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心得体会 昆虫记阅读心得体会

时间:2023-06-20 14:03:00 作者:曹czj 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昆虫记心得体会 昆虫记阅读心得体会篇一

一天到晚都在家,我觉得好无趣,无法出去喝小伙伴玩,仅有在家看电视。于是我想起教师让我们读的必读书《昆虫记》。于是我打开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来消除心中的无聊。读着读着我被法布尔为了观察昆虫而不屑一切的精神所感染了,因为他向困难屈服。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成功。

这本书讲了法布尔在亲自实验,观察:萤火虫、红蚂蚁、天牛、蟋蟀、蝗虫、金步甲……还亲自试验了毛虫的霉素等等,数不胜数,着一切都是高度危险的,异常是观察朗格多克蝎子时,那种坚持不懈。

成功往往都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成功往往能够挡住一切所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只要能够成功,付出再大的努力和汗水也在所不辞。为了持家法布尔不得不去一所小学去上课教几何图形,虽然工资很小,但还是干。之后他有成了一名染色工,因为他的坚持不懈,有了一笔小财富,得到了皇帝部长的认可。

成功能够造就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也能够造就新的开始。法布尔造就了一个新的开始,为了能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学习;为了自我能更好地了解昆虫;为了能成功,法布尔去了印染厂,用自我的方法做一名印染工人,好不容易赚了钱,去研究昆虫,结果研究的人走光了,仅有他一个人坚持不懈的奋斗,向成功跨步。

彩云收集了无数的水蒸气,只为了雨后惊艳一现;贝壳征集无数沙粒,最终炼成一颗闪亮的珍珠。我们的人生是这样,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奋斗才能成功。我轻轻摸着《昆虫记》的封面,觉得不再无趣,因为我有昆虫和法布尔的陪伴。

昆虫记心得体会 昆虫记阅读心得体会篇二

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 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

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萤的捕食过程,捕蝇蜂处理猎物的方法,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

昆虫学家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一座包涵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一个个小动物被刻画的那样美妙。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我觉得 《昆虫记》是值得阅读的好书。

昆虫记心得体会 昆虫记阅读心得体会篇三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他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虫子,已属于不易,而专为昆虫写出十卷的巨著,更是莫大的奇迹。

在寒假里,我阅读了这本书,仿佛走进了一个奇异的昆虫世界。在我看来,毫不起眼的昆虫竟会如此有趣,我从来都没有去仔细观察过它们,更想不到与它们打交道,竟有如此高深的学问。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许多关于昆虫的知识。比如说:螳螂既高贵有优雅,但是,它在昆虫世界里,是和平居民中的恶虎,是狡猾凶狠的巨妖,它绝不会放过那些送上门来的新鲜嫩肉。还有萤火虫,它是天才麻醉师。它在吃猎物前,会先给猎物注射一种麻醉药,使对方失去知觉,就像人类奇妙的外科医生做手术那样,在动手术前,想让病人受麻醉而不感到痛苦。

其中,我最喜爱的昆虫就是黑步甲。它会装死,作者法布尔把它夹在指头中间转几下,就能够到达目的。黑步甲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已经死去了一样。它把爪子折起来,拢在靠近腹部的位置,触角交叉成十字形。过了一会儿,复活的时候到了,当它慢慢地爬起身子,想逃跑的时候,作者又将它捉住了。黑步甲在作者的摆弄下,又装死了四次。此刻我们来看看黑步甲第一次装死到最后一次装死的持续时光分别为:十七分钟、二十分钟、二十五分钟、三十三分钟和五十分钟,装死的时光一次比一次长。之后,我才明白,原先,黑步甲的假死状态根本就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它真的晕了——这是一种暂时的麻木昏睡状态。

总而言之,《昆虫记》这部书给了我无数的乐趣与无数的启发,我认为这是一部值得阅读的好书。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的阅读一下《昆虫记》,都会有各自的体会和感想,会得到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

