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陶艺室工作计划(实用7篇)

时间:2023-09-07 14:55:53 作者:梦幻泡 工作计划 最新陶艺室工作计划(实用7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和资源分配。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陶艺室工作计划篇一

在陶艺馆阿姨的指导下,我先用陶泥搓了一个圆溜溜的球,再把它压扁,像一个小小的烧饼,阿姨说这就是花瓶的底座。接着又用陶泥搓成一根根细细的泥条,再把这些泥条一圈圈地围在“小烧饼”上,盘旋到大约15厘米的时候,阿姨说:“高度够了,这个就是花瓶的身子。”“花瓶这么难看啊,一点都不光滑。”我在心里暗暗地想。阿姨好像知道我在想什么,微笑着说:“下面我们要把这个瓶身再加工一下,让它变光滑。”说完,她拿起了一把扁扁的塑料小刀,教我一点一点地开始刮瓶身,不多久,瓶身就变得光滑细腻了。

于是我把小猫涂上纯洁的白色,小花涂上黄、绿、蓝三色,爱心涂成金灿灿的黄色,花瓶整体涂上娇嫩的淡粉色。一个精致而又充满童趣的花瓶就展现在我眼前。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看,爱不释手。旁边的阿姨也都围过来夸赞我:“这个花瓶真得很美啊!”我心里喜滋滋的,充满了自豪。

我认为我做的花瓶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花瓶,我为它感到骄傲!

陶艺室工作计划篇二

米罗陶艺班 学期:共3学期 课时:共计4课时

第一课时 美丽的杯子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做出自己喜欢的杯子形状。

2、通过对杯子的装饰,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杯子的图片、具有现代气息的图片。

2、瓷泥每人一份、转盘,木工具等。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泥条盘筑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3、通过学习,幼儿可以独立创作器皿的形态。

1、杯子的造型有哪些?

2、杯子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我们一起用泥来做各种各样的杯子,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美丽的小金鱼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泥巴做出自己喜欢的金鱼形状。

2、通过对金鱼身体装饰,把握鱼的外部特征。

1、给孩子欣赏部分鱼的陶艺作品。

2、瓷泥每人一份、转盘,木工具等。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雕塑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鱼的颜色有哪些?

2、鱼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形状是什么样子?

今天我们一起用泥来做各种各样的鱼,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

1、请幼儿说说鱼的特征.2、请幼儿说说鱼的表面装饰效果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第三课时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泥巴做出圆球的形态。

2、通过泥球和简单的雕塑结合做出心中的海龟形态。

3、让孩子进行陶艺活动,学会用不同的形态去创作。活动准备:

1、给幼儿看一张海龟的形态。

2、瓷泥每人一份、转盘,木工具,碗等。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泥条盘筑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小朋友你们去看过海底世界吗?

2、海底动物种类有哪些,你知道有哪些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我们一起用泥来做一只海龟,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

1、请幼儿说说海龟的形状.2、请幼儿说说海龟的背部特征。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第四课时 昆虫的世界——七星瓢虫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不同的方法结合做出昆虫的特征。

2、通过对身体的装饰,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3、让孩子进行陶艺活动,开发创造能力。活动准备:

1、七星瓢虫的图片。

2、瓷泥每人一份、转盘,木工具等。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制作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七星瓢虫由哪几部分组成?

2、它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我们一起用泥来做美丽的七星瓢虫,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请幼儿说说七星瓢虫各部分的形状.2、请幼儿说说想用什么装饰。

美丽的蘑菇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泥片成型的方法做出蘑菇的形状。

2、让幼儿学会蘑菇表面的装饰方法。

3、通过学习,幼儿可以掌握陶艺的基本技法。活动准备:

1、蘑菇的陶艺作品给幼儿欣赏。

2、瓷泥每人一份、转盘,木工具等。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泥片成型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小朋友你们见过蘑菇吗你们感觉它漂亮吗?

