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干警五四青年演讲稿(模板5篇)

时间:2023-08-30 13:35:48 作者:字海 演讲稿 法庭干警五四青年演讲稿(模板5篇)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演讲稿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模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庭干警五四青年演讲稿篇一

每年的这一天,总会唤起xx万共产党员集体的记忆;每年的这一天,在烈烈红旗下,一首《唱支山歌给党听》就会在耳边动情地响起。这一天是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

请让我们把记忆的闸门打开,用我们深情的目光回望xx年前嘉兴南湖边上那一条摇曳的小船,在乌云翻滚下他始终没有迷失前进的方向,在风雨惊雷中依旧能听见他渴望自由与真理的疾呼呐喊。他满载着中国人民的希望和理想,在不断的探索和追求中,向着彼岸,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南湖岸边的这一条小船,带着革命的火种,穿越岁月的风尘,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永远不变的红色印记。多少中华优秀儿女在他的指引下为争取人类的自由、民-主、平等、幸福,无怨无悔奉献自己一生的青春和热血。听!南昌城头那清脆的枪声;看!井冈山上点燃的星星之火。在前进的征程中无数先烈牺牲倒下了,又有无数的英雄接过他们手中的钢枪。一个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时间、场景、人物在变,不变的是那些走在队伍里,冲在最前面的可爱的人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共产党员。荆棘满地的长征路上有他们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冲天豪气,红旗漫卷的渡江战役里有他们“跟我冲!”的振臂高呼!

峥嵘岁月里,一代一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无怨无悔。革命战争年代,他们胸怀天下,无所畏惧枪林弹雨;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他们勇挑重担,为祖国的独立富强呕心沥血;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他们励精图治,勾画人民幸福美好的明天。xx年光辉历程,60载执政实践。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献身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人民幸福,激励和鼓舞着全党全民族渡过了一个个难关、赢得了一个个胜利。

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谁都能说出几个自己崇拜的党员模范,谁都知道正是这些先进人物支撑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我也有自己心中的偶像,我也曾经满怀激-情渴望有一天成长为党员队伍里的一员。终于有一天,我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从那一刻起,我忽然的明白,党员,不仅仅是一种荣誉、一个普通的称号。党员,还意味着一份崇高的责任。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普通的人民警察,每天大量繁琐的工作就是接受群众的报警、求助。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当中,我深刻的认识到,在我们身上承载了辖区群众太多的殷切的目光。他们怀念五六十年代那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治安环境;他们希望看到校园里的孩子们在温暖的阳光下笑靥如花;他们不想见到繁华街市再有流血和暴-力;他们关注人民-警-察是不是真的改变了“冷、横、硬、推”的工作作风;他们拿现在和过去比较,有意无意的说,看过去那些党员,那才叫共产党!

仔细想想,不是群众对我们要求高,是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时常听见有人抱怨,现在群众工作不好开展:调查取证没人配合,入户走访敲不开群众家门。有谁想过是什么让群众与我们如此隔膜?扪心自问,我们有多少人坚持了共产党员优良传统,视群众为亲人,把他们的“小事”当“大事”;有多少人走进社区,把蹒跚学步的孩子抱在怀里问他几岁?亲热地喊年逾古稀的老人“大爷”、“大妈”,像对待父母一样,询问他们还有什么困难。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对他们好一点,时刻想着他们的冷暖,他们看在眼里,一样也会把你放在心间。

是的,公安工作一年比一年难干!复杂的治安形势带给我们巨大的挑战。你看,我们的战友又在值班、备勤,加班加点;带病坚持工作的老同志和年轻人一样战斗在打击犯罪的第一线。警察的苦只有警察知道,警察的累从来不想让别人承担。我们明白,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注定了再也离不开奉献。因为我们是人民的警察,因为我们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共产党员!

