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的佛小学(模板18篇)

时间:2024-01-13 13:59:12 作者:碧墨 工作计划

优秀作文是对作者的一种认可和肯定,更是对读者的一种指引和启迪。在这里为大家展示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文片段,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示和启发。

大佛寺的佛作文_小学生作文

清早,妈妈叫了我一声,把我拉起床,我就赶快起床,洗漱完毕,我为什么要这么早起床了?因为这次吃过早饭,我们就要前往大佛寺了,虽然我们经常去,可是每次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所以我还是很期待的。

一走到大佛寺,又看见一棵香樟树,站在马路旁,他们站得挺拔,像正在列队欢迎游客的士兵,处长的很厉害,貌似成了绿色的海洋,绿树成荫,当初微弱的阳光使人感受到一丝清凉。

绕过恐龙园,我们就去游玩般若谷,临近般若谷,我们就能听到,不是太重也不是太清的哗哗流水声,我兴奋地小跳向般若谷走去,远远望去,只见一条瀑布从对面的山上直冲下来,这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把入股地势险要,风光温柔一人,且展现了丰富精湛的佛教文化。

后来我们又来到了双林石窟,山上静坐一座卧佛殿,走上卧佛殿,必须要走很多台阶,等我气喘吁吁终于爬上了卧佛殿,一走进殿里,我就看到一个巨大的卧佛在石床,里面可真凉快,刚才还汗流浃背的我还睡一下子就没有了,真是好舒服啊,我好开心啊。

虽然已经是熟得不能再熟的大佛寺,可我还是把玩不厌,每次玩都很开心,大佛寺我好喜欢你呀,希望你一直都像现在这样,不要被别人铲了去了,像你这样的自然风光,留着可真是不易呀。

大佛寺的佛作文_小学生作文

大佛寺是新昌最有名的景点,这里群山环抱、绿树成荫,是个旅游的好去处。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大佛寺玩。我们从防空洞进去,走了一会儿,就来到了大雄宝殿。站在台阶上仰望,看到了一座分为五层的塔形建筑物。我沿着石阶往下走,来到大雄宝殿门口,走进大雄宝殿,我看到了一尊巨大的石雕佛像。妈妈告诉我,这座雕像就是“江南第一大佛”,是新昌人民的骄傲。这个佛像座高1。91米,大佛身高13。74米,头高4。87米。听了妈妈的解说,我连声夸赞:“哇,好壮观,好雄伟啊!”

游完大雄宝殿,我们来到了般若谷。我看到,这里有一级级的石阶,石壁上雕刻着佛祖的出生像,脚踩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妈妈说,这个佛像寓意着“天地之间,唯我独尊”的意思。“哗哗哗,哗哗哗……”循着声音找去,只见一道瀑布从险峻的石壁上飞泄而下,好似一条银白色的巨龙直入潭底,水流撞击在石壁上,溅起一朵朵晶莹的水花。水珠溅到人身上,如同好客的主人在和你打招呼呢!听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看着回旋飞溅的浪花,我不禁想起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后,我们来到卧佛殿。卧佛殿坐落在很高的岩壁上,要走人工开凿的石阶才能上去。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登上了卧佛殿。站在大殿门口放眼望去,大佛寺的许多风景尽收眼底。走进卧佛殿,我看到了一个37米长、9米高的大卧佛。这座佛像是躺着的,手撑着头,还盖着一层被子,难怪叫“卧佛”呢!

大佛寺里的景点还有很多,如放生池、千佛禅院、恐龙园等。欢迎你们来新昌大佛寺旅游。

文档为doc格式。

新昌大佛寺风景小学生作文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现在是夏季,天气炎热,旅游的绝佳之地是阴凉、舒爽的地方。这个地方非新昌大佛寺莫属了。

步入大佛寺,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大树,这些树高耸入云,枝干粗得两个人才能抱住。树叶密密麻麻的,遮住了头上的骄阳,几缕阳光调皮的从树叶的空隙中钻过,投入大地妈妈的怀抱。我们走在宽敞的马路上,马路量的音箱里传出舒缓又有没得音乐,使人心旷神怡,顿时,酷暑带来的急躁和烦恼,全抛到九霄云外了。

