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咕噜咕噜教案(优质6篇)

时间:2023-09-24 07:33:52 作者:灵魂曲 口号大全 小班社会咕噜咕噜教案(优质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社会咕噜咕噜教案篇一

1、知道吃完东西会有食品留在牙齿上,产生保护牙齿的愿望。

2、学习漱口和刷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每人一只漱口杯,黑芝麻糖若干,脸盆若干。

1、品尝芝麻糖。

芝麻糖香不香?黑乎乎的颗粒是什么?嚼起来有什么感觉?

引导幼儿自由交流。

2、发现问题。

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嘴巴和牙齿,发现芝麻糖粘在牙齿上的现象。

师幼交流:吃剩的糖渣留在嘴巴里有什么感觉?舒服吗?怎么办?

3、尝试解决问题。

建议幼儿用漱口的办法把脏东西吐出来,引导幼儿观察脸盆中黑乎乎的残渣。

幼儿进一步学习正确漱口:让水在嘴巴里“咕噜噜”地唱歌,然后吐出脏水。

牙齿上还有一些残渣无法去除,有什么办法呢?(刷牙)

1、芝麻糖粘牙的特性促使幼儿自发地产生漱口刷牙的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实践。

2、可以与家长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正确的刷牙方法。

小班社会咕噜咕噜教案篇二

1、学会正确漱口的方法,知道漱口可以使口腔变干净,保持口腔卫生。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好习惯。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漱口方法,掌握漱口儿歌。

“小明明”道具、水杯(每人一个)、水桶、毛巾、水杯道具、音乐

1、 介绍“小明明”----大嘴巴吃了什么----数数吃了几样

3、 互动----请一位小朋友帮“小明明”漱口

4、 学习漱口----小朋友相互观察牙齿-----引导幼儿叙述漱口过程---儿歌

5、 给孩子拍张干净的牙齿照片留念

小班社会咕噜咕噜教案篇三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多吃甜食对牙齿不好。

2.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形成饭后漱口的卫生意识。

1.课件:小熊拔牙。

2.每人一个漱口杯,黑芝麻糖若干,小盆若干。

1.出示课件,激发幼儿好奇心。

提问:图片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完整欣赏故事:小熊拔牙,解除幼儿疑惑。

组织幼儿讨论:

小熊为什么会牙疼呢?吃完东西不漱口会怎么样?

小结:小熊没有节制的吃糖,并且吃完糖没有漱口,所以牙会疼。

3.请幼儿品尝黑芝麻糖,认识到餐后漱口的必要性。

(1)品尝黑芝麻糖。

黑芝麻糖香不香?黑黑的颗粒是什么?吃起来是什么感觉?

(2)发现问题。

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嘴巴和牙齿,发现有芝麻糖黏附在牙齿上的现象。

小结:黑黑的芝麻糖粘在牙齿上会侵蚀我们的牙齿,我们的牙齿就会疼,我们该怎么办呢?

(3)尝试解决问题。

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看法,寻求多种方式解决牙齿上的残渣。建议幼儿用漱口的方法把食物残渣吐出来。

小结:用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正确学习漱口的方法,让水在嘴巴里“咕噜噜”的唱歌,然后把水吐出来。

(4)引导幼儿观察嘴巴里吐出来的黑色食物残渣,认识到漱口的重要性。

附儿歌:

漱口歌

手拿花花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着嘴。

咕噜咕噜吐出水。

小班社会咕噜咕噜教案篇四

1、初步尝试比较三个物体的大小,了解大狗、中狗、小狗的体型特征。

2、能够根据狗的大小特征,选择正确的对应物品。

活动准备

三份不同大小的狗、盘子、勺子图片;每人一份大小不同的盘子和肉骨头;肚子叫的音频。

活动过程

(一)猜动物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一位动物朋友?

幼儿猜测作答。

(二)给狗兄弟分餐具

1、认识狗兄弟

你们看,棉花糖变成了小狗,数一数有几只小狗?(3只)这三只小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注意狗兄弟大小的不同)

2、认识餐具的不同

你们听有什么声音?(“咕噜咕噜”)原来狗兄弟饿了,想吃东西了。那我们现在来给狗兄弟分一分餐具吧。这里有三只大小不同的碗,看一看这三只碗有什么不同?(大小不一样。、、、、)

3、给狗兄弟分碗

现在我们来给他们分一分碗吧。大狗用哪只碗吃饭?中狗用哪只碗吃饭?小狗用哪只碗吃饭?(小朋友说,老师操作)

4、给狗兄弟分勺子

现在有三只勺子,该怎么分?(小朋友说,老师操作)

(三)请狗兄弟吃肉骨头

餐具分好了,我们现在要干嘛了?(出示肉骨头)

1、找肉骨头有什么不同?

