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考试 七年级期试总结(汇总7篇)

时间:2023-10-14 03:30:32 作者:梦幻泡 工作总结 七年级考试 七年级期试总结(汇总7篇)

文明礼仪的实践与培养应该从小开始,形成良好习惯,并不断强化和巩固。写一篇有深度和广度的文明礼仪总结,要注意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同场合下的文明礼仪总结范文,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如何在不同情况下有所作为。

七年级考试篇一

看到办公室本周的工作安排中的期中考试总结会,我的心里很不好受。

第二次月考数学考试成绩很不理想,确切地说是让七年级所有数学老师极度失望。本估计学生成绩如下:实验班平均分90分左右,基础班平均分68分左右,可实际实验班平均分78分左右,基础班平均分50多一点,这个差距太大,要进行深刻反思,现将第二次月考反思如下:

一、试卷分析

难度:总分102分,难度适中,难度系数为0.75,可全年级的平均分只有63分,比估计的平均分少了10多分。

内容组成:一、填空题(24分)二、选择题(24分)三、计算题(36分)四、应用题(18分)

考查重点:

此试卷要暴露的问题及知识点: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计算能力到底如何?看似简单的题目做不对,让学生明白学数学除了要懂得知识点及如何做之外,还需要认真、细心、沉稳的解题心态。

二、存在的问题

得分率高的题:填空、选择整体还可以。

得分率低的题及原因:

计算题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题量,还有应用题的化简等小细节部分2016春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总结2016春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总结。原因:计算题学生自以为是,掉以轻心,不认真计算;应用题不多读几遍题目,不认真思考,不细心,写出代数式后不化简,导致扣分。

三、本组针对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从本次月考成绩来看,学生最缺乏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真做题的态度。经调查,绝大部分学生都在计算着一块丢失了很多的分,甚至有些成绩好的学生就只丢了计算分,少则几分,多则几十分。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更不要说了。让学生从这次月考中汲取教训,明白自己在数学这门学科中存在哪些不足,所有班级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粗心、不认真。会做的题做不对。

四、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

需要关注的优秀生:发挥他们自己的能力,师徒结对,帮自己也帮他人2016春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总结工作计划。

需要关注的临界生:一天多做一两个计算题,多与之交谈,帮助他把不会的题目弄懂。

需要关注的后进生:抓,软硬兼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小师傅。首先以计算为主。

这次数学考得如此失败,关键是计算方面,我们会尽自己的力量教学。

[]

七年级考试篇二

期末考试后,大家有好好总结吗?下面来看看小编整理的七年级期末考试总结作文范文吧。

第一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转眼成为初一学生已半年多了。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半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在过去半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原来过去所见所识都是那么的偏见而又肤浅,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间幻化成无知和可笑,我想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或许在以后也回嘲笑现在的渺小……我们不得不笑着回首我们所走过的路:

出勤情况:请了一次病假.拉下一天的课希望下学期争取做到全勤本学期没有迟到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上:以前我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孩子,而通过7天军训生活和这半年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我养成了独立性,不再娇生惯养,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

在学习上: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面对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的时代,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认为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以资本为最重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时代将要过去,以知识为特征的"知本家"的时代即将到来。而中学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中国的本科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首先,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好作息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的时间。时间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效率和方法更为重要。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是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价值,应认真完成。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经常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搞好师生关系,师生相处得融洽和睦;抓住点滴时间学习一些其它专业领域的知识,知识总是有用的。

在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尽管取得一些成绩,但离心中的目标还很远,仍需继续努力,抓紧自己的学习。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在纪律方面,基本可以做到: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可以真诚相待;能遵守学校各项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学穿校服;举止文明; 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废弃物。

自背上书包,成为一名学生后,我经历了无数次的考试,他们犹如过眼云烟在脑海里给抹掉了。但是,五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却令我久久不能忘怀。从这次的期末考试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虽然这次语文试卷我得了95。5分,但是我并不满足。有好多题都是因为马虎而做错的。其中有一道题,是因为我不复习错的。还有就是因为我不经常看新闻联播答错的。所以,我以后要多看新闻联播,多关心国家大事!