大佛寺中,最著名的就要算是被称为“亚洲第一大佛”的卧佛寺。整寺都是古人用凿子日复一如,年复一年,不辞劳苦的凿成的。室外,两旁石壁上各有一位威严的大神把守。跨入店内,头脑中立马浮现出两字:凉、大。殿外气温三十多度,殿内气温便降到约二十五度。正殿是个石窟,宽48米左右,深大概23米,利用原有山体刻成一座佛。卧佛全长约37米,高约9米,以躺着的姿势面朝西方,嘴角微微翘起,露出安详的神态。殿的四壁和顶上全刻着各路神仙,他们在守护着佛吧,我想。感叹于打造卧佛寺的能工巧匠。

世界上这么多的神奇,我都想去看看。

大佛寺的佛小学作文

春节里,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新昌大佛寺游玩。新昌大佛寺是我们绍兴有名的一个寺院,“住”着几个有名的大佛。下面我就来说说这几处有名的佛像吧。

首先,我们到了卧佛殿。卧佛殿在半山腰,我们从石壁上开凿的西路上盘旋而上,进入了卧佛殿。卧佛殿里面有一座巨大的侧卧的石雕佛像,殿内没有电灯也没有窗户,只有来拜佛的人点燃的一个个莲花蜡烛放在卧佛前。只见卧佛有几十米长,十分安详地躺在那里,像是睡着了一样,给人十分宁静的.感觉。星星点点的烛光照在大佛身上,显得大佛更加巨大了。

顺着大路走,我们又来到了千佛岩,千佛岩也是一个在岩壁上开凿的石窟,在石窟的壁和顶上有很多个小洞,每个小洞中都有一尊小佛像,大的有1米多高,小的只有几寸,佛像总共有1075座,所以叫做千佛岩。虽然因为年代久远,不少佛像已经损坏了,但是从剩下的依然可以看出佛像神采飞扬、栩栩如生,充分反映了古代能工巧匠的无穷智慧和高超的艺术水平。

我们一路向前走,来到了大佛寺最有名的一处景点—大佛殿,大佛殿依山而建,是一座五层的大殿,整个大殿靠在岩壁上,一部分在岩壁内,一部分在岩壁外。殿内有一尊巨大的弥勒佛石像,这座巨大的石像,是大佛寺最有名的佛像,被誉为“江南第一大佛”。佛像高大巍峨、气势磅礴,介绍上说,佛像有13.2米高,相当于四五层楼高,佛像两手心向上,掌心可就可以容纳10几个人。据说最神奇的是不管你站在那里,只要身处大殿之中,都能感到佛像微笑着凝视着你,这是古代工匠们充分考虑了人们观赏的视角的原因。我试着站在了佛像的左边,中间、右边都试了一下,还真是啊,在哪里望过去,弥勒佛都笑眯眯的看着我,真神奇啊!

新昌大佛寺的佛像有的高大雄伟,有的形态逼真,还有一座弥勒佛像竟是利用一整座小山包作为佛身,顶上开凿了佛头,真是独具匠心。我想,一定是由于这些各有特色的佛像使大佛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著名寺院吧。

大佛寺的佛小学作文

孙悟空保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后,闲居花果山无所事事,妖魔鬼怪都被自己在取经路上降伏完了,现在还斗什么战,胜什么佛呀!一想起这些,悟空心就烦躁,手就痒痒。

这一日,晴空万里,悟空驾起筋斗云去巡山,看到山脚停着好多汽车,旁边站着好多人。他摇身变成小蜜蜂一听才明白,原来人们看花果山风景优美,想要开发。悟空又是喜来又是悲,喜的是自己的家快要变成旅游胜地,就要热闹起来了;悲的是现在人们做事都不和他商量,感觉自己非常没面子,就隐居到水帘洞中,乐得逍遥自在。

不久,花果山以其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吸引了天下人,游客络绎不绝。花果山的建设也越来越多,这里一个公园,那里一个动物园;这里一个宾馆,那里一个度假村;这里一个市场,那里一个娱乐中心,安静的花果山再也安静不下来了。

这天,悟空感觉口干舌燥,想想很久没吃到香甜可口的水蜜桃了,就想去采几个。一钻出洞口,他便觉气闷难受,看到外面一片灰蒙蒙,虽无恶臭,但让人鼻子发痒,喉咙发涩,眼前一片模糊,连他的火眼金睛也失去效用了。悟空大叫:“这是何妖孽,竟有如此大的妖力。”但无人回答。一会儿,太阳出来了,他也终于看清了:往日美丽的青山现在到处是饮料瓶,遍地是塑料袋;往日清澈的河水现在散发着恶臭,飘浮着死去的鱼虾;往日清香扑鼻的果林现在一片荒芜,到处是枯枝败叶。

