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看书教学反思(通用5篇)

时间:2023-09-24 16:58:48 作者:笔尘 工作总结 2023年看书教学反思(通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看书教学反思篇一

这是我上星期的第一节练兵公开课的教学设计,虽只有一个晚上时间准备!但也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晶。

课文分析:

课文是一篇游记,记述“我”游览著名的旅游胜地----死海时所见的景色以及亲身经历的趣事。文笔生动,语言流畅,感触逼真。选编本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死海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让学生领略世界不同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设计理念:

本文虽是常识性课文,但作者的感情却很真实自然的流露于文本之中。由于与学生的实际相距甚远,老师应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的乐趣!其实,作者的乐趣可归为两点:1、舒服自在的乐。2、喝到苦水的乐。前者容易理解,而苦中亦有乐,学生则不好理解。教学本课,只有让学生充分的感受作者的舒服自在之乐,才能为理解作者为什么喝了苦水亦不觉得苦,反而以苦为乐。

在课文的最后,作者写到:我呼哧呼哧的揣着气说:“不过,能在死海里游泳,确实是件难得的乐事!”我决定抓住这句话,并以此为主线,引导学生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读出“我”的乐和趣。如: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写作者走进死海,躺在波浪上看书的舒服自在的感受,读起来让人身临其境,很有美感,而且极富想象的空间。学生可通过自读,联系自己的游泳体会悟读,再展开想象,伴着轻柔的音乐,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把自己当成作者身临其境得美读。力图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层层推进,拉近与作者的心理距离,真正读出作者躺在波浪上看书时的舒服、自在。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1、初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全文,学习1--3自然段。明白死海为什么而得名。

3、学写旦、盐、迹、害等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其实“死海”并不是海,而是-----(生答:内陆湖)

[出示课件:死海的景色]

看!这就是死海。为什么把它叫做“死海”呢?(生答:因为他的含盐量高出其它海水的9倍,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所以叫死海)可见死海的含盐量很高的!

2、上节课,有同学问我,什么是盐的结晶?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张图片。

二、学习4---9自然段,感受作者的乐趣。

1、请大家轻轻地翻开书,默读课文的4--9自然段,看看死海带给了你那些乐趣?边读边拿笔划出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句子。

2、你觉得那些地方写得很有意思?读一读。

指导朗读:a你是怎么想的?--请你读一读--评价:我感觉到你是多么舒服自在![板书:舒服自在]--自己感受一下这种舒服自在吧!全班自练读b再点读-----想象一下,温润的水把我整个身体托浮起来,就像托浮着一片树叶。身体此刻就像一片树叶一样在水上漂着,多么轻盈呀!谁来读?(必要时老师范读)--再点读--女生读c再齐读句子。

你想:当他回到家里,向亲戚朋友介绍这张照片时,会怎么说?

6、这真是一张值得永久保存的照片呀!可当作者也想给朋友找一张时,发生了什么?大家接着读课文。

7、点读。作者吃了什么苦头?[板书:苦涩生疼]你认为这也是乐趣吗?(有不少学生说,这一点也不是乐趣)同学们,今天下雪了一场难得的春雪。你们都到操场上去玩雪了吧!

高兴吗?有没有不小心摔一跤的时候?有感到冷?

可是你们怎么还是想去玩雪呢?(生说,就是摔了跤也是好玩的!)是啊!作者和你们一样,哪怕是喝了苦涩的咸水,眼睛生疼,他也觉得快乐!四周的游人哈哈大笑,他们会说些什么?(自由发言)

8、我想给大家看看一位新华社的记者,同样在死海里游泳的经验之谈-----

[出示课件:文章--死海咬了我三口]记者在他的游记中这样写道-------

如果这记者在旁边,一定会提醒文中的作者这一游泳技巧,也许他就不会再吃苦了!

