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村委会搬迁简报 易地搬迁人口帮扶工作计划(大全6篇)

时间:2023-09-06 13:06:53 作者:纸韵 工作计划 2023年村委会搬迁简报 易地搬迁人口帮扶工作计划(大全6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这些变化和不确定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情况的变化。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村委会搬迁简报 易地搬迁人口帮扶工作计划篇一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务委员会报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两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安排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要求,担当实干,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一是完善领导机构。今年机构改革之后,调整完善了由书记和县长为“双组长”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组,下设7个专项推进小组,分别由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先后组织有关单位、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到浙江、贵州、灵丘、阳曲等地实地考察学习,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二是专题会议部署。年初召开了全县经济农村工作暨脱贫成效提升会议,提出聚力质量兴农,推进提质增效,在乡村振兴上实现新提升。围绕研学旅行、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建设美丽乡村等内容,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三是加大财政补助。今年县财政投入20xx万元,用于产业提质增效、村社一体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或贫困边缘户新发展产业及花椒连翘加工转化营销项目。同时,县财政预算280万元,用于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奖补。

(二)坚持规划引领,绘好施工蓝图。乡村振兴,规划先行。选聘山西农大农村区域经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乡宁县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xx-20xx年)》,同时有关部门按照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体制机制创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要求,高标准完成了6个专项规划。

(三)坚持典型引路,推进示范创建。全县确定1个示范乡镇和29个示范村,其中,市级示范镇台头镇投资3685万元实施5项工程;29个示范村投资8111万元建设78项工程,燕家河等5个市级示范村投资1555万元,实施15项工程。通过精心打造示范点,示范引领乡村振兴。

(四)围绕特色发展,推进产业振兴。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按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核桃产业主导、若干特色并进、畜牧养殖同步、精深加工提升”产业发展思路。三年累计投入7236万元,新发展林果业万亩,中药材万亩,抚育连翘天然林万亩,食用菌106万棒,畜牧养殖26万头只,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万亩,中药材提质增效万亩。全县经济林面积累计达到35万亩,农民人均亩,千亩以上的“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60个,占总村数的33%,农业特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4+x新型产业发展思路,以特色创基地,以基地促产业,以产业塑品牌。产业基地建设方面:一是投资6421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万亩;投资20xx万元,打造枣岭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强镇;投资亿元,分三年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是建立十大县级现代产业园,促进种植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发展,推动特色农业提档升级。三是建设30个优质产品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以产业龙头带动的无公害核桃,绿色酿酒葡萄,有机苹果、玫瑰、花椒、翅果油树、功能茶、食用菌、特色养殖等基地,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品牌塑造方面:一是突出地域优势,打造乡宁区域公用品牌。成立了山西云丘山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云丘山农林文旅康产业发展为龙头,打造乡宁农业“金字招牌”。二是突出品牌认证,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业。坚持绿色有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在品牌认证上求突破,全县“三品一标”认证基地面积万亩,产品认证数量15个。

3、突出龙头引领培育产业新业态。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为引领,建设形成特色产业集聚效益。正在申报1个国家级龙头企业,扶持发展2个省级龙头企业,6个市级龙头企业和30个县级龙头企业。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突出全面带动。在规模发展方面: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03个、家庭农场39个;培育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市级10个,县级14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市级2个、县级7个。在新业态培育上:在全市率先挂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成立了农民专业联合社2家;在品质提升方面:对“空壳社”及违法违规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清理整顿,共清理合作社127个。对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及会计进行专题培训,加强合作组织规范化管理。

4、以研学旅行助推产业发展。把研学旅行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全国一流的研学旅行示范基地。今年围绕云丘山、戎子酒庄等现有优势资源,建设3个营地、3个基地和8个研学点,目前投资500余万元,完成规划可研和课程落地。

