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结构独体字教学反思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反思(通用5篇)

时间:2023-09-24 16:55:38 作者:纸韵 心得体会 2023年结构独体字教学反思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反思(通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结构独体字教学反思篇一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是学习完细胞的结构和生活后的延伸,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人体的结构层次,为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打下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认识动物体和人体的构成,也为今后学习动物的结构特点、行为方式做好铺垫。所以本节内容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认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并且学生对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的问题可能有兴趣,但是具体的学习内容比较抽象,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效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概述人体结构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初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过渡: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难点: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的结构层次形成完整的认知。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以我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观察归纳法。

(过渡:厚积而薄发,在做了一系列准备活动之后,我的教学过程共分为四个环节呈现)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关于人从受精卵到个体胚胎发育过程视频。启发同学们了解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并且提问学生:那么人体是怎样从受精卵开始发育到个体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题: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这样做能够在一开课就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设下悬念激发学生思考质疑,开启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好奇。

环节二:新课讲授

(我将从自学质疑、讨论领悟两大部分展开阐述)

第一部分:自学质疑

课上给学生5分钟时间预习本节内容,出示自学提纲:

(1)动物和人体的生长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它经过怎样的变化成为多个细胞?

(2)什么是组织?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有哪些功能?

(3)什么是器官?什么是系统?人体由哪些系统构成?

学生自学后,教师抽查自学效果,并出示人体不同种类细胞的图片提问:这些形态、结构各不相同,功能各异的细胞是怎样形成的呢?带着问题观看受精卵经多次分裂后再分化形成不同种类细胞的动画。感知细胞分化的过程,并通过画出细胞分裂、分化图加以讲解细胞分化的定义、组织的形成过程。

利用本环节讲解细胞分化、组织的形成教材中简单的知识点,将简单的`知识点通过学生自学完成,对本节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把重点时间放在解决重难点内容上。

第二部分:讨论领悟、展示分享

(我会通过三个内容的学习进行展开)

内容一: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出示人体基本结构的挂图,结合教材上关于人体的基本组织介绍,小组讨论怎样区别动物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教师提示可从四种组织的功能、组成细胞、分布等方面作答,学生讨论后,请代表小组发言,老师点评。

通过小组让学生明白和区分人的四种基本组织,小组讨论的形式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内容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展示胃的解剖图,引导学生认识构成胃的几种组织,明确引出:胃是以肌肉组织为主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继续展示大脑、心脏等的图片,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这两种的器官分别由哪些组织构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器官的概念。

内容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以做“卡片找伙伴”的游戏,在每张卡片上写上器官名称:口腔、食道、胃、小肠等,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系统的概念。出示八大系统结构图。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八大系统。

然后再观看运动员起跑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人在剧烈运动时,身体会出现骨骼肌活动加强,呼吸加深加快,心跳加快等症状,请讨论说明这三个特征与哪些系统有关?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体的各系统是相互配合的。认同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环节三:巩固提升

出示动画,展示心肌细胞组成心肌,心肌构成心脏,心脏构成循环系统的一部分,循环系统与其它系统一起构成人体的图片。引导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尝试归纳人体的结构层次。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个环节我打算组织学生通过绘制概念图归纳的形式达到对知识总结。

针对七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够体现教学重难点,方便学生梳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我的板书直观而简明,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结构独体字教学反思篇二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是学习完细胞的结构和生活后的延伸,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人体的结构层次,为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打下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认识动物体和人体的构成,也为今后学习动物的结构特点、行为方式做好铺垫。所以本节内容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认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并且学生对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的问题可能有兴趣,但是具体的学习内容比较抽象,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效率。

(过渡: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理解与分析,我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组织的概念;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概述人体结构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初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过渡: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难点】

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的结构层次形成完整的认知。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以我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观察归纳法。

(过渡:厚积而薄发,在做了一系列准备活动之后,我的教学过程共分为四个环节呈现)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关于人从受精卵到个体胚胎发育过程视频。启发同学们了解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并且提问学生:那么人体是怎样从受精卵开始发育到个体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题: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这样做能够在一开课就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设下悬念激发学生思考质疑,开启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好奇。

环节二:新课讲授

(我将从自学质疑、讨论领悟两大部分展开阐述)

第一部分:自学质疑

课上给学生5分钟时间预习本节内容,出示自学提纲:

(1)动物和人体的生长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它经过怎样的变化成为多个细胞?

