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的作用有监督作用 企业审计报告的作用分析(优质5篇)

时间:2023-09-24 02:30:27 作者:雅蕊 汇报体会 审计报告的作用有监督作用 企业审计报告的作用分析(优质5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审计报告的作用有监督作用篇一

对企业进行能源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各种能耗指标的计算分析,查找节能潜力,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能源审计查找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管理途径

指合理组织生产经营,合理分配能源和物资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等。

1、杜绝“跑冒滴漏”。目的是在于督促职工从小处做起,树立良好的节能意识。

2、合理分配使用能源。是指将各种不同品种、质量的能源、资源,分配至最合适的用途。

3、节约各种物资消耗量,减少间接能耗。

4、提高产品产量和运输效率,实现规模效益。

5、提高产品质量和运输质量。

6、节约资金占有量。能源、原材料、半成品的超定额储备,设备、厂房超过实际需要,都是对能源资源的浪费。

7、合理组织生产,提高能源利用率。诸如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和设备利用程度不平衡、供能与用能环节不协调以及设备大马拉小车、低负荷生产等都是造成能源浪费的主要因素。

8、加强管理,提高原燃材料进厂质量。

9、对新上基建和技改工程项目必须严把节能关,做好“节能篇”论证,严禁选用淘汰落后的高耗能设备和工艺。

(二)技术途径

通过技术管理,实现节能目标,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淘汰或改造落后的耗能设备:如更新改造高耗能的'变压器、锅炉等。

2、改进落后的工艺。

3、改进和提高操作技能:加强职工业务技能培训。

4、对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如冷凝水封闭回收技术等。

5、能量的分级利用:如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产、连轧连铸等。

6、加强管网和设备的保温、保冷等:

(三)结构节能

通过对产品、产业结构的调整,合理配置资源,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节能途径。

1、产业结构的调整:合理调整区域内一、二、三产业结构,达到合理用能的目的。

2、产品结构的调整,淘汰落后的高耗能产品,提升产品的挡次。

3、企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

审计报告的作用有监督作用篇二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审计报告的作用,欢迎大家参阅。

1.按照审计报告格式,分为标准审计报告(格式和措辞基本统一)和非标准审计报告(包括一般审计报告和特殊审计报告)。

2.按照审计工作的范围和主体,分为外部(被审计单位外部的政府或民间审计组织)审计报告和内部审计报告(这类报告对外不公布)。

3.按照审计报告使用目的,分为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出具报告时,同时附送已审计的财务报表)和非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分发给特定人群,例如经营者、合并或业务转让的关系人、提供信用的金融机构等)。

4.按照审计工作的性质和报告目的,分为通用目的的审计报告和特殊目的的审计报告 通用目的的审计报告,特指年度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这种报告意在表达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是否合法、公允的客观意见。

5. 按照审计报告的详简程度,分为简式审计报告(一般适用于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和详式审计报告(一般适用于非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

社会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内容)

一、标题。在我国,审计报告的标题统一规范为“审计报告”。

二、收件人。审计报告的收件人是指审计人员按照业务约定书的要求致送审计报告的对象,一般是指审计业务的委托人。审计报告应当载明收件人的全称。

三、引言段。审计报告的引言段应当说明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财务报表已经过审计,并包括下列内容:

(1)指出构成整套财务报表的每张财务报表的名称;(2)提及财务报表附注;(3)指明财务报表的日期和涵盖的期间。

四、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应适当的说明按照适当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管理层的责任。

五、审计人员责任段。

应当说明:(1)审计人员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2)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3)审计人员相信以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足、适当的,为其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六、审计意见段。审计意见段应当说明,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七、审计人员的签名和盖章与审计机构的名称、地址及盖章。

八、报告日期。是指审计人员完成外勤审计工作的日期,而不是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截止日或者审计报告完稿、印发日。

