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典型事迹 核酸检测员事迹材料(模板9篇)

时间:2023-09-29 03:13:29 作者:雨中梧 材料 核酸检测典型事迹 核酸检测员事迹材料(模板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核酸检测典型事迹篇一

小张,男,197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周村区永安街街道千佛阁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小张同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一直奋斗在一线,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全。

疫情来袭如此之快,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最快、最有效的防治?小张首先想到的是“封闭式管理”。他火速联系为社区开放式小区安装围挡大门,安排部署人员驻扎劝返点,每家每户发放一张“出入通行证”,对出入社区居民进行详实登记,对外省流入人员进行居家隔离。积极组织社区的退伍军人,安排社区民兵连工作,设立“退伍军人先锋岗”。

面对疫情,宣传工作不容忽视。经过一番缜密的思考,小张决定采用“横幅+广播”的方式。通过悬挂“口罩一戴,福气常在”、“少聚餐、少聚集,人多别去凑热闹”等言简意赅的横幅,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针对社区居民以老年人居多这一特点,每天通过广播喇叭宣传疫情防护措施、注意事项以及每日疫情最新报道,让每位居民心中有底,强化疫情防范意识。

小张积极调配物资,专门成立了消毒小组,定时定点进行消毒。生活区是消毒的重点区域,作为社区书记的小张,主动带领队伍进行消毒工作,清理楼道卫生死角,保证足时足量的完成消毒任务。考虑到农贸市场地广人杂,专门组织出一支队伍,对农贸市场展开重点清扫,清理顽固污渍,减除垃圾聚集点,保障农贸市场不成为病毒滋生的温床。

为了保障社区留置观察人员的生活需求,小张特地安排工作小组专门负责。瓜果蔬菜、日用百货,只要居民需要,工作人员便立马送上门。工作闲暇之余,他还时常通过电话与留置人员交流,身体好不好,饭菜足不足,困难多不多,成为他最殷切关心的问题。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在百姓心中,小张就是自家的好亲友,民众的好书记。

自大年初一疫情防控工作战打响以来,小张没有放松过一天。天还蒙蒙亮,他就已经站在了社区门口,生怕疏忽遗漏一人;夜深人静时,他仍坐在桌前统计汇总一天的排查情况。他是千佛阁社区的领航员,是抗击疫情的急先锋,他带领着千佛阁社区的人民,众志成城、勠力同心,打好打赢疫情阻击战,决胜于这没有硝烟的疆场之上。

核酸检测典型事迹篇二

“当刚刚结束隔离期重返岗位的我再次接到支援任务时,最让我放心不下的,是家里怀孕34周的妻子,这一阶段她很辛苦,是最需要我的时候。”xx总医院检验科医生罗xx说这话时,语气中满是愧疚。但,这一刻,他选择把心底思念化作动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五月的xx盛夏已至,采样区的临时棚内热浪滚滚,烈日骄阳下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让人直溜滴汗,连轴转工作了七个小时的罗xx已全身湿透,可他脸上仍旧挂着那个温暖的笑容,对他而言,防护服是他的战袍,口罩勒痕是他的勋章,这湿透的衣服则是他的“战绩”。

“5.20”这天,罗xx给妻子打去了电话,从援吉林到援xx,他们已经52天没有见面了。他说:“只想着过来之后全力以赴,多做点贡献,疫情防控好了,我们也好早点回家。我媳妇儿也是医务工作者,她理解我,职之所存,责无旁贷。我想,她肚子里的宝宝肯定也是支持我的。”

虽然两地分隔,

但他们却在诠释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心。

没有人是天生的“孤勇者”,

只因责任使然;

没有人能百毒不侵,但凭信念坚守!