(2)什么是组织?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有哪些功能?

(3)什么是器官?什么是系统?人体由哪些系统构成?

学生自学后,教师抽查自学效果,并出示人体不同种类细胞的图片提问:这些形态、结构各不相同,功能各异的细胞是怎样形成的呢?带着问题观看受精卵经多次分裂后再分化形成不同种类细胞的动画。感知细胞分化的过程,并通过画出细胞分裂、分化图加以讲解细胞分化的定义、组织的形成过程。

利用本环节讲解细胞分化、组织的形成教材中简单的知识点,将简单的知识点通过学生自学完成,对本节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把重点时间放在解决重难点内容上。

结构独体字教学反思篇三

第三章第一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说出组织的概念,概述构成人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2、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3、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二、教学重点:1、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2、能从宏观到微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形成完成完整的认识。三、教学难点:细胞的分化。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导入高楼大厦平地起,其主要构建单位是什么?从而引出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地基、水泥,还有砖头细胞分化成组织动物的生长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受精卵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构成人体的各部分的细胞一样吗?受精卵—两个细胞--四个细胞—多个细胞这多个细胞一开始形态、结构都很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秉承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对于分化和组织的概念要求用笔画好。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组成,具有保护和分泌的作用。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种类很多,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学生分辨几种组织是属于哪种?不同的组织形成器官那么,我们体内的大脑、胃、心脏也是组织吗?器官和组织是由几种组织组成的,所以不是,例如胃是由上皮、神经、结缔、肌肉组织组成。不是,因为含几种组织。不同的细胞形成系统食物进入人体首先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这些都是器官,那共同完成我们消化这个过程的器官统称为系统。人体还具有八大系统,分别是刚才介绍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正常进行。总结

一个细胞多个细胞

多个相同细胞组织

几个不同的组织器官

几个不同的器官系统

分裂分化构成构成小结:构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练习:1、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a、受精卵b、上皮细胞c、肌细胞d、神经细胞2、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的组织是:()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结缔组织3、组织的形成是:()a、细胞分裂的结果b、细胞生长的结果c、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d、细胞分化的结果4、下列属于组织的是:()a、大脑b、胃c、肾d、血液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细胞永远具有分裂能力b、所有的细胞都不能再分裂了c、有一部分继续分裂d、细胞的功能都是相同的6、组成组织的细胞()a、结构相同,功能不同b、结构功能都不同c、结构不同,功能相同d、结构功能都相同7、下列不属于消化系统的是()a、口b、十二指肠c、肾脏d、肝脏8、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多种多样,它们的形成是通过()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c、细胞增殖d、细胞生长课后练习:p651、2、3教学反思: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这类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学起来还相当困难。由细胞组成组织,由组织组成器官,由器官组成系统,由系统到整体,其顺序是一级级递进的。但细胞分化形成组织这是微观层面上的难点,各系统相互协调形成整体则是宏观上的难点。解决第一个难点时,从珠状的受精卵分裂为许多球状细胞开始,引起学生思考:构成人体的各部分的细胞是一样的吗?引出组成人体的各部分细胞是不相同的。这一部分的处理可以用先演示各种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由学生推论其相应的功能,总结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组织的概念。

结构独体字教学反思篇四

土们岭中心学校 谭婧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2、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3、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图片观察植物体的器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2、引导学生研究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

1、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三、教学难点

1、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

四、教学设计

(一)一分钟训练

复习提问作为动物的小白兔,它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二)导入新课

(三)新课

学习目标一: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西红柿植株及其六大器官,并指导学生完成下面的问题:

(1)你认为一株完整的西红柿植株是由哪些结构构成的?分别具有哪些功能?

(2)这些器官可以分为几种?为什么?

