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傲骨红梅演讲稿(大全6篇)

时间:2023-09-10 14:45:56 作者:文轩 演讲稿 最新傲骨红梅演讲稿(大全6篇)

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演讲稿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演讲稿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傲骨红梅演讲稿篇一

凭一腔热忱创业

---王飞同志事迹材料

2016年习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社会主义是靠工人阶级的拼搏精神,实现一个又一个的伟大目标,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在他的讲话中“实干兴邦”是一个始终不变的主题。习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又提出“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句直白见底的响亮号召。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身边“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优秀共产党员同志。

他叫王飞,今年34岁,2007年分配到神东设备维修中心从事焊接工作,如今他已经是焊接高级技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真正的焊接大师。

个人成长经历

提及王飞我先给大家讲一下他小时候的事迹。(ppt配一张以前的照片,)在和他聊天中,他说童年除了帮父母干活以几乎没有玩耍的时间。由于家庭条件差,父母从早到晚在地里干活,家里的一切就交给他。夏天放学了帮父母放羊、割草喂驴,冬天捡柴、拾粪,他只能利用空闲时间看书学习,从小就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ppt配学校修车图片

讲述学校所学汽修专业的选择、市场调查(ppt时现场提问多少人在选择专业时做过市场调查),转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最后入企工作却成为一名焊工的经历。

-1ppt配奖状照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中;2009年神东煤炭集团首届焊工技术大赛获得了第三名;2011年至2017年四次获得维修中心焊接技术比武第一名,2015年神东煤炭第四届技能大赛焊工组第一名,由此开启了他的焊接大师之路。

爱岗敬业,钻研创新诠释工匠精神

ppt配照片

讲述榆家梁矿支架顶梁焊接抢修故事

2013年11月榆家梁矿52煤综采面液压支架顶梁断裂,更换支架会造成停产2天以上,且更换难度较大,会严重影响矿上生产。部门接到紧急任务后通知正在修护理假的王飞下井。他在接到生产经理电话后从横山老家开车赶到车间准备焊接所需设备及材料。经过对断裂部位的简单分析和判断,他决定选用适合焊接q690的高强钢焊丝er70s-6。这种焊丝是用与焊接抗拉强度在800-900mpa的高强度钢材,焊前需要经过200度以上的预热,焊后进行保温处理。当他来到工作面后发现井下根本不具备施工条件,没有加热设备更没有保温条件,且两架支架间没有任何支护,顶板“嘎嘎”直响,煤尘煤渣扑簌簌直往下落,但是王飞同志没有退缩。他果断决定采用氧气加温预热,用自己的手去感觉加热的温度。就这样他在狭小的空间里一连加热一边焊接,连续奋战14小时,终于完成了顶梁修复焊接任务。

ppt配焊接迈步板车照片

讲述活鸡免焊接迈步板车推拉接头焊接故事。

2016年,在活井试用的首套迈步式平板车推拉接头出现断裂,数条

-3的焊接,如:平焊、立焊、横焊、等。他带的徒弟很多,他根据每个人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同还进行不同的讲授,让大家真正的学会而且利用焊接知识,他告诉大家“本事学会就是自己的,等你想要的时候再去学以及晚了”。他的徒弟中,在车间举行的焊工比武中成绩优异,有的通过选拔考试由临时工转为神东公司正式员工。今年他的徒弟李芳,被选为维修中心岗位女明星,多人从中级工成长为高级工,为部门人才培养做出重大贡献。

辛勤付出,嘉克国际大赛再创佳绩

(ppt配参赛图片,讲述北京嘉克杯参赛故事)

2016年6月份代表神华集团公司参加北京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中获得mag焊个人单项第十六名好成绩。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而且更加努力刻苦,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在过去的10年中,他从一个对电焊一无所知的少年,一步步成长为神东最年轻的焊工高级技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正如他常说的(视频讲话)事业无止境,追求亦无止境,他默默无闻,却用满怀激情的干事创业热忱生动书写人生华美篇章!

