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超轻粘土手工制作教案(模板17篇)

时间:2023-10-26 08:41:58 作者:纸韵 工作总结 2023年超轻粘土手工制作教案(模板17篇)

通过教案模板的使用,教师可以更加有条理地展开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期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教案模板,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超轻粘土手工课教案范文

教学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认识橡皮泥的基本特性。

2.认识具体的花点心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用橡皮泥捏制自己喜欢的花点心,并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动手能力和感恩意识。教学重点:

1.掌握橡皮泥的制作方法。

2.了解制作对象的具体特征。

教学难点:

1.掌握具体的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学会用橡皮泥捏制自己喜欢的花点心,并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动手能力。

教学用具:

教具:课件图片或泥塑实物。

学具:橡皮泥、牙签、硬木板或纸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橡皮泥的基本特性。

2.认识花点心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激发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用橡皮泥捏制自己喜欢的花点心。

2.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橡皮泥的制作方法。

2.了解花点心的具体特征。

教学难点:

1.掌握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学会用橡皮泥捏制自己喜欢花点心并能真实的表。

达自己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及动手能力。教学用具:

教具:课件图片或泥塑实物。

学具:橡皮泥、牙签、硬木板或纸板。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猜谜语。

软了也不成,硬了也不成,不软不硬最好用。红黄蓝绿由你定,物品捏捏就得到。

2.导入新课。

一、讲授新课。

1.欣赏图片。

单色多色橡皮泥作品。

2制作橡皮泥作品的要点和步骤。

首先定出要捏的主题和方案,其次选择捏揉橡皮泥的大概形状。再次调整完成作品。

二、学生创做。

学生尝试,老师巡回指导,将有代表的作品让学生标上自己的代号上交展评。

三、自评互评。

学生自评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学生互评。(首先从创意评,其次从制作的精致程度评。)。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找机会用泥巴或橡皮泥捏制自己喜欢的各种花点心并能亲自为自己的父母制作礼物。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课题:橡皮泥制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橡皮泥的基本特性。

2.认识花点心的制作特征和橡皮泥的表现技巧。过程与方法:

1.掌握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激发学生爱美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用橡皮泥捏制自己喜欢的花点心。

2.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橡皮泥的制作方法。

2.了解花点心的具体特征。

教学难点:

1.掌握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学会用橡皮泥捏制自己喜欢花点心并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及动手能力。教学用具:

教具:课件图片或泥塑实物。

学具:橡皮泥、牙签、硬木板或纸板。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为橡皮泥编谜语。

2.导入新课。

橡皮泥花点心的制作。

二、讲授新课。

1.回顾制作橡皮泥作品的要点和步骤。

首先定出要捏的主题和方案,其次选择捏揉橡皮泥花点心的大概形状。再次调整完成作品。

手工制作教案

2.能够和同伴合作,共同商量制作小区,并进行装饰。

2.小区的图片。

一.欣赏美丽的小区图片。

1.这是什么地方?

2.有些什么?

二.了解材料,分别进行识别。

1.牙膏盒像什么?

东西可以用xxx代替。

1.可先将纸盒的两头拆开,在纸盒上剪出距离相等的“刻度”再将纸盒恢复成立体形。

2.将剪过的两个面的纸一格隔一格地推进去,就成大厦了。

四.讨论,制作小区。

1.我们的高楼都一样高吗?它们都是怎样排列的?

2.我们住的地方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呢?

3.今天我们来制作小区,请小朋友一起合作比一比,哪组的小区制作出来最美丽。

五.制作小区。

1.请小组讨论,如何制作小区,应该有些什么?

2.请幼儿先制作高楼大厦并摆放好位置后,再添加东西。

3.可以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

六.参观小区。

1.请每组派一名幼儿介绍自己的小区。

2.说说哪个小区好看,为什么?

手工制作教案

1、学习用几何图形画房子。

2、进一步掌握好平涂的方法。

3、培养幼儿感知色彩的能力。

1、事先带领幼儿参观过各种房子,有关房屋建筑的vcd碟片。

2、木偶小狗、各种几何图形。

3、绘画工具:绘画纸、油画棒。

1、引导回忆、观察、了解房子的基本构造。

——请幼儿回忆,说说自己看到过什么样的房子?

