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失眠的论文(优质17篇)

时间:2024-01-06 10:34:31 作者:薇儿 毕业论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种文体的特点和要求,从而更好地进行写作。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在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时,我们需要对所总结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失眠症中医怎么治疗

从头到脚放松。

第一步我们要先躺在床上从头部开始放松,放松头发,然后再放松眼眉(当你可以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可以发现,刚刚你的眉头都是紧皱着的)。眉眼放松后再慢慢地做一下深呼吸。然后再开始慢慢地放松自己的肩膀。肩膀是最不容易放松的地方了,因为这个部位是经常紧绷着的,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让自己的肩膀慢慢地放松下来。

再然后是心和肾,一直向下想,想到最后,每一根手指头和每一只脚趾头就都放松了。一般没等你想到脚呢,就已经进入到睡眠当中了。所谓的睡眠一定要先睡心的,你要先让你的心能够静下来,心能够先睡下。那么身体才能够听从心的安排,就是才能够睡下。

猜您感兴趣:

失眠症中医怎么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运动,例如跑步,释放心情,运动会损耗很多精力,出了一身汗之后,促进血液的循环,而运动后,身心都需要放松,休息,平时多运动,可以治疗失眠的症状。

2、恢复正常休息时间。

有很多人失眠,是由于休息时间不正常,日夜颠倒,所以一时间难以调整过来,就会导致晚上难以入眠,所以,第一步首先要调整自己的睡眠时间,慢慢治疗失眠。

3、合理饮食。

可以多吃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在睡前可以喝牛奶,吃蔬菜,这样有利于放松肌肉、镇静安眠。而含镁较高的食物如香蕉、茄子、燕麦片、西红柿及芹菜等也可以多吃,都有助于睡眠。

4、求医。

如果是由于心理上的问题,生活上无法承受的事情,而导致长期失眠。每时每刻都会被困扰,无法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必须要学会求救,一定要和朋友倾诉,释放情绪。必要时,向专业的心理医师咨询,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地治疗失眠。

失眠症中医怎么治疗

疗法1:梳头。

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从而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

疗法2:方药。

中医把失眠分为7型,不同的类型,用不同的方药治疗。

疗法3:足浴。

疗法4:针灸。

治疗失眠,所针的穴位包括:内关、神门、安眠、足三里、后溪。

疗法5:敷足疗法。

取朱砂,加浆糊适量调匀,置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敷于脚心涌泉穴上,包扎固定,每晚1次。

疗法6:填脐。

取酸枣仁,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1日1换。

疗法7:耳针。

按照失眠者的症状,用王不留行籽贴在耳穴的心、肾、神门、皮质下或脑的穴位。失眠情况不严重者,可以在家自行用绿豆或凤仙花籽,以胶布贴在耳后的安眠穴,有助于安眠。

疗法8:喝醋。

中医认为酸甘化阴,即食入酸甜性食物可以转化为阴气,从而有效促进睡眠。醋正好为酸味物质,如果体内多摄入食醋,则可稳定情绪,改善失眠症状。

提示:以上就是失眠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不同,中医讲究的是调理,所以中医治疗一定要坚持,坚持治疗就能恢复良好的睡眠。

中医怎么治疗失眠症

虽然你的眼帘能隔去大部分光线,但总会有一些能“悄悄地”溜进去。如果你的睡房透光,即便只是街灯,都要使用眼罩或换上遮光的窗帘布了。

睡眠诱导。

聆听平淡而有节律的音响,例如:火车运行声、蟋蟀叫、滴水声以及春雨淅沥淅沥声音的磁带,或音乐催眠音带,有助睡眠,还可以此建立诱导睡眠的条件反射。(少听一些兴奋的音乐哈,轻音乐是首选)。

盖住噪音。

经研究显示,女性对入夜后的声音十分敏感。如果你有一个打鼾的丈夫,又或者住处离机场和公路近,你可以尝试使用耳塞,或自制一件会发出单调噪音的“白噪音”机器(即使是一把小型风扇也管用)来盖住噪音。

