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精选22篇)

时间:2023-11-25 14:49:52 作者:薇儿 毕业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精选22篇)

范文范本是文学创作的参考和借鉴,它可以启发我们在创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和不断提高自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范本包括了不同文体和题材,涵盖了各个领域和层次。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范本,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水平。同时也要注意,范文范本只是一个参考,我们在写作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创作和改编,使文章更贴合自己的思路和风格。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应用这些范文范本,并不断追求写作的进步和提高。

论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有幸得到各类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使得“精英教育”逐渐转化为“大众教育”,随之出现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良莠不齐等现象,给高职教学带来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职数学现状的分析,提出具体的高职数学改革方案,并且对改革具体措施提出几点要求,同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一、高职数学现状分析。

1.高职学生数学学习现状。

(1)学生本身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经过全国统一高考选拔后,中学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绝大部分被录入国家普通本科专业中继续深造,进入高职高专的学生多为高考中考分较低的毕业生,甚至还有少部分为高中未毕业或初中毕业生,其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数学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普遍较弱,在中学数学中反复学习的失败,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和负面的情感体验,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2)高职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缺少对高职学生学习的吸引力。传统的高等数学重视数学的推理和演绎、定理的严格论证,这对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高职类数学有别于“学科类”教育,其是以应用为主,强调的是职业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2.高职教师教学现状。

(1)高职教师责任感、使命感均有所下降。随着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将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就业前的培训上,公共课的课时大大减少,其中包括了各类数学课,有的专业甚至撤销了数学课的开设,由此给师生造成了数学不再重要、可学可不学的错觉,数学老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无形中因受到打击而下降,从而也自然影响了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2)“纯理论”、“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恐惧。这种教育模式,对数学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来讲,无疑更加剧了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学生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由于被动式的接受根本就失去了自己对数学的认识,教师只能通过为数不多的作业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不能做到及时为学生解惑,教学效果不佳。

3.我院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情况。

通过对兄弟院校的调研,课程组老师的反复研讨,我院高职课程改革分为四个阶段:模块压缩型、模块组合型、模块案例一体化和专业基础综合型。我们认为,级、级属于第一阶段,级、级属于第二阶段,级开始属于第三阶段。经过这几个阶段的发展,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数学课程在我院各专业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因此,从2009级开始,我们把全院高职数学课程按工程类专业和经管类专业分为《工科数学》和《经济数学》两门课程。8月,编写并出版了辅助教材《高等数学练习册》;4月,《工科数学》作为院级精品课程开始立项建设;208月,编写并出版了教材《工科数学》(上、下册);5月,举办了首届学院数学建模竞赛。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2010级教学大纲比以往的教学大纲,从理念、内容、格式上都有较大的改进。

1.高职数学教育思想的转变。

按照教育部提出的高职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学校提出的“厚基础、精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我们认为,高职数学教育与普通高校的数学教育应该有很大的区别,不需过多强调数学理论,而应将其定位为数学基础学习,强调数学知识在专业课中的各类应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开放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领悟能力。

本课程的特点是思维性强,与相关基础课及专业课联系较多,教学中应注重由案例启发引入相关知识,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突出并帮助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思想本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避免学生生搬硬套。要注重各教学环节的有机联系,采用启发、讲解、演示、实验、练习、讨论、答疑、小组学习等方式,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算能力。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学习数学与学习专业课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是获取进一步学习机会的关键。同时通过数学应用环节,有效地解决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难以调动的状况。

2.按照专业特点,整合数学教学内容。

职业岗位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要求的多样性,要使学生成为高技能人才,就要重新科学地审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对数学知识应用的理解,构建模块化教学模式,既体现高职院校数学课程工具的特点,又注重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身边”。为此数学教师在正式备课前,应多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了解,确定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再将知识点模块化,这样,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不同模块的数学内容,使得数学课的专业目的性大大增强,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模块的设置中,我们针对专业需求选取教学内容,把数学知识与工程应用的有关内容有机结合,缩小数学与专业的距离,模块、案例均从专业中提炼,做到“从专业中来,到专业中去”;强调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突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应用背景,着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学不能用”的现象的发生;选取内容精练、准确、实用,尽量做到科学性、应用性以及趣味性完美的.统一。

我院的《工科数学》教学内容分为三级模块,一级模块分为通用模块和专用模块两部分,一级模块下又有二级模块,再按知识点分为若干三级模块。目前,课程内容分两学期讲授,每学期72学时。

3.寻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化繁为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2)“三讲一练”,即按照数学教学规律,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3)采取“四动循环”的教学模式,即专业案例驱动、数学思想带动、讲练实验生动、建模应用活动,建模应用又形成新的专业案例,周而复始。

(4)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从依靠教师的“教会”转变为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己“学会”,最后成为“会学”的成功者,从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均有较大的提高。

(5)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贯穿高职数学的教学中。数学建模进行数学教育的思想方法是:从若干实际问题出发――发现其中的规律――提出猜想――进行证明或论证。

(6)增加学生数学实验。数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去认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它强调以学生动手为主的数学学习方式。

(7)给学生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改变以往仅布置数学课本习题的做法,增加学生对数学思想或概念的理解论述,通过数学建模中的题型,考验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等,通过不同形式的作业,考验学生不同方面的数学素养,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4.围绕课程评价标准,大胆整合数学课程。

课程评价标准是针对职业院校不同专业而建立的,其效用等同于具体的教学大纲,但是又比教学大纲更具有灵活性。由于作为基础课的高等数学教学大纲只有一个,但是课程评价标准是因专业而设置,而且一经建立,势必促使教师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对数学课程进行大规模整合。因为一方面各个专业对数学基础要求不一样,另一方面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不可能在基础课程上花太多的课时。而为了达标,必须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数理统计等模块进行整合,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的专业需求,而且确定的课程评价标准也限定了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重点。此外,还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所布置的作业同样应有所针对性,以满足不同的专业需求。

我院“工科数学”目前使用自编教材《工科数学》(上、下册),本书是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编写的,反映了当前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数学课程设置的教学理念。全书采用案例驱动方式,突出数学思想传授,淡化理论推导,增加数学实验,注重实际应用,面向专业需求。教材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5.全面改革考试评价方式。

高职院校的考试不是选拔人才,而是为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限时完成的规范化试卷不可能全面评价出这种质量,因此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职教育的考核方式应灵活多样,考试可采用笔试、小论文、数学实验、课堂提问、作业等方式综合评定。

我院的考核由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其中过程性考核(占30%)以平时学习情况为主,包括平时作业、随堂测试、上课出勤率等;期末考试(占70%)采取闭卷统考的方式,以考核学生基本概念、基本计算能力为主。以后逐步增加过程性考核比例,把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能力纳入考试内容。

6.优化高职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的问题”,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一要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支教学理念新、责任心强、充满爱心的教师队伍;二要优化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结构,不仅要熟悉专业教学目标,还要了解其他专业课程内容,更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只有发展的教师才有发展的学生,作为数学教师,教育思想、理念都要与时俱进,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将创新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

我院采用的学生评教、进行问卷调查和开座谈会的方法,既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规定教师之间必须相互听课,取长补短。

三、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1.以课程资源建设为契机,抓紧案例库的建设。

加强专业针对性,服务专业,与专业课程教师密切合作,加强专业知识的渗透。以课程考核改革为动力,逐步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增加能力考核部分,逐步加大过程性考核成绩比例。

2.以教学改革为龙头,逐步增大数学实验课的比例。

通过案例教学和数学实验,将理论学习与知识应用相结合,强化培养学生既会动脑更会动手的能力。与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相衔接,落实因材施教于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大量地借助数表、图形、动画等巧妙地将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直观的形式表达,用实例和示例加深对概念、方法的理解。

3.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本,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一方面聘请专业教师讲课,另一方面加强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的进修,逐步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不断加深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以及提高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要成功地实施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改革,做好数学与高职各专业紧密结合,达到高职教育的教学目的,对我们高职数学老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数学教师不仅要提高数学素养,有良好的教学态度和人格魅力,而且需要数学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熟悉各专业学科的基本结构,制订不同专业所需的数学教学模块,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尽量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同时还需要数学教师能够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熟练使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只有做到了这些,高职数学的教学质量才有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广全.关于高职院校数学课程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31.

[3]殷堰工.试谈信息化进程中的数学教师专业素养[j].江苏教育,2009,(9):8-11.

[4]王喜斌.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6,(3).

[6]徐洁,程娟.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450.

论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论文

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学科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成为目前比较热门的学科,艺术设计专业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如今艺术设计专业是非常受人们欢迎的专业,但它仍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育理论、方向和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模式也不够完善。所以,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使其专业特色能够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现状。

我国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比较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精神上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对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层次也越来越高,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体系,一些高等院校拥有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较高的学科建设水平,培养出了大量的设计人才。虽然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院校参考国外的艺术设计教育设置教学内容,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教学内容比较老套,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一些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方式和观念比较陈旧,没有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导致一些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一些院校的教师是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他们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也比较陈旧。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模式陈旧直接导致院校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一些新开设专业的培养目标流于形式,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毕业生的竞争力不强。高等院校必须调整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模式,同时根据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这样才能提升艺术设计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课题的选择。

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是课题,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内容决定整个教学过程能否成功,同时它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课题的选择上,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练习,另一种是项目,教师要在备课时决定具体课题。教师选择的课题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难易程度也要在教学大纲范围之内。课题评价标准要明确,要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实践。此外,课题评价标准要符合实际情况、科学可行且具有创新性。艺术设计教育的课题设计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设计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并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还要关注社会生活,能够发现生活细节的变化,带领学生寻找新灵感和新事物,使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得到提高。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若想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设计好课堂练习内容。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课堂练习内容,课堂练习内容要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重视学生审美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掌握好评价和对比的尺度,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制订不同的练习计划,使课堂练习能够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明确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让学生能够扬长避短,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建立创新型课程体系。

教育改革的基础就是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合理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设置。我国一些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内容设置借鉴国外的经验,没有意识到中西方艺术文化的差异,导致其艺术设计教育并不符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所以,高等院校必须调整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确定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明确办学理念和目标,再根据办学理念和目标形成的知识结构建立课程体系,创造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高等院校艺术设计课程要具有适应性,并将学习范围扩大到校外,使学生能够面向社会发展自身,成为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结语艺术设计教育决定了我国艺术设计行业未来的发展,而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改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体制,才能培养出满足现代化社会需求、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设计人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振中,胡晓芳.新教改形势下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特色化发展方向的探索.美与时代(上),(6).

[2]李银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关于我院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1(1).

如何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论文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的建构没有把重心放在创作思潮上,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的建构以作家或流派为依据,从能够创作作品的作家出发,来对作者的写作风格、作品文本进行研究。虽然也有一些研究者指出要以作品的文本为基础,但是他们没有摆脱“作家”的束缚。在重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的过程中,我们要将文本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对象来进行研究,勇于抛弃文学团体、流派以及作家本身的影响,打破作家在文学研究中对文本的奴役,努力地反思和清理传统文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些诟病。此外,在文本得到解放之后,文本获得了一个相对独立但又不孤立的地位,它不会单纯地依附作者,同时又与作者保持相互的联系,他们是一种相互独立却又不能割舍的有机结合关系,思潮的重构就是要向着让文本自主呈现自身意义的方向前进。

2.对文学思潮进行大致分类,并对每一类展开历史性的论述。

每一种思潮都有自己的历史逻辑,是一种历史性的流变。在传统的文学思潮史的研究着作中,常常是以时间为线索展开研究的,这样的研究线索使文学“思潮”横向看条理清晰,纵向看脉络明确。但是这种研究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利用时间为线索容易受到社会史的规训,在文学研究中,研究者对时间的概念经常被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所约束,与社会历史事件很难割舍,最终的结果将是文学作品被纳入社会变迁之中,并且受到社会事件的规训,使“文学思潮史”变为某种社会思潮史。为了避免以上所述问题的发生,我们在进行文学研究时,必须破除这种以时间为线索的研究方法,对文学思潮进行分类,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分类是文学思潮本身的分类。运用这种分类,使文本的整体结构专题化,有利于使属于某个专题的文学思潮,按照自身的内在逻辑走向清晰地论述,避免了社会思想的大量入侵。

我们在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第二条途径中提到要对文学思潮进行大致分类,并对每一类展开历史性的论述。我们将文学思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社会/革命文学思潮”、“人性/启蒙文学思潮”、“审美/感性文学思潮”,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中,要兼顾这三种思潮,形成一种相互补充的发展态势、一种相互呼应的叙述张力。此外,要对思潮史的总体架构进行去时间化,需要采取一种“互见性”的总体叙述模式,为思潮史重构提供一种新的整体化模式。同时,去时间化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时间概念,它只是总体上的,而在具体的文学思潮叙述中,依然要强调和突出时间意识。使文本自身按照线性时间自主地呈现思潮流变,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结语。

21世纪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发展既是一个挑战期,也是一个机遇期。它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制度统治之后,思想负载非常沉重的同时,又受到了来自西方思想的影响,让人难以适从。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要充分地发挥文学创作思潮的主体作用,无论是何种问题,只要是在共时性上创作思潮一致,我们就应该把它归结为同一种思潮。同时,我们要将打破问题限制看作是一种思潮的流变,只有勇于摆脱问题的束缚,才能回归到文学思潮史的本位。我们要回归文本,从创作者的角度来探索文学思潮的倾向,尊重文本所包含的内在逻辑,不对作品进行过度的品评。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就是要充分地体现出文学文本自身内在的流变。

中国现当代文学对电视剧的影响分析论文

摘要:传统茶文化包含茶经、茶说等与茶有关的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影响着我国文学脉络和流派的发展及文学内容的中心思想。本文基于历史观、文化审美观视角下,阐述了传统茶文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资源思潮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现当代;文学思潮;茶文化;

1、传统茶文化探究。

1.1春秋“茶说”

