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实用6篇)

时间:2023-09-24 03:58:51 作者:XY字客 自我介绍 浮力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实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浮力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篇一

最近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语文节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觉新鲜,更对于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在学习古诗《七步诗》时,孩子们对于这首古诗背后的故事非常感兴趣,魏学习古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上课开始,我就把这个故事娓娓道来,孩子们听得入神,对于曹植感到非常同情,对他在危难时刻作的诗也非常好奇,于是急切地打开课文,认真地读起来。接着教学诗句里面出现的生字。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诗句的涵义还是有困难的,于是我播放了一段古诗动画视频,让孩子们直观地了理解了什么是“豆萁”、“釜”、“同根生”、“煮”、“煎”,在此基础上,古诗的意思就浅显易懂多了。让孩子试着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总结诗意,并指导朗诵。通过学习,孩子们知道了曹植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才华横溢,实在让人佩服他的勇气和智谋。因此朗诵时声情并茂,非常有感染力。有一个小朋友在朗诵时,眼睛都红了,好像他自己就是可怜的曹植,完全融入到诗里去了。

古诗的魅力就在于此,寥寥数语,短短几句,却经典永传!相信孩子们对于我们民族的经典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浮力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篇二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

成功之处:

1.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在例4的教学中,当学生发现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学生一般会想到两种思路: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实际上这两种思路都是应用转化思想,都是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2.注重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能力。在教学中学生出现了如下解题思路:

(1)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

2/5=2×4/5×4=8/20

1/4=1×5/5×4=5/20

8/20>5/202/5>1/4

(2)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

1/4=1×2/2×4=2/8

2/5>2/82/5>1/4

(3)推理法:

1-2/5=3/51-1/4=3/4

3/5<3/42/5>1/4

(4)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2/5=0.41/4=0.25

0.4>0.252/5>1/4

不足之处:

1.学生在通分中比较大小,但是在做练习时出现了不需要比较大小却要比较大小的现象,学生认为只要通分,就比较大小,不管题目的要求。

2.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

再教设计:

加强对题目的审题,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浮力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篇三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小学英语教学已成为热门话题。英语教学经常要经过考试,很多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喘不过气来,而小学教学有这样的优势,从小就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作为一名教师,我必须反思我的教学。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习环境非常重要。除了干净漂亮的教室外,教师还应该创造一个简单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以平等、真诚和友好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教师充分关注学生,不仅关注他们的智力发展,而且关注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生活习惯,这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特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会主动接近老师,有自我表现的冲动和愿望。它还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浓厚。在《学习我的家庭》这一课中,我在引言部分用了这首歌&ldquoboy和;girl&rdquo。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学习有兴趣,没有抑郁感,自然学习就会容易得多。

教师就像导演,学生是演员。一部电影能否成功上演,演员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学生的地位不容忽视。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状况、介绍方法等形式,看学生是否能理解。同时,学生是否喜欢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一个需要及时考虑的问题。在教学结束时,反思学生是否认真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是否发展了他们的知识和潜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有必要经常接近学生并与学生交流,从而使课堂成为一个有趣而精彩的教学过程。因此,一堂课的成功不在于自主设计的精彩程度,而在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学生。培养自我和学生的情感,更多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满分的好班级。

在英语教学中,教材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材料。个性是教学目标,是影响全班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上课前,我必须问为什么,为什么我要这样设计我的教学过程。为什么让学生做这样的活动等等。反思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同的学生和班级应该有不同的目标,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潜力也存在差异。例如,一些学生有很强的记忆潜力,学习单词很快,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很活跃,但他们的纪律性不强。这就要求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及时有效地反映和全面分析教学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浮力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篇四

这篇课文是一篇传统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社会制度的黑暗。本单元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增加人生阅历,激励他们从小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并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凡卡》一文是俄国文豪契科夫优秀短篇小说。它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对比凸显。而在本文教学中所要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长文短教?”,第二如何体现对比凸显的写作手法?第三文章末段暗示的写法如何讲明?为此,我是这样设计来解决这三个难题的。教学中还存在有些重点句子读得少,学生体会不够,教师不够放手。

浮力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篇五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给我感悟最深的是,有些教学内容学生自己能够去解决的教师用不着去教,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的'作用。“通分”这节内容,本身比较简单,它的简单之处,不仅仅在于教材本身,而是学生先前已有“分数的基本性质”,“求最小公倍数”以及“分数大小比较”这些知识底蕴。因此,教学中,我先通过复习引新后,然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如何去“通分”,理解什么是“通分”。例如:先让学生做一做,后在小组中议一议,再翻开书看一看,这样学自然就掌握了什么叫“通分”,怎样去“通分”,教师只是点拨一下“通分”的关键一步在哪里。值得注意的地方在哪里?通分中应用了哪些知识,这就可以了,这样下来,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得益实惠,效果显著。当然,在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时,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比如化成分子相同或化成小数也可以!

浮力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篇六

在教学《通分》一课时,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反思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2、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

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习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教学重点是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反思教学过程,从总体看能够把握住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练习的设计灵活全面。但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现作如下反思。

一、重视复习环节,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做好铺垫

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哪几种情况进行必要的知识回顾,唤起学生的注意,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为通分方法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

通分的情境从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引出,因此利用具体情境复习同分子和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便于在新授时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与混淆。

二、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解题思路多样化,提高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在开放式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要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进行分析,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主动的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