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提倡十反对感悟(汇总5篇)

时间:2023-09-28 17:11:33 作者:纸韵 工作总结 十提倡十反对感悟(汇总5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感悟,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感悟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感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感悟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十提倡十反对感悟篇一

4月16日上午,清华大学召开2011年招生信息发布会,清华大学北京招生组组长朱玉杰教授介绍,2011年北京有许多加分项目,加分多项的.考生,清华只取最高一项,最多不超过20分。

清华顶级专家把关自主招生十余考生获加60分

同时,如果自主招生优惠与加分也实行有限制的累加,考生加分最多也不超过40分。

朱教授介绍,从2009年起,考入清华的学生可以跨文理科重新选择专业。今年的要求是,考生应当首先达到清华的录取分数要求,文科生达到文科线,理科生达到理科线。

同时,学校有一些专业不适用于文理兼招的专业。包括经济和金融国际班、新闻学、心理学、日语、临床医学(协和)。

另外,朱教授建议文科生考虑建筑学专业,因为建筑学需要人文、美术方面的功底和素养。理科生则建议考虑社会科学实验班、法学等专业。

(

十提倡十反对感悟篇二

第一阶段:复习

磨刀不误砍柴工,用在任何学习上,就是先复习再做作业,效率高。试想,如果一道作业题需要反复翻书才能找到答案,而且因为不熟练出现各种错误,一来浪费时间,二来浪费了作业的价值——检验当天的学习效果。

那么,复习应该看哪些内容?

1)阅读白天老师讲解的教材内容,包括课本里面的定义、概念、例题等,根据课上老师的讲解,重新把思路理一遍。

2)整理、补充、完善自己的课堂笔记,对于课堂上简写的笔记,要根据自己当天的课堂学习补充完整,既可以复习一遍重要内容,又可以方便以后再次复习。

3)解决听课过程中遗留的问题。课堂上难免有些内容听不懂或者对某些知识点理解有些模糊,在进行了以上两步之后,再看看课堂上听不懂的点是不是都懂了,如果还是不懂,最好用本子记下来,课下去问老师或者同学。

第二阶段:做作业

在完成当天的课本内容复习之后,及时检查学习和复习成果是最好的知识巩固行为。

1)挑自己不擅长科目的作业先做,让自己精力最好的时候去攻克不擅长的科目,对于提高弱科有显著效果。

2)作业中努力尝试过依然不会的题目,先放到一边,找其他时间去问老师和同学。

3)作业量如果太大的话,那些重复次数多、抄写性的作业可以先缓一缓,等做完其他的作业感到头脑沉重,思考东西比较费劲的时候再做,当做放松大脑。

4)识记性的作业和推算性的作业交叉进行。

第三阶段:课文预习

每天的晚自习时间都要有意识的留一点时间来预习明天将要学的内容,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1)阅读教材,了解明天要学的知识,重点看看自己哪些点感觉特别难,做好记号,在听课的时候,重视这些点的听课。

2)阅读完后,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尝试去看看课后的练习(不会的题目,如果通过翻阅参考书也解决不了,就做好标识,明天在课堂或课后解决)

3)对照前面所学内容以及预习的内容,看看有哪些知识是与明天所学内容有关联的知识,抽点时间回看一下旧知识。

第四阶段:总结与规划

每天反思自己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才能持续的改进,尤其是一些重要考试之后,还要重点反思一下哪些科目要列入补弱的行列。

1)总结一下今天完成了什么任务?学到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困惑没有解决……并反思自己今天学习活动的得与失。

2)规划明天的学习活动,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安排,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目的。

安排学习计划表的好处

1、学习计划可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制定学习计划,首先要梳理一下自身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容易丢分的知识点等;然后再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任务,一一的去落实。

2、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3、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4、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十提倡十反对感悟篇三

孩子做事拖拉,很大原因是因为孩子们总是在做事时忘掉时间。闹钟却从来不会忘记任何事,除非你忘了给他上弦,而且闹钟的铃声具有一种家长没有的权威,有时候“铃一”比家长的“该起床了一”更有效果。还可以把时钟设定成在白天时每半小时报时,这样双休日孩子在家时,也会有点“紧张”气氛了。

第2招:一心一用

要想让孩子利用好时间,首先就要让孩子养成一心一用的好习惯。专心致志的品质其实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从生活入手。比如,穿衣、吃饭、收拾书包、洗衣服等生活上的事情采用限时完成法,需要多长时间,事先和孩子一起设定好,然后督促孩子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地完成。这样的计时劳动、计时阅读、计时讲故事等小竞赛,会有不错的效果。

