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调研报告最佳(精选14篇)

时间:2023-12-23 00:02:10 作者:温柔雨 工作报告

调研报告还需要对研究对象的背景和相关理论做出介绍,以便读者对报告内容有更全面的了解。如果你正在撰写调研报告,以下是一些实用的调研报告范文供您参考。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最佳范文精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并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是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农村经济社会实际所做出的现实选择。

3

为促进转型跨越发展,全面落实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按照xx市农业局要求,于xx月xx日对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xx市农业科技发展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坚持以“抓产业,建基地上龙头求高效重生态保安全”的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全力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

重庆市黔江区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状况调研报告,一个时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营销观念和营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农资流通渠道进一步放开,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活动已不是传统的“采购加供应”,农资市场出现了经营渠道纷杂,以农村供销社为主渠道独家主宰农资市场的局面,已成为历史,现已变成农业服务部门生产企业个体等多头经营的格局,其中尤以个体经营占据了市场的大壁河山。

5

是个山区农业县,县域经济中,农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6

近年来,我县农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扶贫开发为重点,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实现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xx,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一定成效。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最佳范文精选

八大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跨越,推动×××县(区)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一、×××县(区)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现状。

×××县(区)现有涉农办事处×个,共×个村委×个村民小组,农户数×户,农业人口×人,耕地面积××亩,林地面积××亩,占土地总面积××%,活立木总蓄积××立方米。辖区内有××座水库,蔬菜基地××个,超级稻高产示范基地××个,间套种示范基地××个,香蕉防风栽培技术示范基地××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近年来,×××县(区)上下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上级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广特色产业种植,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施移民扶贫开发,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如×年粮食产量×××吨,种植业总产值××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元。以×××、×××、×××等为主的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亩。其中×××村委现有常年蔬菜基地×个,主要种植叶菜类蔬菜,面积××多亩,年产量××多吨,年产值约××万元。××蔬菜种植以×××、×××、×××等瓜类为主,面积××亩,年产量××吨,年产值××万元;现有大棚×××亩,年产量××万斤,年产值××万元。××村辖区有独立成园的果园,园内种植××亩、××亩,计划种植××亩,果园特色明显。××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群众广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菜种植,种植面积××亩,年总产达××吨,年产值××多万元。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多人的就业问题。××年引进水稻新品种“超级稻××、××”等优良品种在××村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亩。

3、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高起点定位,以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为目标,以项目为抓手,农户参与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补充,以整组推进为主要形式,以××试点乡村为突破,全面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道路铺筑,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县(区)”发展战略,扎实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狠抓措施落实,组织实施了林业特色产业、重点生态公益林、新农村绿化美化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全县(区)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年来,我县(区)重点抓××示范基地建设与特色花卉培育,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产业成为全县(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县(区)名贵××种植面积已达××多亩,其中××近××亩,连片种植的××亩。

5、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凸显。抢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机遇,动员组织广大移民群众全力开展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呈现出统筹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上年上级下达给我县(区)第×批基础设施财政扶贫资金××万元,新建××村路硬化屯路×条××公里;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机动资金)××万元,维修××村××路项目××公里,今年,申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万元,用于新建××村硬化屯路××公里。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最佳范文精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我镇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也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xx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跨越,推动我镇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我镇现有涉农办事处x个,共x个行政村,农户数xxxx户,农业人口xxxx人,耕地面积xxxx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xx个。近年来,我镇上下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上级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广特色产业种植,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施移民扶贫开发,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农家乐为主的特色产业。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狮山茶场客家风情园为代表,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xx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xxx多人的就业问题。xx年引进茶叶新品种黄金芽等优良品种在xx分场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xxx亩。

3、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高起点定位,以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为目标,以项目为抓手,农户参与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补充,以整组推进为主要形式,以合水分场试点村为突破,全面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道路铺筑,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4、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镇发展战略,扎实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狠抓措施落实,组织实施了林业特色产业、重点生态公益林、新农村绿化美化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全镇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5、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凸显。抢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机遇,动员组织广大移民群众全力开展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呈现出统筹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40%,农业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十分匮乏,尽管近几年全镇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农业本身还存在一些障碍性的问题和制约因素。?1、结构因素。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相对偏大;蔬菜、畜牧产业链条仍不够完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而有的加工企业与基地联系不够紧密,尤其是畜牧业生产还缺乏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

2、市场因素。现有的农产品销售渠道还不畅,农产品在市场开发上还没有完全走出去,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仍然滞后,优质不优价的问题较为明显。

3、机制因素。在当前的双层经营体制上,土地过于分散,土地集约规模经营短期内还难以破题;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与农户、与基地衔接不够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民对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的需求。4、资金因素。信贷政策不宽松,担保条件比较苛刻,贷款的投放面和投放额还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资金需要。同时,能够争取上级扶持的农业项目较少,进入农业领域的社会资金和工商资本也比较少。

5、客观因素。近两年中央新政策的相继出台,在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一些现实的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表现在部分干部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沿袭着传统的抓法,缺乏研究产品流通、研究市场、研究技术服务的本领;乡村组织原有职能在逐渐弱化,对农民的约束力较差,组织难度较大。

三、建议和对策。

1、突出产业规模效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按照集中连片、节水示范、特色高效的要求,围绕农家乐特色产业,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引领、利益驱动、政府扶持、项目支撑、部门服务、龙头带动等措施,大力扶持推广以农家乐、农家客栈为主导产业,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2、强化科技示范引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从人、财、物方面逐步加大对茶叶基地的支持力度,重点推广农业高效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充分发挥高效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拓宽信息流通渠道,逐步开展专家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质量监控、资源共享、产品交易等工作,推动农业萌生新的亮点、新的发展空间,逐步形成强势品牌。

3、持续推进扶贫开发,着力改善发展环境。按照项目做支撑、政策做保障、产业做龙头、基础做铺垫的要求,采取适当集中、连片开发、整村推进的模式,集中财力物力扶贫攻坚,把覆盖移民乡村、增加移民收入的产业开发和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带动,推进移民乡村土地改良、基础设施建设、移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等重点工作,着力提高扶贫开发效益。4、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全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资源禀赋和区域比较优势,创新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统筹投入、集中建设的新农村模式,加大农业和农村资源整合配置力度,集中力量打造连线成片的居民点改造精品亮点。实现农村人口向集镇、城镇的逐步转移。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最佳范文精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我镇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也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十二五”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跨越,推动我镇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我镇现有涉农办事处x个,共x个行政村,农户数xxxx户,农业人口xxxx人,耕地面积xxxx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xx个。近年来,我镇上下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上级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广特色产业种植,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施移民扶贫开发,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农家乐为主的特色产业。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狮山茶场客家风情园为代表,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xx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xxx多人的就业问题。xx年引进茶叶新品种黄金芽等优良品种在xx分场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xxx亩。

3、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高起点定位,以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为目标,以项目为抓手,农户参与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补充,以整组推进为主要形式,以合水分场试点村为突破,全面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道路铺筑,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镇”发展战略,扎实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狠抓措施落实,组织实施了林业特色产业、重点生态公益林、新农村绿化美化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全镇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5、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凸显。抢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机遇,动员组织广大移民群众全力开展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呈现出统筹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40%,农业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十分匮乏,尽管近几年全镇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农业本身还存在一些障碍性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结构因素。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相对偏大;蔬菜、畜牧产业链条仍不够完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而有的加工企业与基地联系不够紧密,尤其是畜牧业生产还缺乏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

2、市场因素。现有的农产品销售渠道还不畅,农产品在市场开发上还没有完全走出去,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仍然滞后,优质不优价的问题较为明显。

3、机制因素。在当前的双层经营体制上,土地过于分散,土地集约规模经营短期内还难以破题;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与农户、与基地衔接不够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民对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的需求。

1、突出产业规模效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按照集中连片、节水示范、特色高效的要求,围绕农家乐特色产业,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引领、利益驱动、政府扶持、项目支撑、部门服务、龙头带动等措施,大力扶持推广以农家乐、农家客栈为主导产业,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2、强化科技示范引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从人、财、物方面逐步加大对茶叶基地的支持力度,重点推广农业高效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充分发挥高效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拓宽信息流通渠道,逐步开展专家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质量监控、资源共享、产品交易等工作,推动农业萌生新的亮点、新的发展空间,逐步形成强势品牌。

3、持续推进扶贫开发,着力改善发展环境。按照项目做支撑、政策做保障、产业做龙头、基础做铺垫的要求,采取适当集中、连片开发、整村推进的模式,集中财力物力扶贫攻坚,把覆盖移民乡村、增加移民收入的产业开发和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带动,推进移民乡村土地改良、基础设施建设、移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等重点工作,着力提高扶贫开发效益。

