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班生活活动目标 小班生活活动教案(大全10篇)

时间:2023-09-24 04:38:09 作者:曼珠 活动 2023年小班生活活动目标 小班生活活动教案(大全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生活活动目标篇一

1、在老师的帮助下能积极的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大柚子,并学习用简单而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通过活动,感受品尝集体柚子的快乐。

柚子若干

1、游戏:摸口袋

(1)t: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口袋了有什么东西,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或者闻一闻(请几位幼儿摸摸口袋里有什么?幼儿说出是“大柚子”)。

(2)你猜是什么?(幼儿可能有不同答案,让幼儿若说理由。)

(3)公布答案——原来是好吃又香甜的大柚子。

2、看一看

——看看整个的柚子和切开的柚子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不一样?(完整的柚子是什么样的;拨开的柚子是什么样的,里面有什么,瓤又是什么样的?)

3、摸一摸

——柚子摸上去是什么感觉?(柚子表皮的感觉、切开的柚子的感觉)

4、闻一闻

——柚子什么味道(鼓励幼儿学用形容词,如:甜甜的、酸酸的、有点甜有点酸的……)

5、尝一尝

——柚子应该吃什么地方?

——教师示范剥柚子的过程

——大家尝尝,说说柚子吃起来的味道,感受吃柚子的快乐。

小班生活活动目标篇二

让幼儿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并能与其他幼儿做一个横向的比较,进行相互间的交流。

1、知道西红柿的外形特征。

2、尝试制作凉拌西红柿,体验劳动成功的快乐。

:1个西红柿,1把刀,1个盘子,1碗白糖,1把勺子。制作好的凉拌西红柿。

:人手1个西红柿,1把刀,1个盘子,1把勺子。每组1碗白糖,毛巾,牙签。

一、导入了解西红柿的外形特征。

小结:西红柿长得圆圆的,红红的。

2、请幼儿摸一摸,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小结:西红柿摸上去软软的、滑滑的、凉凉的。

二、尝试制作凉拌西红柿,体验劳动成功的快乐。

1、提问:你们吃过西红柿吗?平时你吃过用西红柿做的什么菜?幼儿回答。

今天我们做一道特别的菜叫凉拌西红柿,请小朋友尝一尝,是什么味道?

2、教师示范做凉拌西红柿。

3、幼儿操作。

三、幼儿品尝。

小班生活活动目标篇三

蔬菜宝宝(小班日常生活区,娃娃家,科学区)

1、认识各种蔬菜,辨识不同蔬菜的形状和颜色。

2、知道蔬菜有营养,喜欢吃蔬菜。

自制蔬菜6种,相对应的蔬菜图片6张,盘子6个,玩具炒锅1个,铲子1个,夹子1个。

1、从托盘中夹出一种蔬菜,用铲子在炒锅里翻炒。

2、炒熟后用夹子夹出,盛放在与图片对应的盘子里。

3、依此法操作其他蔬菜。

4、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做菜感受。

1、根据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投放相应的蔬菜图片。

2、提供真实的蔬菜,学习蔬菜印画,当掌握拓印技能后,还可以让幼儿想象添画。

3、组织幼儿收拾整理好活动材料。

看!这是辣椒!

这是白菜

呵呵,这是菜椒

看!这是蘑菇!

看!这是洋葱!

这是我最爱吃的西红柿!

小班生活活动目标篇四

最近几天气温骤降,幼儿陆陆续续开始戴手套了。来园的时候,我们会在一起谈论手套,幼儿很开心,这给了我教育的灵感。我想:手套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用品,能否利用手套演绎一个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呢?结合托班时我们曾开展过的“袜子找朋友”活动,幼儿已积累了初步的配对经验,我预设了集体教学活动“有趣的手套”。

本次活动凸现一个“趣”字,即各种各样不同手套的“有趣”,让幼儿找找、说说、戴戴手套的“乐趣”,以及在宽松的环境中快乐学习的“兴趣”,从而挑战并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多向思维的发展。

1.喜欢各种各样的手套,初步感知其明显不同。

2.知道手套可以保暖,体验活动的乐趣。

1.创设手套商店场景,其中包括各种不同种类的手套(如五指的、并指的、半指的、能翻盖的、有挂绳的,大人戴的手套和幼儿戴的手套等)。

2.事先带领幼儿参观过手套商店。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呈现“手套商店”场景,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1.这是什么地方?(教师带领幼儿学说“手套商店”。)

2.手套商店里有些什么?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吧!