这次的数学卷子我真不应该得85分,我应该得满分。有一道判断题老师已经讲过无数次了,但我还是做错了,一个判断题,就这样被减了一分!另一分是因为我检查时的疏忽,被扣掉的。所以,以后老师讲课时,我要更加留心做好笔记,绝不三心二意。

这次英语我得了80分。有的是因为我不好好背课文,填空错了。有的是因为我不按老师的要求做,翻译词组错了。以后,我要听老师话,多背课文。

科学,品社试卷体现出我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那就是——我没有意识到这个科目的重要性,答完试卷后而不检查试卷!导致科学只得了91分,品社只得了84分。我以后争取取得一个更好的成绩!

通过这次考试,我发现自己的优点是能及时的发现自己的不足,总结经验,为以后的考试提供借鉴。缺点是做完试卷后,检查的不到位。还有一个总也“陪伴”我的“小马虎”!我决定,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和“小马虎”做朋友了。我要总结经验,争取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七年级考试篇三

本次试卷的难易程度定位在面向大多数学生。该份试卷紧扣教材,突出重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1.单项选择

单项选择题共15道小题,知识覆盖面较广,重点、难点和疑点比较突出,注重能力考查。考查以动词为主,兼顾其它词类,并考查句法和语言点。考查的方式突出了语境。

2.完形填空

文章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重点突出了对单复数和语言点的考查。

3.阅读理解

本大题包括篇文章,安排较合理,难度适中,既有日常生活的题材,又有表格图片解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五级有关读的目标描述,问题符合“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等目标描述。阅读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的理念。通过阅读短文,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的难度不很大,完成任务的环节也比较简洁。

4.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中仿写与课本内容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是对教材的深加工,做到了学以致用。创新写作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课程标准》有关写的目标描述,考查了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第一大题单项填空中,错误率较。主要问题是对单词没理解透,平时讲过的语法没记住,不能灵活应用。交际运用失分较多,主要是课文掌握不到位。

书面表达中考生的主要错误有:

1)在完成句子时不尊重原句的中文意思,改变了句意;

2)不会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能力较差;

3)思路不清晰。

4)语言的基本功不扎实,病句较多;

(5)书写习惯不好,卷面不整洁。

书面表达部分中常见错误形式:

1.时态错误。a.时态混淆?b.时态前后不一致?c.主谓不一致

2.句子结构错误。

3.单词错误如:写成等。

(一)主要问题

1、学校两极分化明显。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两极分化,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的转化提高,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大多数学校来说,任务依然艰巨。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学生对一些基本词汇、语法、句型的掌握不够熟练,也就谈不上运用了。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合理、有效地训练,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3、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强,试卷中有许多试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独立解决。但考查的结果却暴露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而不是单纯地教师讲语法,学生背语法。

4、学生的书面表达中中国式的英语较多,拼写错误也较多,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的训练仍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对策及建议

英语老师要更好地把握《英语课程标准》对日常教学的指导。英语测试强化“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这一原则,基础知识的考查从注重语言形式转变为注重语言意义,并要求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其特定的含义,在情景设计上更加灵活和实用。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在注重语法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语言的应用价值。

1、抓好听力训练关。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把习惯变成能力。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有关五级听的要求,加大听力训练量。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技巧,还要扩大听力资源,使学生能尽可能多的获取语言输入量,使其听力水平逐步提高。

2、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创设情景,促进口语交流。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正确使用语言。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编写有助于开展口语交流活动的,要设法创设交流活动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强化阅读,正确引导,开阔视野。随着《课程标准》的实行,对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考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已由过去五个w的浅层考题过渡到找出短文主旨、推断深层涵义、文中细节和猜词解义,特别要注重语篇和应用。为此,在初中阶段必须适应这一要求,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提高考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而且要帮助考生掌握阅读技巧。

4、循序渐进,加强训练,提高写作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按“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平时的训练时,要分阶段进行,有内容,有侧重。要学生学会谋篇布局的能力,找准切入点。要学会互评作文。同时教师应加强辅导,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注意书写习惯,增强写作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考试已经过去了,但它给我带来的思考却时刻伴随我,由于这学期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上力不从心,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不能这样下去,我要克服困难,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

初一英语期中调查测试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观察、思维、判断、分析、推理的能力。

