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过年(通用19篇)

时间:2023-12-06 08:56:10 作者:薇儿 祝福语

每篇优秀作文都是作者思维的抽样,是作者独立思考和深度思考的结果。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

童年的过年时节的散文

明天又是新年,因为老家年前翻盖,今年举家都回老家过年,算起来,已经有十七八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如果不是公婆去世,我想我现在也许还没权力回老家过年吧。虽然如此,小时候过大年的情形却清清楚楚的呈现在我的脑海里,仿佛一切就发生在昨天,害我心潮澎湃。

记得每年大年三十一大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院子里到处都贴满了春联,大门上也挂上了大红的灯笼,家家户户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气。我和小伙伴则早早的换好了新衣服。那时候过年,不管日子怎么样,大人们就是借钱,也都会给孩子们从里到外换上全新的衣服,因此,孩子们天天盼、月月盼,就盼着过大年,不光可以吃好的,还可以穿好的。我们同龄的小伙伴有十多个,那时候比较封建,男女生互相不说话,因此,伙伴们绝对是清一色的女孩子。我们一般是一个一个挨着家叫,同时也在一家一家的显摆各自的新衣服,绝对不会因为你迟她早生气。人全后,我们就会在大街中央玩打沙包或者跳皮筋,或者踢毽子......哦,那时候玩得名目可真是五花八门,我数都数不过来。

到了晚上,我们又会一家一家的跑,一家一家的转,乐此不疲。到了街上,经常会遇上个顽皮的小男孩,点着一个小鞭炮,直冲冲的向我们扔了过来,于是,在一阵尖叫声中,大伙四散逃开,生怕自己的新衣服被烧个洞,可是,对于这样的恶作剧,大家谁都不会真心的怪怨,反倒觉得有惊无险,很是快活、开心。

记得每年过年的时候,妈妈都会到毕克齐买二斤黑枣、二斤柿饼子和一斤水果糖(那时候叫洋糖),每到三十晚上上过香、吃完面以后,我便会自己从柜子里抓上一把黑枣、两个柿饼、几颗糖,装在衣服兜里,兴高采烈的随小伙伴去跑大年。那个柿饼子和黑枣真香,以至于现在每到冬天都会满大街找卖的,不是为了吃,好像就是想寻找一下小时候的感觉。

大一点的时候,记得爱霞的哥哥结婚早,因为是同龄人,她们家便成了我们的根据地。因为年龄大了的原因吧,这时候同龄的男女生也不那么封建了,男女生便都会聚在她们家,随便谈论、打扑克、跳舞,一直到半夜接神的时候,大家才会恋恋不舍的分手。

接神是每年过年最最隆重的仪式。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和初一晚上十二点左右接神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爆竹不断,那个噼里啪啦的声响,震耳欲聋、此起彼伏。有时候村与村接神的时辰不一样,往往就会听见炮竹声一个村一个村的轮着响,就像轮流比赛一样,仿佛响的越多、越响,就说明日子越红火。每年接神的时候,父亲负责点旺火,火点着后,父亲会拿个盖帘使劲的扇,烟雾缭绕的'炭火不大一会就会熊熊燃烧起来,很是壮观;母亲和姐姐负责煮饺子、收拾家;弟弟和哥哥呢,一个在忙着给各路神仙上香,一个则从凉房端出一大筛子二连炮,一个接一个的放。我战战兢兢地挨近旺火,想烤烤火,人家都说考旺火一年旺,可是没一会,我就会被震响的二连炮吓的躲回到门口,想看放炮,却怎么也鼓不起勇气打开门,只好隔着玻璃往外瞅。

接神吃饺子也是一项比较神圣的事情,因为饺子里包着一个硬币,谁吃着就预示着谁有福气,来年一切顺利。等旺火点旺了,鞭炮响过后,饺子也煮熟了。刚捞出来的饺子先要敬祖先、敬财神爷、马王爷等各路神仙,然后才会端盘上桌。于是,我们孩子们往往会在几个盘子里挑着吃,看看哪个更像包着硬币。这时候,大人是绝对不会怪怨的。可是,在我的记忆中,我从来都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接神以后,也就是上完香、放过炮后,就不允许大声喧哗了,因为各路神仙都接回来了,不能惊扰它们,更不能吵闹、讲脏话,还不许随便往地下洒水,于是,在这时候,连最调皮的孩子也都会变得很乖了。

大年初一早晨(有时候是初二),全村人便会牵着骡马到村外迎喜神,男人们端着喜神的牌位,还要敬香,小火子们有的负责放鞭炮、有的负责敲锣打鼓,女人孩子们也都穿戴整齐,出来迎接。这时候,锣鼓喧天,忙了一年的人们便彻底进入进入新年,互相打招呼祝福。等迎喜神结束后,大人孩子,该拜年的拜年、该玩的便又凑到了一块......

要说过年,我看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一切都像昨天发生的一样,都已经深深的长在了我的脑海里,永不消失,虽然时隔将近二十年,但童年过年的情形我永远都不会忘怀。哦,难忘的时光、难忘的童年、难忘的点点滴滴......

童年的作文:童年的发现

童年是美好的,让我快乐,让我怀念,也让我学到了知识。

记得那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正当我贪婪地吸着新鲜空气的`时候,忽然看见对面的花丛上飞着许多只蜻蜓,我的心里打了一个问号,为什么蜻蜓飞得那么低,他们平时不是在高空的吗?而且刚才也没见到这些蜻蜓啊,奇怪!我跑去问妈妈,妈妈听见我说有蜻蜓在低飞,说:不会吧!那就要赶快回家收衣服了!不一会儿,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途中,我问妈妈:妈妈,蜻蜓低飞跟收衣服有什么关系呀?我还没玩够呢!妈妈说:回家再跟你解释!这时乌云密布,渐渐压了下来刚回到家,天就哗哗的下起雨来。

妈妈告诉我,蜻蜓之所以低飞,是因为它们在空中有水珠滴在翅膀上,飞不高,所以每当蜻蜓低飞,就说明天快要下雨了。

原来如此!怪不得妈妈那么急着回家收衣服呢!

童年给我带来了欢乐,同时好奇的童年也给我带来了知识!