经考证,春秋时期茶已经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十分普遍。《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就有晏婴对茶的记载,当时的喝茶被叫做“品茗”.除《春秋》外,春秋时期的着作《御览》、《周礼·天官·家宰第一》、《洛阳伽蓝记》等文献都已有茶的记载。茶不仅在帝王之家,就连平民百姓,也有饮茶的习惯。可以说,春秋战国政治混乱、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的社会环境,促进了茶的兴起和发展。春秋时期,儒释道三家独大,各学各派的发展,培养了文人墨客饮茶的习惯,而就在这个时候,茶说开始盛行。与茶有关的诗句、文献也层出不穷,饮茶被视为高雅的代名词。“竹林七贤”中,谁人不爱在青山碧水怀抱中喝茶?春秋茶业的发展,为今后茶文化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唐宋《茶经》。

茶到了隋唐时期,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体系脉络和纲领。唐代茶业生产已经十分发达,茶叶作为贡品经常被进口西域邦国。在唐代茶书中,最着名的便是陆羽所着的作品《茶经》。《茶经》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且最完整全面讲述茶的专着。《茶经》不仅介绍了茶文化的发展,作为一部文学专着,其文学用语用字,皆有很强的艺术性。《茶经》的出现便是茶文化影响创作者思想脉络及文学素养的最好体现。深入茶文化,才能体会到茶艺不仅是制茶工艺,还是一种和谐、美感;茶具不仅是喝茶用的器具,还是反映时代瓦窑技术的艺术品;品茶不止是解渴,还是修身养性、物我合一的哲学之道。

1.3现代茶学。

随着新学校的建立,茶文化的研究学习更加系统,与茶有关的文献也层出不穷。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便建立了茶学课程。现代茶学的学习研究抛开了以往的单纯茶叶制造技术,更加侧重其科学性,例如茶叶化学、茶叶病虫害学;更加侧重其文学性,例如茶文艺学、茶史学、茶叶文学等等。现代茶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茶文化与现代文学作品的交融。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国民大量吸收外来文化,忽视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教育学者对于年轻人“崇洋媚外”的批判声音越来越多。作为引领思想风潮的文学创作者,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学,向年轻人灌输我国历史上的精华。因此,教育部研究规定,现代茶学课堂的开设要注重茶文化的思想学习,文学作品要贴合实际民众,创作时以茶为纲,将茶道、茶艺、茶德等美好品质贯穿在文学作品中。

2、茶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文学。

2.1茶艺下的文学审美。

美学的体现和运用在现当代文学中愈发重要,而茶艺又直接影响了现代美学的构成及发展,进而间接促进了现当代文学审美的提升。茶艺下的文学审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制茶、熏茶、研磨等充满艺术性的过程,通过茶叶的起落及对茶田、新茶陈茶的观赏,可以提高美的观感。高雅的茶艺能让创作者们提高个人审美素养。我国现当代时期,是由文言文过渡到白话文、旧时代过渡到新时代的重要阶段,因此,提高文字、语句、文章的审美鉴别能力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茶艺也包含品茶的艺术,创作者往往在品茶中陶冶身心,在轻松的环境下,能够激发灵感。在品茶的过程中,能够促进社交,在与文人墨客高雅之士同坐一堂交流文学。对茶艺的交流和实践让文学创作者本身经历更多的故事,吸取社会营养,进而创造出独特的、文学审美艺术性极强的佳作。

2.2《骆驼祥子》与茶道。

《骆驼祥子》是老舍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以悲天悯人的情怀讲述了旧时代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惨命运。众所周知,除了《骆驼祥子》,老舍的话剧《茶馆》,是直接以在茶馆发生的人、事、物,来抒写时代,批判社会。可见当时老北京茶社的普及以及茶文化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如果说《茶馆》是茶文化下的社会缩影,那么《骆驼祥子》则是茶精神的内核体现。茶精神的核心是茶道,即包容性、天人合一性、以及尊人性。作者通过写祥子这一车夫的三起三落,体现了当时旧社会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批判了时代对人的摧残。在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撑起人唯一精神的那便是茶了。整部小说以第三视角,书写了茶文化下大时代与小市民,其茶道思想在文中处处体现,茶道即人道,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人性的进步。

2.3新文学中的茶精神。

新文学包括现代文学及当代文学,它是“五四运动”之后的、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现代文学体系。新文学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期,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动荡的时期,社会的政治体制、思想都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其中,除了《天演论》、《进化论》及马克思主义等影响新文学发展的外来文化,还有中国的本土思想,即茶文化下的茶精神。不同于其他为改变社会主流的外来文化,茶精神渗透在新文学中,更多的是要改变和影响当时疲惫不堪的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在民族危难之时,茶精神以其强大的影响力,让人们懂得自由、解放、寻求一种更加能够体现个人社会意义的新生活。在此期间,具备茶精神美好品质的新文化运动领导者,李大钊、胡适等人,更是与底层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用自身的思想,写出了乱世感染人心、解放人性的作品。

3、传统茶文化在当代文学思潮的运用。

3.1增强文字观感。

普及文学创作者对茶艺和茶经、茶书的学习,能够提高其自身审美素质,增强文字功底。在如今这个天马行空写作自由、人人都能够当作家的时代,文学创作者的门槛越来越低,许多基层劳动者甚至也在小说网站上试手,写起了故事。有经历的劳动者,写的文章故事丰富多彩,但因其教育的'缺乏,对词语的运用十分生硬,文字的使用也很呆板。描写事物时,无法正确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文章整篇语言太过口语化,比拟、对称的运用等都很少。我们对其创作者无法提供更深层次的教育,但能够通过普及茶文化,增强其文字运用能力,让文章看起来更加具有审美艺术性。在茶社饮茶、学习茶经的过程中,既有趣,又能潜移默化地在高雅环境中提高自己,对于增强文学作品的文字观感事半功倍。

3.2扩展文体构思。

现如今创作者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思维太过于匮乏。一是现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人们学习课本知识扎实,但阅读课外作品过少,导致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缺乏内涵。二是课业的繁重与房价车价经济压力的增大,人们出门旅行的闲情逸致少了,做事情更多的是追求功利。人的文学性思维来源无非是读万卷书或行万里路,没有经历,如何构思文章?传统茶文化因其丰富的历史性,蕴含的社会意义比别的类目文化更高。在缺乏灵感的时候,学习茶文化知识,仿佛自己穿越古今置身茶马古道;仿佛自己现在不在闹市写字楼里,而是在呦呦鹿鸣的树林。茶文化对当今时代人们超脱现实、跳跃思维至关重要。

3.3健康文学风气。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茶文化的代表词便是“健康身心、高雅”等等。现如今文学风气急功近利,许多创作者为了让自己的文学作品得到大量点击,便降低下线,文章中涉及暴力、色情的段落越来越多。上“霸道总裁文”、“黑道文”不胜枚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许多教育学者为健康文学风气,给青少年一个好的引导,便开始大力推行茶文化在创作者中的学习。其一,改变创作者急功近利的思维,才能改变如今文学风气;其二,茶文化也能带给创作者和读者新的思考。综上所述,传统茶文化在现当代起着促进社会和谐、健康文学风气的重要作用。我们对于传统文化要敬畏地学习、有效地思考,让其在现代的运用越发广泛,才能取得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化的双赢。

4、结论。

传统茶文化在当代文学思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茶文化规范写作者群体、创新问题构思,并带动着整个社会风气朝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正确运用茶文化,促进文学脉络资源思潮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价值观的进步。

参考文献。

[2]王坤,夏冰。浅析茶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j].时代教育,2017(21):187.

中国现当代文学对电视剧的影响分析论文

摘要:因文本本位意识和文本细读能力的缺失,目前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存在着与大学生文本审美能力培养相脱节的问题。作为文学教育的中心,文本审美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重视与实践。只有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文本审美的主体意识和能力素养,才能弥合现当代文学教学在实际效果与应该效果间存在的差距。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文本审美;实际效果;应该效果。

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文学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健康的心灵情感,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窘境:学生普遍缺乏对文学文本的解读能力,和文本始终无法进行审美层面的沟通与交流,文学审美心灵和情感始终无法得到开启和深化。也就是说,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在实际效果和应该效果之间出现了悖离。学生大多津津乐道于一些具体的文学史细节、常识和故事,热衷于外部文本的社会性、时代性因素,而完全忽略了对内部文本文学性的审美实践,将审美这一课程教学的主体推向幕后,降低了自身对于文学审美的吁求。学生进行文本分析时,必须首先借助于对外部文本的前理解,这种前理解固然完善了对作家和文本真相的解读,却弱化了学生独立鉴赏分析文本的审美积极性。学生在面对陌生文本时十分茫然,不知如何走进文本内部,这种对于外部文本的强烈依赖性势必损害大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提高。如何厘清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之间两极悖离症候的发生呢?下面笔者拟从思维意识与操作方法两个层面作一具体探讨。

从思维意识层面来说,忽视文学文本的中心地位,忽略文学审美心灵的启蒙。这种文本本位意识的缺失是互见的,同时依存于教学主体和客体身上。

就教师而言,果鲁伯柯夫文学教授模式与目前文学研究时尚对教师文本本位意识缺失的影响很明显。1995年果鲁伯柯夫在《文学教学法》里提出了文学教学的整个过程:起始、背景和作家简介、研究课文的方式(包括主人公分析、艺术手法分析、作品结构、文学语言等)、结束、总结、巩固知识、考查等。这种苏联文学教学模式对当时的中国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并拓展至大学文学教学范畴内。无疑,它有其合理性的存在:由外部文本进入内部文本,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契合作者的期待视野,较为全面地探讨理解文学文本的外部意义和内部意义,生成深刻的文本记忆与意义联想。作为这种步步引导预设的教学模式的受众,学生在审美体验过程中一帆风顺,不需要主动付出积极的思考与揣摩,迅速与教师达成共识,形成既定的审美感悟。不少教师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时采取的还是这种传统的果鲁伯柯夫文学教授模式,往往花费很多的力气和时间去讲述作家的生存环境及作品生成的时代精神、作品的思想意义,对于作品的精神实质和艺术特征则说得太少。这种颇具故事性的讲述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一旦受到学生的认同,教师容易把这种教学方法经典化,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套标准和范式;但是学生内心深处的审美自觉和审美感悟无法被唤醒。此外,大学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亦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搞科研,而在当下的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纯粹的文学审美批评逐渐成为一种稀有品,漫溢于人们视野的都是文化、现代性、后现代性、身体、政治寓言等等修辞。类似修辞的运用成为研究界的一种时尚,隶属于文学文本审美范畴内的主题、形式、叙事、隐喻、表现等等修辞则越来越被疏远,“这种文学研究被‘空洞化’的现象值得警惕。作为教学者与研究者身份于一体的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轻审美、重文化的思潮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当代文学教学亦陷入了空洞化的困境。

就学生而言,中学文学审美教育本来就存在一些缺失,加上现在特殊时代精神的影响,已经把大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学生对于文学审美变得越来越陌生。现有的轻审美的文学教授模式只能让大家满足于对文本外部意义的接受,文本本身的审美特征及其价值被一带而过。作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往往会把这种经验带入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所以会经常听到一些招聘学校的抱怨,如某次试讲时应聘学生讲《故乡》,都一节课了还没有进入正题,她把时间都花在对鲁迅及鲁学的介绍上了。纵横捭阖,侃侃而谈,看似知识渊博,实则背离了文学作品教学的精神实质,是一种空谈。中学与大学文学教育如此的恶性循环,所造成的审美缺失可想而知。现在不少高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复试时重点突出的就是作品的阅读量,提出的问题非常细致,甚至涉及到文本中的细节,如《秋夜》中对枣树的重复性表达的意绪、《棋王》中王一生叹气的情感意味、《古船》中隋抱朴向何处求索人类苦难的根源等等。毫无疑问,把握住了这些细节,基本上就把握住了整个文本的精神内涵。

从操作方法层面来说,文本细读能力极度缺乏。细读文本是进入文本内部世界和人物心灵的重要途径,细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主体审美水平的高低。由于在大学教学中存在着轻文本的倾向,细读作为一种审美方法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作为一种能力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大学生即使意识到了文本的重要性,但是面对陌生文本时,还是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找寻审美的切入点,在写评论时往往喜欢打擦边球,始终摸不到作品的内在精神。细读需要一定的叙事和审美批评理论知识的积累,这种积累对于文学审美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当下现当代文学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单向度的引导,引导学生直接介入文本,直抵作品的精神实质,固然痛快,实际上遏制了大学生自主思考及求索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更重视细读方法的引导,这样一来即使在教师缺席的情况下,学生也依然能够理性介入文本,做出有效地分析与解读。

那么,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该如何去努力改进,以实现现当代文学教学实际效果与应该效果之间的重合呢?为此,笔者深入南京师范大学等相关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组进行调研,结合调研单位的科学经验和规范,试着提出几点具体实际的想法,以就教于方家。

首先,改革课程体系。本人所在课程组负责人傅瑛教授针对中文系学生进入大学以前课外阅读量小、文本分析能力匮乏的现实,率先提出了建立“先导课”(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基础课”(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专题课”(专业系列选修课)的设想,其中作品选108学时、文学史108学时,并在本科生中试行,经过近8年的实践,特别是近5年来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目前已大见成效。课程体系改革注重文本阅读,一年级“先导课”强调以作品阅读为主,重在引导和分析,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结合,反复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解读分析能力的培养;二年级“基础课”和三年级“专题课”强调学生历史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文学史和文学专题的讲授中仍然突出文本审美之于现象研究的重要性,突出“基础课”、“专题课”是对文本审美的全面深化和拓展,从而构成了一个文本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机机制。这种培养机制重视文学文本的中心地位,强调文学传播、文学消费都是基于文学生产层面上的延续性现象,文学史研究、专题研究都是基于文学文本层面上的拓展性研究。应该说,这是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文学文本审美能力培养之间脱节问题的较合适的策略性选择。

其次,改进教学方法。作为高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课时毕竟有限。有很多老师反映,在目前课时设置中想完成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讲授,会显得比较仓促。通过专题课,也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但纯粹时间上的增加,并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这就促使我们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下工夫,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笔者试着提出两种文本审美方法:“四步阅读法”和细读引导法。