审计报告意见的类型,出具不同类型审计报告的情形及措词,说明段或强调事项段的位置。

一、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a.审计人员在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时,应当以“我们认为”这一术语作为意见段的开头,以表明本段内容为审计人员提出的意见,并表示其承担对该审计报告意见的责任。 b.对于财务报告的反映是否公允,应当使用“在重大方面”,“公允反映”等术语。 c .标准审计报告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修正措辞;非标准审计带有强调事项段。 d.当审计人员认为有必要,可以在审计意见段之后增加对重大事件予以强调或说明。

二、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被审计单位没有遵守国家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或审计人员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当审计人员认为会计报表就其整体而言是公允的,但还存在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形,会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审计人员在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应当在审计人员的责任段之后、审计意见段之前另设说明,以描述所持保留意见的说明。在提出意见时应使用“除存在上述问题外”、“除上述问题造成的影响外”或“除上述情况待定外”等术语。

三、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当审计人员确信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和歪曲,以至会计报表不符合国家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未能从整体上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审计人员会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只有当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至无法确定会计报表的合法性与公允性,审计人员才可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不同于否定意见,它仅仅适用于审计人员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情形。如果审计人员发表否定意见,必须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无论无法表示意见还是否定意见,都只有在非常严重的情形下采用。

在出具此类报告的时候,应当删除审计人员的责任段,并且应当在审计意见段之前另设说明段,以描述其对财务报表无法表达意见的理由。在意见段中应使用“由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由于无法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我们无法对上述财务报告发表意见”等术语。

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丝毫不逊于外部审计,发现震惊世界的“世通”丑闻的首要功臣就是平时不为人瞩目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这也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于内部审计的关注,如何强化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由来已久,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开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现代西方内部审计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财务和会计问题,其职业视野已经延伸到经济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近三四十年来,随着内部审计活动广泛深入的发展,现代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目标和范围等一直处在演变之中,并且这种变化人在继续,他丰富和拓展了内部审计的内涵和外延,使内部审计理论不断深入和完善,同时也推动了内部审计实务科学理性的向前发展。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是一种积极的管理审计,具有独立性、广泛性、综合性、积极性的特点,相当于人体的白细胞,在组织内部建立企业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免疫机制,内部审计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内部审计师在西方被看作是老板的管家和参谋,向老板之所想,急老板之所急,干老板想干而不能干或干不了的事。内部审计是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隶属于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和高层管理部门负责,按照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原则,对经营管理进行监督评价,提出管理意见和建议,向董事会报告,辅助企业的内部管理,起到监督控制、咨询建议的作用。

内部审计的作用大致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即防护性作用和建设性作用。

1、防护性作用。

(1)为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提供合理的保证,避免因管理和控制的缺陷带来各种损失。揭露和制止已经发生或正在进行的贪污舞弊和欺诈行为。

(2)保证呈送给企业最高管理当局据以决策的的财务和业务信息是真实的、准确的、完整的,避免因错误的信息而导致决策的失误。

(3)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并为经济的有效的利用资源提供保证,防止损失和浪费资源的现象出现。

(4)保证组织的方针、政策、指示和命令能够有效地得到贯彻执行,遵守政府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有效地履行合同,维护企业的社会声誉。

2、建设性作用。

建设性作用是指通过对被审查活动的检查和评价,针对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富有促进性的意见和改革方案,,从而协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以最好的方式实现组织的目标。建设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督促被审计单位建立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实现目标的各种活动得到有效的控制,杜绝实际和潜在的管理漏洞。

(2)针对控制系统的缺陷,提出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并且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使已经达到有效控制目标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成本最低。

(3)推荐更经济、有效的资源使用方法,帮助管理者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经营成果,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4)促进内部成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为更好的履行他们的职责,实现组织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近几年国家对高校实行政策倾斜,注入大量资金,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民众的受教育面和受教育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有力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但一些高校为了自身利益不断提高收费标准、巧立名目收费,严重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审计风暴”中,一批高校受到了严肃查处,个别人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因此,加强高校的审计监督,刻不容缓。