童年过年作文

童年时,日日盼,夜夜盼,盼的就是过年。

过年时,我奶奶家准会大摆宴席。至于有多大,有多少菜,我全不记得了,我一门心思都在肉上了。吃时,总是我第一个动筷子,第一筷夹的准是肉。因为是过年,我爸妈也不好说什么,只好无奈而又严厉地瞅着我大快朵颐。

过年时,是很热闹的,因为要去买年货,市场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熟人见面,总要寒喧几句,说说自己打算买什么,一寒喧就是许久。这时,我就会自顾自地走到小吃摊上,自己拿零钱买吃的,直到奶奶来了,才和她一起去买别的。

过年时,放炮仗也是有趣的,约上我哥,手拿“大红鹰”兴奋的冲到水沟边上,找到鱼多的地方,一点火,扔下去。鱼儿不知这是什么,围着它绕圈,炮仗一炸,水“啪”的一声冲上天,鱼儿们惊惶地游走了,只剩下乐不可支的我们。

童年时过年是格外有趣的,只是太少了,一年一次啊!

童年过年作文

几场寒流一来,树上叶子便落得差不多了。寒来千树薄,秋尽不身轻。出门脸上多了凉意,人们便穿上了毛衣;再来一两次寒流,冬天真正到了。天空开始焐雪,如鲁迅所说,旧历年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时便是快过春节了。

我的记忆中过年就是吃。在县里的时候,毕竟还是乡镇,家里关系我的第一件事便是蒸包子。包子要到专门的地方去蒸,母亲还要洗涮蒸煮,于是端着馅子去排队的任务便落在我头上。这可不是一个轻松的事,要用极大的耐性在那里等。因为蒸一家的时间并不短,春节前的那几天,饭店是通宵蒸的。运气好的上半夜能出来;运气差的,下半夜一两点是正常。我从下午开始,便在那热腾腾的雾气中等待,人们忙碌着,那一笼笼暄软的热包子,倒在一个过渡的,平铺着的红草的帘子上凉着。我一会还要看看自己家装馅子的脸盆,蒸完了一家便将自己的脸盆往前挪一下,以免别人插了队。

快到晚上九十点,终于到我家的了。第一笼出来,倒在帘子上。那一刻我便感到自己十分的富有。吃是可以随便吃了,要捡那皮子透明的,渗出了油的吃。我妈妈是很会做菜的,因此包子的馅子也是十分好的:有肉馅和豆沙馅两种。味道也调得比别人家的好。我吃了两个热热的肉包子,便停下不动;等好几笼之后,豆沙的出来,静下心来享受那流了满嘴的香喷喷滋味。那种赤红色的豆泥,糯极了,香极了,甜极了。那份喜悦,让我真想围着街道一颠一颠跑两圈,之后猛摇自己想象中的尾巴。我想,童年里没有什么能比吃给一个孩子留下更美好的记忆了。

这一顿大吃特吃后,拎回家的包子吃起来便没有那么自由了。母亲把包子藏在卧室床的蚊帐后边。一顿吃多少,都得由母亲做主。因为母亲要计算着去吃。这一百多个包子是要吃到正月十五的,还要待客,点了红点的甜馅的相对要少一些,因此还要扣着吃。

厨房里飘出烀咸货的气味。咸鸡、咸鸭、猪头、猪尾巴、排骨豆子。热气飘出厨房,迷漫在院子里。院子里的腊梅花开了;在一角,还种了许多乌菜,它们青油油的。热气混合了腊梅的气味,压向院子铺着方砖的地面。我个子还矮,便在这热气中奔跑,仿佛在贴着地面飞翔。那是些典型的节日气味。一年才真正有一次。咸货烀好了,母亲放在一个垫了乌菜的大篾篮子里。我开始围着篾篮转,趁母亲不留神,拈排骨豆子里的排骨吃,撕咸鸡的脯肉,咬一截猪尾巴。打是少不了的,因为自己也有不留神的时候。因为吃挨打,对孩子来讲,再正常不过了。打,也是一种气氛。这也是过年的一部分。训斥孩子,大人毕竟最像大人了。

有了爆竹的响声。东一个,西一个……那是孩子多的`人家孩子淘气,先放着玩。三十的黄昏,年的气氛似乎更加紧张了。父亲开始贴门对,母亲扫地,还要敬亡人。黄昏降临了,雾气(夜气)慢慢升起来。远远近近响起连贯的爆竹声。一个县城都在一片巨大的响声之中。父亲去关了院门。一家人都放松了下来。父亲坐下抽烟,母亲脸上有了笑容。除夕开始了。

初一的早晨是在鞭炮声中醒来的。换上新衣,起来响响地叫一声:妈妈!爸爸!摸摸新衣的口袋:10块钱!包在红纸里的10块钱!哈哈,压岁钱。孩子的脸上马上漾起无尽的快乐。早饭是我又一次的年的记忆。初一的早晨吃元宵。母亲做的元宵又大皮又薄,猪油馅的,芝麻馅的。特别的诱人,也特别烫,要小口咬。吃下四五个,肚子便滚滚圆圆的了。

童年的年已经远去,它酿成美好的记忆深埋在内心。

童年的过年时节的散文

一直很喜欢雨的我,终于盼到了梅雨时节的到来。我对雨挚爱是由来已久的,早在小的时候就对雨有着深深的爱恋,我喜欢看雨、听雨、甚至淋雨,更喜欢听着雨声入眠的感觉。我比较偏爱乡村的雨,乡村的雨中有泥土的芬芳;有雨打芭蕉的节奏;有瓦屋的清亮;有被雨水打出的点点泥花;有遍野的绿和清清的池塘。随着梅雨时节的来临,在城市生活了许多年的我,很想回家乡,去感受、去回味家乡那没有喧嚣与雍容的雨,家乡的雨有的只是平静、古朴和清新。

四季的雨是各有千秋的,春雨轻柔绵长;夏雨粗犷豪放‘;秋雨细腻;冬雨冷峻,在四季之雨中,我最爱是春末夏初的雨,也就人们常说的梅雨。梅雨时节的雨,有春雨和秋雨的绵柔、细腻,又有夏雨和冬雨豪放与冷峻。有的人却是不喜欢梅雨时节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梅雨下起来好像总是没完没了的,三两天是常态,十天半个月也不足为奇,但是,对于我这个偏爱雨的人来说,那当然是件不可多得的好时节。

赶在梅雨时节,我决定回一趟家乡,一是去看望仍在老家生活的母亲,二来呢,可以欣赏、回味乡村梅雨时节雨的优雅与豪放。

坐在车上的我,透过车窗,看着阴沉的天空,像是可以拧出水来,我知道,雨已经离我很近了,心里有说不出的快意和欢喜,随着车子快速的前行,我的思绪依然回到了小时候。

那时候,每到梅雨时节到来时,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总会光着脚丫子,在雨中嬉戏玩耍,从清晨一直到夜幕降临,很多的时候,大人喊我们吃饭,往往当成耳边风,这时,等着下地插秧的父母们,总是会拿着小棒子像赶小猪似的把我们赶回家,有几个顽皮的小男生,甚至被父母拽着耳朵拎回家,这时候,我们这一群像刚从土里转出来的知了猴子一样泥猴子,又总是会笑的前仰后合。

