础设施建设费),与享受扶贫移民搬迁户相比补助差距过大,加上我县搬迁群众普遍经济困难,新建房屋一般在15万元左右,群众筹措缺口资金存在较大困难,避险搬迁积极性较往年相对有所下降。

四、下步工作推进计划

我县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领导,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项目安全员工作总结 项目工作总结篇三

出差地点:内蒙古多伦

出差日期:20xx.8.24——20xx.9.24

1、物流app安装培训会

(1)、前期准备工作(8月24日-8月31号)

在马总的领导下,前面几天我首先了解远蒙产区的大体情况,在26号和30号分别组织了两次麦肯app培训会,各农场的负责人参与会议。第一次会议不太成功,第二次会议基本完成了培训工作,会议期间,我们将各位负责人拉进微信交流群,以方便后面的工作展开。在此期间我也理清了思路,将app培训的重点放在磅房的发货员身上。

(2)、发货人培训工作

9月2号-9月10号,在制定的培训计划下,我与马总驱车前往各个农场对发货人实施培训。我主要负责手把手教会发货人如何安装和使用麦肯app,以及培训他们如何指导司机安装使用app,同时给予发货人一份app司机端安装使用材料,最后将发货人拉进微信群,方便后期的发货人红包发放。直至9月底麦肯运输结束,发货人在出现安装使用问题时,会及时联系我,我再远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有几家农场没有配合使用app,我方会仔细询问了具体原因,并及时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我方会详细记录下来。

2、雪川运输项目

雪川项目自8月22日开始,于9月21日结束。我主要负责运输日报的制作,请款和其他事宜,单据收集任务是难点,包括产地单据和工厂单据,需要与磅房发货员、司机及配货站打交道。

工作总结:

在一个月的内蒙古出差期间,我首先是外出开阔了眼界,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认知,其次是感知了自己物流知识的不足,在马总的指导下,我不断学习和改正,对物流有了更多认识,同时做人做事方面李总和马总也是对我指导颇多。

对于麦肯项目,我在一线的战场上感受明显,实际工作开展确实有很多的难处,但是马总一直在努力地去开展和配合工作,我也在这种拼搏的精神下积极参与,做好我的助理工作。

项目安全员工作总结 项目工作总结篇四

为网格负责人,形成以网格为基本管理单元的工作网络,构建动态的信息化科学管理平台,将工作人员采集到的信息和排查出的矛盾隐患全部分格、分类上传,实现对社区不安定因素进行精细化管理,从源头上化解不稳定因素。出现综合协管员岗位临时空缺时,由社区居委会安排其他协管员兼任。网格管理员还要及时和居民代表、物业管理人员、派出所片、党员志愿者及业主代表等及时沟通,共同管理好自己网格内的一切事项,形成以片带面、以面带块、上下联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全面掌握辖区实情、及时反映民情、迅速解决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的社区管理服务长效机制,使网格化建设彻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xx辖区范围较广,地理环境复杂,特别是x平房区、紧邻xx菜市场,流动人口多、居民成份复杂,导致一些地方治安问题突出,常常发生盗窃等治安案件,邻里之间常因一些琐事,矛盾不断,增加了社区的安全隐患。网格化管理以后,网格协管员协助网格管理员把能化解的邻里矛盾及时化解在萌芽之中,把掌握的治安信息及时反馈给网格长,最大程度地防止了邻里矛盾的扩大化,减少了群防、越级访的发生,治安案件明显减少。社区的各个网格员不仅承担着政策宣传、信息收集的工作,还负责治安巡逻、矛盾调解、环境保护、帮扶困难群体等职责,确保了社区网格内的事务在第一时间内得到解决,20xx年上半年,社区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50多起,社区网格化解占100%,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标。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之后,社区的一些退休党员志愿者、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壮大了社区服务力量,提高了服务效率。

总之,在这半年里,我们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也有很多的不足,今后,我们将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一如既往的做好各项工作,大力发展网格化建设工作,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服务管理,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个安全、稳定、和谐、宜居的网格而努力。