二、看看说说,感知手套的不同

1.参观手套商店,引导幼儿发现手套的不同。

(1)手套商店里有那么多手套,你最喜欢哪一副手套?(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这只手套有什么特别?

(3)这两只手套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手套的颜色、大小、花纹、款式进行感知比较。)

2.根据幼儿的描述,教师简单小结手套的不同。

三、找找戴戴,体验手套能保暖

1.幼儿自由挑选手套,鼓励他们自己学戴手套。

(1)每个人要选几只手套?为什么要选两只手套?(丰富词汇:一副手套)

(2)请你去选一副自己最喜欢的手套,戴在手上。(重点帮助戴“分指手套”的幼儿。)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手套是什么样的?戴上手套后有什么感觉?

(1)你的手套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同伴之间互相交流。)

(2)带上手套后你的小手有什么感觉?(丰富词汇:暖和、温暖、舒服……)

3.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小手套》,激发幼儿喜欢自己的小手套。

一副小手套,真呀真漂亮。带上小手套,真呀真暖和。

4.幼儿为教师挑选手套。

(1)你们戴上了手套都觉得很暖和,我的手好冷呀。(引发幼儿主动为教师挑选手套的愿望。)

(2)今天来了许多客人老师,他们也想戴上暖和的手套,请你们挑选一副手套送给他们。

1.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玩”手套商店。

2.在区域活动中开设手套商店,并投放手套纸样,供幼儿玩涂色、配对游戏。

3.在生活区中让幼儿学戴手套,并创设“小阳台”,鼓励幼儿每天将自己带来的一副手套夹在一起摆放。

小班生活活动目标篇五

1、能用感官知道蛋的味道、颜色、形状。

2、初步学会剥鸡蛋。

了解蛋的形状会剥鸡蛋。

人手一只鸡蛋或鹌鹑蛋、毛巾、小盘

1、猜猜这是什么:

“请幼儿猜测蛋里面有什么”

2、剥鸡蛋:

鼓励幼儿敲碎蛋壳剥开来看看,描述自己看到的情况。

3、 品尝交流:

与幼儿边吃边聊:鸡蛋的味道、颜色、形状、告诉幼儿鸡蛋有丰富的营养。

4、提出问题:

“蛋还可以怎么吃?”

活动名称:母鸡下蛋喽(音乐活动)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能用有节奏的叫声和动作表现母鸡下蛋。

理解歌曲内容,能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1、布置活动室场景:草地、花丛、小木屋等。

2、音乐录音、幼儿用书《母鸡下蛋》

1、游戏—母鸡下蛋:

方法: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小鸡,在音乐的伴奏下出去玩。

一会儿来到花丛里,一会儿走在草地上,玩得真高兴(注意要跟着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动作表演)。在游戏中,“鸡妈妈”拍拍翅膀,大声叫“咯咯咯咯哒,咯咯咯咯哒。”然后“生”下一个大鸡蛋。

2、熟悉音乐的旋律和内容:

(1) 幼儿欣赏歌曲:

—“母鸡妈妈带小小鸡们出去玩得时候,有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你们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你觉得母鸡妈妈下蛋的时候,心里什么样?”

(2)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

(3)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母鸡妈妈生蛋的时候是怎么叫的?好像在说什么话?”

(4)幼儿练习有节奏地念母鸡下蛋时的叫声:

咯咯咯咯 哒 ,咯咯咯咯哒,咯哒 咯哒 咯咯哒

3、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轻声跟着教师演唱歌曲,注意示范、提醒幼儿开始两句都有休止符,要停顿。

(2) 幼儿分组演唱,一组幼儿唱歌,一组幼儿做动作,然后轮换。

(3) 引导幼儿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生蛋:

—”妈妈生蛋时,地方不能太小太挤,否则蛋要挤破的。”

(4) 示意幼儿在游戏时人要适当地分开:

—“你是在什么地方生蛋的?”“生了几只蛋?”

