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育儿心得体会(通用8篇)

时间:2023-09-27 18:12:11 作者:文轩 心得体会 青蛙育儿心得体会(通用8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青蛙育儿心得体会篇一

第一段:介绍青蛙育儿的背景和特点(200字)

青蛙育儿,源于亚洲传统文化中关于养育孩子的理念,是一种以宽容、自由、自主为核心的育儿方式。在青蛙育儿中,父母强调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其自由发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育儿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严格要求和指令式教育模式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孩子的身心健康。青蛙育儿认为,孩子应该在愉快的环境中自由成长,而不是受到严格束缚。

第二段:讲述自己对青蛙育儿的实践和体会(300字)

我是一个曾经严厉要求自己孩子的妈妈,直到我了解了青蛙育儿的理念后,我开始尝试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我放慢了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不再对他施加过多的压力。我给孩子更多的自由选择权,鼓励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我发现,孩子在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逐渐变得开朗、自信,并且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孩子变得更加有责任心,他主动对家务进行分担,并主动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更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真正理解他的需求和愿望,以更加平等和尊重的态度与孩子相处。

第三段:讲述青蛙育儿的优点和好处(300字)

青蛙育儿注重孩子的自主发展和个体差异,它能够帮助孩子形成独立思考、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育儿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更加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青蛙育儿也能够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家庭关系的和睦。此外,青蛙育儿还能减少孩子焦虑和厌学情绪的发生,让孩子在自由愉快的环境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第四段:提出青蛙育儿的局限性和应用建议(200字)

尽管青蛙育儿有很多优点,但它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和所有孩子的育儿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孩子可能需要一定程度的指导和压力来推动他们的发展。同时,青蛙育儿也需要父母具备足够的教育知识和能力,以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恰当的引导。因此,在实践青蛙育儿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第五段:总结论述青蛙育儿的重要意义(200字)

青蛙育儿是一种注重孩子发展和尊重孩子需求的育儿方式,它能够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和行为习惯。尽管青蛙育儿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法宝,但它提出的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通过尊重孩子、鼓励孩子的自由发展和独立思考,我们能够在育儿过程中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因此,青蛙育儿的理念对于当代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青蛙育儿心得体会篇二

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子女是每个家长渴望解决的问题,在此我简单的谈谈我在教育方面的`一些体会。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潜移默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地在影响着孩子。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在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

诚实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出口就说脏话的家长,不可能培养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长培养不出大公无私的孩子。要培养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家长自己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在这点上,我有具体的体会,孩子的大伯有个口头语是“他奶奶的",我一看这样不好,就不断的对他说:大伯说的不对,让大伯道歉保证以后不在说脏话。改了很长时间才有所好转。一些坏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学起来很容易,但改起来很难,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做家长的应该特别注意。

现在很多家长以孩子学了多少东西,例如:会背多少唐诗、能认多少字等等来衡量孩子是否聪明好学,我感觉这样是不对的。其实,对于我们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将他们的一些坏习惯改掉。我们家睿阳性格内向,我就针对性的在周日给他报了声乐班让他喜欢表现自己,觉得自己很棒。

另外,我也很注重对他注意力方面的培养,在玩具上,我和他爸有意识的多给他买积木,他很爱玩搭积木,有时一玩儿就是一个多小时。这些对提高注意力集中都很有帮助,我感觉他进入中班后,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很多内容并不是五岁左右孩子所能理解的,有时我强迫他学也只能是机械的学,孩子没有兴趣,反而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我们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来安排一些内容,他最近喜欢听故事,我就选择一些它容易理解的录音故事睡觉时放给他听,一段时间后,让他自己复述故事。

青蛙育儿心得体会篇三

第一段:引言(150字)

青蛙育儿是一种独特而有趣的养育方式,它源自于法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当我们思考青蛙育儿时,往往会联想到母爱的伟大,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总结一些关于青蛙育儿的心得体会,希望对新手父母有所启发。

第二段:培养独立能力(250字)

在青蛙育儿中,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正如青蛙把蝌蚪扔进水中,鼓励孩子们去探索和发现世界。父母要制定一些合适的任务,让孩子们全力以赴完成,这样他们可以从中获得满足感,并逐渐相信自己的能力。当然,在过程中要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但要让他们自己尝试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

第三段:培养创造力(250字)

除了培养独立能力外,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同样重要。父母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书籍和材料,以激发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在玩耍时,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们进行自由的探索和创造,而不是单纯地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孩子们养成自主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四段:培养社交能力(250字)

青蛙育儿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各种机会去结交朋友,并鼓励他们参与各种团队活动。社交能力的提升需要从小培养,青蛙育儿中的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们主动与人交流,并尝试去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孩子们适应社会环境,还能帮助他们从小学会合作与分享。