温儒敏在探讨如何消除读者与历史经典之间的隔膜时,曾提出一个“三步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受此启示,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文本审美方面可以四步走:直观感受———细读文本———知人论世———名理分析。第一步直观感受,引导学生直接介入文本内部,作积极思考;进而展开文本内部的细读,实现理性审美;在此基础上,知人论世,经由外部文本的引导,实现文本外部与内部理解的熔铸;从而真正完成文本审美的感性与理性经验的综合。四步阅读法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重在强调理性的二度介入:第一次文本内部的理性审美,第二次文本内外部相结合的理性审美。理性的二度介入,一方面既可以锐化学生独自面对陌生文本审美的感悟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实现学生文本审美的理性升华。

我们说,四步阅读法侧重于文本审美过程的引导,而细读法则着眼于文本审美的技巧范畴。现在也有不少人提倡文本细读,出现了陈思和、王晓明、蓝棣之、孙绍振等等一批学人的文本细读成果,但专业性的细读与课堂教学毕竟又不是一回事。如何在课堂讲授中给学生养成细读的良好习惯,是文学教育教学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考虑到教学的实际特点,还是应该侧重一下细读技巧的培养。教师应该打破“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的笼统概述,具体细致地引导学生如何介入文本,譬如主题多义性、结构、节奏、声音、作者与叙述人、悖论等等审美关键词都是介入文本的重要提示。这种关键词引导法对于缺乏相关叙事学理论基础的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反复困扰他们的就是,面对陌生文本,到底选择怎样的切入口。那么,在作品选课程的讲授上,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将文本告诉学生,而是要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告诉。

当然,方法不是一元的,我们还可以尝试其他能够提高学生文本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笔者在进行作品选课程教学时,就某些文本’譬如《阿(正传》、《百合花》、《铁木前传》等,要求学生细读后预先进行综述性研究,这种对于文本接受史的研究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文本的审美理解,同时也会增强其审美感知力。

第三,创建日常训练与综合考核模式。课堂讲授时间毕竟有限,对文本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言远远不够,我们应该努力去创建一种日常训练与综合考核的良性模式。日常训练方面,通过开设《文学评论与写作》、《文本细读训练》等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选择现当代某些细读的经典文本作为范文,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比较和创造。综合考核方面,改进考核内容和形式,祛除死记硬背的弊病,灵活出题。譬如作品选课程考核,可以采取作品鉴赏分析的形式,但并不一定都要以单篇论文来完成,亦可以几个片断、两三个细节、一两个人物的分析形式进行。文学史课程考试,可以试行开卷,文本分析的内容应该占一定比重。

我们深知,问题的提出固然重要,后期的改革与实践则是重中之重。目前现当代文学领域的一批研究者正在做着普及和实践这种理念的工作,其中有很多处在教学第一线。相信他们的努力一定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具体有效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合现当代文学教学实际效果与应该效果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果鲁伯柯夫.文学教学法[m]方拯,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2]温儒敏.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j]文艺研究,2004(3)。

中国当代文学论文选题

2.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3.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

4.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

5.《茶馆》简论。

6.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

7.金庸小说主题论。

8.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

9.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

10.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

论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论文

论文摘要: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制约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进。因此,高职大学语文课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改革。本文从教学目标定位、教材编写、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及考试方式的选择五大方面探索了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全方位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抓好三个立足点,即学生能够接受(考虑学生水平)、学生愿意接受(考虑学生兴趣)和学生应该接受(考虑市场需求)。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教学观念,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高职大学语文既不同于中学语文,又不同于本科大学语文。中学语文侧重于“工具性”的培养,本科大学语文侧重于“人文性”的培养。而高职大学语文介于两者之间,它包含了培养“工具性(即应用能力)”和“人文性(即人文素质)”的双重功能。所以,高职大学语文既不能讲成“五马分尸式”的“高四语文课”,也不能讲成“蜻蜓点水式”的“作品导读课”。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就在本质上要求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一方面要把人文性放在第一位,使语文课尽可能生动活泼,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改编教材。

当前,许多学校采用的教材为本科教材,这些教材的共同特点是:一是以古文为主,缺少现代文;二是偏重文学作品,轻视精美文;三是突出作品欣赏,忽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而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的文字水平较低,理解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强迫他们去分析寓意深远的文章,描写远离他们生活的人物,势必会造成教学相克。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教材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现有水平,要在必要和可能之间找到最佳接合点。

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我们的教材应侧重选择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经典时尚且有强烈感染力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同时,要实现人文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并重兼顾,通过渗透民族精神、公民道德、人生观、荣辱观、人格与尊严、自重自爱和自强不息等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基础上,训练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学生愿意接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领悟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

三、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为了与本科院校争夺就业市场,在强调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培训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能力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为了打造合格的人才,摆脱“高四语文课”的阴影,高职大学语文除应更进一步培养学生朗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语言应用能力外,还应加强以下内容的教学:。

1.传承作品中优秀的精神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品质。许多文学作品都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表现了华夏儿女的情怀节操、品格修养,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志趣爱好,对学生精神品格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孔子“见贤思齐”的人格品质、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道德境界、屈原“兴国存君”的爱国情感、杜甫“穷年忧黎元”的忧国忧民情怀、韩愈“为文养气”“养气致盛”的精神活动,无不表达出作者高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以及他们对社会人生的积极思考。

2.抛弃中学单篇课文讲读模式,实现融文史哲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文”,即关于作品本身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研究;“史”,即关于与作品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的研究;“哲”,即关于作品所体现的哲学理念的研究。这样讲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作品与社会、自然、作者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3.将教学内容分为精讲与泛读两部分。泛读课文作为精讲课文的补充,是布置给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是本作家的其他作品,也可以是同类作家的其他作品。这样既可以满足吃不饱同学的求知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四、从学生兴趣出发,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奇是兴趣的源头。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已很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所以,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

1.适当采用朗诵、演讲、辫论、表演、讨论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有“讽喻说”“同情说”“长恨说”“自伤说”“矛盾主题说”等多种说法,教学时可先将这些不同的说法向学生作总体介绍,然后由学生先围绕一种认同的说法去查阅资料,然后写成发言稿,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同样,这篇课文又可采用辩论式教学方式,先从学生的发言稿中提炼出两派较集中的观点,形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这样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改进教学手段。目前,大多数大学语文教师还停留在“课本、粉笔、黑板加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手段的层面上,其教学效果是有限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视听组合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和记忆率远远高于视听分别利用之和。对人脑功能的研究还表明,多种感官的交替刺激,可充分调动大脑的功能,使之处于兴奋激活的状态。因此,使用图文并茂、声情相生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光盘,可通过制造全方位的人文环境,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审美感染,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家作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实现语文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与文化素质讲座相结合,安排唐诗系列讲座、文学系列讲座等;与校园文化月活动相结合,开展辩论赛、语言艺术赛、语文知识竞赛等;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创办文学刊物等;与各文学期刊合作,开展小记者采风活动、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等。社会实践丰富了学生的阅历,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增加了他们对文学的兴趣,也真正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

4.适当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课堂教学总是有限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个缓慢的过程。所以,单纯依靠每周几节课堂教学是不可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承担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责任。

五、围绕教学目标,改革考试制度。

考试是对人的知识、智力、能力、个性和品德的全面测定。目前广泛流行的标准化试卷考核,仅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习结果,是很难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的。笔者认为,高职大学语文应围绕教学目标来设定考试目的及内容,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首先,在考试目的上,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为目标,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树立信心。其次,在考试内容上,变知识考核为主为能力考核为主,注重过程与结果评价、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不仅要全面考核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水平,还要检测其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人文素质水平。再次,在考试形式上,可采取开闭卷结合式、口笔试结合式、理论与实践结合式、论文设计与答辩结合式及无标准化答案式(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式、见解主张等),力求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如何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论文

自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摆脱政治伦理的束缚,获得相对独立、自由和自主权以后,学者们就不断地试图找到某种途径还原文学研究的本体意义,回归真正的“文学研究”,经过文学创作者和文学史家多年的不断努力,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突破,但是在当代文学运动史和社团史,特别是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方面还没有取得太多的进展。以文本为基础,以文学自身固有的内在流变为线索,冲破文学思想史重构的误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打破各种不同文体之间的界限,避免受到过多的文体史的影响。

对文体分类不可否认有它的好处,通过文体的划分,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认识和了解文学作品框架的方法,便于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主旨和思想;同时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可以根据表达需要,采取不同的文体等。然而对文学的文体划分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会对人们全面认识事物和了解文学内容造成障碍,人们总是习惯性地不是从文学的创作意图上来理解文学作品,而是去看文学问题的发展和变化。通过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有利于打破各种不同文体之间的界限,将其看成是一种思潮的流变并加以结构化,避免受到过多的文体史的影响。

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看到文学社团、文学流派对其作家创作的限定和控制,使作家只能按照其所属的文学社团和文学流派的文学理论来进行创作,所以在文学社团和文学流派中,我们很难看到感情丰富,个性张扬的作家,在文学社团和文学流派的文学理论的束缚下,作家成为了其所属文学社团和流派的符号,最终导致作家的思想复杂性和创作多元性受到了压制。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有利于消除创作思潮以外的力量对作家的影响,还原文学创作思潮在构建中的作用和力量。回归文本,回归创作,回归作家的本性,尊重作家的个性和特点,才能真正的进入纯真的“文学”思潮史。

3.有利于把握文学思潮的本质,凸显文学创作的特性。

文学终究是一种审美和感性的体验。文学的美感是一种直觉化的过程和方式,是对各种形式的动态生命力的敏感性,不是被动地感受和创作。工具性在过去建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往往会主导作家的思维,所谓的工具性,指的是在文学思潮的重构过程中,过多地关注文学的现实改造性,而忽视了文学本该有的想象和虚构的本质,从而使文学创作失去了它本质的特点和个性,远离了对动态生命性体验。在现实中,我们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拥有这种意识,更谈不上将它付诸文学创作了。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有利于避免因为过度的放大社会和文化背景对文学创作内在价值的支配作用,避免现有文学创作理论和框架对作家的影响;有利于激发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力量,还原文学多元性的本质,完善文学创作的开放性体系。

4.有利于抵抗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还原思潮史的文学本性。

在实际的文学思潮史重构的过程中,文学创作者往往会受到现有的文学理论思维和文学创作框架的束缚,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个性以及特点,使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很难完整地表达出来。文学创作者成为文学团体或文学流派单纯的符号象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有利于还原思潮史的文学本性,避免现存的文学框架和理论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利于阻止文学的各种政治史和社会史以外的文学思潮史的侵蚀。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基于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并时刻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分析文本但是又不会过多的对文本进行评价,在对文本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地发掘文学作品的内在思想和创作倾向,并尝试展现出这种倾向的内在逻辑脉络。

如何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论文

我国文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创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是人们文学研究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就目前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模式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对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进行重构,对我国文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模式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述模式的变体,必然受制于现有的文学史体例及思维模式,存在着“从外到内”、“从大到小”的叙述弊病和“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的思维定势。在对现有叙述模式进行理论反思的基础上,重构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应从四个层面进行:首先,重心应该落到创作思潮上,我们需要建构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思潮史,以具体的文本为依据(单位),而不能以作家或者流派为依据。第二,在宏观的建构上,应先对文学思潮进行合理的谱系性的层级式分类,即“社会/革命文学思潮”、“人性/启蒙文学思潮”、“审美/感性文学思潮”。然后再对每一类进行历时性的论述。第三,在叙述上,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必须同时兼顾各种思潮,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叙述张力、一种互相补充的发展态势。

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在叙述模式上,一直是先进行理论,后进行创作,该思维模式就是指,文学史家对某个时期的文学创作理论进行研究,掌握该时期文学创作的特点,在此情况下继续文学史的阐述。另外,现当代文学史还有另一个思维模式,就是先思想后形成,说的就是文学史家在文学史叙述的过程中,觉得文学创作工作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即文学形式、思想主体。因此,在现如今,现代文学史的叙述工作,该思维模式一直对现代文学史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此,当文学史家进行文学创作时,存在固定的几种思维,第一,社会背景与文学理论紧密相连,前者可决定后者;第二,文学理论、主张、创作在同一时间形成,第三,文学创造建立在文学理论的基层上,而文学创作的形式,完全取决于文学史家的'思想。进行文学创作时,文学创作者,首先对作品做全面的分析,掌握作品的主要思想、人物特征等,最后再对其中的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文学界在80年代得到人们的重视,并有“重写文学史”的历史事件,即便如此,具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却少之又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这样一个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该思维模式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的特殊性,文学作品已经转变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

1.认识到文学思潮史重构的必要性。

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进行重构,首先要使人们对文学思潮史具有一定的认识度,掌握中国文学思潮史发展中存在的特点,并对认识到文学思潮史构建的必要性。在重构的过程中,分析古代文学思潮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当代文学思潮的情况,进行重构,保证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顺利开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建立在古代文学思潮史、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基础之上,为现代文学重构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使我国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认识到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的意义,了解到文学思潮史在发展中具有长期性、整体性两大特征,为此,在文学思发展中,要将文学思潮史质量放在第一位,对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当代人积极参与到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当中。

2.进行文学思潮分类工作。

文学思潮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每一个时期的文学思潮都具有该时期的特点。在传统的文学思潮史研究中,通常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对文学思潮史进行研究,理清文学思潮的脉络。但是,该研究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时间出发进行研究,会受到历史事件的影响,将文学思潮史与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导致文学思潮史演变成为社会思潮史。在现当代文学思潮重构工作中,为了预防此类问题的出现,在文学研究上要做改变,不再采纳以时间为线索的研究方式,应对文学思潮做分类,根据文学思潮本身的特点进行划分,该分类是文学思潮本身的一种类别区分。此分类方法,可将文学作品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将文学思潮按照专题分类,分类处理后,文学思潮内在逻辑更加清晰明了,有效预防社会思潮混入到文学思潮史当中。

3.文学思潮史重构符合发展规律。

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需要符合发展规律,并兼顾着各种思潮,现代文学思潮分为三类,人性、社会以及审美,这三种文学思潮在现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兼顾文学思潮,去除时间化,避免文学思潮受到时间的制约,但是,并不可完全将时间概念所摒除,而是在文学思潮的叙述当中,对时间意识做适当的调整,使用互见性的叙述方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需要兼顾人性、社会以及审美这三类思潮,并顺应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保证其符合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意思就是在文学思潮重构过程中,要全面认识到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确保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顺应思潮史的发展规律,另外,还需要对现当代文学史重构工作的实际情况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顺应思潮史发展规律的同时,提高文学思潮重构的质量。

