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的读后感(汇总7篇)

时间:2023-10-06 18:52:57 作者:温柔雨 活动总结 致橡树的读后感(汇总7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致橡树的读后感篇一

我轻轻地合上《橡树上的逃亡》这本书,可是眼睛还是痴痴地望着书的封面,脑海里还在回忆着书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这本书的作者真的太有想象力了!带给我的震撼太大了!

平常人应该都想象不到橡树上的一座座小城镇,从树梢开始,一直蔓延到树根,任何树枝都是一条街,街上的房子各式各样,数不胜数的小人儿,橡树对于小人儿来说,就是他们的全部。主人公托比的爸爸,是一名伟大的发明家,因为拒绝把自己的发明用于开发大树被拘留了,托比的爸爸不是不舍得自己的发明,而是他不想让橡树过早的死亡。托比是个12岁的小男孩,身高只有1。5毫米。就是这样一个还不会独立生活的男孩,开始了逃亡,开始拯救大橡树。托比比其他同龄男孩勇敢、孝顺。尽管他的身上早已伤痕累累,但是这也不足以让他停下拯救大树的脚步;尽管自己曾经最好的朋友都背叛了他们的友谊;尽管知道前面是“万丈深渊”也绝对不会放弃自己最爱的父母!

致橡树的读后感篇二

八岁时,我读了一本书《橡树上的逃亡》,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的明白了许多道理,因此今天,我格外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这本书深深的牵引着我的心,让我一直读下去,根本停不下来。读到追捕这章时,我整个人都紧张起来。我想象着自己就是托比,孤身一人藏在树洞里,外面全是想抓我的人,他们用树枝往洞里戳,希望能看到我、碰到我……直到读到托比破解了爸爸话中的秘密,机智的逃出了看守人的魔爪,赢得了存活下来的机会并找回了属于他们的大树枝石,我才长吁了一口气放下心来,并为托比感到高兴!

托比告诉了我:在遇到困难时要冷静,慌张只会招来麻烦,用理性的判断去面对,相信自己的直觉,勇敢去做,才有成功的可能。爱丽莎告诉了我:一些看似糟糕的状况,如果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结果就会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谊是非常珍贵的,我们要懂得珍惜。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环保,要爱护每一棵树,因为也许某一棵树上就住着像托比和爱丽莎这样可爱的小树人。

致橡树的读后感篇三

托比9岁,身高只有1.5毫米,他浑身是伤,他在逃亡的路上,精疲力竭。托比的民族居住在大橡树上,对于他们来说橡树就是整个世界。他的爸爸是橡树上知名的科学家,因为拒绝公开一项能源发明的技术秘密,为此全家被放逐,后来被捕入狱、处死,只有托比逃脱,面对族人的追捕托比历经千辛万苦,得到心地善良人们的帮助,也被族人出卖。机智勇敢的托比最终逃离橡树,在光人生活的草原上获得新生,但他心里难以抹去失去爸爸妈妈的伤痛。历经四年直到大树上的作家柯南流落到草原,告诉托比父母并没有死,而他心爱的艾丽莎正身处险境,托比决定回到大树,他要拯救他的家人。托比和两个光人伙伴冒险回到大树,大树在贪婪的乔·密西的统治下大肆建造,大树已经失去以往的生机。幼年逃亡时曾经救过托比的尼尔再一次给了他最有力的帮助。托比一个人深入乔·密西的树洞工厂救出被奴役的光人,和已经逃出囚禁的艾丽莎救出了父母和大树上其他的学者,杀死了作恶多端的老虎,推翻了乔·密西统治,大树也获得了新生。

爸爸告诉我这是一部历险小说,也是一篇保护生态环境的小说,托比的爸爸为了大树的生存拒绝公开能源发明的技术秘密,因为这项发明如果被广泛利用的话会严重破坏橡树的生态,直至大树死亡。我们的地球也是一样,无节制的开发利用不能再生的能源,地球的环境在恶化。我们大家虽然还小,但也应该注意保护环境。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天空变得更蓝。