(5) 幼儿边唱边用动作表演。

活动三:音乐厅

组织幼儿到音乐厅,玩各种乐器并学会整理。

小班生活活动目标篇六

1.学习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2.能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1.图片:《我会上厕所》。

2.故事:《皮皮生活剧》、布偶、海报纸、笔。

3.挂图:《我会上厕所,我会洗手》。

1.演一场皮皮遇到问题就哭的生活剧。

2.准备一个布偶,告诉幼儿,他叫做“皮皮”,今天皮皮有一些问题不懂,想要请班上的小朋友告诉他该怎么办。

3.观看后,皮皮要提出问题啦,请知道的小朋友帮帮他的忙。

――我想上厕所时,该怎么办?

――别人都不和我玩,怎么办?

――我想找妈妈,妈妈什么时候才会来?

――吃饭时有我不喜欢吃的菜,怎么办?

――裤子尿湿了,怎么办?

――如果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怎么办?

――有人打我,怎么办?

4.当皮皮提出问题后,请幼儿自愿为皮皮解答;若幼儿也不知道,可一起讨论,共同想想有哪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再告诉皮皮。

5.展示挂图,并请幼儿看图片《我会上厕所》,讨论正确的上厕所方法。

6.活动结束后,可在每天活动的某时段中设立“我该怎么办”时间,让幼儿讨论每个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建议:

1.问题不宜一次过多,可根据开学初最常碰到的问题发问。

2.教师可利用海报纸,将幼儿的讨论记录在海报纸上;可能的话,以图画辅助说明,放在教室或语言区,作为情境布置。

皮皮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因为皮皮没有兄弟姐妹,而幼儿园里有很多小朋友,所以皮皮很喜欢上幼儿园。

可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不喜欢和皮皮一起玩,因为皮皮很爱哭。想上厕所时,皮皮就哭;听故事时,皮皮哭着要找妈妈;尿裤子时,皮皮也哭;吃饭时,皮皮哭着说不想吃青菜;午睡时,皮皮又哭了,把所有的小朋友都吵醒了。

皮皮自己也很难过,他也希望小朋友喜欢他,皮皮该怎么办呢?

小班生活活动目标篇七

1、学习按物体的用途分类。

2、学习有条理地收拾、整理物品,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1、视频录像。

2、玩具、书的图片、实物若干。

3、筐若干。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看一个视频,看看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提问

——小虎家里的东西可真多,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

——观看视频,幼儿说出物品的名称。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小虎是怎样做的?

三、物品大分类

——小悟空是怎样教小虎收拾书和玩具的。应该怎样放才是正确的做法。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小结:整理就是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四、尝试收拾用具

——幼儿依次将整理好的物品摆放到相应的筐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检查物品分类是否正确。

六、小结:

以后小朋友在家要坚持自己收拾玩具与书。

小班生活活动目标篇八

1、通过袜子的颜色、长短、花纹、厚薄等进行碰对。

2、体验自我服务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长短、花纹的袜子,衣架、夹子若干。

2、音乐《找朋友》《蜜蜂做工》,胜利的音乐、欢快的音乐。

3、课前让幼儿互相交换一只袜子,使得他们脚上穿的是一只一样的袜子。

(三)活动过程

1、进场脱好鞋子,摆放整齐。师:宝宝们,两只鞋子好朋友要放在一起,塞在小椅子下面。

2、认识各种款式的袜子。师:这里有好多奇怪的箱子,你看到箱子里有什么?(通过箱子内的袜子,让幼儿初步认识不同款式的袜子及不同的袜子适合不同的人穿。)

3、袜子配对。

(1)帮助老师纠错,找到合适的袜子。师:今天有这么好玩的袜子,我也想来和宝贝们一起玩。师:让我把鞋子脱掉,也来和大家一起玩,做做游戏。(教师脱鞋站在垫子上,伸出两只脚,让幼儿发现穿错的袜子。)师:我的袜子穿的合适吗?师:一只袜子穿了什么颜色的?师:还有一只穿了白色的袜子。这是一双袜子吗?(教师抬起双脚)师:他们不是一双袜子,那我的袜子在哪里呢?我今天要请宝宝们帮我找一双合适的袜子,给我穿上。师:我的袜子在哪里呢?(教师拿出四种不同的白颜色的袜子,让幼儿寻找)师:请你们用亮亮的眼睛帮我来找一找,我合适的袜子在哪里呢?(请一名幼儿寻找)师:噢!是这一只袜子。宝贝,请你们看一看,他和我脚上的袜子是不是一对?师:我来把它换上。看看到底对不对。(教师换袜子)师:对了吗?宝贝,谢谢你,你真棒!(表扬上来找袜子的小朋友)师:咦!我觉得奇怪了,为什么这三只袜子她没有给我找呢?(分别请幼儿说一说不找另三只袜子的理由,一只袜子太长了,一只袜子有图案,一只袜子太薄了。)师:谢谢你们帮我配上了合适的袜子穿在我的脚上。