昆虫记心得体会 昆虫记阅读心得体会篇四

首先,在这次实习中,我们通过自己捕捉昆虫、自己制作标本、最后自己鉴定,不仅对各类昆虫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还让我们同学们之间增进了友谊。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捕虫器,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获得不同的昆虫,如何将昆虫放进毒瓶毒死,能给如何将昆虫做成标本保存,如何鉴别各类昆虫等等。让我们对各类昆虫印象更为深刻。

其次,这几天过的真的很开心。我们组从农大西边跑到东边,又从北边跑到南边,从试验田跑到了滨湖,又从校内跑到浏阳河,都要跑遍整个农大了。突然感到农大真的好大啊!跑的我们腿都发酸了,但是我们仍乐此不疲,我们收获真的很大。我们捉到了很多我们从没见过的不同的昆虫。其中我们的招牌是一个超级大螳螂和一个蝼蛄(呵呵,别的组都想要)。在我们寻找昆虫的过程中,边说边聊,边玩边干。发生了好多趣事,邓哥说:“我们如果再拿上吃的就像是在秋游啊!”德哥在浏阳河窜上窜下的捉蝴蝶,差点掉进浏阳河,哈哈哈!那个大螳螂就是我们吃苦耐劳的谭敏丰捉到的!呵呵,我们组这几天过的很融洽!我们这组有三个男生和六个女生,收获也是相当的大呢!德哥像个小猴子,只要有树或者是坡,他都会往上爬的,忙上忙下的,天上飞的昆虫大都落入了他的魔网呢!邓哥,也特别搞笑,表现得相当专业,不管是啥,他都能讲得出一二三,至于可信度吗,唉,反正我们也不会。就像那天在滨湖,宁宁问靠墙的一行绿色植物是什么,邓哥煞有介事的说是“路旁树”!呵呵,没办法,邓哥就是博学!还有谭敏丰,他比较擅长捕捉树上的昆虫,像胡蜂,椿象,还有各型各色的蛹。在去试验田回来的路上,一爷爷让我们给他去挖土,德哥二话没说就跳过粪池给爷爷挖土去了,邓哥说看德哥,绝对是孙女婿的最佳人选!呵呵,一会,邓哥还有谭敏丰也加入了“最佳孙女婿”的行列!至于我们几个女生,也是毫不逊色的。行动力特别强的小焦,跑来跑去的捉了好多蝴蝶。还有水南,凭借漂亮的优势给卖粉的阿姨要了好多一次性筷子,这可是我们后来最有力的工具呢!“因为水南漂亮”也成了我们成功的原因了。呵呵,我们总爱这样开着玩笑,给这次“秋游”增添了好多乐趣。水南也好大胆的,在实验田里,好多幼虫都是她捉的呢。相比之下,那么豪放的小焦要好好反思哦!当然还有宁宁,花,艳飞,每个人都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返回实验室,我们耐心的做着标本,小心翼翼的帮我们的蝴蝶展翅。不得不说,男生要比我们细心的多。像德哥,似乎从外表上看不出他是怎么一个细心的人,可是那蝴蝶,蜜蜂,就他展的最好。当我拿一个不稀有的蝴蝶做实验时,展的那样子,让德哥直无奈的夸我是人才,哈哈!看着我们组做成的标本,哇塞,好有成就感!

不久我们组的标本赢得了大家钦羡的目光,更有一组的男生有了“据为己有”的想法。几个人一起来我们组欣赏标本,先后用了“声东击西”“调虎离山”和“苦肉计”,最后还是无功而返。唯一的作用就是加强了我们组的防范意识。哈哈,其实大家只是看玩笑罢了,为实验室有些压抑的氛围加点调节剂!

几天的实习生活在匆忙中结束了,在捉虫子期间,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真的好享受啊!大家玩的也特别开心,实习更是我们班团结的催化剂!

