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亿数的读写法教学反思 千以内数的读写法教学反思(汇总5篇)

时间:2023-09-25 14:12:55 作者:翰墨 活动总结 最新整亿数的读写法教学反思 千以内数的读写法教学反思(汇总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整亿数的读写法教学反思篇一

昨天刚刚讲了这节1000以内数的认识,由于受到硬件的限制,我没有办法使用课件,所以早早地,我让学生们准备了火柴棒(每人25捆,每捆十根)。我自己则准备了最常用的纸张及小棒,以让孩子们对1000这样大的数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课的伊始,我让孩子猜我手中的小棒有多少根,学生很快猜出来,八九根或十几根这样子,然后一根一根地数下去,发现有十根,“老师是怎么数的?”“一根一根数的!”,接下来,将十根小棒捆成一捆,手里拿着十捆小棒,这回孩子仿佛猜到我的心思般,几乎都猜出来是一百根,“你怎么知道是一百根?你觉得怎么数快一些?”“一捆一捆地数”学生跟随着老师手中的小棒一起验证猜测的结果。从旧知引入新知,降低了学生的难度,为后面的学习进行了铺垫。

接下来,我让孩子以四人为一小组,猜一猜小组内的小棒有多少?他们猜得五花八门,没关系,数一数就知道了,在让孩子们合作数小棒的同时,我深入到小组合作中,及时地进行指导和点拨,果然数的方法也很多,有的小组十根十根的数,有的小组二十根二十根的数,有的孩子四个小朋友分开数,再加到一起,也有的孩子数到一百后就摆成一堆,再数另一个一百,然后一百一百地数,可是没有孩子五十五十地数。在学生汇报后,发现最快的方法除了一百一百地数之外,合作分工数也很快,所以不失时机地表扬那些团结合作的孩子,为孩子的合作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孩子从印象上知道了一千有多少,可是还不够,我出示准备好的一千张纸,将这些纸分为五十一小份,让他们猜,有多少张,学生们猜得很出格,我拿出一叠纸,告诉他们这是五十张,有聪明的孩子知道数一数,大多数孩子看不清数不到的,也能猜着说出六百张、八九百张、有一千张吧这样的话。接着五十五十的数下去,数到五百张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学生脱口而出“有一千张。”再让学生用手势来比一比一千张纸有多厚,加深了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

此时,我抛出练习,请你填一填十、百、千。以班级的人数、学校的人数、字典的厚度等为题,都是离孩子很近的实际问题,学生们很快填出了正确答案。

接下来,轮到计数器登场,利用手中的计数器来讲解数位的构成以及数的读写,有了前几学期数的读写及数位组成的基础,这一部分觉得进行得较为顺利,但是遇九转弯处的读数,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我设计了在小黑板上出题,只读带九的后面的数,如119、109、239、369、499、599等数,集中练习以求突破难点,再通过和提问、同桌之间你问我答等训练,加深学生的印象。

今天的测验反馈了昨天的课堂,大部分学生掌握得很好,但也出现了一点问题,如学生在填写一百、二百、三百……最后竟然填出了十百,所以一百一百地数在课的开始只是一代而过,反而使学生产生了这样的错误,如果再数几次,孩子们就会避免这样的错误。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并能说出各数的组成。这节课的重点是数的读写。难点是怎样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

在教学时我先复习旧知,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一位数和两位数。(注意写上读作和写作)然后借助计数器引出三位数,没有炼裟,末尾有炼裟、中间有炼裟读法和写法。接着让学生脱离计数器读数、写数,最后总结读数和写数的办法。

整堂课中,我大胆放手地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读去写,并说出为什么这样读、这样写,再尝试总结读写法,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又突破难点。然后运用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巩固、提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别的,在课堂我还注意评价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念。例如“你说得真好”、“你们真了不起”等激励性的语言更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整节课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我在备课时,没有充分“备”学生。我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有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方式,并且在总结时急于求成,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总结。

1、复习旧知,激发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

新课开始前,我针对新知复习了三位数读、写法及三位数组成。这样学生在学习四位数读写法时,只要能将旧知迁移,对于掌握四位数读写法就没有问题。

2、从学生生活空间中选取教学内容

3、重视及时小结及生说自己读、写数的方法

在学生学习了一些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及时小结读、写数的方法。接着在练习中我注重让学生自己说说怎么读写数,不但自己更熟练,也让其他还没消化的同学明白读写数方法。