4、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全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资源禀赋和区域比较优势,创新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统筹投入、集中建设的新农村模式,加大农业和农村资源整合配置力度,集中力量打造连线成片的居民点改造精品亮点。实现农村人口向集镇、城镇的逐步转移。

5、加快农村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经济转型。深刻认识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改革作为扫除障碍、激发活力、推动发展的有效手段,不断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步伐,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型跨越。一是进一步完善配套田间工程,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全面提升农业节水水平。二是依托土地流转政策,健全土地流转程序,规范合同文本,完善土地流转作价评估、流转补偿、合同签证等管理制度,积极动员农民采取转让、转包、租赁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引进经营能力强、资金实力厚的种养大户根据当地发展要求进行产业开发,实行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由大场大户、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速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三是鼓励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就近吸纳部分富余劳动力,变农民为工人,实现农民的就地转移。

八大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跨越,推动×××县(区)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一、×××县(区)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现状。

×××县(区)现有涉农办事处×个,共×个村委×个村民小组,农户数×户,农业人口×人,耕地面积××亩,林地面积××亩,占土地总面积××%,活立木总蓄积××立方米。辖区内有××座水库,蔬菜基地××个,超级稻高产示范基地××个,间套种示范基地××个,香蕉防风栽培技术示范基地××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近年来,×××县(区)上下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上级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广特色产业种植,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施移民扶贫开发,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如×年粮食产量×××吨,种植业总产值××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元。以×××、×××、×××等为主的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亩。其中×××村委现有常年蔬菜基地×个,主要种植叶菜类蔬菜,面积××多亩,年产量××多吨,年产值约××万元。××蔬菜种植以×××、×××、×××等瓜类为主,面积××亩,年产量××吨,年产值××万元;现有大棚×××亩,年产量××万斤,年产值××万元。××村辖区有独立成园的果园,园内种植××亩、××亩,计划种植××亩,果园特色明显。××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群众广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菜种植,种植面积××亩,年总产达××吨,年产值××多万元。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多人的就业问题。××年引进水稻新品种“超级稻××、××”等优良品种在××村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亩。3、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高起点定位,以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为目标,以项目为抓手,农户参与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补充,以整组推进为主要形式,以××试点乡村为突破,全面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道路铺筑,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县(区)”发展战略,扎实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狠抓措施落实,组织实施了林业特色产业、重点生态公益林、新农村绿化美化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全县(区)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年来,我县(区)重点抓××示范基地建设与特色花卉培育,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产业成为全县(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县(区)名贵××种植面积已达××多亩,其中××近××亩,连片种植的××亩。

5、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凸显。抢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机遇,动员组织广大移民群众全力开展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呈现出统筹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上年上级下达给我县(区)第×批基础设施财政扶贫资金××万元,新建××村路硬化屯路×条××公里;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机动资金)××万元,维修××村××路项目××公里,今年,申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万元,用于新建××村硬化屯路××公里。

高庄洼工作组。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日)。

高庄洼村距乡政府4公里处,辖3个自然村,有102户518人,其中外出户50户246人。有总土地面积8395亩,xx年种植面积7310亩,其中:洋芋2857亩、小杂粮2934亩、油料1519亩。本年有机耕面积530亩。xx年种植面积8395亩,其中:洋芋3900亩、小杂粮3152亩、油料1343亩。机耕面积680亩。全村共有小汽车7辆,农用车55辆。有大家畜64头,羊子1553只,生猪21头,家禽98只。全年有组织的劳务输出16人。xx年全村总收入万元,人均纯收入3905元。xx年全村总收入万元,人均纯收入15858元。

二、存在问题开展调研活动主要是采取与村民单独座谈、现场提问、走访农户,了解农村政策落实情况、深入田间地头,和种养大户看生产发展亮点。通过调查,该村地理位置属涧地,主导产业以洋芋、荞麦、养羊为主,传统农业生产在该村还是占大头,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慢,种植作物科技含量不高,现代化农业耕作技术不能普及,90%的农户耕播还是以畜力为主。农民的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不学习新技术,只顾眼前利益。

三、发展思路及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方筹资购置农机具,提高生产效率。大量引进新产品,带动群众积极性发展现代农业。

2、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根据本村土地结构和气候因素洋芋新品种引进尤为重要,突破性地发展洋芋产业,对低产田要有计划地进行改造,进行对土质的测土配方,改变种植模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3、由于该村地理位置原因,给农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更影响农产品的出售,村民要求政府对通村道路给予资助维修。从而让我们的主导产业能打出品牌,打出亮点。

总之:结合本村实际,该村在农业和畜牧业发展上还是很有潜力的,只要在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我相信高庄洼村的明天会更好。

新干县农业农村人才工作调研报告按照上级开展农村人才工作调研活动的要求,我局组织相业务单位进行,采取发放统计表和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农村人才调研活动,现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经过调查,全县农业农村基本情况如下。一是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方面。新干县农业局现有农业专技人员19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5人,管理人员29人,工勤人员2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5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64名,初级专业技术职务47名,未聘任高中初级专技人员9名。学历分布为:本科以上57人,大专学历30人,中专学历为48人,分别占专技人员总数的、、。年龄结构为40岁以下为62人,41—50岁的为56人,51岁以上的为17人,分别占专技人员总数的、、。专技人员从事种植业专业的有65人,畜牧兽医专业的29人,农业机械专业的12人,经济专业有24人,水产类5人。二是农村实用人才方面。全县农村现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5610人。其中生产能手4602人,经营能手477人,能工巧匠531人。在生产能手中,种植能手3023人、养殖能手1376人、捕捞能手5人、加工能手198人。

二、农业农村人才使用成效。

我县农业农村人才在省级现化农业区建设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我县广泛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一批种养能手、经营能人、合作社带头人等,每年培训实用人才达万人次以上,阳光工程培训3000人以上。实现了优质稻率达95%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85%以上。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5%以上。全县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10个,科技示范户1000户,辐射户xx0户。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30家,县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8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7家,市级25家。全县百亩以上种粮大户142户,百亩以上柑桔种植大户112户,千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100户。全县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合作社有180家,其中省级示范社10家,市级先进合作社12家,农户入社率达6%。

三、紧缺或急需人才情况。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针对乡镇农技人员年龄偏大,3年内急需招聘35人充实到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服务“三农”人才850人,其中农村社会管理人员200人,农业企业管理人员100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100人,农村经纪人150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200人,其它人员100人。

四、人才引进情况。

通过落实国家“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和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近3年我县招聘7名专业人员,引进了186名专家、学者。

五、主要做法与经验。

重重。

七、下一步打算及有关对策和建议。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乡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文件精神,我就**乡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进行简要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xx年,乡党委、政府以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为突破口,引导、扶持食用菌种植产业、舍饲养殖产业和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努力达到农业增加值为18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54元的目标。

一、工作进展情况。

1、广泛宣传,着力做好政策引导工作。

产能力建设项目,配套完成渠、林、路的建设任务。4、调整布局,加快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正确引导、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思路,完成农民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续建工程,完成集镇及新农村示范点住宅点供水、供电、排污工程和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道路7公里;集镇绿化、千亿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和“四旁”义务栽种树木共计27000株,建设草坪1070㎡,防护绿地25613㎡。二是在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农宅30套,并配套完成供水、供电、排污和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改善部分群众的住宅条件,使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村庄布局美观大方。三是利用集镇建设和***旅游区的聚集效应,加快集镇区内第三产业服务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区内供电、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以旅游、餐饮为主的服务业,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结合冬春科技培训,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4场(次),受训人数达910人(次)。二是以“创先争优”活动和党员冬训为载体,组织村社干部、党员、群众观看以食用菌种植和舍饲养殖为重点的农业科技电教片5场(次),观看人数达1020人(次)。三是发放春耕备耕指南1000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补贴宣传1250份和向各村转发县委、县政府《xx年特色农业建设扶持政策和考核验收办法》35份。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尽管群众有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市、县、乡又给予了大力扶持,但以我乡群众现有的经济条件来看,特色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难度大,实现全乡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存在困难。

二是由于部分群众的“恋地”情结以及我乡水资源制约瓶颈和土地的基本现状,致使土地流转规模受到制约。三是由于受市场行情影响,啤酒大麦价格波动,农资物资价格上涨等因素,“三缺户”增多,给春耕备耕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资困难,资金仍()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下一步工作的措施和对策。

一是深入村社,加大力度,宣传强农、惠农、富农的有关扶持政策,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切实推进特色农业发展。

二是进一步优化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落实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加快我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三是狠抓落实,按照市、县委和政府的要求,积极调运、储备籽种、化肥等农用物资,做好春耕备耕的各项工作。