我们拿着小铲子,在雨中的小树林里挖知了猴子,在柳树、春树、桑树的枝干上寻找天然的木耳。知了猴子是蝉的幼虫,蝉在蜕变成蝉的'之前是生活在泥土里的,知了猴子和木耳都是我们最爱吃的天然美味。也许就是从那时起,我便爱上了雨。

忘不了,在雨季趴在自家小草屋的窗台上,看雨从天空中洋洋洒洒的落下来的飘逸,听雨打在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的美妙,忘不了,和小伙伴们在雨中疯玩的快意,忘不了,一群泥猴子头抵着头,在树下专注地看着一只知了猴子演变成蝉的过程,那分分秒秒的变化,让我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长大了嘴巴,我们惊奇这小小的动物蜕变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妙不可言。

当汽车把我带到家的那一刻,雨也和我一起来到了我的家乡,开始是那种丝丝的、柔柔的细雨,而后渐渐的大了起来,也许雨也是有灵性的,知道我爱她们,所以她们也爱着我,柔柔的雨儿斜斜的围着我,亲吻着我的头发、脸颊、手臂、衣服。

母亲从我的电话里得知我要回家,可能是怕我被雨淋着吧,早早地拿着雨伞到车站接我了,看到我下了车,忙不迭的递给我一把伞,我接过母亲递过来的雨伞,并没有要打开的意思,母亲打着伞,只说了一句别淋着了,就没有在说让我把伞打开的话,因为她了解她养大的女儿,小时候就有爱淋雨的习性。

和母亲一起走在雨中乡村的路上,路的一边是村庄,一边是田野,村庄已不是我小时候的村庄,小时候的村庄是草屋、瓦房、泥土路,现在的村庄是楼房、别墅、水泥路,田野还是那片田野,虽然下着细雨,赶时节的乡亲们,还是在田间插着秧苗,一块块白茫茫的水田,在乡亲们一步步后退的过后,变成了绿油油的一片秧田。那绿油油的小苗儿;田埂地头的草儿;远处的小树林;还有我们的小村庄和田间劳作的乡亲,都被完全笼罩在蒙蒙的烟雨之中,美轮美奂的感觉,好似一副细雨中的乡村泼墨画。一路上,不时遇到认识和不认识的乡亲和我打招呼,久违的亲切与温暖,像我喜爱的细雨,瞬间浸入我的心田。

母亲居住的还是父亲去世后,弟弟盖的几间瓦屋,有一个不算太大的庭院,庭院里没有打上水泥地,依然是满院的泥土,院中的那些泥土被母亲分成了一块块的小田地,在那些个小田地上,种满了蔬菜和花草,辣椒、茄子、韭菜、香葱,在雨中更显得青绿,豆角、黄瓜,一根根,一条条挂在那些用树枝搭成的架子上,像一串串绿色的玛瑙,墙边的几颗栀子花上,开满了白色的花朵,围墙上的金银花也是开得正旺,浓浓的花香飘满了整个小院,让人陶醉,我想这花香也许可以传遍整个村庄呢。我家的小瓦屋可能和村里的那些楼房相比,有些格格不入,我倒觉得有种古朴而典雅的味道呢。

天空中那灰蒙蒙的云层越压越低,像是要和大地连成一体,顷刻间便大雨滂沱,雨带着风,雨水顺着瓦屋的檐口流下,发出哗哗的声响,犹如一道白色的雨帘,雨帘落到之处,泥花四溅,这雨帘让我的视线变得模糊起来,只能听到雨水打在植物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还有落在土地上的噼啪声。大雨来得快,走得也快,不像蒙蒙细雨那样绵绵柔长,大雨停了,天气并没有放晴,天空仍有灰蒙蒙的云漂浮着,似烟似雾,还不时有细雨从烟雾中飘下。

我站在门口一看小院中的那些植物,在大雨过后,依然失去了原有的美,叶片湿漉漉的滴着水,一颗颗东倒西歪的,耷拉着脑袋,像喝醉了酒的人一样,站立不稳,韭菜和香葱一个个都趴在了地上,满身的泥水,几片小叶子昂起了头,像极了跌倒在泥地上的孩童,眼含着泪在向我求救呢。

母亲说她不太喜欢这梅雨季节,下起来就是没完没了的,有些不喜水植物,长时间在雨水中浸泡会烂根,甚至死掉的,放在柜子里衣服、被子什么的,也晒不到太阳,会发霉的,我说这才是梅雨的真正含义呢,母亲笑了。她说她倒是比较喜欢盛夏的雨,下过就走,雨过天晴,地里、家里都不耽误,这倒是有些像极了母亲的性格,母亲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干起活来,那是既快又好,为此还得到很多乡亲的夸赞呢,当然,就是因为她的心直口快,也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不少人。

大雨停歇,细雨却还是丝丝缕缕的下着,跟母亲说我要一个人到小时候捉知了、摘黑木耳的那片小树林去看看,去寻找一些儿时的快乐时光,母亲说那个小树林早被村民们砍了,在那片地建起了楼房了,就连树林旁边的那个小沟也被填平盖上房子了,我有些失望,也感到一丝的失落,本打算借在这梅雨时节的机会,重温一下儿时的那些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哪知道,已是物是人非,岁月的变迁,也让那些美好的往事,变成了一种美丽的回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童年春节的回忆故事:过年杂忆童年的回忆春节作文

小时候,一年之中最盼望的是过年。因为那时候家里穷,过年才能够吃上几天好一点的东西,才能穿上新衣服,还能挣点拜年钱。所以,进入冬季就天天盼过年,掰着指头算距过年还有多少天。

因为我是腊月初一生日,母亲自然会让我美美的吃上一顿好饭,所以进入腊月,过年的氛围在我心里就沸腾起来了,犹如我国举办奥运会,进入了倒计时,好日子也一个一个接踵而来。

腊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相传,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

在我们家,母亲会在腊月初七把花生豆、赤小豆、红枣用温水泡好,第二天早晨起来,把满满的一锅水放到火炉上,等水温七八十度的时候,再把泡好的花生豆、赤小豆、红枣和小米、红薯、蔓菁、南瓜、红糖等倒入锅里,用文火慢慢熬上两个小时。水烧开后,要一直不停地用勺子翻动,以免粥发煳。熬粥期间,整个屋子弥漫着甜香的味道。