看到这一切,悟空心急如焚,正在他不知如何是好时,天边传来如来的呼唤:“斗战胜佛,现在人们一时迷糊,污染了美丽的人间,玉帝命你用聪明才智治理污染,首先从你的老家花果山开始。”悟空被如来一语点化,说:“悟空明白。”

从此以后,悟空想尽各种办法,使出浑身解数,清河水,治青山,斗雾霾,战尾气。他还深入人间,利用自己在人们心中特有的威信影响人们,使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成了一个治污英雄。现在如果你再去花果山,那可是山清水秀,瓜果飘香。这真是:西天路上战妖魔,斗战胜佛有新说呀!

大佛寺的佛小学作文

西藏,一个神秘却又古朴肃穆的地方。也是我成长的地方。

一直在心中有个谜,为什么?这样活着是为什么?为了超度?还是。

我决定去布达拉宫。

两天前,我祷告到了草原。天空是那么蓝绽,辽阔的草原上,一丝丝清风抚耳而过。压抑在心中的忧愁,也慢慢被磨失。牧马人欢快得追赶着马群,在草原上掀起了一股彪悍的舞蹈,这要怎么形容?粗犷的舞步,震天的叫声,还有那高大的躯干。一次又一次地飞舞在眼前。挥也挥不去。

双手合十,闭目走进香雾漫绕的布达拉宫,口中念着经文,转动所有的转经筒,为了超度吗?我问自己。为什么,脑海中总是出现那个飞舞在草原上的身影?洁白而又肃穆的'布达拉宫,细心地聆听着我的苦诉。微笑着,静静的。四周只听见藏民们虔诚的祷告。

慢步走进藏民里,跪下身,匍匐在布达拉宫的旁边,虔诚地祷告着。闭上眼,绿色的大草原又浮现在我眼前。让我欲罢不能。

还是摆脱不了?

转身发现,一个瘦瘦的年轻人微笑着望着我,我问:你是?

年轻人还是微笑着:我叫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好熟悉的名字。

我问:请问,你怎么会知道我在想什么?

仓央嘉措说:你的祷告不诚恳啊双手的十字在颤动着,想什么呢?

大佛寺的佛作文_小学生作文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儿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飞瀑泱泱,风景幽奇,是一个旅游的胜地–大佛寺。

大佛寺景区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最美的就要数般若谷了,如丝如绸的飞瀑架起一座彩虹,银泉飞瀑不断地流下来,发出哗哗的响声,真是美妙极了!望着般若谷的飞瀑,这使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李白写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银瀑真宏伟壮观,令许多游客都赞不绝口。般若谷不仅有银瀑,山壁还有一幅幅画卷,上面刻着许多千姿百态的菩萨,展示了丰富精湛的佛教文化。

大佛寺最吸引小朋友去玩的地方是恐龙园了。恐龙园里有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龙,有翼龙、霸王龙、三角龙、慈母龙等等。一只翼龙展开翅膀在天空中游荡,好像在寻找食物;一只霸王龙凶狠踩着一只三角龙,露出它那峰利的牙齿准备开吃呢;霸王龙旁边有一只慈母龙,它半蹲着身子,连续下了好多枚蛋,小朋友排着整齐队伍在领蛋呢。

恐龙园对面的山顶上隐藏着一座卧佛。站在通向卧佛的羊肠栈道上,往下看映入眼帘全是美丽的景色,有许多古松,还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洞里的卧佛好似一位慈祥的老人正在闭面养神,它全长37米,身高9米左右,这真是一座非常雄伟的卧佛。

大佛寺还有许多景点等你欣赏,如江南第一大佛、石化木林、五百罗汉洞、露天大佛、放生池、千佛禅院等等美景。希望你有机会来玩。我爱我的家乡,我为有这样美丽的家乡而感到自豪!