四是多方筹措,积极争取资金,努力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内容仅供参考。

农业园区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2农业发展。

1特色农业。

3工业基础。

二、复州湾镇在改革开放前的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

根据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镇农业产业化按照重点抓龙头、抓重点龙头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以完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为核心,以培植一批骨干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继续强化政策扶持,着力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档次和水平,争取在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一)加快培植优势特色产业,打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种养基地,力争每一个种植品种都能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每一个主导产业都能形成较大规模,推进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和升级。突出抓好水产养殖、优质果品、肉蛋鸡鸭饲养、奶肉牛饲养、精细瓜菜种植六大特色农业发展。

(二)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调整优化农业投入结构,整合农业投入资源,集中更多的财政、金融和社会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二是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监测、管理和指导。四是加快农民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采取培训考察、专题讲座、举办论坛等多种有效形式,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

(三)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档次水平。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管用足用好镇里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规模,提升农产品质量、档次和卫生安全水平;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

(四)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强化农业产业化组织载体功能。把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措施。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好标准化原料基地农业第一车间,发展订单生产、合同收购、股份合作。

(五)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农业产业化运行秩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企业与农户签订规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利益联接机制、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扩大扶持对象、调整扶持内容、增加扶持规模。对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认证奖励、规模种养基地建设补贴等扶持项目,及早谋划安排。

(七)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和服务。搭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平台,营造农业产业化发展创新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形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合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和升级。

三、近年来,复州湾镇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思路。

1、市场化: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的封闭式状态,其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资料和产品购销等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实现。

2、区域化:即农业产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连片,形成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的生产基地,以防生产布局过于分散造成管理不便和生产不稳定。

3、专业化:即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专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等,把小而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在保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基础上,扩大农户外部规模,解决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现代农业要求的适度规模之间的矛盾。

4、规模化:生产经营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农业产业化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增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

5、是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龙型产业链,使各环节参与主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处益均沾、同兴衰、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所在。

6、集约化: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三高要求,即科技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效益高。

7、企业化:即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化。适应龙头企业的工商业运行的计划性、规范性和标准化的要求,应由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发展,要求加强企业化经营与管理。

四、关于xx镇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突破农业建设资金。

科学技术的引进。

几年来,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体,在做好常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的基础上,主要推广了以下几项新技术和新品种,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是黄瓜、甜瓜嫁接生产技术。通过嫁接可有效解决黄瓜特别是甜瓜不能重茬的问题,防治各类土传病害的发生。现全市推广面积已达2万亩,亩增产达10%以上。

二是推广使用垄鑫、氯化苦等土壤消毒技术。为解决保护地连作重茬障碍,该项技术可有效解决保护地因连作重茬而导致的各类土传病害的发生与蔓延。现全市推广面积xx亩,亩增效达15%以上。

三是推广种植森列尔黑花生。森列尔黑花生具有品质好、高产等优点,比常规品种亩增产达35%以上,深受广大农民喜爱。

四是引进优质糯玉米新品种,示范推广。xx年共引进优质糯玉米、甜糯玉米新品种共14个,为农民带来较高收益。

五是保护地综合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20多项新技术,

六是推广使用新型杀虫、杀菌剂。随着无公害生产技术的不断推进,在生产中需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各类新型杀虫、杀菌剂,以满足无公害生产的要求。

七是各类复合肥推广使用。复合肥的使用推广力度也得到进一步加强。由于其n、p、k配比全面,使用简便,且增产效果显著。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复州湾镇是以建筑材料制造、地下采矿、海上养殖和盐化生产为主导产业而闻名东北三省的老建制工业重镇。业基础雄厚,包括盐化、轴承、水泥、陶瓷等12大门类的各类工商企业150多家。近年来,复州湾镇已成功踏上经济飞速发展的快车道,除振兴本镇企业外,还成功引进大化碱厂、大连水泥厂、韩国服装厂、大连环鲁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自xx年起这些大项目陆续建设投产,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可观。至此,工农业完全可以达到互利互助,农业的快速高效发展为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同时,工业也为农业创造了大批量的发展资金和技术支持。

五、复州湾镇农业产业化,多元化,特色化的典型实力分析。

xx市xx镇提出用工业化的成果反哺农村和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让更多的农民加入现代农业生产,让重点乡镇成为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

xx市xx镇郭屯村农民刘斌前几年在南方打工,看到很多村里人养牛比自己一年在外地打工赚钱还要多,他去年也回到家乡,与建在家门口的省级龙头企业雪龙集团签订了小牛养殖合同,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为雪龙公司养两头牛。经过培训,他学会了一套现代养牛技术,成为雪龙公司工厂化养殖的一名编外产业工人,一年下来赚了4万多元。目前,已有1000多农户与雪龙公司签订了养殖合同。

六、农业产业化造福复州湾镇的表现。

农业产业化给村镇人民带来巨大效益,经济的发展给全村各方面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曾经落后的乡村如今已经踏上了繁荣的开阔之路。回首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复州湾镇郭屯村的前途充满了光明。现代农业的建设农村经济繁荣,农村生产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农民的消费结构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步入了新的新层次。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在我村形成,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人居环境得到优化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道路、饮水、垃圾、污水、粪便处理等五个方面的建设任务,以及实施新能源利用、信息化、农村防灾体系建设等惠农工程。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正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增强,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当家作主,不断推进我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

七、启示和总结。

以上便是这次事件调查活动获得的一些具体调查情况。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09级学生中开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一下此次在xx镇新农村的实践活动,以便更好地达到实践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产业化的建设。

当前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成功的典范在全国已有很多,但从整体着眼不难发现,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村仍处在贫困落后状态,那么这些率先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典型示范村是如何做的呢?以xx镇下属各村为例,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依托本地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如夏屯村就是海域宽泛,滩涂面积广,质量高,就大力发展海产品养殖业。郭屯村,养殖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于是全力加大生猪养殖,鸡鸭等禽类养殖。同时政府帮助打开对外贸易市场,让全村经济走出去,招商引资,将本村特色推向国内各大市场,甚至国外市场。其次,由于大多数农村都处于山区,那么就要走出山门,大兴商贸业。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勇于创新。农民一样可以搞公司、搞企业,比如xx镇统一经营农贸市场,开发生产链条一条龙产业,效益越来越好。第三,大力兴办工业。为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应狠抓村办企业,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争取成为白天上班早晚务农的业余农民。郭屯村现已有十几家企业,解决剩余劳动力800多人,其中有外村打工人员100余人,全村95%的劳动力做到了有业可就。第四,大搞山区综合开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到荒山上做文章,可兴建果园、经济林等项目。产业结构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争取低投入高产出。最后,要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要培养专业人才。只有懂科学会技术,才能真正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方针,才能走上新农村道路。

总体看来,我村镇的经济文化发展都在沿着正确的轨道在慢慢寻找为人民谋求幸福之路,由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深入,全村经济急速上升,农民的生活也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涉及到了精神层次的追求,逐步发展成小康村。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最佳范文精选

根据中央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xxx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xxx思想、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下着眼于复州湾镇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情况作此报告,报告涉及:复州湾镇自然地理概况;工农业发展历史概况;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思路,;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攻破农业建设资金难题;农业产业化典型实例;农业产业化造福xx镇等六个主要议题。现调研情况如下:

一、复州湾镇自然地理,以及工农业发展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

(3)矿产资源xx镇矿藏资源丰富,矿种繁多,有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0余种。特别是非金属矿藏,储量大、品位高,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其中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粘土质页岩、海卵石等储量约有亿立方米。另外,境内石灰石资源分布广,纵跨3个地质时代,质优、储量大,cao含量多为50%53%,大都裸露地表,分布10余个乡镇,面积达平方公里,占全开发潜力巨大。

(4)全镇总面积和海洋全镇总面积211平方公里,其中工地面积2100公顷,滩涂及浅海面积4284公顷。海岸线长公里,贪图面积广,海湾岛屿多,浅海面积867公顷,滩涂面积3427公顷,其中贝类养殖1130公顷,对虾养殖330多公顷,盐田860多公顷。滩涂及近海资源十分丰富,有杂色蛤、毛蛤、文蛤、牡蛎、牛眼哈、海螺、梭子蟹、对虾、章鱼、梭鱼等几十种。镇内还有一座7000立方米的高科技立体水产品育苗室一座,可培育虾夷扇贝,海湾扇贝、中国对虾、日本车虾、海参、太平洋牡蛎、三伏梭子蟹等各种海珍苗。