腊月初八,还有一个生活习惯就是泡腊八蒜,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较冷的地方。

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等到除夕和过年吃饺子的时候,腊八蒜和醋就成了吃饺子的最佳佐料了。同时,腊八蒜也是春节制作各种美食的好材料,如腊八蒜炒驴肉等。

腊月二十三日,就是北方人传说的小年,其实我们这一带正月十五、十六才称作小年。要对屋里、院子里等进行大扫除,还有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所以又称灶王节。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每年灶王节,母亲都会到集市上买上一包芝麻糖。在十二点之前,供上芝麻糖,点上香和元宝为灶王爷上天“送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是人们给灶王爷送的座右铭。我想,那时候家家都特别穷,老百姓吃不饱,自然也拿不出好东西给灶王爷吃,害怕灶王爷有意见。供奉芝麻糖,就是要粘住灶王爷的嘴,免得给玉皇大帝汇报不好的事情。虽然有点迷信,但也充分体现了老百姓期盼摆脱贫困、过上生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我们老家还有一个传统习惯。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的日子,全家人不管在哪上学、工作、劳动,都要在这一天赶回家。记得母亲说,“祭灶王”要全家人都在才送灶王爷上天,如果有人赶不回来,就只能等到大年三十上午再送灶王爷,不能把家里人祭在外面,否则在外就没有饭吃了。所以,等我慢慢长大才明白,过年的许多习惯都是为了平安、幸福,过上好日子。每年腊月二十三学生放寒假,一直延续到现在,我想有与祭灶王的风俗习惯有关吧!

到了腊月二十九和大年三十上午,家里馒头、枣花、花糕、包子、饺子馅、炖海带肉、鞭炮等都已经准备好了。我的任务主要给我家几个院子和几位老爷爷家贴春联(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人挂灯笼),这也是我最乐意干的活,嘿嘿,显示咱有文化呀!同时贴春联也可以学到许多知识,看看谁的书法水平高。有的龙飞凤舞,有的工整刚劲。春联如“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是对除夕夜的最佳描述,言简意切,通俗易懂。

贴春联首先要弄明白那副春联应该贴在哪里,要讲究春联内容,春联宽度和高度要与门和物相对应,千万麻痹不得,否则会闹出笑话。神位更要选好位置,如门神必须贴在家里出门口里面,对联是“上天言好事,出门保平安”。门外要贴上“出门见喜”,院子里要贴上“春光满院”,水缸要贴上“清水满缸”,人力车要贴上“日行千里”,封箱要贴上“出入有风”,炕上和床头要贴上“身体健康”,粮囤要贴上“五谷丰登”等等。记得小时候,有的家大门春联左右字数就不一致,更别说上下联是否正确了,闹出了笑话。

还有我们村有一个文盲,村里人都叫他“老向的”,平时爱和别人开玩笑,不管大姑娘小媳妇,还是大辈小辈,一律不放过。每年过年让别人给他家写春联(那时候没有卖春联的,每年春节都是村里几个有文化的人包了全村的春联书写工作,要几个晚上才能写完),都会故意刁难他,不拿包好烟绝不给他写。有一年,村里几个秀才商量好了要戏弄他一下,给他写了“咱村老向,姑老满炕,光看不要说,谁说谁是鳖。”,说是炕贴,让他贴在炕边的墙上。结果大年初一去他家拜年的人笑倒一大片,他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等大家念出声来,气得胖叔大骂写春联的人,当然也不会真的生气,知道是给他开玩笑的,赶紧把炕贴撕了下来。

剪贴窗花也是春节必备的盛装,有红的,有黄的。图案内容有狮子、公鸡、牡丹花等各种动、植物等,如喜鹊登梅,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莲(连)年有鱼,鸳鸯戏水等等。当然了,贴窗花是姑娘们的拿手好戏,我可帮不上忙。

除夕之夜,伴随着“啪、啪……”、“咚哒、咚哒……”的鞭炮声和二踢脚声,拉开了过年的大幕。小时候,村里一位大爷是我父亲的朋友,爱“守岁”,每年的除夕都要到我家陪我父亲坐上几个小时。他常说:“唉,又是一年,今天晚上再不多坐会,就到明年啦!”老哥俩,吃着花生,围在火炉旁,各自谈论着今年的收获,规划着明年的未来。而我,为了明天起五更,早早地进入了梦乡。

大年初一凌晨是最神秘和庄严时刻。凌晨四点,父母悄悄地起来,一人点上柴火,将提前放入大锅里的馒头、枣花、花糕和五更菜(五样菜,如白菜、粉条、胡萝卜、菠菜、蒜薹等)熥好,另一人将各位神灵前的蜡烛和香点燃,摆放好箔、金银元宝。

等将熥好的馒头、枣花、花糕、五更菜摆放在神灵前,磕完头、烧过香箔、元宝,许过许多大吉大利的愿以后才燃放鞭炮。我们哥几个没有睡醒时,父亲会在我们住的屋窗户外放几个鞭炮,把我们震醒。起床后,父母不让我们大声说话,不让去厕所。同时,父母在三十晚上,将菜刀、铁锹、火柱、扫把等藏起来,说不能看到这些凶器,不能大声说话,唯恐“惊醒天上人”,怕吓着各位神灵,真有点做贼的感觉。

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吃饺子前都要到祖宗三代和各位神灵前叩拜许愿,再给父母磕头。这时,不管家里多么困难,父亲都会每人给一份压岁钱。

凌晨五点,是鞭炮声最热烈的时刻。鞭炮声表明已经给祖宗三代、各位神灵供奉了香、箔、金银元宝和饺子了。到了六点左右,村里人声鼎沸,大人的脚步声、小孩子的喊叫声和鞭炮声,还有不协调的狗叫鸡鸣声此起彼伏,大拜年开始啦!村里按家族和辈分自然地结成队。首先给家族的祖宗三代灵位磕头。大家相互问候,“过年好!”、“今天起得早不早?”、“爷爷奶奶在那院?”、“大爷大娘今年在大哥还是二哥谁家?”等等。

到了外姓长辈家,还没有进屋就大家齐声喊“xx给你磕头啦!”,这个时候长辈边拿着香烟、瓜子和花生、糖果分别给大家吃、抽,边说“不磕、不磕,大家都长一岁”、“冷不冷,过来烤烤火吧”等等。当然不会真的磕头,这是对长辈的尊敬,话虽然不多,都是客套话、重复话,但也是真诚的祝福,同时也是劳动一年难得去他人家一次和相聚的一刻。