泡脚疗法。

中国传统的助眠疗法,睡得深,不易醒。晚上睡觉前泡15分钟以上脚,水温保持在45度左右,人体能接受的温度即可。

合适的睡姿。

睡眠姿势当然以舒适为宜,且可因人而异。但睡眠以侧卧为佳,这种睡眠姿势有利于全身放松,睡得安稳。但不宜左侧,因为心脏的地方,压到了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所以右侧睡姿为佳。(像有些人会打呼噜,建议稍微侧卧,这样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系统,可以避免呼噜)。

闭目入静法。

上床之后,先合上双眼,然后把眼睛微微张开一条缝,保持与外界有些接触,虽然,精神活动仍在运作,然而,交感神经活动的张力已大大下降,诱导人体渐渐进入睡意蒙胧状态。

身心松驰,有益睡眠。

睡前到户外散步一会儿,放松一下精神,上床前或洗个沐浴,或热水泡脚,然后就寝,对顺利入眠有百利而无一害。诱导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有许多具体方法,例如:放松功,已在民间流传,可以借助。

中医怎么治疗失眠症

1、自我暗示调节法:这主要是通过自我暗示的方法来改善,有些失眠症患者在出现几次失眠的时候他们在心理上会出现害怕的情况,所以每次一到晚上他们就会害怕这次又睡不着,会不会又失眠的情况,会在心理面想着“自己今天一定要睡个好觉”,但是另一个内心却又想着“万一睡不着怎么办”的情况,这样很容易会更加难以入睡。

2、顺其自然调适法:有些人在对于失眠症这方面看的很重,每当出现一点失眠的情况的时候,他们就会很担心,所以每次到了要入睡的时候,他们就会比较紧张、焦虑,但是当他们被这些情绪折磨的没有办法而放弃入睡的打算时,反而会更加快睡着,这也就是顺其自然调适的方法,所以在主观上的妥协、顺其自然,反而会能够让患者得到更好的睡眠。

3、单调刺激调适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向失眠者反复的呈现一个枯燥无聊的刺激来降低他们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能够让患者在不知不觉中由于厌倦和疲倦而出现入睡的情况,实践中常用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数数法,只要你专心地、心平气和地继续数下去,就能较快入睡。

失眠症中医怎么治疗

尽管早早躺在床上,明明自己很困,但总是睡不着,觉得心总是静不下来,越来越辗转,然后就会心觉得很烦躁。

2、浅睡。

一晚上过去了,总觉得没有睡好,似睡非睡的感觉,一有动静就醒,而且觉得时间很漫长,

3、做恶梦。

失眠症状患者经常做恶梦,从恐怖惊险的梦境中惊醒,出一身冷汗,紧张心悸,面色苍白,再也不敢入睡了。

4、睡眠质量差。

可以入睡,但永远都觉得睡眠不够,第二天醒来,会觉得很疲惫,这也属于失眠症状。

失眠症中医怎么治疗

入睡前可以在浴盆中泡上半小时,人的身体泡在热水中,可以使身体周围的血管扩张,全身部分血液便会流入这些扩张的血管中,脑部和内脏器官中的血液也会相对减少,大脑就会感到疲倦,而疲倦有利于睡眠。

2、睡前听轻音乐。

在睡前听45分钟轻松舒缓的音乐,晚上就能睡得很香。原因是听音乐能产生有助于安稳睡眠的生理变化,比如心跳和呼吸放缓。选择听的音乐应该都是节奏在每分钟60-80拍的舒缓音乐,如爵士乐、民歌或管弦乐曲等。

3、睡前吃水果。

临睡前食用苹果、香蕉、橙子、梨等碱性类的水果有助睡眠,因为这类水果的芳香味,对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水果中的糖分,能使大脑皮质抑制而宜进入睡眠状态。

