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范文(19篇)

时间:2023-12-22 12:24:02 作者:琴心月 材料

事迹材料可以是一种文学形式,也可以是一种教育工具,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触动性,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启发。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材料

1986年,卢xx在某军品生产攻坚中意外发生工伤,左手4级伤残基本不能工作。重返岗位后,他定下每天练习100根焊条的底线。为了克服左手残疾带来的技术“短板”,他把筷子当成焊条、把桌子当成练习试板,反复训练恢复技术能力,最终创造了熔化极氩弧焊、微束等离子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等操作技能,《短段逆向带压操作法》《特种车辆焊接变形控制》等多项成果,“ht火花塞异种钢焊接技术”等国家专利。他牵头完成152项技术难题攻关,提出改进工艺建议200余项,一批关键技术瓶颈的突破为实现强军目标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作为阅兵装备的某型号轮式车辆首次批生产,卢仁峰主动请缨,经过多次失败和从头再来,创造性地提出“正反面焊接,以变制变”的操作方法,使该产品合格率由60%提高到96%,对推动我军轮式装备性能和国防工业水平的跃升、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具有重要的牵引推动作用。2020年,他对某海军装备铝合金雷达结构件焊接变形问题进行攻关,通过优化焊接顺序、改进焊接方法、制作防变形工装等措施,一举解决了该装备变形问题,为开拓海军装备市场奠定了工艺技术基础。

他主动与公司签订“高师带高徒”的协议,把更多心血花在带徒弟和团队建设上,总结提炼出《理论提高6000字读本》和三顶焊法、短段逆向操作法等20余项焊接操作技法,培养出24名高级技师。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事迹

讲起冯新岩的工作,就不得不提到中国独步世界的技术名片——特高压。

在山东,每六盏灯中就有一盏是由“外电入鲁”的电点亮的。这些电大都是由风能、水能、太阳能等转化来的“绿电”。电流通过特高压大电网组建的“绿色通道”,经过一座座特高压变电站,不远万里进入千家万户。冯新岩的主要工作就是检测超高压、特高压变电站的“心脏”——变压器的健康状态,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000年10月,泉城济南褪去浓绿的夏装,渲染着金黄。新成立不久的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迎来一批新员工。办理入职手续的队伍里,冯新岩排在第一个。他年轻的脸庞上难掩兴奋与喜悦。

冯新岩被分到了电气试验班。那时候,冯新岩白天在现场边干边学,总是拉着师父王宝利问个不停。王宝利常常半开玩笑说:“我从来没见过像你一样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徒弟!”在做油化试验时,别人做一遍,冯新岩非要做十遍、二十遍……他不仅要学会,还要学通,弄清楚原理背后的“所以然”。晚上回到宿舍,他就一头扎进书堆里,常常熬到后半夜。

入职四年后,冯新岩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获得了前往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继续学习的机会。多年来,他一边实践提升,一边勤学不怠,他的学历不断“升级”。经过努力,他不仅获得了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还被母校聘请为校外硕士导师。

在专业上,他扎根一线担当实干,苦练本领,入职第六年,他就与团队拿到了全国首届电力行业电气试验技能竞赛团体第一的好成绩,并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备赛期间,由于废寝忘食,他的体重整整掉了十斤。此后,他更加奋发实干,埋头钻研技术,勤奋磨砺本领,渐渐在专业上崭露头角。很多大国重器的“疑难杂症”,别人解决不了,他却能“手到病除”。他“电网神探”的名号渐渐叫响。

2022年,冯新岩从100多万名电网职工中脱颖而出,当选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批首席专家。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材料

1986年,卢**在某军品生产攻坚中意外发生工伤,左手4级伤残基本不能工作。重返岗位后,他定下每天练习100根焊条的底线。为了克服左手残疾带来的技术“短板”,他把筷子当成焊条、把桌子当成练习试板,反复训练恢复技术能力,最终创造了熔化极氩弧焊、微束等离子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等操作技能,《短段逆向带压操作法》《特种车辆焊接变形控制》等多项成果,“ht火花塞异种钢焊接技术”等国家专利。他牵头完成152项技术难题攻关,提出改进工艺建议200余项,一批关键技术瓶颈的突破为实现强军目标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作为阅兵装备的某型号轮式车辆首次批生产,卢仁峰主动请缨,经过多次失败和从头再来,创造性地提出“正反面焊接,以变制变”的操作方法,使该产品合格率由60%提高到96%,对推动我军轮式装备性能和国防工业水平的跃升、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具有重要的牵引推动作用。2020年,他对某海军装备铝合金雷达结构件焊接变形问题进行攻关,通过优化焊接顺序、改进焊接方法、制作防变形工装等措施,一举解决了该装备变形问题,为开拓海军装备市场奠定了工艺技术基础。