第五段:关注心理健康(300字)

在青蛙育儿中,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同样至关重要。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与他们进行沟通和倾听。孩子经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给予理解和支持。同时,家庭也应该是一个温暖、稳定和爱的环境,尽量避免吵架和冲突。父母的爱和关心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源泉,对孩子们的心灵成长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结尾(100字)

青蛙育儿让我们反思传统养育方式,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创造力和社交能力,更加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青蛙育儿不仅仅是关于爱的体现,更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通过这种育儿方式,我们能够见证孩子们的成长,他们将成为更加独立、自信和有爱心的人。

青蛙育儿心得体会篇四

看过《小孩不笨》后。我对学校和家庭中存在的那些小孩不听话、难管教的言论及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的冲突事件有了一个思考。孩子的不听话、难管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他们自身的原因还是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本来就存在不足?我想这很大程度上都有着父母对孩子的管教问题!

现在的好多家长就如影片刚开始那会儿父母一样,他们要求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别玩手机、别听打电话,可是那他们的父母却是在饭桌上接着连绵不断的电话而且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而这时的`父母却是骗孩子说这是很重要的电话或者是很紧急的电话。如果问哪家的东西好吃或者是告诉哪件衣服打折也是很重要、很紧急的事的话,那么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那得是多大的事才能行啊!很显然他们的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作为父母就应该给孩子做好榜样。你要求了孩子不能做什么那么你就要给孩子起好带头作用。不要忘了你的行为举止正在无形中被孩子模仿着。所以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正所谓父母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嘛!同时,作为家长,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是大多数父母都有的。所以为了他们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他们受不了孩子有一点的事情做的不好。只要孩子有一点事情做得不好,他们就打骂孩子甚至不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当孩子取得一个好成绩、一个好名次的时候也不给他们一点赞扬,只是在那儿怎么没有做的更好一些。父母们就在就在那儿一味地指责孩子的不优秀,却看不到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点点进步!久而久之,孩子们在父母的这种指责中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叛逆······最后,孩子们就缺乏了和父母沟通的勇气,他们和父母间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再到后来,孩子们因为父母们不管他们、不和他们交流就放纵自己,和社会上那所谓的哥们、朋友交往,一起偷抢东西!而这时候的父母除了抱怨还是抱怨,除了打骂还是打骂。父母们从来不深入思考一下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而是理所当然地把这种情况归结为孩子不听话!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父母多花一点时间在孩子们身上,多关爱孩子一点。孩子们会因为缺

少父母的关爱而变得自卑、孤独吗?如果父母能够多鼓励孩子、多表扬孩子而不是孩子做错了一点事就一味地责备他们,孩子们会因为父母们的冷漠而心灰意冷进而走上为人所不齿的道路吗?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个时期的他们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他们在这个时期中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父母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引导,有耐心、用平和且易被人接受的方法努力完善他们的人格以及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对于孩子的成绩方面,我想父母们更不应该以别的成绩好的同学的考试成绩作为标准,而是要把孩子以往的考试成绩拿来比较,只要孩子这次的分数比上次的分数有所进步就好了。这时就不要吝啬那些夸奖的言辞而是要夸夸他们让他们知道他有进步,有希望。这样他们也就会有了对于学习的乐趣!正所谓有进步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陪伴,因此父母应该多花时间在孩子们的身上而不是只专注于工作。同时父母要鼓励他们去参加各种有利于提高他们社会实践能力的活动,而不是阻止他们让他们做只与学习有关的事情。看当今好多学习成绩拔尖的孩子出社会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结果被社会所埋没,最后变得默默无闻。而那些学习成绩中等及其以上的孩子们,无论是他们的交友能力还是动手能力都较学习成绩好的那些孩子要好一些,最后导致他们在出社会后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最后成为了社会的佼佼者。由此可见,实践活动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因此作为父母就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陪孩子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活动。除此之外,父母也不应该吝啬于那些夸奖的话语,要多多夸奖孩子,在无形之中给孩子树立信心。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孩子的成长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法。教育方法的不足导致了孩子的不听话、难管教。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更应该找寻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让孩子真正地成龙、成凤!

