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故事演讲稿一等奖(大全8篇)

时间:2023-10-08 15:36:53 作者:书香墨 演讲稿 中华美德故事演讲稿一等奖(大全8篇)

演讲,首先要了解听众,注意听众的组成,了解他们的性格、年龄、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分析他们的观点、态度、希望和要求。掌握这些以后,就可以决定采取什么方式来吸引听众,说服听众,取得好的效果。那么演讲稿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演讲稿模板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华美德故事演讲稿一等奖篇一

唐高宗仪凤(公元676年至公元678年)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

有一次,大将军权善才误砍了唐太宗的陵墓—昭陵的柏树,唐高宗大怒,命令将他处死。狄仁杰认为权善才虽然有罪,但不至于被判死刑。唐高宗疾言厉色地说:“权善才砍掉了陵墓周围的树,使我在祖先面前成了不孝的人,我一定要杀了他!”狄仁杰面不改色,据法说理:“按照法律规定,权善才罪不至死,但陛下一定要杀了他,这怎么能让天下的百姓相信并遵守法律呢?千年以后,历史将评价陛下是明主还是昏君?臣不敢奉旨杀权善才,以免陷陛下于不义。”唐高宗听了狄仁杰的一番话,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于是赦免了权善才的死罪,并封狄仁杰为侍御史,负责审讯案件,监督百官。

大臣王本立依仗皇帝的宠爱,到处为非作歹,很多大臣都怕他。狄仁杰却毫不留情地揭露了他的罪行,请求把他交给司法部门处理。唐高宗本来想包庇王本立,狄仁杰以身护法:“我们大唐需要人才,但绝对不需要王本立这样的人!陛下怎么能够包庇这样一个罪人而不顾法律的威严呢?如果陛下您一定要包庇容忍王本立,不如罢免了臣的官职!”在狄仁杰的坚持下,王本立最终被定罪。狄仁杰的公正严明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中华美德故事演讲稿一等奖篇二

我的.爷爷爱养花,他的小院里,摆满了梅花。爷爷说梅花是花中君子,越是寒冷,花开得越香,这梅花是有骨气的花,千百年来,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他们是真正的中国人。爷爷说的话是那样的深奥,我懵懵懂懂地记住了,要做真正的中国人。伴随着屡屡花香,我渐渐长大了,我常常缠着爷爷奶奶给我讲故事,我常常缠着爸爸妈妈,教我背唐诗宋词。光阴似箭,如今我已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学会了读书、上网、看报纸。在刚劲有力的方块字里,不断感受英雄的豪气。

打开书,看到了几行文字: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飞舞,长江两岸,柳枝已经发芽,海南岛上,到处盛开着鲜花,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是啊,这宽广美丽的土地上,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像精忠报国的岳飞,大义凛然的刘胡兰,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故事的主人公都有共同的优点,都具备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或勤劳,或善良,或诚实,或守信。

你问我,什么是美德?我要大声告诉你,美德就是高尚的品德。打开电脑,努力搜索英雄人物的名字,他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们的美德却照亮了一代代的中华少年。美德,如同黑夜里的北极星,为我们指引了人生的方向;美德,如同春天里的蒙蒙细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美德,如同一把金钥匙,帮我们打开成功的大门。

昨天我在报纸上看到郭明爷爷的事迹,他是当代的雷锋。“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13年来,他先后资助了40多名贫困的小学生、中学生以及大学生,捐助资金达5万余元。我暗暗下决心,我也要做品德高尚的人。

自古英雄出少年,作为小学生

的我们,从小就应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美德的种子。

在家里孝敬长辈,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给爸爸妈妈倒一杯水,洗好新鲜的水果,经常给爸爸妈妈捶捶背,做好一件件家务事。

学习上,勤奋刻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课堂上分秒必争。课下多读书,读好书。

生活中,助人为乐,帮助同学解答难题,借给同学课外书,把好吃的食物分享给伙

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女娲、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雨来、雷锋的脚印引我前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美德,代代相传。我要做春天里的雨,滋润每一寸土地;我要做春天里的风,吹醒每一种植物;我要做春天里的阳光,温暖每一个人。

中华美德故事演讲稿一等奖篇三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想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题目是诚信。而今,我们仰望苍穹,天空依然摧残明朗,而俯察内心那些崇高的道德法则。何谓诚信?顾名思义,诚实守信。人与人相互交往,坦诚相待就是诚信。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诚信的重要。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耳,广为流传。可见,诚信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过漫长、沉重的生活之浪淘沥而出的赤纯之金。

让我们都做诚信的人,让我们呼唤诚信的春风吹绿每个人的心田!因为诚信是生命中最绚丽的色彩,是我们屹立于天地之间的脚下基石,是茫茫大荒,漠漠古今,那一点浩然正气,千里快哉风!