一、坚持原则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者,实质上是从事内部把关工作。坚持原则排除干扰,不唯情不唯私,尤为重要。如果对发现的问题不敢坚持原则,抹不开情面,放任自流,结果必是害己害人。

(一)严把政策关

从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同志,对自己的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清醒深刻的思想认识,要清楚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府的政策规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其次要清醒自己所负职责的重要性。在具体工作中,要善于透过纷繁的表象防微杜渐。

(二)去伪存真

真实是审计监督的本质属性。只有真实,才能正确客观全面地反映实际和全貌。实事求是、公正全面,不随意夸大拔高和以偏概全,是基本的工作原则。在工作方法上,要与人为善谨慎细致,一是一、二是二,是什么就是什么,始终坚持真实性原则。要有的放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综合分析能力要强,善于分析辨别事物的真伪和本质。要认真细致地辨别那些真中有误、真中有假、真中隐假、半真半假,甚至是基本事实有出入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这类问题,仅凭工作细致、责任心强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三)素质过硬,严于律己

从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同志,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去审计监督别人,自身综合素质不过硬、实践经验不足,就会不受重视。发现问题不能引起受检查的人、部门、单位领导的重视,工作等于白做。时刻都要清楚自己所担负职责的重要性,使经过自己之手的审计报告真实可信。

二、强化收费管理

收费问题是当前社会的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是党和政府花大力气整顿和治理的重点。对于收费项目、标准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制定的收费规定,有无乱收费、超标准收费和巧立名目收费,要看有没有加重学生和群众的负担,引起社会的不满;是否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采取简单化的处理方法,要及时向单位领导请示报告,争取得到积极支持,把问题尽量解决在内部、始发未发阶段,避免造成不良后果和不应有的损失。

三、管理出效益

(一)完善规章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强化监督检查制约机制,要靠一套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做保证。需要健全组织机构、人员编制、经费安排、领导重视等几个方面来配合。就我校来说,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审计部门同纪检监察部门捆在一起,纪检监察同审计部门的职责权限划分不清,人员编制指数不够,经费安排不充裕,一些单位的领导对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认识不充分、支持不够。二是组织机构、人员编制等不健全,经费不到位,影响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三是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监督管理。这几年通过审计陆续揭露出的乱收费、乱开支和一些腐败贪污行贿受贿事例,很能说明问题。它表明监督制约机制的缺失,必然是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因此,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机制,是高校内审工作相当一段长时间的首要工作。

(二)实现“零风险” 确保管理出效益

所谓“零风险”是指高校的经营管理发生问题的几率为零。内审工作的宗旨,就是要通过审计监督检查降低风险,从而实现“零风险”管理控制目标。工作的重点首先要放在风险防范方面,要制定出行之有效地风险防范措施。风险防范措施是指对那些已经确认或未明确的及潜在的风险的防范方法和手段。它包括风险降低选择、风险规避和风险转移。风险降低选择指面临风险时,选择风险的最小化和损失最低化。风险规避是指对风险的回避和不作为。内审人员在内部监督管理控制检查中,要对被审计部门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充分、得当有效。对于缺乏风险防范控制措施的,要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督促其尽快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措施。其次,要着重放在资源优化合理配置、效益审计、管理审计、财务审计、风险决策、领导任期审计监督管理等几个方面。在资源优化合理配置方面,要调动一切积极有利因素,发挥人、才、物应有的作用,督促改进不合理资源的配置和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效益方面,重视经济效益,监督检查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是否效益最大化、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进一步充分利用和提高,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这是有关高校社会形象、信誉度、美誉度的问题;在管理方面,要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监督检查,看是否运转正常和有效、有没有漏洞和不到位不妥之处;在财务方面,重点检查财务收支平衡、是否存在账外账和“小金库”,对乱花钱乱开支现象要锱铢必较;在风险决策方面,对重大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经济合同进行跟踪审计和重点审计,尽量“关口”前移,进行决策前的风险评估审计,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点;在领导任期方面,除了任中、任后审计,重点是对一把手的“一支笔”进行审计监督检查。这方面,审计人员对一把手的不合理决定、决策,要本着对单位负责和其本人负责的态度,予以指出和纠正。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审计报告的作用有监督作用篇三