其实,小时候拜年我只是跟在哥哥们后面,好多家我还没有进屋,大哥哥们就已经掉头回转了,具体对长辈怎么称呼都不知道。每年初一,都会提前把“新衣服”所有的口袋腾空,这样可以挣许多糖果、花生等磕头礼品。但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拾炮,进入别人家院子,就先找“红花一片”的放炮地,看看有没有漏掉没有燃放的鞭炮,不管是有捻无捻的,拾到了就特别兴奋,自然会收入囊中。

大年初一也是我鞭炮丰收的日子。进入腊月,每天都会和同龄伙伴们用溜溜球、硬币等作为“赌”具,进行输赢鞭炮游戏。在我们村,我是最大的胜利者,每年都会赢二百个多鞭炮。大年初一是他们还“债”的日子,小朋友们都很守信用,有了鞭炮自己不舍得燃放而用来还债,不足部分偷偷地把家里买的长鞭炮缠掉几个,还不够还债的也会许下承诺。那个年代,每当他们给我鞭炮,我都会特别高兴,永远不会嫌鞭炮多。我会把几个鞭炮捻子缠在一起燃放,也会把鞭炮放入空烟盒里,来个孙悟空空中翻筋斗,也会把鞭炮插入雪堆里,来个雪中飞花。在小伙伴们的羡慕中,独自享受燃放鞭炮带来的乐趣,放几个就像毒犯吸毒品一样,那叫一个过瘾。

唉!时过境迁,物以稀为贵。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几万几万头的鞭炮和烟花放在家里,让儿子点着玩他都懒得去。但现在的孩子们永远也体会不到我小时候燃放鞭炮带来的乐趣和兴奋。

小时候母亲常说“懒老婆,盼正月。正月的节日多,好吃不做活”,慢慢地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大年初一,是“人日”不得干活;初三是米的生日,不可以吃米饭;初五“送五穷”,要吃饺子,捞银子;初七是“咬灾日”,必须吃饺子;初十是“煮老鼠日”,也要吃饺子;还有三、六、九吃疙豆。反正每天都有“吃”的理由和典故。所以,过年前,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好多好多吃的东西。当然,老百姓辛辛苦苦劳动一年,也该歇歇脚了。但所有的风俗习惯,总离不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都是为了祈福来年平安幸福、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正月初十以后,街上买灯笼的多起来。都是用高粱杆拆成空壳长方体,将在白纸上描绘的三国、水浒、大唐人物和花鸟图案粘在四周,制作成纸灯笼。虽然简单,但图案形象逼真,憨态可掬,彰显农民艺术家的手笔。晚上,男孩子们从家里挑着灯笼出来,比赛看谁的灯笼亮,谁的图案好看,谁的灯笼里蜡烛燃放时间长。凑到一块,就会用灯笼碰撞,看看谁的牢固,自然一会就有孩子的灯笼散架了,也燃烧起来,哭着跑回家去。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老家都称作小年),也是我期盼的日子。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烟花,都是用土硝和铁屑做原料制作的土烟花。所以,每天都会到街上看谁家装的土烟花多、烟花药量大。到了元宵节晚上,家家户户把烟花摆放到村东头的庙前,烧香叩拜,烟雾缭绕,默默许愿,伴随着鞭炮声,一个个土烟花梨花盛开,一枝枝穿天猴直上云霄,意欲与嫦娥约会,有的穿天猴还是带炮的,嗉屡屡……啪。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是最好的写照。“这个好,梨花多,像天女散花”、“这个不行,红赤楞的,不好看”,听到评价不好的家庭都会默默记在心里,不是不舍得花钱,是卖土烟花的人糊弄了他,暗暗地骂着卖土烟花的人,明年绝不会再买他的烟花了,“这不是让我在神灵前丢人吗?”

正月十六是烤火节,也就是老百姓说的“烤百病”。家家户户提前把棉花杆、树枝、碎木材等可以燃烧的材料晒干,天刚蒙蒙亮就在自家门前烤起火来。长辈们说,烤百病来年能够消除百病,身体健康。同时要烤至少八笼火,所以在自家烤了,还要继续到其他人家门前去烤火。顿时,整条街上人流如梭,烧火材料没了又从家里抱来一大堆,反正农家也不缺烧火材料。

大人们将小孩的棉衣、棉裤在火上烤热,跑步回家让孩子们赶快穿上。慢慢地,街上孩子们多起来,有拿灯喳的,有拿木棍的,还有调皮的孩子偷偷地向火堆了扔鞭炮的,炸的火花满天飞,结果把自己的棉衣服烧了一个大窟窿。这些传统节日许多不用花钱,可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

尝尽了人间烟火和人生百味,守望生活如初的美丽。想想小时候过年的热切期盼,玩得那种疯狂;想想1983年开始的几届春节联欢晚会是何等的盛宴,多少人天不黑就跑到有电视的人家占地方,大家围在一起,嗑着瓜子、吃着花生、聊着一年开心的事情。每一首春节晚会的歌曲都会流行好多年,每一个春节晚会节目都让我流连忘返、记忆犹新。

现在生活好了,过年却没了激情,还成了一些人的心里负担,高兴地只是移动、联通、电信等公司。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一,手机不停地群发着一个又一个网上摘录的拜年信息,一声亲切的问候也没有了。车子多了,亲自登门拜年行动的却少了。

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永远是中国人民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无形资产,是中国人民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人民不能丢!也丢不起、丢不得!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应该爱我中华,爱中国文化,爱中国传统节日!

作者|宋永章。

公众号|邺城文学。

童年的作文:童年的畅想

我小的时候啊,最爱幻想。特别是无聊的时候,我会把自己想象成不同角色的人物。有时入迷了,自言自语呢。这好像没有什么意思,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却是一大乐趣。

我常常把自己想象成一位老师。因为在那时,老师在我心中是最最厉害的,管着那么多小朋友,多神气!对了,谁来当学生呢?我的毛绒玩具可派上用场了。我将它们一个个摆在沙发上,拿小画板挂在门把儿上,就开始用水彩笔“教”它们识字了。它们哪里认识!可我是认真的,一本正经。有时有的玩具被我放歪了,倒了,那它就惨了——我就会拎着它到墙角“罚站”。有时净倒,倒得不耐烦了,干脆就对它们实施以最最严厉的惩罚——打屁股!当然,我也有心疼的时候,那时就对它们说:“下次别这样了,要向小兔子学习,明白了吗?这次就先打到这儿。”我还会对表现“好”的“学生”贴小红花,它们就会甜甜地对我“说”:“谢谢老师!”搞得我又当老师又当学生。

