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读后感(优秀10篇)

时间:2023-10-08 20:39:57 作者:LZ文人 评语寄语 骆驼祥子读后感(优秀10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一

《骆驼祥子》一书是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它带有悲剧色彩这一大特色。书中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堕落成城市垃圾的悲惨遭遇,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任命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

这书所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年轻力壮,正当生命的黄金时代;又刻苦耐劳,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在强烈的信心的鼓舞和和支持下,经过3年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取他仅有的积蓄,主人逃避特务的追踪使得他丢了比较安定的工作;虎妞对他的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的人心都带来磨难。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做过挣扎,仍拗地想用更大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像个鬼影,永远抓不住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碾得粉碎。

老舍在描写祥子的悲剧时,从不同方面着手了祥子从外貌到内心的美好东西。他用着健康的体魄,他“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对生活具有骆驼一样的坚韧的生活耐力,他是人力车夫中的佼佼者。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他善良又正直,有着美好的内心世界。有一次,在严冬夜晚的小茶馆里,他看到人力车夫老马因为饥饿而昏过去时,便主动买来十个羊肉包子送给老马,表现出他对的同伴真诚的关切和深沉的同情。

在围绕着祥子经历的描写中,作者也写到了别的一些人物和当时社会的畸形面貌。车厂主任刘四的残忍霸道,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正直迫害,二强子的欲起又落的经历,老马小马祖孙两袋的凄凉光景,小福子的一步一步走向毁灭,以及大杂院,“白房子”等处的残酷景象。最可贵的是,作品通过祥子这一形象,为人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和迫切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下层人民的命运和出路问题,这也是《骆驼祥子》深刻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所在。

悲剧总是呼唤和人们共同正视生活的残酷和斗争的艰巨,以及人们精神上的各种痛苦,同时严肃地表达了令人怜悯和恐惧的一切告别的愿望,期待着他们早日成为历史的陈迹,即使作品所描写的一切灾祸,苦难,失误等真的过去了,也继续给人以激动和启迪。

评语:《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作者看完这部作品能结合文中的主要人物祥子的经历及其性格特点来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并悟出所折射的现实意义,引发我们深思。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二

《骆驼祥子》以黑暗统治下的北平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颠簸坎坷的生活遭遇。读完这部辛酸悲剧,我深深地被小说所影响。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一样全力以赴地追逐他的梦想,为了拉近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他把握住每一个机会,竟冒险把车拉到清华。结果,他断送了自己的车,使三年的努力化为乌有。虽然理想和现实充满了矛盾,不能调和,但此时的祥子还没有被黑暗的力量扭曲,吞噬。

而后因为孙侦探,他的梦想再一次烟消云散。直到第三次的准备,他再次买上了车,然而不久之后虎妞因难产而死,祥子逼迫卖掉车为虎妞办丧事。“三起三落”的买车挫折,使祥子的生活看似再也没有了希望。此时,小福子的出现却重燃了祥子对生活的信心。可惜故事到最后,因生活所逼,小福子沦为娼妓,吊死在树上。经过一系列的挫折,祥子的所有信念彻底成了泡影。他已经累了,或许觉得再如何努力亦是徒劳无功,便不再奋斗,让命运主宰自己,慢慢地堕落,终究被残酷的社会所打败了,而他的梦想、信念也不了了之。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了它,我对人生有了不同的理解与想法,对生命的价值也有了新的诠释,同时亦被保尔那顽强坚韧的意志深深地感染了。

保尔和祥子有非常多相像的地方,他们都经历过来自各方面艰巨的考验。可惜的是,同样的起点,同样的经过,却是不同的结局。保尔最后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炼成一名钢铁战士,创造奇迹;祥子却不敌命运的蹂躏,没有好下场。

在黑暗社会中,人类的力量是渺小的,既然无法改变世界,那么就改变自己。日子还那么长,人类必须学会坚强。哪怕阴霾几乎笼罩了整个天空,哪怕你只是黑暗中的一只荧火虫。荧火虫的光虽然微弱,但亮便是向黑暗挑战。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有希望,只要心还在,一切都有可能,上帝把心给我们,是希望它把我们带向光明。

每一个决定我们都可以想非常久,一但选择好就无论如何也得走下去。我知道我不能在乎一时的伤害,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不易,不会甘心就此放弃。在挫折面前,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真正的对手其实是自己。应对挫折的过程,其实正正是成长的过程。

读完《骆驼祥子》,我受益匪浅。风浪不可怕,受伤不可怕,只要希望还在,信念还在,我依然坚信,命运是由自己主宰的!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三

这故事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的精神。虽然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但是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完美生活而努力,而奋斗。