2、它的外表像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用泥片来做蘑菇的形状,好吗?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泥片成型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泥片成型的方法做出杯子的形状。

2、通过对杯子外部的装饰,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1、各种杯子的图片.。

2、瓷泥每人一份、转盘,木工具等。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泥片成型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让孩子在桌上用泥巴敲打出泥板

2、底部画出想要的形状圆和长方体正方体.三、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第三课时 浮雕花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泥片和堆花做出花的形态。

2、通过对圆盘的装饰,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1、欣赏牡丹花的图片.。

2、瓷泥每人一份、转盘,木工具等。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泥片成型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小朋友你们知道怎样把泥巴变成花瓣吗.2、泥巴怎样组合成花瓣呢

今天我们一起用泥巴做各种各样花朵,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让孩子在桌上用泥巴敲打出泥板。

2、上面贴出想要的花朵形状。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第四课时 可爱的大熊猫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雕塑的方法堆出熊猫的形状。

2、通过对熊猫组合,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让孩子进行陶艺活动。活动准备:

1、欣赏熊猫的图片。

2、瓷泥每人一份、转盘、木工具等。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雕塑成型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小朋友你们见过可爱的大熊猫吗

2、熊猫有哪些特征。

今天我们一起用泥巴做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让孩子在桌上做出熊猫的头部和身体。

2、进行组装和连接准确把握其形态特征。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毕加索6—8 共3学期 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孔雀的造型(雕塑)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雕塑的形式做出孔雀的形态。

2、通过对孔雀头部和尾部的装饰,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活动准备:

1、孔雀开屏的形态的图片。

一、谈话活动:

1、孔雀漂亮吗?

2、孔雀尾部特征, 今天我们一起用泥来做孔雀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动物世界——大象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泥片成型的方法做出大象的形态。

2、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独立制作的能力进而扩展。

1、大象的图片.。

2、瓷泥每人一份、转盘,木工具报纸等。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泥片成型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你们见过大象吗

2、大象的整个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今天我们一起用泥巴做出大象身体各部分然后组装,好吗?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第三课时 小马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泥片成型的方法做出马的形状。

2、通过对马的外部雕塑,培养孩子的形体意识。

3、让孩子进行陶艺活动,对形体进行准确的塑造。活动准备:

1、小马的陶艺作品.。

2、瓷泥每人一份、转盘,木工具等。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泥片成型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让孩子在转盘上用雕塑的方法做出马的形状。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第四课时

拉坯——碗的成型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拉坯的方法做出自己喜欢的形状。

2、通过对坯体的处理达到自己想要的异性效果,增加孩子的想象力。

3、让孩子分组进行陶艺拉坯的体验活动。活动准备:

1,拉坯的过程演示。

2、把泥巴分为等量的部分,机器,水,电源。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泥条盘筑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小朋友你们喜欢哪些形状啊杯子碗花瓶荷花叶等?

2、你知道古代人们怎样做瓷器的吗?

今天我们一起用泥来做各种各样的花瓶,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

1、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形状

2、和孩子讲解陶瓷的成型的方法

三、小朋友制作,教师巡视.大师班 共3期 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美丽的花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做出自己喜欢的形状。

2、通过对花瓶的装饰,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3、让孩子进行陶艺活动,体验泥条的魅力。活动准备:

1、各种花瓶的图片、具有现代气息的图片。

2、瓷泥每人一份、转盘,木工具等。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泥条盘筑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花瓶的造型有哪些?

2、花瓶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我们一起用泥来做各种各样的花瓶,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紫砂茶壶的制作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泥片成型的方法做出茶壶的形状。

2、通过孩子的动手懂得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

1、各种茶壶的图片.。

2、瓷泥每人一份、转盘,木工具,拍子等。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泥片成型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今天我们一起用泥片做出茶壶,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让孩子在桌上用泥巴敲打出泥片

第三课时

抽象的人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泥片泥条雕塑成型结合的方法做出人面部的形状。

2、通过对面部的装饰,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让孩子进行陶艺活动,学会的基本方法。活动准备:

1、陶艺抽象人物图片.。

2、瓷泥每人一份、转盘,木工具等。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泥片成型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小朋友我们的五官包含哪些部分。