有的晚上,看见夜空中的小星星一眨一眨,就把它们想象成小姐姐或大哥哥,给它们编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

现在想起,感觉好可笑!谁让那是童年呢?童年是美的,童年的畅想更是美的。

童年过年作文

童年时期,最快乐的时光莫过过年。虽然回忆起来,很难说出哪年的年过得最有意义,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但那色彩斑斓的年确实让我们在童年体会到了无穷的乐趣,享受到了快乐和幸福。

尽管民谚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但年味极浓的时间还是在除夕前后几天。除夕那天,当红红的对联、祈福的门神贴起来,欢快的鞭炮响起来,年的味道就像漫空的红霞,雾一般的轻盈的漫过来,厚厚地罩在屋场上,绕在住户里,弥漫在人们的心中。小孩当然是最先感受到这种快乐的,也是全身心陶醉于这份快乐的。除夕清晨开始,就跟在大人身后忙乎不停,包括贴春联。那时,不像现在可以买到内容丰富,大大小小的春联,都是用红纸请人写的。父辈们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人,能用毛笔写出象样春联的人更是凤毛麟角。然而,我们村子上有一个在旧社会当过先生的文化人,毛笔字写得周正,又会吟诗作对,只是平日里因他是地主出身,成份不好,人们为了“划清界线”,都不太敢亲近他,他也显得沉默寡言。但到了过年写春联的时候,村子上的住户都去找他帮忙。先生从不推辞,不管谁家送去红纸,他都很热情接下来,郑重地对待,聚精会神的写,字写得端庄好看,遒劲有力,自然洒脱。我家的春联都是除夕当天才请他写的,先生接过父亲送去的红纸,铺在桌子上裁好,戴上眼镜,然后搦笔濡墨,凝神屏气,默念着心中的楹联句子,一气呵成。我常在旁边看得入神,对先生能写出漂亮的毛笔字很是敬佩、羡慕。后来上了学,先生边写,还边考站在旁边的我认春联上的字,认准了他就表扬我,不认识的,就耐心地教我,很像个老师的样子。

简陋的土坯毛草房,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就像女人脸上搽上了淡淡的胭脂,有了动人的色彩,焕发出了别样的韵味了,节日的味道就被火红的春联渲染起来了。看到家家户户门上贴的红对联,装扮出节日浓厚的喜庆气氛,心中很感念首创贴春联的先人,他不但增加了过年的文化内涵,还增添了过年的喜庆色彩。

过年最激动人心的是除夕夜。新年将至未至,小孩充满幸福与期待,在享受平时无法享受的可口菜肴和糕点时,把浓浓的亲情渲染得满屋子萦绕。那时没有电视,更没有春晚,但丝毫觉不出单调乏味,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小孩更有释放不完的快乐,成了除夕夜的中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春晚,大人小孩都围着看电视,春晚便占据了除夕夜的中心,把一个重亲情、享温情的除夕夜给冲淡了许多。

过年对小孩来说总有很多好玩的事儿,其中最让人手痒的莫过于放鞭炮。那年代穷,放鞭炮也成了小孩一件奢望的事,想不到成挂完好的鞭炮玩。大年初一鞭炮声把我们从梦中吵醒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起床捡鞭炮。等父亲放过开门的爆竹后,就飞快地跑出去,和村子上的小伙伴们汇集在一起,到已燃放过鞭炮的人家,捡拾没有炸响的“哑炮”。先是用脚踩上一遍,是实心的证明还有火药,有利用价值,赶快捡起来放进口袋;一踩就瘪了的,证明没有火药了,就弃之不要。我们跑了东家跑西家,直到把个小村跑了个遍,口袋装得满满的才回家。

吃过饭,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就一心一意放起鞭炮来。捡来的鞭炮捻了短,放起来有一定危险,有的刚一点燃,在手上就炸开了,常炸得手麻,耳鼓“嗡嗡”作响,但我们毫不畏惧,玩性不敛。有时还变着花样玩,有的把鞭炮插在墙缝里放,把土坯墙炸下一些土;有的把几个绑在一起扔进铁皮筒里放,炸得铁皮筒轻轻跳起来;有的把鞭炮插在湿泥里放,炸得泥沫四溅;有的把鞭炮扔到鸡群、狗群里,吓得鸡飞狗叫,大人见了,就会一阵责怪。

过年的时候,总希望日子过得慢些再慢此。因为,这段时间总有些好吃的东西不离嘴,也不用上学,不用写作业,还不用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有的只是小伙伴们在一起忘乎所以地疯耍和快乐的心情。然而,过年的时光,就像白马过隙转瞬即逝,刚过除夕、初一,转眼就到了初七,过了初七,很快要到了元宵,元宵一过,年也就悄悄地从身边遛得无影无踪了,我们又开始了一年漫长的等待。

因为等待,因为心中有憧憬,日子便朝着目标在希望的伴随下前行。

童年的“偷”

“你是不是玩手机了!”老妈眼睛瞪得大大的,大声地说。“我……我没有玩。”我低着头,小声地说,不敢抬头看妈妈的眼睛。

唉,这件事还要从星期五下午说起,高阳约我去他家玩手机,我们的眼睛盯着手机,用着最快的速度搜着物资,用最快的速度清理p城的人。我们打着打着也吃鸡了,就在我回家的时候,老妈已经到家了。

“出去干什么了?”老妈盯着手机,大声地说。“去……去高阳家玩了。”我低着头,小声地说。“是不是让你搜身就知道了。”老妈站起来,生气地说。边说还边摸着,唉,完蛋,摸到了手机,我的心凉凉的。老妈抓着手机大声地说:“都说了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你非要玩,玩手机学习跟不上去怎么办?”我吓得动也不敢动,只能听着老妈的训斥。

“老妈,嗓子干不干?要不要给你倒水?肚子饿不饿?身上痛不痛,需不需要给你放松一下?”我一边走一边询问道。老妈却不吃这一套,站起来,大声地说:“别给我搞这些没用的,除非,你向我承诺。”我眨着眼睛疑惑地问:“怎么承诺?”“像发誓一样就行。”老妈闭着眼睛不耐烦地说。“好,我承诺,从今以后再也不玩手机,如果我玩了,我就承认自己是精神小伙加笨蛋。”我抬起头,不情愿地说。老妈听了,也没说什么,把我的手机藏了起来,便回房间里呼呼大睡了。

呜呜,我不敢再玩手机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呀!