2农业发展。

特色农业。

xx镇是农业大镇,农业人口占全镇总人口50%。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适合多品种水果、蔬菜生长,是闻名中外的苹果之乡和国家重点果品生产基地,主要品种有苹果、樱桃、葡萄、桃子,杏等等。全镇畜牧业资源得到全面开发,引进利木赞、皮尔蒙特、夏洛来等优良品种,对全国地方良种黄牛--复州牛进行改良换代,年产黄牛万头,是全镇著名的黄牛生产基地;多绒山羊单体羊绒产量居国内同类种群首位,养殖量达到3万只;肉鸡生产、加工、出口一条龙产业化体系已经形成,肉鸡年饲养量达到1200万只、屠宰肉鸡亿只,产值近亿元,。复州湾镇拥有辽阔的海域和滩涂,,浅海面积867公顷,滩涂面积3427公顷,,盛产海盐和鱼虾,年产海盐130多万吨,复州湾盐场是全国四大盐场之一;海参和贝类等海珍品养殖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国家海参、对虾重点养殖基地。2022年全镇完成水产品总产量万吨温室大棚生产是东北发展和推广最早的地区,目前总面积已发展到万亩,种植结构也由过去单一的蔬菜,发展到现在的温室密桃、葡萄、哈密瓜、蘑菇、花卉等各类品种。

3工业基础。

二、复州湾镇在改革开放前的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

根据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镇农业产业化按照重点抓龙头、抓重点龙头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以完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为核心,以培植一批骨干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继续强化政策扶持,着力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档次和水平,争取在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一)加快培植优势特色产业,打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种养基地,力争每一个种植品种都能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每一个主导产业都能形成较大规模,推进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和升级。突出抓好水产养殖、优质果品、肉蛋鸡鸭饲养、奶肉牛饲养、精细瓜菜种植六大特色农业发展。

(二)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调整优化农业投入结构,整合农业投入资源,集中更多的财政、金融和社会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二是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监测、管理和指导。四是加快农民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采取培训考察、专题讲座、举办论坛等多种有效形式,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

(三)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档次水平。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管用足用好镇里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规模,提升农产品质量、档次和卫生安全水平;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

(四)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强化农业产业化组织载体功能。把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措施。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好标准化原料基地农业第一车间,发展订单生产、合同收购、股份合作。

(五)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农业产业化运行秩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企业与农户签订规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利益联接机制、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扩大扶持对象、调整扶持内容、增加扶持规模。对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认证奖励、规模种养基地建设补贴等扶持项目,及早谋划安排。

(七)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和服务。搭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平台,营造农业产业化发展创新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形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合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和升级。

三、近年来,复州湾镇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思路。

1、市场化: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的封闭式状态,其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资料和产品购销等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实现。

2、区域化:即农业产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连片,形成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的生产基地,以防生产布局过于分散造成管理不便和生产不稳定。

3、专业化:即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专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等,把小而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在保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基础上,扩大农户外部规模,解决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现代农业要求的适度规模之间的矛盾。

4、规模化:生产经营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农业产业化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增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

5、是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龙型产业链,使各环节参与主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处益均沾、同兴衰、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所在。

6、集约化: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三高要求,即科技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效益高。

7、企业化:即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化。适应龙头企业的工商业运行的计划性、规范性和标准化的要求,应由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发展,要求加强企业化经营与管理。

四、关于xx镇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突破农业建设资金科学技术的引进。

几年来,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体,在做好常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的基础上,主要推广了以下几项新技术和新品种,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是黄瓜、甜瓜嫁接生产技术。通过嫁接可有效解决黄瓜特别是甜瓜不能重茬的问题,防治各类土传病害的发生。现全市推广面积已达2万亩,亩增产达10%以上。

二是推广使用垄鑫、氯化苦等土壤消毒技术。为解决保护地连作重茬障碍,该项技术可有效解决保护地因连作重茬而导致的各类土传病害的发生与蔓延。现全市推广面积2000亩,亩增效达15%以上。

三是推广种植森列尔黑花生。森列尔黑花生具有品质好、高产等优点,比常规品种亩增产达35%以上,深受广大农民喜爱。

四是引进优质糯玉米新品种,示范推广。2003年共引进优质糯玉米、甜糯玉米新品种共14个,为农民带来较高收益。

五是保护地综合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20多项新技术,

六是推广使用新型杀虫、杀菌剂。随着无公害生产技术的不断推进,在生产中需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各类新型杀虫、杀菌剂,以满足无公害生产的要求。

七是各类复合肥推广使用。复合肥的使用推广力度也得到进一步加强。由于其n、p、k配比全面,使用简便,且增产效果显著。

农业建设资金来源。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复州湾镇是以建筑材料制造、地下采矿、海上养殖和盐化生产为主导产业而闻名东北三省的老建制工业重镇。业基础雄厚,包括盐化、轴承、水泥、陶瓷等12大门类的各类工商企业150多家。近年来,复州湾镇已成功踏上经济飞速发展的快车道,除振兴本镇企业外,还成功引进大化碱厂、大连水泥厂、韩国服装厂、大连环鲁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自2022年起这些大项目陆续建设投产,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可观。至此,工农业完全可以达到互利互助,农业的快速高效发展为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同时,工业也为农业创造了大批量的发展资金和技术支持。

五、复州湾镇农业产业化,多元化,特色化的典型实力分析。

xx市xx镇提出用工业化的成果反哺农村和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让更多的农民加入现代农业生产,让重点乡镇成为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

xx市xx镇郭屯村农民刘斌前几年在南方打工,看到很多村里人养牛比自己一年在外地打工赚钱还要多,他去年也回到家乡,与建在家门口的省级龙头企业雪龙集团签订了小牛养殖合同,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为雪龙公司养两头牛。经过培训,他学会了一套现代养牛技术,成为雪龙公司工厂化养殖的一名编外产业工人,一年下来赚了4万多元。目前,已有1000多农户与雪龙公司签订了养殖合同。

5年来,复州湾镇投入10多亿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用财税、土地征用等多项优惠政策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36家,以公司+农户形式带动农民增收,使当地农民的平均收入达到9200多元,列东北之首。十一五期间,xx镇计划在各个现代农业园区,再引进2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六、农业产业化造福复州湾镇的表现。

农业产业化给村镇人民带来巨大效益,经济的发展给全村各方面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曾经落后的乡村如今已经踏上了繁荣的开阔之路。回首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复州湾镇郭屯村的前途充满了光明。现代农业的建设农村经济繁荣,农村生产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农民的消费结构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步入了新的新层次。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在我村形成,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人居环境得到优化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道路、饮水、垃圾、污水、粪便处理等五个方面的建设任务,以及实施新能源利用、信息化、农村防灾体系建设等惠农工程。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正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增强,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当家作主,不断推进我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

七、启示和总结。

以上便是这次事件调查活动获得的一些具体调查情况。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09级学生中开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一下此次在xx镇新农村的实践活动,以便更好地达到实践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产业化的建设。

当前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成功的典范在全国已有很多,但从整体着眼不难发现,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村仍处在贫困落后状态,那么这些率先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典型示范村是如何做的呢?以xx镇下属各村为例,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依托本地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如夏屯村就是海域宽泛,滩涂面积广,质量高,就大力发展海产品养殖业。郭屯村,养殖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于是全力加大生猪养殖,鸡鸭等禽类养殖。同时政府帮助打开对外贸易市场,让全村经济走出去,招商引资,将本村特色推向国内各大市场,甚至国外市场。其次,由于大多数农村都处于山区,那么就要走出山门,大兴商贸业。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勇于创新。农民一样可以搞公司、搞企业,比如xx镇统一经营农贸市场,开发生产链条一条龙产业,效益越来越好。第三,大力兴办工业。为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应狠抓村办企业,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争取成为白天上班早晚务农的业余农民。郭屯村现已有十几家企业,解决剩余劳动力800多人,其中有外村打工人员100余人,全村95%的劳动力做到了有业可就。第四,大搞山区综合开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到荒山上做文章,可兴建果园、经济林等项目。产业结构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争取低投入高产出。最后,要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要培养专业人才。只有懂科学会技术,才能真正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方针,才能走上新农村道路。

总体看来,我村镇的经济文化发展都在沿着正确的轨道在慢慢寻找为人民谋求幸福之路,由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深入,全村经济急速上升,农民的生活也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涉及到了精神层次的追求,逐步发展成小康村。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最佳范文精选

休闲农业是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发展休闲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富裕和农村进步。近些年来我县加大了对休闲农业投入开发、社会宣传、民间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力度,使全县休闲农业有手长足的发展,促进了三农建设的步伐。

一、我县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

由于我县休闲农业的发展虽已初具规模,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起点低、基础差,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

一是规划布局不优。现阶段我县休闲农业在开发建设上缺乏科学的论证和合理的规划布局,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有些休闲项目没有认真分析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客源市场,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简单低效,粗放经营,市场定位不明。

二是规模小。大部分休闲农业项目只有50-200亩地,一般是几十亩水稻,几十亩果(菜)园和一家饭店,普通存在松散性、随意性,各自为战等不规模的现象。

三是结构单一,档次低。大部分休闲农业以农家乐为主,摘摘果(菜)、钓钓鱼、(2016最新招商引资情况调研报告)划划船、吃吃饭、打打牌等,经营水平低,管理不够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科技含量少,内容不够丰富,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一般只满足于低层次的享受乐趣,缺乏现代精神生活品味,缺乏生命力、吸引力。有少部分为观光农业。