(2)幼儿给自己找合适的袜子。师:把你们的小脚伸出来,让我也来看看今天你们穿的袜子合适不合适。师:咦!你们的袜子穿的合适吗?师:刚才有小朋友已经在说了他们的袜子朋友都跑到别的小朋友的脚上去了。这样吧,用你们明亮的小眼睛去找一找你的袜子朋友到哪里去了,然后跟他交换回来。(幼儿之间互相交换袜子,播放《找朋友》的音乐。)师:如果你交换成功了,就登上椅子宝座。(鼓励幼儿自己登上椅子)师:哇!你们都是成功者,真棒!(表扬全体幼儿,播放胜利的音乐,让幼儿体验成功感。)

4、白袜子配对。师:今天还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们哦!我晾了好多的白袜子,可是一阵风吹过来,把一只白袜子都吹到草地上去了。现在衣架上面只有一只白袜子,另外一只白袜子在草地上,请宝贝们帮帮我的忙,去找到那只白袜子去夹在它那个衣架上面。一定要是一双袜子哦!听明白了吗?赶快去找一找。(幼儿找白袜子,播放《蜜蜂做工》的音乐。)师:如果你已经找了了那只白袜子朋友而且已经夹在夹子上了,就坐在椅子上,我就知道你已经帮我找到了。(教师根据情况与幼儿一起纠正错误。表扬能干的幼儿。)师:现在我们用眼睛来看一下,袜子朋友都找到另一位朋友了吗?用眼睛看看,检查一下,对了吗?师:谢谢你们哦!我们的宝贝这么棒!你们太棒了!我真开心啊!

5、结束师:今天我们还穿着合适的袜子,又找到了合适的白袜子,那么高兴!我们一起来跳跳舞,好吗?师:我们一起到垫子上,开始咯,我们的小脚要跳舞了哦!我们转过来跳给后面的老师看看。(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跳舞。)师:我们穿上我们的.鞋子好朋友,一起到外面去跳一跳吧!

小班生活活动目标篇九

小花被

1、通过让幼儿抱一抱娃娃,帮娃娃盖盖小被,激发幼儿关心别人的情感。

2、初步了解正确折小被、钻小被的方法,有初步的保暖意识。

娃娃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娃娃的床、白色方巾(大小以能包住娃娃为准。

一、抱娃娃

1、自由的抱娃娃,和娃娃说说话,激发幼儿扮演角色的意识。

2、出现娃娃哭声,引出话题:娃娃怎么拉?为什么要哭啊?(幼儿自由讲述)

3、教师归纳幼儿的回答,引发出娃娃要睡觉了。

二、带娃娃睡觉

1、 那你们带娃娃去睡觉,好吗?

2、 幼儿带娃娃睡觉(观察幼儿是否给娃娃盖小被,以及幼儿盖小被的方法)

3、 你们的本领很大的,都带你们的娃娃睡觉了是吗?咦?怎么娃娃还在哭啊?(幼儿自由讲述)

5、 幼儿自由为幼儿包折小被。

三、带领幼儿观察娃娃

1、 请“爸爸、妈妈”介绍自己包的方法(不强求方法,以能包住娃娃为准,以鼓励为主)

2、 可在幼儿自己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引导个别还在再来包一包。

四、出示幼儿盖的小被

1、 你们平时睡的小被暖和吗?

2、 你们的小被是怎样盖的啊?

3、 示范幼儿小被的折法,介绍幼儿正确钻小被的方法。

五、延伸活动

1、你们的小被又暖和有漂亮,那么你们看看,娃娃的小被漂亮吗?

我们等会做游戏的时候也帮娃娃把被子打扮的漂亮一点好吗?