项目安全员工作总结 项目工作总结篇五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一是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加强项目工作领导和业务指导。二是研究制定了《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实施方案》、《产前筛查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等,全面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

为全面推进全区出生缺陷防治项目进展,5月20日下午,举行区出生缺陷防治(产前筛查)项目启动培训会,会议邀请煤电集团总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就产前筛查的规范化管理、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及咨询指导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并对产前筛查报表统计口径进行培训。

我区始终要把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来抓。广泛宣传,充分调动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良好环境。各卫生计生单位通过制作宣传海报、印制宣传折页、设立宣传咨询台、开展集中宣传、举办知识讲座、微信微博平台等新媒体,广泛经开展形式多样的出生缺陷防治社会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建立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计办、各社会办民营医疗助产机构为基础,妇幼保健院为骨干,市立医院、煤电集团总医院为技术支撑的出生缺陷防治三级筛查网络。强化基层卫生计生单位在宣传动员和健康教育中的网底作用。在区妇计中心建立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协助卫健委组织开展相关人员培训、业务指导、信息报送及项目管理等。各机构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完成各项目实施。

1—6月全区建孕产妇保健手册:7269人,宣教人数:6103人,产前筛查人数:6103人,咨询随访5838人,产前筛查任务完成49.8%,产前筛查率97%,咨询指导率95.65%。

项目安全员工作总结 项目工作总结篇六

一、项目基本情况:

这一段回顾一下项目立项的依据及意义。

二、建设中的工作情况(给每一个小标题都起一个煽情的名字)

你是如何干的。包括你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工作措施、工作实际。可以加入一两个工作片断,以显得更加真实、感人。其实主要目的应该是向领导邀功。

三、建成后的各项指标,要有具体数据,并以简要的分析做结语(这一段和二、建设中的工作情况调换也可以。灵活掌握吧)。

四、存在的不足:

(在这里矫情一下,比如发现了自身知识积累不足等)

五、几点体会:

(在这里你向领导表忠心。以“总之,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取得了成功,你个人的业务素质也在工作中也得到了提高”结束本段)。

以上是--项目工作情况。请审阅。

项目安全员工作总结 项目工作总结篇七

质量部每周对生产现场的两个生产工段进行工艺纪律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要求各工段限期整改。20xx年111月份,质量部下发工艺纪律检查问题通知单36份,均得到了有效整改,保证了生产现场工艺纪律执行率。

同时,为加强生产现场各工序质量的过程控制,制定下发了《齿轮传动事业部质量监控管理办法》,质量部每天对产品生产过程中量具使用、设备点检、记录填写、产品定置、工装管理、首件检查、产品标识等进行监控检查。严把工序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人员纠正并作好记录,保证了质量工艺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事业部自9月份起正式实施《齿轮传动事业部工序记录卡(一件一卡)管理办法》,自发布实施之日起,共对10起工序记录卡问题(遗失、漏填、错填等)进行责任追击及奖惩。生产现场工序记录卡的流程及填写得到明显好转。十一月份至今未发生工序记录卡的错填、漏填现场。

首先组织成立了事业部iris工作组,参与公司及事业部iris体系文件的编制。在公司iris程序文件基础上,针对事业部实际情况转化完成了10个内部管理办法。同时,开展系列培训,对事业部工段长/部门经理进行普及培训,并进行培训效果评估(考试),强化事业部中层对管理规定的熟知程度。在整个事业部共同努力下,顺利通过了10月份的iris第三方审核。

达标工位工作是公司及事业部20xx年质量工作的重点之一。首先制定了事业部20xx年度“达标工位”工作推进计划,确定了“数控成型磨齿工位、crh380a大齿轮冷压和热处理淬火压床工位”三个试点工位的达标工作,以三个验收合格的试点工位为标杆,扩展到整个车间,至20xx年底,计划共154个工位实现“六达标”。