4、多吃安眠食物。

睡眠不好时,尽量多吃一些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如小米、核桃、花生、葵花籽、大枣、蜂蜜。不建议睡前喝牛奶,因为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反而不容易入睡。

大家应正确认识失眠常识,在家庭、工作、学习等方面应该正确对待,合理安排。对因工作紧张或情绪波动暂时引起的失眠与疲劳反应,不要过分担心和忧虑,只要消除这些不良心理反应,睡眠就会得到改善。

失眠症中医怎么治疗

躺在稍凉的枕头上有助于降低核心体温(即身体内部的温度,比体表温度略高),更容易产生睡意。有研究表明,给大脑适度降温可以减慢新陈代谢并使内心更加安宁。睡觉前不妨把枕套适当冷却一下,你可能会睡得更好。

月圆之夜人会失控变成狼人只是个传说,但它却有可能让你心绪不宁、辗转难眠。研究发现,在月圆的前后4天,睡眠质量会变差,包括总体睡眠时间减少20分钟、深睡眠时间减少1/3、褪黑素生成减少而使人们更易感到疲劳。针对这个原因目前并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法,但至少你了解后就不会为月圆时轻微的睡眠问题感到焦虑。

3、缺乏运动。

一项睡眠研究发现,运动的确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但这并非立竿见影。失眠症患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坚持锻炼来改善睡眠,这通常需要2~4个月才能有明显的效果。也就是说,你不能早上刚运动完,就指望晚上能睡个好觉。运动时间最好能达到每天20分钟以上,或是一周累计运动时间达到两个半小时。

中医怎么治疗失眠症

失眠的治疗方法:

按摩一组穴位:百会、太阳、风池、翳风、合谷、神门、内外关、足三里、三阴交、涌泉。按摩次数以大眠程度为准,失眠轻则少按摩几次,失眠重多按摩几次。按摩后立即选一种舒适的睡姿,10分钟左右可入睡。如果仍不能入睡,可继续按摩一次即可入睡。

每天早上请喝一杯水。

每天早晨漱洗后,喝一杯温开水,对感冒、上火、大便干燥之类疾病同样有效。

上软下硬1个枕头睡眠好。

枕头适于用两个,每对高度不超过8厘米,且枕头以上软下硬为宜。上边的软枕便于调整位置,以达睡眠舒适。下边的硬枕主要用于支撑高度。使用这样的枕头,睡眠舒适,解除疲劳快。

白酒泡灵芝可治失眠。

原料白酒一斤,灵芝半两;灵芝用水洗净,放进白酒瓶内,盖封严;酒逐渐变成红颜色,一周就可饮用,每晚吃饭时或睡觉前根据自己的酒量,多则喝5钱左右,如果平时不喝酒的可少喝。

柏树叶装枕头可安眠。

拣一些柏树叶,洗净晒干,装一个枕头。柏叶枕在头下也有一股清香味,使人感到舒适,收到了镇静安眠效果。

鲜果皮能使你安眠。

红果核大枣治失眠。

红果核洗净晾干,捣成碎未可求助中药店。每剂40克,加撕碎的大枣7个,放少许白糖,加水400克,用砂锅温火煎20分钟,倒出的汤汁可分3份服用。每晚睡觉前半小时温服,效果好,无副作用。

摩擦涌泉穴治失眠。

当你躺在被窝里难以入睡时,将一只脚的脚心放在另一只脚的大拇趾上,做来问摩擦的动作,直到脚心发热,再换另一只脚。这样交替进行,你的大脑注意力就集中在脚部,时间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如长期坚持,还能起到保健作用。

失眠的饮食:

【猪心枣仁汤】。

猪心1个,酸枣仁、茯苓各15克,远志5克。把猪心切成两半,洗干净,放入净锅内,然后把洗干净的酸枣仁、茯苓、远志一块放入,加入适量水置火上,用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移小火炖至猪心熟透后即成。每日1剂,吃心喝汤。此汤有补血养心、益肝宁神之功用。可治心肝血虚引起的心悸不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