——观看碟片:美丽的建筑(国内,国外建筑)。

——分段定格,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房子?你最喜欢它哪个部分?

——引导幼儿用几何形状来描述房子各部位的样子,欣赏每幢房子最特别的地方。

2、出示木偶小狗及积木搭的房子进行导入,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是房子)哦,原来这是小狗造的新房子,你们觉得漂亮吗?(漂亮)谁来告诉我们,你觉得哪里漂亮?(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

——原来小狗用了各种不同形状的积木,它们还有漂亮的颜色,金黄色的屋顶,红红的墙,绿绿的门和窗,房子旁边还种了小狗喜欢的花,真漂亮啊!

4、出示几何图形,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形状组合示范搭、画房子。

5、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注意搭配形状。

——运用色彩要大胆。

6、幼儿作品展评。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对比不同几何形状搭配的效果。

1、还可以用线描装饰的方法来画。

2、活动中除了已认识的几何图形外,还可以出示2-3种新的图形,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手工制作教案

“新型冠状病毒”悄悄袭来,让我们人类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有的人甚至因为病毒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时,人们开始注意防护。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在人多密集的时候戴口罩。但是很多小朋友不喜欢戴口罩,还有的小朋友不会正确戴口罩。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制作口罩激发幼儿戴口罩的兴趣并且引导幼儿学会正确佩带口罩的正确方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防“冠”心态。

1、了解戴口罩的作用及意义。

2、体验制作口罩的乐趣,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3、帮助孩子进一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

各种质地、样式的口罩若干。a4纸、彩笔、松紧带。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猜谜。

四四方方一块布,嘴和鼻子都盖住。

有它不能吃东西,为保健康人人爱。

2、讨论:“口罩有什么作用?”(保暖、预防病菌侵入等)。

(二)集体讨论。

1、引导语:“口罩朋友来我们班开展览会,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参观,自由发表意见。

3、设问:“为什么最近大家出门都要带口罩?”

4、教师简单总结:“口罩能阻挡病菌侵入我们的身体,

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三)制作口罩。

2、通过ppt介绍口罩的制作过程,教师指导幼儿亲身体验制作口罩。

(四)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1、教师介绍:“戴口罩之前我们要先把自己的小手洗干净,避免污染口罩。口罩的大小要正好罩住下巴、嘴巴、鼻子等部位,戴太大或太小的口罩,病菌、灰尘等能从口罩两侧的边缘进去。”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中密切关注孩子预防“冠状病毒”的行为,错误行为及时纠正。提醒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手工制作月饼教案

2、学习用团、压等方法制作月饼。

3、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1、歌曲磁带《爷爷为打月饼》。

2、实物月饼。

3、幼儿操作材料橡皮泥、小刀等。

4、教师自制“烤箱”。

一、谈话导入:

二、出示月饼,请幼儿观察。

2、请个别幼儿动手操作。

圆形:先团—压扁—放馅—团圆—印花。

正方形:先团—压扁—放馅—团圆—用刀切下四条边—印花。

四、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自己动手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

(播放音乐《爷爷为打月饼》)。

五、展示幼儿作品,讲评作品。

六、活动结束:把幼儿制作的月饼放进烤箱。

手工制作教案

活动目标:

1、设置海底世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分析手摆鱼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做游戏“我是一条鱼”,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用上一节课剪刻的鱼形,并剪贴一些海底生物、植物装饰教室。

2、课前把美术室布置成海底世界的情境,让孩子被情境所感染,激发表现欲望。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我是一条鱼》,学生听着音乐进教室,分四组坐好。

1、语言导入新课。

师:欢迎各位小朋友来到我们的海洋世界1。

2、播放海底世界录像带,欣赏海底世界里各式各样的鱼儿。

3、教师指导学生思考或小组讨论如何变成一条鱼?各小组发表意见后,大家评一评谁的想法妙。

4、出示手摆鱼:(套上手表演)我是一条美人鱼,游啊游到你们身边来,小朋友,快快跟我到海洋世界里来玩吧!孩子们这时热情高涨,巴不得马上把手摆鱼制作出来。

5、想一想,说一说,手摆鱼是如何做成的?

