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袁隆平口述自传读后感(实用5篇)

时间:2023-10-06 23:22:34 作者:念青松 自我鉴定 2023年袁隆平口述自传读后感(实用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袁隆平口述自传读后感篇一

历史的天空是浩瀚而多彩的。无论是轻于鸿毛还是重于泰山,生命都在这里留下过往的印迹。当你抬头仰望之时,总是会有些璀璨的明星闪烁着熠熠光辉,在苍茫的天地间发出让人仰慕的魅力。

居里夫人正是这群星中的一颗,不仅因为她作为一名女性在科学上取得的非凡成就:发现放射性新元素镭,为现代原子物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更是因为她所具有的崇高的品德让她成为人类的楷模!

在读居里夫人的自传之前,我对她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她非凡的成就上,并不了解她为什么能被后人极力的传颂。读过之后,我明白居里夫人真正的魅力在于她崇高的人格,这也正是为什么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对居里夫人600字的评价中,仅用29个字谈她在科学上的成就,而用超过500字来表达对她品格力量的高度赞赏。

这也正应了那句话:无论想成为何等有成就的人物,都要先学会做人。学会做人,这正是当前中学生最需要的,然而却又常因种种原因被忽视掉的事情。当今的中国社会往往把学习成绩或智商高低看成青少年成长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对其道德品质的培养是毫不用心思。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也许靠一代人的力量也无法改变。但是做为一个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青少年来说,应该有意识地去克服种种困难来塑造自己优秀的人格。这也正是我读居里夫人自传的初衷。

想想自己的处境与居里夫人实在是相差甚远。我或者说我们拥有的是怎样一个环境?和平在我们左右,衣食富足,学习条件优越,常常被视为掌上明珠。然而居里夫人生活的童年却是“悲惨”的,战争泛滥,9岁丧母,生活拮据,一边打工挣钱一边自学。但是不同环境出来的人却又存在如此尴尬的反差:我们这些跨世纪的“天之骄子”往往傲慢,虚荣,浮华,意志力薄弱,自私,甚至堕落。然而居里夫人却从“苦难”的童年中获得了坚强,纯洁,无私,谦逊,忠于祖国这样美好的思想品质。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人生。

居里夫人一生的所有成就都是她伟大人格的必然结果。你也许会说历史是偶然与必然结合而成的,这没错,居里夫人发现镭,这是有一定偶然因素,再来一次,她也许获得的是诺贝尔文学奖也说不定,但她成为一名伟大的女性将是必然结果――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我从居里夫人自传中看到的不仅是她那些值得让人学习的人性闪光点,更重要的是让我这个中国高中生明白道德品质才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最关键因素!

袁隆平口述自传读后感篇二

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科学家,这是不可言喻的,她同时也是一位谦虚的科学家。《居里夫人自传》是一本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所写的人物纪实书籍,这本书也记载了这位伟大而又不平凡的居里夫人的一生的经历。其中详细的描述了居里夫人在小时候生活的艰苦,但是坚强的她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而是靠自己的坚持不懈和勤奋刻苦的挣钱,实现了想上学的愿望。后来啊,她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并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艰苦的童年

其实她的童年生活不仅仅是艰苦,我认为还有这世界对她的不公,但这更让感觉到了居里夫人的坚韧,勇敢,乐观的美好精神。她从小就感到波兰人在祖国收到了屈辱,所以她做的每一件事都与她的祖国息息相关。这让觉得居里夫的勇敢,她敢于为自己的族人打抱不平。

居里夫人做过家庭教师、读过流动大学等种种事件,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了巴黎最有名的学校――索尔本大学。在这时间居里夫人通过亲人的支持和帮助,从困难中走了出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辉煌的事业

婚后,他们一起投身科学实验中。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终于她的事业有所成就。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提炼出了镭元素。后来,又经过了一段时间她进一步提炼出了纯镭盐,并测定了原子量。她是多么了不起的科学家啊!“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在于一点一滴做起。”

沉重的打击

她的丈夫跟她一样,整天待在由于经费不足而设备简陋、条件极差的实验室里,冒着受到有毒气体伤害的危险,为寻找新元素而废寝忘食,先后发现了镭、钋、钍等当代时尚不为人知的新元素。但居里先生不幸遭遇车祸而英年早逝。

我从她的身上明白了只要坚持努力,不放弃,有一个好的心态,就算命运对你再不公平,你也可以成为一颗闪耀又刺眼的星星。因为成功属于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不断坚持的人!

也许这些在口上说说是有些微不足道,但是真要做到那还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抱着一个努力不屑的精神,去把它拿下,要想成功先发疯!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厉害。就像居里夫人一样就算遭遇了那么多的不幸可依然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她让我敬佩!