傲骨红梅演讲稿篇二

前面的大理石上的红梅公园是1983年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厥文应邀提写的。

眼前这片湖名为映梅湖,俗话说有水必有桥。映入我们眼帘的这座现代化的桥梁,名为一星桥。站在桥上,我们能欣赏到红梅八景中的:翠微秋霞,林园钟声,青峦倒影以及曲池风荷。

清代著名史学家,诗人赵翼曾有诗曰:“出郭寻春羽客家,红梅一树灿如霞;樵阳未即游先去,先向瑶台扫落花。”这首诗中的羽客指的是道士,而瑶台指的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红梅阁。红梅阁是重要的道教建筑。相传道教全真道南宗祖师紫阳真人张伯端曾在此聚徒修炼,著有《悟真篇》一卷行世。据《常州府志》记载,红梅阁始建于唐昭宗年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屡经毁建,宋代这里曾作贡士试院,后改为道院,现在的红梅阁是清光绪二十六年重建,为一座五间开间,两间进深,高达17米的楼阁,建在2米多高的土台上,整个建筑古朴厚重,豪放雄伟为一般楼阁所少见,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阁楼对面的这根石柱,名为冰梅石。据说此柱石花能随季节更替而变化,按科学的说法,是石柱长期经历日晒雨淋风蚀之后而引起的化学反应所形成的变化罢了。

我们眼前的这座牌坊叫嘉贤坊,是为了纪念常州古城奠基人季札所修,坊高8米,宽11米,楹联上写有“延陵世泽,让国家风”表现了常州人民对季札的崇敬和怀念。

吴风遗韵景点,向我们展示的是设计师们从常州几百座坊中精心挑选出了与崇文读书密切相关的八座坊。历史最长的是双桂坊,在北宋(967),宋维、宋绛兄弟二人,同登进士第。常州官府改其居住地名为“来贤坊”以纪其事。无独有偶,宋景佑元年(1034),又是在此居住的丁宗臣、丁宝臣兄弟二人同科高中进士,官府将“来贤坊”更名“双桂坊”,取双双折桂之意;一个是早科坊,是为纪念南宋宝佑年间霍世超18岁便荣登进士第而建造。其他还有状元坊 椿桂坊 进贤坊等等。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塔影山房,是原太平寺的一部分。北宋大学士苏东坡古时11次来常州,与当时太平寺方丈钦禅长老结成莫逆之交。然而,当苏东坡流放海南后,钦禅长老怕有牵连,于是将苏东坡在寺内墙壁上题的诗词书画全部铲除;苏东坡流放归来感觉到世态炎凉于是在钦禅长老的画像上题诗一首:“一夕灵光出太虚,化身成佛人腾去;秋莲宝华不用火,凡是悟空点点除。”在诗中苏东坡暗骂了钦禅长老“死秃”两个字。在塔影山房的旁边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石坊叫做知音坊,给我们讲述的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座落于公园南部的这座文笔塔是一座具有神奇传说色彩的古塔。该塔建于南齐建元年间,原为太平讲寺塔,因巍冠郡中,形似文笔,又称文笔塔,被常州文人视为笔魂。迄今己有1500余年历史,相传每当塔顶有祥光腾现,常州地区必有文人中状元。文笔塔屡经沧桑,几毁几建。尚存的文笔塔身为晚清建筑,仅莲瓣状古塔基座为南齐遗物。宋代诗人杨万里有“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阳惟照一塔孤”的诗句。这也是文笔夕照的由来。

在文笔塔东面,与之交相辉映的就是文笔楼。相传是常州文人墨客雅聚和吟诗作画的场所。在改建前,楼前写有清代著名文人龚自珍赞美常州的诗句:“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如今的文笔楼为我国唯一的一座梳篦博物馆。他系统的向我们展示 了木梳和篦箕的28道和72道半工序。常州的梳篦从晋朝起就是宫廷御用的珍品,素有“宫梳名篦”之誉!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 公园的南广场上有“萧齐遗胜”四个大字,为金山石刻浮雕,因为,此地前身是太平寺遗址。1992年在此兴建状元楼时,曾挖出由唐荆川撰写下的一块石碑,上面写有:“惟塔则萧齐旧物也。”意思是只有这塔是齐代那时留下的,说明此塔年代久远。这“萧齐遗胜”四字所指便是公园内的文笔塔。

漫步公园中,不知您是否有“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感觉。改造后的红梅公园式我们常州的绿肺。 到此我的讲解就结束了,谢谢!