2、请幼儿给狗兄弟分肉骨头并交代操作要求。

3、教师巡回指导,指出错误并改正。

师小结:谢谢大家,狗兄弟们吃到了他们适合他们的肉骨头,现在很开心,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小班社会咕噜咕噜教案篇五

1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口、拿、喝、头”5个生字。

2 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3复习声母g、k、h,并能正确拼读音节。

4 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口、头”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3正确拼读三拼音。

一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 师:小朋友,你漱过口吗?平时你什么时候会漱口?你为什么要漱口?

2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

样漱口的?

3出示课题: 18 漱口

4学习生字:口

师: “口”是一个象形字。请学生书空,并给“口”找朋友。

二 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 出示课文内容: 手拿小茶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着嘴,

咕噜咕噜吐出水。

2 听课文录音:注意课文中生字的读音。

3 师领读,生跟读,思考:文中的小朋友漱口的方法是什么?他做了哪些动作?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拿 喝水 抬起头 闭着 吐出

4 学习生字:

拿:请学生做做动作。

用顺口溜记忆:手合起来,拿拿拿。

喝:师: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喝水要用嘴巴,所以用“口”字旁。)

请学生注意右半部分的写法。师范写。生书空。

头:师: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个字。

给“头”找朋友

5 把生字组成词语读一读。

出示: 漱口 拿茶杯 喝口水 抬起头 闭着嘴

6 指导朗读儿歌。

7 配上动作表演读。

8 背诵儿歌。

说明:

生字教学各有侧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的形式多样。

三 学习拼读音节

1 认读声母: h g

3 出示生字和音节: he gu

喝 咕

4 生开火车练习拼读。

说明:

从汉字引出音节、声母,学生学习拼音不觉得枯燥,也比较容易掌握。)

四 学习三拼音的拼读

1 出示图画:萝卜、锅、花朵 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 出示音节: luo bo guo hua duo

师范读 luo---l-u-o

总结拼读方法:一二三一起拼,拼成一个音。

3 生跟读。

4 全班齐读。

5 不同形式读。

说明:

三拼音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音节。教师借助图片,示范拼读,最重要的是

用顺口溜总结拼读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学生用各种方式练习拼读,掌握要领。

五 复习巩固

1 抽读生字卡片。

2 做游戏(找牙刷),巩固生字。

3 指导书写。描一描: 口 头

师范写,要求学生看清笔顺以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4 生描一描。

说明:

抽读生字卡片、做游戏,都是巩固识字的好办法。看教师示范写字前先提出

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看清笔顺以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再自己动手描一描,这样的写字指导比较有效。)

小班社会咕噜咕噜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间与日常生活关系。

2、了解在幼儿园一天的活动程序。

3、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时钟娃娃、实物钟、记录单、笔、歌曲《钟》的磁带亲子手册《主题活动·幼儿园的一天》。

活动过程:

1、教师弹唱歌曲《钟》,时钟娃娃出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时钟,描述特点。教师先引导幼儿观察钟面,再引导幼儿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时钟的模样与特点,接着启发幼儿在小组中讨论:时钟为什么是人们的好朋友。

3、引导幼儿回忆一天活动,了解作息程序。鼓励幼儿尝试用简单的符号把一天的作息内容记在一张纸上,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怎样安排幼儿园的一天生活,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活动。

4、组织幼儿游戏《时钟娃娃》,让幼儿感受时间。

(1)全体幼儿扮演各种时钟娃娃,在音乐声中自然表演动作。当音乐停止时,由教师随意说出时间,幼儿根据时间做出或说出相应的动作,事件,如8点半做操,9点吃点心,12点睡觉等。

(2)幼儿中做错内容的逐一被淘汰,全部做对,坚持到最后的为优胜者。

(3)幼儿游戏2~3次后结束。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在日记本沙锅内记录当天的活动。

2、鼓励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开设“幼儿园”主题,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幼儿园一天活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