青蛙育儿心得体会篇五

第一段:引言(200字)

对于青蛙这种生物来说,他们在照料自己的孩子上有着相当高的承诺和投入。在与人类育儿经验的对比中,我们发现从青蛙的育儿方式中可以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以下我将介绍一些我从观察青蛙育儿中得到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关注孩子的需求(200字)

青蛙对孩子的关注以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青蛙会不断盯着自己的孩子,确保他们受到足够的食物和关爱。这个教训告诉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需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需求,还包括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用心倾听和观察孩子,并适时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以确保他们得到健康的成长。

第三段:教会孩子独立(200字)

青蛙会鼓励他们的孩子独立行动。当幼小的青蛙需要探索周围的世界时,母青蛙会鼓励他们跳跃和探索,而不是把他们紧紧地抱在怀里。这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教训,我们应该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尝试和犯错,而不是过度保护他们。通过让孩子接受挑战和克服困难,他们会学会独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段:沟通的重要性(200字)

青蛙并不会直接告诉他们的孩子该做什么,而是通过非语言和声音来传达信息。他们会用眼神、身体语言和声音表达自己的意图。这提醒我们沟通的重要性。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清晰地传达我们的期望和需求,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通过有效的沟通,我们可以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增强互相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第五段:耐心与适度的放手(200字)

青蛙在孵化以及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惊人的耐心。他们会坚持守护巢穴,确保孩子能够安全成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保持耐心,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指导,同时适度地放手,让他们去发展自己的独立性。我们应该相信他们的能力,相信他们能够在适当的支持下取得成功。

总结(100字)

通过观察和学习青蛙育儿的方式,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关于如何正确地育儿的启示和教训。关注孩子的需求,教会孩子独立,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保持耐心并适度放手,这些都是我们从青蛙中可以得到的宝贵经验。借鉴青蛙育儿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独立地成长。

青蛙育儿心得体会篇六

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子女是每个家长渴望解决的问题,在此我简单的谈谈我在教育方面的一些体会。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潜移默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地在影响着孩子。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在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

诚实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出口就说脏话的家长,不可能培养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长培养不出大公无私的孩子。要培养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家长自己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在这点上,我有具体的体会,孩子的大伯有个口头语是“他奶奶的",我一看这样不好,就不断的对他说:大伯说的不对,让大伯道歉保证以后不在说脏话。改了很长时间才有所好转。一些坏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学起来很容易,但改起来很难,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做家长的应该特别注意。

现在很多家长以孩子学了多少东西,例如:会背多少唐诗、能认多少字等等来衡量孩子是否聪明好学,我感觉这样是不对的。其实,对于我们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将他们的一些坏习惯改掉。我们家睿阳性格内向,我就针对性的在周日给他报了声乐班让他喜欢表现自己,觉得自己很棒。

另外,我也很注重对他注意力方面的培养,在玩具上,我和他爸有意识的多给他买积木,他很爱玩搭积木,有时一玩儿就是一个多小时。这些对提高注意力集中都很有帮助,我感觉他进入中班后,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很多内容并不是五岁左右孩子所能理解的,有时我强迫他学也只能是机械的学,孩子没有兴趣,反而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我们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来安排一些内容,他最近喜欢听故事,我就选择一些它容易理解的录音故事睡觉时放给他听,一段时间后,让他自己复述故事。

青蛙育儿心得体会篇七

人在0—3岁期间,最重要的心理需求是无条件的接纳和爱,孩子和母亲是“共生”状态,母亲是主要的角色。从4岁到6岁,父亲正式开始进入重要的角色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重在获得父母的肯定、赞美、认同,并且开始大量模仿父母。

到了青春期,孩子开始追求一种有力量,有权威的爱,母亲的爱往往和这种需要相反,在这个年龄的孩子眼里会是柔弱甚至是过分关心。如果孩子没有在家庭里找到这样的爱,他们会到外面寻找。在一些个案研究中也发现,无论男孩女孩如果在家庭得不到父亲般的爱,就会在外界中找到替代和满足。比如女孩子如果有一个成熟一点的男性对她关心一点,会在心里产生不能抵抗的诱惑。

父亲很容易影响孩子的价值系统和自信心,因为母亲是无条件的爱,而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只要孩子做爸爸认同的事情,就能赢得爸爸的爱。在上篇《安全感来自母亲,价值感来自父亲》曾经说过,如果父亲力量的缺失,或者不被父亲认同和赞赏,会造成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降低,并且缺乏自信。自信是一个人的底气,它决定了一个人在遇到困境时的心理底线,如果足够强大,他可以应对未来一切的际遇。

父亲能够影响孩子的性别认同。孩子和父亲的关系好,女儿会更具女性美,儿子会更有男人味。在与父亲的互动中,父亲能把女儿女性部分更好地引发出来。同样,儿子会认同父亲作为男人的责任、原则、胸怀、胆识与气魄。所以,和父亲关系很好的孩子,一般不会出现同性恋。

