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案详案(实用5篇)

时间:2023-09-25 19:01:14 作者:温柔雨 讲话稿 高中美术教案详案(实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高中美术教案详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五官的位置及其形状特点,学画五官,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2、学习区别想象画和写生画,初步确立写生画的审美判别。

重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初步确立写生画的审美判别。

难点:观察——线描再现的方法

教具:人物、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请几位同学在黑板各画一幅人物头像,师生评议。

2.请几位同学在黑板各画一幅写生人物头像,对比评议。

二.新课: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2.引导学生分析人的五官,强调客观表现与想象表现的分别,并示范。

3.教师演示线描写生的画法,注意强调以眼睛观察为主。

4.请一名学生在讲台上作模特,四名同学作简短的写生,引导学生评议,教师小结。

三.布置写生任务。

分4组,每组一名模特。以眼睛观察为主进行头部的五官写生。

四.教师巡堂辅导。

学生作业。展览评议挑选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优劣评议。

板书设计:

人的五官(写生画)

五官写生图例

教学后记:初步学习用线表现人的五官,主要是强调观察和想象的分别。学生的学习较认真,求知欲较强。

设计意图:

本学期,我们采用了“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在艺术领域有一节《花瓶设计与装饰》活动,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花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图画本上设计出了千奇百怪、五颜六色的花瓶,活动结束后仍然感觉意犹未尽。于是,我结合孩子们的这一兴趣,搜集了各种瓶子,孩子们可以通过动眼、动脑、动手的过程把自己的探索欲望、创造欲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装饰出来的花瓶还具有实用价值,用它装饰教室不仅让孩子们时时感受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处处体验创造美的存在。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包、扎、绕的技能,并对玻璃瓶进行装饰。

2、体验废旧物品再利用以及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花布、布条。

2、照片、数码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展示照片: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酒瓶、罐头瓶、饮料瓶)各种花色、形状的布以及布条、绳子,引出主题。

2、幼儿讨论,引出主题:把玻璃瓶子装饰成花瓶。

四、幼儿动手装饰,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互相之间进行合作。

2、启发幼儿装饰的有新意和别人的不一样。

五、介绍评比自己的作品。

1、幼儿介绍自己制作花瓶的材料、方法,认为最好看的是什么地方。

2、以插花的形式互相评比,学习别人优点。

六、装饰教室,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1、用数码照相机拍出幼儿制作的作品,和没有装饰前的碎布、瓶子作比较,让幼儿感受自己创作的成功,以及废旧物品再利用带来的乐趣。

2、提示幼儿花瓶这么漂亮,我们是不是还可以用它装饰我们的教室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高中美术教案详案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一次性纸杯制作挂表,培养幼儿剪、涂、固定的动手本事。

2、认识表上数字的意义及认识区分时针和分针。

3、经过用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来进行创作变废为宝,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数个、剪刀数把、水彩笔数套、绳子数根、胶带一卷、大挂表一只、图钉一盒、卡纸做的分针时针数套。

教学过程:

出示大挂表,请幼儿观察,提问:它的作用是什么?表上头都有什么?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幼儿讨论回答。

2、介绍示范制作过程。

(1)用剪刀从杯口向下至杯底随意剪成数条。

(2)把剪好的条条从杯底向外压成象一盛开的太阳花状,把条条涂上自我喜欢的颜色或花纹进行装饰。

(3)用胶带在其中一片花瓣上粘上绳子,用黑水笔在杯底粘绳子的花瓣正下方写上数字12,其余1-11的数字如挂表数字一样填写一周。

(4)将分针时针用图钉固定在杯底中心位置,针头用胶泥堵上防止扎伤,就这样一只漂亮的纸杯挂表就做好了。

3、交待注意事项。

(1)使用剪刀时,不要把剪刀头对准别人或自我,防止扎伤。

(2)把纸杯剪成条条时,尽量剪匀称,以免影响视观效果。

(3)在填写数字12时,先拎起绳子找准正上方。

(4)在固定时针分针时注意保护自我,防止扎伤。

4、分发制作材料,请幼儿自我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适时协助个别幼儿,鼓励幼儿坚持独立完成作品。

1、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并评价同伴的作品,最终教师总结评价幼儿作品。

2、教师把幼儿的作品分别挂起来装饰活动室,给孩子以成功感,鼓励孩子在家也做一些变废为宝的作品带给同伴一齐分享。

高中美术教案详案篇三

i、活动目标:

1、利用鞋印的形状特征,想象各种各样的事物进行绘画,丰富图片数据。

2、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尺寸的鞋进行摩擦,合理安排鞋印方向。

3、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体验鞋印绘画的乐趣。

ii、活动准备:

1、几种不同颜色的海绵和不同尺寸的鞋。每人一张黑铅画纸,每组几支粉笔,每人一条手巾。

2、一个多媒体课件和一个物理投影仪。

3、我观察到了隐藏鞋印图像的东西。

iii、活动流程:

i、简介:

给我看看鞋印,告诉我它是什么样子的?(在图案、整体形状等方面)