2、我们应怎样用泥条做出五官的特征。

今天我们一起用泥巴做出抽象的人物,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让孩子做出圆柱的脸部特征。

2、做出眼睛鼻子和嘴巴。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第四课时

拉坯成型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拉坯的方法做出自己喜欢的形状。

2、通过对坯体的处理达到自己想要的异性效果,增加孩子的想象力。

3、让孩子分组进行陶艺拉坯的体验活动。活动准备:

1,拉坯的过程演示。

2、把泥巴分为等量的部分,机器,水,电源。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泥条盘筑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小朋友你们喜欢哪些形状啊杯子碗花瓶荷花叶等?

2、你知道古代人们怎样做瓷器的吗?

今天我们一起用泥来做各种各样的花瓶,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

1、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形状

2、和孩子讲解陶瓷的成型的方法

三、小朋友制作,教师巡视.

陶艺室工作计划篇三

摘要:众所周知,中国陶瓷文化有源远流长、远为长久和灿烂的历史。古人制陶是因为简单的生存需要,随后便有了相对复杂的身心要求。生活陶瓷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丰富了生活用具,而且也加强了定居的稳定性。到现代,生活陶艺在我国迅速发展,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悉和喜爱,并且密切地满足着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享受。本文从生活陶艺的风格演变出发,分析了我国生活陶艺的发展现状及时代变化需求对生活陶艺的影响。

关键词:生活陶艺

演变

发展现状

影响

生活陶艺把生活与陶瓷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相对陶瓷艺术的其它分支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它是以服务人们日常生活器具的方便使用为出发点。生活陶艺是从传统陶瓷的技艺中脱颖而出的,以多元化的创作理念支配着不同生活陶艺创作们的构思,以更广阔的视角,从不同方位寻求着有意味的创作形式,显示出无限的表现力。现代生活陶艺除具有传统生活陶艺实用主义的功能特征,同时具有现代陶艺创作者所追求的个性化、艺术化的独特审美性特征。可以说它是一种以现实生活理念为创作基础,以实用功能性为载体的功能性艺术类陶瓷产品,在遵循传统陶瓷实用功能设计理念的同时,又对其使用功能和艺术化处理进行突破性的改良,作品中丰富的内涵意义和情感内容远远超越了其造型的使用功能,作品的形态也因艺术家极富才情的创造使之具有了全新的审美理念,除了实用性以外,更加注重生活情趣性、作品的艺术性和回归自然之美。

生活陶艺风格的演变

由于生活陶艺的生产制作所采用的材料不同,产品所表现出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有以陶为原料进行生产和制作的器皿,如瓦罐、大缸等,这类产品风格粗犷、奔放;有以瓷为原料进行生产和制作的器皿,其产品则细腻、含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生活陶艺的创作风格呈现出多元的发展面貌。首先,在造型语言的处理上大大拓展了传统生活陶艺的表现范围,表现出时代特征和陶艺家的个性。陶艺家把现代陶艺创作中的造型语言和理念运用到生活陶艺的制作中,而且,在成型手段上不再局限于手工拉坯,而是结合作品的风格,采用不同的成型手段,诸如泥板成型、手捏成型以及多种成型手段的综合运用等,大大丰富了生活陶艺的造型语言。

其次,在装饰的表现上改变了传统生活陶艺风格单一的面貌。陶艺家在进行生活陶艺的设计或创作时,是凭借生活陶艺的“用”为媒介来表现对泥的感悟,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能让人感受到陶艺家的实验性品格。各种釉色的综合运用,刻、划、画等各种装饰手法的综合表现,以及器皿表面各种肌理效果的处理等,充分体现了陶艺家的创新意识。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能让人感受到陶艺家的创新性品格。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捏、压、拍打所留下的指纹或工具的纹理,以及碗口、杯口等有意识的扭曲变形等,这些痕迹的自然呈现给人以亲切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色釉的运用,陶艺家们在进行生活陶艺的制作时,着意于色釉自然肌理的表达,并刻意在作品中保留火的自然痕迹,师法自然,力图通过作品流露出的自然纹理来打动观众。透过造型和釉色所呈现出的张扬个性特征是传统生活陶艺所不能相比拟的。