致橡树的读后感篇四

今天,我读完了法国作家丰拜勒写的《橡树上的逃亡》。这部书讲的是:一个叫托比的小男孩,他只有1。5毫米高,如果你不用放大镜看就看不见了呢!他的爸爸是一个博士,经常在做发明。他们的族群都居住在橡树上。有一次,他的爸爸在大树协会上拒绝公开一项会破坏环境的新能源开发技术的秘密,引起了大树族全族的愤怒。托比一家回到家,看到已经被抄的家残破不堪。之后,他们的全家被流放到大树的脚下。走到半路时,突然,有一群人把托比的全家抓走了,只有托比得以逃脱。托比在以后的流亡过程中,用智慧和坚强的精神熬过了一次有一次的危险。例如:有一次,托比被捆在象牙虫洞里,只要坏蛋杰克把象牙虫把象牙冲爱吃的食物扔进托比的嘴,象牙虫就会咬开托比的胃,把食物吃掉。在杰克把食物扔进托比的嘴时,托比用力把食物吐出,不偏不倚,正好吐进杰克的嘴里,杰克就倒了霉。

这是一部充满历险和幻想的小说,我深深被故事吸引了。读完两册书后,我崇拜托比的爸爸,他为了保护环境,牺牲了自己的家庭。我特别喜欢主人公托比,他既坚强又聪明,为了回到大树,经历了九死一生。我一定要学习他们,成为一个出色的男子汉!

致橡树的读后感篇五

《橡树上的逃亡》写的是一名名叫托比、只有1.5毫米高的男孩被大橡树民族追捕的故事:托比与父母桑和美娅原本幸福地生活着,但由于桑为了保护大橡树的环境,不肯将一项足以加快橡树衰落的发明秘密公开,他们一家遭到了追捕,《橡树上的逃亡》让我感觉不像是一部虚构的小说,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里面的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一爱一丽莎的率真,美娅的善解人意,乔。密西的丑恶,阿罗哈夫人的吝啬,以及其他人的特点都真实的展现在我眼前,当然主人公托比更是不例外。

托比是善良的,他原谅了奥尔梅西夫妇,把牢房钥匙给了他们。因为奥尔梅西夫妇为了眼前的利益,狠心出卖了只有13岁的孩子,不给牢房钥匙,是他们应有的报应。还有一次,即使罗洛克想把他折磨的半死不活,他也在罗洛克的生死关头上救了他一命,没有杀死他。

托比是热一爱一生活的,有一次他被困在雪洞里长达四个月,但他硬是凭着霉菌和雪水存活了下来,并且在树洞里画出了一副巨大且美丽的画卷。

如果是我,我不会有托比这样的大度,放过可恶的罗洛克;如果是我,我没有像托比那样顽强的斗志成功活下来;我没有这样强大的勇气和毅力,去救出自己的父母。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更加敬佩托比,我要学一习一托比身上的诸多优秀品质,如:宽容,坚韧,勇敢,对巨大的利益仍可以不变心,一爱一护所有自己的亲朋好友等等。

我要学一习一他,让自己更优秀。

致橡树的读后感篇六

假期里,我津津有味得读完了《橡树上的逃亡》这本书。这本书描写地十分生动,读起来惊心动魄,耐人寻味。书中讲了一个身高只有五毫米的名叫托比的小人,他的民族住在大橡树上,托比在这里无忧无虑得成长着。他的父亲为了保护橡树的生态环境,拒绝公开一项能源发明的秘密,因此全家被流放到了橡树下面的地上,后又被乔·密西追捕入狱,只有托比一人逃脱。面对全族人的追捕,托比已经绝望了。

读完这本书,我沉思良久。书中隐藏着这本书的主题——环境保护。书中的.乔·密西不正像现实中的某些人,为了利益而疯狂得破坏环境,乱伐树木,乱排污水、废气,向河流倾倒垃圾,使养育自己的地球母亲变得千疮百孔。乔·密西为了利益,竟让象虫去啃橡树的树枝和树干,根本不考虑橡树可能会倒下的后果,鼠目寸光。乔。密西是一个很笨的人,尽管拥有很多财产,却连数数都不会,这是对破换环境者无知的讽刺。其实,托比的爸爸只要说出那个秘密,就不会被捕,但为了保护生态,他宁可入狱也不妥协,令人敬佩!