他主动与公司签订“高师带高徒”的协议,把更多心血花在带徒弟和团队建设上,总结提炼出《理论提高6000字读本》和三顶焊法、短段逆向操作法等20余项焊接操作技法,培养出24名高级技师。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先进事迹

他是“铁面的将军”,心中始终有一杆标尺。“再大的人情大不过飞机质量和安全”,工段内任何可能的问题在他这里都没有人情可讲,盯人、盯责,一问到底、一查到底。在飞机线缆安装、导通等方面,飞机到哪个阶段应该做到哪一步,他都有本清楚账。精益求精、对问题紧抓不放的精神,驱使他在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发现问题“早举手”,坚决杜绝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等不诚信行为。

在参与c919大型客机101架至104架机的研制期间,他带领团队解决驾驶舱顶控板、操纵台安装等关键问题,推荐全机卡箍的选用,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操作、加速生产研制,助力c919大型客机项目研制顺利进行。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先进事迹

“学习强国”平台起初对我的影响也是一样,每天只是为了攒积分,打开手机开始“刷”分,往往不怎么去关注实质内容,只是为完成学习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慢慢的也从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到现在的每天早起睁开眼就开始收看它里面的内容,所以感觉每天看了学习强国,就能看到多样化的消息,当然我自感觉对于自己的工作还是有帮助的。在“学习强国”中,有着很多利于工作的资讯信息,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党务工作者来说有有好处的。通过不断积累,至少可以学到很多党政类文字语言,论述和感悟,并能很有利的运用到工作当中来,学以致用。也是一种思想认识的提升。

对于学习强国的学习,不管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还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其实也不难。我现在手机的屏幕待机时间是两分钟,这是看一篇文章的时间设置,我会把文章的学习转化成语音读文,这样听新闻就不枯燥了,也不会因为我早晨忙碌的时间里摸不到手机而达不到学习的目的了;视频内容每天我都会看新闻联播,这样,内容既能多样化,也不用重复选取三分钟左右的视频内容,看一个内容就顺势收藏外加转发给微信好友;在观看其他的内容的时候,会坚持发表自己的感想。这样一顺下来,观看类的文章和视频外加收藏、转发、评论都完成了积分。在自己所有事情都忙完,坐在桌子前面的时候,我就会一次性把题目都做完了,一天所得的积分也就全部攒到了。

所有的这些,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本身有一个不反感这项工作的心态,然后就是有一个比学赶超的决心,再而要有真的还是想看的兴趣,这样,大家去完成这项任务也就不难了。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先进事迹心得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开展了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3月1日,区总工会组织区职工朋友们观看晚会,使大家感悟“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动人故事,畅谈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真谛。

创新。

锻造的钻劲儿,迎难而上的猛劲儿,开拓进取的拼劲儿,以实干的工作作风精准传承,用成绩显示中国工匠的无限魅力。

观《大国工匠》,我被工匠们的劳动精神、创造精神深深折服。作为青年建设者,一系列故事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技术的宝贵。

《大国工匠》讲述了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怀着永不满足的“匠人精神”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传奇”。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勤奋劳动、诚实劳动、热爱劳动,就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甚至会有奇迹的发生。这些劳动者,之所以成为大国工匠,就是因为他们尊重劳动、坚守劳动、视职责为生命。在他们眼眼中只有精益求精,没有“差不多”,他们当中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失误,也有人能把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等,这就是那数十年如一日的匠人精神,让人不由折服这些“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给我们展示了中国工匠的博大情怀和无以伦比的技艺。作为新一代中国铁建人,更应该学习“大国工匠”的精神,传承铁道兵的意志。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责任重于能力,意志创造奇迹”,面对困难,无惧无畏,迎难而上,发扬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弘扬民族品牌,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材料

