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计时器教学反思(汇总5篇)

时间:2023-09-25 02:34:49 作者:XY字客 活动总结 2023年计时器教学反思(汇总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计时器教学反思篇一

24时计时法,课前我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是课上得很糟糕。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课前的“备”学生做得不太到位。如:情景导入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可能因为故事有的不生动,没太激发学生的.兴趣。

2、师生间的互动效果不够

由于没有很好地了解、引导学生发现24时记时法的规律,致使学生对两种记时法的互换不够熟练。学生讨论时比较注重形式,应让学生多说,多练。

3、课前没有认真地读好教材

第一题中教师没有引导到位出现了失误,由此体会到,对于新课程,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细心地“读懂”“读好”教材,做到心中有数,哪怕是最简单的练习也不能轻易放过。

总之,本课的教学感触极深,我想,今后我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使自己逐渐成长起来。

计时器教学反思篇二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意图之一。本节课我的教学体现了这一点:

课一开始,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切入普通记时法,使得学生更深地了解普通记时法,并为后面更好地区分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作了铺垫,接着安排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电视节目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现实场景中,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探索认知阶段,我首先出示敲响新年钟声,时针指着12,说明了旧的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来临。并切合钟面的'演示,时针转了2圈,引导学生感知一天中有24个小时,能更直观地认识24时记时法。另外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这样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24时记时法的实际用处。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课改的新理念,也是我将努力的方向。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了不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课前的“备”学生做得不太到位。如:情景导入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可能因为故事有的不生动,没太激发学生的兴趣。

2、师生间的互动效果不够

由于没有很好地了解、引导学生发现24时记时法的规律,致使学生对两种记时法的互换不够熟练。学生讨论时比较注重形式,应让学生多说,多练。

3、课前没有认真地读好教材

在“想想做做”的第一题中教师没有引导到位出现了失误,由此体会到,对于新课程,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细心地“读懂”“读好”教材,做到心中有数,哪怕是最简单的练习也不能轻易放过。

总之,本课的教学感触极深,我想,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应在课改理念的正确引导下,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使自己逐渐成长起来。

计时器教学反思篇三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科书49—5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24时记时法》教学设计。

2、使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认识、理解24时记时法,会正确运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明确两种记时法的异同。

[教学重点]

学会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大屏幕、课件、实物钟表。

[板书设计]

计时器教学反思篇四

【教学目的】

1、认识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某一个时刻。

2、理解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会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3、经历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过程,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某一个时刻。

2、会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法与学法】

创设生活环境,质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合作讨论。

【教学准备】

课件、钟面、红蓝色丝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春节晚会,新年将至人们倒时数的情境。

说说你看到的信息,想以想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课件出示课文内容:节目预报单。学生观察,交流,

3、学生自由回答。

二、主动探索,学习新知。

1、初步认识24时记时法。

画出方格图表示一天的时间,一个方格表示一个小时,学生数出一天的所有的时刻。

教师把红蓝色的丝带贴在方格线段图上,并加以说明表示的意思。

2、演示钟面时针运行情况,了解0:00与24:00之间的`关系。

3、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相互转换。

两种记时法的表示有什么不同?教师出示两个钟面,时针都指向8时,告诉学生一个表示上午8时,一个表示晚上8时。

板书:上午8:00晚上8:00

问:用24时记时法怎样表示这两个时刻?

板书:8:0020:00

4、师生对口令

教师说出24时记时法的某一个时刻,学生用普通记时法说出相应的时刻。或教师说出普通记时法的某一个时刻,学生用24时记时法说出相应的时刻。

5、小结两种记时法的异同。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你能根据下面这些时刻给钟面画上时针吗?

7:0013:0021:0024:00

2、连一连

18:0623:385:0013:00

下午6:06早上5;00晚上11:38下午1:00

3、课件出示各种商店营业时间牌,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说出它们的营业时间。

4、你能做一次播音员,给打家来一次节目预报吗?

5、出示一张火车票,你能根据票上的信息告诉我该什么时候到火车站合适?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问题吗?

计时器教学反思篇五

《24时记时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电视节目表引出问题“怎么会有14:00呢”引出新知。本课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并掌握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关系。由于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因此上完这一课后,看到同学们的表现,再看一看练习的结果,我对本课有以下几点思考:

1、利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理解,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认识24时记时法的形成时,让学生跟着时针的变化联想一天的生活是怎样进行的,加上适当的动作从而体会到一天时针要走两圈,每圈走12小时,自然而然的理解到了24时记时法的产生。接着让生结合生活情境进行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互换,比较、发现使用24时计时法的优势,并掌握两种计时方法的转换方法。

2、重视直观教学,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抽象的时间单位的学习,无疑让孩子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得困难。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24时记时法。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从0时到24时的'这一过程,让学生清晰的理解了它的产生。让学生观察钟面进一步体会外圈和内圈的数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课堂中,课件的使用特别是那个一昼夜钟面变化过程(随着钟面的变化,夜色星星月亮逐步变淡,太阳慢慢升起,再到夜色星星月亮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降低认知难度。

3、设计有情景的练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练习上我采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火车票上的时间,银行门上的营业时间,公路上小汽车的禁止通行时间等,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处处要用到数学。把新知识的应用,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不觉得这是一种负担,而把它看成自身的需要,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生活应用练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4、板书设计。

从板书设计上看,我的板书是竖着写的,左边普通记时法,右边24是记时法,便于学生对比,容易找出区别。

总之,这节课的收获还是不少的,结合自己的反思,我对教案进行了修改,在课后给学生在难点重点上又补了一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多加了解学生,关注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很好的接受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