9、作者又说什么呢?齐读最后一段。

[出示课件:说一说------躺在波浪上看书,让我感受到__________,不小心喝到苦涩的咸水,眼睛里火辣辣的,也让我见识了__________,但我仍想说:“_________。”]学生自由总结。

三、拓展

2、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的神奇的景观,你们知道吗?(学生自由发言)

四、写字

2、哪个字最难写?范写。

3、生练写。

[《躺在波浪上看书》教学设计(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看书教学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懂得死海创造奇迹的缘由,并体会作者游览死海的快乐。

2.继续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并选用恰当的方法确定本文重点。

3.复述我躺在波浪上读书的内容。

4.了解死海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理解重点语句,体验死海所带来的奇特。

教学难点: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重点内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收集有关死海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语段积累,新课导入

1.仔细听,把老师朗读的一句话记录下来。

2.导入新课。

3.死海简介。

二、运用方法,确定重点

1.复习确定课文重点内容的方法。

2.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什么?你是怎么确定的?

(1)主人陪同我游览著名的死海。

(2)死海含盐量高,浮力大,人能躺在水面上。()

(3)死海含盐量很高,生物难以生存。()

(4)死海是陆地上最低的地方。()

三、精读课文,把握重点

1.轻声朗读5-12节,想想作者感受到了什么?用直线划出有关的语句。

2.出示句子:这天游人不多,他们都坐在岸边的阳伞的阴影里,观赏着这沉默的海。

(1)理解沉默的意思。

(2)朗读。

(3)问题:死海真的沉默吗?

(4)实验演示。

3.出示句子:细浪在我的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明的晴空洒下来。

(1)理解絮语的意思。

(2)朗读。

我这时睡着了,可这时死海给作者开了一个玩笑,是什么呢?

(3)复述我躺在水面上读书、拍照的有关内容。

(4)说话练习:来到这神奇的死海,我忍不住,我觉得。

4.小结。

四、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仿写生活中的一个情景。

2.课外书中寻找一则世界趣闻。

看书教学反思篇三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生字9个,认识3个。

2、重点理解词语五个:号称,变换,光晕,絮语,苦涩。读句子理解“蹦跳”、“沉默”、“絮语”在句中的意思,体会拟人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

3、继续学习选用适当的方法,在所给答案中确定课文重点,并且说出理由。

4、朗读课文,详细复述“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拍照”的有关内容。

5、阅读课文,了解“死海”名称的来历,知道人能躺在死海上看书的原因,体会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乐。

6、在课外书刊中找出一则世界趣闻,互做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确定本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2、理解“为什么‘我’感到能在‘死海’里游泳,是一件难得的快事”。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躺在波浪上看书。

2、学生质疑: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书呢?这是什么地方?

3、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其中的秘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从容、奇特、变幻、温润、平衡、絮语、强劲、浮力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我”游览死海有哪些收获?

2、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全班交流讨论:

(1)景色色美丽奇异。

海水轻轻涌动,泛出一种奇特的光晕,五颜六色,像彩虹似的。

(2)死海名字的来历。

死海其实是个内陆湖,水中含盐量特别高,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任何生物都不能在这样的水中生存,“死海”因此得名。

(3)人躺在波浪上看书的缘由。

水中含盐量特别高。

(4)死海所创造的奇迹。

温润的水把我整个身体托浮起来,像托浮着一片树叶。

细浪在我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明得晴空洒下来。

不料,收腿时却遇到了强劲的浮力,收不回来,身体一歪,一股苦涩的咸水立刻涌入口中,眼睛也涩得生疼。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5、教师小结。

四、课堂小结,书写生字。

1、教师小结。

2、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交流,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3)重点指导书写“”字。

(4)学生书写。

[《躺在波浪上看书》教学设计(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看书教学反思篇四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是一篇饶有趣味的游记散文,其中既有许多科学性描述,亦不乏优美的描写。如何在这课的教学活动中,合理体现二期课改的精神,我努力作了一些探索。

一、摈弃传统,合理设计。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是篇老教材,如何运用好老教材,体现课改精神呢?设计这节课时,我意图摈弃传统的知识灌输,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并由此提升学生的感知和思维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学生了解了文章的内容结构后,我直奔重点,品读课文,深入学习,解决作者为何说躺在死海的波浪上读书是一件难得的快事这一教学重点、难点。然后再回过头来,让学生学习其它的、较易掌握的死海知识。这样,使整堂课重点突出,时间充裕,训练到位。