傲骨红梅演讲稿篇三

大家晚上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大学生活,很高兴今天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站在这里,来表达我内心对大学的那份感情,对学生会的那份憧憬。

大学,一个丰富多采彩的世界。酸甜苦辣都是大学的经纬点。

有人说大学生活绚丽多彩的,也有人说大学生活是无聊空洞、浪费青春的。也许,后者更多一些。是的,其实,他们说的都是正确的,因为真实经历,他们才会那么说,这两者是不矛盾的。这是因为在大学里,有的人确实过得很充实、很开心,深深留恋这块他们认为是一辈子都无法重复的净土。也有的人,从一踏进校园就很失望,觉得一切都跟自己想像的不一样。从此浑浑噩噩混日子,最终醒悟的时候才猛然发觉,仿佛一夜之间,大学已经过去,随之逝去的还有自己宝贵的青春。记住,只有后悔大学混了几年的人,而不会有后悔上了大学的人。即使是那些在校时贬得他的母校犹如人间地狱的人,多年以后,回忆起大学时光,也往往会感慨万分,甚至泪流满面。不管你未来大学过得如何,至少你要时刻提醒自己:人生只有一个大学阶段。

当我独自一人静静待着的时候,我都会陷入深深的沉思:难道就要这样昏昏噩噩地度过四年的大学时光吗?难道青春就是这样碌碌无为、没有光彩吗?不,不,不是这样的,大学的生活应该不单要学习,还应该有更丰富多彩的内容。于是我重新规划了我的大学生活。具体到了每一天,并且每天都要落实。还积极的参加了一些课外活动。

如今这个学期快接近尾声了,在这几个月里有酸也有甜,也有苦,也有乐。虽然每天有点累,有点忙,但我觉得过的很充实。

我想大学生活未必是灿烂的,因为我们要经历寻求、寻找,完善的成长;大学生活未必是富有的,因为我们要走出校园,面对社会,各种压力的挑战;但,大学是美好的,它让我们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完善了自我;大学生活是精彩的,是富有意义的阶段,是成就梦想、展示自我的平台,是人生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希冀拥有天使的双翼,我渴求归期梦想的芳园,我甘愿尝试披荆斩棘的历程。我的心愿就是让理想漫过青春,让幸福滋养生命。也许,我有机会牵系昨日的往事之手;有能力珍惜今朝的红尘之烟;有理想勾勒未来的幸福之州,那么飞奔的时间老人会在灿烂的日子里赐予成长的诗篇!

美好的年华,没有理由不走下去,没有理由不敢走进未来。最后,希望我的大学,有一个美好的开场,动人的过程,完美的谢幕!

傲骨红梅演讲稿篇四

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它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我赞美红梅花,是因为她的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挺立的精神。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描写红梅花的段落30字,希望大家喜欢。

2) 在百花凋谢之季,唯有红梅花在努力地萌芽长大。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雪地中。只见红梅花在怒放,开得那么艳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在寒冷的冬天里加了丝丝暖意。

4) 红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难道,这不正是我们的清洁工人么?她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她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工作着。我要学习红梅花傲霜斗雪的精神,做一个有红梅花品质的人。

5) 红梅花是在冬天里开放的,也是一年中第一个开放的花。红梅花有多种颜色,有浅绿色深粉色白色……红梅花的叶子是纯嫩绿色的,边缘有细锯齿。红梅花的干是褐紫色,干上有许多条纹路。红梅花的干饱含着一种沧桑有力感,从远处看好像是一条长龙。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分外夺目,好似一个又大又甜的水蜜桃,馋得我直流口水,真想咬上一大口。每一节枝干上都开放着一至两朵红梅花,盛开的红梅花非常美丽,花瓣有五片,叠叠层层的错落有致的组成一朵红梅。当它开放时,就像是小孩们灿烂的笑脸一样。红梅花的花蕊是黄色的,更加衬衫出红梅花美丽。

6) 红梅花是我们中国有名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它却不一样。他的花开在冬天,愈是寒冷,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他不管经历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就连欧美的友人也开始接受红梅花精神,盛赞红梅花的香气是冬天的甜蜜。

7) 在百花凋谢之时,难有红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每次到乡下拜年,走过那纵横交错的乡间小路,总有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使人心旷神怡,我一路随着香味去寻找芳香的“源头”,终于在一户人家前找到那可爱无比的花儿,走近一瞧,啊,原来红梅花呀,真是“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啊!