主客观题型相结合,内容丰富,试题简单,试卷主要覆盖了4个单元内容(unit1—unit4阶段所学的基本语言知识点语法各项目),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

1.听力题中的1、3、7小题名词的复数运用不熟练,丢分现象较多。

2.选择题对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分辨不清楚,导致选择题第3题错误的比较多。

3.完形填空,考察的是名字的用法,firstname和familyname的区别,中国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字在后。而国外的不同,是名字在前,姓在后。

4.学生在阅读失分较多,第一,学生阅读习惯需要进一步培养,很多学生只是对照题目单纯去找答案,而不去认真反复地看文章,缺乏耐心。第二,部分学生只能够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培养和训练。

5.完形填空题中2、4、5、7、9、10小题分别有出错现象。失分原因有的是固定短语掌握不熟练,如:4空的lookat,9空的befrom,还有的是名词单复数与主语,谓语或一些特殊句子的意思的一致性。

6.连词成句题平均得分约为3分,其中5小题最爱出错。

7.从写作这块中学生扣分的地方来分析,学生缺乏英语思维能力,受母语影响很大,很多句子在表达的时候总是根据中文的意思或中文的顺序来进行写作,而不能综合运用英语的语言知识、语法知识和课文的语段去模仿写作,也有的是摘抄一些阅读理解中的内容,或者还有的学生干脆一个字也不写。

1.继续抓好双基知识的训练,打牢基本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从起始年级开始就重视双基知识的积累,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它需要我们教师加强补差,不放弃每个差生,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3.尽量创设英语情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学了以后能正确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要加强英语授课的素养,广泛运用流利的英语课堂用语,来营造英语环境和学英语的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创设英语表演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来,reading这块上一定要经常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复述课文,以此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英语的.能力。

4.强化听读训练,努力培养语感。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听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听的习惯的培养。课外还要多选用一些内容健康,时代感强、知识性、趣味性并存的短文来让学生阅读,通过大量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通过上下文捕捉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理解,分析,判断的能力。

总之,这次期中考试给了我很多教训,不仅仅是在英语教学上,而且在学生管理和班级管理上,以后我会更加加倍努力。

本次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命题以《课程标准》、教材为依据,各大题均坚持由易到难,基础题分散到各大题原则。在充分发挥传统题型的基础上,探索使用新题型,综合考查学生的核心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命题较多素材源自生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引导教师正确使用新教材。

1、试题结构与分值

本次试卷由听力部分和笔试部分组成,听力部分包括听选图片、对话问答、短文理解、听短文排图片顺序。笔试部分包括词汇填空、单项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情景反应、补全对话和书面表达。整卷满分为120分,其中听力部分占20分,笔试部分占100分。教材中所出现的重要语法项目在不同的试题中均得到了考查。

对所有采分点的设题均为教材中所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动笔写的内容全部控制在教材要求掌握的范围内。

2、命题特点及导向

命题力争使试卷中的不同试题具有灵活性、趣味性、教育性、指导性,对今后的七年级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导向性。

听力部分

听力题的难度适中,能较好的考查出学生的听力水平。a)听句选图片非常简单,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做的非常好。b)完成对话问答难度不大,只有第二小题听起来比较难。c)笔录要点,相对较难听出。加强听力训练和提高对听力检测的要求,是提高英语学习成效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突破口。本卷的听力部分对考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听力部分所考查的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考查学生接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能力。

笔试部分

1.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此题考查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例如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可数名词复数形式、基数词变序数词、第三人称单数等等。只要学生掌握了老师所教的这些,那么此道小题可以说是送分题。就学生答题的情况来说也基本满意,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够满分。

2.单项选择

此题考查学生的英语语法基础和简单的交际用语,考查的知识点很多,考查的形式也很灵活但难度不大。

3.完形填空

取材于学生身边生活的素材,上下文逻辑关系清楚,试题针对事情的发展设空,考生只要理解事情的情节和脉络,就可以顺利作答。

4.阅读理解

事,b篇是表格式。主要考察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解答题目要理解文章各句的字面意思理解文章中字里行间的意思。阅读理解应该说很容易,也有相当多的学生正确率很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答题效果不理想。以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加强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5.回答问题