(五)突出环境改善,建设宜居乡村。一是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对标《乡宁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五大专项行动”为抓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向纵深拓展。拆违治乱上,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清理残垣断壁169处,农村生活垃圾万吨,村内河渠沟塘垃圾4823吨,农业生产废弃物万吨。垃圾治理上,完成53个村庄生活垃圾治理;启动建设6个垃圾中转站和1个可腐烂垃圾沼气化综合处理试点。污水治理上,启动建设光华镇、台头镇、西坡镇、枣岭乡4个乡镇污水处理站。户厕改造上,按照“先易后难、因地制宜”的原则,今年计划建设改造户用厕所20xx所,目前建设完成437所。卫生乡村创建上,已确定申报省级卫生示范乡镇2个,省级卫生示范村4个,省级卫生村40个。二是持续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打造美丽家园。17个示范村投资939万元,实施49项工程建设,其中,发展产业6项,完善基础设施15项,村容村貌改善28项。

(六)繁荣农村文化,提升乡村文明。一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二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实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村民文化服务中心、休闲健身广场、农村图书室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深化“三下乡”、文化进万家活动。三是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农村文化健康发展,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今年举办了云丘山“中和文化”节和“中国农民丰收节”,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四是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实施文明村镇创建行动,选拔评选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文明村”。组织开展“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选树活动,引导农民讲文明、树新风。

(七)夯实基层基础,完善乡村治理。一是完善自治。西坡镇探索推行了“五事共商”村民说事评议工作法。赵院村申报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75个行政村完善了一事一议制度。二是抓好法治。持续开展普法教育,通过法治文化长廊、普法短剧、微信公众号向广大干部群众普及法律知识。依法维权和化解矛盾纠纷机制不断健全,有效遏制基层矛盾。三是强化德治。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八)强化民生保障,提高生活质量。一是从促进创业务工上抓增收。紧抓就业创业援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帮扶、小微企业补贴、高校毕业生援助四个重点,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次,新增就业2920人,发放补助473万元。二是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投资791万元,完成村组道路建设37公里;投资1090万元,实施水利扶贫工程111处,解决万户安全饮水;投资488万元,为1492名贫困学生进行教育扶贫,减轻贫困家庭经济压力。三是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继续免费为农村妇女进行“两癌”筛查;为城乡怀孕妇女进行产前筛查;为0—6岁儿童进行残疾筛查;继续实施健康扶贫“双签约”和“三保险、三救助”政策,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开辟绿色通道。四是完善城乡居民保险制度。认真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政策,不断完善特困人员、农村低保、临时救助等各项保险制度。

(九)深化农村改革,提供有效保障。一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县175个村委清产核资工作全部完成,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录入全部完成。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实际做好股权设置、折股量化和股权管理工作。二是健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组织发放20xx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地方特色产业(苹果、葡萄)保险予以县财政补贴,今年县财政共补贴万元,补助苹果保险14991亩,葡萄保险5603亩。

1、产业基础薄弱发展不稳定。近年来,虽然我们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加大,但从整体来看,农业产业发展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依然较弱。去年发生的大面积冻灾、非洲猪瘟,今年上半年的长期干旱天气,对农业产业影响较大。

2、产业培育效果不明显。经过多年努力,全县经济林规模逐步形成,但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市场需求相比,还存在产业规模大而不强,市场竞争力弱,占有率低等问题,虽然有15万亩核桃,万亩花椒,万亩苹果,但是并没有形成叫得响的自己特色品牌。

3、市场竞争力弱占有率低。缺乏深加工增值、缺少品牌效应带动,同时宣传、营销等手段跟不上,销售仍以包装或初加工为主,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弱、价格低,与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品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存在有量无价、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

4、龙头带动能力不强。目前,全县仅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与其相关的产业仅为酿酒葡萄和翅果油,30家县级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加工增值环节薄弱。比如,全县占主导的核桃产业,仅有两家家庭作坊,加工能力、辐射带动范围有限,大部分核桃以原始干果或简单包装出售,没有下游产品,经济效益不高,产业化水平较低。