二、教师讲解制作方法:(示范制作过程)。

1、剪出两张一样大小的鱼形,注意鱼形比手掌大一些。(想一想为什么?)。

2、把鱼形四周粘合起来,注意留出鱼尾部分。

3、给鱼装饰图案。

播放海底世界录像,幼儿进行手摆鱼制作。(强调黑板是海洋的入口处,漂亮的鱼儿可顺利进入海洋,不够漂亮的老师将会请他再回去打扮打扮)。

四、游戏:

1、手摆鱼邀游大海比赛,请四名先制作好手摆鱼的学生,把鱼套在手上,到大海里来一试身手,比—比谁的鱼儿长得美,谁的鱼儿游得好看,谁的鱼儿游得快。

2、邀游大海训练,请小朋友把制作好的手摆鱼套在手上,排好队,跟着老师这条美人鱼在浅海区里学游水,强调游时尽量模仿鱼儿的各种动态。

3、邀游大海:让学生在教室里自由邀游。强调注意纪律,在大海里邀游时应注意灵活应变,避免与其他鱼儿相撞。

五、总结教学;

祝愿小朋友在知识的海洋里也能畅快地邀游!

最后请小朋友收拾好学习工具和废纸,不要留下任何垃圾,给我们的海洋世界留下美好的.印象,游出教室,游到更广阔的海洋里去探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手工制作教案

1、利用蔬菜的自然形状和特点,选择辅助材料进行造型制作。

2、喜欢制作“蔬菜宝宝”,能够大胆想像、大胆动手操作。

2、欣赏“蔬菜娃娃”作品。

3、辅助工具:塑料刀、牙签、彩泥、盘子篮子若干等。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二、观察蔬菜造型制作:

这个蔬菜宝宝是用什么做的?

土豆、毛豆、黄瓜、扁豆。

三、观察想象:

1、挑选一种蔬菜后,先仔细看看它的外型象什么?

2、还需要什么蔬菜或其他材料和它组合在一起?

3、是用什么材料把它们连起来的?

牙签(教师重点说明牙签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幼儿创作:

1、鼓励幼儿想好要做怎样的蔬菜娃娃,并有意识地选择蔬菜。

2、鼓励幼儿作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蔬菜娃娃。

3、个别指导使用牙签连接的方法。

五、交流分享:

我的蔬菜娃娃是用什么蔬菜做的?用了哪些材料?它的名字叫什么?

手工制作教案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粘贴活动,对手工活动感兴趣。

2、感知圣诞树的形状及色彩,学习使用粘贴的方法表现圣诞树的形象。

3、根据不同的图形及颜色,能独立用胶棒粘贴出圣诞树。

【活动过程】:

1、实物圣诞树一棵;示范画一幅。

2、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及长方形彩纸;绘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3、装饰物:彩色纸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圣诞树。

(1)教师出示圣诞树,幼儿观察。

教师:圣诞树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2)出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小结:圣诞树是绿色,树叶是一层一层的紧紧地叠在一起的',下面部分是大大的,上面部分尖尖的、小小的。

2、教师示范粘贴圣诞树,引导幼儿学习使用粘贴的方法表现圣诞树的形象。

(1)教师出示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及长方形和胶棒,引导幼儿认识并学习粘贴圣诞树的方法。

教师:桌上有什么?粘好胶的形状怎么贴上去?

(2)教师示范粘贴圣诞树。

教师:一个一个的三角形就像好朋友,他们从大到小紧紧的一层一层的叠在一起。

(3)请个别幼儿尝试粘贴圣诞树。

教师:谁来试一试,用胶棒把这些形状按大小顺序粘贴到绘画纸上变成一颗圣诞树?