艾**是第一位从湘钢走出来的焊接大师。从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到亚洲最大深水油气平台——南海荔湾综合处理平台,这些国际国内超级工程中,都活跃着他的身影;从助力中国船舶制造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比肩世界一流水平,到突破国外企业“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都离不开他的焊接绝活。凭借一身绝技、执着追求,他2021年被授予“七一勋章”。

他在上世纪80年代采用交流氩弧焊双人双面同步焊技术,解决当时世界最大的3万立方米制氧机深冷无泄露的“硬骨头”问题;上世纪末带领团队10年攻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实现大线能量焊接用钢国产化;花甲之年带领团队解决工程机械吊臂用钢面临的“卡脖子”技术,大幅度降低中国工程机械生产成本;主持的氩弧焊接法焊接高炉贯流式风口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申报专利6项,获发明专利1项。他用5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自己最初写下的“攀登技术高峰”的目标,将自己活成了一座高峰。

如今,72岁的艾爱国仍然留在湘钢,工作在生产科研第一线。这些年,他为冶金、矿山、机械、电力等行业攻克400多项焊接技术难题,改进焊接工艺100多项,在全国培养焊接技术人才600多名,创造直接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成为我国焊接领域的领军人。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先进事迹

“在变电站内,风声、电晕声,还有机器运转的噪声,各种声音夹杂在一起,我师父总能从混杂的声音中辨别出变电设备内部细小的异常放电声,就像神探福尔摩斯一样发现设备隐患。所以,大家叫他‘冯尔摩斯’。”冯新岩的徒弟孙佑飞说。

冯新岩1980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自2000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生产一线。他的工作是为电网设备进行“体检”,也就是对特高压、超高压变电设备进行试验、检测,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并精准判别,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人才密集的国网山东超高压公司,中专毕业的冯新岩学历不高,但他有股永不服输的劲头。参加工作后,他像海绵吸水一样不停地学习,带着问题向身边的老师傅请教,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和文献,结合实际对以前的案例反复思考并不断练习、实践,逐步从一名新手成长为经验丰富的高手。2015年,在国家电网公司举办的gi带电检测技能竞赛中,冯新岩勇夺个人第一,并和队友获得了团体第一。

为了攻克特高压变压器局部放电带电检测难题,冯新岩2016年用7个月时间,走遍了山东、江苏、安徽、甘肃、河南五省数十座特高压变电站,对上万条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成功总结出一整套特高压变压器局部放电带电检测的定位技术,将带电检测准确率从原来的不足50%,提高到接近100%。

工作22年来,冯新岩累计发现设备重大缺陷100余次,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亿元;先后撰写发表技术论文23篇,其中国际ei检索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9篇;参与编写技术标准8项。因为出色表现,冯新岩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齐鲁大工匠称号。

“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简介

2019年4月,当水电四局白鹤滩机电安装工程项目部成立征调各工种人员时,师傅们第一个推荐了田得梅。

当舍下不足周岁的孩子,带着行李匆匆赶到白鹤滩时,面对眼前忙碌又有些杂乱的工地现场,田得梅倒是觉得“很平常”,和之前待过的项目并无二致,那时的她还无法预料,在大国重器的舞台上,她将绽放出怎样的光芒和华彩。

项目开工初期,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安装间场地被土建杂物大面积占用,为尽快开展施工,需将场地及时腾出,作为项目部当时唯一的天车工,杂物倒运和设备材料吊装的重任便落在田得梅一人的身上。时间紧、任务重,田得梅经常两个桥机换着开,以每天超过12个小时的高强度作业时长,在短短几周时间里完成了项目前期材料设备倒运和场地清理等工作。

与此同时,田得梅也从曾经的“徒弟”变成了别人的“师傅”。作为天车班班长,田得梅坚持通过“传帮带”,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徒弟。如今所带出来的6位徒弟,已全部能够独立负责吊装作业并凭借优异的工作表现转录成为水电四局正式员工。

“师傅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的精神,将一直影响着我们,在天车工的岗位上持续发挥光和热,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田得梅的徒弟邓满平说。