4、集中训练突破难点

在三位数读数中,难点在0的.位置的读写法,我集中了一些末尾有0、中间有1个0或2个0的数来训练,轻松突破了难点。在三位数写数时,难点是中间有2个0的数的写法,如三千零四,这时我引导学生这中间要看是一个零还是两个零怎么看?有的学生说:因为后面是零四,四应该是在个位上,那百位和十位都是零。大家如梦初醒,相信以后在碰到时不会再犯错误了。

《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节课上,刚开始,我就组织学生自己小组讨论对数进行分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足探索的精神,同时渗透图形的知识。对于重难点的讲解,采取多种方式讨论汇报,先是让学生回顾以往的知识,使学生在对两位数的读写的回顾的基础上,总结读写数的规律,复习数位,为三位数的读写做好铺垫。

对于三位数的读写与组成的讲解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的使用计数器拨一拨这些数,使学生有效的利用计数器来读数、认识数的组成。通过动手实践,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数的记忆和掌握,同时通过小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对教学重点的突破上,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我主要采取了讲练结合的形式,每当讲完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会及时让学生通过练习加以巩固,这符合学生的记忆特点,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掌握,更好地建立数感。同时,在突破教学难点(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时,添加了一些反例,让学生体会读数时,中间有0的要读0,而末尾的0不读。在写这些数时,0要占位,不能省略。

但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如:师生间的评价、自评、互评相对来说存在缺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合作的融洽性有待提高。

本节课孩子们对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零的写数方法了解得不够透彻,掌握不扎实。在写数时,有些学生容易把两个零写成一个零,错误率很高,如:三千零八写作:308。我想:在反馈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看到题后先想这个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是几位数,然后再动笔写数。如果最高位是千位那就是四位数,如果最高位是百位就是三位数。最后再读一读是不是和原题的“读作”是一样的,不一样,说明错了,要及时改正。这样我想中间有两个零的数就不容易落掉一个零而写错了。

经过了短暂的准备,我们二年组进行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校本教研。我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设计了一节数学课《千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按照固定的环节,我在课上交代了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提纲,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后教环节,完成课堂练习。整个课堂按照环节走下来,但是却存在着许多让我深思和改进的地方。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自学应该有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刚开始时更要适当的放手,自学提纲可以分步出示,让学生能够在简单的一步步自学提纲下进行学习,然后使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有所进步,有所训练。但是在本节课,我却把所有的自学提纲完全出示出来,学生自学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在自学时无形让学生的自学难度加大了,而这样也就降低了孩子的自学兴趣。今后教学中还要不断的摸索着如何出示自学提纲的问题。

本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有如下几个特点:

要重视数的概念的培养,在本节课中我花了好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数数,主要是整百过程的转换,学生们数的方式很多,经历了数1000以内数的全部过程,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比较好。运用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数数,在合作之前我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小组内共同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习,充分交往,小组中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小组交流自己小组的方法,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然后我和学生一起分析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有关概念。

在教学读数和写数时,注重对以往知识的联系,回顾百以内数的读写法,引入到千以内数的读写法。我在备课的时候,准备在说到十位上没有数的时候,要注意在写的时候要用0占位,在读的时候就直接读零的,在说到末位没有数的时候,要注意在写的时候要用0占位,在读的时候不要读零的。但就在讲课的时候,自己忽然变了计划,就是在讲完十位上的数有0与末位上的数有0的时候来一个比较的。现在看起来效果不是那样好,真是计划比不上变化快呀。尽管自己在心里想了很多次,但比不上在课堂上讲一次见到的效果,难怪说实践是检验真理。

同时,这节课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值得吸取经验教训之处: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面对教学会出现哪些情况,例如学生数数的过程中,拐弯的地方教师强调的不够,学生没有找到这些大数的特点,数起来比较困难。

作为教者,应加强对此处的指导,对教材挖掘不深,这是今后教学中应该避免的;其次课堂组织教学中存在“放”得太开,“收”不紧的现象。

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是学生在学习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数的概念有着很丰富的内涵,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不可能的。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条教学线索:让学生收集数据――读数――写数――总结读写法。

教学中,我大胆放手地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读去写,并说出为什么这样读、这样写,再尝试总结读写法,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又突破难点。应用闯关的方式巩固练习,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巩固、提升。另外,本节课注重评价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你说得真好”、“你们真了不起”等激励性的语言更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整节课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我在备课时,没有充分“备”学生。我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有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方式,并且在总结时急于求成,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总结。以上是我对自己所执教的这节课的一些认识,不足之处有待今后多多努力。