审计报告的要求决定了审计报告的作用,一般地要求出具审计报告都要相应的要求,如创新基金审计要求格式如下:

第一章报告内容

专项审计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说明部分

1、说明委托方名称(被审计企业名称)及委托目的(审计目的);2、说明会计责任、审计责任、审计依据。

二、企业及项目基本情况

1、企业基本情况,包括:公司名称、注册日期、营业执照颁发机构、注册号码、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公司住所,经营范围。2、简述项目情况。

三、省创新资金项目合同及相关规定

1、项目申报时间、项目名称、合同签订时间、立项代码、取得省创新资金资助金额及资助方式。2、项目投资总额。3、省创新资金用途。4、项目合同规定的各项经济指标情况。

四、合同执行期间项目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五、报告附注

1、会计政策注释。2、企业适用税种及税率。3、主要财务指标注释。

第二章注意事项

一、关于审计依据:在说明段中应明确《福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合同》作为审计依据。

二、关于投资总额:应详细报告投资情况,包括已完成部分,计划新增部分,新增部分中创新基金资助部分。

三、关于资金支出情况:应按固定资产投入、开发费用投入、流动资金投入.分别列示。

四、关于项目收入确认:不仅应包括项目产品本身的销售收入,还包括通过服务、出租、培训等方式实现的收入也应计入项目收入。

五、关于时间一致性问题:审计报告应注意保持时间上的一致性。考核期为省创新资金合同规定之日起截止到审计当月的前一月。

六、关于项目累计收入:累计收入是从省创新资金合同规定之日起截止到审计当月的前一月,省创新资金项目实现的总收入。

七、关于项目年度收入:年度收入是截止到审计当月,前12个月内省创新资金项目实现的收入。

八、关于项目应承担的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应按照项目实现的收入与同期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进行分摊。

九、注意省创新资金资助项目与非省创新资金资助项目是否分别独立核算,审计过程中不可将非省创新资金资助项目的各项财务指标列进省创新资金资助项目的指标之中。

十、审计过程中注意省创新资金资助项目实现的收入与支出是否相配比。

十一、关于报告使用范围问题:报告末尾应注明“本报告仅供”福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合同“验收使用”。

十二、关于报告附注:财务报告附注随审计报告附送,并非审计报告附件。

十三、关于审计意见问题:审计报告只报告福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收支使用情况及福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合同中经济指标的执行情况,不发表审计意见。

第三章基本要求

一、审计报告必须由具有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据;

二、审计报告必须由两名注册会计师签字、盖章和加盖事务所公章;

三、审计报告必须加盖骑缝章;

四、上报的审计报告必须是原件;

五、必须附事务所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审计报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鉴证、保护和证明三个方面。

(1)鉴证作用。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合法、公允和一贯具有鉴证作用。

(2)保护作用。审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及企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

(3)证明作用。审计报告,可以证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是否完成预定的审计程序,是否以审计工作底稿为依据客观地表示审计意见;表示的审计意见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审计工作的质量是否符合一定的要求。通过审计报告,可以证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履行情况。

审计报告的作用有监督作用篇四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具有法定证明效力。

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主要具有鉴证、保护和证明三方面的作用。

鉴证作用

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是以超然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意见。这种意见,具有鉴证作用,得到了政府及其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主要依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作出判断。上市公司的股东以及潜在的投资者,主要依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来判断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进行投资决策等。

保护作用

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可以对被审计单位出具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以提高或降低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报表的依赖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及公司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在进行投资之前,投资者必须要查阅投资公司的会计报表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证明作用