大佛寺导游词

省级风景名胜区潼南大佛寺景区位于重庆市潼南县城西郊,是潼南——大足——合川“石刻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佛寺依山面江,风景佳绝。寺周里许之地,荟萃有我国第一大室内摩岩饰金大佛“八丈金仙”、我国最早使用全琉璃顶的古建筑“大像阁”、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石磴琴声”、我国最大的摩岩书法石刻“顶天佛字”、中外文物专家誉为石刻瑰宝的“千佛岩”和奇妙的天然回音岩“海潮音”,传说神奇的“黄罗帐”、“翠屏秋月”、“仙女洞”及“百仙岩”、“鉴亭”、“读书台”、“合掌峰”、“滴水岩”、“瑞莲池”、“鹰蛙石”、“关刀石”、“云岩飞霞”十八胜景。

大佛寺旧名“南禅寺”,始建于唐咸通三年(862年),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赐额“定明院”。遗存有始于隋,盛于唐,继于宋,续于元,承于明清,晚迄民国,年代一直延续未断,时间长达1400多年之久的儒、释、道三教造像125龛928尊。于岩壁和殿宇木柱、门枋、栿壁之上,还遗留下身居显赫地位之官吏所撰写之碑文以及历代文人学士为记趣揽胜而书刻的题咏87通,造像记31则,字体各异之楹联22副,记录历代水文、重大灾害之题刻7则。其摩岩造像的年代,最早为隋“开皇十一年”,即公元591年,距今已有1420年的历史,比大足石刻早200余年。其摩岩造像之历史为重庆市最早者,亦属我国早期宗教造像地区之一。

尤其是大佛殿内摩岩凿造的弥勒大佛,身高18.43米。佛首凿于唐长庆四年(824年),北宋靖康丙午(1126年)续凿佛身,南宋绍兴壬申(1152年)为大佛装金,粧成“佛如金山,处于琉璃阁中,金碧争光,晃耀天际”,誉称“八丈金仙”。整个大佛像的开凿,共用时330年之久,是我国儒释道三教融合、通力协作的典范,也是我国大佛造像家族中耗时最多的大佛造像。金大佛虽然历经330余年始成,但风格统一,比例匀称,线条圆润,手法娴熟,面目慈祥,庄严肃穆,雕刻精美,栩栩如生,被众多中外文物专家誉为“金佛之冠”。

大佛寺景区文化内涵丰富、历史底蕴厚重,自然风光旖旎,古迹名胜众多,是我国难得的历史文化瑰宝。1956年,公布大佛寺摩岩造像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___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_年大佛寺景区被评为中国著名文化旅游景区;20___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景区于20___年启动建设,目前核心区已基本建成。规划面积379公顷,将充分利用大佛寺景区丰富的佛家、道家、儒家文化资源和山水资源,挖掘厚重的人文历史资源,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整合宗教旅游文化,营建“神圣、形胜、意盛”儒、释、道共融互生的文化氛围,科学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恢复古南禅寺历史风貌,逐步修复十八胜景,完善和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开发利用滨江水域,通过景区、景点的衔接和串联,建成集商务会议、观光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养生、互动娱乐、餐饮食宿等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景区。

游大佛寺作文

新昌的大佛寺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区。

大佛寺外面,我们能看到无数棵大树,树下游人如织。走进大佛寺的大门,一眼就可以看见一座座小山,其中一座山,好像是用巨大的条石铺成的,条石铺得井井有条,上面似乎有藏绿的青苔。山的一旁在这数不清的花木,使人神清气爽,绿树成阴。

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池塘边。我环顾四周,发现池中亭子里一对老人正在下棋,就像仙境中的得道老仙般怡然自得。池边栽着杨柳,这排杨柳垂下,一阵微风拂过,轻柔的像仙女的绸衣,从远望去,好一幅似梦似幻的景图啊!

在一个坑里,有着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雄狮,有的像奔马,有的像大象……真是姿态万千。在一旁,有一个喷泉池,我用手抚摸着水,边洗边看上面。池的上方,有像烟花一样的喷泉,把我迷困在中。

大佛寺就像迷宫,把你迷得团团转。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大佛寺导游词

大佛寺创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原名石城寺,宋初改名宝相寺,清初又称南明寺,民国十四年(1925)始称大佛寺。南朝齐永明三年(485),开窟凿小石佛千余尊,次年(486)扩开凿大石佛像,至梁天监十五年(516)石弥勒大像方始完工。隋开皇十七年(579),智者大师圆寂于大石佛像前。