童年的梦

童年,就像水晶中的梦,稍纵即逝却又难以忘怀。

从小,我就是一个爱搞恶作剧的孩子。每逢休息,父母都有午睡的习惯。我便趁他们上床的功夫把鞋子藏在窗帘后面。最初的几次,父母都会蹲在地上狂找,我的秘密也瞒不了多长时间。我会把他们的拖鞋找出来。后来,再发现鞋子不见了,他们就主动去那个“藏宝地”找,而我还是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地藏。看见他们到处找的样子,我就不禁想笑起来。“我看见鞋子又没了,就去老地方找,然而却不在那儿。这孩子淘气却挺有新意。”妈妈笑着说。这一点天真虽然可笑,但对于大人们的“经验主义”,还是可取的。

相比之下,被强迫午睡就无聊又恐怖得多了。因为睡不着,妈妈讲的“妖怪”,“恶魔”之类的故事就一一浮现出来,不由吓得我出一身冷汗。我就把被子拉到鼻尖,警惕地环顾着四周。这更是睡不着了。孩子的中午总是比大人的有趣得多。

在家中的故事就不必说了。单是假期去奶奶家玩,都发生过无尽的乐事。奶奶家自己种黄瓜,碧绿的黄瓜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闪闪亮亮的光。犹如天边的星,亦如玉盘中的珠。贪吃的我趁大家正忙,搬个小椅子放在黄瓜秧旁,在每个黄瓜上都吃了一口。这其实有一点古代“占地盘”的思想,没想到没两天,被我咬过的黄瓜就变黄了。我也因此被家长批评了一顿。“黄瓜一夜之间都变黄了,一看原来是这小家伙搞的鬼。”爸爸每次回忆时,都敛不住嘴角的笑容。

我也和小鸡们一起玩,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步步地跟着我。我觉得自己是大将军,它们就是小兵,别提多自豪了。在草丛中玩也是乐事,我经常在地里拔嫩嫩的小草或是菜叶喂给鸡鸭们。然而,总能碰到毛毛虫,甲壳虫之类的昆虫。经常吓得我转身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了回去。孩子们总比大人敏感得多。

“童年是回忆中含泪的微笑。”当我把这梦境遗失在时光的河流中时,我想,我仍会回首观望,回忆那些璀璨的故事。

二年级过年的作文:过年的街道

春节快到了,街道可热闹了!

今天,我刚踏出家门,就看见许多优美的景色:街道上的人三五成群去购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新的。

对联。

哇!路上的人有的说,有的笑,有的唱,有的跳,热闹极了!连小狗、小猫也跟着跳了起来。说的人说得津津有味,笑的人笑容可掬,唱的人唱得声情并茂。到处盈溢着喜气洋洋的过年味。

商店门前摆着各种各样的零食,有瓜子、糖果、饼干…….童装店门前摆放着许多五颜六色的衣服,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买呢!候车亭里的广告牌写着“我最牛!!!”正告诉人们今年是鸡年呢!

祝愿大家鸡年快乐,牛气冲天!

童年的书

童年,就像是一本书,这本书上的每一页,记录了自己童年的乐趣。小时候的我,喜欢一有空闲的时间,就坐下来,一个人静静地看书。书,可以说是我童年的伙伴。每当我看到一幅幅画面时,我就会幻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每一本书上,都留下来我阅读的痕迹。

记得刚学会拼音的时候,第一次考试我考了满分,妈妈奖励了我一本书,它的名字是《格林童话》。拿到书的我兴奋不已,急忙翻开书来看。我看得入了迷。眨眼间,已经到了中午,妈妈硬拽着我去吃饭,我才恋恋不舍得放下书本。

二年级那回,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买学习用品,刚到那儿,我就被一本书吸引住了,我哭着求妈妈给我买。最后,妈妈被我征服。回到家里,我马上看起了书,这本书叫《嘭嘭嘭》。它讲诉了一个灵异世界里,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女孩相遇了,她们成为了好伙伴。

三年级那回,我是圣诞节时,从圣诞袜里得到的。这本书我已经翻了许多遍了,这本书是人人知晓的。是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看着看着,时不时替主人公担忧。我十分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这本书上,我用铅笔一笔笔把一些我认为较好的句子划了下来。每当我打开书本,我就会想起我当时如饥似渴地读书的样子。

四年级的书,叫《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我是百看不厌、爱不释手。书中讲诉了一个小女孩——小豆豆的故事。她由于许多的原因被退学,从而到了一个适合她的学校。我很喜欢这本书,作者是一个日本人——黑柳彻子。她笔下的小豆豆栩栩如生,仿佛我也进入了这个世界,与小豆豆一起学习、成长。

五年级读的书,是我边吃棉花糖边看的。因为这本书是《孩子先别急着吃棉花糖》。作者用一个又一个关于棉花糖的故事,告诉了他的女儿及她的朋友。我看得入了迷。我一口气把整本书都看完了。看完之后,我把一些彩笔拿了过来,把一些重要的人生之道划了出来,并选用了一支我认为最美的书签放在里面。每当我不开心时,我就会用书中教我的“30秒法则”,静静地想一想,这件事是否值得我生气?我的心马上静了下来,安心地做我的事。

童年就这样过去了。我遗憾的就是在六年级时,由于学习紧张而没好好看书。童年如轻烟飞逝,而童年的书与回忆都还在,知识也还在。有些已经没了,过去了;可有些还在,而且一直牢记在心。

童年的作文

那天我放学回家,无意中楼道间发现了一只蜻蜓。这只蜻蜓很乖巧,它的背是红色的,漂亮极了。我看着那只漂亮的蜻蜓围着灯不停地转,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童年时捉蜻蜓的情境。那时我才7岁,在老家度暑假。每天下午,姐姐都会拉着我去捉蜻蜓。我们一人手里拿着一个空烟盒,来到离家不远的小溪边捉蜻蜓。清清的溪水潺潺地流着,像仙女身上那美丽的飘带。溪边还有许多各色的小野花,随风摇曳,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和可爱的蜻蜓。