生活陶艺的发展现状

任何时候,艺术都会对人的心理起着平衡作用,生活陶艺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现代生活陶艺作为一种特殊材料艺术在人居环境中显示出其它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丰富的形式与肌理表现,神秘莫测的釉色的独特魅力,它作用于人们的视觉、触觉,能够影响人们的视觉体验和心理体现。生活陶艺处在特定的人居空间内,服从整体环境表情的同时也能注重人的心理感受,注重人的个性情感的表达,这一点正是现代生活陶艺在环境设计中的魅力所在。各种视觉语言的交融超越了时空的概念,体现现代设计追求人性化与个性化这一终极目的。

随着生活与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近几年人们审美观念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部分生活陶艺设计师的潜心参与,生活陶艺的设计内涵和文化意义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活陶艺的设计更多地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并把人机工程学原理运用其产品设计之中,人性化和智能化的设计成为现代生活陶艺设计的亮点发展态势。内容上和形式上的变迁现象形成了现代生活陶艺发展的多元化趋势。由于现代陶艺在设计创作形态上具有多元性、包容性,使设计师设计的生活陶艺产品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传统生活陶艺中被认为是缺陷的肌理,如缩釉、变形、开裂,或是釉色不均等,在设计师设计创作中,经常被有意识地利用,有的甚至被夸大地加以运用,成为一种新的设计语言。每个设计师的艺术追求都不一样,他们设计的产品呈现出风格的多样性。有的偏重于设计的理性,有的偏重于情感的表现。所以,现代生活陶艺的设计创作丰富了传统生活陶艺的表现语言,创作观念现代化,以纯艺术文化理念的形式或艺术文化理念兼实用的新形态步入当代人们的生活,朝着贴近生活,符合现代都市人情趣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生活陶艺与大众的生活紧密相连,而且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近年来受到了国内陶艺家的青睐。因为生活陶艺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陶艺家可以选择其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器皿来进行自由创作和表现,并借此来表达个人的艺术追求。生活陶艺的创作自由度较大,没有日用陶瓷设计的理性约束,就是围绕日常生活中的“用”来表达陶艺家的个性情感。陶艺家一边从事着现代陶艺的创作,一边从事生活陶艺的设计和生产,作品风格多样,表现手法新颖,令人赞叹。

时代变化对生活陶艺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要在城市的喧嚣中寻找一种与自然和谐的温馨情调,不仅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理性并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使生活变得舒适、快捷、有效,而且也需要运用各种富有激情和创造性能休闲娱乐方式和艺术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因此,生活陶艺不光存于陶艺家的设计室里、展览馆里,更多地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如居室里、办公场所等。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冲击,生活陶艺的艺术性与工业批量生产相接合,在现代生活人们满目机械商品的物质社会中,天然的、手语的、手工生活实用陶瓷艺术给人们以清新自然之感。生活陶艺作品表现有规则、随意、粗犷、精细,它真实地保留下制作过程中情绪化的痕迹,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和浓厚的手工美,是人们情感的释放和真情自然流露的过程。人们在玩陶时会不自觉地做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碗、杯子、壶等极具实用品格而又不失审美情趣的作品,当从窑中取出一件件富有个性风格、形态各异、具有人情味、体现生命律动的作品时,创作者的心里充满了愉悦与兴奋。这就克服了大批量生产带来的这种个性和人情味的匮乏。

现代陶艺家以体现创作个性,向纯粹艺术性、观念性发展成为必然,真正靠观念性陶艺生活的陶艺家并不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陶艺家不想也没人愿意学习梵高、黄秋园的生活状态,陶艺家也需要吃饱肚子再搞艺术。尤其陶艺创作不比国画、油画,它受其他客观条件诸如泥料、釉料、窑炉、场地等因素制约,这些都需要创作者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也是陶艺家不放弃生活陶艺创作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日本、韩国的陶艺家生存状况较好,他们大都是家庭式的作坊或工作室,有足够的创作条件,甚至有豪华的展室。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对生活陶艺研究和创作,没有放弃对优秀传统文化养料的汲取与创新,他们创作出质朴、清新的现代生活陶艺来满足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因此,对中国陶艺家来说,关注生活陶艺的创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点提生活陶艺市场前景)