6月份接受公司审核组的验收,三个试点工位均通过验收,得分分别为:380大齿轮压装91.93分、淬火压床生产线91.61分、数控成型磨齿工位93.94分。确保20xx年底通过铁南办的验收。

在11月份的磨齿、热处理、380组装等工位的验收中,顺利通过了公司的验收。12月15日,公司将对事业部的机械一、机械二工段的达标工位进行验收。

接受外部审核是质量部日常重要工作之一,总体的策划,审核前的准备,审核时的组织,审核问题点的整改跟踪等,每个环节都需精密策划布置,方能顺利的通过审核,并且通过审核所提问题的整改,发现管理中的疏漏或薄弱环节是提高事业部的管理水平的重要输入来源。

1)接受顾客“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对我公司的供应商审核工作,包括初审与最终审核。

2)接受株机公司对我公司的200公里客运机车齿轮箱依据运装技验【20xx】647号文件进行的.技术审核。

3)迎接铁南办对我公司进行的612号文专项审核,对检查表中的各想点进行内部分工,为审核做好准备工作。

4)接受珠机公司与长沙地铁业主对我事业部的专项审核。

5)接受公司“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我事业部的专项审核。

6)迎接铁南办对我公司进行的612号文审核。

7)接受风电gl首件认证,包括前期文件审核及现场审核。

8)接受铁南办“动车组验收现场经验交流会”。

9)接受南车集团对我公司的风电项目专项审核。

10)接受中国南车对我事业部风电专项审核。

11)接受成都电机轴首件鉴定。

12)接受ge公司对我事业部年度供应商审核。

13)接受“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知识产权专项审核。

为全面提高事业部全员质量意识,20xx年上半年,质量部组织开展内部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详细讲解《关于加强过程监控,推进“达标工位”建设,进一步夯实安防基础工作的通知》(铁南验收办[20xx]007号)、《铁路机车车辆产品造修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审核评价办法(试行)》(运装管验[20xx]612号)等上级文件。

开展班组系列培训,利用班前喊话时间,每天抽出10分钟对各班组进行质量意识培训。自5月5日至5月25日,共对8个工段的44个班组进行质量意识培训。培训主要针对生产现场产品防护、记录填写、设备点检、工艺文件、量具使用、定置管理等进行系统详细解读。

管理流程专项培训。针对事业部质量相关流程,包括:不合格品管理流程、顾客退货处理流程、顾客投诉处理流程、首件检查流程等,对各工段长/部门经理讲解流程中各环节需注意的事项及相关表格的使用。

iris体系文件系列培训。利用晨会时间,由各文件归口部门经理进行现场讲解。每天讲解一个文件。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共讲解了20个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文件。培训结束后,组织参训人员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组织召开齿轮部质量例会制度。利用质量例会每月事业部各工段质量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典型质量事故及不合格率与报废率进行通报。同时,编制事业部内部《质量月报》,将事业部月度产品质量情况及事业部质量管理现状进行整体汇编,发放到生产工段员工,让其了解事业部的整体质量状况。

依据20xx年度供应商审核计划,共对30余家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同时,将20xx年度至20xx年6月18个月供应商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组织相关供应商召开专项会议,进一步明确我事业部对供应商的相关要求/规定,加强对其监控力度。同时,针对20xx年度磕碰较为严重的供应商,到供应商现场进行针对性产品防护知识培训。

3、公司及事业部的发展较快,质量体系文件需不断及时更新完善;

2、人才培养。包括现场操作人员质量意识培训、质量工具使用培训及质量部内部员工技能的培训(如:质量管理体系知识、质量工具使用、spc、pfmes、测量系统分析等)。

3、建立质量考核机制。针对20xx年收集的基础数据,对各部门/工段设定kpi(关键绩效指标)。

4、事业部内部首件鉴定工作。梳理事业部内部首件鉴定工作,将首件鉴定引入项目初期,并进行项目管理制。由各质量工程师跟踪项目中首件鉴定时效性与有效性。

5、完善质量记录管理。梳理整个事业部的质量记录,并将其进行分类,做到定期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