2020年8月18日,白鹤滩水电站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转子迎来吊装时刻。作为水轮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之一,转子是机组安装过程中重量最大的部件,起吊重量约2100吨,需由左岸地下厂房内部两台1300吨桥机配合完成吊装。在吊装过程中,两台桥机需要保持步调一致,以7米每分钟的速度前进。面对挑战,田得梅带领班组成员一次次模拟转子吊装过程,详细讲解各个重要关点注意事项,一遍又一遍的对触电控制器、刹车片、行程限位、警报装置等桥机部件进行检查。

吊装时,她冷静细心,沉着细致,面临5厘米的吊装误差,在眼睛无法看到的情况下,她凭借出色的吊装水平,一次性顺利完成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转子吊装,全面吹响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攻坚号角,为2021年6月28日首批机组安全投产发电,献礼____打下了坚实基础。

后续工作之中,田得梅结合白鹤滩左岸地下厂房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在她的带领和天车班的共同努力下,左岸剩余7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转子全部取得一次性顺利吊装就位的良好成绩。她所带领的天车班2021年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她个人也因为优异的表现,先后荣获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大国工匠”、中国电建“电建工匠”、中国电建“起重机械操作专业特级技师”等荣誉称号。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事迹

xx:热处理技术专家,公司劳动模范,在他身上,闪耀着“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光芒。

合理的热处理工艺离不开大量的试验分析和反复验证。为了提高产品热处理性能,公司采购了全新的先进设备。新设备投入使用后,xx积极扎根现场,阅读近700页的全英文说明书,一一吃透了新设备结构、加工参数及操作规范,同时利用工作之余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整理细化,用于指导技术人员编程和一线职工操作。截止目前,该设备已储存80余个工艺程序,凝结了近350次的工艺试验成果。“勇于拼搏、不畏艰难”是xx的标签。“xx一流的技术源于他的决心和对事业的热爱与忠诚,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热处理二线班长刘银波说。

作为热表处理中心“铸心”新长征党员突击队队长,xx始终保持迎难而上的优良作风,近两年来,他先后主持、参与攻关项目数十项,保障了公司科研产品的顺利交付。“有xx在,任何问题都能被解决,我们很放心。”变速箱公司线切割老师傅王凌说。

xx锐意进取,创新改善,坚持跟踪关键产品的生产过程。在生产现场,经常会发现他与操作者不断交流讨论,优化工装夹具和工艺规程,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更好地保障了产品质量。“xx的创新基于操作者使用的`方便与安全。”杨沅武师傅这样称赞xx。

没有豪言壮语,xx身上永远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坚定。十八年来,他披荆斩棘、艰苦奋斗,不言苦、不言累,将自己的全部青春热血倾洒于祖国的航发事业,多少次的咬牙负重前行,都是为了航空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云霄。矢志航发,朴实无华,这就是公司劳模xx的真实写照,他用十八年的不懈坚守,向我们诠释了中传人动力强军、科技报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劳模风采!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心得

班主任组织我们全班同学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系列片《大国工匠》,看后感触颇深。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艺术创造着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专业执着,甚至是痴迷。

大国工匠中各个岗位上的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十分高的产品。如果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轮船可能会沉没。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从为常,成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第二。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一线奋斗。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

此刻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我不是制造业专业,而是烹饪专业学生,我们需要不断的理解烹饪艺术的学习。烹饪不难,但做好不易,烹饪操作技巧确实很难掌握,专业老师对我也十分的关心重视。学习虽然是辛苦的,环境也热,但苦中有乐,每当我学会了一道菜肴,听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便会十分的开心与自豪,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细节是需要装饰的。不能安于现状,要越来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个个难点,用时间用心去练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会高手如云,而我,也要确立自己的目标,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进步,更上一层楼!