【天麻什锦饭】。

取天麻5克,粳米100克,鸡肉25克,竹笋、胡萝卜各50克,香茹、芋头各1个,酱油、料酒、白糖适量。将天麻浸泡1小时左右,使其柔软,然后把鸡肉切成碎末,竹笋及洗干净的胡萝卜切成小片;芋头去皮,同水发香茹洗净,切成细丝。粳米洗净入锅中,放入改刀的大朱料及白糖等调味品,用小火煮成稠饭状,每日1次,作午饭或晚饭食用。此饭有健脑强身、镇静安眠的功效。可治头晕眼花、失眠多梦、神志健忘等症。

【龙眼冰糖茶】。

龙眼肉25克,冰糖10克。把龙眼肉洗净,同冰糖放入茶杯中,沸水,加盖闷一会儿,即可饮用。每日1剂,随冲随饮,随饮随添开水,最后吃龙眼肉。此茶有补益心脾、安神益智之功用。可治思虑过度、精神不振、失眠多梦、心悸健忘。

【远志枣仁粥】。

远志15克,炒酸枣仁10克,粳米75克。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适量清水锅中,加入洗净的远志、酸枣仁,用大火烧开移小火煮成粥,可作夜餐食用。此粥有宁心安神、健脑益智之功效,可治老年人血虚所致的惊悸、失眠、健忘等症。

【百麦安神饮】。

小麦、百合各25克,莲子肉、首乌藤各15克,大。

枣2个,甘草6克。把小麦、百合、莲子、首乌藤、大枣、甘草分别洗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倒入净锅内,加水至750毫升,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煮30分钟。滤汁,存入暖瓶内,连炖两次,放在一块,随时皆可饮用。此饮有益气养阴、清热安神之功效。可治神志不宁、心烦易燥、失眠多梦、心悸气短、多汗等症。

【桂圆芡实粥】。

桂圆、芡实各25克,糯米100克,酸枣仁20克,蜂蜜20克。把糯米、芡实分别洗净,入适量清水锅中,加入桂圆,大火烧开,移小火煮25分钟,再加入枣仁,煮20分钟,食前调入蜂蜜。分早晚2次服食。此粥有健脑益智、益肾固精之功用。可治老年人神经衰弱、智力衰退、肝肾虚亏等症。

失眠的中医治疗方法

1、心脾两虚:主症是思虑过重、不寐或多梦易醒、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懒语、心悸健忘、纳差,或有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而弱。

治法是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方药:党参15克、当归12克、元肉12克、白术15克、陈皮6克、木香6克、茯神12克、枣仁12克、远志6克、炙草6克、夜交藤30克、合欢花10克、牡蛎10克(先煎)。

2、心肾不交:主症是心烦不眠,难以入睡、或彻夜不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烦热盗汗、口干、腰膝酸软,男子易不振,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方药:黄连10克、肉桂3克、黄芩10克、白芍15克、阿胶10克(后溶)、龟板30克、牡蛎1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

3、肝郁化火:主症是烦燥易恕、胸胁胀满、善叹息、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口苦目赤、小便黄短、大便秘结、纳差,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去火安神。

方药:龙胆草12克、黄芩10克、山栀子10克、柴胡12克、木通6克、泽泻12克、车前子10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茯神15克、郁金10克、生大黄5克、龙骨30克(先煎)、牡蛎10克(先煎)。

4、心虚胆怯:主症是心悸胆怯、难以入睡、易惊醒、恐怖不安、头晕目眩、或呕吐苦水,舌质淡胖,脉弦细。

治法:温胆益气安神。

5、痰食积滞:主症是睡眠不安、多梦易醒、胸闷痰多、嗳气吞酸、恶心,舌红苔黄腻,脉弦而滑。

治法:清热消导,化痰安神。

方药:黄连10克、陈皮6克、茯神10克、枳实10克、竹茹9克、枣仁12克、生山楂30克、焦六曲12克、莱服子30克、连翘10克、生甘草6克、珍珠母30克(先煎)、琥珀2克(冲服)。