5、产业服务水平有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虽然建立,但农业产业技术培训水平还很有限,农户获得农产品供求、种养业实用技术等信息量少面窄。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作用发挥不够,生产、购销、加工、运输等环节组织化程度不高,出售难或低价销售现象普遍存在。科技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撑作用不明显,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高附加值产品少。

6、建设融资的渠道不够宽。当前乡村振兴的建设资金主要靠县、乡、村与社会的投入,作为煤炭大县,长期开采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形成很多农田和村庄沉陷,治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7、环境整治任务比较艰巨。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滞后,农民环卫意识差,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脏乱差等问题仍未得到较好解决,人居环境改善任务十分艰巨。

8、要素投入机制不健全。虽然财政对“三农”投入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城镇建设投入仍显不足。农业固定资产投入总体不足。

1、强化主体责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在政府、关键在乡镇、基础在村组、主体在农户。要坚持政府主导,以乡镇为组织主体,以示范村为实施主体,明确分工、整合资源、聚焦重点、全力推进。

2、拓展融资渠道。一是向上争取省、市财政补助项目;二是鼓励企业与农村合作共建,互利互惠;三是创新农村金融,引导金融资本进入乡村振兴建设。

3、加强舆论宣传。进一步加强典型引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凝聚各方力量参与创建。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自助自愿投工投劳投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4、抓好农民增收。一是从确保农业丰收上抓增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从深化农村改革上抓增收。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三是从产业提质上抓增收。加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力度,夯实现代农业产业基础。四是从保障农民充分就业上抓增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支持农民返乡就业,提高非农收入。

5、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十大县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30个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创建枣岭乡湾里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以“云丘山”农业大品牌为引领,打造乡宁特色农业“金字招牌”。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业,在质量上下功夫,在品牌认证上求突破。

6、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多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并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有效盘活农村各项资源。

7、创新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统防统治、技术服务、土地托管、代耕代种、机种机收、信息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8、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探索推行西坡镇“五事共商”村民说事评议工作法,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力度。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村委会搬迁简报 易地搬迁人口帮扶工作计划篇二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筑牢乡村振兴之基的重点。

在脱贫攻坚的持续推进下,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但部分贫困山区受地理条件限制,历史欠账多、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约,各项基础设施都相对落后,水、电、路、污染处理等方面仍存在突出短板,这都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掣肘。在实现振兴乡村的过程中,必须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工作,立足群众需求继续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补齐水、气、污染处理设施等突出短板,解决制约当地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许多地区在脱贫攻坚的带动下,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是部分偏远山区,在水、电、路、生态治理等方面依然非常落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推动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无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山区县依山傍水,自然资源丰富,县域旅游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全县全域旅游的发展,旅游业逐步做大做强,也将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带来红利。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消除“空壳村”,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更是农村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关键。许多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不说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扶贫济困,连基本办公经费都全靠财政补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是一块突出的短板。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有政府补贴和村集体经营收入,政府补贴基本固定,要想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通过生产经营,盘活村集体资产。国家出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惠农政策,这是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项大事,目的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怎样让农村闲置资源“活”起来,充分发挥土地制度红利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切切实实得到实惠,这是当下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的新课题,也是我们最终的奋斗目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农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责无旁贷,应该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带领群众发展致富。

村委会搬迁简报 易地搬迁人口帮扶工作计划篇三

为切实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全力做好社会稳定工作,按照省、市、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的文件精神,认真对照相关工作要求,立足镇情,开拓创新,制定20xx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市、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在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三项重点工作上下功夫,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落实,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不断强化综治工作重心,综治、信访、维稳联动中心工作,筑牢综治工作根基;积极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新一轮平安创建,力争75%村(社区)达到“平安先行村(社区)”标准;健全完善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加大培训、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做好安全生产,杜绝事故的发生。