“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简介

“精品与废品的距离只有0.01毫米,成功与失败的差别仅在于能否全情投入。”秦世俊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每天刻苦钻研技术,为此,他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与汗水。

当不少同龄人下班去休闲娱乐时,秦世俊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钻研数控技术。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发现一个就消灭一个。所有的节假日、全部的业余时间都被他用来学习。专业书籍啃了十几本,学习笔记堆起半米多高。为了自学制图和编程,他报考东北农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课程,并顺利毕业。

2004年,在全国同工种技能比武中,秦世俊一路过关斩将,取得哈尔滨市第一名和黑龙江省第四名的好成绩,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拿到通往全国赛场的“入场券”。大赛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可公司的生产任务却进入攻坚阶段,权衡过后他毅然放弃比赛,回到了自己的岗位。对于这样的选择,秦世俊毫不后悔:“大赛给了我历练和成长,但我肩负的责任更重要。也许在别人眼里,哈飞就是一个企业,但在我眼中,这里是我的根、我的魂、我的家,我的本事和成绩是哈飞给我的,在它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坚守岗位。”此后的7年时间,他没有再参加任何比赛,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公司的科研生产中。

扭轴是直升机的关键件,由于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时间节点紧,这个零件成了“烫手的山芋”,车间里一时没人敢接招,但秦世俊选择迎难而上。长长的轴体需要与机床平行装夹,一端固定住了,另一端就会产生倾斜。为了解决零件的装夹问题,他研制出了一套可分解的抱胎夹紧工装。

为了不耽误正常生产,他把试验安排在午夜12点以后,经常一干一个通宵。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终于,经过3天近20多次的改进,这套工装终于在轴体的中间位置形成了有效支撑,保证了加工精度,并将生产效率提高了4倍。

在加工某型机关键件时,由于法国专家对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且加工周期短,秦世俊主动请缨,与法国专家交流,反复思考、试验,最终确定了加工方法。法国专家两人倒班跟踪生产,而他却是一人“全天候”作业,当一件件零件完美出炉时,挑剔的法国专家也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

打破传统、勇于创新已经成为秦世俊的思维习惯,多年来他实现技术创新、小改小革1000余项,创经济效益超1000万元。《逆向思维、反向采点加工腹板法》《为两台不同型号的车铣中心机床制作转换夹具》《某型机主浆旋翼泡沫提效》等一个个大型技术攻关项目成为秦世俊创新精神的最好写照。

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苏炳添先进事迹材料

1971年,朱彦夫开始为张家泉架电而奔波。没想到,这场“仗”整整打了7年。架电器材短缺,供电部门爱莫能助。他利用一切外出机会,到处联系架电器材,原本要两个小时卸一次的假肢,经常一捆就是十几个小时。

7年间,朱彦夫拖着残疾的身体,先后乘火车跑上海、南京、胜利油田、陕西联系材料来解决村里的用电问题。有太多这样的酸甜苦辣,但终究,两万多公里的奔波,换回了15公里的架电材料。1978年张家泉村结束了点油灯的历史,成了全乡第一个用上了电灯的村。

清廉公正,用抚恤金接贫济困。

六七十年代的张家泉村,家家日子过得都很苦,有的吃不饱、穿不暖,有的无钱看病。只要朱彦夫知道的,他必会想方设法尽力去帮助乡亲渡过难关。

村民褚秀才兄弟五个,家里人多地少,经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1971年,家里实在是吃不上饭了,四弟饿得干瘦如柴。朱彦夫了解到情况后,回到家立即让妻子送去五六十斤地瓜干,成了褚秀才一家人的救命粮。

朱彦夫当村书记期间,出出进进为村子里办事,从来没有在村子里报销过一分钱,帮村子看水利的、架电的上级来人,没有地方吃饭,都是他掏钱在自己家招待。25年来,他不仅没有在生活待遇上向组织伸过手,而且多次谢绝组织的照顾,主动用自己微薄的抚恤金为集体办事情、接济困难群众。

朱彦夫同志14岁参军,18岁失去双手双脚和左眼,昏迷93天,动过47次手术,却以惊人的毅力,实现了生活自理。面对群众的期望和家乡的落后面貌,他挺身而出,勇挑支部书记的重担,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张家泉村山山水水间,都深深地印下了他立行、跪行、爬行、滚行的“痕迹”。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换来了张家泉村“山上松树带帽、山下林果缠腰”的景象。这都源于朱彦夫同志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源于他对祖国满腔热血、对乡亲们一片真情。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材料