整亿数的读写法教学反思篇二

情境引入,使学生感到学会写亿以内数的必要性,让学生在万以内数写法的基础上探究出写亿以内数的方法,学生会大致总结出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数位顺序表下面对应写数,空位写0;另一种方法是根据万字来分级写数。引领学生对两种写数的方法加以比较优化,学生会发现根据万字来分级写数比较方便快捷。整个知识的探究过程是就会那么顺理成章。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们的表现把我先前的兴奋一下子打消了。探究过程中学生们说得明明白白,可在练习时竟然错误连连,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手中拿着学生的练习本,冷静地进行了课中反思。分析学生的出错原因,大多是由于0的占位问题把数位写多了或写少了。从学生的思考过程来看,他们用的.是根据万字来分级写数的方法,方便又快捷,可这种方法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容易马虎出错,尤其是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我想,如果写出数后,让学生把写出的数分级再读一读,这样就会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我调整了练习进程,让学生把写出的数分级读一读,检查自己写得是否正确。这样,学生很快发现了自己写数中的错误,纷纷把写错的数改正确了,我又强调了这种检验的必要性。后面的练习中,学生自觉地运用了前面的检查方法,学生写数的正确率达到了百分之百。这节课我收获的经验是:在进行大数的写法教学时,指导学生写完后分级读一读,是自我检查纠错的最好方法,要指导学生习惯它。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指导学生学会一种方法的同时,也要指导他们及时学会一种合适的检验方法,让自主检验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学会数学,会学数学。同时,我也感到,针对学生在课上出现的问题,随时冷静地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整亿数的读写法教学反思篇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从知识的整体性出发,围绕目标回顾旧知,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激活学生对原有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理解,在更高水平上创设建构新知的生长点。

“学习新知,探究规律”是和谐建构教学法的核心环节,是学习群体意义建构关键步骤。万以内数的读写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千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是学生在读写中的难点。所以我这样设计此教学环节:教师利用计算器先拨珠,学生看着计数器写数,再看着写出的数进行读数,最后说数的组成。为了更能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例题完成之后,我又设计中间和末尾的0在不同数位上及0的个数不相同的.各种形式作为补充,把每一种题型都给以挖掘。通过不同的例子总结出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只是学生会做题,上升理论去总结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采用先同桌合作的方法试说,再让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总结,最后由老师把法则提示出来。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在该环节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以这些知识为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一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就很容易掌握,不需要教师反复的讲解。这种学习着重在“变”上下功夫,让学生明白“万变不离其宗”,并在一个一个的例子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达到触类旁通、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

“达标检测,拓展迁移”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巩固”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境。但也往往被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把在学习新知识中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而无情淹没,使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和抑制。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做一些基本练习,就是完成做一做。在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的基础上,完成不同形式的更有思考性的题目。让学生明白“一题多变”、“多题归一”,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归纳梳理,建构新知”这一环节是对学生通过探究、拓展获取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扩展完善知识结构,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并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课让学生回顾总结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并以游戏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借助数位顺序操作卡任意拨数、写数、读数、说数的组成。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印象。

整亿数的读写法教学反思篇四

1、提供自主探索空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中,努力做到“扶”与“放”的结合,以“扶”导“放”,在操作中学,通过“读一写一说”的形式,体现“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结合,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知识和学会学习的过程。

2、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让学生认读生活学习中100以内的数,通过复习100以内数的读写引入1000以内数的读写,探索时指名学生读出以前学到的1000以内的数,让其他学生有一个印象,力求让学生认识到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3、把握数学教学特点,促进学生数学发展。

生活切入,关注认知起点。数学是学生生活经验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易消除数学的枯燥感,接近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学习更主动。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探索新知,重点是利用生活学习数学,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降低了教材的难度,让学生充分运用比较和类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好。

总之,本节课教学中,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自主探索,在探索中既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发展了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真正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新课程理念。

整亿数的读写法教学反思篇五

本周我上了两节教研课,内容是小数的读写法。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简单,所以课上得比较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读写小数;让学生经历小数的读写过程,体验迁移,比较的'学习方法。

一、探究小数的读法

我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究小数的读法。通过出示例题,让学生尝试读出这枚古钱币的有关数据:

0.58 读作:零点五八 3.5 读作:三点五

41.47 读作:四十一点四七

让学生尝试说说自己是怎样读小数的;最后归纳概括出小数的读法: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成“零”,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二、探究小数的写法

在这个环节,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试写小数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写的。

一点四写作: 1.4

五点八写作:5.8

零点零九写作:0.09

零点八八写作:0.88

归纳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就写成“0”,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的写法。

写出下面各数。

三百点七一 写作:300.71

五点零六 写作:5.06

零点零八九 写作:0.089

课后,我发现学生的概括能力差一些,很多知识明白,但是不能很好的整理出来;还有就是自己在课堂上的的语言还需要再精炼一些,多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