四是扶持力度不大。休闲农业的发展涉及到一、二、三产业等多个领域,管理也涉及农、林、畜、旅以及工商、卫生、环保等众多政府部门。目前我县在休闲农业发展方面相关政府引导工作不够,政策和制度构建滞后,缺乏专门的政策体系和扶持手段。加上投资者自身缺乏发展规划能力,导致投资决策缺乏通盘规划和全局考虑,不利于休闲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宣传力度不够,发展休闲农业的社会认知度不高,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休闲农业的氛围不浓。

二、我县发展休闲农业具有的优势。

三、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促进我县休闲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发展我县休闲农业的紧迫感。

对发展我县休闲农业的认识,要从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具体讲应从五个有利于来充分提高认识。

1、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缩小城乡差别。

休闲农业对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掌握农业科技的工程技术人员,更需要高层次、复合型的管理人才。通过这些高素质人才的传播、带动及与都市游客的交流、学习,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造就一代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同时,通过其示范和推广作用,能够带动整个县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

2、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我县农业目前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太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休闲农业打破了一、二、三产业的界限,不仅直接对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带动一、二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形成供产销、旅工农、科工贸产业化生产体系,从而带动整个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3、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高附加值。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生产和消费、流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交叉产业,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对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为旅游者提供了观赏、品尝、购买、习作、娱乐、疗养、度假等系列服务,可获得高额经济收入。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高附加值。传统农业是一种弱质产业,其比较利益相对偏低。我县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时期,旅游观光农业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它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而且能把农业的生态效益和民俗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为合理的经济收入,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和农业的经济效益。

4、有利于吸纳、接收和传播科学技术。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媒介绍来八方宾朋不仅为本县带来大量服务收入,而且会带来经济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合作机会,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接收。现代农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现代化的高科技农业不断应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使生产要素的配置日益得到改善。在现代农业中,技术变革已成为生产要素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技术变革所产生的新的生产要素已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源泉。休闲观光农业广泛地采用各种高新技术,可以大规模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大幅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5、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休闲农业的兴起展示了生态革命的一个方面,其产品除一般的有形产品外,还包括无形产品即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休闲农业中的生态农业是我县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设现代农业的方向。它既弥补了传统农业生产目标单一、生产技术落后以及投入少、产出低的自然经济型农业的不足,又避免了以高投入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效益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和农业环境恶化等弊病,有利于实现我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抓住关键,努力提升我县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

我县休闲农业要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把握关键,做到四个坚持。

1、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发展休闲农业受文化和地理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而且与农业区域布局紧密相关。要按照点线面相结合、大中小相配套的原则,做到相对集中,规模经营,有序发展。绝不能一哄而上,无序开发。要我县休闲农业要健康快速发展,首要的工作是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并与全县土地利用、农业发展、城镇发展规划、城市旅游等规划相衔接,确保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和延续性。休闲农业园区和建设点单体设计起点要高,特色要鲜明,功能定位要准确,要充分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等资源,开发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将现代农业、科普教育、环保、农事体验等进行有机融合。同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贯穿于规划始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坚持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休闲农业的生命力在于其特色,一定要围绕特色农业资源做文章。我县休闲农业项目的确定,要根据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综合考虑地理特点、人文景观等因素,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开发个性化的休闲旅游项目,打造我县的休闲农业品牌。

3、坚持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一要创新投入机制。要着力构建休闲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积极探索,逐步建立政府投入为主企业为主体、市场化动作的发展机制。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合作方式,参与休闲农业的发展。要高度重视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商企业、旅游企业等投资开发休闲农业项目,发展一批主题突出、科技含量高、功能配套的品牌休闲农业项目和配套产业。二要创新投融资机制。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股权转让、冠名权出让、经营权拍卖等方式,广泛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带动我县休闲农业向集约型、规模化方向发展。

4、坚持以优质服务为保障。发展休闲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形成工作合力,自觉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县、乡两级都要成立专门的休闲农业开发领导机构,负责休闲农业发展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围绕政策、资金、项目、信息等方面开展协调和服务工作。农业、乡镇企业、旅游等部门要明确各自职责,建立紧密型的工作联动机制,共同承担组织推动、工作指导、服务协调、政策研究、标准制定、典型推广等工作,确保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要十分重视休闲农业和经营人才的培养,有关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要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休闲农业专业,培养专门人才。相关部门要通过成人教育、绿色证书培训、科技示范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专业人才,扶持休闲农业发展。此外,要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营造整洁的村容村貌,良好的文明风尚,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

总之,我们需要突破思维,去更广的理解休闲农业的发展,应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休闲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不光是解决城市居民精神追求和享受的最好途径,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休闲农业的经济、政治、社会价值将远超现在。休闲农业的发展最关键在于政府部门的引导宣传、推动和支持,更要群众的主动,企业的带动,干部的发动,更多的县有实力的企业投身休闲农业的平台上,因为土地与自然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应该限定无发展潜力的投入,提升整个行业的规格和品质,逐渐将休闲农业往创意、文化、科技、产业、低碳、生态的道路推进。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最佳范文精选

__县农业局在__市率先开展农业综合执法以来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农业法律法规积极探索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思路与路径创新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方式与方法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农业部门专业执法优势着力开展了一系列农业综合执法监管活动农业综合执法的工作成效日益显现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力度明显加大,与过去相比,的确有很大的进步,但与县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相比,与其他部门执法工作相比,我县农业综合执法还刚起步,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保障农业执法经费。

由于农业综合执法起步较晚,执法基础还很薄弱。建议将农业执法机构所需业务经费、装备经费及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必要的农业执法经费保障机制。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农业执法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工作,既要求执法人员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又要有一定法律法规知识,而且还要具有敢于碰硬的胆识。一是要相对保持农业执法队伍稳定,让他们真正安心从事农业执法工作。二是把懂技术、懂法律的人员充实到农业执法队伍中来。三是加强对执法人员培训教育,进一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培训,并形成制度化,以增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观点和意识,提高其执法水平和能力。

(三)整合农业检测机构。

鉴于农业检验机构现状,建议将肥料检验、种子检验与农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与人员进行整合。同时,加快检验检测站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检验检测机构的公信力,改变过去农业检验检测机构检验人员少、素质低,检验项目多、能力差的状况,充分发挥农业检验检测在农资打假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强化农业执法理念。

树立依法行政执法理念,使农业执法更好地服从、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把群众利益作为农业行政执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法律法规规范性、稳定性的特点,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新思路,提高农业综合执法能力,以专项整治和日常巡查相结合,狠抓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充分发挥农业执法的特点和优势,切实把农业生产安全、农民群众利益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好、保护好、维护好,真正做到农业综合执法工作让党和政府放心,人群众满意。

农业调研报告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对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富民强市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结合县域实际,对如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进行了专题调研与思考,进一步摸清了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创新成果,找出了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提升中国食品名城品位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加大科教兴农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现已基本形成多种科研主体共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格局。从事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主要力量:

一是农业技术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总站、畜牧中心站、种子管理站、农机总站、乡镇(街)农站、农机站、畜牧站等。自去年至今,农业技术事业单位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项目20多个,其创新项目的内容主要有:新品种引进、试种试养、繁育选优及示范、推广;优质高效种养殖技术;农业生产机械化、设施化研究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推广;围绕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开展知识性、技术性培训等。

二是涉农民营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组织。我市现有涉农民营科研机构20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74个、专业合作社1110个。这些民营科研服务机构和专业合作组织涉及瓜菜、畜禽、农机、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地开展行业性、专业性的农业科技创新,其科技投入在逐步加大,创新能力在逐渐增强,已成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

三是农业科技项目合作机构。通过实施科技项目合作,建立国家级星火科技专家大院1个、省级星火科技专家大院2个、市级星火科技专家大院3个。

四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同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建立完善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全市拥有各类科技人员2。3万人,农业科技人员5747人,其中一线科技人员20xx人。

(二)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工作扎实推进。

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服务活动,帮助企业和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有选择地加以推广。两年来,先后组织申报、实施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创新项目4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个、省级项目4个、市级项目13个,引进资金600万元,累计实现新增产值1000万元,新增利税100万元。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力度,重点培育了7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广适用技术近100项,推广优良品种90多个,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覆盖率达99%,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重点引进了玉米、水稻、瓜菜、果树、禽畜等方面16个优良新品种,推广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大棚瓜菜保护地栽培、玉米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虫、水稻抛秧、种子包衣、化学除草、农作物高光效栽培、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10项技术。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和举办科普大集活动,展示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协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协会和科技示范户为骨干,开展“传、帮、带”,进行技术指导、技术服务、产销服务,带动群众学习生产技能。通过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力度,积极普及先进适用新品种和新技术,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顺利通过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县验收工作,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城市。