三、结束语。

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是促进文学思潮史发展的有效途径,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需要人们认识到文学思潮史重构的必须性,重构过程中需进行分析、顺应发展规律等,保证重构工作顺利开展。

论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当前,这门课程的教学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课时量不足、教法陈旧死板、有些高职院校使用本科教材,版本过高过深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绝不仅仅只有人文教育的功能,它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但是,纵观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部分的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其实用价值,导致现在的文学教育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内外因素的挤压下学科魅力在消弱。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逐渐呈现出“边缘化”和“世俗化”,“疏离文本”的现象尤其严重。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都倾向于以单纯的“职业能力”来定位学生的价值,因此,这些学校对于像中国现当代文学这样的理论性强、与就业关系不大的课程不够重视,削减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课时量,严重阻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发展。

(二)课程教学中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不突显。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讲授法,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即教师把握着整个课堂,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与教师的互动,参与性不够,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的去吸收。即便是现在很多院校引进了多媒体技术,教学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是仍然改变不了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授课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一)构建专题化教学模块,突出作品的深度阅读与欣赏。

不可否认,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功利性不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门课程没有应用性,事实上,对应用性人才来说,并不需要掌握过多的理论知识和文学史,而是要通过学习文学史,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品鉴能力和对问题的思辨能力。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应该适当的简化思潮论、流派论和作家论等等一些内容,应该侧重展开对作品的深度理解和欣赏。高职院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研讨,构建专题化的教学板块,淡化文学史,强调赏析作品。例如,可以构建“鲁迅作品阅读”、“沈从文作品阅读”、“张爱玲作品阅读”等等教学专题,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学的具体要求,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整合,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上,着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学生对每个不同的专题进入深入学习,这样就能够得到系统的训练,不仅学习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训练了他们对作品的感知能力,提高了其分析能力和品鉴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具备实用性的,而这种复合型人才正是社会所需要的。

(二)创新教学方法,努力践行“学导互动”模式。

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采取的是“三主式”教学方法,即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教学为主,知识传授为主。这样的教学丝毫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其教学效果显而易见,不尽人意。因此,我们需要改革创新教学手段,践行“学导互动”模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需要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安排必要的讨论环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话题讨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5~7人为一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讨论。教师要充分结合授课内容,在需要进行讨论的时候引进一个新鲜的话题,让学生积极的进行讨论,然后将讨论结果公诸于众,与众人分享本小组的讨论结果,也可以吸取其他小组的结论。例如,当教师讲述新时期以来的作家作品时,就可以安排这样一个导学环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作家,对其进行解读,教师给予一些思考题,各组员自己去探究,总结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在课堂上以演讲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创意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除了以上方法外,我们还可尝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教学法、课后上网交流,释疑解惑等等。

总之,不管采取哪一种方法,我们的目的都是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他们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论文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有的文**流,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其发展受到政治以及社会的影响。虽然现阶段我国的文学创作风格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就现阶段的文学思潮史模式来看,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亟待解决。重构文学思潮史对我国的文学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想要促使文学思潮史持续发展,相关者在构建的时候,必须尊重文学作品本身,在充分考虑时代特点的基础上,科学的把握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

1。叙述方式墨守成规。对现阶段的文学思潮史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先宏观整体(不涉及社会背景、历史事件)的叙述方式是我国文学思潮史最常采取的叙述模式;再对比今夕写作的环境、背景及原因;最后分析文学作品本身”的模式,文学思潮史被圈定在这样一个固定的框架中,很难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文学思潮史叙述模式是人们经过长时间总结、归纳出的既定模式,是前人叙述思路的模板,具备一定的先进性。然而正是这种“先进因素”的存在导致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方式仍然建立在现有的文学思潮史叙述基础上,难以有所创新和突破,继而严重的限制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拓展与发展。

2。思考方式、思维模式缺乏创新。因为编写文学思潮史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文学史家,这些“大家”们熟知某些时段的文学作品、文学创造理论,正是这些思维主导了他们的编著思想,使他们认为文学主体与文学形式是构成文学创造思想的两个因素,文学形式存在的意义就是服务于文学创造。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文学史家在编著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就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尽管20世纪文学界就已经发现了这种问题,也就解决此问题掀起了“重写文学史”的运动,然而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新的文学思潮史分析了作品的主旨、人物的形象以及文学作品的成就,然而作品的个性却被一笔带过,严重者甚至完全被忽略。

1。从作品的风格地位出发讨论。20世纪早期,学者们在研究文学思潮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将“作品作者”当成重点,研究围绕着作者的背景、环境展开,详细地罗列了这些内容之后才会延展至作品本身,开始分析作品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的文本形式,这样就形成了“作家中心”的写作模式,作品本身的特点、个性难以展现,文学思潮变成了舍本逐末的“架子工程”。基于以上,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关注点应被放在文学作品本身上,从作品本身出发,研究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社会影响力,充分的感悟作品内部蕴藏的意义、精神,尽可能保留作品原汁原味的思想内涵,而不是主观的、过度的、片面的“替作者”阐释作品的外部特征。例如,在论述《阿q正传》时,应以小说的艺术成就为始论点,将讨论的重点放在讽刺、议论以及古典与文言句式杂糅方面,再研究主人翁的性格、形象,联系到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再在最后的阶段内指出小说的内涵及作者想要唤醒民族的英雄血性。

2。从宏观角度出发分类文学思潮。传统的文学思潮史研究和著作都以时间为论述的轴线,这种论述方式的优点在于条理清晰,脉络清楚,方便人们快速的查找相对应的时间、历史、事件。然而这种以时间为轴的论述模式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弊端。因为太过于看重时间的先后顺序,因而极易导致社会史与文学思潮史相混淆,并最终使后者变为社会史的“复述”。因此,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著作人应立足于宏观角度,分类文学思潮,使得文学思潮能够形成“块状结构”,继而能够专题化。例如,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应从追求作品的美学价值以及感性价值出发,利用作品内容展示历史、时代的变迁、发展,并揭示人性的发展历程,这样才能构建出完整的、科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3。兼顾各种思潮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需要兼顾文学发展历程中的各种思潮,继而形成互补的发展生态以及呼应的叙述张力。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应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研究作品本身上,在论述具体的某个思潮的时候,要严格的遵循历史的流动发展规律,按时间顺序描述作品,自然而然的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而不是以论述社会史为方法创作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4。打破文学研究中惯用的文学史概念。虽然惯用的文学史概念与文学史的论述模式一样具备某些优势,但这种优势在现阶段已经展示出了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应以全面了解现有的文学思潮史概念体系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时代背景和作者环境,然后采用全新的文学思潮史概念体系打破原有的概念体系约束,进而更加全面展示中国文化思潮史独具特色的意义和价值。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构建离不开敢于打破现有文学史的勇气、意识,要在充分尊重作品本身,尊重时代背景、尊重客观环境的基础上,以“异文体同”思潮的概念为借鉴依据,构建专题化的文化思潮总体框架以及新的思潮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呈现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流行线索,也才能实现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目标。

参考文献: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路径研究分析论文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方向

高等医学教育以培养切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目标。在这个高级医学人才的塑造锤炼过程中,基础医学教育无疑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医学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效果h,实验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3,实验教学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在实现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质量医学人才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适应21世纪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青岛大学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互动、学科间教学互动、实验教学师一生、生一生互动”等特点的实验教学改革建设,探索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达到学生理论学习、实践能力、科学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

1.实验中心的建立。

青岛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立项建设“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通过教育部评审成立青岛大学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大楼建筑面积1.27万m2,其中设立的`学生实验室有21个120m2的标准实验室,23个辅助实验室,4个开放创新实验室。所有实验室均装备了的网络化和电子实时转播设备。中心内设教师集体办公室10个。中心的运行、管理与建设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和中心主任负责制。

2.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2.1模块化实验课程。

青岛大学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根据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理论、实验相辅相成,制定了理论与实验教学一致的教学体系见图1,将基础医学类课程分模块设置,构建了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显微结构学、病原生物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5个实验模块。各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各实验模块开设了与专业配套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保证了模块之间、学科之间的互动和协调。

2.2分层次设置实验内容。

中心将实验内容按照基本技术训练与基本型实验一综合设计型实验一研究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进行了分层次设置。根据医学的教学特点和国家的教学大纲要求,其中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创新研究性各占一定比例。实验内容的设置体现了基础、综合、创新的结合,该课程体系统筹实验设置,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避免各学科实验内容的重复,体现出知识的连贯性和实验技能的综合性,使实验内容、实验过程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3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式,保证大面积成才。创新实验室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开放,聘请校内相关学科的高水平教师担任导师,为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中心鼓励教师积极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型实验项目,并引入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型实验,使大学生走入相关的基础医学研究课题组,了解基础医学的研究前沿,掌握研究动态,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和动手能力。

2.4现代化教学手段。

(1)实时展示的多媒体实验教学技术。实验教学课程与教学过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室均配备了旋转云台实时摄录播放设备,保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师的示范手法、实验手段、实验过程及结果观察等通过屏幕实时展示,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验需要反复播放,教学课件均为教师自行研制。

(2)软件仿真实验与实时实验的结合。中心还开展软件仿真实验与实时实验的结合,将有限的学生实验空间和实验条件变得相对无限66。以人体机能学实验室为例,建设了先进水平的机能学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实验要求先进行动物的仿真机能学实验和测试,再在机能学实验室进行实际动物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实验;采用软件硬件结合、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一三种教学手段强化实验效果。

网络互动实验教学。互动实验网络课程模式借助网络技术的互动性强、无时空界限的优点,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很好进行沟通和教学67。以人体解剖学、显微结构学实验室为例,建设了人体形态学、显微结构学互动教学实验室,在这些实验室,实验教学和指导过程实现了教师-学生互动、学生-学生互动、课程-课程互动。同时中心网站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采用网上预约、网上预习等方式消除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

2.5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基础型实验教学主要采取教师在实验现场授课和指导实验的教学方法;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学实行开放式自主实践教学方法;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主要采取研究式教学方法。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在继承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改革现有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2.6完善的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对实验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客观、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成绩,引导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基础性实验的考核主要依据实验预习与报告、实验操作和实验考试。

综合设计型实验的考核主要依据选题的合理性和难度,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合理性和经济性,仿真优化的正确性,测试结果和设计报告等。主要体现医学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疾病知识,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考核。

创新研究型实验的考核主要与项目作品、论文、答辩情况以及竞赛结果相结合。体现医学和生命科学的结合特点,利用科研小组和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与创新研究型实验。

构建了以教学督导与信息反馈为主要手段、以实验过程监控为主要内容、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保障的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为了保证实验手法、技能的正确,我们采用实时多媒体摄录系统监控学生的实验过程,可以反复播放实验过程,便于督导和反馈。

3.改革成效。

实施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实验教学是创新教育的大舞台m。高校实验教学不仅是检验和验证理论、设计、设想的手段,而且很多课程要通过实验教学形式进行,是高校的核心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的作用。

相关信息。

70余篇。约有450名学生参与课外创新实验,学生参与基础医学创新实验后发表的论文5篇,获得奖项有9项,其中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青岛大学‘‘挑战杯”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心还建立了“青岛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期末问卷调查满意度高达90%。

4.结语。

培养医学生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医学生的创造精神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青岛大学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改革传统高等医学教育实验教学模式工作中,积极适应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医科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医学教育实际情况,打破传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教学的框架和模式,建立新的多层次模块化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平台m。并广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实验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本科生参与的创新实验,总结推广改革经验成果,特别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应用,强调知识的连贯性和实验技能的综合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加强医学生基本技能、提高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造就高素质医学人才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历

文学界有关现代性的分析逐渐深刻,也就是说其已经被当做目前文学领域所深刻探讨的最新课题。针对现代文学所包含的现代性,不但能够推动艺术的发展与审美意识的成熟,同时也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给文学领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由此能够得出现代性对我国的文学领域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

摘要:由于移动互联网在高校的全面普及,基于讲台和桌面电脑的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正面临智能手机带来的新挑战。

面对新的危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首先需要将教师独白的文学“讲座”变为师生共同参与讨论的众声喧哗的文学“课堂”。

当众声喧哗的教学空间形成以后,移动互联网超时空的触点式思维体验才能真正实现正向的教学功能。

在众声喧哗的教学空间形成和移动互联网发挥正向功能的同时,教师有必要以基于案例教学的文学决疑术来逐渐完成师生双向自我的共导性建构。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空间;文学决疑术;自我建构。

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代表性人物莱斯利•费德勒曾说,他们这一代的新批评家们走进大学讲堂,坐定在老一代批评家充满敌意的沉默中。

[1]58国内高校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教师当下也遭遇到更为严重的“敌意的沉默”,然而,却不是来自从事这一学科教学的老批评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科教学正在面对由移动互联网催生的“低头族”危机。

如何打破文学课堂的沉默,迸发文学论辩的声音,正是身处其中的笔者在此思考的问题。

一、新媒介的影响:危机与出路。

温儒敏曾以北京大学中文系为例指出,“考上中文系的学生大多不再是第一志愿,学生都很实际,不大愿意学中文”。

[2]陈国恩也以武汉大学文学院为例指出,“在追求娱乐性、消遣性的氛围中,要让学生提起对鲁迅的兴趣、乃至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兴趣,确实成了问题。”

[3]因此,正如温儒敏所言,“现当代文学课程必须调整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改不可。”他进一步指出,“要改革,就要充分考虑到现在学生普遍的知识结构与水平,想办法吸引他们,让他们产生兴趣,能在这方面多用心。”

[2]温儒敏和陈国恩开出的药方,诸如课程内容调整、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方法转变、考试方式变革等等,已将传统教改推向极致。

然而,当我们参照他们的意见进行教改后,往往还是无法吸引绝大多数的学生。

原因在于,他们的心得体会和其他许多学者的教学经验仍然是基于讲台和桌面电脑时代的封闭教学空间,已严重滞后于当下席卷一切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新兴的移动互联网的魔力远远超过既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的魅力。