胜利归来之时无须言语,

拥抱的温暖足以胜过万语千言。

核酸检测典型事迹篇三

31岁的xx是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的组长。

作为检测组组长的她是一名党员,她总是习惯性把加班的活揽给自己。

虽然xx接触的不是感染的患者,但却是直接接触有传染性的标本,从样本的接收、分拣、编号、加样、检测…….每一个实验环节都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风险,需处处严谨认真,既要保证检验质量完成检验任务,又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护。

xx所带领的这个小组,组员最初由科室6名干将组成,一天两班倒,24小时连轴转。随着病例检测量剧增,小组陆续增员至14人,清一色的“80后”、“90后”,年龄最大的40岁,最小的28岁,其中党员就有12名。大家2-3人一组,每天三个班次轮番“作战”,争分夺秒为前方提供准确的数据。

晚上8点,实验室内4人一组仍在忙不停歇,样本分拣、灭活、提取、扩增等一系列工作紧张有序,核酸提取仪、核酸扩增仪等各类设备高速运转。

根据排班,xx当天6点就可以下班了,她照旧又留下来加班。“2个小时前来了500多个标本,正忙的时候,不忍心丢下大伙,我是检测组的组长,多承担一些应该的。”xx坦言,“当天的标本,不管晚上到多晚,我们都尽全力全部完成,不让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以免影响检测结果,对病人的每一份标本负责,慎重审核每一份报告,这是我们的职责。”

“刚开始做这个工作,说完全不怕是不可能的,我们相信科学规范的操作、专业的防护,大家经过严格培训,紧密协作,能够尽量避免这种潜在的危险。”xx每次和远在江苏海安市的家人视频时,都反复科普安抚,让他们放宽心。3岁的女儿年前就回老家由父母照看,她和父母孩子也有2个多月没有见面了。最近视频时,懂事的女儿一句奶声奶气的叮嘱:“妈妈你要注意安全,等病毒没有了,就接我回来上学”,让她既感动又心疼。

核酸检测典型事迹篇四

在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以下简称区医院)健康人群核酸采样室护士长xxx荣获“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并在现场接受表彰。疫情期间,xxx扎根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带领核酸采集团队保质保量、圆满完成样本采样53603件,用行动彰显医护人员的抗疫大爱。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xxx说:“作为临床护士,能够被评为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戴着大红花到北京会议中心参加表彰大会,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与自豪。”

4月23日,xxx接受区医院工作安排,全面负责核酸采样室工作。“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是北京防控疫情的重要目标,也是xxx和同事们的工作目标。当天,她和两位同事共同学习了核酸检测理论授课,现场观摩了医生的实际操作,并在一天之内掌握核酸检测技能,熟谙核酸检测全流程,第一时间补充区医院核酸检测人员缺口。

次日,健康人群核酸采样室成立,她与同事火速上线,包揽科室核酸检测工作。空闲之余,大家互相充当“被检测者”,用自己人练手。xxx亲自体验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两种检测,深刻体验检测流程,做到感同身受,方便和被检测者沟通。

她边实践边总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采样工作顺利进行。随着健康人群核酸采样室工作步入正轨,区医院领导告诉她:“采集任务越来越重,一定要做好传帮带工作,尽最大能力培养院内护士掌握咽拭子采样技能。”迎接和培养新学员便是健康人群核酸采样室另一项主要工作,“评估病人是否饮酒、是否刚刚进食,是不是刚刚吃过口香糖。”“双侧扁桃体、咽喉壁是必须要采到的部位。”“要提前告知被检测者,样本采集时偶有不适,请他们配合。”每天,她事无巨细地重复、再重复。如此反复,她和同事共同完成了院内200多名护士的核酸检测培训工作,为区医院培养了一支技术过硬的核酸检测标本采集队伍。