三、工作措施

1、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调整综治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党政领导负责制,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职能部门抓好具体落实工作。二是制定规划,明确创建目标和工作要求,使创建工作步入有章可循的良性发展轨道;三是强化考核奖惩,把平安建设工作同干部政绩相挂钩,明确考核标准,把平安创建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目标考核奖惩办法。

2、狠抓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以镇综治信访维稳联动中心为依托,以“治安为民”、“司法为民”为服务目标,做到各类纠纷能迅速、公平、公正地调处解决。健全各村(社区)、各单位调解网络,切实提高调解效率,降低上访率、发案率,确保事事有接待、件件有结果。定期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严格落实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村(社区)为主”工作机制,实行属地管理、首问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积极推进镇、职能部门、村(社区)三级疑难突出信访问题包保责任制,确保各类纠纷及时有效化解,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利益。

3、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继续健全社会治安大巡防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专职巡逻队、护村队的管理,切实抓好人员经费保障,落实人员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保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治安防范绩效。继续深化农村社会治安防范工作队伍、网络、设施、制度“四项建设”,加大农村技防工作,加大破案攻坚力度,不断提高严打工作质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整合各类巡防力量,打协同战、整体战,切实做到信息互通,力量互动,工作联动,有效利用对讲机,通过信息手段切实提高巡逻防控工作的效率。

4、完善综治台帐。镇综治办根据上级文件制定村级综治办规范化建设标准,并发放到各村(居)。各村(居)对照相关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全面建设规范化村级综治办。组织对村(社区)干部、综治协管员、巡逻队员和中心户长进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全面规范综治台帐,不断提高全镇台帐登记整理工作水平。

5、提升综治工作质效。进一步规范政法综治工作中心建设,按照“五个一”进行管理和“六联”“六进”的工作机制,发挥联动中心作用。进一步强化基层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和治安防控整体能力。明确中心工作职责,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确保把制度落实到实处,确保真正发挥政法综治工作中心的协调指挥枢纽作用,从而高效快捷地推进各项综治平安创建工作。

6、积极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各村(居)、各单位对照平安创建考评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有关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的具体方案,深入开展平安先行村(居)、平安先行单位创建活动。明确创建任务,落实创建责任,增强创建活力,不断提升全镇基层系列平安创建的整体水平。同时,利用有线电视、标语、横幅、墙字、公开栏、板报等大张旗鼓地进行平安宣传。

7、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各村(社区)、各单位,尤其是主要领导,必须自觉承担起维稳综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新一轮平安古镛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投入更多的精力,狠抓措施的落实。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把保一方平安的责任落实到各村(社区)各单位,落实到具体个人,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

8、认真开展督促检查。充分发挥综治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对各村(社区)各单位工作情况开展跟踪检查,做到有部署、有要求、有检查、有结果。把平安建设工作的成效与领导班子的政绩评定和领导干部的任用挂钩、与表彰奖励挂钩、与领导责任查究挂钩,奖优罚劣,奖罚分明。

四、工作安排

5月:开展治安混乱地区治安集中整治工作,督促社会治安防控措施的落实;落实稳控措施,为上海世博会顺利召开营造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

11月:认真做好省、市、县检查考评验收各项工作。

12月:召开第四季度综治委全会和第四季度治安形势分析会,通报全年综治与平安建设工作情况;做好全年综治与平安建设工作的总结工作。

村委会搬迁简报 易地搬迁人口帮扶工作计划篇四

刚刚,我和几个同学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帮她改作业,啊呀,改着作业,吹着空调,比待在教室里好多了,但出来后就不舒服了!