分两部分,a部分难度不大,考查简单的交际用语,学生的答题效果也可以。b部分相对较难,一些学生容易绕迷,但是此题是充分结合教材的,所以掌握了教材内容,此题就比较容易了。

6.阅读填空

阅读填空也是充分体现了教材,灵活的考察了英语交际用语。试题难度适中,掌握了教材内容,此题就比较容易了。

7.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试题难度适中,但要想写出一定水平,得到较高的分数,仍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在书面表达中所反映的问题主要有:

(1)基础不扎实,表达不妥当。主要表现在:语序混乱、语法结构错误、基本句型没掌握、单词拼写错误、时态错误等,还有的考生只写出了几个单词,这些错误都导致语言表达不流畅或产生歧义。

(2)答题不规范,卷面不整洁.

1、认真钻研教材,在教案设计上下足工夫,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平时引导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巩固。

2、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通过跟录音读单词、课文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听力水平。也可利用早读时间来加强听力能力的训练。课后需加强课外阅读的输入量,阅读材料的选择应难度适中,从而提高阅读水平。另外,要重视学生书面表达的训练,在要求学生写作时,要求不能过高,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写作技巧的指导来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3、做好防差补差的工作。我校七年级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因此补差工作尤为重要,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有我能学好英语的信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严格把好语音关,使学生过好拼写关。

(4)对待差生,可适当降低要求。

七年级考试篇四

本次考试中,我的成绩不能算十分理想,探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基本功不够扎实。如:对于拼音、字形不能熟练的拼写和运用,而古诗文只会背诵不能准确地默写。

2、对阅读篇目的理解不够透彻,不能准确抓住文章的中心,导致答题不够圆满。

3、作文水平有限,不能正确审题,有新意质量高的作文有但是不多,而且书写不够工整,文面不够整洁,句式标点也有错误,故作文得分也不够理想。

针对以上情况,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夯实基础,稳打稳扎。上课前,熟读课文,对每个生字的字形、拼音及意思均有所了解,把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多读几次、多写几遍。课堂上再听老师点拨指导,在理解掌握字词的基础上再深入分析课文,不仅要从段落层次,而且还应从情感表达、写作特点等方面来理解课文内容。对于古诗文,除了要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之外,还要会读会背,会默写。不仅要好好完成老师布置得作业,更要及时检查,做到作业日日清,熟练掌握古诗文。

2、加强阅读,提高分析能力。除了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之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读物,读名家名篇,这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要有目的地鉴赏一些好的文章,感受作品的魅力,把握作品的语言,全面培养和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3、把作文落到实处。对于我来说,最头疼的就是作文了。只模仿作文选是不行的,重要的是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米”,积累素材,表达真情实感。多写短篇习作,从遣词造句到语段篇章、从标点符号到脉络结构,从文从字顺到立意创新等等,都应落到实处。不仅写作文,还要修改作文。要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下次作文尽量扬长避短。

七年级考试篇五

转眼间,期中考试的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通过这次考试,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更是给我敲响了警钟。下面我就具体谈一谈:

一、试卷情况

这次试卷表现出重视将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目的在于让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夯实双基的内容,重视课标所要求的内容,并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题目设置的难度比月考和日常练习要小一些,除了选择题第9题考试之前我没有着重强调过,其余大部分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都是考试之前复习过的。所以这样的试卷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给其增加信心的一个考试,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很多学生,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在考试中暴露了更多的问题。

这张试卷突出地图这个第二语言在地理中的重要性。20个选择题,出现了9幅图,6道综合题,出现了6幅图。由此可见地图在以后的考试中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其实,增加地图的出现,不但不是要为难学生,相反是想要帮助学生思考,从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这张卷子体现出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第一章的学习,难度比较大。但是,这次期中考试没有难为学生,而是考察其运用地理的能力。所以,很多学习比较死板的学生就出现了很多问题。

二、考试成绩

这次考试全年级共243名学生参加,平均分为72.4,共有47人不及格,及格率为80.7%;76人优秀,优秀率31.3%。我将以本次考试退步比较多的三班和进步较大的五班为例,进行分析:

下表是三班各分数段统计表。

优秀

100分

99—90分

89—85分

0人

6人

6人

0%

14.6%

14.6%

合格

80—84分

79—70分

69—60分

7人

4人

10人

17.1%

9.8%

24.4%

不及格

40分以下

3人

2人

3人

7.3%

4.9%

7.3%

从表中数据分析,3班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分别排在了年级的第5,3,5。本班的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学习的态度比较认真,踏实,但是这次的成绩出来后让我大跌眼镜。后来经过思索,我意识到考试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本班的学生比较浮躁,并没有秉承其一贯的作风。特别是比较优秀的学生并没有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本班基础知识的夯实,对于本班的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和临界优等生,我的关注度应该加大。

下表是五班各分数段统计表。

优秀

100分

99—90分

89—85分

0人

8人

8人

0%

20%

20%

合格

80—84分

79—70分

69—60分

9人

4人

4人

22.5%

10%

10%

不及格

40分以下

2人

3人

2人

5%

7.5%

5%

从表中数据分析,5班的成绩相对要好一些。5班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分别排在了年级的第1,2,1。从上次的第五名一下跃居到年级的第一名,进步比较大。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本班的学生比较踏实,稳定。上课的情况,每次的作业情况,五班都是最积极速度最快,完成作业最好的班级,而且班主任也积极配合。

2平均分和优秀率均位于年级第一位,优秀率为40%。充分说明五班的学生重视了地理学科。

但是我也看到了五班不合格的同学,正是由于这七名同学造成了五班的及格率排在了第二位。所以在日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于后进生的关注。

三、对失分情况的分析:

下表是此次考试年级平均分第五名,三班各题的失分情况统计:

题型

题号

考试人数

失分人数

失分率

选择题

41512.2%

241

512.2%

341

39%

441

9.8%

229.3%

641

717.1%

922%

841

19.5%

68.3%

37.3%

24.4%

58.5%

46.3%

61%

63.4%

17.1%

14.6%

12.2%

31.7%

9.8%

综合题

53.7%

83%

87.8%

80.5%

95%

53.7%

其中,选择题,第1—5题中,第5道选择题的失分率比较高。即考察组成经线圈的规律。由于经线是半圆,两条经线组成了经线圈。这两条经线要满足度数之和为180°,一条是东经另外一条必是西经的规则,还有一条特殊的0°和180°。其实在考试之前有关五道题的知识点我都复习过,但是第五题的知识点我没有具体强调,考试中出现了,学生的失分率还是比较高。从这点可以看出课堂的效率和落实的情况非常重要。不仅要对课本中的知识点掌握透彻,更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6—10题中,第9两题的失分率较高,成为了选择题中失分率最高的题。主要考察了学生们对于地理事物在图中的表示。即半岛、岛屿、海峡、群岛的概念和认知,这一点确实是课堂中教学的一个漏洞。

第11-15题中,第12、14和第15题,都是我上课着重强调的基础知识,而且考试之前,我还又着重说了一遍。所以他们失分率还是这么高,让我深深的意识到,讲了不代表会了,一定要去抓落实。第12题考察的是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的范围之间的关系。第14题,主要还是让学生们学会区分山脊和山谷。即向低处突出的是山脊,向高处突出的是山谷。第15题,考察了各大洲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中的位置和轮廓。即看到南北美洲的是西半球;看到亚欧非大洋,南极洲的是东半球;看到最中心没有轮廓图,而是空白区域的代表为海洋,即北冰洋,所以为北半球;最后,在最中心看到了一块比较独立的陆地,即南极洲。

第16-20题中,错误率比较高的当属19题。19题,在考试之前我没有着重的强调,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强调了作为大陆漂移说的证据的是,大西洋两岸古老底层的相似性,两岸生物的相似性以及南美洲和非洲轮廓的吻合。

综合题中,第21题中的第一问终于很多同学会判断经纬度的符号,这点让我比较欣慰。但是经纬度又给搞混了,将经纬度正好给写反了。第四问,要学生填出c第位于五带中的哪一个温度带。很多同学还是对于五带的划分不是很清楚,考试之前强调多次,还是没能记住,还是落实情况不到位。