在数月的核酸检测工作中,xxx从人员管理到场地设置,从学习培训到实际操作,从物资储备到就诊建卡、开单、登记、采样、核对、送检、流程制定……每一项工作都要求她稳中求进。在普通人看来,核酸检测只是短暂的几十秒,但前期准备工作和后续送检流程却非常繁琐。例如登记,要求检测人员的姓名、电话、居住地等信息都精准全面,不容有误。前期,医护人员通过检测者口述录入电子信息,再反复多次核对,确保信息准确性,若遇到外来人员,沟通困难、口音难辨,既费时又费力,甚至使用地图辅助确定人员来自哪里。xxx鼓励大家:“办法总比问题多。”她和科室同事量身制作纸质表格,让患者先手动填写信息,再按照表格录入电子信息,最后再进行核实。如此一来,准确率和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工作中,她还是年轻医生心中的“定盘星”、科室的“大管家”。她常选择最琐碎、最耗费精力的工作去做,接听咨询电话,每天为无数来电者答疑解惑;协助医务人员穿脱防护服,检查防护是否到位;随时检查防疫物资储备情况,确保医务人员防护安全;偶遇患者的各种不配合、不理解,她耐心解释,秉承优秀医者的工作态度。

她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诸位同事、家人的支持和帮助,更离不开广大患者、家属及采样人群的理解和配合。我将一如既往,践行初心使命,扎根基层,扎根临床,积极学习进取,用实际行动热情为患者服务,守护病患健康。

核酸检测典型事迹篇五

“八点,进修一楼志愿者集合。”“好!”接到刘洪伟校长的电话,xx主任立刻出发赶往志愿者集结地。“腊七腊八”天寒地冻,志愿者们的热情温暖着春城大地。在xx主任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无论工作多么辛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都是应该的。在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中,他虽没有高大的身材但是他却拥有敢于担当的双肩,他愿意和大家并肩战斗,成为战“疫”一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8日,接到命令,每个学校派一名志愿者到教育局统一安排服务工作。xx主任勇担重任,不畏路途遥远迅速赶往集合地点。局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开发区管委会需要一名工作能力强、沟通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教师协助疫情防控工作。xx主任被委以重任,到开发区管委会卫健委做志愿工作。

全员核酸检测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xx主任每天都在管委会、一汽总医院、汽开区疾控中心之间数趟往返,三天时间行程300多公里。每天早晨五点出发,他总是第一个到达志愿服务工作点。一边输送防疫材料、物资,一边还要沟通协调核酸检测统计工作。和他同组的志愿者是位56岁的老党员,身体不好,老大哥的志愿精神令人感动。信息录入工作复杂劳心,担心老大哥身体吃不消,他主动承担大部分工作,多年未犯的颈椎病、肩周炎折磨着他彻夜难眠。每天15小时的超负荷工作量,可回到家中,他闭口不谈工作的辛苦,给妻子、女儿们讲述的都是工作中感动他的人和事:午餐时,依然有志愿者忙碌着......医院里,那些医生和护士都是在连续作战......管委会、教育局的领导们亲力亲为抗“疫”一线,为志愿者们送来口罩、中药饮片等......

艰苦的三天志愿者服务圆满结束,可战“疫”没有结束。xx主任第一时间,向刘洪伟校长发出申请,志愿加入五校派往创业社区的服务队,继续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助力。就在当天晚上九点半左右,汽开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征集志愿者,刚刚迈进家门的xx主任未加思索,义无反顾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工作。

21日,xx主任作为入户核酸检测第一组成员,迅速开展工作。

需要入户检测的家庭都是有着各自的困难。有的家庭老人瘫痪在床;有的家庭是孩子尚未满月;有的家庭成员智力有障碍,难以沟通......面对复杂的情况,xx主任总是耐心的做每个家庭成员的思想工作,消除抵抗情绪,很好的配合核酸检测工作。在xx主任负责的三十多户中,有一对老两口是刚刚从美国回到家中。美国是目前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从那里回来的人员自然也是大家都想回避的。他向同组成员做思想工作,做好自我防护,消除恐惧心理;做为工作人员第一个冲在前面,在他的带领下第一组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入户核酸检测任务。