近几年来,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农业科技创新力量不强。受体制和机制的影响,县级城市基础科研条件差,专业技术人才横向调动很难实现,毕业生到基层农业科技部门就业的极少,致使基层科技队伍建设失衡,没有形成梯队人才结构。特别是乡镇和街道农站等农业科技服务部门普遍存在科技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等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工作。

(二)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尽管农业科技创新工作逐年得到加强,也申报了一批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项目,引进了一些实用新品种和新技术,但是与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是: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还不够实,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还不够好,自主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还不够多,实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步伐还不够快。

(三)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多。虽然我市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逐年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但是由于上级拨款不足、本级财力有限等方面原因,对于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资金增幅较小,致使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列入全市科技计划的不多、扶持资金不足。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步伐,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对农业技术事业单位的管理,加大对民营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组织、星火专家大院建设的扶持力度。建议省、市人事部门要按照有关农业科技人员人事管理规定,根据各县(市)区农业科技单位因人员转岗、退休、辞职等所产生的缺编名额,面向全社会招考高等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予以补充,配足配强农业科技人员。加强农业科技人员教育培训,采取专家授课、横向交流、外出考察、实践锻炼等有效方式,不断提升农业科技人员的自身素质。层层落实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工作责任制,强化农业科技人员绩效考评,明确各类科技人员的`工作职责,制定并落实相关的管理、考核及督察制度。

(二)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水平。积极引导企业和个人根据市场需求和科研条件,制订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目标,组织开展好各类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搭建多种多样的科技合作平台,增加交流合作的机会,积极借助外地的科研力量和科技成果来提升本地科技创新水平。以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拓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步伐。重点在创新推广动植物新优品种、实用生产技术、先进保鲜技术和加工技术上狠下功夫,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农业科技的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进而创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激励力度,每年组织评选市级“科技进步奖”、“科技创新成就奖”,进一步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省市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每年安排一定的基层农业科技科研仪器设备购置专项经费,使县(市、区)尤其是乡镇的农业科技单位能够根据需要逐年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逐步改善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的设备条件。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农业龙头企业、涉农专业合作组织、涉农民营科研机构和农业科技事业单位积极申报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支持其开展科技创新与推广活动,在全社会努力营造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农业品牌调研报告

20xx至20xx年,法库县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兴县”战略,不断提升法库农业的外向度和知名度。一是积极创建国家、省市农业品牌。目前,法库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品牌4个,包括国家级出口红树莓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出口果蔬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省级品牌10个,主要有辽宁省出口果蔬示范区、辽宁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辽宁省农业投入品监管示范县等。二是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步伐,不断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全县认证“三品一标”260个,“三品一标”主要包括地理标识保护产品4个、有机食品48个、绿色食品18个、无公害食品190个。三是积极申报注册商标。目前,农事企业(农民经济组织)注册各类商标38个。四是积极创建国家级、省市品牌产品。共创建1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3个、市级8个。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3个,分别是沈阳爱新觉罗祖家坊酒业有限公司(爱新觉罗)、沈阳宏君葡萄科技有限公司(五龙山)、法库县淑云蛋鸡专业合作社(鑫丰)。市级著名商标6个,沈阳名牌2个。

20xx年至20xx“三品一标”补助款发放104.2万元。

1、狠抓标准化生产,着力提升农产品品质

围绕出口树莓、辣椒、寒富苹果、西红柿等重点行业,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标准化示范园23个,面积55万亩。制定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配套的技术操作规程、农产品生产标准17项,集成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操作图或明白纸,逐村逐户发放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程度。

2、强化政策扶持,全方位开展品牌建设服务

以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稳妥培育地理标识保护产品为战略思想,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并举原则,围绕县优势农产品,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定出台一系列“三品一标”发展政策,在技术支持、资金补助、申报创建等多个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有力推动了农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截止目前,“三品一标”产品生产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7%,认证总量达到260个。

3、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为农业品牌保驾护航。

为确保农业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法库县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确保农业品牌建设不断发展。以龙头企业、“三品一标”单位为重点,在全县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推进生产主体备案和生产档案记录制度。通过采取产品上市前检测、发放农产品《产地证明》、规范农产品包装标识等有效监管措施和手段,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产销一体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确保全县不发生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4、实施产业化经营,以龙头企业争创名优品牌

品牌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壮大。法库县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品牌建设与开发特色农产品紧密结合起来,以新产品创建新品牌,以名优名牌带动特色农产品提档升级。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4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了10家,先后开发了“五龙山”等著名商标。同时,还依托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业品牌,全县已有46家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新注册了自己的产品品牌,这些品牌已成为合作社产品走向市场、发展壮大的有力支撑。

五是强化品牌营销,树立品牌形象。为提升全县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法库县政府加强引导,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农博会,先后参加了沈阳农业博览会等国内外大型展览会,多个企业在展销会上获得了各种奖项,销售业绩不断提升,进一步扩大了法库县特色农产品和农业品牌的影响。

主要是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的塑造、标准化体系、评价体系、营销推广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等方面,都有差距和不足。

一是精品名牌少。目前,省级名牌产品仅有3个,品牌多、小、散,影响力不大,加之产业链条较短,精细深加工产品缺乏,许多品质优良农产品只能以原料和中间产品形式销售,不仅价格上不去,影响农民增收,也影响了整个产业的长远发展。

2、品牌意识还不强。多数农业经营主体忽视品牌形象塑造和优势培育,特别是农民自己创立的经营主体,更是缺乏品牌创建理念,“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比如养牛方面,规模化养殖场有59个,但是注册品牌的仅有4个。

3、品牌应用影响力不大。同质化品牌较多、差异化的品牌较少,同产品不同商标、不同品牌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还在市场上发生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的现象,难以形成组团出击、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同时,现有品牌还存有宣传推广不足,品牌创建与使用脱节,商标内涵单一,存在简单模仿,缺乏个性等问题。

4、特色农产品品牌不够响亮。法库县带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农产品不少,拥有“三品一标”农产品已达到241个,但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省级名特优产品认证的却不多,能在国内外市场上真正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还比较少,像法库牛肉、五龙山葡萄、叶茂台花生等被消费者熟知的名牌产品更是屈指可数,大多农产品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还很陌生,农业品牌效应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导致高质量农产品有品牌叫不响,难以获得市场认可和发展空间,制约了农产品价值提升,影响了生产经营主体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发展的积极性。

发挥好政府、企业、社会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持之以恒,攻坚克难,着力解决制约品牌发展和供需结构升级的突出症结,明晰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既顺应全县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法库农业实现新跨越的重要一步。

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和更好发挥政府推动作用,以标准化生产和基地创建为载体,通过规模化和产业化,推行全程控制和品牌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品牌持续健康发展。

1、壮大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相伴而生,相互依存,没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就不可能有好的品牌;没有知名品牌;产业也很难做大做强,只有品牌化与产业化相结合,才能凸显效益,增加附加值。培育更多的地理标志和名特优产品。建议以获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果蔬(及加工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契机,充分发掘优势、特色产品(如西红柿、甜瓜、杂粮等),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做好申报工作,力争早出、多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产品。形成特色产业带和农业块状经济新格局。

2、培育更多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品牌。建议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扶持成长性好、潜力大的农副产品龙头企业,支持和鼓励重点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为纽带,开展兼并、联合,形成产业集群和销售网络体系。积极开展内联外引,吸引国际、国内著名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农产品深加工业经营,并积极推广“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3、在主体建设、产业规模、产品品质上下功夫,不断推动农业品牌发展。不断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品质,建立品牌管理体系,提高品牌培育能力,切实增强品牌意识,适应需求,做大做强品牌。继续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4、强化品牌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就是生命力”、“品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品牌是法库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的意识,进一步营造农产品品牌建设氛围,在全县形成重品牌、树品牌、保品牌的工作合力。建议充分利用农交会等重大农业展会,加强品牌展销传播,对“法库牌”农产品进行集中推介,将国际国内的采购商“请进来”,促进“法库牌”农产品“走出去”。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协会等品牌持有人,加强与权威广告经营商的合作,通过电视台、广播、网络、报刊等广告宣传,叫响法库品牌。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全方位、多层次、持续性地宣传法库县农业品牌,提高法库县影响力。要从营销半成品到营销精深加工产品,从“游击战”发展到主攻大超市、大卖场或大城市设立营销窗口的“阵地战”。

5、健全品牌保护机制。加强政府引导,落实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企业和生产经营者创建农产品品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健全农产品准出准入制度,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创建提供保障。

农业品牌调研报告

xx是个山区农业县,县域经济中,农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以及xxx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因此,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加快我县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战略。