第22题,这道题学生们完成的还比较好,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错误比较集中在第4、6问上。第4问,考察了天津冬季昼夜长短情况,本来这个知识点是教学中的难点,但是联系到日常的生活,难度也就降低了,上课的过程中,我也提到了,秋冬季节天黑的越来越早,而天亮的越来越晚,所以黑夜的时间大于白昼的时间,即昼长夜短。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死记硬背,没有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我对于他们知识的讲授趋于表面,不深入生活。第6问,考查了五带所出现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无太阳直射,温带:无极昼极夜无太阳直射,热带:无极昼极夜有太阳直射。考试之前,我也给学生复习到了,强调了五带的度数范围和所出现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落实的不到位。

第23题,出现错误最多的是第1问,第4问,和第6问。第一问,又考察到了东西半球中大洲的轮廓,这一点在选择题15题中有所体现。第4问,南北美洲的界线和亚非洲的界线,很多同学还是知道是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把它俩给搞混了。第6问,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主要考察的是经线是竖着的,跨经度就是横向的。但是还是有很多同学选择了太平洋和亚洲,就是把跨经度和跨纬度搞混了。其实我在考试之前也让学生们填了图,但是我没有注意到应该在屏幕上展示,让不会的同学跟上脚步,即教学的效果没有达到。

第24题,学生们的错误主要体现在了计算问题和选择题12题所出现的范围与比例尺的关系上。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比例尺问题,学生在小学中就已经学习过了,但是并没有过关,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死记硬背,没有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我对于他们知识的讲授趋于表面,不深入生活。

第25题,考察了学生经纬度的识别,可能由于我没有给他们讲过“分”所以很多同学不会看,这点是我的失误,他们理所当然的就认为左西右东,就写上了118°12′w。而应该是判断向右增大的是东经,所以应该是118°12′e。再有就是第3问,煤矿和温泉的相对高度。此题考察了学生们,图例的识别,等高线地形图的认读,以及相对高度的计算。

第26题,本题的难度不大,但是还是有很多同学没有拿到满分,错误率主要出现在地震引发的海啸来自于哪里?一方面,考试之前提到过,日本发生地震的原因:由于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又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以多火山地震。但是可能很多同学都是死记硬背的,所以对于知识不太理解,所以在来自于哪个大洋时,出现了问题。通过这道题的出现,更加给我敲响了警钟,学生是不是真正理解了,学没学会运用,还是对于问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下面说说各班的情况:

1班:平均分提高了19.2,但优秀率排到了六个班的最后,和第一名相差了16.2.由此可见,一班的培优是我日后教学的重点。

2班:平均分提高了20,平均分虽然还处于第三位,但优秀率从第一滑落到第三,所以二班在稳住整体情况的同时还要多关注优等生。

3班:平均分提高了16.8,平均分从第一滑落到第五,优秀率也从第二滑落到第五位。说明此班整体需要提高,也是我要重点关注的班级。

4班:平均分提高了18.1,平均分从年级第四滑落到第六,及格率更是从第一滑落到第六,由此可见后进生的问题尤为突出,当然此班需要整体提高。

5班:平均分提高了30.8,平均分从年级第五提高到第一,及格率从第五提高到了第二,优秀率更是从第三提高到了第一。看到五班的成绩的提高,与五班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上课状态也决定了一切,更与班主任的支持分不开。但是后进生的问题,还是此班的主要问题,所以我在日后会更关注五班的后进生。

6班:平均分提高了29.7,平均分从第六提高到了第四,优秀率更是从第六提高到了第二,由此可以看出六班的同学还是非常用功的,日后我的工作重点就是盯住六班的后进生。

四、对于日常教学的反思:

由此,通过对比、分析,出现以上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主要是自己对于后进生的关注不够,没能引起足够的注意力,这是我以后工作中应该改进的地方,耐下心来,认认真真,从学习吃力的学生做起。而对于优等生更应该让他们仔细认真,对于所掌握的知识,一分都不能丢。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出在我自身的问题:导学案和小组教学相互协调;抓住后进生,教不会的学生,以及对于作业的处理;对于一再强调的知识如何抓好落实还是应该提高课堂吸收率,通过合理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活动,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对于重点着重强调,一些不重要的大胆舍弃,教学生不会的。

希望我和学生们一起加油,能在下次考试中取得进步!