如果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出发,不难发现中国教育迄今为止发生了六次大的变更:从口头向甲骨和青铜器的转变;从甲骨和青铜器向简帛的转变;从简帛向纸张的转变;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向机械复制印刷的转变;从机械复制印刷向电子媒介的转变;从电子媒介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变。

这六个重大的转变,是一个文化由权威向大众、由庙堂向世俗逐渐下移的过程。

最近的一次因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而发生的变化将移动互联网不分差别地带到教育领域。

如果说依靠线缆的传统万维网提供的是管道式思维体验,那么摆脱了线缆的移动互联网提供的则是触点式思维体验。

这种超越时空的触点式思维体验告诉我们,如果仍然坚持桌面电脑时代的教学思维,即使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即使处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金字塔顶端,也会被“移动互联网达尔文主义”的规律无情淘汰,也难以重新使绝大多数学生充满兴趣地投入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之中。

无线网络的高校全覆盖率,使不少高校老师发出类似的感叹:“现在的学生上课都不在状态,当我讲到重要内容时,下面的学生却都低着头。特别是一些理论课,一个班除了个别学生会听并做笔记,其余的都不怎么听。”

[4]如此景象,同样频繁地出现在全国高校的大多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上。

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新焕发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的生机已然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严峻问题。

与其说将诸如此类现象的产生,归咎于电信运营商对大学生群体商业价值的过早和过度开发,倒不如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人文课程教学的沉疴在移动互联网大潮冲击下的集中爆发。

不少高校学生坦言,“课堂上还要记笔记吗?你去看看还有几个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完全就是照着课本和电子课件念。”或者说,“与老师照本宣科枯燥无味的课堂相比,我更喜欢沉浸在互联网五彩缤纷的世界里。”

[4]对比国内外的高校教学,我们会更加深信问题出在我们自身。

欧美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往往给来自中国的交换生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在美国的课堂上,师生互动很多,老师是不可能让你有做其他事情的机会的。有一个老师更有意思,无课件无教材全口述加手绘投影教学,考试无笔试全口试,就是要让你专心听讲,你连走神的机会都没有。”

[4]换言之,不是移动互联网从现当代文学课堂上抢走了我们的学生,而是我们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和以知识记忆为主的考试方式将我们的学生赶进了移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

二、教学空间:从独白的文学“讲座”变为众声喧哗的文学。

“课堂”传统以知识讲授为主的现当代文学教学,是一种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教学模式。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扮演的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客体,扮演的是知识接受者的角色。

如今扁平化的移动互联网将教师和学生彻底拉到同一个平面之上,消除了中国人以往基于传道授业解惑原则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从属性角色关系。

行为主义教学模式的问题之一在于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非常自信地认为我们灌输给学生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及我们对这些作品的评价,都能有助于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种文学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记忆型教育,它导致的知识权威主义是大多数国人普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灵感的根源之一。

约翰•杜威告诉我们,课程的内容是学习过程中最不重要的东西,一个人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学习的方法。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莱昂内尔•特里林在《论教授现代文学》一文中说道:“如果这些作品真的能用一种准确的方式体现现代文学的本质,那么作为教师而言,他就会发现有必要询问自己的学生,他们对这样的‘大剂量’的文学输入有何反应。”

[5]400由行为主义模式主导的教学,实际上都只是以讲授者为中心的“讲座”,而不是一个由教室中的绝大多数个体积极参与的“课堂”。

只有当我们将以讲授为主的“讲座”,彻底转变为以讨论为主的“课堂”,我们才能彻底摆脱行为主义教学模式的泥沼,以一种不断打破任何时空局限的探讨,构筑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动态化文学教学。

在这一点上,莱昂内尔•特里林再次给我们启示。

他讲授简•奥斯丁小说时就是采取的“课堂”形式而不是讲座形式:“在每周两次课的开始阶段,我都会对所讨论小说的某些重要方面进行评论。

接着,学生要发表他们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展开或质疑我的评论以及他们同学的观点。”或许有人会认为这种以讨论为主的课堂会流于形式,特里林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这种教学方法很有可能会获得一种名不副实的强烈尊重感。

在任何一堂课上,都会有那些无论怎么诱导,也什么都说不出的学生,也会有那些口若悬河的学生,当然,再滔滔不绝的口才也不能确保所说的每句话都是切中要害的。”然而,他依然发现,“通过碰运气或小技巧,教师可以使这种方法得到良好的发挥,它具备特殊的教育价值。”

[5]517对他来说,学生从讲座获得的文学认识往往是间接的模糊的,而学生通过以口头交流为方式的课堂讨论,他们获得的文学认识则是直接的彻底的。

然而,我们如欲将讲座转变为课堂,首先需要将教师独白的教室变为师生共同参与众声喧哗的空间。

笔者以为打破弥漫于中国高校课堂中的沉默,主要有激发兴趣和营造氛围两种途径。

激发兴趣比较可行的是两种方法:一是娱乐的形式,二是返本开新的内容。

心理学家鲁斯•威斯西马曾经说过:我的初衷并不是为了逗乐,但是,如果我所做的确实能让人开心,我不妨继续下去。

有人说我取悦于人,我说这很好。

如果一个教授上课时表现幽默,人们就会带着记忆下课。

[6]7在娱乐文化甚嚣尘上的今天,寓教于乐如果不能贯穿于现当代文学课的全程,至少也应该成为其出发点。

尼尔•波兹曼发现,教学更是一种娱乐活动,只有当教育成为娱乐时,学习才能最有效、最持久、最真实。

[6]125例如,汪曾祺的名作《受戒》结尾的对话,教师单独的分析,可能会比较深刻,但远不如从听课的男女生中随机选择两位,分别扮演小英子和明海的角色,一问一答,更能引发效果。

之所以这样做,也因为明海和小英子的天真烂漫最能契合大学生的心理。

当然,也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活动影像是最具有娱乐效果的。

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在讲授某部小说时播放由该小说改编的电影片段,如将小说《芙蓉镇》和电影《芙蓉镇》的讲解同时穿插进行;如讲授戴望舒的《雨巷》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则可播画面唯美的电视朗诵片。

所谓返本开新的内容,其中的“本”是指学生在接触大学现当代文学课程前通过中学语文学习已经形成的对于现当代文学名作的认识和理解,其中的“新”则是超越学生已有认识的新内容和新观点。

20世纪美国修辞学界泰斗肯尼思•伯克提出了著名的同一性理论。

他指出,“修辞者可能必须在某一方面改变受众的意见,然而这只有在他和受众的其他意见保持一致时才办得到。

遵从他们的许多意见为修辞者提供了一个支点,使得他可以撬动受众的另外一些意见。

[7]56他同时指出,修辞者之所以在尽可能多的方面认同于对方,为的是换取对方在某一有分歧的关键问题上认同自己所持的观点。

现当代文学课程涉及的许多名作,学生在中学语文课上早已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过,他们对这些作品已形成一种前理解。

他们的这种主要来自中学语文老师的前理解,实际上几乎都是学术界早已形成的定论。

大学教师在讲授这些名作时,首先应该返回学生已有之“本”,在承认这些定论的同时,再以新的材料和观点修正这些定论,从而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开启新的认知。

例如,在讲授《小二黑结婚》时,既应该与学生共享这篇小说反抗封建家长包办儿女婚姻和歌颂自由恋爱的主旨,也应将另外两份尚未被文学史家利用的新材料提供给学生。

山西省左权县发现了一份与小二黑原型岳冬至谋杀案相关的一份判决书。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张鹭根据岳冬至同村村民曹旺生历经多年写成的调查报告改写成报告文学。

[8]这两份新材料,就可以激发学生从以往对小说文本轻松、诙谐和喜剧化的阅读定势中走出来,开始思考和讨论赵树理将悲剧变为喜剧的表层政治动机和深层文化因素。

与激发学习兴趣相伴而行的,就是课堂讨论氛围的营造。

如果课堂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开启心智和孕育新知,那么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表面上提倡的课堂讨论大多在研究生阶段才真正展开。

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讨论,要么单纯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要么就是为了课堂氛围的预设答案的设问式讨论。

初高中语文课堂一方面迫于升学的压力,讲究的是知识点的全面掌握,实施的是题海战术,比拼的是从沉默的笔试获得高分的能力。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如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等。

3、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王安忆等。

4、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为代表,在叙事革命、语言试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激进的试验。所谓先锋精神,就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

6、伤痕文学: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体现在对文革的批判及揭露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戕害,在艺术上都采用了能明确剖析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手法。如《神圣的使命》(王亚平)、《我该怎么办》(陈国凯)、《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天云山传奇》(鲁彦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血色黄昏》(老鬼)等。

7、反思文学:通过艺术概括,深刻地揭示出极左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党的优良传统受到破坏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以防悲剧重演的这类文学作品称为反思文学。反思文学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和历史悲剧,呈现和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遭际,刻画悲剧人物性格是它们共同具有的特色。如《内奸》(方之)、《李顺大造屋》(高晓声)、《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布礼》(王蒙)、《人到中年》(谌容)、《芙蓉镇》(古华)等。

15、寻根小说(寻根文学):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与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现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作品的文化意蕴。代表作家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小鲍庄》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张承志《北方的河》《黑骏马》等。

16、学者散文(文化散文、哲理散文或大散文):在8090年代散文创作中,有些作者是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了一些融会学者理性思考和个人感性表达的文章,这类随笔式的散文被称为学者散文或者文化散文。如金克木、张中行、余秋雨等;学者散文作者大都有较为丰厚的学术修养,往往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的表达中,不特别注重文体规范,而将其视为专业研究之外的另一种自我表达或关注现实的形式。在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通常会以较为智性的幽默来平衡情感的因素,学理知识的渗透,也使其具有特别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

5. 九叶诗人: “九叶诗派”是40年代,由穆旦、唐祈、唐湜、陈敬容、郑敏、袁可嘉、辛迪、杜运燮、杭约赫等所构成的诗派。它在80年代“文学化石”的发掘运动中重新被发现,并因1981年出版《九叶集》获得了“九叶派”这一名称。九叶派的主要创作阵地是《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他们努力探索“现实主义”与中国现实的结合,为新诗发展做出了贡献。

现当代文学类论文

如果想对某段社会的现实情况加以了解,那从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就能找到蛛丝马迹,文学对于社会变革与社会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对于现当代文学来说,因为和理性精神的不断融合而使文学作品在精神上得到了升华。所谓理性精神其实也是各种各样的,这中间包括浓厚的人文精神,感性的理性精神以及科学的理论精神等等。下文就对现当代文学中的理性精神体现进行讨论。

(1)关于科学性。

如果对现当代文学的内容和结构有所了解,就可以知道:现当代文学在主题和思路的创作中始终都贯穿着科学理性精神。在现当代文学的形态构建中,科学理性思维对其因影响重大。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很大一部分曾经占重要地位的文学作品都对理性精神有所体现。而在现在,让人高兴的是,这种理性精神已经渐渐地被现当代文学所接受,还发挥出了良好的作用。对现当代文学进行改写,也是为社会发展带来好的思想引导。

(2)关于现实性。

因为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受到了理性精神的影响,所以我国当代文学开始逐渐向现实性发展。在向现实主义过渡时,文学作品也在向自然主义逐步靠拢。注重文字和生活的相结合是现当代文学的原则,所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体验,这种现实性的创作就为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对于作者来说,就应该把真实生活描绘出来,在经营文字的过程中加入生活化的元素,用心来对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

(3)关于进化性。

如果要问理性精神何时在现当代文学中开始快速发展的,那要追溯到五四运动之后,在自然科学的理性引导下,文学开始进行发展。天演论的推广,让中国文化受到了现实自然科学理性的冲击。在五四运动过后,中国文化发展之门就被一部进化论所打开,这对我国的文学创作也有所影响。在此同时,就有很多的文学作品开始对理性精神有所表达。各行各业都是优胜劣汰,对于新文学创作的涌现也对文学和社会的变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就算是近代社会的形态变化不大,但是关于进化性的精神却也一直留在了文学世界中,带领着文学和社会的变革。

(1)关于人文精神。

社会上的真善美,就是在人文精神中所表达出来的,也是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人文精神的三个含义,首先就是将人与动物进行划分,人在社会性、思维、文化素质方面都与动物有所区别;然后,重视理性和尊重个体的自由和意志。即尊重人权与自由。这种包含和批判的理性精神就是文学创作中的不竭源泉。

(2)关于人道主义精神。

所谓人道主义,就是在对自己肯定的同时也友好他人。对于人道理性来说,就是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相结合。而现当代文学中就对人人平等和自由进行强调。只有怀着人道主义思想的作者,才能用文字对人文理性精神进行表达。

(1)价值的批判。

社会的进步或者是朝代的兴衰,文学都对时代的变革进行着记录,所以文学作品中的理性批判是我国文化发展所要前进的方向。尤其在五四运动后,鲁迅先生为代表的众多作者,就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对现实的问题进行批判和反思。而直到现在,这种也没有被丢弃,而成为了现当代文学发展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这对社会的走向是有推动意义的。

(2)价值反思。

“”的结束也就是近现代反思的开始,人们需要反思,文学作品也应该对此进行评判,换句话说,这也是一种对现实的写照。在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下,理性的反思和批判是有很重大的意义的。

(3)正义理性。

如果说到正义理性,那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种精神的象征,作为一种可以打败所有阴霾让人获得重生的理念。对于正义而言,是不会被时间或者地点所限制的,在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里,从来就没有停止对正义的追逐,正在黑暗中的人们需要正义的理性精神来帮助他们得到希望,得到鼓励,可以让人们勇敢的寻求光明,追求正义。这也是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理性精神。

四、总结。

在现当代的文学创作中,因为有了理性精神的加入而减少了文学作品创作中的许多困难,这就让一种新的文学发展局面得到产生,对文学作品注入一种新的活力与思想,文学作品充满着科学理性的光辉也是人们所追求的真善美。如果从社会的发展和文学的发展上来看,这种对于理性精神的融合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希望融入了理性精神的现当代文化作品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引导的作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历

在这个标榜个性的年代,稍微的带有一些主观色彩还是很不错的。但一定要合理的掌握度,千万不能过于夸张。像是一些网络词汇和带有歧义的语言一定不能在简历中出现。

其次,要不要凸显个性,关键取决于你应聘岗位的性质。像是工程师、医生、会计这些技术性要求比较强,而且工作较为严谨的,还是规规矩矩的按套路走比较好。可如果你应聘的是网络营销、广告策划这些挑战创造性的岗位,那就可以大胆的秀出自己,用个性化的语言武装个人简历。

每个人的性格特色都不一样,在简历制作时,即使是要凸显个性,那也得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要将个性与应聘岗位相结合,让用人单位了解你的`个性不是天马行空,而是真的对工作有用。

个人信息。

姓名:xxx性别:女。

民族:汉政治面目:团员。

联系电话:12345678手机: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邮编:100007。

emailaddress:、frontpage98等工具制作各类网页及特效图。

internetexplorer、netscapecommunicator等)。

工作经历。

*.8---至今《乡镇企业报》编辑。

*.9---1999.7《中国电影报》外国电影版记者。

*1997.9---1998.9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对外汉语教师。

个人简介。

我相信,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我对文字编辑工作一直很感爱好,从中学时期已有多篇文章发表,并担任校刊的编辑工作。多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使我把握了较好的文字功底,敏锐的观察力,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关注追踪社会热点的能力。我做事条理性强,乐于与人合作,平时喜爱读书、音乐等。

请给我一个机会,我将还您以夺目的光彩!