(一)三大主导产业根基稳固

目前,全县已形成一批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刺葡萄、南酸枣、毛竹林等三大主导产业。据统计,全县已种植刺葡萄1500亩,南酸枣人工栽种5万亩,年产南酸枣鲜果3000吨以上。全县现有毛竹林面积万亩,活立竹9861万根,年加工产品竹200万根,竹笋产量20000吨,实现产值亿元,实现税收500万元,林农来自竹产业人均年收入达1200元。

(二)六大特色产业区域化生产格局已成雏形

基本形成了茶叶、油茶、花卉苗木、有机水稻、畜禽养殖、脐橙等六大区域性特色产业。

(1)茶叶:以横水、铅厂、上堡、乐洞等乡镇为主产区的茶叶生产初具规模,全县茶叶面积25120亩,年产茶叶982吨。

(2)油茶:全县现有油茶总面积达万亩,主要分布在金坑、杰坝、思顺、上堡、过埠等乡镇,20xx年全县油茶籽产量750吨,茶油产量250吨,实现茶油产值20xx万元,有油茶专业合作社3家,油茶协会8家。

(3)花卉苗木产业蒸蒸日上。等乡镇共有花卉苗木基地200个(处),总面积超过8000亩,主要品种有红豆杉、香樟、桂花、罗汉松等,20xx年全县花卉苗木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

(4)畜禽养殖:有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0家,其中出栏4000-10000头养殖场4家;有年出笼8000羽的家禽养殖场1家。20xx年生猪出栏万头,家禽出笼77万羽。

(5)以新世野农业开发公司为龙头的有机水稻种植1500亩,年产有机大米40万斤,市场前景看好。

(6)脐橙种植面积万亩,产量达万吨,实现产值亿元,主要分布在龙勾、扬眉、铅厂、横水等乡镇。脐橙果品分级、包装销售企业43家,其中规模以上脐橙加工企业12家。

(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用逐步显现

县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贵竹发展有限公司、省华森竹业有限公司、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县林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市级龙头企业4家(县宝龙果业有限公司、县鑫丰人造板厂、县赤水仙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君子谷野生水果世界有限公司),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59家(其中:种植业81家,林业25家,畜牧业23家,渔业1家,农业服务业6家),20xx年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有7家(涵盖种稻大户、苗圃基地、特种养殖等行业)。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优惠措施,努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0xx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从20xx年起每年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1000万元,共计20xx万元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尤其在刺葡萄、南酸枣、大棚蔬菜等产业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给予了大力支持,激发了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五)农产品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我县目前有8个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了农产品质量认证,认证产品涉及茶叶、脐橙、大米等21个产品,认证面积达到83591亩,其中无公害认证3万亩,绿色认证5万亩,有机认证3591亩。“高山茶”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受理,“野生刺葡萄原产地”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

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无论是从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满足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要求来看,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还不强。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较大的只有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南酸枣加工企业,年产值突破亿元,君子谷公司、新世野有机大米、崇峰罐头食品等企业正处在发展壮大时期,还有很多拓展空间。从龙头企业对主导产业的带动面上来看,还没有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而形成的产业集群。

2、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与农户分散经营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的矛盾,农民恋土情结与土地规模经营的矛盾,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矛盾,如何通过现行土地制度的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是现阶段农村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3、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程度不高。就农业投入的风险评估而言,农业产业面临市场价格、自然灾害、政策调整等方面风险,使产业集约化经营很难建立完善的价格体系,市场价格好,农户不按合同向企业提供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企业不愿按订单收购,造成分散生产与集中加工销售的矛盾相当突出。

4、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特色产业发展缺乏有力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农业技术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当前的一些服务内容、措施、办法、手段已跟不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对市场信息的调研、对科技含量较高的特种种养业技术支撑还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特别是在农民急需的销售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资金服务、法律和文化等公益服务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有利于加强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们要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贯穿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始终。按照“做强龙头、做大基地、做精加工、做活营销”的发展理念,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着力提升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种养加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对农民增收带动能力,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的跨越发展。

1、培育壮大本地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我县要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加快扶持,像“君子谷”、“齐云山”等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力争强的行业“航母”。从而彻底改变我县经济结构单一的“一钨独大”的经济格局。一是从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引导企业强强联合,用市场的方式,积极引导和督促全县同类型的龙头企业具备条件的加强横向联合,实行品牌、技术、产品、信息、资源共享,搞好分工合作,努力整合建设跨区域的大型龙头企业。例如我县茶叶、脐橙、竹业都不同程度出现厂家多、品牌多、“小而全”、竞争力低下等现象,非常有必要进行整合经营;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帮助企业在发展中做强做大,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企合作,引导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储运、保鲜、精深加工、包装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与国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密切合作,开展联合研究、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

农业调研报告

各位领导:。

当前农业现代化的特出问题之一是农业和农村的快速发展与人才队伍的相对滞后。基层和农业部门反应很大,进一步强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刻不容缓。根据这次主任会议议题,我局进行了专题调研,召集部分乡镇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分管领导和基层农业服务单位同志进行座谈,并赴x学习先进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经过多年摸索、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了公益性、经营性和帮扶性三种推广模式,较好地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了农技推广的针对性,也兼顾了新技术应用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开展宣传发动、技术培训、试验示范等活动,推广了适用于我市的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在水稻新品种及其机插高产载培技术、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蔬菜新品种及其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穴盘育苗技术、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防治技术,在畜禽、水产新品种及其集约化饲养技术、健康生态养殖技术等方面收到良好成效,奠定了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这其中,农业部门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付出了辛勤劳动,通过包村联户、“一村一品”,技术培训等扎实工作,有效推进了农业技术进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结构老化,约xx%农技人员超过45岁。四是农技推广经费得不到保障,基层农技单位要兼顾经营创收,人心不稳,精力不够集中。五是农技推广机制也不够完善和灵活,难以适应实际需要。

1.定编。

定岗,定责,职责到位,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人员落实开始,人员不落实,一切都是空谈。一是人员落实,定编定岗。疏理一下各镇(街道)农技人员编制情况,尽快恢复和落实到位,做到定编定岗、在编在岗,落实到位后,人员岗位上墙公示。做到这一点,首先市里要有明确意见,明确要求,其次各镇(街道)要有明确态度,明确观念。人员落实是检验各级政府是否真正重视农业的一杆标尺。

二是明确职责,职责到位。农技人员岗位职责一定要明确,岗位的技能要求一定要明确,做到人员精干,服务优质,运行规范,有效履行职能。

三是明确服务内容,强化绩效考核。明确岗位农技员的服务责任区域、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并量化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岗位续聘等挂钩,有效激发农技人员积极性。

2.特点、特色、特出,统筹服务。

由于农业的多样性,基层农技服务机构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可以实行各镇(街道)特出重点,彰显特色,统筹服务。一是各镇(街道)根据自有农技人才专业特长和本地农业产业特点,特出一至两个农业技术重点,强化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形成农技服务特色。二是统筹农技服务资源,实现跨区域农技服务。市级统筹协调,各镇(街道)农技服务面向全市,提高服务能力,综合服务资源,提高服务效能。三是形成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体系。按照“提高市一级、强化镇一级、发展村一级、延伸户一级”的总体思路,通过理顺管理体制、优化服务条件、完善运行机制、畅通技术渠道、强化队伍建设等措施,建立起市级主导、镇级主体,村级配合,户级参与的“四级联动”农技推广体系。

3.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坚持以政府构建为主体,以强化公益职能为主导,以开展多元化服务为宗旨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一是不断提高和完善上述“四级联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能力与水平,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生产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业技术优势,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专业生产组织进行农业技术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倡导成立合作联社、产业联盟、公司+农户等联合联营的生产组织方式,实现专业生产组织的社会化技术服务,可以极大完善、覆盖和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水平,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第三是推进示范园区和标准化建设。通过科技示范园区以点带面,推进农业技术进步,通过农业标准化,推进农业创新和实现高品质、高效益、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农业发展。

4.强化人才政策保障,为农业科技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拓宽思路,完善政策,营造良好氛围,让农业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一是镇(街道)农技推广部门运行经费全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保证农技人员工资、福利和办公设施,实现基层农技人贝留得住。用得上,稳得住,做到爱岗敬业,经费落实是检验各统政府是否真心重视农业的块试金石。

二是实行农业科技学培养农技人才,人才定向养策略。通过高考体制规范操作,邦优录取,吸引一本优秀人才进入农技推广领城,收到极好效果。三是强化农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工作。即加强农技推广人员的再教育培训,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推广,关健是因地制宜,务求实效。

5.务实创新,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核心竞争能力都十分重要。要善于开发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实现新型经营主体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形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理想格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农业调研报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品牌。发展品牌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如何打造优质名牌,实现我县农业生产由重量向重质、重效的转变,推进农产品上档次、上水平,推进农民增收,这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我县品牌农业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县以三品一标为抓手,主要为提升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美誉度,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引导和培育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生产主体,效益逐步显现,促进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截止到目前,我县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生产主体有30家,三品一标产品总数93个,有效认证面积40。79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主体22家,产品80个,面积22。1万亩,绿色食品生产主体5家,产品10个,面积1。54万亩,地标产品3个,认证面积17。43万亩。上述获证产品中,蔬菜类47个、粮食类19个、果品类21个、玫瑰产品3个、鱼类2个、禽蛋1个。