3、幼儿个别操作,教师巡视。

(1)教师发放作画工具,幼儿自主操作。

教师:请小朋友们都来试一试,贴一棵圣诞树带回家吧!

(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三角形按大小顺序重叠贴在一起。

师:完成的快的小朋友还可以将桌上彩色的纸片用同样的方法来装饰圣诞树哦。

4、幼儿作品展示。

(1)教师引导幼儿评价作品。

教师:你认为哪一棵圣诞树贴得最好呢,为什么?

(2)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教师可在美工区放置各种形状的字片,让幼儿继续练习粘贴技能。

文档为doc格式。

手工制作教案

e.其它保持清洁的物品,如抹布、盘子、幼儿工作服等。

第一层次:幼儿随意在白色蜡笔画上拓印背景,对被拓印出来的画面感兴趣。

第二层次:探索用一种颜色较均匀地在白色蜡笔画上拓印背景。

第三层次:会试着自己用蜡笔画简单的画,并拓印背景。

第四层次:尝试用二种或多种颜色较有层次地拓印背景(如:从里到外、从外到里、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等等),并感受不同背景的美。

第五层次:根据自己的意愿拓印画面,初步知道空间小,用小"拓",空间大,用大"拓"。

首先,提供大"拓",二、三种颜料及教师绘制的白色蜡笔画,让幼儿随意"拓",并共同欣赏"作品"。感受拓印之后白色蜡笔画的轮廓在彩色背景下所叠现出来的美,以吸引更多的幼儿都去试一下。在幼儿随意拓阶段,教师要留意拓得较均匀的作品,将其展现在表现区内,便于幼儿更多地用视觉去感知均匀的美,而不是教师用言语强调出来的"要敲得均匀,不要有空出来的地方"……用同样的方法也可对其余操作层次进行处理,要注意多用比较法。视幼儿操作情况,在适当范围内鼓励幼儿谈谈自己的经验和作品。其它材料在幼儿进入第二操作层次之后再逐步投放。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教案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有创意的角色模仿,启发学生对城堡展开想象。通过对动画片的欣赏,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采用折,剪,镂,绘制等方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新颖城堡。

教学重点:撕纸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什么是梦幻,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创设城堡的多种梦幻的外型。

教具:白色即时贴、彩色旧画报纸、多媒体课件。

学具:旧画报纸、双面胶,水彩笔等。

教学方法:欣赏、演示、讨论、练习。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引导阶段:

用动画片让学生一起感受城堡的种种造型以及不同城堡带给我们的不同印象,从而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部非常精彩的动画片,是什么呢?你们一看就知道!(多媒体播放《白雪公主》片段)。

2.你们在刚才那段影片中看到了什么?(生:城堡……)。

师小结:城堡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建筑,它除了可以居住还可以防御外敌。(提示)。

而且,城堡的样子有很多种,你能想像一下城堡是什么样的吗?我们先来用简单的几笔来试着画画看好吗?在白纸上用彩色笔直接画。(学生第一次练习)。

生:安全,坚固,高大。

二、欣赏。

通过欣赏归纳了解什么是梦幻。

(多媒体投影)归纳:是童话中的城堡,仙境里的城堡。

师小结:不论是动画片中出现的,是想像出来的,可以把它们称为《梦幻中的城堡》。

三、观察。

1.走进动画片以分析的眼光将其中的城堡拆卸并重组。

2.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用剪,镂,折,贴,画等制作或表现的方法,表现一幅较抽象的画面。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在作业过程中,指导学生设计的形式要与使用的材料相适合。

2.展出制作完成的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自己设计的作品。

五、课后拓展。

1.积极指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动画片中的城堡,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2.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与学习中各种有趣的内容,采用变形与夸张手法进行创作,也可以收集各种材料尝试作,学做小艺术设计家。

幼儿园手工制作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医生的工作与人们的关系,感受医生工作的辛苦。

2、尝试使用画、剪、粘贴等方法,制作卡片。

活动重点:

制作“爱心卡”

难点:

在贺卡底版上做镂空的图案。

活动准备:

1、已收集的关于医生、护士工作时的图片、资料。

2、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纸、剪刀、装饰材料、颜料、自制的印章。

活动过程:

1、交流:

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医生、护士如何工作的材料。

2、讨论:

(1)医生的工作和人们的关系:“医生和护士是怎样关心照顾病人的?”