弗洛姆也说过:造成神经病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一个男孩有一个十分慈爱,却又很娇惯他的母亲,同时又有一个性格懦弱或者对孩子不感兴趣的父亲。我这里有这样一个典型的个例,父亲是个工作狂,对家庭很少问津,家庭中母亲的角色占了大部分,对待孩子过分溺爱,在生活中母亲的照顾可以说无微不至,有求必应,从不受半点委屈,所以她的女儿任性,骄纵,以自我为中心。后来成人结婚之后,在家庭生活中因为一点矛盾就有情绪,发脾气,最后导致对方一家人联合起来对付她。她无法接受这样的待遇,心理失控最终导致精神分裂。具有这种家庭角色缺失性格的人往往孤立无援,需要得到保护,因为没有获取父亲的特点:如纪律、独立性和驾驭生活的能力。

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哲学家纪伯伦说得好:“你的孩子并非你的孩子。他们经由你而来,却不是你创造的。跟随你却不属于你。你是弓的话,你的孩子就是弦上射出的飞箭。

青蛙育儿心得体会篇八

这几年积累了一些育儿心得,以下我就从五方面谈谈自己几年来的育儿心得:

孩子会经历很多“危急时刻”,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无忧无虑。不仅要帮孩子走过这段时刻,而且帮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气、失望、尴尬、伤心这些情绪,对于父母来说是很关键的。先是应该多倾听孩子,确定她的感受,然后再充当军师,这样孩子会学会在困境中和他人沟通,更有自主性。

我跟好好爸爸约定好,每天都要跟好好说一次“我爱你”,无论是什么时候都行,有时候是她刚睡醒,有时候是晚上要睡觉的时候,有时候是去接她放学的路上。这时候,孩子也会笑眯眯的跟我或者她爸爸说“我也爱你”。我们总认为爱是应该用行动来表示的,但是,为了让孩子知道怎样去表达,我们还是应该要常常虚实结合一下。

由于好好吃饭有包饭的习惯,而且吃一口饭要非常久的时间,以至于吃顿饭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我每次喂饭都催她要吃快点,不能慢吞吞的,再后来我就只有夸奖她了,她吃进一口我就表扬一下。可是到现在已经夸成了习惯,她也不以为然,无所谓了。所以,家长一定不要滥用表扬,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该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类)都拿来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会把它当做谋取利益的交换条件,或是要挟家长的资本。

好好的胆子不够大,很多时候很多事都不敢尝试。在家的时候什么事都依赖我们给她做,这样什么事都指望我们怎么行呢?我跟我老公就在很多时候试着鼓励她,她平时在家也喜欢画图画剪纸,可她拿着笔又不知怎么画,于是就老叫“妈妈你给我画”,我就把笔拿在她手上,鼓励她说“你一定会画得比妈妈好”就听了这句话,她会很快的画好。现在她已经会拿着笔没事就画,画圆呀,三角形,还会一一把画的图案剪出来。

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没有好处的。特别是当已经有人对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评的时候,再在旁边横加指责,我认为是非常错误的,那样会很伤孩子的自尊,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时候,就应该心平气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她自己对故事中的行为进行评判,然后将故事中的行为与他的行为进行对比,让她知道自己的过错,最后表扬一番她的长处,告诉她这件事虽然做错了,但是没关系,只要能改正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棒,是个大家都喜欢的好孩子。那样不仅使她找回自信,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一定会改正的。

平时在家我总是让好好做一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杂事,有时在我洗东西时,就会让她帮我端只小凳子。这些事可能在我们家长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养出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只要我们多留心这种小事,就会让孩子收益一生。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初浅的育儿心得,相信各位家长朋友一定有比我更好的育儿方法。当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个家庭齐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时还要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到家园共育,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教育孩子上,每个家长或多或少都有些困惑,每个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不一样看你是否了解自我的的孩子。下头我谈一谈我的育儿经验。

1、足够的睡眠是孩子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所以我每一天规定孩子晚九点之前必须睡觉。早六点半必须起床。让孩子有个良好的作息时间。

2、每一天放学回家自我安排写作业的时间。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不要看电视,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自我也看看书,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每一天做完作业必须要复习当天所学的资料加以巩固。

3、学会跟孩子交流,我每一天晚上都要和孩子谈一谈幼儿园有什么趣事,妈妈单位有什么新鲜事。经过交流能提高孩子表达本事和分辨是非的本事。

4经常带孩子去书店买书,让他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孩子有时候问的问题大人也无法回答,比如:星星为什么会眨眼水星上有水吗让他在书中找到答案,孩子十分开心。这样就培养他从小爱学爱问的习惯。

5、对于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家长必须要坚决地说:“不”。不能有丝毫心软。别看孩子小,他们也会察言观色,你退一步,他们就进一步。下次就不好管了。

6、要尊重孩子,不要强求孩子做一些自我不愿做的事。也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去批评指责孩子。

7、父母在家庭教育上要坚持意见一致。

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儿子长大了,做事很认真,时间观念很强。看来没有教不好的孩子,仅有不会教的家长,只要方法得当,任何孩子都是优秀的,只要用心总能找到适宜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