大佛寺因石雕弥勒大佛像而名扬中外,民间称其为弥勒道场。大佛寺自明万历年间起,以临济为宗。

大佛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千佛院、大雄宝殿、大佛殿、地藏殿、西方殿、方丈殿、“智者大师纪念法塔”、两个放生池以及东西厢房等。

大佛寺与日本佛教天台宗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日本比睿山天台宗开祖最澄于唐贞元二十年(804)入唐求法,到此参学。大中七年(853),最澄的弟子义真之徒园珍、园载入唐历访名刹,于公元885年到石城寺。此后,日本佛教界凡到天台国清寺朝拜者,必到新昌大佛寺朝礼大佛和智者大师塔。

1983年,大佛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大佛寺导游词

新昌大佛寺位于新昌县城西南,在南明山与石城山之间的山谷之中。寺内有大弥勒佛石像,寺外有隐鹤洞、锯开岩、濯缨亭、俊貌石、石棋坪、放生池及一些摩崖石刻等胜景。寺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0),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寺院依山而建,正面外观5层,寺内高大雄伟,巨大的弥勒佛石像正面趺坐于大殿正中。

这座巨大的石像,雕凿于悬崖绝壁之中,历时约30年才全部雕成,为江南早期石窟造像代表作。佛像高大巍峨、气势磅礴,经测定,石佛座高2.4米,正面趺坐像高13.2米,阔15.9米,两膝相距10.6米,耳长2.7米,两手心向上交置膝间,掌心可容10余人。大佛寺西北约300米处还有一小刹名“千佛院”,院内有佛千尊,每尊长约7寸,宽近5寸,排列整齐,个个神采飞逸,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无穷智慧与高度的艺术水平。新昌大佛寺中有一尊卧佛,处于卧佛寺中,为亚洲第一大卧佛。

大佛寺位于新昌“千仞壁立,嵯峨怪石,环布如城”的石城山。大佛寺建寺历史悠久,在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地位,曾是我国佛学研究和传播中心之一。

游大佛寺作文

上个星期天的上午,我们全家到新昌去旅游,想去看一看远近闻名的大佛寺的卧佛。

我们乘车从临海向新昌出发,大约一个多小时才到。一路上,春天优美的景色从车窗外掠过,田野的野花香味扑鼻而来。我们一路上欣赏着美景,一边听着导游给我们讲解有关大佛的故事。到了新昌,导游带着我们向茂密的竹林走去,来到石梯前,导游说:“这座山比我们的巾山要高得多,大家加油爬啊!”我加快脚步,第一个爬到山顶,往下看,啊!真高啊,白云就在我的脚下,感到自己就在云头,有点飘飘然的感觉。

下午游新的景点,去看卧佛。这是亚洲第一大佛。卧佛长37米,高9米,右手枕着头,安详地躺着睡觉,像个慈祥的老人。站在大佛面前,我们都显得很渺小。妈妈和我在大佛前许了愿,希望大佛保佑我们全家,保佑天下的百姓。我偷偷地看了一眼,大佛好像笑了。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恐龙园,里面有三角龙和翼龙的化石。还看到了木化石林,一棵棵像真的大树,但这是化石。

游览了新昌的大佛寺,听导游讲了不少的故事,我又增长了不少知识。

大佛寺的作文

我们今天去大佛寺,有很多座佛像的大佛寺,众人信仰的大佛寺。

我们从进口处进去,发现有很多买香蜡烛的小摊,就顺便问了问价钱,听了之后我就哭笑不得,一个拳头那么大的一对蜡烛就要20元钱,我心想那么贵,不如去抢劫算了。可是进去了才知道里面的更贵,我们只好又回到进口处的那个地方买。

香蜡烛的问题解决了,现在就来让我们参拜大佛吧!哇!这里的大佛好雄伟啊!我合并双手心想祝我好好读书,并祝大家身体健康,龙马精神。我拜每个大佛的时候都这样说,并认真的参拜。

你还记得那口井吗?你一定会问是那口井啊?!看来你们是不记得了,就是那口井里有石鲤鱼。很多人在投硬币,可是我也只是看看热闹。在那口井的上方有清香的腊梅。疑?奇怪了腊梅树上的牌子我以前都没见过,上面简单的介绍了我眼前的这株腊梅,下面还有句句子:冲寒吐秀,气傲冰雪,且芬芳远溢。我想着真是一句形容腊梅的好名子。