审计报告是对注册会计师任务完成情况及其结果所做的总结,它可以表明审计工作的质量并明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通过审计报告,可以证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履行情况。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应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审计报告的真实性是指审计报告应如实反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审计依据、已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应发表的`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合法性是指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出具必须符合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

再次认识内部审计报告的重要性

几乎没有内审人员否认内部审计报告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不少内审人员往往忽视内部审计报告的重要性,在撰写审计报告上投入过少的精力,使审计报告不能展示审计发现,甚至审计报告出现逻辑混乱、漏洞百出的现象。审计项目现场阶段,审计人员大部分精力都会放在问题的挖掘上。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人员把审计发现简单加工后放进审计报告里进行上报。

重要审计发现是审计工作的成果。但如果忽视审计报告这个审计成果展示的主要手段,审计人员就可能使自己的劳动成果大打折扣,同时也就丧失了体现审计价值和专业性的大好机会。

下面,我们一起从几个维度再来认识一下审计报告的重要性吧。

一、如何认识审计报告

1.产品载体

内部审计部门为组织创造价值,内部审计部门通过提供审计产品来实现自身价值。审计产品的功能是揭示问题、评估风险、提供审计建议等。而审计报告正式是审计产品的主要载体。好的审计报告,就像苹果手机那样,不仅有强大的功能,也有精心的“工业设计”,还有让人欣悦的外观。审计备忘录也好,邮件也要,或者是其他什么书面形式,都不能替代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产品的正式载体,失去这个载体,构成审计产品的各个零件就会到处散落,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2.沟通工具

邮件沟通、口头沟通等都不够正式,也不能引起审计报告关联方的重视。审计报告是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的正式沟通工具。被审计部门依据审计报告列示中列示的问题向审计部门反馈意见,或者向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沟通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的落实情况。审计报告也是审计部门与主管领导的正式沟通工具。审计报告中列示的内容一方面能够反映审计部门的态度和建议,另一方面主管领导也将就审计报告列示的内容向审计部门提出意见、疑问、指示等。而且,审计报告也不是一次就能定稿的,也是在征求意见中,实现沟通的作用。

3.营销手段

内部审计部门为组织提供审计产品,为了让组织内更多的人关注和使用审计产品,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有营销意识。内部审计部门不仅要营销自己的产品,还要营销审计部门自身,不仅要做幕后工作,还要让组织各部门知道内审部门是为组织创造价值的,而不仅仅是挑毛病的,是为完善公司治理服务的,而不仅仅是为组织领导服务的。审计报告报送给组织领导,能够让组织领导看到审计部门的专业视角,能够让组织领导看到审计部门的态度,也能够通过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说服组织领导接受审计部门的观点。审计报告提交给被审计单位,也能够让被审计单位看到审计部门的价值导向,也能够让被审计单位理解审计部门的立场。

4.总结方式

审计报告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审计项目开展的效果和质量,以及反映出审计的思路和方法。审计报告也是内部审计部门总结工作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阶段性自我评估审计报告,内部审计部门能够总结出以往工作的亮点与不足,可以进行经验的积累。审计报告不仅可以作为审计部门总结的一种方式,也可以作为审计人员工作总结的一种方式。对于审计部门来说,定期把各种审计报告汇总一起,可以发现审计方向是否与年度审计目标是否一致,可以发现审计思路和方法是否可以进一步改进。审计人员把自己撰写的审计报告,或者他人撰写的审计报告,进行汇总对比,发现自己在审计思路上与他人的差距,发现自己在撰写审计报告中存在哪些需改进的地方,等等。

5.分析平台

审计报告不仅可以作为审计工作总结的主要方式,还可以作为统计分析的平台。审计报告的信息量是很大的,里面包括项目开展的基本情况、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审计发现等等。如果把每篇审计报告里的信息进行归类,再把同一类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还能够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把某一阶段的审计报告里反映的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归类,再进一步细分到控制流程中去,然后利用统计工具,就会得到组织的风险分布图,或者是风险热度图等。审计报告的信息一般都是得到各方确认的,因此,审计报告里的信息更有参考价值,可信度也更高,可以作为统计分析的数据来源。