(2)“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3、想像:

“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你最想送什么东西给医生和护士?”

4、表现: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在贺卡底版上做镂空的图案。

(2)能运用多种材料大胆表现。

5、交流分享:

“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你制作的‘爱心卡’有什么内容?”

6、延伸活动:

将“爱心卡”送给自己最敬重的人。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手工制作课程教案

一、课题的选择与背景:

手工制作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中有效地开展教学,便能较好地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手脑并用,在动作的内化中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学会做人。手工制作中的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运用于教学中,其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和得天独厚的作用。剪纸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所以我校一直把手工制作作为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它包括折纸、剪纸、泥工等,剪纸从中年级开始学习,这时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作品的设计及制作。本案例是剪纸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较快地掌握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了解我国民间剪纸的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目标:

二、案例描述: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学习折叠的方法进行设计,通过欣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剪纸方法与内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剪喜字,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为自己获得剪纸本领而感到喜悦。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并为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而努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用折叠的方法剪双喜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花纹设计。

2、设计出富有装饰美的多种效果的双喜纹样,启发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用具: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双喜的由来。

二、分析与尝试。

1、分析喜字的结构特点(找对称轴)。

2、示范讲解喜字的折叠方法。

3、重点讲解喜字剪法的关键。

4、学生试剪双喜。

5、评价学生作品找出剪错的原因。

三、感受与体验。

1、欣赏民间优秀喜花作品(课件呈现)。

3、讲解剪纸制作的步骤:画稿设计-剪刻-托裱。

4、教师示范剪纸制作过程。

启发学生在喜字基础上怎样进行变化创作。

四、想象与创作。

(3)、将作品粘贴在白色铅画纸上。

六、小结。

三、案例反思:

手工制作强调了“以审美为核心”,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等新的教育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设置教学目标和要求,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参与、交流信息,致力于创设一种快乐的教学氛围,努力构建和谐、民主、宽松、友好的师生情感。本案例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用课件呈现民间优秀喜花作品,把传统的艺术美引入课堂,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提供了条件。学生通过听故事、欣赏、动手操作,感受我国剪纸的内涵及文化。这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学生的作品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大胆创新,剪出了时代特色,使我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了解学生兴趣是抓不住学生的注意力的,而抓不住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就上不好有质量的课,学生能积极参与,乐意与同伴交流,体验剪纸的快乐。最后我设计了自评、互评、师评环节,让他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学生通过这样的自主合作学习,使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团队精神进一步得到提高,并且从中学到更多新的技能。

总之,本节课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安排,突出了美术学科的审美特征,着重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剪纸的艺术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参与创作、体验创作,投入创作的实践中,把剪纸艺术发扬光大。

幼儿手工制作课程教案

一、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选修课。手工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综合艺术形式之一,它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不断丰富和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本课程重点在学习纸材的平面与立体制作系列等,以及各种材质或废旧物品的再利用而创作的作品。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提高审美情趣,深化对创意、造型、色彩与选材等问题的理解与运用,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工作的计划性、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二、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1理论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手工艺术了解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手工艺术的内容和基本原理,了解手工艺术的主要流派,手工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表现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学习手工艺术的目的及意义。指导学生掌握手工艺术的基本制作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全面了解手工艺术的基本功能,审美功能合和实用功能。2.2实践要求:

使学生理解手工艺术的概念,了解手工艺术的构成,了解手工艺术的的特征以及手工艺术的规律,为学生在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具体综合运用手工艺术规律的教学和创作奠定一定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手工艺术的的表现技法,使学生掌握手工艺术创作中的多种表现方法,把握手工艺术语言的艺术性、多样性、趣味性、丰富性。