2、和娃娃说再见,离开活动室。

小班生活活动目标篇十

教材分析:

冬天是幼儿易患感冒的季节,一旦感冒,咳嗽、打喷嚏现象则随之而来。在幼儿生活教育中,幼儿虽然都知道要天天带手帕、纸巾,但如何适时、恰当地使用手帕、纸巾,要真正落实在小班幼儿的行动上,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本教材借助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入手,生动而形象地再现了现实生活中小朋友感冒后,咳嗽、打喷嚏的不正确做法,从而引导幼儿进行生活迁移,帮助幼儿掌握礼貌、文明、卫生的做法,可谓水到渠成。本教材适合小班教学

幼儿分析:

咳嗽、打喷嚏是一种生理现象。但由于幼儿缺乏一定的卫生常识和一些必要的教育,他们常常会表现出一些不卫生或不文明的作法;如面对别人会大声咳嗽或打喷,有了鼻涕和唾沫随手就乱擦乱抹等等。因此,初步了解喷嚏会传播病菌,传染疾病的道理,让幼儿了解掌握一些简单的自理技能,不仅能引起幼儿产生正确行为的愿望,而且也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习惯。

设计理念:

《新纲要》指出,应培养幼儿“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让幼儿了解咳嗽、打喷嚏的卫生知识,掌握一些相关的自理技能,对幼儿进行有意识地教育和培养,对其习惯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此教育活动,让幼儿直观地理解在咳嗽、打喷嚏时,该怎么做?为何要这样做?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看一看、念一念、学一学、做一做,进而有效地使幼儿在“知、情、意、行”四方面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喷嚏会传播病菌,传染疾病。

2、学会咳嗽、打喷嚏时的一些卫生文明的做法。

3、进一步养成每天带手帕、纸巾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咳嗽、打喷嚏》;

2、幼儿人手一份纸手帕。

活动流程:激发兴趣――观察讲述――实践操作――强化巩固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天气渐渐变冷了,很多小动物都感冒了。

1、提问:得了感冒哪儿会不舒服呢?

2、幼儿做打喷嚏动作。(自我点评:开门见山,引出主题。)

二、观察讲述,了解打喷嚏时出现的不礼貌、不卫生的行为及原因。

1、演示课件:看看小动物是怎样打喷嚏的。

2、提问:

(1)刚才,你看到谁在打喷嚏呀?

(2)黄狗是怎么打喷嚏的?吓跑了谁?

(3)大象是怎么打喷嚏的?吓跑了谁?

(4)河马是怎么打喷嚏的?吓跑了谁?

(5)它们打喷嚏的时候,其它小动物是怎么做的啊?

小结:哇!它们的喷嚏可真厉害,小动物们都吓跑了。

3、幼儿讨论:为什么动物们都怕它们的喷嚏呢?

4、教师小结:它们真不讲卫生,打喷嚏的时候鼻涕、唾沫到处乱飞,细菌也跟着鼻涕和唾沫飞出来了,其它小动物也会传染上感冒的。(自我点评: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出发,引导幼儿不学黄狗、大象和河马打喷嚏的错误做法,了解喷嚏中带有细菌,会到处传播。

三、实践操作,学会正确的咳嗽、打喷嚏的卫生做法。

1、提问:如果小朋友感冒了,打喷嚏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1)个别幼儿回答;

(2)演示课件:一位幼儿正确的做法。

(3)提问:这位小姐姐打喷嚏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呀?

(4)教师示范讲解,幼儿练习2─3遍。

2、教师小结。(自我点评:结合顺口溜的内容,幼儿学一学《咳嗽、打喷嚏卫生》的做法,在看看、念念、学学、做做中,幼儿轻松地掌握了礼貌、文明、卫生的做法。接着老师进行拓展教育,教育幼儿不但要在咳嗽、打喷嚏时,不能面对别人,应低头或转头用手帕或纸巾或手来掩住口鼻;而且若有鼻涕和唾沫溅在别人身上,应及时向别人道歉或拿出手帕、纸巾拭去;咳嗽有痰不能随地乱吐,坚持天天带手帕等等。如此教育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幼儿易于接受。)

四、强化练习,巩固幼儿掌握咳嗽、打喷嚏时的正确做法。

小动物们还没学会这个本领了,我们一起去教教它们,让我们再来练一练吧!(自我点评:体验做小老师的喜悦之情。)

五、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还要经常提醒或暗示想咳嗽、打喷嚏的幼儿,要按文明卫生和做法来做。幼儿之间也逐步形成能相互提醒和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