二、撰写审计报告注意事项

尽管每个企业组织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报告会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企业组织内部审计部门的上级领导对审计报告也有不同的要求,每个企业组织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模板也会有所不同,但以下事项需要每位刚开始写审计报告的内审人员格外关注:

1.审计报告不是工作底稿的缩略版。审计人员切忌不要把工作底稿里的信息,经过简单删减后直接放在审计报告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加工。甚至部分审计人员为了早点上报审计报告,直接把工作底稿里的内容直接粘贴到审计报告中,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审计报告里的数据务必准确无误。在实践中,审计报告中的数据也会因为审计人员的疏忽造成不同的错误。审计报告中数据错误的种类很多,比如与会计报表不一致。造成错误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统计口径不一致。审计报告中的数据错误是不能容忍的,其造成后果的严重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3.审计报告务必条理清晰、语言精炼。审计报告的质量体现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准,条理清晰、语言精炼是撰写审计报告最基本的要求。逻辑混乱的审计报告不仅可能把阅读者带入歧途,还反映了审计检查的思路混乱。

4.审计报告尽可能提供有价值的审计信息。审计报告是审计产品的载体,审计报告要为组织领导提供有价值的审计信息,以提升审计报告的含金量。不仅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发现要有价值,审计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也应该切实促进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或者促进组织内控体系的完善。

5.审计报告构思应贯穿整个审计流程。审计报告不是仅仅在审计项目现场结束或者实施审计过程后才进行构思与撰写,而应该从审计项目立项时就开始构思。构思的内容包括:审计报告的阅读者都有哪些、阅读者的特点是什么、审计报告的重点如何与阶段性审计目标相一致、审计报告的撰写风格是否需要调整、组织领导或审计部门领导对审计报告又提出过哪些新的要求,等等。

审计报告的作用有监督作用篇五

1、审计报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鉴证、保护和证明三个方面。

(1)鉴证作用。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合法、公允和一贯具有鉴证作用。

(2)保护作用。审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及企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

(3)证明作用。审计报告,可以证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是否完成预定的审计程序,是否以审计工作底稿为依据客观地表示审计意见;表示的审计意见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审计工作的质量是否符合一定的要求。通过审计报告,可以证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履行情况。

2、审计报告的分类

(1)按照审计报告的性质可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格式和措辞基本统一的审计报告,一般适用于对外公布。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格式和措辞不统一,可以根据具体审计项目的问题来决定的审计报告。一般适用于非对外公布。

(2)按审计报告使用的目的可分为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和非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一般是用于对企业股东、投资者、债权人等非特定利益关系者公布的附送会计报表的审计报告。非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一般是用于经营管理、合并或业务转让、融资等特定目的而实施的审计报告。

(3)按照审计报告的详简程度可分为详式审计报告和简式审计报告。详式审计报告又称长式审计报告,它是指对审计对象所有重要事项都要做详细说明和分析的审计报告。详式审计报告一般适用于非公布目的`,具有非标准审计报告的特点,主要用来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服务的。简式审计报告,又称短式审计报告。它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应公布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后所编制的简明扼要的审计报告。简式审计报告所反映的内容是非特定多数的利害关系人共同认为必要的审计事项,它具有记载法规或审计准则所规定的特征,属于标准的审计报告,一般适用于公布目的。

3、审计报告的一般原则

(1)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对会计报表实施总体性复核,并按照本准则的要求,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2)注册会计师应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审计报告的真实性是指审计报告应如实反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审计依据、已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应发表的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合法性是指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出具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

(3)注册会计师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需要调整的审计差异,应提请被审计单位加以调整。如果被审计单位不接受调整建议,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需要调整事项的重要程度,确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以及如何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