2.3学生学习要求: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手工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掌握手工艺术造型中的艺术性原则。通过反复训练和强化训练加深学生对手工艺术的技法表现力,熟练掌握手工艺术的知识理论和实操技能。掌握结构的概念,建立结构思维来表现手工艺术的空间。2.4教师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掌握手工艺术的基本制作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全面了解手工艺术的基本功能,审美功能合和实用功能。课堂训练中以短期作业为主,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实践操作又熟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全面提高对手工艺术的认知水平和表现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课程概述(2学时)。

1.明确手工学习的意义与工具材料的准备2.手工的大体分类。

3、代表作品赏析。

(二)纸艺篇(8学时)。

1、概述。

2、纸工艺的基本技法。

3、常用折纸技法。

4、剪纸的技法与创作。

5、染纸的技法与创作。

6、纸浮雕。

7、多面体。

8、立方造型结构组织。

9、几何形化具象造型与整纸切折造型。

(三)雕塑篇(2学时)。

(四)、珠串篇(2学时)。

1、手链。

2、项链。

3、戒指。

4、挂链。

5、其它装饰挂件。

(五)、布艺篇(2学时)。

6、香包。

7、钱包。

8、手机包。

9、钥匙包。

10、手提包。

11、杯垫。

12、布艺画。

13、布娃娃。

14、其它、绣艺篇(2学时)。

1.珠绣2.十字绣3.丝带绣。

4.传统刺绣(苏绣、蜀绣、湘绣等)5.欧式刺绣、编织篇(2学时)。

6.中国结、漆艺篇(2学时)。

9.彩绘脸谱。

10、彩绘t恤(8学时)。

(六)(七)。

(八)(九)彩绘篇。

15、金属焊接手工制作。

16、竹类创意手工。

17、矿泉水瓶创意手工。

18、废旧光盘创意手工。

19、铁珠、钢珠、玻璃珠的再创造20、汤匙的再创造。

21、图钉创意手工。

22、铁钉创意手工。

23、乒乓球类创意手工。

24、钥匙创意手工。

25、锁类创意手工。

26、环形物的创意手工。

2、参考书目:

《应用美术》高等教育出版社《应用美术》余乐孝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实用美术基础》李学英等编著。

天津美术出版社。

五、实践要求:

手工制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学科教学中除了对中外最新的手工制作技巧的学习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凡创意能力,在实践中熟悉各种材料的特性以及具备能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巧妙组合,提高材料的表现力。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在课内外对手工制作的本质、语言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为今后的手工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

本课程拟以课内示范和课内专题训练为主,教学中的专题训练结合理论阐述并联系课内外作品进行互动性的探究和分析,并努力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向学生传授手工制作的技巧与方法等。同时要求学生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取手工材料并利用创意理念在课内外进行手工的制作,通过教学和指导帮助学生系统手工制作的技能技巧。

(一)教学重点:纸工艺的基本技法。

(二)教学难点:纸工艺的技能技法装饰的手法废旧材料的创造与再利用。

(三)教学方法提示:

1、讲究图文结合、讨论、设疑、示范教学相结合,专题训练与理论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多渠道来获得多方面知识,并在这过程中生成学习策略,学会学习和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

2、讲究语言的生动性、授课方式的多样性、内容的针对性、师生的互动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2、及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予以反馈。

3、针对专业特点合理安排一些课外考察学习,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考核方式:本学科学习时间为一学期,每周2学时,期末考查。

成绩构成:平时考核成绩(30%)+课内课外的作业成绩(30%)+期末考查(40%)。

八、说明:

本大纲编写依据学前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求、本学科特点、教材、专业层次、学生原有专业基础和参照相关图书、报刊馆藏资料编写而成。

编制人:泉州师院教育科学学院。

焦礼芾。

2007年9月。

幼儿手工制作课程教案

一、课题的选择与背景:

手工制作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中有效地开展教学,便能较好地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手脑并用,在动作的内化中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学会做人。手工制作中的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运用于教学中,其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和得天独厚的作用。剪纸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所以我校一直把手工制作作为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它包括折纸、剪纸、泥工等,剪纸从中年级开始学习,这时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作品的设计及制作。本案例是剪纸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较快地掌握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了解我国民间剪纸的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案例描述: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通过剪喜字,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为自己获得剪纸本领而感到喜悦。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并为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而努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用折叠的方法剪双喜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花纹设计。