二仁粥:取柏子仁15克,炒酸枣20克,粳米100克。先将柏仁、枣仁捣碎,和粳米一同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适量蜂蜜,再煮一二沸,睡前服食。柏子仁有养心安神之功,酸枣仁补益肝胆,滋养心脾,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酸枣仁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呈现镇静和催眠作用。此粥适用于失眠伴多梦易醒,胆怯心悸,属心胆气虚者。

桂圆莲子粥:取桂圆肉(龙眼肉20克),莲子30克,大米100克。将莲子捣碎,和桂圆肉、大米煮成粥,临睡前两小时服食。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莲子补脾、养心、益肾。此粥对心脾两虚失眠兼心悸健忘、神疲肢倦、大便溏泻稀薄、面色少华者尤为适用。

百合红枣粥:百合20克,红枣20枚,绿豆50克,大米50克。先煮绿豆至半熟,放入百合、红枣和大米,再煮成粥,服食。早晚各一次。

百合清心安神,红枣养胃健脾,绿豆清热除烦,适用于夏季失眠及妇女更年期失眠伴有心悸、心烦、潮热、自汗者。

生地黄粥:生地黄30克,炒酸枣仁30克,粳米50克。先将生地、酸枣仁水煎,取汁去渣,加米共煮成粥,晨起当早餐食之。生地黄清热滋阴,酸枣仁宁心安神。适用于失眠兼心烦、心悸、头晕、耳鸣、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属阴虚火旺型患者。

竹沥粥:竹沥水20克(药店有售),小米100克。先煮米成粥,临熟时下竹沥汁,搅匀,晨起空腹食之。竹沥有涤痰除烦,定惊之功。适用于失眠伴头重、胸闷痰多、属痰热内扰者。

中医是怎么治疗失眠

从头到脚放松。

第一步我们要先躺在床上从头部开始放松,放松头发,然后再放松眼眉(当你可以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可以发现,刚刚你的眉头都是紧皱着的)。眉眼放松后再慢慢地做一下深呼吸。然后再开始慢慢地放松自己的肩膀。肩膀是最不容易放松的地方了,因为这个部位是经常紧绷着的,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让自己的肩膀慢慢地放松下来。

再然后是心和肾,一直向下想,想到最后,每一根手指头和每一只脚趾头就都放松了。一般没等你想到脚呢,就已经进入到睡眠当中了。所谓的睡眠一定要先睡心的,你要先让你的心能够静下来,心能够先睡下。那么身体才能够听从心的安排,就是才能够睡下。

失眠症中医怎么治疗

1、白天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晚上的入睡。

2、晚上饭后运动1小时,然后泡个热水澡,或中药泡足1小时。

3、推拿按摩,睡前全身的按摩、足底按摩、头部按摩可以让你充分放松。

4、气功调息,查看相关方面的书,练静功,通过一定方法进行冥想,让自己的思维不再繁乱。

5、自我调节、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松的活动,也可反复计数等,有时稍一放松,反而能加快入睡。

6、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如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等;避免睡觉前喝茶、饮酒等。

7、限制白天睡眠时间,除老年人白天可适当午睡或打盹片刻外,应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时间。

8、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想要治疗失眠问题除了采用以上方法外,还可以从睡前饮食来调理,比如吃一些食物有助于睡眠的食物。以下就为大家推荐6种有助入眠的食物,供大家参考。

(1)、核桃,在临床上,核桃被证明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因此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具体吃法是配以黑芝麻,捣成糊状,睡前服用15克,效果非常明显。

(2)、大枣,其所含有黄酮-双-葡萄糖苷a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所以大枣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可以益气、安神、补血。所以一些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并伴有失眠的人,经常吃大枣对身体很有益。

(3)、小米,小米中含有大量的色氨酸。每100克小米中含有的色氨酸高达202毫克,其他谷类根本无法相比。色氨酸能够促使大脑神经分泌使人困倦的血清素,使大脑神经活动暂时受到抑制,就会使人有想睡觉的感觉。