七年级考试篇六

本次月考试卷主要考查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预备篇的3个单元以及正式篇unit1、unit2这5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同时考查学生对字母、音标、音素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注重考查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强调学生在实际中运用英语的能力,所涉及的知识点的面比较广,题目设计比较灵活。试卷分两大部分:听力部分和笔试部分,共八大题型,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部分中的单项选择、补全对话、单词拼写以考查课本知识为主;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以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主。

该试卷试题结构,试题总体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广。以课本为依托,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同时有突出语篇阅读,考查了课本上的语言知识,让学生感到平时的教学与考试密切相关,从而促使他们重视平时的学习和考前的复习。整份试卷总体上来说体现了英语教学应遵循的重视积累,夯实基础,注重语篇,培养能力的原则,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并非一朝一夕,一定要厚积薄发,试卷对英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本套试题满分150分,通过检测,优秀率为18.87%,及格率为71.7%,其中最高分为150分,最低分为44分。

1、听力部分:得分情况一般,原因是学生多数都是第一次接触听力,反映有些迟钝,跟不上听力的步伐,再者就是学校音响设施不是特别的到位,造成学生听起来很模糊,这一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字母、单词、以及句子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失分比较明显。

2、单项选择:难度适中且知识覆盖面大。

3、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这两大块也是提高能力的题目,基础好的学生失分都比较少,有些学生做的不好,这就反映出学生理解文章不透彻,阅读能力差,理解分析概括能力非常缺乏。

4、补全对话:难度不大,学生得分较多。

5、单词拼写:难度适中,考题中的单词都复习到了,且都强调到了,但得分率一般,主要原因是学生不够细心。

6、书面表达:该题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难的一题,它是对学生整体知识的一个考察,但有些句型没学到,两极分化最为严重。

1.继续抓好基础知识的训练,打牢基本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最重的'任务之一,从起始年级开始就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加强学生阅读的能力培养,课外选用一些内容健康,时代感强,知识性,趣味性并存的短文来让学生阅读,通过大量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3.抓好课外补差,减少两级分化现象。不放弃每个差生。

4.充分利用好每一个45分钟,认真备课,设计教学过程,组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促使每位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发现学生中的问题,并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多渠道、大容量地给学生提供具有时代感的英语信息,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少讲解,多给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在用中学英语,在学中用英语。力争让每名同学都能有所进步。

七年级考试篇七

这份期中试卷结构合理,分量合适,题型新颖;既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注重对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测查。

我所执教的初一(3)班:总人数:39;优秀人数:23;及格人数:33;班级平均分79.6;最高分:98分;最低分:8分。

初一(5)班:总人数:39;优秀人数:22;及格人数:33;班级平均分76.6;最高分:100分;最低分:7分。

计算题中第23题的第3小题有关乘法公式题得分率较低;

分解因式题以及解方程组得分率较高;

解答题第26题有关几何说理题得分率不太高,第27题几何计算题得分率较高,第28题有关定义某种运算来解答的题得分率较低,第29题有关几何折叠题失分率最高。

可见:

1、学生定势思维问题还存在,计算能力有待加强;

2、数学思想方法有待进一步渗透。

1.第12,26题,体现了几何图形观察分析能力,有部分同学图形观察能力不强,从而不会对图形进行分析剪拼来计算且说理能力不够严密。

2.第21,18题,暴露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教材的挖掘深度不够,只就题讲题没有对相应经典题目进行变式。以后教学中应注重题型变式的研究。

3.第29题这是试卷最后一题,得分率只有24.4%这个题的解答过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折叠角度分析,另一种是瞎撞。针对这种现状解决这类题必须在试卷评讲时引导学生找到从而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解题模式。

1.依“纲”靠“本”,注重基础。学业考试试题,包括最后的综合题,都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切实抓好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并形成合理的网络结构。

2、转变观念,培养能力。学业考试试题对“双基”的考查,是将数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多方位的全面考查,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准确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能力培养应落实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和“猜想”能力,因为数学不仅是思维科学,也是实验科学。数学推理不仅包括演绎推理,还包括合情推理。

3、强化过程意识,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重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不是简单地背下一些公式、定理,而要展开思维,弄清楚其背景和来源,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发展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教学中要加强过程教学,真正做到结论和过程并重。

4、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它是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各种数学语言的转化,还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语言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图像、图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