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多赚一点点的钱,也要到达自我理想的境界。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一个以前勤劳朴实,有着自我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

穷苦百姓,就是社会中一群白白被剥削的奴隶,他们也试着攀登过、努力过,但不幸的命运和腐朽的制度,让他们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白费了,没有办法,没有期望。他们的心慢慢地死了,而他们的肉体也腐烂在沦丧的道德之中。祥子,正是这许多人里的里的典型例子。祥子的悲剧,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也有力地揭露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够战胜自我,没能够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假如当时的社会风气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但社会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许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比如有的人为了自我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必须能够真正获得最后的成功,就像祥子一样,他努力,就是为了寻求完美的生活,但是结局仍然是那样悲惨的。

但是我觉得我们也不必过于悲观,我们能够乘着如今新中国社会稳定,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的大好前景,作为一个青少年,有书读,而且到处都有人鼓励着。

假如我们对生活拥有像骆驼一般的精神,善良淳朴,正直坦诚,奋发向上,为了完美生活而努力,而奋斗,想必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四

可能是由于知识,经验不够的原因吧,我还没能完全看懂,就是看了个大概,虽然祥子奋发向上,但到了后来,什么都没有。我从中了解到了在当时换乱的社会里,人们过着什么痒的生活。

骆驼祥子的正义,他的诚实,他的厚道,是他的阴阳差错的认识到许多人,有从朋友到夫妻的虎妞,有骗财的警官,有乐于助人的。

在老舍的笔下,出现了很多北京市民阶层的人物形象。如小商人,小职员,巡警。

小说大概是通过一个洋车夫的苦难史,描绘了旧社会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好体面,自食其力的杨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骆驼祥子的善良淳朴,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清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两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后来,经过3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但是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骗去了他的所有的积蓄,虎妞对他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身心都带来磨难。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料理虎妞的丧事。他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沧为自甘堕落。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旧社会把人变为鬼的罪行。深刻地揭示了生产这个悲剧的原因。

现在的社会稳定,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作为青少年,有书读,而且到处都有人维护着,鼓励着。所以我们不能辜负新中国对我们的期望。至少,我们要学习骆驼祥子奋发向上的精神。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五

这本年代感十足的书带领我走进了一个可爱的.北平。那里有车夫们的号子声,卖烧饼的呐喊声,那儿有善良美丽的小福子,拼命要强过的祥子。

这书中最让我感慨的是祥子。他人生的三起三落和无数次的打击,都为他奠定了这个可悲而凄惨的结局。在看惯了以幸福美满为结局的我,看到那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祥子,不禁十分心疼与无奈。其实祥子想得到的很少,仅是一辆车和一位知己而已。可当时的社会连这点都不能满足。于是正因此祥子才一步步堕落了,那耍滑头,吃烟喝酒,他都学上了。

从这些事例中,我们不难明白,一个人想自甘堕落十分容易,但想改邪归正可不那么简单。当然,那些客观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如若当初的民国时期多一些真正的正人君子来维护正义,少一些“阮明”“孙侦探”之类的骗子,也许像祥子这样的可怜人就会少许多了吧。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就是在那样一个旧社会,那个做坏事者可逍遥法外,做善事者却遭受磨难。那些剥削者大腹便便,辛苦劳动着的老百姓却孤苦伶仃,多么鲜明的对比啊!

我感到,能改变一个人的,很大原因是环境,否则便不会有“孟母三迁”这个故事了。一个好的环境也是一个英雄好汉成长的家园,若祥子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幸福的二十一世纪,那么他的命运一定是繁花似锦的。

但这本书中,也有不少可爱的人物,如忠厚的老马儿,善解人意、心地善良的高妈,还有曹先生,都给过祥子一定的帮助。没错,祥子的一生,也是有过伴儿的。

人生在世,总会在坎坷时遇到帮助,失望时受到鼓励。我们要不断为着梦想努力,千万不要被命运打倒,站起来,继续走,总能找到光明。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六

早就听老师说,《骆驼祥子》是我们中学生必读的名著之一,我也在网上看过这本书的一两个章节,只是一直没有时间细读,令我感到深深的遗憾。

这个暑假的一天,我去新华书店闲逛,偶然在一个书柜的角落里发现了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特别熟悉,好像和我是老朋友一般。

买回家后,我慢慢的细读起来。读着读者,仿佛自己也走到了祥子所在的那个年代。读完后,自然是感慨万千。

这本书里所说的,就是一个大大的悲剧,在特定的时代所有的特定的悲剧。祥子朴实、善良、勤劳、忠厚、并且努力自强,但是最终、祥子还是堕落了。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只能是那个黑暗的、人吃人的旧社会。如果祥子出生在当今和平的社会,以他的勤劳、努力、定能生活得很美好。