一出门,一股闷热的感觉从鼻子扩散,渐渐布满了全身,顿时,我似乎感觉肺的呼吸功能减弱一样,胸口很不舒服,即使深吸一口气也感到氧气不足。

我是最早出来的,所以适应得最快,不久后,我的胸口也不闷了。看来,老师办公室的空调欺负小孩。

村委会搬迁简报 易地搬迁人口帮扶工作计划篇五

为进一步改善我区城镇老旧小区市政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不全等问题,满足居民安全需要,丰富社会服务供给,提高人居环境,根据中、省、市关于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出发点,运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着眼城市有机更新,重点解决老旧小区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建筑物破损及管理机制不健全、社区治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构建党建引领下居民小区治理机制,努力打造“六有”(有安全保障、有完善设施、有整洁环境、有配套服务、有文化特色、有长效管理)幸福宜居小区,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领,共同缔造。坚持“谁受益、谁出资”、“先自治后整治”原则,将自治组织的建立作为老旧小区改造前提。坚持“共同缔造”理念,各街道办事处要履行主体责任,发挥社区沟通协调作用,调动居民群众及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引导居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

2.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仅要顾“面子”,还要看“里子”,坚持“整体设计先行”,既要符合城市区域规划定位,又要满足广大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多层次需要。结合海绵城市、公园城市、城市双修、生态园林城市、节水型城市、智慧城市等建设要求,运用城市体检试点成果,把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升级与城市有机更新结合起来,补短板,强弱项,以微改造见大成效。

3.示范引领,先易后难。优先将公共设施落后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强烈、参与积极性高的小区纳入改造计划,“一院一策”突出特色制定改造方案,充分发挥示范小区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坚持先易后难、先基础后完善、先功能后提升,优先解决直接影响居住安全和居民生活的突出问题,统筹考虑品质提升、美化靓化、生活服务等工程。结合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推动老旧小区智慧化建设,倡导使用环保节能型材质,实施绿色建筑节能改造,推广立体停车、智能安防、太阳能等新技术运用,优化小区功能。

4.党建引领,治管并举。大力推进小区党组织覆盖,加强党建引领、区域统筹、联动融合,依托社区、小区自治组织、物业服务公司设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引领作用。着力深化城市基层治理,创新小区治理模式,同步建立小区管理规范、业主议事规则、物业管理等后续管理机制,确保一次改造、长期保持。

(三)改造范围

老旧小区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建成年代久远、失养失修失管严重、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的住宅小区。同时,老旧小区改造不能动房屋结构、不动迁居民,严禁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之名变相搞房地产开发;拟征收或者拟以棚户区改造拆除新建(含改建、扩建、翻建)方式实施改造的住宅小区和以居民自建住房为主的小区不得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

二、主要任务

(一)主要目标

从2020年起,力争通过3年努力,实现全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650个,基本完成全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老旧小区居住品质得到明显改善,长效机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区治理体系趋向完善。

2020年,实现全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开工176个,涉及介福路、育才路、镇江寺街道办事处的9个社区,涉及栋数286栋,涉及户数10340户。2021年计划全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开工293个,涉及介福路、育才路、镇江寺、凯旋路、南津路街道办事处的17个社区,涉及栋数500栋,涉及户数18560户。2022年计划全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开工181个,涉及介福路、育才路、镇江寺、凯旋路、南津路街道办事处的10个社区,涉及栋数364栋,涉及户数15577户。

(二)改造内容

根据改造需求层次,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改善类、提升类、治理类共4类26项。对影响老旧小区人居环境、居住功能等群众反映迫切的问题,如水、电、气设施,雨污分流、小区破损道路及通信管线序化等列入必改内容。具体改造内容由各小区实施主体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基础上,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基础类包括清理违章搭建、完善安防设施、整修小区路面、内部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改造水电气设施、通信管线序化、完善环卫设施等11项。改善类包括外立面修缮、增设电梯、海绵化改造、楼栋公共部位整治等9项。提升类包括完善文化、养老、健身、便民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等5项。治理类包括健全完善小区治理体系等1项。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主体由区政府结合实际统筹确定。各街道办事处是各自辖区老旧小区改造的责任单位,负责统筹组织推动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街道、社区要深入小区走访,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宣传,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形成改造意愿清单。涉改小区在改造工作开始前按规定成立小区自治组织,有条件的应成立业主委员会。小区自治组织要组织居民制定自治公约(章程),自治组织要依据公约(章程)开展居民自治管理。