本人性格开朗、谦虚、自律、自信(根据本人情况)。

另:最重要的是能力,相信贵公司会觉得我是此职位的合适人选!

期盼与您的面谈!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复习

2.简要说明建国初期三次批判运动的概况及其教训。

3.“双百”方针的内容。

4.《纪要》的实质及内容是什么?

二、了解以赵树理、柳青、李凖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的一般特点。

要点:农村题材的主要作家作品。赵树理的《登记》与《锻炼锻炼》。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的主要人物、成就与不足。李凖的《不能走那条路》和《李双双》。

重点:“小腿疼”、“吃不饱”和杨小四的形象。“山药蛋派”的主要作家和特点。

一、干预生活的小说(白花文学)。

复习要点:

1、50年代中期出现的干预生活、表现人情美和人性美的主要作品。

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与王蒙的干预精神和革命理想主义;林震和刘世吾的形象。《红豆》与《我们夫妇之间》以及《在悬崖上》等“爱情小说”

三、反映革命斗争生活的小说。

1、了解革命历史小说潮流兴起和消退的原因,认识革命历史小说这一概念的内涵。

2、分析《百合花》与茹志鹃别具一格的小说风格。

3、什么是“三红一创”?

4、了解以杨沫的《青春之歌》、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等为代表的现代历史小说的创作特点;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为代表的反映中共地下斗争的小说。

5、掌握《红旗谱》的民族风格和英雄形象。

7、分析《林海雪原》在环境、人物、情节诸方面的浪漫传奇色彩。

四、了解五六十年代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诗人。

重点。

1、十七年政治抒情诗的特点。

2、郭小川诗歌的思想艺术特征及诗歌形式的探索与创新。

3、贺敬之诗歌的两种类型与一般特点。

3、闻捷的长篇叙事诗和抒情诗,以《苹果树上》为例分析闻捷《天山牧歌》的艺术特色。

五、了解五六十年代散文创作的发展变化;了解我国50~60年几位散文代表作家的创作特色,重点掌握杨朔的《雪浪花》、《海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等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对所分析的作品要认真阅读。

1.简述十七年散文创作的历程及每一时期艺术特点。

2.论述扬朔的“诗化散文”的艺术风格。

3.你是怎样看待杨朔的艺术审美追求?

4.分析秦牧的“学者化散文”的风格?

5.论述刘白羽的“战士风格”的散文成就。

六、了解50~60年代戏曲改革、话剧创作以及歌剧的发展,深刻理解老舍戏剧创作的成就和独特风格,掌握田汉的历史剧创作。

1、老舍的《茶馆》的主题、结构特点、人物塑造。

2、田汉的历史剧剧创作概况《关汉卿》的艺术特色。

中国现当代文学范文

地址:________。

电话:________。

传真: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

乙方:________。

地址:________。

电话:________。

传真: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

甲乙双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根据平等互利原则,经友好协商,就甲方向乙方派遣员工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章派遣与借用。

第一条派遣系指甲方按照本合同约定,将与甲方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派往乙方工作的行为。

第二条借用系指乙方按照本合同约定,从甲方借调人员到乙方工作的行为。

第三条甲方根据乙方的要求向乙方派遣员工,乙方须按照约定向甲方支付借用费。

第四条员工与甲方为劳动关系,与乙方为劳务关系。员工的工作地点、岗位、方式由乙方根据业务需要确定。

第五条借用费系指乙方借用甲方员工的费用,包括:

(一)支付员工的工资。

(二)支付员工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费用。

(三)甲方为派遣员工提供商业保险、福利的费用。

(四)甲方对派遣员工的管理、经营成本及承担的企业税收等费用。

第六条甲方派遣人员的姓名、聘用职务、借用费及其组成在附件1中约定,附件1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二章甲方的义务与权利。

第七条甲方承担下列义务:

(一)根据乙方的要求推荐人选,与乙方决定借用的人员或乙方直接选定的人员签订《派遣员工劳动合同》。

(二)教育派遣员工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和规章。

(三)教育派遣员工遵守乙方的工作制度,保守乙方的商业秘密。

(四)从借用费中支付派遣员工的工资和应得收入。

(五)在乙方支付借用费后,依法承担派遣员工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及福利费用,其中福利及医疗保险部分内容的具体实施按照本合同及其附件条款、甲方有关派遣员工福利待遇、医疗费用报销的规定执行。

(六)为派遣员工提供附件2中双方确定的服务内容。

(七)听取乙方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第八条甲方享有如下权利:

(一)如遇特殊情况,甲乙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甲方有权撤回派遣员工和解除本合同,但应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和派遣员工(派遣员工在试用期内除外),同时甲方按下列方式向乙方一次性支付补偿费:______派遣员工被派遣时间每满一年,补偿费为一个月的借用费,不足一年的部分按一年计算。补偿费以派遣员工被撤回当月的借用费为计算标准。

(二)甲方有权对乙方违反本合同有关条款或损害派遣员工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书面意见,进行交涉。乙方应在收到甲方书面意见后六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回复甲方。

(三)乙方若无故拖欠派遣员工的工资或借用费,甲方可随时无条件解除本合同,并向乙方追索所欠费用。

(四)派遣员工若侵害了乙方的合法权益,甲方可协助乙方追究员工的相关责任。

第三章乙方的义务与权利。

第九条乙方承担下列义务:

(一)尊重派遣员工不同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抑,不歧视派遣员工。

(二)为派遣员工提供符合中国政府有关劳动保护规定的工作场所和条件,确定其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并依法为派遣员工提供各项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费用。否则,产生的后果由乙方自行承担。

(三)实行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如遇特殊情况需派遣员工延长工作时间,乙方须依法支付加班费。

(四)为派遣员工提供差旅等补贴,具体数额由乙方决定。

(五)保证派遣员工的法定节假日休息。为借用满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员工每年安排一次带薪休假,具体休假天数按乙方的规定执行。派遣员工结婚时,乙方应按有关规定给予婚假3天,属于晚婚的,应再给予晚婚假7天。

(六)派遣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应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医疗期。医疗期内,乙方应按国家规定发给派遣员工病假工资和疾病救济费,但最低不低于社会最低工资的80%。

女员工在孕期、产期及哺乳期内的,乙方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但女员工应提供合法的医生证明。

女员工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的,乙方应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15天至30天的产假;怀孕满四个月以上流产的,给予42天产假,流产假期间,其工资照发。

(七)不得解除或终止对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女员工,以及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医疗期内派遣员工的借用关系。

(八)不得解除对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医疗期满,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派遣员工的借用关系。

(九)派遣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乙方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被解除借用的,乙方应按照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第6条规定,向甲方支付该员工的医疗补助费。

(十)督促派遣员工遵守中国政府颁布的税收法规,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十一)督促派遣员工办理借用期间的有关合法工作证件,依据中国的法律、法规制定乙方的规章制度,并教育派遣员工遵纪守法。

(十二)乙方因业务需要,搬迁至新办公地址时,须提前15天通知甲方,以便业务联系。

(十三)乙方因故被撤销时,须提前15天通知甲方,以便及时办理终止本合同的手续。

(十四)派遣员工若向乙方提出辞职,须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但在试用期内辞职可随时提出。乙方接到通知后,应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否则,甲方按收到乙方书面通知之日计算收费截止日期。

(十五)向保险公司投保派遣员工驾驶的乙方机动车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若乙方未投保,派遣员工驾驶乙方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事故责任属于派遣员工的,由乙方赔偿损失。

本条所列第(三)、(四)、(五)项内容,乙方可以规章制度的形式作具体规定,也可与派遣员工以协议的形式作具体约定。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且送甲方备案,应以规章制度和协议为准。

第十条乙方享有如下权利:

(一)对决定借用的员工可以规定试用期,试用期限应根据借用期限确定:

1.借用期在6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超过15日;

2.借用期在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试用期不超过30日;

3.借用期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试用期不超过60日;

4.借用期在2年以上的,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

试用期内,乙方对不符合要求者,有权终止试用,但应支付试用期的借用费(含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费用)。试用期满,所派遣员工自动转为正式派遣员工,其借用期自试用之日起计算。

(二)在借用期内,有解除派遣员工和解除本合同的权利,但应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和派遣员工(派遣员工在试用期内除外),同时按下列方式向甲方一次性支付补偿费:______派遣员工借用时间每满一年,补偿费为一个月的借用费,不足一年的部分按一年计算。补偿费以派遣员工被退回甲方当月的借用费为计算标准。补偿费中包含派遣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三)如派遣员工因违反中国法律、法规和严重违反乙方规定(此规定对派遣员工和甲方应该是公开的)被解除借用,乙方经征求甲方意见后可随时通知甲方和派遣员工,并可不支付补偿费。

(四)可与派遣员工另行签订个人协议作为甲方与派遣员工劳动合同的附件送甲方备案,但该协议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合同内容。

(五)乙方有权对甲方违反本合同有关条款的行为提出书面意见,并进行交涉。甲方应在收到乙方书面意见后六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回复乙方。

第四章费用及其结算。

第十一条本合同所涉及的借用费、派遣员工名单、借用时间和付费方式在本合同附件1中约定。

第十二条乙方须于当月20日前向甲方支付月借用费、补偿费和年终附加的工资(乙方直接支付派遣员工工资的,须于当月底前向甲方支付借用费的其它部分),甲方收到后,于次月6日支付派遣员工工资。以上费用每逾期10天按1%加付滞付金。逾期30天的,甲方可视情况提出索要违约金____元,并解除或终止本合同,且不属违约行为,双方办理相应手续。

第五章争议与仲裁。

第十四条在本合同履行过程中,甲乙双方如发生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经协商后仍不能解决的,可提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处理。

第十五条甲方(或乙方)与派遣员工因本合同中有关劳动纪律约定、员工工资、保险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发生劳动争议,并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时,如争议的处理结果与乙方有利害关系,乙方有参加仲裁活动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章其它。

第十六条甲方为派遣员工提供的服务内容在附件2中约定,附件2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十七条本合同未尽事宜,国家有规定的按国家规定办理,国家无规定的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或签订合同附件另行约定。

第十八条本合同在履行中,如因中国政府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造成本合同条款必须修订时,均应以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为准,由甲乙双方协商修订。

第十九条本合同自_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生效,有效期____年,合同期满前一个月内,如甲乙双方均未提出异议,有效期自行延长,延长期限与本合同期限相同。

第二十条本合同分别用中文和____文写成,每种文本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中文本和____文本一份,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当两种文本出现矛盾时,以中文本为准。

第七章双方约定的其它事项。

第二十一条双方约定需增加的内容。

第二十二条双方约定需修改或删除的本合同条款。

代表签章:________。

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乙方:________。

代表签章:________。

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中国当代文学史笔记

再现了十年浩劫造成的人民心灵创伤的历史悲剧,表达了整个民族在政治的反拨中痛定思痛的强烈感伤情绪,是新时期文学发展中的第一个高潮,由卢新华《伤痕》得名。代表作品有刘心武的《班主任》等。

意义与价值:

(三)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地从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人物,描写人性悲剧,成为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的先导。对新时期文学创作及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茹志娟1979年2月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剪辑错了的故事》为标志。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代表作主要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古华的《芙蓉镇》等。

反思内容:

1.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极“左”思潮对人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

2.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和人们精神上的烙印。

3.反思党和人民的关系,批判官僚主义。

4.对扭曲人格或心理及“国民性”的剖析与针砭。

天津作家蒋子龙率先推出了《乔厂长上任记》,开创改革文学先河。

改革小说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的形象。大体类型分为农村题材和城市题材两类。

1985年前后兴起。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1.前奏:汪曾祺、邓友梅等的小说创作。

2.寻根小说对根或文化的态度:

第一类:持肯定态度。如阿城《棋王》,邓友梅《烟壶》、《那五》等。

第二类:持否定态度。如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等。

第三类:持辩证态度。如冯骥才《神鞭》,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等。

一批作家把目光投向大自然,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大自然的伟力、野性与崇高,人与大自然的对峙、搏斗,希图在大自然的崇高与伟力的衬托下弘扬人的主体力量。代表作家作品有: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邓刚《迷人的海》、郑万隆《老棒子酒馆》等。

现代主义文学是以80年代初王蒙等中年作家尝试借用意识流等一些西方现代派文学手法为先声的。1985年后迅速兴起的“新潮小说”、“先锋小说”,标志着当代小说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从操作技巧到思维方式的全面引进,一时间,意识流、存在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等几乎整个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流派都可以在中国找到各自的投影。刘索拉、徐星、马原、残雪、莫言、洪峰……也都成了不断引起轰动与论争的名字。

90年代之后,小说创作突破了创作方法上的壁垒,出现了新写实小说、新状态小说、新现实主义小说、新生代小说等名目繁多的潮流,当代文坛进入了众声喧哗的杂语共生时期。

1.

2.

4.