用理想信念佩戴党徽,笃定共产党人逢战必胜。此次志愿者服务工作中,他没有惊人的豪言壮语,没有夺目的璀璨光环。但是,他有一颗赤诚的心、一颗无畏的心、一颗热忱的心。他执着坚守,行走在抗“疫”一线。每日驱车百公里,协助社区人员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超额完成检测任务,以无畏和坚守,用忠诚担当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让党旗在新冠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这个特殊时期,xx主任以“疫”为令,披坚执锐,鏖战一线,用自己的坚定初心守护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钢铁防线,展现了五校教师迎难而上的姿态和勇气!是我们五校全体教师的骄傲!他在疫情面前显现的使命、担当、奉献和大爱,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核酸检测典型事迹篇六

xx是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一名90后男护士,在精神科这个平凡而又重要的岗位上已经工作5年了,因为这次疫情,让他更加认识到精神科护理岗位有多重要,他有责任守护好每一位精神障碍患者。他庆幸自己是一名精神科护士,可以在疫情期间进入防控一线,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

当病区工作群里的信息一出,xx第一时间报名主动请缨,有幸成为第一批进入全封闭病区的医护人员。做完进病区前的一系列健康查体后,立马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状态投入到病区工作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有点无从下手,因为在这期间,我们的保洁员和送餐员不能进入病区,他开始转变角色临时充当发饭员和保洁员,在看护病人吃完饭后,开始打扫卫生,清理用餐垃圾及污水,再把垃圾桶推到电梯间。病房里每日消毒,从门把手,走廊扶手,餐桌,地面消毒到厕所里的刷洗工作,事无巨细,全面保障病区安全。封闭期间,保证每个患者的个人卫生、精神面貌,他又临时充当了托尼老师,每周三为患者剪指甲,刮胡子,他脱下护士服换上托尼装,用平时给儿子理发练出的技术,为患者剪出一个“精神小伙”的发型!医院食堂每天给我们提供新鲜的水果和牛奶,医护人员大部分都分给了患者。疫情期间,他们的亲人不能来院探视,心灵上已经备受煎熬,希望这些载满爱意的水果能温暖他们的心。面对病区里一个个恐慌患者,xx每天陪他们一起看新闻了解疫情的进展,告诉他们,医院防控措施到位,待在病区很安全,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维持好病区的良好秩序。随着疫情的控制,家属们也不时地打电话询问患者病情,期待早日探视。个别患者有时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于是xx主动跟他们交流,做好心理辅导,及时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能满足的合理要求尽量做到,稳定他们的情绪。封闭管理期间每个工作人员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三八班人员更是一天上两个班,但是没有一个人掉链子,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这次疫情让他们凝聚在了一起,同吃同住,有了更多的相处机会,在共事中又增添了一家人亲情的氛围!

第一批的两周抗疫,在忙忙碌碌中很快接近尾声,再报第二批时小孔打电话和家里人商量想继续奋斗在一线,他们都很支持他的工作。于是他向护士长申请继续战斗,继续充当护理员、保洁员、理发师、维修工多个角色,疫情不退他不退!从来没有离开家人这么长时间,他很感谢家人能够支持工作,能够成为儿子的榜样!

35天的封闭隔离工作,和病人一起生活,护理了140余名男性精神障碍患者,可以想象在封闭区管理的难度,通过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病区工作井然有序,患者们也非常配合工作,爱护自己的“家”,保障了他们的安全和治疗,小孔感觉很欣慰,为自己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经过这场疫情的封闭洗礼,他感觉责任更大了,又成长了许多,作为一名精神科男护士,他为他的职业感到光荣和自豪!更加坚信自己当初做一名男护士的正确选择。他表示,会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很感谢疫情防控期间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爱护,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小孔和他的同事们会继续努力,期待春暖花开!