8) 红梅花美确把美留给了大地,红梅花香,却又谁知道红梅花香自苦寒来。美花俏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一莫余红换来春满天地!

10) 红梅花乃是岁寒三友中的领头羊,它生性坚毅不服输。在风雪之中,远处一点点鲜红,正顶着狂怒的寒风,慢慢开放,是红梅花,是红梅花;红梅花不像其它的娇艳花朵,它在风雪中才是吐芳展艳的佳时,这不正像我国人民的性格吗?在外国疯狂地瓜分我们的土地时,我们像梅一样坚毅,像红梅花一样在拼搏,取得的胜利像红梅花的开放那么盛美,那么充满了甜。

12) 红梅花是花中最坚强的,在所有鲜花凋谢的时候,腊红梅花却坚强不畏寒冬的开放在树杆上,腊红梅花是永存的,它在寒冷的冬天时开放花朵,在其它季节开放出郁郁葱葱的树叶,这也是腊红梅花的身影,腊红梅花坚强的精神令我敬佩。

13) 我喜欢腊红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瑞雪纷飞,众芳摇落,而腊红梅花却傲霜斗雪,以它特有的色香韵独立于人间。

14) 我喜爱红梅花。打小时候起,爸爸妈妈就给我讲过许多关于腊梅傲霜斗雪的故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最喜爱读的一首诗。“闻道红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红梅花一放翁”,在爸爸摇头晃脑的吟诵中,小小的我也品味出红梅花的高雅与芬芳。在今年一场接一场的雪飘之中,我更是亲眼目睹了红梅花的傲骨与风采。

15) 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它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我赞美红梅花,是因为她的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挺立的精神。

傲骨红梅演讲稿篇五

大家好!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享有“文笔胜地,江南名园”之称的红梅公园,她位于城市中心区。

前面的大理石上的红梅公园是1983年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厥文应邀提写的。

眼前这片湖名为映梅湖,俗话说有水必有桥。映入我们眼帘的这座现代化的桥梁,名为一星桥。站在桥上,我们能欣赏到红梅八景中的:翠微秋霞,林园钟声,青峦倒影以及曲池风荷。

清代著名史学家,诗人赵翼曾有诗曰:“出郭寻春羽客家,红梅一树灿如霞;樵阳未即游先去,先向瑶台扫落花。”这首诗中的羽客指的是道士,而瑶台指的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红梅阁。红梅阁是重要的道教建筑。相传道教全真道南宗祖师紫阳真人张伯端曾在此聚徒修炼,著有《悟真篇》一卷行世。据《常州府志》记载,红梅阁始建于唐昭宗年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屡经毁建,宋代这里曾作贡士试院,后改为道院,现在的红梅阁是清光绪二十六年重建,为一座五间开间,两间进深,高达17米的楼阁,建在2米多高的土台上,整个建筑古朴厚重,豪放雄伟为一般楼阁所少见,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阁楼对面的这根石柱,名为冰梅石。据说此柱石花能随季节更替而变化,按科学的说法,是石柱长期经历日晒雨淋风蚀之后而引起的化学反应所形成的变化罢了。