2、设计出富有装饰美的多种效果的双喜纹样,启发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用具: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1.双喜的由来。

2.提问: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还能见到双喜吗?它表达了人们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3揭示课题:剪喜花。

二、分析与尝试。

1、分析喜字的结构特点(找对称轴)。

2、示范讲解喜字的折叠方法。

3、重点讲解喜字剪法的关键。

4、学生试剪双喜。

5、评价学生作品找出剪错的原因。

三、感受与体验。

1、欣赏民间优秀喜花作品(课件呈现)。

2、分析民间剪纸的内涵。

谐音:连(莲)年有余(鱼)。

喜上眉(梅)梢。

蝙蝠(福)鸡(大吉大利)。

寓意:石榴(多子多福)。

牡丹(富贵)龙凤{吉祥}。

3、讲解剪纸制作的步骤:画稿设计-剪刻-托裱。

4、教师示范剪纸制作过程。

启发学生在喜字基础上怎样进行变化创作。

四、想象与创作。

1、出示作业要求,请同学们设计一幅带花边的喜字。

要求(1)、花边内容不限,要与喜子巧妙结合。

(2)、形式不。

(3)、将作品粘贴在白色铅画纸上。

六、小结。

幼儿园手工制作教案

根据目前社会提出的低碳环保、环保教育为主题,在幼儿大班里以环保为主题开展活动课,利用利用手工活动,通过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收集、作品的展示来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1、让幼儿认识到现在一些工业上对大自然的危害,让他们明白环保的重要性。

2、让幼儿明白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明白变废为宝的乐趣。

3、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收集材料,变废为宝,制作手工。

1、让幼儿了解做法是对大自然的危害,让他们明白危害大自然,就是危害我们自己。

2、让他们通过动脑动手,制作一些有趣的手工,随时发现身边看似无用,却能制作有趣好玩的东西。

1、教师事先准备好用可乐瓶制作的子弹,用小纸碗制作的螃蟹等。

2、准备一些爽歪歪瓶,矿泉水瓶,牛奶盒、香烟盒等。

1、让幼儿观看现代社会上一些工业或农业方面对大自然的污染,以及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的录像。

2、让幼儿说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以及家里有些什么玩具。并让他们知道制作这些玩具需要消耗很多能源,而且这些玩具很多质量不过关,对人类健康存在威胁。

3、教师出示自己用可乐瓶制作的子弹,以及用纸碗制作的螃蟹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手工制作的原材料。

4、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让幼儿动脑筋想想利用这些材料可以制作什么玩具。

5、师生一起动手制作手工,比如:可用爽歪歪瓶制作虫子,矿泉水瓶制作笔筒,花瓶,香烟盒制作机器人等。

(1)把爽歪歪瓶用钉子打洞,然后用一根绳子把每一个瓶子穿起来,做会蠕动的虫子。也可以把两个爽歪歪瓶口相对,用胶布缠好,做成哑铃。

(2)把矿泉水瓶上面剪掉,剩下大的部分,在用剪刀把上面剪成条状,向下压,可让幼儿在瓶外面剪一些小花做装饰,就做好笔筒了。

6、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玩具,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做法。

7、在幼儿展示自己玩具的时候,让他们明白生活当中这些不起眼,看似废品的东西其实有大用处,只要我们勤发现勤动脑,就可以做出很多我们喜欢的东西。

这堂课使孩子的环保意识从无到有,逐渐的提升,他们从对作品的欣赏到材料的选择以及作品的创作中懂得了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知道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长了许多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但是在制作的时候,部分小朋友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更多的时候是在依赖教师。如果让我重新上这堂课,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在音乐中玩耍事先准备好的玩具,让他们产生兴趣。并让他们观看一些玩具或者动物的外形,让他们动脑子想像怎么利用这些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