法庭干警五四青年演讲稿篇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人追求享受,有人追求地位,有人追求虚荣。而我的追求是让我骄傲、自豪、永远热爱的检察事业。

记得著名作家柳青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年轻的时候。”今年夏天,我带着在象牙塔里编织的梦幻,怀着浪漫的情怀,迈进了庄严的人民检察院,眼望高高悬挂着的国徽,一种为民除害,维护正义的神圣使命感,顿时升腾在我的胸膛。国徽告诉我,我从事着一份神圣的职业。是的,检察干警从事的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有其惊险、传奇的一面,但更多的却是平凡的生活,常人所有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他们都有,而文人墨客笔端下那圈神秘的光环,对于他们意味着的是艰辛与付出,因为这项事业同千百万人的幸福连在一起。这是人生的洗礼,是世界观的考验,价值观的体现。

面对这样一种职业,我想象不出年轻的我能否抵抗邪恶?能否有所作为?就在这个时候,大家向我伸出了热情的双手,给了我最深的关怀和帮助,忘不了领导的谆谆教诲,忘不了老同志手把手传授的款款深情,在检察院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遇到这样一些可亲可敬的人们,在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每一天里,我的心灵受到一次又一次的熏陶和洗礼,是他们给我以信心和力量,同样也是他们激励着我为自己选择的检察事业兢兢业业、勤政廉洁、脚踏实地、奋斗终生。

人民检察官既是法律的监督者,又是公平正义的捍卫者。作为一名检察官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体现了检察官的个人素质,反映了检察机关的形象和作风,关系到我们是否正确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关系到人民的权益是否得到切实的维护,关系到共和国法律的尊严能否得到捍卫。

人民检察官的名字代表着生活的清贫和默默的奉献,亲友的不理解和家人的埋怨,在我们的周围没有壮举,也没有鲜花和掌声,然而在检察官组成的钢铁方阵中却活跃着无数个平凡岗位上做着不平凡事业的检察干警。他们担任着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女等多种角色,在反贪前沿阵地,在三尺公诉台前,在与犯罪分子一次次的交锋中完成着与检察官的角色转换,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诠释着公平和正义。

为了共和国的天蓝水清,为了亿万人民永享安宁,我们的检察干警一次次经历着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一次次站在情与法、权与法的风口浪尖上;一次次面临着家庭与事业的艰难抉择,他们为国为民、除恶扬善、甘于清廉、无私奉献。这一切使我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是一次无悔的选择,而检察事业更是一项有为的事业。为了这项事业的明天,我丝毫不能退却,我要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同我那可亲可敬的同事们一起去劳动、去创造、去谱写一曲无怨无悔、有作有为的人生之歌!

法庭干警五四青年演讲稿篇三

我叫陈正才,是县委政法委的一名普通干部。站在这个舞台上,我的心情异常激动。回首过去,我从乡镇站所职工招考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再成为一名头顶国徽的政法干警,这些岗位的调整,职务的变迁,是持之以恒的学习给我增添了无限的动力,是矢志不渝的学习造就了我人生的精彩。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学习是我永远的动力》。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由于家里姊妹较多的缘故,我过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贫穷和辛酸。小学二年级时,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带五毛钱买《新华字典》,我跑回家向母亲要钱,母亲说家里饭都吃不饱,现在没有钱,等过段时间再交。第二天,全班只有我一个人没有带钱,我委屈的直哭。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别说五毛钱,就是五百元也算不了什么,但当时五毛钱难倒了我们一家人。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我要用心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改变贫穷的环境。1993年,我被录取到吉首大学中文系。学校课余,图书馆便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享受着文学知识带给我的乐趣。1996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新安镇企业办。一同分配去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我一样,都没有正式编制,他们整日怨天尤人,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我并不气馁,每天看书读报,关心时政。1997年,全县公务员招考,我积极参加,工作之余抓紧学习。凭着自信和对法律的敬仰,我以笔试和面试第一名的成绩叩开了法院的大门。