读完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致橡树的读后感篇七

《致橡树》是舒婷的一首爱情诗,写于1977年。朱自清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1935年)中说过:“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坦率的告白恋爱者绝少,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没有。”《致橡树》则不然,它坦诚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表达独立、平等的爱情观。刚从文革阴影中走出的诗人,就以女性的敏感把握时代脉搏,呼唤美好爱情,这在当时具有唤醒心灵、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爱情诗,从女性角度抒写爱情的并不鲜见。比如,诗经里的《氓》,乐府诗《上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朱淑真的《秋日偶成》、《清平乐》(恼烟撩露,留我须臾往。)等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这些作品皆以女性口吻,或曲折委婉地讲述痴迷于爱情的不幸,或大胆直白地诉说对爱情的忠贞,或深切执着地表达美好的爱恋、无尽的相思??。然而,无一例外地,它们都是失去自我的,女性的主体意识是缺失的,爱情和婚姻几乎是全部内涵,甚至决定女性一生的命运。因为在封建社会,女性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女性的权力被男权社会吞噬,她们丧失自主权,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英国著名作家、女权主义运动领袖波伏娃也因此把女性称为“第二性”。

然而,《致橡树》和传统爱情诗截然不同。舒婷从女性角度出发,又能突破传统局限,表现出现代女性的独立立场和价值尊严。《致橡树》以女性视角切入,一开始就大胆冲破传统羁绊,表现出强烈的女性独立意识。“我如果爱你”,诗歌第一句以“我”与“你”的对话开始,不容置疑地宣告女性和男性一样拥有自己的独立话语权。接着,诗人用了一连串的六个比喻性意象否定了传统爱情。从凌霄花、鸟儿到日光、春雨,将“依附型”、“奉献型”、“痴恋型”这些建立在不对等基础之上的男女关系全部否定。“绝不”、“也不”、“也不止”等决断性的用词表现出对旧时代的强烈抗议,诗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修辞,但隐藏在修辞后面的是历史,是一代人追求冲出历史压抑和束缚的痛苦心理和强烈愿望。

从诗歌的第一层看,抒情女主人公的独立姿态和叛逆形象就呼之欲出。那么,当女性开始用第一人称表达自己的时候,她必然要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价值。在男女关系中,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理想中的男性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自己将要重构的是怎样的男女关系?在诗歌的第二层,诗人把“木棉”作为女性的象征物,借“木棉”寄托诗人的爱情理想和人格尊严,把现代女性的个性品质向纵深处推进了一大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一个“站”字,新女性的独立品质也和“木棉”形象一起熠熠生辉。我们知道,历代诗人眼里的女性形象一向都是柔弱、依附的,比如传统爱情诗往往用“树”与“藤”,“磐石”和“蒲苇”等象征男女关系,这正符合传统社会对女性从属地位的要求。而舒婷选择了“木棉”和“橡树”进行整体象征,以“木棉”对“橡树”的表白撑起诗歌的灵魂。它们比肩而立,地位平等;它们各自独立,彼此尊重;它们相依相存、相互支撑;它们同甘共苦、命运与共。“木棉”对“橡树”的表白,读来既是情人间的私语,又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更是女性面对未来的庄重宣言。“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这种爱情观的核心是独立、平等和尊重,女性不仅有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也有自我实现的要求,也有对时代理想的回应。由此可见,《致橡树》是女性意识的生动再现。诗人态度鲜明地站在女性立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反叛传统的女性形象,并以女性的独立身份传达出自己的爱情理想,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和人格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