(4)、牛奶,是治疗失眠的理想食物。牛奶中含有足量的钙和乳酸,促进血液中的钙质流到睡眠中枢。当睡眠中枢中储存了一定量的钙后,就会产生困意。另外牛奶中还含有色氨酸,可以使人产生困倦感觉,促进睡眠。

(5)、桂圆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维生素等物质,能够营养神经和脑组织,从而调整大脑皮质功能,改善失眠、健忘症等。桂圆4~6枚,莲子、芡实稍许,加水炖汤睡前饮用。或者是桂圆4~6枚开水冲泡睡前饮用,可以有效缓解失眠。

(6)、猪心,一般来讲,动物的心脏用来调理人体的心悸、惊慌、失眠、健忘等症状,有良好的效果。其中最常用的是猪心。猪心的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两倍,脂肪含量只是猪肉的十分之一。而且猪心还含有较多的钙、磷、铁等成分,可以加强心肌营养,养心补血,治疗惊悸、失眠等症状。

失眠症中医怎么治疗

1、脏器疗法:猪心1枚,柏子仁15克,调料适量。将柏仁去壳杂,洗净备用。猪心洗净,切片,与柏仁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葱、姜、椒、盐、味精、猪脂等,煮至猪心熟后服食,每日1剂。

3、药粥疗法:大枣10枚,元肉10克,大米50克,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元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4、保健疗法: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从而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

5、填脐疗法:取酸枣仁10克,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1日1换。

6、敷足疗法:取朱砂3-5克,加浆糊适量调匀,置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敷于脚心涌泉穴上,包扎固定,每晚1次。

失眠症中医怎么治疗

失眠偏方一:

党参、白术、当归、茯神、远志、龙眼肉、陈皮各10克,炙黄芪12克,炒枣仁15克,首乌藤30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

失眠偏方二:

花生酱中含有一种色氨酸,可引人入睡。失眠时,吃两汤匙花生酱就可安然入睡。

失眠偏方三:

芹菜根90克,酸枣仁9克,水煎服。

失眠偏方四:

猪心1个,三七、蜂蜜各30克。将猪心洗净,与三七共煮,待猪心熟后加入蜂蜜。吃肉饮汤。

失眠偏方五:

鸡蛋2个,枸杞15克,红枣10枚。先将枸杞、红枣用水煮30分钟,再将鸡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

失眠偏方六:

干龙眼肉、芡实各15克,粳米100克,去心莲子6克,白糖适量。将芡实煮熟去壳,捣碎成米粒状;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莲子、龙眼肉、芡实及清水,煮成粥后调入白糖,每日1剂。

失眠偏方七:

花生叶(鲜叶最好)用白开水冲水入壶内或杯内,等花生叶的色泽泡下后饮下,约10分钟左右,即能入睡。

失眠偏方八:

丹参、远志、石菖蒲、硫黄各20克。共研细末,加白酒适量,调成膏状,贴于脐中,再以棉花垫于脐上,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一次。

枸杞30克,炒枣仁40克,五味子10克。和匀,分成5份。每日取1份,放入茶杯中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或日饮3次,但每次不少于500毫升。

失眠偏方十:

鲜丹参16克,鲜酸枣根30克。水煎,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夜多怪梦。

失眠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有关失眠主要有4种理论:阴阳消长论、营卫循行论、心主神明论、脑主神明论虽然临床上有“脑主神明”和“心主神明”的争论,但很、医家在承认心脑共主神明的同时,往往依据临床各有所侧重,现代关于失眠机理的中医论述都基于此。