祥子的遭遇值得我们同情,但是我们更要批判那个黑暗的社会。我们要批判兵匪子那抽象人民的罪恶的鞭子;我们要批判杨先生那冷酷的盘剥;我们要批判刘四爷无情臭骂;我们要批判孙侦察冰冷的明抢;我们也要批判洋医生的冷漠、见死不救。

那个社会,真是一个地狱!对比现在,我们处于这个美好的时代,就要倍加珍惜,好好学习,好好生活。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七

祥子在曹宅拉车这事吹了,又在一次意外中被孙侦探讹了三十元钱,从此,他的心好像死了一样,什么事都不想做,混一天是一天,眼看着就要变成行尸走肉。

其实,他“认命”的背后,有许多原因。

首先是祥子内在的性格弱点。小说中“祥子想开了,既然又回到这里,一切都交给刘家子女吧”,他本是一个要强的人,但是经历了第二次的打击后,就开始沉沦堕落,可见他懦弱的性格是多么明显。

其次是社会环境压迫的结果。当时社会上有太多像孙侦探一样的人——“没有一点用处,因为有条‘狗’命”,经常欺压普通百姓,祥子深受其害。

老舍借写祥子,也在写社会上许多懒惰的流浪汉,其实他们并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努力了,也得不到回报的结果——这是何其悲惨!

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八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热】骆驼祥子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地给予了同情和赞美,他们没有深入到一个车夫实实在在的生活和内心中去。

“让青春吹动了你的头发,让他牵引你的梦,”这首经典的老歌又在耳畔响起,一个追梦人的身影在我眼前飞奔,拉着他刚租来的车,好像装载着一生的幸福,这个人就是祥子。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他跑的.更快了,更欢了。现实与理想真是不成正比,他的车被一群乱兵抢走了。经过打击,他一无所有,但是他还有梦。他一次次奋发,但梦想一次次被打碎。他结婚了,也很少拉车了,不再像以前一样随心所欲地跑了,也不再有以往的那股精神劲了。每天在生活的旋涡中挣扎,他希望能够爬到岸上去。虎妞的死是他的一切又都化为乌有。他奋发过,振作过,挣扎过,绝望过,他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一个小小的梦想。小福子的自杀吹灭了他梦想的最后一朵火花。于是,他也就不再相信这个世界。

我羡慕过他,为他追梦的热情而感动;同情过他,为他的遭遇而埋怨世事不公;敬佩过他,为他的一次次重新燃起希望而高兴。可他带给我的是失望,无尽的失望。从前他是那么朴实,善良,讲义气。现在,却用他的朴实,善良欺骗朋友,利用朋友。他不在有梦,这让我心酸。

老舍幽默大师,但骆驼祥子却是悲剧作品。作家没有刻意幽默,而是摹写生活的本来面目。作品中的人物都在走下坡路,从祥子,虎妞,小福子,二强子,老马祖孙,到曾经扬威一时的刘四爷都在走向绝望,暗淡。由这些人物的悲剧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大悲剧。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来,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这不是他的错,对,这不是他的错,是他生不逢时,是命运摧毁了他。我又感到庆幸,庆幸自己生在了一个民主的时代,这个时代有千万个像祥子一样追梦的人,却没有祥子那般的坎坷。祥子让我学会了珍惜,学会为自己的梦想出发,成为新时代的追梦人。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九

最近,我读了《骆驼祥子》一书,祥子的悲惨命运,令人感到惋惜。

这本书讲了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

书中的祥子有一个理想,就是买一辆车。有了这个梦想后,他天天省吃俭用,起早摸黑。三年后,他终于如愿以偿。但是,那时正值战争时代,到处乱成一团,祥子稀里糊地被抓去打杂。更痛苦的是,在混乱中,他的车也被夺走了。我不禁感到伤心,为祥子感到悲哀,现实的残酷彻底击垮了祥子。在内战时期,那些人们一点儿也不讲道理,把祥子心爱的车夺走了,只有他自己才明白,为了得到这辆车,花费了多少心血,流下了多少汗水。祥子三次失去车子后,他渐渐丧失了生活的信心,不再努力和上进,而是浑浑噩噩地度日,最后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在生活中,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喜欢拉小提琴,她常常对我说:“我长大了要当一个很棒的小提琴家,让每个听到她演奏曲子的人都很高兴。”自从她立下了这远大的理想,天天努力练琴,她把练琴看作了一种享受。我想:她这么努力,一定会完成自己的梦想。

我在学习钢琴,但是并没有像她那么认真,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的身边有那么优秀的朋友,怎能不向她学习呢?从此以后,我也要把练琴作为一种享受,发奋图强,为梦想而奋斗!