1986年,卢仁峰在某军品生产攻坚中意外发生工伤,左手4级伤残基本不能工作。重返岗位后,他定下每天练习100根焊条的底线。为了克服左手残疾带来的技术“短板”,他把筷子当成焊条、把桌子当成练习试板,反复训练恢复技术能力,最终创造了熔化极氩弧焊、微束等离子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等操作技能,《短段逆向带压操作法》《特种车辆焊接变形控制》等多项成果,“ht火花塞异种钢焊接技术”等国家专利。他牵头完成152项技术难题攻关,提出改进工艺建议200余项,一批关键技术瓶颈的突破为实现强军目标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作为阅兵装备的某型号轮式车辆首次批生产,卢仁峰主动请缨,经过多次失败和从头再来,创造性地提出“正反面焊接,以变制变”的操作方法,使该产品合格率由60%提高到96%,对推动我军轮式装备性能和国防工业水平的跃升、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具有重要的牵引推动作用。2020年,他对某海军装备铝合金雷达结构件焊接变形问题进行攻关,通过优化焊接顺序、改进焊接方法、制作防变形工装等措施,一举解决了该装备变形问题,为开拓海军装备市场奠定了工艺技术基础。

他主动与公司签订“高师带高徒”的协议,把更多心血花在带徒弟和团队建设上,总结提炼出《理论提高6000字读本》和三顶焊法、短段逆向操作法等20余项焊接操作技法,培养出24名高级技师。

“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简介

他是“把哨的士兵”,牢牢把握生产节奏,守住任务节点。对于他来讲,庞大的系统工程丝丝紧扣,飞机上工作的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当下耽搁的每一分钟都可能影响下一项任务开展,带来计划的大调整。为了推动相关工作高效进行,他盯设计,盯工艺,盯工段,盯自己工段以外的班组,电话盯,微信盯,第一时间保障现场问题解决。不把问题说清楚、解决好就绝不罢休的工作风格也成为了他身上的标签,让人肃然起敬。正因为他身上的这一股劲,电子电气工段生产速率显著提高,同时带动c919大型客机全机电缆的上线速度、完成率、产品质量等的日益提升。“在解决问题上,我只有一个立场,那就是为了产品质量、型号发展”。成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正是他的坚持,带动工段形成合力,促进型号研制架次条线解决关键问题,保障产品优化落实。

作表率扛起责任有担当。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对大飞机事业的责任担当,源于他对“百年百架”目标的深刻认识。他深知,这一目标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因此更不能懈怠。作为工段长的周琦炜,在c919首架机首飞前夕,立下了“不完成首飞任务不刮胡子”誓言,展现出攻坚克难的壮志豪情;在c919大型客机104架机线缆敷设期间,整整30天他坚持驻扎现场,自始至终他都是一句话,“大家一起干,有问题找我,我都在”。他的以身作则,他的奋斗精神,使工段内团结一心,使大家为之感动,深受感染,没有一个人觉得苦,没有一个人觉得累,最终顺利完成104架机全机导通节点。

抓管理确保工作协同高效。

随着c919大型客机项目研制不断深入,为了确保完成生产节点,周琦炜对班组制定“军事化”管理,从班组出勤和上机工作时间进行调整,从班前会到中午用餐时间,从下午上机到下班,时刻按规定时间“走”,确保机上生产效率。他周一做好本周工作布置、周五做好本周工作总结,如班组成员遇到特殊情况,充分做好工作的协调安排,提高班组工作的连贯性。他与设计、工艺方紧密协作,推动多工位齐头并进,带领班组组员全力奋战,完成了数万个卡箍、超过十万个标准件以及线缆线束的敷设工作,保证线缆敷设万无一失。

对于梦想,他执着追求、坚持不懈;对于工作,他恪尽职守、不断创新;对于自己,他严格要求、不求名利;对于后来者,他悉心教导、倾囊相授。作为一名扎根一线13年、专注飞机电子电气装配技术的老员工,周琦炜用信心和恒心“两颗心”,扛起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使命,充分挖掘并发挥组织协调能力,完成众多急、难、险、重任务,带领团队共同推动国产大飞机电子电气装配一架比一架好、一架比一架快。

“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简介

休息前关闭手机,是很多人的生活习惯,而冯新岩的手机却常年处于24小时畅通状态,不分昼夜,无论节假。因为,他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紧急求救”电话,这些求助可能来自山东省内外,也可能来自海外。