幼儿小班手工制作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小班手工制作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对手工活动比较感兴趣,他们又都很喜欢小动物,对小动物的关爱产生浓厚兴趣。所以我设计《小鸟回家》这节活动。通过让幼儿学习撕纸、粘贴,培养幼儿的手工技能。

1、学习撕纸块,用胶棒(或浆糊)粘贴的技能。

2、萌发幼儿关爱环境的情感。

3、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协调活动的能力。

1、绿、黄、橙各色的蜡光纸,乳胶、小筐、抹布等。

2、课件、小鸟图片、画有大树树干图2张。

重点是让幼儿学习撕纸块。难点是撕纸的方法。

1、请幼儿观看课件,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小朋友,你知道小鸟怎么了?(找不到家了)“小朋友想不想帮小鸟造一个家呢”(想)“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用撕成的纸块来为小鸟造一个的家,好不好?(好)2、教师示范撕纸的`方法。(提醒幼儿认真听、仔细看)。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撕纸块的方法。

(2)将撕成的纸块,在纸的背面涂上乳胶粘贴在大树上。

3、教师出示已画好的树干图,请幼儿为小鸟做一个美丽的家。

4、幼儿自由撕纸、粘贴树叶,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将树叶粘贴在轮廓内。(活动时伴有轻音乐)5、出示“小鸟”,请小朋友将“小鸟”送回家。

6、教师小结:为了给小鸟一个安全的家,请小朋友们要爱护、保护环境,关爱小动物。请幼儿将垃圾捡起来送入垃圾筐。

7、活动结束,幼儿听音乐《小鸟飞》出活动室。

在手工区教师带领幼儿用各种材料制作树叶。

幼儿园手工制作教案

活动目标:

学习用棉签均匀地涂色,能大胆地画线条,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色水粉颜料,棉签,抹布,有画框的纸幼儿人手一张,自制红,绿棉签娃娃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师:“美丽的秋天到了,枫叶渐渐变红了,梧桐树叶,银杏树叶纷纷换上了黄色的衣裳。小树叶离开了妈妈,飘啊飘,来到了大地的中间。(教师示范画小树叶)小树叶在大地上跳起了轻盈的舞蹈,一会儿跳到这边,一会儿跳到大地的上边,转下来在地上打了个滚,来到大地的中间,他转呀跳呀,从上跳到下,从左跳到右,不一会儿,整个大地就铺满了他黑黑的脚印”(老师示范画线条)。

2、(出示红棉签)师:红颜色娃娃来了,他说,这儿真好,我要给他铺上红地毯。

红颜色娃娃高高兴兴地绕着树叶娃娃自身转了一圈,挥起了小刷子,顺着一个方向慢慢地均匀地铺起地毯来,是顺着一个方向铺的哦。铺的很均匀,铺的满满的,一会儿地毯就铺好了。红颜色娃娃看看哪儿,我也给这儿铺上红地毯。小朋友一起说一说,红颜色娃娃该怎样铺地毯呢?(先绕着舞步走一圈,然后再顺着一个方向均匀地铺满)红颜色娃娃满意地离开了。

3、(出示绿棉签娃娃)“瞧,谁来了?绿颜色娃娃想请一个小朋友和他一起给大地铺上绿地毯。哪个小朋友愿意来试试?请一名幼儿来操作)。

4、颜色娃娃都想给大地铺上美丽的地毯,小朋友和树叶娃娃,颜色娃娃一起来玩游戏吧!

1、提出操作要求:

(1)记住了,小树叶跳舞的时候,他的舞步要铺满整个大地。

(2)铺地毯的时候,颜色娃娃要先……再……颜色要铺满整个大地。

(3)还要注意,同一种颜色的地毯不要铺在一起,各种不同颜色的地毯铺在一起才好看。

三、讲评。

树叶娃娃在七彩的地毯上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小朋友你们看了这些画,心理觉得怎么样?美在什么地方?师:这些图画颜色漂亮,运用了大大小小的色块,线条也很流畅,真象树叶娃娃优美的舞步,给我们的感觉非常美,非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