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的读后感 全球气候读后感(优质5篇)

时间:2023-10-07 02:16:00 作者:笔舞 评语寄语 气候的读后感 全球气候读后感(优质5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气候的读后感篇一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参加峰会.绝大部分国家都希望本次会议能够达成一份长期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这份协议的内容可能会包括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技术、保护森林和能力建设等诸多方面,其中减少co2排放量是大会的关键性内容之一.

作者:吴江滨作者单位:物理通报杂志社,河北保定,071002刊名:物理通报英文刊名:physicsbulletin年,卷(期):“”(12)分类号:关键词:

气候的读后感篇二

这些人工作的时间到了,工作意味着悬挂在10,000英尺高的悬崖上。在奥地利境内高高的阿尔卑斯山上,这些人试图拯救一个历史性的气象站免于天气破坏。

“大约两年前,我们看到了这个裂缝,整个支持结构由5根柱子支撑。而这一根下降了四五毫米。这说明山体移动了。”

100多年来,sonnblick气象台一直记录阿尔卑斯山的气温。

“所以20世纪所有能够观察到的气候变化都是在这里观测到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气温缓慢但是稳步上升。luerasser在sonnblick观测气象数据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

“多项事实表明,气候确实在急剧变化,而且是灾难性的变化。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平均气温上升了1摄氏度以上。”

在这里lue可以进行实时观测。“这是流星数据系统,你可以在这里读取到所有的测量结果。例如,我们可以进行预测,冰川雪线,风温,全球和前空辐射,所有的预测都可以进行。”

但是现在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直接威胁到气象学家居住的地方。由于永久冰冻,sonnblick顶峰一向是聚集成一个整体,但是由于气温升高,永久冰冻融化,气象站的岩石逐渐分裂。

“从1980年我到这里开始,预报结果一般是降雪或者冰雹,但是从前开始,由于气温升高,每年至少有一个月能够预测到降雨。”

“雨水引起裂缝中产生冰冻,重复冰冻和融化,你知道,这样会加大裂缝。”

所以工人们们在山顶向山体钻孔,希望寻找到没有开裂的岩石。他们建造了一个钢筋混凝土网络,希望重新把山体连接在一起,或许,只是有可能,保持气象站稳定。

“在这里气候瞬息万变,这就是sonnblick气象站能够比其他观测站观测更好的原因。”

这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高山气象站,位于海拔3000米的高山上,从1886年开始收集数据。

数据表明,气候变暖没有任何变缓的迹象,并不只是在sonnblick,而是整个阿尔卑斯山。即使是强有力的高山也承受不了一点点升温。所以,现在,对sonnblick的人们来说,抵抗气候变暖的影响的战争悦来越艰巨。

阿尔卑斯山旅游

是欧洲中南部大山脉,覆盖了意大利北部边界,法国东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南部及斯洛文尼亚。该山系自北非阿特拉斯延伸,穿过南欧和南亚,直到喜马拉雅山脉,从亚热带地中海海岸法国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内瓦湖,然後再向东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维也纳。欧洲许多大河都发源于此,水力资源丰富,为旅游、度假、疗养胜地。阿尔卑斯山的春天——积雪开始融化,百花齐放的草地、山间的清泉成了健行者的天堂,是登山的好去处。夏季——阿尔卑斯山的夏季自6月至9月初,大部分的滑雪胜地都会在10月以及11月开张。

气候的读后感篇三

全球气候会变暖的原因迄今在科学上还存在不确定性。但科学家们做出了较为合乎情理的回答,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天体运动本身造成的,另一方面主要是人类自身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的。

如果在生活中你稍微留意一点就能发现,气候是越来越暖。夏天北方甚至于比南方热,冬天也似乎不那么冷了。科学家的观测和研究也证明了地球气候变暖的事实:近177多年来全球平均温度提高了摄氏12311245,并且增温的趋势还在加剧。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迄今在科学上还存在不确定性。但科学家们还是给我们做出了较为合乎情理的回答。

一方面是由于天体运动本身造成的,如太阳黑子爆炸、日珥、耀斑、黄道倾斜的.周期性变化、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等原因。

另一方面主要是人类自身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制造出太多的二氧化碳,又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造成的森林减少,加剧了草原沙漠化,致使空气中二氧化碳被吸收的速率大大减缓,这样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二氧化碳对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具有高度的穿透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由此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气候变暖。

气候的读后感篇四

一个区域气候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太阳辐射是影响区域气候形成的常见因子,因此气候在地球表面基本呈地带性分布.但是地球局部一些地方由于受到地形起伏、洋流和海陆分布、风与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的分布又具有非地带性的表现,使全球的气候分布复杂多样.

作者:陈强查良松作者单位:陈强(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241003;安徽省芜湖市郎溪中学,242100)

查良松(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241003)

刊名:地理教育英文刊名:educationofgeography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

气候的读后感篇五

暑假里,妈妈从卓越网上给我买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书《非常气候求生记》我非常喜欢,一拿到手就喜滋滋地读了起来。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智伍和他的小伙伴们被带到了一个气候异常的空间,沙尘暴、山火、绿潮等由气候引起的异常现象无休止地侵扰着他们,智伍他们也终于明白,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人类不保护自然环境而导致的。他们为了改变这一切作出艰辛的努力,最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园。

我之所以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是因为这本书不仅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还教了我很多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的知识。比如说,在洪灾地区一般都会发生传染疾病,要阻止被传染,我们就要把饮用水煮沸再喝,食物要在5摄氏度以下保存,并煮熟再吃;如果一些小伤口碰到了污染水,一定要立刻进行消毒;外出工作时要穿长袖衣服和长裤,防止因蚊虫叮咬而被传染了疾病。再比如碰到沙尘暴要怎么办?沙尘暴会引发哮喘、支气管炎、结膜炎、皮肤过敏等疾病,所以遇到这种天气最好少出门,关好门窗,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如果一定要外出,就要戴好眼镜、口罩、帽子等,回家前尽量拂掉身上的尘土。还有如果遇到干旱,首先要把储藏水埋在阴凉的地下,要远离树根,用水时要懂得循环使用;要保持卫生,注意防止水源被污染;还要预防火灾,因为干旱会使东西变得干燥,更容易引发火灾。

这本书应该是有一整套的,我要叫妈妈把其它几本都给我买来,这样我就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