(二)方案编制

1.制定方案。实施主体组织启动方案设计、造价咨询等服务,改造方案应包括设计方案、工程预算、资金筹集方案、长效管理机制等内容。

2.方案审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对改造方案进行技术指导。改造方案要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在小区内公示后组织实施。原则上,业主对改造方案(内容)的认可率达2/3。

(三)项目实施

实施主体按建设程序组织实施,邀请小区自治组织参与改造的全程监督,小区自治组织配合施工单位做好群众工作,保证工程顺利实施。涉及水、电、气、通信等相关管线改造,由专营单位按照行业标准和已认定的方案组织设计、施工。项目完工后,由实施主体牵头,相关部门、社区、小区自治组织组成专门的验收组,对照改造内容进行综合验收。

四、资金筹集

(一)分类明确出资机制。基础类改造,政府重点予以支持;完善类改造,由居民承担部分改造费用,政府给予适当补助;提升类改造,以市场化运营为主,政府重点在资源统筹使用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二)以奖代补给予支持。充分用好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资金。合理统筹财政、发改、住建、组织、民政、教体、卫健、公安、消防等部门基层治理类、基础设施类及其他符合条件的资金用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使用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的项目按照《四川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川财综〔2019〕23号)、《四川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预算投资管理细则》(川发改投资〔2020〕97号)执行。

(三)积极争取信贷支持。对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区级相关部门、项目实施主体要积极争取国开行、农发行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信贷支持。同时,探索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方式筹集改造资金。

(四)引导居民个人出资。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出资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10%。居民出资部分可通过直接出资、使用(补交)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提取住房公积金、投工投劳、小区公共收益、捐资捐物等方式落实。

(五)强化专营管线单位、原产权单位支持。水、电、气、通信等管线表(箱)前改造费用由管线单位承担,财政给予适当补助(改造标准和具体办法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会同财政、住建、文旅、通信办制定)。同时,鼓励原产权单位捐资捐物共同参与原职工住宅小区改造。在小区(片区)内新建或改造幼儿园、医务室、体育健身、日间护理、养老等设施的,教育体育、卫生健康和民政等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

(六)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改造。采取政府采购、新增设施有偿使用、落实资产权益等方式,吸引专业机构、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抚幼、助餐、保洁、购物、医疗等服务设施改造和营运;引导国有、民营企业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和物业管理;对建设停车库(场)、充电桩、快递、物流、智能安防、增设电梯等改造项目,充分运用市场化方式,并通过获得特许经营、公共位置广告收益、便民服务等收回改造成本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直各部门、辖区各街道办事处、各管线单位为成员的老旧小区改造领导小组。建立例会制度,及时对接市政府及市直各部门,统筹区直各部门,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困难问题,确保工作顺利有序推进。

(二)强化机制建设。构建党建引领居民小区治理机制,构建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委员会+小区自治组织+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格局。

健全小区物业管理机制。倡导实施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小区自治组织采用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委托物业服务其他管理人(社区物业服务中心)、业主自治管理等方式实行物业管理。

建立维修资金管理机制。制定老旧小区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调动居民积极性,引导业主建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规范资金归集、使用、续筹等工作。业主原则按房屋建筑面积每平方米5—10元交存,具体标准由小区自治组织研究确定。

建立专业队伍支持机制。组建老旧小区改造设计师团队、技术服务团队、质量安全监管团队等,利用专业技术人员力量,辅导居民有效参与老旧小区改造。

(三)强化探索创新。各部门、各单位可结合实际,在老旧小区改造的实施模式、项目审批、资金筹集、项目监管等方面积极创新尝试;探索改革和精简老旧小区改造立项、用地、环评、规划、施工、验收等审批手续;维修加固、修缮、道路改造等没有新增用地的改建项目,不需办理用地手续;不增加建筑面积、建筑总高度,不涉及修改外立面、不降低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不变更使用性质的改建项目,不需办理规划手续;外立面改造可依据经审查的设计文本作为规划手续办理施工许可;积极探索土地出让支持大片区统筹改造或跨片区组合改造的政策措施。