二、以学生发展为主,强调自主感受。

在课堂教学中,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感受。一是通过朗读来感受作者的心情。如在教学躺在波浪上读书,并感到是难得的快事一部分时,就是让学生反复朗读:散读、全班交流读、齐读、引读、配乐读这样读读看,那样读读看,在朗读中逐渐感悟,逐渐加深理解。这既是一种语感的培养,又是一种语言的熏陶。

二是通过想象训练来感受躺在死海海面上的舒服自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孩子们是最富于想象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想象说话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在这篇课文中,有些内容比较适合启发学生再造想象,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温润的水把我整个身体托浮起来,像托浮着一片树叶。细浪在我的耳畔絮语。教学中,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我朗读,同时脑海中浮现作者躺在死海的海面上的情景,想象细浪会在我的耳畔絮语些什么?学生众说纷纭,思维活跃。通过想象,学生理解了作者躺在水面上舒服自在的感受。

三、活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效果。

虽然这本教材教了好几遍,但每次教学之后,总有不尽人意之处。在本课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学中我非常注重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语文基础的训练,而容易忽视品词品句。语文教学重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感悟,在这点上,感觉没有到位,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做更进一步的品读。这是今后教学中需要进行钻研的。

看书教学反思篇五

教学内容: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躺在波浪上看书》。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

3、引导学生查找死海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死海的了解,培养学生查找收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的特点以及给游人们所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死海的资料,结合语言文字和插图,体会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一、激趣导入

师:在上节课里,我们知道作者曾躺在起伏荡漾的波浪上,从容地读一本杂志。你们想看这幅画面吗?(cai出示图)

师:在哪儿有这种奇迹发生?

(生作答后师板书:死海)

师:听到死海这个名字,你有什么想法?

(生作答后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品读感悟

(学习第3---9自然段)

(一)学生自由朗读3---9自然段,将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用笔画下来多读几遍。

(二)交流汇报

1、名字来历

(1)师:谁愿意将你感兴趣的地方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2)指名学生读第3自然段并说出理由。

(3)欣赏死海风光,教师配乐朗诵“来到死海岸边……正是这些结晶体反射出来的。

(4)cai出示句子“来到死海岸边,只见海水轻轻涌动,泛出一种奇特的光晕,五颜六色,像彩虹似的。

(5)指名学生朗读。师点评时:抓住“轻轻涌动”“像彩虹似的”

(6)全班齐读。

(7)在第3自然段中,你对哪里还感兴趣?

(8)指名学生读。cai出示句子“死海其实是个内陆湖,水中含盐量特别高,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任何生物都不能在这样的水中生存,‘死海’因此得名。师在点评时:抓住“九倍”“任何”。再次指名学生朗读。

(9)指名学生读第4自然段并说出感兴趣的理由。

(10)小结:死海真有这么神奇吗?

2、实验

有一杯清水,一个生鸡蛋,往水中加盐,观察鸡蛋有什么变化?从而证明:水中含盐量越高,浮力越大。

3、感受

(提示:学生在读中体会感受)

a、“温润的水把我整个身体托浮起来,像托浮着一片树叶。”

b、“细浪在我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明的晴空洒下来……我儿乎想在这温润的、摇晃的‘床’上睡一觉了!”

(1)体会a句时,抓住“托浮”说明浮力大,“像托浮着一片树叶”作者采用既比喻又拟人的写作手法。

(2)指学生朗读、齐读。

(3)体会b句时,采用老师引读,学生边想象边朗读。

(4)再次指名朗读、师生配合朗读。

(5)假若是你,躺在这温润的死海上,你会听到……感觉到……看到……

(6)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

(7)指名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

(8)如果你在淡水里游泳时被水呛了,你会是什么感受?

(9)全班齐读第9自然段。

三、小结及拓展

1、师:我有跟随作者游玩了死海,现在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2、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小组讨论。

(2)点学生说。

四、板书设计

9、躺在波浪上看书

/轻轻涌动像彩虹\

(死海)奇乐

\含盐量高浮力大/

[《躺在波浪上看书》教学设计(鄂教版三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