生活陶艺制品起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我国的生活陶艺是人们适应社会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结合的产物。所以,新生一代生活陶艺设计家将创造更多更好的独具特性的生活陶艺品造型,充分发挥陶瓷的自身特性,满足不同环境生活,不同层次品味,不同风格样式的人居环境氛围,推动生活陶瓷作品长足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生活陶艺市场发展前景的曙光。发扬传统,加强国际间的陶艺交流,不断培养壮大市场,我国生活陶艺将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空间。

(周永锵)

本文构思较完整,尽管深度还是有些局限,但基本阐述内容完整。写得不错,可以先发给周看看。继续努力!

陶艺室工作计划篇四

至此,我也终于接触了本专业最直接的课程,这个课程对我来说算是整整等了三年吧。似乎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

曾记,小时候每每玩到饭点,奶奶就会站在村头开始叫喊我的名字,我也就一溜烟的跑去厨房,先去蹭上的一口吃的,拿起一个饭碗,盛上一口井水,回味无穷,那时的我,可能还没意识到,我日后会跟这饭碗打起了交道,我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饭碗,竟会有这么大的能耐。

一件成熟的陶瓷作品,要有着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帮助下度过种种难关,披荆斩棘来到你的手中,就如同十月怀胎一样生下的孩子亲近,珍惜。陶瓷,这是她独特的神秘性,让古今中外多少人,为她倾覆一切,于是带着一份极大的好奇心,慢慢走进陶瓷的世界,感知她的魅力。于是我也开始明白了,那些陶瓷艺术家所要面对的是多大的难题。课程结束,我也算是入了门,当然日后的修行还是要靠自身。中国传统陶艺中有许多的讲究,从泥料到釉料,从拉胚到烧成。一环扣住一环,一环也不能有任何的失误,到烧成环节,还要三分看运气,谁也不清楚釉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原来这饭碗并不是那么好吃的。

当然,学东西都是从简到繁,我们也是一样,从揉泥到用釉一步一步走来。在学院,我们不用像传统工艺传承那样,先揉上几年的泥,打上几年的杂,找到自己的路子,一路干下去,给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学院的教学模式必然跟手工作坊是两码事,不过我们确实要承认,传统手工作坊的教学模式下的学徒,在工艺技巧方面的掌握要比我们成熟太多,但相对的是,在美学观念方面,我们是要占一点优势的,当然美的观念,是每个人不同的观点,或者说我们要多一点艺术性和创造性。

其实在我看来,目前我们的学习过程更像是一种速成,简单学习基础知识,在用一份独特的审美观念去塑造一种东西,你不得不承认,抛开利益方面,我们或许比一般的淘吧的东西更具有一些韵味,不过,我们也只能与他们相比。现在想想,我们的时间确实不多。

中国传统陶艺是一个很好的开头,一般来说,带上中国传统,这几个字都是要很有很多规矩讲究的,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规矩也做不成方圆,你保证给自己的作品一个舒适安全阳光的环境,那他大多数还是会给你一个好的结果。于是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事,也掌握了一些传统的规矩,当然美术生大多还是不喜欢守规矩的。但我认为在学习此类课程时应该是有一种对文化的敬畏之心,要有些规矩可言,再到之后的现代陶艺,当代陶艺的时候,那就最好不要守规矩才对,每个课程都拥有不同的艺术特色和体验方式。也应怀着一种不同的创作理念去探求摸索,但同时最基本的还是要有,比如说,认真的学习态度等。