读了《骆驼祥子》以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你有了梦想还不够,必须坚持奋斗,才能实现你的最终目标!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十

我用了几天的时间,看完了初中部分的《骆驼祥子》。它的作者是老舍先生。

第一次读《骆驼祥子》记得还是初中,那时对祥子充满了无尽同情。人力车夫祥子十八岁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跑到城里来,对生活充满理想。自尊、好强、体面、有理想的祥子在北京城为自己心中的生活不断打拼。祥子对理想生活的要求一点都不高,而是很简单的只想要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过上独立的生活。可是,现实却不遂如人愿,悲剧一次次地发生在祥子身上。历经了生活的苦难,祥子一点点堕落了,吃喝嫖赌,彻底沦为了行尸走肉。当时特别替祥子感到悲伤,为祥子鸣不平。

《骆驼祥子》是一篇长篇小说,他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破了产的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

祥子就是这篇小说的主角,他是一个车夫,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了三年时间,终于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被逃兵掳走,失去了车,只带回了三只骆驼。但祥子没有灰心,而是更加努力地赚钱, 打还没买上车,又被侦探敲诈一空。当他再次拉上车,是与虎妞结婚作为代价的。但是不幸,虎妞死于难产,车也卖了。而且又失去了心爱的小福子,祥子对生活失去了勇气,厌恶了拉车和劳作。他开始吃喝嫖赌,出卖他人 换钱,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祥子本应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一先他是一个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人,遇到困难都会咬着牙挺过去。但反而后来却受不了打击,成为了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祥子的一生在老舍的笔下写出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下层劳动者生活空间的威压,由此看出祥子之所以堕落成为城市垃圾的原因。

而我们要学的,我想应该是老舍先生了。他为写成这样一篇小说,入迷地收集资料,构思情节。因自幼所见旧北京下层社会的生活画面在他脑中活跃,给了他灵感和生活背景。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语言艺术成熟期的作品,语言既保留了民间口语的活泼生动,又具有艺术语言的简洁明快。

我们如果要学祥子,就要学他的体面、好梦想与要强,而不要学他的自私与堕落。

再读《骆驼祥子》对祥子有了更多方面的想法。

第一个方面是祥子的小农意识极为根深蒂固。生长在乡间的祥子,因为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被迫跑到城里来。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不久,祥子看出来,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可见,祥子虽然离开了土地,骨子里还是农民意识,还是想着靠体力劳动来在城里生存。祥子想着省吃俭用通过拉车挣钱,然后买车,一辆,两辆……,最后也可以开车厂子。祥子这样一个想通过资本积累实现生活理想的方案,似乎有点地主的色彩。

第二方面是祥子身上的秉承的中国农民的双重本性。一方面,祥子勤劳苦干,踏实沉稳,吃苦耐劳这些都是农民的优良品德。但是,祥子身上同时包含着农民的狭隘思想,自私、保守、落后的本性。祥子生活在北京这样一个大城市里,坚守的还是农民的个人意识。“他只关心他的车”,“只顾自己的生活”祥子以为有自己的身体一力气作基础,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最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想别人,不管别人,只想着自己将来的钱与成功”,正是因为祥子这样一切以自己为中心,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才会在濒临城下是还冒险出车。最后,刚买的新车被逃兵抢走。

第三方面是祥子命运的曲折遭遇。祥子的命运和车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一开始,祥子苦干三年挣一百元钱买第一辆车,没多久被逃兵抢走。这时的祥子开始有一点点变化了,以前他不肯抢别人的买卖,特别是对于那些老弱残兵,现在祥子只看见钱,多一个是一个,不管买卖的苦甜,不管是和谁抢生意。这时候祥子拼命拉车,努力挣钱买新车。但是,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骗走。祥子再一次理想破灭。最后虎妞给祥子买了一辆车,但是最终页卖掉给虎妞作丧费了。祥子希望的破灭对祥子整个性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祥子一次次地朝理想努力,却一次次地承受希望在眼前陨灭的`打击。他彻底被打败了。对此,很多人会愤恨当时社会的黑暗,底层人民生活的困苦。其实,假使祥子没有没有受到这么多迫害,而是很顺利地买到车,然后自己拉车挣钱过独立生活。这样的日子也不会很长久。电车的发展,必然会给人力车夫造成冲击。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发展趋势。祥子想靠拉车过上比较好的生活是不切实际的,最终命运也改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