2022年9月的一天,忙碌半天的冯新岩准备吃午饭时,收到了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一位电气试验人员发来的信息。对方请教他变电设备红外热像异常原因。冯新岩立刻放下碗筷,仔细分析对方发来的图像,并给出了缩短周期跟踪一段时间的建议。

对于冯新岩来说,通过电话、微信帮省内外电气试验人员分析变电设备异常并给出建议,是三天两头就有的事。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高级兼职培训师,他的手机号早已成为圈内小有名气的“专家热线”。

2016年,冯新岩被聘为国家电网公司高级兼职培训师,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力从业者传授实践经验。多年来,他累计授课600多课时,培训1000多名带电检测技能人员,被评为“国网技术学院优秀兼职培训”。

如今,冯新岩的24小时不关机“热线”还变成了“国际热线”。这还要从距离山东3000多千米的巴基斯坦说起。

2018年,默拉直流输电工程开工,近900千米长的电力线路纵贯巴基斯坦南北。自2020年起,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的“电力铁军”就驻扎在默拉直流工程现场,带去了先进的电力技术,手把手地教“巴铁”兄弟实现电网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冯新岩常常拨通国际长途电话,询问驻守在巴基斯坦默拉直流工程现场的同事们工程的运行情况。他说:“遇到专业上的问题,一定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就这样,冯新岩成了默拉直流项目的场外专家。为此,有人开玩笑说:“冯班的技术不仅点亮了齐鲁大地的灯,也让巴基斯坦的灯火更加灿烂!”

多年来,冯新岩在自我成长、自我超越的同时,也不断地带动着身边人,让“能手身边再出新能手”成为行业佳话。

夜幕降临,俯瞰齐鲁大地,万盏灯火流光溢彩,绚丽夺目。

当一座座城市沉浸在灯火璀璨、岁月静好中时,在远离热闹市区几十千米外的某座特高压变电站,冯新岩正和徒弟们对一台变压器开展健康状态检测。深夜,通过一系列综合研判分析确定设备健康运行后,冯新岩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有人说,作为万家灯火的“守光人”,冯新岩早已成为一道光,一道技术之光,一道奋斗之光,一道温暖之光。

“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简介

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数千里之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7103厂35车间机加七组数控车工何小虎正看直播,只听解说道:“神州十三号不仅是我国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的飞船,还是返回最快的飞船,从1~2天缩短到8个多小时。”何小虎感到无比喜悦和荣耀。

因为运载飞船的火箭“心脏”——液体火箭发动机,由该公司研制,其中,发动机燃烧系统相关产品作为“心脏之中的心脏”,便出自何小虎及其工友之手。

多年来,何小虎参与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工程和空间站建设等生产任务,一次次成功“飞天”,令中国航天事业的“心脏”更加强大。

续传承,特别能吃苦。

“师傅,我们用什么设备加工航天领域最精尖深的产品?”大学毕业,进厂第一天,何小虎问师傅董效文。

真正走进车间,何小虎“被泼了一盆凉水”,他看到有的车床清晰写着“1967年生产”。师傅看出了他的沮丧,指着墙说:“生产航天领域的产品,我们靠的是这个。”何小虎看过去,墙上是一行大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入职第一课,由被誉为“航天钻头”的全国劳模曹化桥开讲。何小虎记住了两件事,一是曹师傅可以在太空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部件喷注器上,钻出2000多个不同角度、直径的小孔,最小孔直径只有0.12毫米;二是为了保护视力,曹师傅几十年如一日不看电视。

后来他才知道,他们那个车间被誉为“劳模工匠的孵化器”,有一种精神在传承着。何小虎有了目标和方向。

何小虎开始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和实践。那几年,他经常满脸油污、浑身沙砾,鼻子里都是灰土。他从基础做起,泡在车间里反复做零件、磨刀,利用一切零碎时间学习,找各个师傅请教——那是最苦的几年,也是进步最快的几年。

“踏实、勤奋,又善于思考和总结,陕北孩子的拗劲、韧劲,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董效文说。

苦心人,天不负。2016年,何小虎首次参加国家一类大赛,荣获陕西第一,全国第四,这是陕西参加该项赛事的最好成绩。2017年,中国大能手选拔赛,他成为陕西入围全国十强第一人。2018年,32岁的他成为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最年轻的裁判。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事迹