(四)强化绩效考评。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纳入全区民生实事项目,建立定期考评通报等工作机制,根据各街道、各部门目标完成情况和工作效果,逗硬实施奖惩,对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显著的给予政策、资金倾斜、单位目标绩效加分;对组织不力、工作落后的,予以通报、约谈、扣减单位绩效分。

(五)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小区现场会议、上门宣讲、张贴告知、悬挂宣传标语、媒体宣传等举措,充分宣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意义目的、工作原则、目标导向、对比改造前后变化,激发广大群众改造愿望,树立改造“主人翁”意识,变“要我改”为“我要改”。

附件:1.遂宁市船山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及改造标准

年遂宁市船山区老旧小区计划改造项目基本情况统计表

年遂宁市船山区老旧小区计划改造项目基本情况统计表

年遂宁市船山区老旧小区计划改造项目基本情况统计表

村委会搬迁简报 易地搬迁人口帮扶工作计划篇六

戴家弄临时农贸市场是为配合戴家弄、斗富弄改造于20xx年临时搭建的棚户农贸市场,共有固定摊位经营户130户,其中,肉类18户,水产7户,禽类9户,蔬菜53户,豆制品11户,冷冻4户,干鲜货等28户。

为了提升城市品位形象,给市民及经营户创造一个安

全、舒适、便利的购物经营环境,市政府将原景兴瓷厂地址定为农贸市场改造项目用地,并将该项目列为20xx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

20xx年8月,江西博能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招拍挂的方式获取了该项目开发建设资格。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新建戴家弄农贸市场已落成并装修完毕,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

建成后的新农贸市场的设计和布局借鉴广州市区新型农贸市场建筑模式,并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对市场内部格局进行合理安排,共设置摊位212个,基本满足现有经营户的拆迁安置需要。

为确保戴家弄农贸市场顺利搬迁,根据市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建议由市政府指定专人担任拆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建设局、国土局、工商局、公安局、城管支队、市场经营服务中心、焦化厂、博能房地产公司、日新物业公司为成员单位,负责市场搬迁一切事务。

1、准备阶段(20xx年3月1日—26日)

(1)、颁布农贸市场拆迁公告(市场经营服务中心已于3月12日发布公告)

(2)、做好经营户的宣传工作和新市场开业前准备工作,并与经营户签好摊位租赁管理协议,使经营户在限期内完成搬迁工作。

2、搬迁阶段(3月27日—28日)

(1)、对临时农贸市场进行整体搬迁

(2)、全面拆除临时农贸市场。

3、整治规范阶段(3月28日—4月30日)

(1)、加强对新市场的管理和服务。

(2)、加大对市场周边秩序的'整顿,杜绝出现马路市场。

1、市工商局

依法变更原临时农贸市场经营户搬入新市场营业执照,加强新市场和经营户的管理和服务。

2、市公安局

积极配合,全力做好市场搬迁的治安工作。

3、城管支队

(1)、加大对市场周边秩序的整顿,坚决杜绝马路市场。

(2)、做好临时农贸市场拆除后的管理,依法取缔流动摊担和占道经营。

(3)、组织人员对临时农贸市场设施进行整体搬迁拆除。

4、焦化厂

负责农贸市场周边的临时道路开通工作,方便经营户及当地居民进入市场,满足市场运营的道路的需求。

5、市场经营服务中心

(1)、发布农贸市场搬迁公告。

(3月12日已发公告)