第3招:一心二用

其实,这正是“统筹方法”的运用。当然,这种一心二用一定要在保证不影响“正事”的完成效果的基础上进行,更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坚持不懈。

第4招:多花5分钟

5分钟,一个不起眼的时间,可如果利用好这5分钟,会让很多事情变得简单和高效。比如,每天让孩子在做完作业后,坚持用5分钟的时间检查一下,或者预习一下明天的功课,那就会让孩子省去很多修改错误的时间,而且在第二天的学习中会感觉轻松;让孩子用5分钟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东西,这样就会省掉他回来取东西所花费的时间。

让孩子养成多花5分钟整理东西的习惯,把常用的与学习有关的东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一个纸箱或抽屉装好,避免用时东翻西找,浪费时间。当孩子养成随手整理的习惯后,效率自然会有质的提高。

第5招:跟孩子来个约会

守时是当代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品质,让孩子养成言而有信,准确守时的好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在孩子看电视或玩电脑时,要事先约定多长时间,约定的时间一到,马上就要停止;在带孩子出去玩时,要求他在约定的时间内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如果不能按时,就以取消活动来作为惩罚。经过几次这样的约定,孩子自然会形成看着时间办事的习惯了。

第6招:教孩子说“不”和“请”

“他们非要让我去打游戏……”,“她们要我一起去买东西……”从众、合群,几乎是所有孩子的脾气,虽然并不情愿,但对别人的请求不会说“不”,让孩子的时间就这样浪费掉了。一个词怎么也想不起来,一道题就是不会做了,孩子却不向家长和老师请教,虽然自己解决问题的精神可嘉,但学习会求助别人,学会说“请问……”却是当代社会十分必要的。因为一个人毕竟不能当全能冠军。

让孩子面对诱惑学会拒绝,面对超过自己能力的问题时学会求助,是养成高效习惯的必要条件。

第7招:孩子的时间“相对论

自己喜欢的事,1小时相当于1秒钟:不喜欢的事,1秒钟相当于1小时。这是对著名的相对论最简洁的解释。对于孩子来说,当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一两个小时也不觉得久,而且做得很好;而当他不情愿地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每过5分钟就要抬头看看表,而且做事也是拖拖拉拉耗时间。

相对论是无法改变的,但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的兴趣,把枯燥无味的学习变得轻松一些。这样,孩子做事时自然会变得高效起来。

第8招:别跟生物钟对着干

十提倡十反对感悟篇四

有一个著名的公式:8-1>8,意思是从8小时中拿出1个小时进行运动、娱乐或休息,表面上只学习了7个小时,但由于精力充沛,其效率远大于不间歇地学习8个小时。同时,青少年一般要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才能使脑力和体力得到较好的恢复。

一般来说,人们在白天精力比较好,记忆力强,思维活跃。有统计资料表明,白天学习1个小时等于夜晚学习1.5个小时。但是,有的人属于夜间兴奋型,他们晚上的`学习效率比白天高,而且晚上环境比较静,这样的人更适合在夜间学习。但是,考试多是在白天进行的,如果经常在夜间学习,必然导致白天精力不足,长此下去,反而会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如果有习惯夜间学习的考生,建议在考试前的两个月开始改变夜间学习的习惯。

以下是一名清华学生高考时的时间安排,以供参考。

6点至8点:这个阶段人的头脑最清醒,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对功课进行全面复习。

8点至9点: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题目。

9点至11点: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适宜对马上要考试的东西进行“突击”。

13点至14点:饭后人容易疲劳,此时要休息调整一下,最好是休息,也可听轻音乐,但午休时间切莫过长,一般30分钟至1个小时为宜。

15点至16点: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比如单词和公式。

17点至18点: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的作业的好时间,适宜做复杂的作业。

十提倡十反对感悟篇五

它要求我们一张一驰地安排生活,换言之,我们要把学习活动和其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安排。这样既保证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完成,也保证了大脑得到休息和身体机能得到较好的维持。

第二、交叉安排,高效学习

这要求我们不要长时间复习同一个内容,也不要长时间采取同一种学习活动方式。因为长时间从事某种单一活动会使大脑某些活动区域的细胞活动过度,导致学习效率下降。交换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可以使得部分疲劳大脑区域得到休息,休息的大脑区域则进行工作,这样既没有妨碍大脑的休息,也保证了学习活动高效率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