2、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准确说出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株完整的西红柿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其中,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叶能够利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茎中的一些结构能够输送水分、无机盐等物质。而花、果实和种子与西红柿的繁殖有关。

3、教师强调:从器官的功能看,植物体的器官可以分成两类:即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六大器官组成的,只有绿色开花植物才具有六大器官,有的植物只具有几种器官(例如:仙人掌和相思树等)。

4、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来自于农博会和菜园里的各种常见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六大器官(图片展示:胡萝卜、芹菜、豆角叶、绿萝、牵牛花、假龙头等)。

学习目标二:植物的几种主要的组织

与其他细胞相比,分生区的细胞体积比较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并且具有强烈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产生新细胞。

2、植物体的其他组织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的组织,并指导学生分析下面的问题: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并达成共识:

(1)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根、茎、叶等器官表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2)输导组织主要分布在茎、叶脉、根尖的成熟区等处,导管能够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导有机物。

(3)营养组织分布比较广泛,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里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3、用解剖番茄和橘子来探究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1)撕下番茄表皮和剥下橘皮进行观察,属于什么组织?(保护组织)(2)番茄果肉和橘子瓣是我们吃的部分,属于什么组织?(营养组织)(3)再观察番茄和橘子果肉中白色的的“筋络”,属于什么组织?(输导组织)

学习目标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下列问题:(1)植物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

(2)请你尝试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2、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1)植物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2)如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可以描述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教师多媒体展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4、学生质疑: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5、学生思考后回答: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器官。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直接构成的,而动物体是由器官构成系统,再由多个系统构成的。

6、教师进一步强调:植物体是有一定结构层次的,从大到小可以这样进行描述: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每一种器官都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每一种组织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四)、教师引导总结知识点

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植物体的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植物体是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的。从微观到宏观可以表示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五)、练习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设计

土们岭中心学校

谭婧慧

结构独体字教学反思篇五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订适当的学习目标,指点达到目标的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此,教师创造了丰富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课堂气氛,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及时改正。

1、帮助学生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是探究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基本的目标是掌握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对课本所给出的四种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分布,我根据学生所具有的“细胞分裂的知识”,引导大家理解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在构成动物体时所处的地位,要求学生采用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和集体研讨的学习方式,这样就降低了探究的难度,引导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形成正确的生物观点。这样循序渐进学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立宽松的学习氛围

在学生完成课堂探究时,我利用课件展示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建立宽松的学习氛围。自主探究的课堂处处洋溢着师生民主平等的气氛,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温柔的目光、信任的眼神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3、发扬评价的激励功能

本节课对学生评价机会很多,对每一位(组)学生的发言,我都给予积极的评价,评价中注意关注和理解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让学生从评价中体验成长发展的快乐,被人悦纳的幸福,受人赞赏的自豪和奋发向上的冲动。

4、通过探究激发兴趣,提高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周围世界,对自然界形形色色生命现象,充满了激情,教学应从学生感兴趣和比较熟悉的问题和现象入手。本节课前,我布置学生提前了解细胞分裂过程的具体情况,在课堂上结合生活实际来分析组织的分布、功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创设情境,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愿望和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5、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

本节课我安排了两个探究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动物四大组织玻片标本”,“学习掌握四大组织在人体中的分布和功能”,形成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和良好的品质。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讨论中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且通过讨论使彼此的配合更加默契,相互信任程度加深,合作意识加强,同时个人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此外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心理素质方面也得到加强,通过合作获得成功,每个人在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时,意识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增强了自信心。

6、在总结反思中学会学习

教师鼓励学生用不拘形式多样化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我多次要求同学用自己的话,总结出他的想法和做法。例如:对组织的概念中的“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是如何理解的?” 结合个人的认识谈谈四大组织在人体上分布的特点是怎样的?你认为这节课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学会尊重和欣赏别人,培养了反思能力、评价能力和归纳总结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但在讨论过程中,有部分同学时效性差,主要表现为不认真思考、不积极发表见解,而是只作为旁观者聆听,自信心差,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过分依赖其他同学,汇报过程中互相依赖,只把希望寄托在个别人身上等。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尝试解决的方法。

这节课我感觉是比较成功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的学习、分析、组织、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对本节课的知识也掌握的很不错。通过教学,还使我认识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想象的可塑性都远远超过了原来的想象,教师应在与学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清除“盲点”,做新课程教学中的“有心人”和“多心人”,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