袁隆平口述自传读后感篇三

1868年,乌拉狄斯拉夫·斯可罗多夫斯卡先生被任命为一所男子中学教师兼副督学。与此同时,他的女儿——小玛丽刚刚降生。这个女孩一出生,以超人的才智成为了全家的掌上明珠,但谁都不会想到,这个聪慧的女孩,将会在科学领域惊起多大的惊涛骇浪。

在很小的时候,玛丽就已经清楚地认识了自己的民族仇恨——整整一个世纪之前,弱小的波兰成为了强敌觊觎的对象,瓜分波兰的德意志、俄国、奥地利,重新分配所得到的领土。在不断的反抗与压迫的交替中,波兰人民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玛丽的童年充满了痛苦,几乎是在她刚开始认字的时候,她最爱的姐姐,素希雅因为伤寒永远地离开了她。后来,玛丽的母亲——斯可罗多夫斯卡夫人,也因为肺结核离开了人世。可怜的玛丽,不得不再一次穿上了那套黑色的丧服。

由于家境贫困,年仅十来岁的玛丽被迫离开家乡、去外地做家庭教师。直到24岁,攒够钱的玛丽,终于远赴巴黎上大学。在上大学时,玛丽遇到了自己的终生伴侣——比埃尔·居里。1895年,玛丽成为了真正的居里夫人,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路。

1898年,玛丽与比埃尔发现了沥青铀矿中含有一种新的元素,他们决定提取并研究这种元素,并称之为“镭”。由于物资短缺,他们的实验室是一个被废弃的棚屋。

第一年的棚屋时光,比埃尔试着确定镭的特性,而玛丽则继续炼制提取纯镭。每当比埃尔埋头在实验室,做着细致的实验时,玛丽则一个人穿着破旧的工作服,在院子里搅动一大堆沸腾的矿物。四年来,这个柔弱的波兰女子是学者,是工人,是技师,也是学徒。

经过漫长的劳作,玛丽终于不用再站在浓烟弥漫的院子里,守着那口沸腾的大锅。她的工作进入了下一阶段——到一个干净整洁的工作室里,把她提炼出来的那些发射性很强的溶液提纯,最终分离成结晶。

1902年,玛丽终于提炼出了一分克纯净的氯化镭,并测定出了镭的原子量为225,那些曾经发出质疑声音的学者们,终于可以闭嘴了。

不得不接替比埃尔在学院的一切工作。在比埃尔葬礼的第二天,法国政府提议给比埃尔的遗孀和遗孤一笔国家抚恤金。玛丽拒绝了,她说:“我不需要体恤金,我还年轻,能挣钱养活自己和女儿。”

在持续四年的波兰独立战争结束后,世界又恢复到了战前的平静。1922年,已经59岁玛丽,走上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巅峰,她已获得了数也数不清的荣誉。但衰老与疾病永远不会放过每一个人,1934年,身患白血病的玛丽·居里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玛丽那超人般的承受力抗压力使我感动不已,她良好的科学精神更使我钦佩之至,玛丽用坚韧、顽强、执着、勤奋,不服输、不屈服、不沮丧、不停步,向世人证明自己永远是命运的主宰者。

没有人会忘记这个女人,不仅仅因为她是一个伟大的学者。多年前,在低矮的棚屋里,玛丽曾见到闪烁着耀眼荧光的“镭”,她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一道光。

袁隆平口述自传读后感篇四

暑期我看了一本名叫《居里夫人自传》的书。这本书讲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这个传奇也是在居里夫人的美国朋友和友人们说服下才写的。她凑凑合合地写了这个简略的平生传记。

居里夫人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在成长过程中一路坎坷,她从小就喜欢做实验,在艰苦的环境下不断学习研究,每次做实验时获得小小的成功时她都会兴奋不已,每当实验失败时她也不会垂头丧气、半途而废的。她发现了镭有x光,利用x光线救护了许多伤员,从而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她为人类的幸福而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读完这本书,感触很多,也领悟出了许多道理,如:她勤奋好学、孜孜不倦的精神让我明白只要有目标,再困难的事也变得容易;她追寻梦想不会半途而废的精神又让我明白只有下定决心,不怕追寻不到梦想。我也下定决心要向我们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学习:好好读书,追求梦想,永不松懈。我会以居里夫人为榜样,热爱科学,脚踏实地,将来为祖国贡献一切。

袁隆平口述自传读后感篇五

我在这几天空闲时间内,阅读了老师推荐的《居里夫人自传》。这本书讲述历史上著名的女科学家玛丽・斯科洛多斯卡,也就是居里夫人。

这本是使我被居里夫人深深地震撼。当我看了一点的时候,就激动不已,感觉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样。

居里夫人身为一个伟人,在她在世的时候就享有盛誉,然而,正如她淡泊的心一样,无论在生命中的什么时候,她对物质生活的享受也是那样的淡泊。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她的家庭给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

居里夫人、她的父母和五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尽管沙皇统治的俄国正在施行严厉的殖民统治,但身为小妹的她,还是幸福地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

居里夫人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顽强奋斗,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之后,前往巴黎大学求学。她一边学习一边打工,她的苦和累尽在不言中。

在与皮埃尔・居里相识,相知,到步入婚姻的殿堂之后,夫妻二人性格相近,志趣相投,为了科学的研究而甘于寂寞,过着简朴的生活。

在一次偶然现象中不断研究。和皮埃尔・居里发现了一种新元素――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将镭这种新元素运用到医学上,居里夫人带领自己的医疗队,奔赴每一个战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居里夫人和丈夫皮埃尔・居里,整天待在设备简陋、条件极差的实验室里,先后发现了镭、钋、钍人们所不知的新元素,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性科学家。

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天堂,更是一个塑造人的殿堂。

真正的学者心怀就像宇宙一样宽广,也只有具备这样的胸襟才能发现真正的道理,并且会真正懂得真理的价值。