中华美德故事演讲稿一等奖篇四

魏征是唐朝的政治家,他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贞观初年,唐太宗的老部下庞相寿因贪污被人告发。魏征按大唐律令,解除了庞相寿的职务。唐太宗知道后勃然大怒,责问魏征为何这么做,魏征回答说自己是按大唐律令依法办事。当唐太宗弄清事实后,既想保住庞相寿的官职,又不愿驳回魏征的面子,便叫庞相寿向魏征赔礼。谁知魏征把庞相寿拒之门外,还说:“如果我和庞相寿举杯言欢,大唐的法律就等于扔到了火炉里。”唐太宗只好先将庞相寿复职,并说:“就这一次,下不为例。”

不料魏征第二天上朝时反复进谏,陈述庞相寿不可复职的理由。他还说:“难道就是因为庞相寿是您的老部下,就不追究他的罪行吗?您做秦王时有那么多的部下,如果他们都贪赃枉法,您又将如何惩治他们呢?”魏征还要求唐太宗以隋朝的灭亡为戒,这让唐太宗非常恼怒,他立即打断了魏征的话。魏征见状,竟然当场摘下官帽,扬长而去。唐太宗回宫后仔细思量了一番,终于悔悟,依法惩治了庞相寿。

还有一次,官员皇甫德参向唐太宗上书,说了三件事:“在洛阳修建东宫,是件劳民伤财的事。还有,地租收得太多了。另外,现在的妇女喜欢梳高高的发髻,是受宫中女子的影响,这可不是什么好风气。”

唐太宗勃然大怒,对大臣们说:“皇甫德参这个家伙,是想让我们大唐不用一个人,不收一斗租,宫里的人都不留头发,才能心满意足吧!”他想治皇甫德参诽谤罪,魏征又进谏道:“自古以来,臣子的上书不痛陈利弊,就不能触动君主。虽然皇甫德参说得有点过头,但陛下可以听取好的一面,请您想想这个道理。”他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人直言,虽然勉强听了进去,也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平息了怒气,没有治皇甫德参的罪。

魏征病逝后,唐太宗悲伤地说:“用铜作镜子,可以让人穿戴整齐;用历史作镜子,可以懂得国家兴盛衰亡的原因;用他人作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现在魏征不在了,我失去了一面重要的镜子啊!”

中华美德故事演讲稿一等奖篇五

刘宠别任。仅受一钱。出境之后。投于深渊。

【原文】

汉刘宠、为会稽太守。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及内调。有五六老叟。赍百钱送之。且曰。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今逢弃去。故来奉送。宠选一大钱受之。出境。投之于河。后人因名其河为钱清。

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即大化。盖以身作则也。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化亦深矣。有此德政。耆老送别。赉百钱以表微忱。宠勉选一钱。出境即投诸河。名其地为钱清。永矢弗谖已。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刘宠在会稽地方做太守官。把地方上烦琐苛刻的事。都除去了。把地方上非法的事。都禁止了。这一郡里地方上的人。大大的被他感化了。等到朝廷里把他调进京城里去的时候。有五六个老年的人。手里拿了一百个大钱去送给他。并且嘴里说道。自从你到我们这里来做官以后。境里都没有盗贼了。所以这些狗也夜里不叫了。人民不为官事连累。所以百姓们也不看到县里的差人了。现在你丢了我们竟要去了。所以我们特地来奉送你。刘宠就在他们手里、拣了一个顶大的钱拿了。总算受了他们的人情。到得出境的时候。就把这个钱丢在河里。后人因此把这条河叫做钱清。

中华美德故事演讲稿一等奖篇六

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美德,也是人类尊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来,多少个春秋,多少个冬夏,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汉唐盛世,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记得孟子说过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在我国民间,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说的是黄香九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家里非常贫寒,他对母亲十分怀念。安葬母亲后,黄香在母亲的坟前盖一草庐,他白天帮父亲劳作,夜晚在草庐里一边守墓,一边挑灯夜读。这一守就是三年。不仅如此,他对父亲也十分孝顺。夏日炎炎,他为父亲摇扇驱蚊解暑,直到父亲入睡,方才回到墓庐学习;严寒冬日,黄香总是先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捂热后,再请父亲入睡,生怕父亲着凉。

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了一场特大的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没有不感动的!

听了这个故事,我感悟很深,并且深深地感受到了尊老爱幼的真正含义。我们应该继续把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发展并弘扬下去!

中华美德故事演讲稿一等奖篇七

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刻苦学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勤奋读书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不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取得不同反响,都是与他们从小的远大抱负分不开的。俗话说:“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立志,贵在少年。稍许浏览一下历史,一个个勤奋学习的动人故事就会争相跃入你的眼帘。匡衡幼年凿壁引光苦读,终以说《诗》而扬名;茅以升少年立志,远涉重洋,经历千难万险,终于成为“桥梁之父”。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今天,我们有着比前人更优越的学习条件,在继承和发扬勤学立志的同时,更要不断地激励自己,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国,更加勤奋地学习。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中华美德故事演讲稿一等奖篇八

说的是关羽被逼降曹后,为了脱离曹营,连闯曹军五道关口,斩杀六个守关将领的英勇壮举。为招纳关云长,曹操倾心设下了五道特殊关隘。第一,金钱关。曹操特别在许昌为他安置了豪宅一幢,送了他大堆金银珠宝,又赐锦袍送宝马。

第二,地位关。关羽初到曹营,曹操就封他为偏将军,后又封为汉寿亭侯,恩宠有加。第三,美色关。曹操安排关羽同刘备两位年轻貌美的夫人共居一室,诱其乱伦,后又物色了十名美女送给他,以悦其心、荡其志。

第四道“生活关”。曹操以客礼对待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想以物质上的享受乱其心志。第五道“人情关”。

曹操本人如此用情外,还派遣张辽说情,想尽心机要以人情打动关羽,让他留下。但是机关算尽,关羽到底还是封金挂印,决然而去。

这个小故事,就是关羽“忠义”品行的集中体现之一,纵观其一生,无愧于戎马生涯,历经百战,也因此被后人尊称“关二爷”而供奉,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