有人说读了中国陶瓷史就相当于读了中国的历史,陶瓷在中华儿女成长历程中占据了一定的笔墨,进而也引发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一些的兴趣和必要的知识储备以及一些触类旁通的辅助知识,就拿说做一个茶壶,茶壶做是做了,当你用的时候是在给茶做服务,你做的好不好,要问茶满不满意,进而就牵扯到茶的相关知识等等,但倘若你没有足够的中国文化知识做储备,在学习传统陶艺时,就会像房子建在沙滩上,根基不牢随时会倒。

在中国传统课上,我感觉我是学到的东西是挺多的,但也都是掌握了皮毛罢了,接下来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堆积和动脑子的问题了,就目前的感受来说,前期是需要一股钻牛角尖的固执去怼,怼不动了再换脑子去想一想。所以我从未惧怕失败,因为没有这些,支撑不起自己的青春痛快。

《关于传统陶艺课程心得体会》

姓名:于泽江 班级:工美2班

陶艺室工作计划篇五

我的小学有个美丽的名字——逸夫,我们在这个美丽校园中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快乐的。因为在逸夫,有许多使我们感兴趣的课,例如:陶艺课、书法课、体育课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陶艺课,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其中的一节吧!

“好简单”=失败

那节陶艺课 ,我们兴致勃勃地去上课。老师先问了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许多厕所门上有男女标记,我们回答到“当然有”,于是老师便告诉我们我们这节课要做泥人,我们兴奋不已,可老师对我们说:“这次的泥人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却说没问题。老师对我们说:“先把泥切成一块长方形的板一样,然后,慢慢地切出头、身体和四肢,如果要做女的人,还要加上斜着切的裙子,于是便让我们自己做,我们看老师做时都说“好简单”可是,当我们自己做时,却发现怎么也做不好,一会儿头切歪了,一会儿身子胖了,一会儿又瘦了,要不就是腿太细, 比例不协调,总之我们算是失败了。

不气馁=胜利

虽然我们失败了一次,但我们不气馁,互相鼓励。我们再一次请老师教我们,教完后,我们又认真地做了一次,终于成功了,我们开心极了。我们终于成功了!

我们开心地大叫:“万岁!”,成功的喜悦在我们心中荡漾开去。我们的成功是逸夫给予的,我们的智慧也是这个每了的校园给予的。我们的校园生活是快乐的。我想只有能给予学生快乐的学校才算是七彩的。

我们的校园在我心中是七彩的,它是七彩校园!现在!永远!

陶艺室工作计划篇六

姓名:

班级:

学号:

时间匆匆,短短三周陶艺实验课已经结束了。

通过这次实验活动,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开始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它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对于陶艺作品而言,理论方面、技法和创造力都非常重要。只可惜时间有些仓促。我非常喜欢这次的陶艺实验活动,因为它让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都是很重要的,处处留心皆学问!

在这个陶艺制作中,我觉得无论是使用哪一种技法,都需要耐心,这个很重要。其次,是要动脑思考,把握好感觉。因为懂得做陶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东西。把握手感靠的是理解,要动脑思考,要充分地了解泥巴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手跟泥巴融为一体,才能做出好的东西。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所做的工作有所不同,感触和乐趣也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我觉得从陶艺制作课上收获很多,也感悟到一些事情,尤其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心静,不能太急躁,否则往往会欲速则不达。回忆起创作和收获的那份快乐和满足,就会很开心和激动不已。感谢指导我们学习的徐老师,感谢你对我们的尽心尽力,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对于能有这门课程深感荣幸,因为我知道有很多的东西错过了就没有了,而我们却荣幸碰上了陶艺,此次陶艺实验课是我大学以来令我感到最快乐的课程!

陶艺室工作计划篇七

陶艺实践课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开始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它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对于陶艺作品而言,理论方面、技法和创造力都非常重要。只可惜时间有些仓促。我非常喜欢这次的陶艺综合实践活动,因为它让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都是很重要的,处处留心皆学问!