进入法院后,我没有觉得自己端了“铁饭碗”,进了保险箱。相反,我深知自己站在了人生的新起点,我惟有向前。1998年初,我被法院党组安排到七重堰法庭学习锻炼,从事书记员工作。工作之初,我光是熟悉民事、执行程序就花了一周时间。接下来做庭审笔录更让我为难,老是跟不上速度,记不住重点,为此我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不懂就问,并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学习别人办理的优秀案卷。在工作的头两年里,我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那时妻子怀了孕,倒是妻子大着肚子来陪我加班,陪我学习。我从熟悉工作程序入手,不断练笔录、学整卷,第二年,在全院组织的庭审业务比武中,我就获得了全院第一。年底全院竞岗,我由于工作和学习努力,民意测验排名第一,有多个庭室争着“抢”我,对一个刚进入单位不久的同志如此厚爱,这在法院历史上或许是第一次。

20xx年8月,法院准备建立内部局域网,把我从审判一线调回院机关,并安排我负责。当时我觉得又一次站在了人生的新起点上,因为我当初大学所学与当时的电脑知识有了很大的差距。但我想我不能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为此,我义无反顾,对电脑知识的学习从零开始,一头扎进了自学的海洋。我购买了相关学习资料,从电脑电源、主机、主板、内存等一点点学起,有时为了弄清结构还动手一次次拆装,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技术人员请教。经过艰苦的努力,20xx年底,率先在全省法院系统建成局域网。为了加强审判流程的网络管理,湖南省高院开发了一套审判流程管理软件,但需要试运行并修改完善,需要既懂法律又懂电脑的人配合,于是任务又落在了我的头上。我对此毫无怨言,同技术人员一道对管理软件进行了一次次修改。20xx年6月,该软件基本定型,首先在临澧法院运用,并继而扩展至全省。省高院对临澧法院的配合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对案件质量的网络管理,临澧法院案件质量更上层楼。20xx年7月,全省审判管理经验现场会在临澧法院召开,会上,我给与会者电脑演示监管全程,临澧法院还介绍了相关经验,并在全省推广。这期间,我当了四年“网管”,不仅为单位管出了效率,还管出了荣誉。20xx年,临澧法院被评为全省首家“全国模范法院”。这虽然是全院的集体荣誉,但我也为我的付出感到由衷地自豪。

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20xx年开始,我又投入到全国司法统一考试的备考之中。这一次,我觉得再一次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需要艰苦的跋涉。司法考试号称为“中国第一考”,为此我制定了两年学习计划。当时小孩读幼儿班,妻子在停弦中学,父母在农村,我既要接送、照顾小孩,又要搞学习,更不能耽误工作。我既当爹又当妈,每天早晨赶早送小孩上学,下班后把小孩生活安顿好,等小孩睡后才能学习,每天坚持学习到深夜。虽然辛苦,但我一直咬牙坚持,两年里,我读了40多本复习资料,做了30本学习笔记。无数个白天黑夜,我远离喧嚣人群,告别灯红酒绿,自与清风相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终于高分通过了全国司法统一考试。消息传来,许多人竖起大拇指表示佩服。他们也许不知道:在求知的路上,我曾经经历了怎样的艰辛。这些酸甜苦辣的经历告诉我,学习就是人生路上的“起跑器”,在我人生的长河里,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我深知,公正是司法的生命和灵魂。一次官司的公正与否也许就是群众一辈子对法律的认知,我深感责任重大。进入法院后,我抓紧一切机会学习,除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和认真参加省、市法院组织的专业培训外,长期以来我还养成了每天看书读报的习惯,对涉及法学理论、审判实践等方面的报导,研讨文章和案例分析等都要进行重点阅读并结合审判实际进行思考,同时对涉及业务方面的文章进行剪辑并分类保存。十几年来,共收集剪辑十五本审判资料。在学习中办案,在办案中学习,我运用所学法律知识为社会服务,力做一个弱势群体利益的维护者、法律良知的执行者、法律公正的捍卫者。