这时,我看见姐姐正向一只小蜻蜓“下手”,我急忙叫住姐姐,对她说:“姐姐,先别捉,她还在采蜜呢!等它采完了你再捉。”听我幼稚地说完,姐姐早已笑弯了腰,她没有向我过多地解释,只是一边笑一边向我摆手。我不理会她。这时,一只红色的小巧玲珑的蜻蜓飞入我的视线,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暗自惊喜,一定要捉住它。蜻蜓这儿飞飞那儿飞飞。突然,它停了下来,停在了一根青草上,我悄悄地走了过去,踮着脚,生怕惊动了蜻蜓。我伸长了手,就在快要触摸到蜻蜓的那一刹那,蜻蜓一下子就飞走了。我紧随其后,追了过去。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蜻蜓,仰着头跑,眼珠子跟着蜻蜓忽上忽下。我一边跑一边试着伸手去捉,那蜻蜓像是故意和我故意和我作对似的,飞得越来越高,。我那时太矮了,抓不住它。忽然,蜻蜓横越溪面,我来不及“刹车”,一下子踏进了溪里,清凉的溪水溅湿了我的裤子,在我腿上快活地飞溅着,还真舒服。看着蜻蜓快活地飞,我不甘心,从清凉的溪里上来,继续追。忽然,蜻蜓不飞了,它停在了一棵树的枝干上,像是飞累了。我上前一步,伸手一抓,就抓住了这只漂亮的蜻蜓。看着它那鼓鼓的眼睛,透明的翅膀,红色的身子,真是令我又惊又喜。小蜻蜓弯曲着自己身体的下部,想飞又飞不走。使我异常兴奋。姐姐这时也走了过来,拍拍我的肩膀,竖起大拇指:“你可真棒!”我开心地笑了。

童年,一朵芳香四溢的花儿;一条清澈而欢快的小河;一个色彩斑斓的梦。我会永远铭记在心!

文档为doc格式。

童年的

惊回首,童真早已不在。

——题记。

看到了幼儿园门口那一张张阳光般灿烂的'笑脸,不禁回想起自己那不在了的童年。

走进了童年,回到了过去,昔日的那些天真、单纯都还在。看到了往昔的我,快乐的在院子内奔跑,做了许多如今看来的傻事,问了许多幼稚的问题,心中没有一点恶意,还是那么单纯。而如今,心和口都上了锁,变得不能畅所欲言了,“面子”二字不知何时起写在心门上,永远也无法逾越那道关卡。

往昔的那些大胆,无为也不在了。相反,长大后反而胆小,小时候不懂什么是害怕,也不会害怕,总是无所畏惧的做想做的事。而现在,那份无为也离我远去,以为无畏时所做的事是傻事,会被人笑话,殊不知“面子”心理已经再次悄悄的来到你的心田。

现在,以前的童心没有了,但我要把它找回来,让它不泯于我的心灵,如阳光永照!

童年的梦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梦,每个大人心中也有梦梦,赋予人类美好、高尚的定义。

或许,这里并不缺少梦,也许,这里已经充满梦。

这是一节由我“上”的课,当然,这只是一个游戏但在这个游戏中,所蕴含的,却是我无限向往、追求的——梦。

现在的我,心中已经拥有了另一个真实而美好的梦,一个坚定而成熟的梦这个梦,给予我力量,使我为之奋斗、努力!我已不再幼稚,我的梦,也不再虚无这里有梦,这里有属于我的梦。

我,会为这一个梦,而勇往直前;我,会努力去实现这个梦,直到到达梦的彼岸……。

童年的我

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小时候,小时候的生活令每个人都向往,因为在小的时候做错任何事,都不会被家长责骂,童年无忌啊!而我在6岁那年发生了的一件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可怕、有趣事件。

在6岁那年的某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我的小姑公家拜年。我在他们家,一会儿爬上,一会儿爬下,就像一只辛勤的小鸟,边飞边鸣。休息了5分钟后,我看见小姑公的邻居牵了一条大黑狗出来,好像是准备带它出去溜达溜达;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是一只藏犬,也不明白它的凶、猛,就随手拿了一根棒在它的面前左晃晃右摆摆,还不时对它大声地吼,搞得它直冲我叫,我不理睬它并继续用棒打它,大黑狗被我激怒了,冲出了狗绳只朝我奔来,我吓得马上往回跑,一边跑还一边回头看那只狗,大叫:“爸妈,快来救我!!!”爸爸和妈妈听见我的叫声后,冲出来发现我已经倒在了一片地上,旁边的石块上流淌这一摊血。爸爸急忙把我抱起,妈妈在那里拨打着120急救,当时情况危机以等不了救护车了,直接拦了一辆出租车开到市第二人民医院,让医生帮我把头上的大口子给缝起来,因为很痛所有我不小心断了2针,只可以重缝,就这样我共缝了12针,之后我的头上就多了一块纱布;好了以后就多了一条疤。

童年的作文

然而,任凭时间怎样流逝,它终究带不走我们心中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因为那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不会随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改变。

成长在农村的我,童年的生活就更加丰富多彩了。一年四季都充满着赤橙黄绿青蓝紫。

春天,田野里的油菜花成片成片的开放着。放眼望去,一片金黄色的海洋。踏着青草,迎着微风,我和小伙伴们跑在田埂上:或追逐蜜蜂,或捕捉蝴蝶,或蹲在路边,采着不知名的蓝色小花有时,兴致来了,还哼着老师新教的歌谣,尽管跑了调!

夏天,门前的那些花儿开了,五颜六色的,很好看。摘一朵,恶作剧般地插在某个女孩子的辫子上,满院子的追赶。有时,三五成群地去池塘里捞蝌蚪,有时爬到树上捉知了。池塘的荷花开了,翠绿的荷叶,粉红的花朵,衬托出了一池的美丽,但对我们来说,吸引力更大的是还未成熟的莲蓬,常常顶着荷叶,无情地将花瓣剥落,摘着稚嫩的莲蓬。

秋天,稻子熟了,金黄金黄的,坐在草垛上,看大人们忙的热火朝天,当然,也有难得的给他们送上一壶水。爱把红薯放进燃着的稻桔中,烤熟了,香喷喷的,令人垂涎三尺;也爱把门前的菊花采下,插在酒瓶里,装饰自己的房间。

无论何时,当记忆的碎片袭上心头,我们会发觉,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的生活是我们最真的向往。

小学写过年的作文:过年的乐趣

过年的乐趣实在是太多了。对我而言,过年的日子,我就是那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大闹天宫任由我行!不快乐才怪呢!

四年级写过年的作文就到这里结束了,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希望能有所启发,对大家有所帮助。查看更多请点击【四年级作文】栏目。

童年的梦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梦,每个大人心中也有梦梦,赋予人类完美、高尚的定义。

或许,那里并不缺少梦,也许,那里已经充满梦。

这是一节由我“上”的课,当然,这只是一个游戏但在这个游戏中,所蕴含的,却是我无限向往、追求的——梦。

此刻的我,心中已经拥有了另一个真实而完美的梦,一个坚定而成熟的梦这个梦,给予我力量,使我为之奋斗、努力!我已不再幼稚,我的梦,也不再虚无那里有梦,那里有属于我的梦。

我,会为这一个梦,而勇往直前;我,会努力去实现这个梦,直到到达梦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