昆虫记心得体会 昆虫记阅读心得体会篇五

在这个欢乐的寒假中,我阅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昆虫记》。它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只有靠着这种精神,才能取得成功,还让我知道了法布尔对昆虫的情有独钟。在他的笔下,那些小虫子都是有灵气的,它们是纺织家、音乐家、歌唱家、猎手、建筑师等。他的叙述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从而激发了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所以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很大。

今年寒假我去阿公家过年,发现阿婆还有老太太她们都在织毛衣,看着她们一针一针熟练地织着毛衣,我心想:织毛衣没什么大不了。于是心里有些痒痒,也想去学织毛线。自己就去抽屉里拿了两根针,还有一团毛线。然后拿着这两样东西兴致勃勃的去请教阿婆,阿婆耐心地对我说:“俗话说:站有站像,坐有坐像,织毛衣啊就应该有织毛衣的样。首先左右手各拿一根针搭在大姆指和食指中间,针要横着拿;再把右手的根针戳进左手针上两条毛线的中间;接着拿右手的那一段毛线在右针上绕一圈;最后将右针所绕的那圈往上一挑,这样一针就织好了。第二针第三针也是这么的依次往后织。”我谨遵阿婆教我的方法,可是学了老半天,还是织不出个所以然来,不是掉了一针,就是毛线没挑起来。不一会儿我就失去了耐心,心想算了吧。但我突然想起了前两天读的《昆虫记》,主人公法布尔是靠着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轻言放弃,最终才获得成功的。我也要向他学习,于是我就提起百倍信心再次拿起了针线。

经过几十次的失败,不断的尝试,我终于学会织毛线了!感谢你——《昆虫记》,让我又学会了一样本领。以后我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

昆虫记心得体会 昆虫记阅读心得体会篇六

9月15日在昆虫学课上,冯老师告诉我们第二天一早要去进行昆虫学实习,说通俗一点就是去抓虫子。一直以来,我们生态学专业的同学都只是听说学植保的要去抓虫子,没想到这次大家也能亲身体会一下一个班倾巢出动抓虫子的感觉,所以9月15日虽然是周六,但晚上大家都普遍比平时要早一点入睡,为的就是能养足精神,好好利用这次实习的机会过过“抓虫子的瘾”。我自己也很希望能把握住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在睡觉前,我还特地上网查找了一些有关昆虫分类的资料,了解到了不同目有那些代表昆虫,这也为日后撰写实习报告提供了良好的资源。

9月16日一大早,所有同学就来到了实验室,看着实验室里五彩斑斓的蝴蝶标本,还有为我们每位同学准备好的捕虫器具,大家都已经跃跃欲试了,待老师给我们布置完实习的任务与要求,大家人手一个捕虫网一窝蜂地窜出了实验室,准备去大展身手!

我们第一站来到的是张謇小花园,由于是第一次拿着捕虫网在这么空阔的地方捕虫,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去逮虫子了,只是无目的的将捕虫网在空中扫来扫去,但这样并不是办法,看着别人已经开始有“收获”了,我也有点着急,突然灵感一现,我把捕虫网放在了一边,开始弯腰仔细观察地面上的动静。不一会,我就发现了一只蚂蚱,小时候捉蚂蚱根本不用什么捕虫网,直接上手,三下五除二我就将那只蚂蚱捉到了,这也是我的第一个“战利品”。有了一个突破后,我发现捉在地上的虫子已经是轻而易举了。

接着是来到艺术学院教学楼的后面那块小树林里,那里空地相对比较狭窄,在空中飞的各种虫子非常多,我便拿起捕虫网,按照老师教我们的捕虫方法,很容易就补到了蛾子这种鳞翅目的昆虫,在刚捕到这些不停扇动翅膀想要挣脱虫网的蛾子时,确实不知道怎样将它们取出,只得请教老师,老师自有办法,让我们在蛾子的胸部轻轻掐一下,这样它们就无力扇动翅膀,只能老老实实地呆在纸袋里。

草蛉,是属于脉翅目的,也为班级增加了一个目,顿时我觉得很兴奋,干劲更加的足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试验田,这里可以说是昆虫的天堂,同学们也在实习尾声阶段“力挽狂澜”,争取捕到更多的虫子,把昨天已经实习结束的农化班比下去。最终我们班捕到了9个目的昆虫,数量也十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