20xx年6月,我负责审理原告陈祖春与被告中铁十八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原告因被告未予及时结算付款,导致原告未能及时为建筑工人支付工资,工人们准备上访闹事,原告心急如焚。起诉后,我及时对该案进行审理,判决由被告支付原告工程款78万元。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我们执行人员赶到中铁十八局住所地河北省涿州市,在当地各银行查询后,该公司帐户上只有现金8万余元。此时,我们远在外地,查封和搜查公司财务室不现实,扣押公司普通车辆也不方便,案件执行陷入了僵局。如何执行这一案件,我当时想到了《公司法》,根据《公司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依法可以执行公司所属分公司的财产,于是上网查询中铁十八局所属分公司的情况。经查询得知其下属的三分公司在天津承接有两个工程,于是我们迅速赶往天津塘沽新区,按照我的执行思路,查询划拨了中铁十八局三分公司的存款,顺利快捷地执结了该案,也使民工们及时领到了工资,当事人感激涕零,而我觉得只是用我所学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去年3月,承蒙组织厚爱,我被调入县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室,从事执法监管工作。今年6月,杉板乡歇驾村65岁的汪文喜老人上访,诉说被人打伤后没有给其处理。我了解情况后,马上为他联系好了立案事宜,得知老人家境贫穷,我又迅速给他联系好了法律援助律师,仅半个月汪文喜老人就领到了赔款。我闻讯甚感欣慰,我觉得我仅仅是用所学知识,用法律和人性的良知为其维权出了一份力,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尽了一份心。

这些年来,我一直秉承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理念,努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些年来,我审理执行近千件案件,当事人无一上访。这些年来,我多次被法院评为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五星级政法干警,多次被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县政府嘉奖,20xx年被评为“全县学习标兵”,20xx年被评为常德市全能法官。这些荣誉的取得,是学习给了我强劲的动力,让我不断加速向前。

工作之余,我坚持带领全家人学习。做为家长,我愿意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这个榜样就是,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在我们家里,书是最常见的,沙发上、桌子上、床边、枕畔,各种各样的书,随处可见。孩子上幼儿园时,便有了一个小小的书架,上面全是孩子自己挑选的图书。文学作品是我和妻子的最爱,我们经常一起看书,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书香的熏陶,也爱上了读书。爱读书、读好书,在书海里汲取养份,是我们一家人的理想和目标,是我们孜孜不倦的动力。妻子祁福珍在我的勉励下,在我取得法律自考本科的第二年,也拿到了本科文凭。20xx年在我学习电脑的过程中,妻子也跟着我学制作课件。去年10月,妻子在全省举行的说课比武中,《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以新颖的思路,生动的内容,优秀的课件打动了评委,获得了全省一等奖,为丁玲学校赢得了荣誉。女儿陈鸿雨品学兼优,不仅是班干部,还是大队委干部,多次被评为学习标兵、三好学生。

古人云:“学后知不足”,只有读书学习,才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缺少的又是什么。回想这些年来,我苦在其中,难在其中,也乐在其中。我现在还依稀记得,作为法院原办公室负责人,积极引导办公室其他干部加强学习的情景。我努力把学习的氛围带给他们,鼓励他们考研、参加司考,并经常与他们利用闲暇进行法律知识讨论。在我的带领下,办公室5名干部,4人通过了全国司法统一考试,其中2人获取硕士学位,有2人先后被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选拔任用。看到他们的成长,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

诸葛亮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觉悟和修养。经常在书上看到失去自由的人真心忏悔,使我明白了清白做人才能长久的道理。我深知,司法公正不仅需要法学专业知识,还需要良好的品性为支撑。这些年来,我坚持严格自律,廉洁办案,也正因为如此,才使自己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拥有一份难得的平静。

寒梅雪中尽,春风柳上归。我学习法律,字里行间划满了自己美好的心愿;我学会品书,脉脉书香里就有了自己憧憬的未来。我深知: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属于我们。在人生的征途中,我将立足新起点、学习新知识、开创自己人生的新天地。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法庭干警五四青年演讲稿篇四

在通过竞职演讲的基础上,我十分高兴参加这次竞岗演讲,也十分珍惜这次展现睿智才华,畅谈工作思路的机会。

我1971年9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文化,法学学士学位,四级法官;1993年进入法院,先后从事经济审判和基层民事审判工作;1994年在赵县任合议庭庭长,1998年调xxx法庭,1999年5月任副庭长,20xx年xx月任兴xxx法庭副庭长。