我们眼前的这座牌坊叫嘉贤坊,是为了纪念常州古城奠基人季札所修,坊高8米,宽11米,楹联上写有“延陵世泽,让国家风”表现了常州人民对季札的崇敬和怀念。

吴风遗韵景点,向我们展示的是设计师们从常州几百座坊中精心挑选出了与崇文读书密切相关的八座坊。历史最长的是双桂坊,在北宋(967),宋维、宋绛兄弟二人,同登进士第。常州官府改其居住地名为“来贤坊”以纪其事。无独有偶,宋景佑元年(1034),又是在此居住的丁宗臣、丁宝臣兄弟二人同科高中进士,官府将“来贤坊”更名“双桂坊”,取双双折桂之意;一个是早科坊,是为纪念南宋宝佑年间霍世超18岁便荣登进士第而建造。其他还有状元坊 椿桂坊 进贤坊等等。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塔影山房,是原太平寺的一部分。北宋大学士苏东坡古时11次来常州,与当时太平寺方丈钦禅长老结成莫逆之交。然而,当苏东坡流放海南后,钦禅长老怕有牵连,于是将苏东坡在寺内墙壁上题的诗词书画全部铲除;苏东坡流放归来感觉到世态炎凉于是在钦禅长老的画像上题诗一首:“一夕灵光出太虚,化身成佛人腾去;秋莲宝华不用火,凡是悟空点点除。”在诗中苏东坡暗骂了钦禅长老“死秃”两个字。在塔影山房的旁边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石坊叫做知音坊,给我们讲述的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座落于公园南部的这座文笔塔是一座具有神奇传说色彩的古塔。该塔建于南齐建元年间,原为太平讲寺塔,因巍冠郡中,形似文笔,又称文笔塔,被常州文人视为笔魂。迄今己有1500余年历史,相传每当塔顶有祥光腾现,常州地区必有文人中状元。文笔塔屡经沧桑,几毁几建。尚存的文笔塔身为晚清建筑,仅莲瓣状古塔基座为南齐遗物。宋代诗人杨万里有“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阳惟照一塔孤”的诗句。这也是文笔夕照的由来。

在文笔塔东面,与之交相辉映的就是文笔楼。相传是常州文人墨客雅聚和吟诗作画的场所。在改建前,楼前写有清代著名文人龚自珍赞美常州的诗句:“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如今的文笔楼为我国唯一的一座梳篦博物馆。他系统的向我们展示 了木梳和篦箕的28道和72道半工序。常州的梳篦从晋朝起就是宫廷御用的珍品,素有“宫梳名篦”之誉!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 公园的南广场上有“萧齐遗胜”四个大字,为金山石刻浮雕,因为,此地前身是太平寺遗址。1992年在此兴建状元楼时,曾挖出由唐荆川撰写下的一块石碑,上面写有:“惟塔则萧齐旧物也。”意思是只有这塔是齐代那时留下的,说明此塔年代久远。这“萧齐遗胜”四字所指便是公园内的文笔塔。

漫步公园中,不知您是否有“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感觉。改造后的红梅公园式我们常州的绿肺。 到此我的讲解就结束了,谢谢!

傲骨红梅演讲稿篇六

那是个雪花纷飞的下午,刺骨的冬风一阵又一阵的拍打着我的脸颊,好似在嘲笑无能的我,而我也只能拿着那张可以沦为别人笑柄的卷子,站在家门口,任由它肆虐。

正当我鼓起勇气想走进家门时,爸爸仿佛听到我那孤独无助的哭泣声,急忙跑出来,问我怎么了?我支支吾吾半天也不敢说出原委,但眼尖的爸爸看见我那藏着掖着的卷子,便知晓了七八分。他拉着我冰冷的小手说:“孩子,跟我来。”我慢慢地跟上爸爸的步伐,但却不敢与爸爸那温暖的目光相对,只是低着头看着这充满讽刺的大地。

不知走了多久,只感到我逐渐被温暖包围,但我还是无法面对父亲。“孩子你看这是什么?”爸爸打破了这份沉默。我渐渐抬起头,眼前不再是白茫茫的一片,前方那雪地梅花正含苞着。

不知是上天眷顾还是怎的,那片梅花逐渐开放,散发出迷人的光芒,我仿佛被这光芒所包围,一刹那,她们好像不再是人间物,更像是这天地间的精灵,开放在天地之间,那份圣洁,即便是皑皑白雪,也无法影响一分,她们带着的那份骄傲,无论是什么也无法将之消灭。一瞬间,我看到的不仅有那傲骨,还有那即便产于天地之间,也敢于天争,与地斗的魂,真是此花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

但更吸引我的却是那一株较为瘦小的花,她将自己绽放于这天地间,向世人证明自己,但由于先天的不足,她没有绽放,但她并没有被这白雪嘲讽所吓退,相反她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她开了,是那么美,那别样的美,不仅开在我眼前,更开在我的心里!

就在那花开的一瞬间,我看到了她的坚强与坚韧不拔,而此刻我是否也应去学习这种精神呢?只有一次次的失败才能积累出一次成功,不是吗?此时,一阵清风徐来,带走了那份烦恼,带来了那抹清香。

那个下午我领略了遇见的魅力,明白了遇见的神奇,同时也告诉我:在人生的大道上,路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