今天大佛寺一日游真开心啊!不相信的话你们也去玩一玩。

大佛寺导游词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秋秋,今天我们来到位于新昌县城西南的大佛寺。

大佛宝像坐落在石城山仙髻岩的一穴石窟之内,石窟之外有建筑宏伟的大雄宝殿。殿外流水淙淙,殿内香雾缭绕,是大佛寺的核心区域。大佛宝像座高2米,身高13.74米,头部高4.8米,耳长2.8米,鼻长1.48米。整个造像比例协调,充分考虑了人们观赏的视角,被学界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

穿过隧道就来到出口处,出口外是一个硅化木石林公园,整个公园几乎是一个恐龙园,有三角龙、翼龙、霸王龙。

大佛寺就游到这里,下面向第二个目的地进发。

大佛寺导游词

彬县大佛寺位于咸阳市彬县城西11公里处,从城西,沿着蜿蜒而宽敞的西(安)兰(州)公路约行五六公里,经过“水帘洞”(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居住的地方),再西行6公里,遥望公路南侧,有一座巍峨的古典式楼阁,倚山崖而耸立,周围摩崖小洞如蜂窝,崖下树木郁茂,风光绮丽,这就是著名的大佛寺石窟。

大佛寺,原名庆寿寺,其建筑始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庆贺其母亲六十大寿,派尉迟敬德监修的,故取名“庆寿寺”。这里的石窟造像除寺楼内的大佛是唐代雕刻外,其他石佛大多数均为北朝时期的作品。

大佛寺石窟依山而凿,寺有亭楼3层,高50多米,其楼门洞上有“明镜台”3字。登台眺望,南可见大佛像,北有宽阔的径水逶迤向东流去。走进石窟,窟壁嵌满了造像,仔细一数共有70龛,造像1001尊。释迦牟尼端坐正中,二菩萨倚靠两边。抬头仰望这尊高达24米、肩宽13米、手指长达2米的陕西最大的释迦牟尼佛像,倚岩盘膝端坐在六角莲花座上。上体穿窟中心而上,披衣袒胸,腰下系结佩带,面部丰圆,鼻端口正,两耳下垂,弯眉细眼,眼目稍向下凝视,胸脯微凸,端庄慈祥,对每个进来的游客都微笑相迎。大佛头部的周围,有浮雕坐佛7尊,边缘围绕19个飞天,是十分富有装饰性的精美雕刻。大佛两侧的胁侍菩萨,高约5米,俗称“丈八佛”,头戴玉冠,衣着华丽的璎珞,下着羊肠大裙,姿态自然可亲。另外窟壁上还有很多佛龛,雕刻着大大小小的佛及菩萨约400多个。大佛身躯之大,俗谓“一指之大儿为腰”,参观者只能在窟底仰视,或者登楼层层眺望。摩崖大龛式的大佛造像流行于盛唐,大佛寺亦因摩崖大佛而得名。考试大我国现存的唐代摩崖大佛应首推四川乐山大佛,其次有河南洛阳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甘肃敦煌千佛洞的大佛等。在这些大佛中,彬县大佛寺的大佛建造年代是比较早的,它开凿的成功经验对以后依山凿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彬县群众有个顺口溜:“邵州有个大佛寺,把天顶得咯吱吱。”并流传“丈八佛见大佛”的故事。考试大相传;大佛的名声远扬,传到了甘肃径川县丈八佛的耳朵里,他很不服气,要与彬县大佛比试比试。丈八佛一见大佛,果然名不虚传,自己矮了多半截,只好甘拜下风。大佛请他参观了各处洞窟,还让他品尝当地的名产邵州梨、晋枣。丈八佛决心做大佛的侍从。以后便在石窟西边的“应福寺”坐禅,为了表示对佛的尊敬,丈八佛一直站着,直到如今。沿着西侧狭窄的石阶梯,抬级而上,便来到“应福寺”,果见“丈八佛”依然侍立在那里。经过一个小门,走出去不远,又由另一寺门进去,便来到俗称“罗汉洞”的窟群。这里共有4个面北排列着的小石窟,各窟的形状、深度和高度都不一致,除西起第3窟内,在壁上雕刻有浮雕佛经故事60余幅,并留有唐宋以来游人的铭刻,其余3个窟内,各有立体雕佛像及菩萨像数尊,造型生动,雕工精致。再由罗汉洞窟群,绕过大佛寺楼二层的“明镜台”前空场走100余米,再转一个弯,又来到另一窟群,即“千佛洞”。千佛洞由东西向排列的3个石窟组成,外表俨然如同一座一明两暗的旧式厅堂,正中稍小,平面为方形,东西两套间进深较大,故平面均呈长方形。窟内除少数雕刻成为立体的佛像和菩萨外,其他都是壁间浮雕造像,约300多幅,还雕刻有人物画像,造型真实,栩栩如生。”