在这个陶艺制作中,我觉得无论是泥雕盘还是拉坯,都需要耐心,这个很重要。其次,是要动脑思考,把握好感觉。因为晓得做陶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东西。把握手感靠的是理解,要动脑思考,要充分地了解泥巴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手跟泥巴融为一体,才能做出好的东西。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所做的工作有所不同,感触和乐趣也有所不同。

第一次进入陶艺工作室有点兴奋,但也担心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而不能做出什么东西来。刚开始,何老师花了一段较长的时间介绍了具体制作过程及规定,之后,我们便正式地开始了陶艺制作课。

第一节课是拉坯,在我的印象里就是用拉胚机把泥做成瓶瓶罐罐,是最为简单的,何老师为我们首先做起了示范,包括如何揉泥土、如何在转盘上进行拉坯等等,从中学到不少。将泥胚放在拉胚机转盘的中央;然后启动机器,用手把泥按成泥饼,在把泥拉上来,在按,重复这样的动作;接着,把右手大拇指垂直插进泥的中央,让后慢慢的往上拉,拉成陶罐的形状;最后左手和右手呈一个剪刀型,把陶罐给挤出来,一个陶罐的型就做好了。看着一块泥在何老师的手中神奇而轻松地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我也心里痒痒了,恨不得立刻就动手做一件。领了泥土之后,开始在老师要求之下先揉泥土,之后就开始正式的制作过程。看着简单但事实上却相差很远。我把泥土用力地甩在拉坯机的圆盘面的中心,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我慢慢地靠近泥土,却好像感觉这块泥土在甩我是的,我不能控制它。好在我持着心平气和的心态,最后,我能较好地控制这块土,慢慢地捏出了我所要做的东西的形状,虽然不太美观,但看到自己做出来的自认为的艺术品还是很开心。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心平气和,静下心来做拉坯作品。我想到了一位西方哲学家的一句话:人人都是艺术家!

中间两次课何老师帮我们联系了陶厂去实习,那里的师傅用的是最传统的工艺,最传统最原始的手法。用一根木棍旋转地面上大大的磨盘来拉坯,每次传动到停止的时间,是刚好拉出一件陶艺品的时间,好神奇!不过转动磨盘的时候也很费力。第二次去陶厂便是修坯了,我们大家坐在室外,用自己纯手工的制作工具细心开始了雕雕刻刻、做机理、挖洞等等。这些文案机理应该说都是在下面经过了认真的搜索资料,选出的自己最喜欢最满意的方案了吧。虽然那天天很冷,但是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做着自己手里的陶罐,希望在自己的精雕细琢下都能成为简艺术品吧,第二次在一起吃午饭泡面也是那么的香,觉得那时的笑也很值得回味。

最后又回陶艺室做了手捏和盘条。手捏就是跟小时候玩橡皮泥一样,把泥巴捏成一个造型,盘条比较容易,就是把泥巴就是把泥巴揉成一小段小段的长条,然后再将这些长条一圈圈盘起来作为一个器皿的侧壁,当然下面也要垫一片薄泥作为底部,泥巴粘度不够时,还需要用泥浆粘等等。因为我要做一个由盘条构成的看似器皿的东西。这几个很细的长条,我花了一点时间去揉它,让它均匀点,长条从头至尾都是一样的厚度。这之前,我做好了一个底部,这是用来支撑盘条做成的东西。这个底部,我做成了椭圆形,厚度不薄不厚,也接近老师所说的那个厚度。随之,我拿出之前做好的底部,再拿出一张小片的报纸,我将底部放在这上面,然后,我将第一根盘条放在中间围成圆形状,接着放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一直到第十根,终于完成了,最后摆放在一起做的手捏的可爱的毛毛虫和洋娃娃,觉得很有成就感,还捏了些带花边的蒸饺之类的,觉得很好看,很开心。

总的来说,我觉得从陶艺制作课上收获很多,也感悟到一些事情,尤其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心静,不能太急躁,否则往往会欲速则不达。回忆起创作和收获的那份快乐和满足,就会很开心和激动不已。感谢此次指导我学习的何老师,牺牲自己的创作时间来为我们指导,作为一个大四毕业班的学生对于能修这门课程深感荣幸,此次陶艺制作课是我大学以来最快乐的公选课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