目前,我县一些历史悠远、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产品被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和消费者所熟知和了解,民乐享大白菜、天源玫瑰干花蕾、九州玫瑰干花蕾3个产品被评为山东省名牌农(林)产品,民乐享马铃薯、大白菜先后荣获济南市十大农产品品牌,腾龙山鸡腿菇被评为济南市市民最喜爱的十大品牌农产品。我县玫瑰制品、食用菌、绿色蔬菜等品牌农产品的影响正逐步扩大。

二、我县品牌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品牌农业覆盖面小。我县三品一标新认证数量每年稳步增长,但认证产品大部分都是初级产品,加工产品少,而精深加工产品则更少。

(二)企业品牌意识淡薄。由于目前实施市场准入制度进展缓慢,很多市场农产品优质不优价,无论认证与否产品都可以进入市场,导致企业参与三品认证的积极性不高,品牌意识淡薄,求精求高意识不强,不少获证农副产品尚停留在出售原成品或初加工产品阶段,加工精度和开发深度不够,科技含量不高,品牌产品包装设计档次不高。

(三)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品牌农业实施主体需要大量生产资金进行基地建设、配套相关设施,品牌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使我县现有三品一标品牌较为混杂,存在小、散、弱现象,管理难度大,品牌作用难以发挥。

(四)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亟待建立。三品一标生产仍以农民分散种养为主,组织化程度低,生产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基地农户的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利益联结机制还不紧密、不完善,农业标准化技术、质量安全可追溯化记录难以真正落实到农户、到产品。部分农产品仍存在质量安全隐患,违规、违法、超范围用标现象仍然存在。

三、发展我县品牌农业的建议。

(一)强化行政推动,加强品牌认证宣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年度认证计划,把三品一标认证为重点的品牌农业创建任务分解到镇街,严格考核,加快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和科技下乡、咨询、发放明白纸、示范培训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普及农业三品一标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产品生产主体的申报积极性。

(二)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品牌主体。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行业协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是打造农业品牌的主体,培育品牌必须抓住主体中的龙头。大力支持具有知名品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扩大品牌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依托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信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制定实施企业品牌发展规划,建立品牌农业基地,开发品牌产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向龙头企业倾斜,鼓励开展以品牌为纽带的资产重组,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做强做大。

(三)严格认证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在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工作中,严把认证环节各个关口,落实各项监管制度并实行全程监控,严格执行审查标准,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审查申请主体质量监管体系,确保产品质量,认定一个产地,带动一片标准化生产,发展一个产品,保障一方产品安全。按照全程质量控制措施的要求,对全县有品牌的生产单位的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记录、生产操作规程落实、基地标牌、档案管理、产品抽检等,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认真清理、打击获证三品一标企业不用标、不规范用标以及没有认证的企业乱用标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获证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确保品牌农产品质量。

(四)完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升品牌农业竞争能力。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监管要求,以现有农产品质检机构为基础,结合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以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建设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优化整合检测资源,配备现代化检测仪器设备,加强检测机构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支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购置检测设备,加强生产环节质量监控,为品牌农业创建提供保障。

(五)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针对农产品标准质量不统一,造成市场混乱,降低市场竞争力的问题,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创建一种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个能够展现xxxx农业特色,为市场和消费者广泛认可的公用品牌,提升xxxx境内名优特农产品的形象和效益。例如章丘市,在区域内就打造了百脉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了章丘农产品的美誉度。

农业调研报告

政府为了实现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等目的,通过法定方法和方式将政府的财政收入转移支付给特定的农业生产对象进行补贴,简称农业补贴。多年来,我国采取了多种农业补贴措施,促进和改善了农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业补贴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改进完善我国的农业补贴制度并适应wt0《农业协定》规则十分重要,必须正确面对,妥善解决。

(一)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主要内容:农业补贴内容主要包括:

1、直接补贴。一是粮食直补。如20xx年起,国家按照实际种植面积,直接给农户发放补贴;二是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20xx年起,国家对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给予直接补贴;三是农机具购置补贴。20xx年开始,国家针对有对农业生产者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部分补贴;四是畜牧良种补贴。该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品种改良加快畜牧业发展;五是农业保险补贴。国家为支持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而对相关业务的保费给予一定的补贴。

2、间接补贴。即运用价格政策措施和市场干预等手段,向农民提供间接补贴。一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从20xx年开始,当市场上的粮食价格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时,政府部门委托符合条件的农粮企业按照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手中卖不出去的粮食,从而实现稳定市场和保护农民利益的目的。二是20xx年开始,执行粮油临时收储政策等收储措施。

(二)我国现行农业补贴的特点。

1、农业补贴具有特殊性。我国对农业进行补贴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生产是不可替代。农业生产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性很强,市场风险非常大,同时农业也是食品供应的唯一来源,也是诸多工业生产领域重要的原料来源。所以国家对农业的补贴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和发展。

2、农业补贴具有政策导向性。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决定了农业风险大,利润低。假如完全靠市场规则,资本和劳动力不愿意流入农业产业。资本的短缺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使我国农业面临着发展危机。为了促进农业的协调、稳定发展,国家有必要采取补贴政策。

3、农业补贴的规模具有局限性。过度补贴不仅会增加纳税人的负担,对工业和其他产业造成影响,同时也容易违反wt0相关的农业规定,造成国际贸易摩擦。

4、农业补贴的对象具有特定性。因受财政承担能力和wt0规则的限制,我们应集中财力,有针对性地对一些重点农产品进行补贴,来提高类别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衣食需要。

近年来,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制度对稳定我国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以每年超过5%的速度增加。但就目前农业补贴制度还存在以下问题。

1、农业补贴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项农业补贴法规,《农业法》、《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中有关农业补贴的政策与规定很少提及,且规定不明确,操作难度大,而且内容已落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是不利于实现农业补贴最初的目的;二是不满足wt0规则的要求。

2、农业补贴实施效果不明显。一是实施农业补贴之后,农业的产出效益仍然偏低,无法保证农业稳定发展;二是粮食直补等农业补贴只根据承包或种植面积发放,但也存在不合理现象,如直接种植农户没有享受到补贴款,而有土地未种地得到补贴款,挫伤了种粮户的种田积极性。

3、农业补贴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业补贴结构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以粮食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直接补贴为主的综合性补贴;第二类是以农机具购置补贴和良种补贴为主要内容的专项生产性补贴;第三类是以粮食最低收购价直接补贴政策体系。而这些补贴大多数属于wt0《农业协定》中的黄箱补贴,黄箱补贴在短期内对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及增加农民的收入和促进农业发展有明显效果,但对促进农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效果不明显。

目前我国农业补贴制度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方面,通过对十几年农业补贴制度执行情况分析,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建议如下:

1、加强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从法律上保障农业补贴实施。一是我们应借鉴国外对农业补贴立法好的经验,完善我国农业补贴制度,最重要的是完善《农业法》,保障加大对农业补贴的投入力度,保持农业投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同时兼顾工业、第三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尽快出台《农业补贴相关法》,明确农业补贴的相关原则、对象、程序、资金来源、法律责任等诸多方面法律规定。三是结合我国农业实际,出台修订具体的农业补贴条例,保证农业补贴政策落实到位,有利于农业发展和保障农民利益。四是遵守wto《农业协定》有关规则,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方式。wt0《农业协定》将农业补贴分为三类,即黄箱补贴、绿箱补贴及蓝箱补贴。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大多以“黄箱补贴”为主,而“绿箱补贴”功能措施手段缺泛。所以,我国应加强对自然灾害救济补贴、粮食援助补贴、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如秸秆还田,有效解决秸秆禁烧抛问题)等“绿箱补贴”措施。

2、加大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补贴。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还处于粗放型经营阶段,科技含量相对比较低,产出效益低。我国应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注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能够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不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3、加快农业人才资源的培养推进。我国农民老龄化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农民进城务工或从事非农人员不断增加,因为地少人多,加之每年午秋两季收种时间短,种田产生经济收入有低,50岁以下农村人员大多数不愿意在农村种地,长期下去有可能出现农村土地抛荒现象,所以培养农业后备人才的意义非常重要,任务非常紧迫,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问题十分关键。多年来,有关部门虽然实施了一系列农民技能培训工程,但因没有一个稳定的制度提供保障,导致无长期规划和目标、加之资金投入不足、培训内容与现实需求脱节等问题,影响了培训的效果。我国应立足于现代农业长远发展与近期现状相结合的需要,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后备人才培养规划,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真正把“三农”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才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