大佛寺塑像和石雕反映了我国初唐时期精湛的艺术和造型风格,这些是古代能工巧匠艺术的结晶,其中大佛尤为突出。大佛寺还保存了自唐宋以来历代游人留下的题刻177幅,碑碣6通。诗文优雅,书法中草、隶、篆皆有,游人观摩,无不赞叹。

大佛寺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佛是一座山,山乃一尊佛,佛瑞坐于千朵莲花之中,千朵莲花护拥着千山大佛,大佛寺因千山弥勒大佛显应降临此地才得以胜名远扬,千山弥勒大佛以大佛寺而成弥勒道场。您来到大佛寺,这里的宗教文化氛围将会把您深深的吸引,弥勒文化、弥勒艺术,弥勒造像,弥勒千佛殿,您会被这分身千百亿的末来佛所护佑,深深的感觉到您并不十份熟悉的佛教故事和那种种让普通人难以体会的出家人宗教生活的神秘。更被那种人间净土般的环境而难以忘怀。

群山翠影,殿宇楼阁,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塔廊相卫,梵钟乐鸣,一声声佛号,一阵阵微风,这里是自然与人文文化的高度统一,弥勒千佛殿,叠檐重重,阁内的千尊弥勒正是依照佛经中所记载“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却不识。可谓是千佛一佛,一佛千佛,尊尊法相金身,彩分九色。溶汇了古印度,北齐、北魏古法雕塑技巧,将弥勒的法身,报身,化身之法相一一展现给世人,在庄严中体会出弥勒的慈容之心。这里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弥勒慈氏文化的宝库。

龙华法堂,坐落在大佛广场之中,是弥勒传在华林园龙华树悟道成佛向仙人讲道传法,三次渡化近三百亿的弘法宝地。

弥勒是楚文译音,又可译作“弥帝隶”、“梅低梨”等,弥勒是姓,亦可意译为“慈氏”世称“慈氏菩萨”。藏语称“强巴佛”蒙语称为“麦达勒”。

弥勒的名字,梵文读“阿逸多”意思是“无能胜”属于古印度天竺国人,当年释迦佛亲自为弥勒授记:“我从右肋生、汝弥勒从顶生。如我寿百岁、弥勒寿八万四千岁,我国土土、汝国土金。我国土苦、汝国土乐。”弥勒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后,开三番法会,度尽上、中、下三根众生。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次说法九十二亿人得罗汉果。龙华树又是龙宫的宝树、叶放千华。故而弥勒道场弘法之所,非龙华而难命其名。

广场南端,一座宝塔直指云天,这就是释迦如来舍利法堂及舍利宝塔所在地。

大佛寺导游词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

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

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花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

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许愿说:“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要二人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

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会。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这件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使她只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她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谣说,张生已作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结为连理。

《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浦东普救寺内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使他们为其所赞叹,所感动。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

《西厢记》的问世,特别是自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问世以来,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崔张故事,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唐德宗贞元末年(802年~804年),和白居易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元稹(778年~813年)所写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据北宋末年的学者王性之的考证,《莺莺传》写得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恋爱生活,结果是张生遗弃了莺莺,是个悲剧的结局。这篇小说不过数千字,却情节曲折,叙述婉转,文辞华艳,是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写出了封建时代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爱情理想被社会无情摧残的人生悲剧,宣传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

此后,故事广泛流传,产生了不少歌咏其事的诗词。到了宋代,一些文人直接以《莺莺传》为题材进行再创作,现在能看到的有秦观、毛滂的《调笑转踏》和赵令畦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这些诗词,对莺莺的命运给予了同情,对张生始乱终弃的薄情行为进行了批评,但故事情节并没有新的发展。当《莺莺传》故事流传了400年左右的时候,正是金代章宗时期,董解元(约1160~1220年)的《弦索西厢》(称《西厢记掐弹词》)、《西厢记诸宫调》问世了。这就是后来称之为“北曲之祖”的“董西厢”。“董西厢”是在《莺莺传》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第三人叙事的说唱文学。