中医睡眠学说概括阴阳睡眠学说、卫气运行睡眠学说和神主睡眠学说。以阴阳睡眠学说为总纲领,揭示了睡眠和觉醒的基本原理;卫气运行睡眠学说是阴阳学说的.具体化,揭示了睡眠的运动本质;而神主睡眠学说突出了中医的整体睡眠观,揭示了睡眠是人体整体的生命活动形式。则将失眠概括为:阴虚失眠、胃不和失眠、阳虚多寐、湿重多寐,在对睡眠的认识中,他也特别强调阴阳的主导作用。人的情志活动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是属心、脑神经活动的范围。且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所以心、脑、肝与睡眠关系密切。

中医关于失眠的辨证论治颇为丰富,近年来不少医者从临床实际出发,探求其发生的机理,提出了些新的辨证思路。

1.从五脏论治有学者认为失眠症其病因病机主要表现于肝,波及五脏,统顾五脏实体病证。提倡“五脏皆有不寐”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辨证加减的证治体系,并由此分脏制定了失眠症证治方案。

2.从精神情志论治精神情志与不寐关系密切,由此将不寐分成烦恼型、多疑型、紧张型、抑郁型,分别选用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法,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法、清心宁神、调和肝脾法等治之,取得良好效果。

3.从昼夜节律论治人体的睡眠是一种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生理活动,失眠则是这种正常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结果。遵循这一规律,提出“因时制宜”治疗失眠。

4.从心肾相交论治所有的失眠都是“火不归根”引起的,所有的治疗方案,最终都需要回到“引火归根、心肾相交”的问题上来,并将失眠分为五型:肝气郁结型、肾精不足型、心火旺盛型、经脉瘀阻型、痰湿阻滞型。

5.从肝脾论治导致失眠症产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关,中医治失眠的理法方药的选择,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理肝脾。

治疗失眠中医药方有哪些治疗失眠

这种失眠是心火烧的。除了失眠还有头昏沉、心烦、大便干、舌质红、热象比较突出的人可以选择。

2、天王补心丹。

阴虚血少明显的失眠适用。因为心血被火消耗掉了,所以人不仅失眠、健忘,心里一阵阵发慌,而且手脚心发热、舌头红、舌尖生疮,这个药补的作用更大一些。

3、七叶安神片。

有些老年人晚上会觉得胸闷,有冠心病的病人睡眠也受影响,用七叶安神片可以缓解,因为这药除了活血还能安神。如果还经常有胸痛、胸闷发作,可以加服血府逐淤口服液或胶囊。

4、解郁安神颗粒。

适用于因情绪不畅导致的入睡困难,这种人多梦,而且睡得很轻,一点小声就容易醒,还会有心烦、健忘、胸闷等症状同在。

5、越鞠保和丸。

对于失眠而梦多、早上醒来总感觉特别累、胃口不好、舌苔厚腻的人适用。治失眠有个民间经验,就是临睡时喝杯牛奶。但这个经验也要分人,如果是这种越鞠保和丸适应的失眠,就千万别再喝牛奶了,因为舌苔厚本身就说明有湿热、胃肠不干净。湿热、淤滞也可能是失眠的主因,再喝牛奶就是给夜间的胃肠增加负担,只能加重病因。

6、同仁柏子养心丸。

既然是养心,补的成分就多一些,病人体虚明显,失眠健忘而且有气虚的表现。这种人稍微运动就会感到心慌,有点响声就会被吓一跳,常说的“一惊一乍”、胆小,实际上是心虚,所以药里用了黄芪补气。

治疗失眠中医药方有哪些治疗失眠

1、临睡前宜用热水洗脚,将一切顾虑抛尽,宜思生平惬意赏心之事,或阅平和安慰静穆恬适之诗文,则心地光亮,神志安宁,入睡必易。

2、睡觉时侧卧、半握拳,手不放在胸部,睡得舒展自如,才不损心耗气,可消除失眠。

3、舌抵上颚,微闭目睑,微露余光,静视鼻尖,去除杂念,静守丹田或涌泉穴,慢慢入静,自然地睡意浓浓了。

4、平卧静心,面带微笑,行6次深而慢的呼吸后,待全身放松后,就会自然入睡,必要时可重复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