小结:孩子们说话很多。我们可以添加图片,使鞋印成为许多有趣的东西。

其次,演示摩擦方法,感受鞋印的趣味性。

1、讨论:我们把鞋印变成什么?根据孩子们的想象,老师们选择同样的方式来演示。

(选择最喜欢的鞋子和颜色,将鞋底放在海绵上,然后双手放在鞋面上,用力按压使所有鞋底都沾上颜色,然后用力按压纸张)重点关注如何完成鞋印。

2、在打印的鞋印(如帆船、茄子等)上添加带粉笔的图片

3、引导孩子丰富图片资料。

4、欣赏课件:

(1)讨论如何将鞋印变成汽车。(孩子们说,他们把鞋印看作是汽车的xx,这样孩子们就可以进一步了解鞋印与结构变化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2)教师操作课件,孩子们可以欣赏各种形状的汽车。

(3)孩子们和老师们一起工作,将多个鞋印变成房子,重点关注鞋印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合适。

三、儿童手术。讲解操作要求,让孩子注意操作程序。

四、评价:

表扬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合适的尺寸搭配。

高中美术教案详案篇四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学习用乒乓球滚画,发展幼儿手的运动能力。

2、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体验用乒乓球作画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颜料、操作盒、抹布等若干,已完成的作品2幅

2、乒乓球人手一颗、铅画纸人手一张、衬衫包装盒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师:这是谁,今天他穿的衣服漂亮吗?你们知道他的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2、操作步骤:教师先拿一个乒乓球,蘸一蘸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放入盒子里,摇一摇盒子的衣服变得有颜色漂亮起来,颜色没了可以继续蘸其它的颜色,直到把衣服颜色画满。(鼓励幼儿多用几种颜色)

3、提醒幼儿乒乓球从红色盘里拿来就放红色盘里,不可以乱放。

4、老师请了很多的小动物到我们班来玩,他们都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帮他们。

1、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装饰。

2、教师不断提醒幼儿不要忘了粘颜料。

3、大胆操作,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积极性。

4、操作完之后把小手用抹布擦干净。

教师一一张贴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

等颜料干了以后,教师可以跟幼儿一起把边上的纸剪掉,把画装饰的更加漂亮。

高中美术教案详案篇五

一、欣赏导入

1、欣赏创意视频

ppt播放: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奇思妙想,这些奇思妙想,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奇思妙想的世界。

(板书:奇思妙想)

二、新授

1、欣赏作品,开启思路

师:奇思妙想的创意作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下面我们一同欣赏一下。(ppt播放图片:生活用品,建筑,广告)

师小结:奇思妙想的生活用品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2、观察讨论,尝试想象

ppt出示《大象与乐器》

1画面是由几个物象组成?他们的组合巧妙在哪里?

2比较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在哪里?

3作品给你一种什么感觉?(用自然、生动、有创意、新奇、合理性、和谐等美术语言进行描绘。

(1)出示“杯子”

这是一朵普通的杯子,你有什么奇思妙想?(学生讨论)

(2)出示“鸟”

师: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物体能想出不同的东西,这就是想象的奇妙之处。

3、尝试表现,快乐创作

教师示范:

出示一个杯子,你想到了什么?

第一步:联想

对杯子的外形进行奇思妙想

对杯子的功能进行奇思妙想

把杯子想象成另外一种东西

第二步:添加

绘画元素:(点,线,面,色彩)

第三步:给你的奇思妙想给个名字。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作业要求:

1、对“房子”行进奇思妙想

2、画完之后,加上文字说明或起个名字

师:相信同学们也已经跃跃欲试,开启想象的大门了,把你心中的想法画成小草图。再和同学讨论,选一张最满意的认真描绘,涂色,还可以写上文字说明。

5、评析学生作品

同学们在一起观摩、欣赏和评论各自的作品,看谁的想象力更奇妙,谁的作品更有趣,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和不同意见奇思妙想。

教学目标:

1、与孩子们交流,相互熟悉

2、提高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激发孩子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教学内容:在面具上进行手绘,结合卡纸粘贴,锻炼孩子动手能力。

教学用具:白色面具、水粉颜料、水粉笔、油性彩笔、黑色勾线笔、成型面具(南瓜灯、面

具,共3个及以上)、糖果

教学时间:2小课时

教学年龄:4~12岁

教学过程:

一、入场: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始上课了。小朋友们,我们先来互相介绍一下自己好不好?我是曾老师,小朋们叫什么呢?(按顺序介绍)

好的,小朋友们都介绍了自己,做得很棒哦!那我们开始上课了好不好?

二、引入:

三、示范:

四、课堂作业:

发给学生面具,学生制作,老师指导。

五、课堂小活动并总结:

老师看到小朋友们都做好了自己的面具,有的面具色彩很漂亮,有的小朋友的面具非常的独特有趣,每个小朋友的面具都是不一样的,你们喜欢自己做的面具吗?我们戴上自己做的面具扮作小精灵一起来做游戏好吗?小朋友们,现在我们要去问外面的叔叔阿姨们要糖果了,要糖果之前我们要说什么啊?(是的,“不给糖我们就捣乱”)最后我们要看谁的糖果最多。

要完糖果,我们要回到教室哦!

好啦,我们来数一熟,看哪个小朋友的糖果最多。小朋友们数一数自己的糖果有多少,告诉老师好不好。(小黑板上做记录)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了。下一节课,我们上课的内容是用纸粘贴做机器人,同学们记得来上课哦!

现在,老师来给你们拍照片好吗?(拍照)最后,把你们的作品带给爸爸妈妈们看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