(2)、参与经营户搬迁座谈动员,协调解决经营户反映的搬迁相关问题。

(3)、解除临时农贸市场承包户的承包经营关系。

6、博能房地产公司

(1)、参与经营户搬迁动员座谈,听取相关设施改进意见。

(2)、完善市场配套设施,确保市场正常运营的需要。

7、日新物业管理公司

(1)、组织经营户座谈会,听取经营户有关市场运营和管理的意见。

(2)、做好市场内摊位的规划,根据市场行情及新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摊位价格。

(3)、与市场经营户签定租赁经营管理协议。

(4)、依照行业法规及政府相关规定做好新市场的运营及管理工作。

县城老菜市场在11月20日整体搬迁至城中、城南、城北三大新菜市场,同时拆除清理好县城老菜市场,整治好县城区域内所有沿街摆卖的马路摊担。

成立县城老菜市场搬迁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徐志毅

副组长:丁秋文 罗慧斌 刘 俊

成 员:苏金平 邓岳华 赵恒建 向亚辉(工商局副局长)

陈 磊(城关镇镇长) 袁丰力 刘水华

文燕玉 刘 鹏(房产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县商务局),由苏金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负责搬迁、整治工作的具体事项,从相关单位抽调专人组成工作组集中工作。

其中:县商务局5人,县公安局5人,县城管大队10人,县工商局5人,县市场服务中心10人,县城关镇5人。

由县商务局负责工作的协调、联系、衔接及各类文字资料的制订、起草、印制。

(一)宣传准备阶段(9月30日—11月20日)

本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3.各相关单位将协调人员名单、手机号码及牵头负责人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搬迁、整治阶段(11月21日—11月30日)

3.县工商局对城区内无证经营行为进行整治,对原老菜市场搬迁的经营户及进入三大新菜市场的新经营户及时办理好相关注册登记、变更业务,颁发营业执照。

(三)攻坚巩固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

攻坚巩固阶段是确保搬迁成果并达到长期效果的关键。

本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对老菜市场地段路面进行维修维护,真正切实做到还路于民;

2.继续对城区重点路段进行巡查整治,防止搬迁户回流,杜绝出现马路市场。

(一)县商务局

4.按照领导小组安排,承担具体工作事项的衔接、协调、组织实施及各类文字材料的起草、印制、上报汇总。

(二)县城管大队

1.加大对城区内沿街摆卖现象的整顿,坚决杜绝马路市场;

3. 做好县城老菜市场拆除后的管理,依法取缔流动摊担和占道经营。

(三)城关镇

2. 配合县城管等相关部门加大对市场秩序的整顿,杜绝出现马路市场。

(四)县公安局

积极配合、全力做好市场搬迁的治安工作。

(五)县工商局

2. 及时为搬迁的老菜市场经营户办理好变更,为新从业经营户办理注册登记等相关业务,依法查处取缔搬迁后的沿街摆卖的经营行为。

县城老菜市场搬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影响面宽,难度较大,情况较复杂,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因此,必须有充分的经费作为物质基础和保障才能确保搬迁工作顺利实施。

要及时到位和解决如下经费:

1.设施拆除补偿。

按新世纪大市场招商之初所签协议,支付给老菜市场的设施拆除补偿款宜在老菜市场搬迁前全部、定额支付给县市场服务中心。

2. 老市场拆除清理费用;

3.文字资料打印及宣传费用;

4.工作组联合整治行动费用。

因整治时间较长,同时搬迁1星期内所抽调人员需全力以赴全部参与整治行动,1星期后至1个月内,工作组仍需派出20人左右队伍对全县重点路段进行值班巡查,以防搬迁户回流,占道经营,工作人员生活补贴等费用需50000元左右。

县城老菜市场搬迁是县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进一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县城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

事关群众生活,事关经营户切身利益,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出发,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狠抓落实。

做到精心组织,靠前指挥,相互不推诿,切实做好工作,确保县城老菜市场搬迁过程不出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搬迁工作,对违法乱纪制造事端的不法分子要依法坚决予以打击,切实维护市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