核酸检测典型事迹篇七

xx,中共党员,转业军人。2004年12月入伍,2017年9月入职靖宇县农村经济管理总站,现任靖宇县农村经济管理总站支部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

“我是党员,我先上!”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xx扛责在肩,以身作则,勇挑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和政治本色。在分管领导被隔离在家、站长外出看病、单位同事大部分居家隔离和被抽调其他岗位的情况下,xx主动请战,带领站里在岗的6名党员组成党员先锋小分队冲上一线,争做无惧无畏的“逆行者”。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从3月11日接到关于小区排查任务开始,xx连续两天带领小分队入户排查居民健康状况、行程信息及返来人员,反复核准排查信息,统计返回学生及高中风险地区返回人员情况等。3月13日在新兴市场小区卡点值班一天,他坚持全程在岗,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xx主动提出带领小分队独立负责农经住宅楼居民检测任务。凌晨3:30,xx就带着同他在内只有3名男同志的7人先锋小分队到位。他先带领大家一起搭建好值班帐篷,备齐从家里带来的取暖设备和热水壶等值班用品,确定2人负责卡点值班,又带着另外4名党员,每人负责一个单元,以他为组长负责统筹调度,通过他直接与检测点负责人沟通协调,及时组织居民安全有序到检测点采样,引导居民保持2米安全距离,佩戴口罩等,每天都是第一个完成集中采样任务。他及时联系社区,安排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做上门采样服务。全天任务结束后,安排小分队女同事回家休息,其余两位男同事轮流与他一起值班。xx坚持三天检测演练全程在岗72小时,下半夜实在困极了就在车里眯一会。三天下来,他憔悴了许多,眼睛红了,手脚都肿了。但正是有了他在抗疫一线顶风冒雪的日夜坚守和队友的共同努力,农经住宅楼的5个单元66户129人圆满完成三轮核酸检测。

xx的工作离不开家人的大力支持。妻子是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检验师,女儿6岁,小儿子才15个月,夫妻二人都奋战在抗疫一线,只能请求母亲帮忙照看孩子,家里80多岁的奶奶暂时交由父亲照顾,家人都鼓励他好好工作。他也坚定的说没有大家、小家之分,老百姓的生命和家人一样重要。夫妻二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却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彰显了年轻党员的最强担当。

核酸检测典型事迹篇八

“八点,进修一楼志愿者集合。”“好!”接到小刘校长的电话,xx主任立刻出发赶往志愿者集结地。“腊七腊八”天寒地冻,志愿者们的热情温暖着春城大地。在xx主任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无论工作多么辛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都是应该的。在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中,他虽没有高大的身材但是他却拥有敢于担当的双肩,他愿意和大家并肩战斗,成为战“疫”一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8日,接到命令,每个学校派一名志愿者到教育局统一安排服务工作。xx主任勇担重任,不畏路途遥远迅速赶往集合地点。局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开发区管委会需要一名工作能力强、沟通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教师协助疫情防控工作。xx主任被委以重任,到开发区管委会卫健委做志愿工作。

全员核酸检测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xx主任每天都在管委会、一汽总医院、汽开区疾控中心之间数趟往返,三天时间行程300多公里。每天早晨五点出发,他总是第一个到达志愿服务工作点。一边输送防疫材料、物资,一边还要沟通协调核酸检测统计工作。和他同组的志愿者是位56岁的老党员,身体不好,老大哥的志愿精神令人感动。信息录入工作复杂劳心,担心老大哥身体吃不消,他主动承担大部分工作,多年未犯的颈椎病、肩周炎折磨着他彻夜难眠。每天15小时的超负荷工作量,可回到家中,他闭口不谈工作的辛苦,给妻子、女儿们讲述的都是工作中感动他的人和事:午餐时,依然有志愿者忙碌着......医院里,那些医生和护士都是在连续作战......管委会、教育局的领导们亲力亲为抗“疫”一线,为志愿者们送来口罩、中药饮片等......