无论是思想性或艺术性,都远远超过前人,对《莺莺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做出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冲突的性质衍变成了争取恋爱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长之间的斗争;张生成了多情才子,莺莺富有反抗性;故事以莺莺偕张生私奔作结,使旧故事开了新生面。“董西厢”在艺术上尚嫌粗糙,对爱情的描写也尚欠纯至,还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到了元代,随着都市经济的繁荣,戏剧更加发达起来。大戏剧家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把崔张故事改为杂剧。这就是被誉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之一的《西厢记》,亦称“王西厢”。

《西厢记》约完成于元成宗大德三年至十一年(1299年~1307年)间,其生命力不仅在于它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而且从正面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作为我国古典戏剧中的一部典范性作品,其规模之宏伟、结构之严密、情节之曲折、点缀之富有情趣、刻画人物之生动细腻等,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超过了元代的其他剧作家,称得上是“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流传广泛,刻本最多。仅明代刊本就有60余种,有徐文长、徐士范、王伯良、凌蒙初、闵遇五、金圣叹、毛西河诸家为它校注过,又有李日华,陆天池的“南西厢记”,以及其他文人歌颂西厢故事的作品。明清时期还出现过很多《西厢记》的“翻”“续”之作的,但其社会意义不大,艺术成就不高。新中国成立后,《西厢记》的研究更是呈现蓬勃的新气象,新的校注本和各种研究论著陆续出现。

大佛寺的作文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参观大佛寺。我们高兴极了。我们沿着公路,来到了大佛岩山前,一抬头,就看到了大佛寺。啊!

登上台阶,就来到山门前。山门前有一个土地老爷和一块石碑。那个土地老爷就像一个小士兵一样守卫着山门。从石碑上我了解到有关大佛寺的神话传说:大佛寺修建于隋唐年前,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宋江河水泛滥,百姓深遭其难。一天,一位高僧路过此地,看见宋江河上有一个鲤鱼精正兴风作浪。于是他到山中修炼了几年,终于成道了。一天夜里,苏家沱上佛光闪闪,他就成了神仙。他立刻到宋江河上收服了鲤鱼精,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大恩大德,修建了大佛寺。在明朝时期,因为战乱,又把大佛寺拆毁了,1994年又重新修建了大佛寺。

进了山门就是玉皇殿。站在殿前,首先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五座高大的佛像。中间是玉帝,左边是文昌菩萨,右边是送子观音,文昌菩萨的左边是萝王菩萨,送子观音的右边是财神爷。玉皇殿里有两根柱子,支撑着寺庙。柱子上都写着两幅对联,中间是一个香炉。香炉前有一棵黄桷树,它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就像一把开着的大伞遮盖着大佛寺。

穿过玉皇殿,我们又参观了左边的大佛殿。走上四步石梯,我又被大佛殿的三座佛像吸引住了。中间是如来佛祖,身材魁梧,是一尊金身佛像,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双手扶着膝盖,微笑着坐在莲花台上显得那么慈祥。左边是南海观音,右边是大势至菩萨,她们也微笑着站在莲花上。大佛殿靠左边有一块八卦莲花石,它就像一朵开放着的莲花。大佛殿上也有六根高大的柱子,柱子上都描着金花彩画。

大佛殿的左边是三青殿,现在正重新修建,大概在六月份建成。

站在大佛寺的正殿嘹望,大佛寺周围的美景立刻展现在我的眼前,山下是一条平坦的沥青马路。马路下面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宋江河,在阳光下,银光闪闪,就像银白色的丝带一样。

河水清澈见底,河面上的小船划来划去,好看极了。河面上还架起了一座拱形的大桥,桥上的人来来往往,车子川流不息。

大佛寺对面是邓州城,它和大佛寺隔江相望。大佛寺就像悬挂在绿树丛中的空中楼阁,非常壮观。

参观完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大佛寺。

多么雄伟的大佛寺啊!你不但是歧坪的一处景观,而且还展现了歧坪人民的智慧和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