1982年6月,秦世俊出生在哈尔滨市南郊一个以工业著称的老城区,父亲和很多亲人都是这里一所大型军工企业——中航工业哈飞的职工。

在这样一个有着浓厚“航空报国”氛围的环境里,秦世俊最喜欢听爸爸讲哈飞的故事。“我也要像爸爸一样,长大以后造飞机。”这个念头像一粒种子,播种在了秦世俊幼小的心头。19岁那年,心怀航空梦想的秦世俊从哈飞技校模具钳工专业毕业,被安排到哈飞数控铣工岗位。

作为一名技校毕业生,秦世俊的起点并不高。初进公司,学习钳工专业的他因工作需要被安排到数控工段。数控是个新兴专业,毫无基础的他只能帮师傅打下手,干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

“数控加工根本就不是我的专业,我现在完全没有用武之地,我来哈飞是为了造飞机,不是干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面对现实,秦世俊开始动摇了。他的抱怨传到了同在一个车间当工长的父亲那里。“不要怕改专业,眼前的困难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待工作的态度,不会就要学。数控技术是新领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新时期产业工人必须掌握的本事。”父亲的话语很严厉,但却点醒了迷茫的秦世俊。

父亲的教诲让秦世俊重燃往日的斗志,“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出个样来……”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他先从普通铣床练起,在实践中细心体会铣削加工的要领。熟练后,他转战数控机床,从零件装夹、机床操作等基础知识开始学起。

为了尽快练好自己的技能,秦世俊总是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继续留在单位,向夜班师傅学习。日复一日的苦学是对身心的双重挑战,知难不言退,受挫不服输的性格让秦世俊度过了那段苦乐相伴的日子。慢慢地,他喜欢上了数控加工,迷上了这项奇妙强大的技术,机床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

秦世俊在和同事们讨论问题(央广网发黑龙江省总工会供图)。

技术逐渐熟练后,秦世俊对工作有了自己的思考。当时,他接到了一个零件加工任务,因为数模和锻造的外形有很大的差异不能用编程加工,多年来只能采取手动加工,秦世俊心想这个活儿批量大,每次加工都需要耗费很多精力而且质量还不稳定,他决定自己琢磨编程方法。去机床采集点位,汇编程序,反复试验,秦世俊得出了他“自创”的加工方案。经过数字化吻合,大家惊奇地发现他研究的加工方案比以往的加工效率提高了8倍,零件的一次交检合格率更是达到了百分之百。

入职不满一年,秦世俊就在哈尔滨市数控工人技术比武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晋升为高级工。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材料

陈**先后参建大连湾海底隧道、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大船重工香炉礁新建船坞、星海湾跨海大桥等多项国家战略工程,坚守“用一辈子做好工程的眼睛”,从攻克悬索安装到高精度测量,将测深技术从原有的二维推展到三维,对海上沉管安装测量工艺进行革命性创新,用执着和匠心雕琢“中国精度”,诠释“中国速度”。

2001年,陈兆海参建福建石湖港项目,海域情况非常复杂,在没有测深仪的情况下,水深测量施工只能采用“打水跎”(采用水准仪配合水准尺作业)。在高流速的海域放水准尺好比是顶着2—3节流速练百步穿杨,测深读数时间必须在配重触及海底的2秒内完成,最佳读数时间不足1秒。为抓住这1秒钟,只要没有施工,他就反复练习眼力和反应速度,最后将一整套快速读数方法练成了条件反射,练就了一手在高流速海域秒内精准读取水准尺的绝活,创下了靠人工测量方法将沉箱水下基床标高精度控制在毫米的奇迹。

2002年,在我国首座30万吨级矿石码头——大连港矿石码头项目施工中,陈兆海成功将船用测深技术和gps定位系统引入测量,该项技术革新成为后来普遍推广的gps-rtk技术,在北方水工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首座双层地锚式悬索桥——星海湾跨海大桥项目中,他带领团队采用双gps定位桩位圆心工艺,为桩位放样提供更加精确便捷的依据,有效提升了项目施工的效率和精度。随着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全面启动,他向着更高精度目标发起攻坚,提出了立体成像测量方法,成功引进多波束测量设备和系统并进行优化,实现海底沉管“毫米”级精度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