艰苦的三天志愿者服务圆满结束,可战“疫”没有结束。xx主任第一时间,向小刘校长发出申请,志愿加入五校派往创业社区的服务队,继续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助力。就在当天晚上九点半左右,汽开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征集志愿者,刚刚迈进家门的xx主任未加思索,义无反顾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工作。

21日,xx主任作为入户核酸检测第一组成员,迅速开展工作。

需要入户检测的家庭都是有着各自的困难。有的家庭老人瘫痪在床;有的家庭是孩子尚未满月;有的家庭成员智力有障碍,难以沟通......面对复杂的情况,xx主任总是耐心的做每个家庭成员的思想工作,消除抵抗情绪,很好的配合核酸检测工作。在xx主任负责的三十多户中,有一对老两口是刚刚从美国回到家中。美国是目前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从那里回来的人员自然也是大家都想回避的。他向同组成员做思想工作,做好自我防护,消除恐惧心理;做为工作人员第一个冲在前面,在他的带领下第一组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入户核酸检测任务。

用理想信念佩戴党徽,笃定共产党人逢战必胜。此次志愿者服务工作中,他没有惊人的豪言壮语,没有夺目的璀璨光环。但是,他有一颗赤诚的心、一颗无畏的心、一颗热忱的心。他执着坚守,行走在抗“疫”一线。每日驱车百公里,协助社区人员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超额完成检测任务,以无畏和坚守,用忠诚担当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让党旗在新冠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这个特殊时期,xx主任以“疫”为令,披坚执锐,鏖战一线,用自己的坚定初心守护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钢铁防线,展现了五校教师迎难而上的姿态和勇气!是我们五校全体教师的骄傲!他在疫情面前显现的使命、担当、奉献和大爱,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核酸检测典型事迹篇九

“我愿做一名抗击新冠肺炎的勇士”

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湖北疫情紧迫。自愿“请战书”上,留下了小张和5位同事的红色手印和签名,一句句“请战”誓言令人动容:“在此危难和关键时刻,我们决定投入抗击疫情最前线。我们将全力以赴、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用高尚的医德、精湛过硬的技术,与千千万万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毅然奔赴一线的身后,是家人义无反顾的支持。当时正值小张的丈夫在非洲塞拉利昂参加援非项目,得知妻子报名的消息后,他立刻给妻子写来家书鼓劲,同时表示他可以提前回国,让妻子安心工作,并再三叮嘱妻子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

“民族大义面前,舍小家、顾大家,你诠释着大爱无疆!远在大洋彼岸的我虽有万分的担心和不舍,但更多的是为自己拥有如此大爱的妻子而自豪!”

号令急响,脚步匆匆。1月26日深夜两点半,山东医疗队抵达武汉,随后被分配在黄冈市。因当地缺乏防护物资,小张和同事只带了简单的换洗衣物,行李箱里被防护用品塞得满满当当。

到达第三天,考虑到长发更易出汗、藏匿病毒,而且不方便穿防护服,小张索性把一头秀发剪成了寸头。“现阶段,在爱美的女孩们眼里,尽快扼制疫情比秀丽的长发更重要。作出这个决定,我不后悔。”她在手记中写道。

当时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医疗条件十分简陋。“我们要接管的是一个临时医院,从2003年之后再也没有投入使用过,icu也是临时的办公场所改建的,没有中心供氧,没有压缩机,14张床位,只有20名护士。”和小张同批的同事郭丙秀在手记中这样描述。

一切从零开始。小张和同事一道,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到逐渐划分出规范的隔离区域、医患通道,制订规范的工作流程。

在一线奋战过程中,小张萌生了入党的想法,并愈加坚定。她在入党申请书中回忆:“临出征前,父亲给我讲了很多共产党员的光荣事迹。父亲说,孩子,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前线一定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为了医务工作者的荣誉,我愿做一名抗击新冠肺炎战场上的勇士。”小张语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