当代公认的十大国学大师是谁。

5.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复习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中国当代文学的两个主要传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与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要点:中国当代文学开始的时间;开放性与整体性。两个传统:启蒙文化传统(“五四”新文学传统)和战争文化传统(解放区文学传统)。中国当代文学四个阶段的时间划分和主要依据、主要特点。

第1章。

要点:第一次文代会的全称和召开时间;被排除在大会外的主要作家。批判《红楼梦研究》和镇压“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主要原因。“双百”方针的主要成果。“反右”运动的开始时间;对“双百”方针的曲解。“广州会议”和“大连会议”。

第2章。

土地之歌。

学习要求:了解以赵树理、柳青、李凖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的一般特点。要点:农村题材的主要作家作品。赵树理的《登记》与《小二黑结婚》;处于两难境地中的赵树理。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的主要成就与不足。李凖的《不能走那条路》。两大流派:启蒙主义和田园浪漫主义的影响。周立波笔下的人物与沈从文笔下人物的关系。

学习要求:掌握李凖的《李双双小传》的局限以及李凖创作的变化趋势。要点:李凖的《李双双小传》与电影《李双双》的对比。学习要求:重点掌握(1)赵树理的《“锻炼锻炼”》与“山药蛋派”的艺术特征。要点:赵树理“细节的现实主义”与《“锻炼锻炼”》的三次冲突及其意义;采用“锻炼锻炼”作标题的初衷;“小腿疼”、“吃不饱”和杨小四的形象。《李双双小传》与《“锻炼锻炼”》对待现实生活的不同态度。“山药蛋派”的主要作家。“山药蛋派”的生活、基础和文学基础。

第3章。

战火中的诗情。

学习要求:了解以杜鹏程、吴强、曲波等为代表的现代战争题材小说的一般要点;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的开创意义;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与战争场面中的个人化视角。

安》对“延安保卫战”各个战役的全景式描写及开创性意义。《洼地上的“战役”》的主要人物、主要特点和遭到批判的原因。《铁道游击队》与民间英雄。《百合花》与其他“不合时宜”的作品。

学习要求:掌握吴强的《红日》在战争观念、战争小说美学上的开拓以及人物塑造的成就;曲波的《林海雪原》在环境、人物、情节诸方面的浪漫传奇色彩;《百合花》与茹志鹃别具一格的小说风格。

要点:吴强的职业军人的眼光和他对“涟水战役”、“莱芜大捷”、“孟良崮残灭战”三次战役的描写;《红日》在战争观念上的突破。沈振新、刘胜和石东根的形象。《林海雪原》与《红日》的异同。“奇袭奶头山”和“智取威虎山”与《林海雪原》在情节上的浪漫传奇特点;《林海雪原》与“五虎将”模式、“英雄/美人”模式。茹志鹃小说的两大类型。《百合花》的女性视角和“我”的形象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小通讯员的性格特点和新媳妇的形象。

第4章。

英雄的道路。

学习要求:了解以杨沫的《青春之歌》、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等为代表的现代历史小说的创作特点;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为代表的反映中共地下斗争的小说。

要点:现代历史小说的主要作家作品和三大特点。三大模式:《子夜》模式、《死水微澜》模式、《财主底儿女们》模式。反映中共地下斗争的主要作品。“乡土文学”和“普罗文学”对《小城春秋》在创作题材和手法上的影响。《红岩》的三条线索。狱中斗争的描写特点;人物塑造:英雄群像与反面人物;罗广斌、杨益言等为创作《红岩》所作的准备。

学习要求:掌握《红旗谱》与梁斌以民间文化的艺术视角所创造的民族风格和英雄形象;《三家巷》表现现代历史题材的独特个性;《青春之歌》对现代知识分子成长过程的描写与林道静形象的塑造。

要点:梁斌围绕着《红旗谱》的创作经过;创作理想与叙事逻辑错位的客观原因;为朱老忠设置的四场斗争:大闹柳树林”、“脯红鸟事件”、“反割头税运动”和“保定二师**”;朱老忠和春兰的形象。《一代风流》与《三家巷》;时代背景与典型环境:20年代的重大事件与周、陈、何三家人的代表性;周炳、区桃和陈文婷。《青春之歌》塑造的不同知识分子形象;三段式结构与林道静的“出走”、“觉醒”和“成长”;林道静、卢嘉川和余永泽的形象;对《青春之歌》的修改;杨沫的其他作品。

第5章。

早春的气息。

学习要求:了解以王蒙为代表的新一代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态度。

要点:50年代中期出现的干预生活、表现人情美和人性美的主要作品。1979年《重放的鲜花》的出版。

学习要求:掌握《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与王蒙对当时生活的“干预”精神;流沙河《草木篇》的艺术个性;《红豆》对知识分子人生选择和内心矛盾的表现。

要点:《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与王蒙的干预精神和革命理想主义;林震与娜斯嘉、陆萍的形象;赵慧文和刘世吾的形象;王蒙50年代创作的其他作品。《星星》创刊号与《草木篇》;《草木篇》五首作品的主要内容与艺术个性。《红豆》与《我们夫妇之间》以及《在悬崖上》等“爱情小说”;江玫与林道静、周炳不同的成长道路;《红豆》的文人韵味;萧素和齐虹的形象。

第6章。

诗人的心声。

学习要求:了解五六十年代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贺敬之诗歌的两种类型与一般特点;郭小川诗歌所表现的“唱出时代最强音”与政治背景下对复杂人性的探索;民族叙事诗的主要类型与作品;《阿诗玛》的艺术特点。

要点:胡风的长诗《时间开始了》与颂歌潮流。“抗美援朝”和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主要诗人。“七月诗派”与《白色花》;“九叶诗派”与《九叶集》及穆旦归国后的创作。“颂歌”向“战歌”的转变。贺敬之的民歌体短诗与政治抒情长诗的异同及主要作品。郭小川诗歌创作的四个阶段及主要作品。我国民族叙事诗的三大类型;南方各民族的“创世史诗”;中国三大史诗和《阿诗玛》。

学习要求:掌握绿原、曾卓的抒情诗和唐湜十四行诗的艺术个性;《甘蔗林-青纱帐》与郭小川诗歌对当代诗歌形式的多种探索;闻捷的《天山牧歌》将爱情、劳动与民族风情结合在一起的特点。

要点:“七月诗派”与“九叶诗派”中仍坚持秘密写作的诗人;绿原与曾卓的经历;绿原的《又一个哥伦布》;曾卓的《有赠》、《悬崖边的树》;唐湜的两类诗歌:叙事诗(历史传说叙事诗和南方风土故事诗)、十四行诗。《望星空》的主要特点;郭小川对各种诗歌形式的学习和运用。闻捷的《复仇的火焰》;《天山牧歌》爱情、劳动与民族风情的融合。

第7章。

古今一台戏。

学习要求:了解五六十年代历史剧繁荣的原因和创作简况;老舍的《龙须沟》对现实的歌颂和同类创作水准的下滑;田汉的《关汉卿》中关汉卿形象的特点;老舍、陈翔鹤、姚雪垠的历史小说。

要点:五六十年代历史剧创作繁荣的主要原因。历史剧的三大类型及主要作家作品。《龙须沟》与《方珍珠》;程疯子与程娘子;老舍现实题材的主要话剧作品。夏衍的《考验》与曹禺的《明朗的天》;其他各种现实题材的的话剧作品。历史小说的三种类型及主要作家作品;《李自成》(第一卷)的主要内容;《陶渊明写〈挽歌〉》与《广陵散》的知识分子情怀;《正红旗下》的主要特点。

学习要求:掌握《关汉卿》的结构特色。

要点:关汉卿的形象与《关汉卿》的理想主义色彩;朱帘秀、王和卿、叶和甫等不同类型的人物;“戏中戏”结构及主要作用;《蝶双飞》。

学习要求:重点掌握(2)《茶馆》与“老舍式戏剧结构”。要点:《茶馆》表现的三个时代;《茶馆》与“老舍式戏剧结构”;王利发为改变自己命运所作的努力;大茶馆与小社会;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二爷的形象;老舍戏剧的语言特点。

第8章。

纷繁的世界。

学习要求:了解五六十年代散文创作的发展变化;《荔枝蜜》、《土地》、《长江三日》与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模式;邓拓的《燕山夜话》对现实的针砭。

要点:秦似的歌颂性杂文;“马铁丁”与“思想杂谈”;《小品文的新危机》与杂文的论争。专注于塑造人物的报告文学作品。杨朔散文的主要作品;《荔枝蜜》与“诗化散文”模式。秦牧散文的代表作;《土地》与“小品散文”模式。刘白羽散文的主要作品;《长江三日》与“战歌散文”模式。邓拓的两重性格;《燕山夜话》与《三家村札记》。

学习要求:掌握巴金的《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等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从文家书》和《傅雷家书》体现的“私人性”情感与文学意义。

要点:巴金在五六十年代的主要散文作品;《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的主要特点。沈从文、傅雷、张中晓、无名氏“潜在写作”的作品;《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不同时空中的三个人物:丁玲、张兆和、翠翠;《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和作家的内心苦闷。

第9章。

学习要求:了解《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公开创作;样板戏的沿革、主要作品及“三突出”理论;浩然的《金光大道》;文艺刊物《朝霞》和小说《虹南作战史》。

要点:《海瑞罢官》与“文革”开始的“导火索”。《纪要》的出台与中国文艺格局的新变动。八个“样板戏”与“三突出”原则。

第10章。

墓地上的鲜花。

学习要求:了解“文革”时期潜在写作的概况;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穆旦的《神的变形》的主要特点;青年一代的思考和写作;“白洋淀诗派”和食指的诗以及赵振开的《波动》等知青小说。

要点: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与“暂时脱离尘世的诗”。《神的变形》与穆旦诗歌的晚期创作。七月诗派、九叶诗派与“堂吉诃德”、“哈姆雷特”。黄翔与《野兽》;“白洋淀诗派”;《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幻觉描写的意义。潜在创作中的小说与赵振开的《波动》;《波动》的复调叙述;杨讯和萧凌的形象。

第11章。

学习要求:了解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在表现内容上的变化;从乡土小说、市井风俗小说到文化寻根小说在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方面的变化;当代作家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借鉴。

要点:“三只报春的燕子”:《曙光》、《班主任》、《哥德巴赫猜想》。“两为”方针与“两为”口号。两种启蒙传统:“启蒙的文学”与“文学的启蒙”;“审美的文学”的发展演变。

学习要求:掌握“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区别。要点:“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主要区别;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的发展变化。

第12章。

心灵的伤痕。

学习要求:了解“伤痕文学”的历史背景及其政治社会批判特征;北岛的《履历》的时代内涵和艺术特点;陈村的《死》的艺术特征。

要点:北岛与民间文艺杂志《今天》;《回答》与《履历》;北岛诗歌的艺术特点。《死》的个人化特征:梦魇气息、梦呓般的文字、假想中的对话。

学习要求:掌握卢新华的《伤痕》的悲剧意味及其对文学传统模式的冲击。要点:“伤痕文学”的出现及其发展;《伤痕》与其他“伤痕文学”作品。

第13章。

归来的歌。

学习要求:了解作家重返文坛和“五四”新文学传统复归的简况;冰心、孙犁晚年的散文创作。

要点:重返文坛的种类作家。冰心散文创作三个阶段与《我的家在哪里》。孙犁晚年创作心态的变化。

学习要求:掌握巴金《随想录》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成就;杨绛的《干校六记》的艺术特点;牛汉的《我是一颗早熟的枣子》反思历史的艺术特点;《鱼化石》、《光的赞歌》与艾青诗歌的发展变化。要点:《随想录》简况;“奴隶意识”与“觉新性格”。杨绛80年代以后的主要作品。《干校六记》的主要内容。《我是一颗早熟的枣子》与牛汉的人生体验。艾青重返诗坛后的第一首小诗:《红旗》。抒情长诗与《光的赞歌》;哲理小诗与《鱼化石》;艾青诗歌从30年代到70年代以后的发展变化。

第14章。

历史的沉思。

学习要求:了解“反思文学”及其创作的基本特征;方之的《内奸》等小说对历史的整体反思;公刘诗歌对历史的反思。

要点:“反思文学”的两种叙事方式及主要作品。80年代初的共生现象:“反思文学”与“中篇小说热”。《内奸》的独特视角;作家选取的两件传奇式事件。公刘等被打成“右派”的新中国第一代诗人;公刘追问“张志新事件”和怀古抒情的主要作品;《哎,大森林》的意象创造。

学习要求:掌握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对社会历史的人性反思;古花的《芙蓉镇》对社会和政治的历史反思;掌握王蒙的《杂色》等小说对革命历程的理性主义反思。要点:《大风歌》与《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邢老汉形象的悲剧意义。《芙蓉镇》中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与政治风云;胡玉音和王秋赦的形象。王蒙70年代以后的主要作品;《布礼》与《杂色》;理性主义对王蒙创作的影响。

第15章。

人的觉醒。

学习要求:了解当代文学创作中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戴厚英的《人啊,人》的人道主义思想与理性色彩;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对婚姻道德的质疑和《方舟》表现出的女性意识。

要点: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兴起的原因及主要作品;《人啊,人》的情节主线与艺术结构上的理性特征。张洁表现现实生活与爱情伦理的主要作品;《爱,是不能忘记的》的女性意识与理想主义色彩;《方舟》表现的女性意识及其发展变化;三个知识女性的悲剧。

学习要求:掌握铁凝的《哦,香雪》的创作特点;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人性意识与社会意识。

要点:台儿沟与香雪;山村少女们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与作家提出的“悖论”。张弦描写女性爱情婚姻的主要作品;经济与传统观念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中的表现;菱花、存妮和荒妹的形象。

第16章。

沉重的翅膀。

学习要求:了解“改革文学”的文化背景、发展过程和基本特征;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的特点。

要点:“改革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作品。

学习要求:掌握《陈奂生上城》与高晓声对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及农民命运的追踪式描写;谌容的《人到中年》对改革现实的忧虑和困惑;路遥的《人生》对于改革时代社会内涵的把握。

要点:“陈奂生系列”作品对农民命运变化的描写;《陈奂生上城》与陈奂生形象特点。谌容关注知识分子与剖析社会心理两类题材的主要作品;陆文婷和秦波形象的意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及其他作品;《人生》的“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背景与高加林的两难抉择;《人生》的悲剧格调与路遥的悲剧意识。