我竞争的岗位是:xxx法庭庭长。

xxx法庭是基层法庭中地域位置特殊,审判任务较重的一个基层庭室。通过近两年的工作,我充分感受到,xxx法庭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是一个有活力的集体,更是一个能战斗的集体。我作为其中的一员为之付出了心血,并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是我竞争这一岗位的首要原因。此外,xxx法庭受理案件类型较多,案件数量较大,辖区群众法律意识相对较强,我想我能靠自己长期从事经济和民事审判的工作经验,靠2年来与我朝夕相处的全庭同志们的帮助而担负起这项工作;同时,从赵县法院到我院担任庭长、副庭长的经历,培养和锻炼了我冷静思考、积极谋划、扎实工作、组织协调等独立处事的能力,练就了适应新环境、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一些本领。庭室正职虽然对我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我有院领导一如既往的支持,有同志们热情的指导,我有决心也有信心做好各项工作。

以强化素质为基础,以公正执法为己任,团结和依靠每一位同志,建立健全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职能管理体系,推动审判工作实现新跨越。具体来讲,就是做到“五抓”。

一是抓队伍,夯实基础强素质。

坚持夯实基础,应对司法改革的挑战,顺应法官职业化的潮流,把提高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放在首位,狠抓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洁勤政教育,知识更新教育,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抓管理,塑造全庭新形象。

坚持“从严治庭,从严治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质量保障机制,确保案件无两错;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从我作起,从点滴抓起,再塑xxx新形象。

三是抓改革,争当系统排头兵。

坚持“领先半步,务求实效”,围绕“公正与效率”的世纪主题,主动推行审判方式、司法文书等项改革,积极适用简易程序,提高审判效率,增强办案透明度。

四是抓难点,强化措施促执行。

坚持“审执分离,程序公正”,将执行工作与教育整顿相结合,与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制度创新相结合,严肃执行纪律,维护社会公平。

五是抓协调,营造执法好环境。

坚持“密切配合,争取支持”,立足于全庭工作再创新局面,加强与辖区周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情况沟通,强化组织协调,更好地服务全市工作大局。

毋庸讳言,我是现任中层中年龄比较小的同志,无论谁到xxx,都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师长。我相信,我们将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庭内每一项工作。

参加竞岗的二十位同事,都是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无论竞岗是否成功,请同志们相信,只要走上演讲台,我们都是胜者。

谢谢大家!

法庭干警五四青年演讲稿篇五

“喂,母上。我们现在因为疫情都停休了,闲着呢”“在单位备勤”“现在疫情期间乖乖在家,不要乱跑,等疫情结束了再带您去喝早茶”……这是最近小林警官在给母亲打电话时说的一番话。

但实际上,在这次疫情期间,从警13年的小林警官并不轻松。从6月2日至今,小林警官便一直支援荔湾区白鹤洞街观鹤社区。作为“三人小组”第7小组成员之一,他每天需要负责上门收集居民信息,维护核酸检测秩序,跟进重点人员(低保、独居、残疾等)情况、协调解决其实际困难等。不过为避免家人担心,小林警官并未告诉家人自己去到高风险区抗疫一事。

“一开始有些害怕,因为我们所在的白鹤洞当时属于高风险区,但是待了几天之后,就觉得没那么害怕了。尤其是我们的三人小组里有医护人员,他们就像‘定心丸’一样,会指导我们的消杀工作。”说起这十多天的经历,小林警官语气里透出了几分老广的乐观和幽默。

但实际上,防疫工作并不如小林警官朋友圈里所展现的那样轻松。他所在的观鹤社区为此前的广钢宿舍楼,楼龄大多有30~40年,没有电梯,小区内独居老人较多。为了解决每一户特殊人群的困难,小林警官每天都需要带着100多份食材爬楼送物资,再对特殊人群进行专门的走访和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