第17章。

喧嚣与骚动。

学习要求:了解80年代现代主义思潮在绘画、电影等艺术中的表现;现代主义戏剧的形式探索;“荒诞小说”发展的基本情况;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的存在主义意味;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的艺术特点;《绝对信号》与高行健的戏剧探索;沙叶新的《陈毅市长》和魏明伦的《潘金莲》的特点。

要点:美术界、音乐界和电影界的主要作家作品;现代派文学在80年代前后的两个阶段。“崛起的诗群”的代表人物;《在同一地平线上》中男女主人公最终分手的原因。宗璞的《我是谁》;“荒诞小说”的两个阶段及主要作家作品;《你别无选择》的音乐式结构。80年代戏剧形式的变化及主要作家作品;《绝对信号》与《车站》、《野人》。《陈毅市长》革命领袖的题材特点与散文化的结构手法;《潘金莲》对潘金莲形象的重新阐释。

学习要求:掌握残雪的《山上的小屋》现代主义与现实战斗精神的结合。要点:《山上的小屋》与残雪小说的特点。

学习要求:重点掌握(3)舒婷、顾城的诗歌在内容选择和艺术形式上与传统诗歌的异同。

要点:“三个崛起”与“朦胧诗”之争;《呵,母亲》的可贵之处;舒婷诗歌的情感深化过程;《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童话方式与顾城诗歌的风格特点。

第18章。

市井与乡土学习要求:了解市井小说与乡土小说的共同特点;戏剧创作中的文化热现象;林斤澜的《矮凳桥风情》通过风俗画面对历史风云变幻和现实变革的表现;《烟壶》与邓友梅市井小说的特点;昌耀的西部诗歌与周涛的西部散文。

要点:80年代“乡土文学”各种类型的系列作品。“文化戏剧”的主要作家作品。《矮凳桥风情》现的现实与历史。邓友梅小说的三种题材:战争历史、现实生活、老北京;《烟壶》双线交错的表结构;乌世保与聂小轩的形象。《蒲柳人家》的乡土气息。昌耀西部诗歌的分类:西部情结与生命感受。周涛与“新边塞诗”;周涛散文与西部的自然史和心灵史。

学习要求:掌握冯骥才的《神鞭》对民间文化的重视与表现;《蒲柳人家》与刘绍棠小说的乡土气息;《受戒》与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特点;《井》与陆文夫小说的艺术特点。

要点:冯骥才民俗小说的两种倾向:文化恶俗、市井人物;《神鞭》与辫子的象征意义。汪曾祺小说的背景与高邮及牧歌式情调;《受戒》所表现的“世俗理想”;小英子与明子的形象。陆文夫与“小巷文学”。《井》与陆文夫小说“糖醋现实主义”特点:含蓄与幽默。

第19章。

文化寻根。

学习要求:了解“寻根文学”出现的原因;“寻根文学”的主要作品和主要特征;《棋王》与阿城从非社会角度对人生的观照;贾平凹的商州散文系列对传统文化和现实境遇的关注。

要点:“寻根文学”出现的原因。王蒙的《在伊犁》、韩少功的《文学的“根”》与寻根文学。寻根文学的小说和诗歌。《棋王》与其他知青生活题材的作品;《棋王》儒道合璧的特点与王一生。贾平凹的商州散文系列与作品体现出的商州文化。

学习要求:掌握韩少功的《爸爸爸》的文化批判意识;阿城的《孩子王》在文化寻根中对人的顽强意志的生命力的赞美;《残月》及张承志小说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要点:《爸爸爸》的文化批判意识与时间处理;鸡头寨与丙崽。《孩子王》体现的文化力量与文化精神。《黑骏马》的诗化倾向与寻找主题。;白音宝力格的心路历程;《残月》的宗教情感与杨三老汉的生活态度。

第20章。

学习要求:了解90年代与80年代文学的异同;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对文学的影响和冲击;20世纪末中国文学的多元化特点。

要点:市场经济对文学生产的影响。90年代文学所含有的“无名”特征。

第21章。

军人的视野。

学习要求:了解军旅小说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西线轶事》与徐怀中对军旅文学的挑战;黎汝清的《皖南事变》、乔良的《灵旗》等对战争历史的重新审视。

要点:“两代作家”:中年作家与青年作家(军门子弟、农家子弟);“三条战线”:当代战争题材、和平军营题材、历史战争题材。《西线轶事》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刘毛妹的形象。《皖南事变》与“皖南事变”;项英的形象与作家的悲剧观。《灵旗》的三种视角。

学习要求:掌握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对英雄主义传统的丰富和深化;《绝望中诞生》与朱苏进军营题材的创作特点。

要点:《高山下的花环》与当代军人的形象。朱苏进军营题材小说的独特之处;《绝望中诞生》对军人精神世界的探索;孟中天与他的地球运动理论。

第22章。

今日先锋。

学习要求:了解先锋小说产生的文化背景与文化意义;先锋小说的叙事革命、语言实验和生存探索;孙甘露的《我是少年酒坛子》在小说语言上的实验。

要点:先锋小说的主要作家作品;马原、莫言、残雪与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格非、孙甘露、余华与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我是少年酒坛子》与孙甘露的语言实验和结构游戏。

学习要求:掌握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的“元叙事”手法;余华的《现实一种》对人的生存状况的表现。

要点:《风底斯的诱惑》与马原的“元叙事”手法。《现实一种》与余华的冷漠叙述态度;小说布局的对称性与图像模型。

第23章。

人生写实。

学习要求:了解90年代现实主义创作的变化;“新写实小说”的特点。要点:“新写实小说”与“先锋小说”的产生时间;《钟山》杂志与“新写实小说大联展”;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作家作品;基本特点:取消情感。

学习要求:掌握《一地鸡毛》与刘震云小说对历史变革期不同心态的揭示;《狗日的粮食》与刘恒小说沉重的社会内容和独特的艺术。

要点:“一地鸡毛”的象征意义;《一地鸡毛》与《单位》;小林的生活琐事与精神轨迹。

学习要求:重点掌握(4)方方的《风景》对于人的生存意义的探索。要点:方方的《风景》与池莉的《烦恼人生》;“死者”的叙述视角及其意义;二哥与七哥的形象。

第24章。

走向世俗。

了解90年代“文学读物”兴盛的社会文化背景;政治经济的改革开放对于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崔健的摇派歌曲《一无所有》有反抗性以及它在与“流行音乐”的区别;王朔的《动物凶猛》对于“通俗读物”的超越;文学与电影的结合。

要点:90年代以后“读物型”的主要作家作品;在社会转型期中,知识分子面临的主要困境。《一无所有》与中国摇滚;崔健的主要作品;摇滚乐与流行歌曲的区别。王朔的主要作品与媚俗倾向;《动物凶猛》的“个人性”特点;叙事动力与叙事冒险;“我”与米兰的形象。

学习要求:掌握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的个人化的精神主题与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商业化倾向。

要点:颂莲的命运与视角;从小说《妻妾成群》到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改写:电影化过程与商业性外衣。

第25章。

民间的历史。

学习要求:了解“新历史小说”对历史的重新审视与叙述特征;莫言的《红高粱》的民间立场与新的历史叙述语言;王安忆的《长恨歌》所体现的文化精神和王琦瑶形象的意义。

要点:“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创作的三种情况及主要作家作品;《红高粱》与《古船》。民间立场:故事情节(暴力与性爱)和人物塑造(余占鏊的双重性);叙述特点:时空顺序与情节逻辑的破坏。王安忆的主要作品;上海弄堂与王琦瑶;张爱玲与王安忆的简单比较;《长恨歌》与其他上海题材的作品。

学习要求:掌握张炜的《古船》对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开掘和叙事艺术的探索;陈忠实的《白鹿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态度和人物塑造。

要点:张炜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及主要作品;家族矛盾与阶级斗争及人物结构;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两个主题(放逐与救赎)与两个人物(隋不召与隋抱朴);叙事艺术上的探索:多史同体构建、多时态交叉叙述;《古船》与《百年孤独》。仁义村与白鹿两个家族;家族史与中国近现代史;叙事结构与视角;小娥之死的悲剧意义;白嘉轩与黑娃的形象。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复习

单项选择题。

说明: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50年代中期,大规模表现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话剧作品主要有()等。

a.《李双双》b.《布谷鸟又叫了》。

c.《三里湾》d.《山那边人家》。

3.在《创业史》(第一部)中,哪一个人物形象存在着理念化的弊病()?

a.梁三老汉b.梁生宝c.王二直杠d.郭振山。

4.柳青把沙家店保粮支前与整个西北战局联系在一起的小说是()。

a.《火光在前》。

b.《开不败的花朵》。

c.《保卫延安》。

d.《铜墙铁壁》。

5.孙犁表现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生活的小说是()。a.《新儿女英雄传》。

b.《山地回忆》。

c.《吕梁英雄传》。

d.《火光在前》。

6.茹志鹃表现“游击队之母”英雄本色的小说是()。a.《春暖时节》。

b.《关大妈》。

c.《同志之间》。

d.《百合花》。

7.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主要有知侠()等。a.《铁道游击队》。

b.《战斗在滹沱河上》。

c.《烈火金刚》。

d.《敌后武工队》。

8.受传统小说“五虎将”模式影响的战争小说主要有刘流的()等。

a.《铁道游击队》。

b.《保卫延安》。

c.《烈火金刚》。

d.《林海雪原》。

9.在“保定二师**”和“高蠡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a.杨沫b.冯德英。

c.梁斌d.欧阳山。

11.《三家巷》中描写的“沙基惨案”发生在()中。

a.省港大罢工b.国民革命军北伐。

c.广州起义d.第一次国共合作。

12.最早描写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小说是()。

a.《红岩》。

b.《野火春风斗古城》。

c.《小城春秋》。

d.《铁道游击队》。

13.对五六十年代的现代历史题材创作影响最大的创作模式是()。

a.《华阳国志》模式。

b.《子夜》模式。

c.《死水微澜》模式。

d.《财主底儿女们》模式。

15.中国新诗史上第一位以表现石油建设和石油工人著称的“石油诗人”是()。

a.李季b.阮章竞c.傅仇d.梁上泉。

18.被人们称为“新辞赋体”或“郭小川体”的诗歌形式是()。a.“楼梯式”b.“半自由体”c.“民歌体”d.“散曲小令体”

22.借历史题材曲折表达自己的个人话语的作品,主要有陈翔鹤的()等。

a.《杜子美还家》b.《正红旗下》。

c.《鲁亮侪摘印》d.《陶渊明写〈挽歌〉》。

c.《祁连山下》d.《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c.《李顺大造屋》d.《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d.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政治风云。

36.谌容创作开始于“文革”前的作品是()。a.《人到中年》b.《光明与黑暗》。

c.《减去十岁》d.《沉重的翅膀》。

40.在邓友梅表现老北京市井生活的小说中,以乌世保为主人公的作品是()。

a.《话说陶然亭》b.《那五》c.《寻访“画儿韩”》d.《烟壶》)。)。

c.为了帮父亲上山砍竹子d.为了获得下棋比赛的资格。

45.《妻妾成群》中陈佐千的四位太太是()。a.颂莲b.毓如c.卓云d.米兰)。)。

中国现当代文学范文

作为唯一一个在世界上拿过集体项目冠军,而且曾经实现过世界大赛五连冠霸业的运动队,中国女排不只是中国体育的骄傲,是其他运动队学习的对象,更是一个激励国人自强的精神符号。在“中国人玩不来大球”“中国人集体意识差”等观点直到现在还甚嚣尘上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女排站上世界之巅的成功之路,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集体体育项目的胜利原因,主观上包括个体的能力、整体的实力、求胜的欲望、教练的水平,客观上包括其他球队的水平、场内场外的干扰因素甚至运气的成分。但这只足以解释一场比赛顶多一届大赛上的表现,但若用来解释一支球队几十年处于世界前列,即便低潮期也没有哪支球队可以低估,就显得牵强了。

技战术层面的东西只适合技术性的分析,战略层面的东西则需要以战略眼光来分析。中国女排胜在战术,但更胜在战略,这个战略,就是走自己的路。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真正的强者之路无不是走自己的路。几十年来,中国女排教练队员轮番更迭,世界排球的发展趋势也几经变幻,然而中国女排没有被他人带乱节奏,更没有丧失以我为主的自信和自觉,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女子排球发展的道路。

走自己的路,绝不是守着老东西骄傲自满、因袭不变,更不是关起门来向壁虚构、闭门造车。恰恰相反,在中国女排的起步阶段,我们就虚心向其他国家的主教练和队员请教技战术、体能训练等各个方面的先进经验。直到现在,学习意识和学习精神仍是中国女排赖以不断进步的源源动力,中国队的教练和队员经常说的“向对手学习”,绝非面子上的客套话,也不是故意释放“烟幕弹”,因为就算是手下败将依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只是我们没有把先进经验看做僵死的教条,没有陷入对先进经验的盲目崇拜,所以不是什么都学,没有今天学欧洲明天学美洲,更绝非照抄照搬。真理再往前迈出一步,就有可能变成谬误,别人的成功经验硬生生地套在自己身上就可能是枷锁。没有人家的身体,也没有人家的技术,却非要打人家的战术;要成为另一个谁,却忘了自己是谁,如此削足适履,焉有成功可期?中国女排在几代人的努力下,结合中国人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独特的身体条件以及一支队伍人员构成上的长处和短板,磨合打造出中国女排自己的强者之路。

中国女排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冲出亚洲到到站在世界之巅,虽然每个时代、每一届大赛、每一场比赛的特点都各不相同,但有一点相同却自始至终,那就是鲜明的中国特色。去年,郎平荣膺改革开放40周年杰出贡献人物,这是对郎平也是对中国女排的高度褒奖。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女排的擎天柱,到现在中国女排的主教练,郎平和中国女排一起阔步走在改革开放的大路上,女排精神已超越了体育本身,对各行各业起到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让中国人感受到自尊、自强、自豪,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鲁迅先生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要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中国女排的强者之路走得并不容易,越是这样,越要坚定自信地走下去,在自己开辟的路上继续演绎强者恒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